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道家、道教与道士——从张天师的祖孙创业史说起

道家、道教与道士——从张天师的祖孙创业史说起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老人新号,一楼祭天。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第一章天师张道陵的祖孙创业史


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凡是知道些道教道家的,多少都知道一点张天师这个人,或半仙,或神。

于是我们就来先说说他。


一,张天师的“初入茅庐”

让我们翻开史书的篇章,大致瞧一瞧,这位道教史上第一位显赫人物,到底是何方神圣。

就像一切历史上神龙不见首尾的特异功能人士一样,对于张天师正史方面的记录非常简略,很多都是从他的孙子张鲁的史传来简洁表现或烘托,传到现在,我们只是大致听说他是个绝代高人,能捉鬼,能画符,能够斋醮祈禳,总之是个能够在人神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特别人物;或者白日飞升以后,法力无边,直接进入大神的行列——但是我们未必知道的是,在最初,他其实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书生,一个相传已久的天才神童。

根据《三国志.张鲁传》的点滴记载:(张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

这个实在太简略了,而且还带有很浓重的歧视眼光,过于正能量,因为我们古代的一般传统特别唐宋以后是,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除了儒家正统,什么佛教道教基督教都是偏门,甚或旁门左道,所以这些方面的记录一般必须要从别的材料来补足,或澄清,好在有一堆号称几千卷的《道藏》,里面关于张天师这样的人物记录有的是,挖掘不尽,我们尽可拣选一些比较“靠谱”也比较有意思的来说说。

根据后来葛洪的《神仙传》和晚出的《汉天师世家》等道教史料,张天师俗名叫张陵,字辅汉,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左右生,据说还是西汉有名的大师爷留侯张良的八世孙,或据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的《汉天师世家》,那就是张良的九世孙。

那张良本来是跟着大仙赤松子混过的,精通辟谷导引之术,面如妇人好女,所以张陵先生的出身也算是根正苗红,家世良好。

他是现在江苏丰县一代的人。

丰县,又名凤城,位于江苏省现在徐州市的西北部,乃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这个地方出了两位在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一位就是汉高祖刘邦,能够拔剑以赤帝之身毅然斩杀白帝的那位神人或神之子;一位就是他张陵张天师,不远处的安徽亳州,还有一个家伙,名唤曹操。

据说,这位张陵同学七岁左右就粗通老子的《道德经》,“道道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既然是历史上的神仙或最起码的半仙,什么天文地理河图洛书自然也是不在话下,所以我说,他最初其实是个实实在在的文墨书生,是个天才儿童。

历史上白居易据说生下来就能够之乎者也,而秦朝的甘罗十二岁就担任相国的大任,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张陵,应该跟他们这些天才少年归于一类。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张陵同学奋发有为,后来入了当时的北大清华一样级别的“太学”,好比再后来明朝为了培养国家顶级人才的“国子监”,而且“通达五经”(通晓《易经》、《春秋》、《尚书》、《礼记》还有《诗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这是东汉时的一种察举制度,专为选拔人才而设,那个时候还没有后来隋唐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兴起的科举制度,读书人要想入朝为官,或者本来就是贵戚显胄,红二代或官二代,自然飞黄腾达不在话下;或者呢,就必须要靠地方上有力人士的推荐举荐,张陵能够被举荐为“贤良方正”,如果不是靠的他据说的号称的老祖宗张良先生的荫庇,那就是真正地属于一位地方上名声在外的有为青年,所以才会有地方上的有力人士推荐他,

大约在汉明帝时(58——75年在位),我们的这位张陵同学出任“巴郡江州令”——在今天的重庆市江陵地区担任了一位县级地方官员。

没干多久,他就辞职不干了,隐居到了今天河南洛阳的北邙山。

北邙山属于秦岭山脉余脉的崤山山脉,后来成为道教的第七十福地,属于道教神仙魏真人的管辖范围,后来这山上也是名人辈出,唐人王建诗曰“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现存有秦朝相国吕不韦的墓,汉光武帝刘秀的墓,西晋司马皇室的墓,以及南朝的陈后主与南唐的李后主的墓,可谓名人众多,但那时名气还没有这么大,但是肯定是个风水名胜之地,大概张陵掐指一算,知道这个地方有利于他后来的人生发展,所以就选这个地方呆着,准备待价而沽。

为什么是待价而沽?——因为有人说张陵之所以选择在北邙山隐居,貌似学长生之道,就是玩的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那一套,想通过隐居的名头来个曲线救国,不,曲线救自己的“终南捷径”,看过《古文观止》名篇孔稚珪《北山移文》的都知道,南朝齐时有个假隐士叫周颙的,也是博通老庄周易这些南朝人最喜欢念叨的“三玄”,然后大声旗鼓生怕别人不知道的隐居在钟山,好故意引起朝廷的注意,让朝廷聘请他出山。

这是高人贤士啊,前汉商山四皓一流的人物,要不要聘请他呢。

那么张陵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用心呢?好像又不是。

“朝廷征为博士,称病不应。”

有人说张陵嫌弃这个博士没有什么实权,所以不去,我觉得未必如此。博士这个职位虽然没有什么实权,是古代学官名,但源于战国,诸子百家都有博士,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了东汉时期主要以教授太学子弟为主,但一个国家也就那么几十百来个,例如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人,这个职位好比后来明清时的翰林,是清贵之职,能够直接与皇帝老儿打交道的,如果混到“年高德劭”的地位,是很能够影响朝廷大局的,参政议政,不在话下,例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董仲舒就是精通公羊学的博士,所以嫌弃这个职位没有实权的说法,我以为不能够成立。

或者不愿意侍奉朝廷的真正原因,乃是这时候的张陵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一生的志向,乃修道成仙,嘉惠后世,这才是真正的千秋大业,是他人生路上马斯洛或卡内基所谓的一盏明灯,照亮并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

何况东汉王朝除了开国的光武帝刘秀,以及他的儿子孙子明帝章帝,大都平庸不堪,有的还早早夭亡,如有名的冲帝质帝,到了后来桓灵二帝,简直是气息奄奄气数已尽,像张陵张天师这样不世出的人,肯定能够预知过去未来,心想这朝廷博士,不做也罢,修道成仙,造福百姓,留名千秋后世才是大事正经事。

再说了,五经这些学问虽然牛叉,但解决不了哲学或宗教上最为迫切的生死问题,人死后怎样?有来世吗?或者人死后就是化为一抔尘土,然后尘归尘土归土,不如及时行乐,如战国时候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先生?孔夫子不说了吗,未知生焉知死,或祭神如神在,基本上是存而不论,等于回避了这个在张陵看来非常现实也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何况,这时候在北邙山修炼三年的他,已经算是小有所成了。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首先,这时的他,修炼之诚,已经感动上苍,特派一头神兽白虎,嘴巴里衔着一道神符送到了他的住处手边;又有人说,他这时已经得到了一本《太清丹经》,根据其中的方法炼成了仙丹,并且获得了孙悟空孙大圣拔根毫毛就散为千千万万的孙猴子的神异,已经初步具备或掌握了那种隐形分身的特异功能,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在那里,一会儿就玩失踪让你就是看不见;或者一会儿坐在你身边,然后三魂七魄飘飘荡荡,直入九霄云外去了,五湖四海,天上地下,哪里都可能有他或哪里都可能没有他——有了这样的大本领,区区一个五经博士,何足道哉!

东汉的皇室,本来就兴起了一种谶纬之学,听说张陵先生有这样的神异,自然仰慕不已。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何谓谶纬之学?所谓谶,就是预言,“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秦本纪》记载的秦朝流行的“亡秦者胡也”,就是谶语;所谓纬,是用神秘的理解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例如《孝经钩命诀》就把我们的孔夫子描绘成一副这样的模样:

海口、牛唇、虎掌、鬼脊、辅喉、骈齿...........

又《春秋演孔图》的描绘,也很奇特:

头如同尼丘山,长有十尺,大有九围——这很明显是大神的标志。

谶纬一结合,表现则是多方面的,比如天人感应,比如善恶报应,比如呼神劾鬼,都是属于谶纬的范畴。

而光武帝本来就是靠着这种谶纬起家,而夺取天下的。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讲,“光武先在长安时同舍生彊(强)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群臣因复奏曰:‘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周之白鱼,何足比焉? 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众望’”

这些话大概的意思就是,上天看到四海混战民不聊生之际,直接颁下祥瑞,应到了刘秀身上,为了不让大家失望顺便也给上天有个交代,刘秀先生应该称帝了。

既然老天爷有这样的指示,刘秀也不好违背他老人家的意思,于是命令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在今天的河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

早在他还未称帝,关于他要统一天下的谶纬,就已经流传很广了,据《汉书.王莽传》:

“先是,卫将军素养道士西门君惠。君惠好天文谶记,为(卫)涉言:‘星孛(彗星)扫宫室,刘氏当复兴,国师公姓名是也。’涉信其言。”——顺便说一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到“道士”这个称呼,原来的秦汉时期此类人物,叫做方士,精通的特异功能,如今天王林小儿科的袖中藏蛇之类玩意儿,则叫“方术”,尽管东汉以前已经有“方仙道”或“黄老道”这样的称谓,但还在萌芽发展中,没有形成正式性的宗教组织,散漫的成员也没有“道士”这个提法,从这开始,“道士”的称谓开始慢慢流行起来。

据《后汉书.蔡遵传》的记载,鼓动涿郡张丰造光武帝反的也是一名道士。

“初,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

这也是谶纬,其中又一次出现了“道士”这个称谓。

又《后汉书.方术传》中的《许曼传》里也讲到:“徐曼者........祖父峻......行遇道士张巨君,授以方术。所著《易林》,至今行于世。”

又很多研究道教的学者都征引过的《第五伦传》也有如下记载:

“(第五伦)自以为久宦不达,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名姓,自称王伯齐,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辄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

本来不是道士的第五伦先生,因为官当不大,于是当了盐商往来于山西太原与上党一带,为人还特别富于公益精神,到处搞搞清洁工作,这说明当时的道士已经为民间所熟知,而且还是一种尊称。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谶纬之学与“尊师重道”的背景,继汉明帝之后的汉和帝(89——105在位),才会又一次想到礼聘他,征为太傅,进冀县候,张陵还是“三诏不就”,继续做着他的神仙梦。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算是名声在外初出茅庐了——不,初入茅庐才对,山中,即是茅庐。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二,从龙虎山到鹤鸣山的张天师

如果我们还没有忘记前面《三国志.张鲁传》提到的记载,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注意力从河南转入江西,然后再转入四川,进入到张陵即张道陵的“鹤鸣山时代”了。

龙虎山原来的名字叫“云锦山”,位于现在的江西鹰潭境内西南20公里处,属于过去的广信府贵溪县,这龙虎山名称的由来,也有两种说法,一据《广信府志.山川篇》讲,此处为象山山脉的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龙虎山;二据《龙虎山志》记载: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因以山名。

江西龙虎山的张天师,就是这么来的,龙虎山就是后来的“道都”,好比丰都叫作“鬼城”,也是张天师施展法力把四川的妖魔鬼怪先是驱赶到北方,再是东方的泰山,据说那是阎罗王太子的管辖范围,再后来就集中管理到了号称“鬼城”的丰都。

后来道教的所谓四大名山,龙虎山榜上有名。还有如湖北的武当山,供真武大帝;江西的龙虎山,四川的鹤鸣山——供张天师;安徽的齐云山,也叫白岳山,也跟王重阳的全真派颇有关系——其实所谓道教名山在我看远远不止不止四大,因为宋朝道人张君房所编著的《云笈七签》里的《天地宫府图》,讲述“洞天福地”,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这些讲究。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比如四川的青城山,乃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属于青城丈人的管辖范围,而且跟张道陵与全真派都有渊源,全真派也喜欢供着真武大帝;又如葛洪炼丹的广东的罗浮山,乃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管理者乃“青精先生”,多了去了,而大名鼎鼎的江西龙虎山,不过属于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二福地,还排在我们四川峨眉山的后面,因为峨眉山洞乃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七洞天,名唤虚陵洞天,属于真人唐览的管辖范围,而鹤鸣山与齐云山,连名都排不上,我鼓起铜铃般的牛眼睛,眼睛都看花了,仔细搜寻,都没找到这两座“名山”的踪影,什么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都有,各有真人统辖,似乎这两座既不属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也不属于七十二福地,真是奇了怪了。

鹤鸣山即是鹄鸣山,“鹄”就是白鹤,属于“鹤”字的异体,但是为什么张陵又要从已经得道的龙虎山,跑到千里之外今天四川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呢?

三诏不就——或许在汉和帝多次骚扰之下,像后世的“逃禅”一样,张陵想到逃避这些功名利禄的纠缠,或许是因为道教史书的记载,鹤鸣山位于四川大邑县境内,那里“民风淳厚”,又经过李冰父子都江堰几百年的灌溉,已经属于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了,这样的好地方似乎最适合修道,于是他就跟着他的太学同学后来成为他一名高弟,名唤王长的,也许是抱着佛祖普度众生的博大胸怀,一起跑到了千里之外的鹤鸣山。

史载汉顺帝永和年间(125——144),张道陵(天师道中人往往在姓名中间多加一个“道”字,参见陈寅恪先生的《天师道与滨海地域的关系》)协同弟子王长,修道于四川鹤鸣山中。

很多学者认为,张道陵之所以选择蜀中作为修道之地,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四川地方谶纬术数之学与黄老道相当盛行。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后汉书.杨厚传》记载:新都人杨厚“修黄老,教授门生,上名录者三千余人”。广汉人翟酺“好《老子》,尤善图纬、天文、历算”。还有一个广汉人折象“能通《京氏易》,好黄老言..........乃散金帛资产,周施亲疏”。

不止如此,当时的四川还居住了不少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宗教习俗颇尚鬼巫——这是道教的渊源所自——《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讲他们“俱事鬼神”,賨人(即巴人)“俗好鬼巫”;后来的《晋书》也说:“賨人敬信鬼巫”,这些都是张道陵创教传道的有利条件。

现在陕西的汉中,以及巴蜀一带,很早就有《老子》与仙道的爱好,《华阳国志》说这里早有仙人王乔与彭祖的祠庙;还说江州县北水有铭书,词云“汉初,犍为张君为太守,忽得仙道,从此升度”;又说“崩江有鱼害,民失在于征巫,好鬼妖”;还说成都人严遵严君平“专精《大易》,耽于《老》、《庄》,常卜筮于市,假(利用)蓍(草)龟(甲)以教”,“著《指归》,为道书之宗”。

武侠小说先驱四川长寿县的李寿民,自号“还珠楼主”的大作《蜀山剑侠传》的诞生,就是源于此,后来成为蜀中仙侠小说的一大源头,杨幂或者胡歌,包括长留派的上仙白子画也就是霍建华,这些剑仙侠女些,都是平地飞升,上天入地,靠着我们看不见的一根根威亚而一炮而红,;而吾乡李白先生,也是一名剑侠,也好道,他的那篇千古流传的《侠客行》就是最好的证明,后来金庸还为此写了一部武侠,什么“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什么“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很有些老庄实行派的意味,所以张道陵先生选择在鹤鸣山中修道炼丹,创教成仙,真是最好不过。

鹤鸣山“起伏轩翔,其状如鹤”,所以叫鹤鸣山或鹄鸣山。而翩翩白鹤,自来即是道家的祥瑞之物,它是脱化飞升得道成仙的一种象征,传说中的仙人坐骑很多都是白鹤,而鹤鸣山山形如鹤,山中又有石鹤,山上还栖伏着不少“仙鹤”,梁代李膺的《益州记》就曾记载:鹤鸣山常有麒麟白鹤游翔.........

根据白朗先生主编的《锦官城掌故.道教祖庭鹤鸣山记》,还记载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从气象上看,海拔1332米的鹤鸣山山骨如鹤,三面环水,且“东西二水,出乎两腋”,拱卫揖让,俨然“仙人都宅”...........大约在“解放前”的1933年,当时卸任武官张廷蔚先生在大邑官渡河一带犁田时,命手下人将在此觅食的一只鹤击伤。羽翼受伤的这只白鹤飞了约半里的路程后,终因伤痛难忍,无力地栖息在一座石桥边,这时,听闻此事的大邑名士张全琮迅速跑来告诉大家说,这是鹤鸣山上的一只老鹤,请各位不要加以伤害。然后这只老鹤在张全琮一个多月的精心照料下,身上的伤终于痊愈,神异的是,在临去鹤鸣山的前一晚,这“平常不鸣一声的鹤竟然连唳四声,清越的声音竟然响彻了整个夜空.........”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三,五斗米道与三官手书

罗素先生在他的《宗教与科学》里曾经说过,任何一个宗教组织如要成立,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一,它必须拥有一个教主。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张道陵先生就是我们天师道的教主;二,它还必须要有精神指南,并把这种指南凝聚为一部经典,例如伊斯兰教有《古兰经》,基督教有《新旧约圣经》,佛教有《金刚经》等所谓佛教十三经;那么我们的张道陵先生呢,他也有,就是据说在龙虎山上的石洞里得到的《黄帝九鼎太清丹经》,这是升级版,还有初级版,则是后来在敦煌石窟发现的《老子想尔注》,这方面香港的饶宗颐老先生是权威,在这本《老子想尔注》里,张陵或者他儿子张鲁第一次提出“太上老君”的荣誉称号——一说是北魏寇谦之,从此以后,老子就跻升于神的行列。

另外的,起码还要具备两个条件,就是“组织”与“仪轨”——这“仪轨”就是道教的科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宗教仪式。

组织,任何一个组织都是慢慢建立而一点一点壮大的,这一点张道陵先生一点不着急,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王长了,后来还有一个赵升,这两位即是他张道陵的高弟,也是组织成员中最早的两位“核心”,迟早要跟着他一起白日飞升的;至于“仪轨”,也不着急,根据实际情形的发展也可慢慢建立,现在眼面前的迫切问题,就是如何凭着他及两位高弟王长、赵升为首的组织核心,先凝聚再辐射的逐渐壮大,只要壮大了,一天一天茁壮成长了,这些仪轨自会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建立。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但靠什么来发展组织呢,很简单,像张角先生的太平道一样,先从治病救人做起,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什么教义不重要,能够具体的带来一些能够切身体会到的实惠,才是最重要最实在的,所以佛教教派众多,什么华严宗唯识宗,还有文人墨客热衷的禅宗,无论你道法如何高深莫测,不可一世,但是真正能够让老百姓顶礼膜拜的,只有净土宗,这个简单、实用,稍微烧点香拜下佛,阿弥陀佛一下,福报就来了,然后我们大家伙就齐乎乎等待着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

同理,要想让大字不识也不要什么深奥的教义的老百姓信服,治病救人是最好的途径,当时的医疗条件落后,而东汉末年朝廷也是腐败得可以,像后来的汉桓帝汉灵帝,宠信宦官,纵容外戚,没钱了还亲自上阵卖官鬻爵,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什么二千石的太守二千万钱,而公卿之流的一千万或五百万钱,眼尖会算账而且还熟悉历史的同学肯定会纳闷了,三公九卿,级别比太守刺史什么的高,像三公号称“万石”,怎么比太守的价码还低,尽管实际上拿不到这么多,实际每月发放350石,一年也就是4200石左右,当然另行的赏赐在外,贪污受贿的也暂且不提,光算正当收入,不过也比实际上同样拿不到二千石的太守级别高多了,像二千石共有“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与比二千石”四种级别,像最低的比二千石,一年到头实际拿到手上的,也就一千石左右,但是这些地方官可以尽情搜刮啊,如果是肥水膏腴之地,拿不拿这名义上的二千石也无所谓。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另外,汉灵帝还会根据买官者的身份灵活定价,像“清贫”的名士,如崔烈先生,只需五百万钱的半价可以买到一个司徒的位置,这是三公级别啊,而曹操的父亲曹嵩要用一亿钱的高价买到一个太尉的职位,这叫因人而异,不拘一格。



而且,汉灵帝也知道自己想钱都想疯了,自己也知道价格有点偏高,于是也非常灵活的允许赊欠,现在没有,好,我信任你,等你正式上任了搜刮了,再把账给补齐——当然,最好现在也要多少付一些,至少作为凭据的定金,多退少补。

既然可以卖官,好比后来大元朝的包税制度,大都掌握在西域色目坏种的手上,这边出了,那边就要进,一旦上任还不恨恨地刮地皮,所谓“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所以张道陵的时候老百姓大都苦啊,生病了不说医保,连挂号的钱都没有,听说这里有位“张神仙”可以免费就医,还不摩肩接踵,踊跃前行,所以没过多久,这鹤鸣山上山下方圆数百里,就到处都是信奉张神仙的忠实信徒。


张道陵先生的治病方法很简单,就是用符水治病,这办法后来被他的弟子或亲戚(侄儿?私生子?)或八竿子打不着,根本就来历不明无可稽考的张修先生发扬光大,但这创造性的源头,应该归功于张天师张道陵。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让我们引证一下《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的记载,这个记载几乎所有撰写道教史或“概论”的人都引用过,非常生动而有趣,其中很多粉丝心目中所谓的“南师”南怀瑾先生引用过,在他的《中国道教发展史略》里;任继愈先生引用过,在他主编而具体由别人分章撰写的《中国道教史》上册里;也是任继愈任总主编而由卿希泰、唐大潮二先生著的《道教史》里,也引用过;至于现在只知道是位女生,编译了几本中国日本讲道教史的书,中国道教系统研究的先驱者,其他一概不知的傅勤家先生的《中国道教史》里,也引用过;只有我非常喜欢的尹梦飞同学的《一口气读完道教史》(原题: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没有全引,而只是点滴而生动的叙述,让我们也看看这段记载到底价值意义在哪里,是不是非常有趣生动:

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净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故号为“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

看来在张道陵的那个时代,同时兴起了三股道教势力,张角太平道的事情我们后面会重点说到,至于这个骆曜,好比历史天空下的一颗流星,或扫把星,一闪而过,好比他的“缅匿法”——即是隐形之法,这个隐形法无论西藏密宗,中土禅宗,包括道教众多典籍,都有重点介绍,例如后来晋朝葛洪的名著《抱朴子》,就反复说到这种“神通”,什么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上天遁地,无所不至。

至于所谓三辅又称“三秦”,王勃先生有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位于现在的陕西西安一带,那时的西安乃汉之长安,乃京畿重地,需要拱卫,于是围绕着它有所谓京兆、左冯翊、右扶风,而置官设署,这就是所谓“三辅”。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而张道陵一派虽然有济世佛心,但是光支出不收入,长此以往,也维持不下去,而老百姓也不可能像孔夫子收徒弟那样人人拿着几条肉干去加入,朝廷腐败,盗贼横行,哪里还有腊肉吃。所以,意思意思一下,每个人孝敬五斗米就好了。说起来了这五斗米按照现在的度量单位每斗二十五斤斤估算,也有一百二十五斤,够张道陵师徒几人勉勉强强吃一个月了,也算不低,再多老百姓就没有了。

当然,按照提倡仙道的陈撄宁老的算法,汉代的一斗只相当于现在的五分之一,他引用清代名医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中一篇《论古代方剂大小》的文章告诉我们,“余亲见汉时六升铜量,容今之一升二合。”

那么这孝敬的五斗米,就只有25斤。

至于符水,就是在一张黄表纸上画上若干怪异反正你我都看不懂的符号图案,然后一碗水中浸泡一下,或干脆焚化在这碗水中,然后让病者诚心诚意的喝下去,如果你真的虔诚,你就得救了,否则这符水就不会见效,于是如上文所言,你就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而且这符水不光可以驱邪治病,所谓中医十三科之祝由科,就是这么来的。还有多种用途,如祈福禳灾,役使鬼神,护身防邪,总之改变你的命运而几几乎无所不为,如后世所为符箓。这个是专门之学,说起来非常复杂,派别众多如什么辰州符,号称这一行的祖宗与权威,包括符、咒、印、步等四大基本要素,步骤繁多,都有很多要求与讲究忌讳,非专家莫为。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总之,无论后世所谓上清派、灵宝派以及张道陵的天师道或正一派,都在使用这种方法,这就是宋元时候的所谓“三山符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龙虎山的天师道。大概符箓符箓,有人说符就是符号,而符箓之箓,则是文字居多,如《隋书.经籍志》讲到:“箓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


这个符箓的起源很早,据这方面的权威已故的大师,我非常崇拜的许地山先生在他的未完成的《道教史》里“杂术”一条中讲过,他说这种符咒的玩意儿,早在印度的咒术未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有咒文,又如《后汉书.解奴辜传》说:“河南有麴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初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

许地山先生还说文字能够治邪,圣言可以辟鬼的观念很古,《淮南子》记载的苍颉作书而鬼夜哭,便是根据这观念的传说,又《后汉书.费长房传》记他从仙人受仙法,归时又作为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这就是所谓的护身符。

总而言之,许地山先生认为,从原始巫术分出来的禁咒法随着巫道盛行于各处,吴越荆楚最盛行,故可以说咒术起于南方。后来在蜀鹤鸣山所起的天师道,以符水治病,都从南方的巫术发展而来。《抱朴子.至理》(第五)也说:“吴越有禁咒之法,其有明效。”也可以证明南方禁咒的盛行。《抱朴子》与《汉书》中“禁咒”二字常见,至于符、压胜等事,或者在后汉时代才有。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至于三官手书,是把你平生所犯的罪过老老实实写下来,共写三通,一通放在山顶,一通放在地下土里,一通沉入水中,这个就叫做“三官手书”,写完后对天发誓,要深刻忏悔,所犯罪过以后不得再犯,然后再把符水喝下,有病治病,无病消灾,阁下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上首页了,感谢运营@雨落川 的推荐~~

您好!您的文章《道家、道教与道士——从张天师的祖孙创业史说起》已被推荐至"天涯聚焦_人文"栏目,感谢您对"天涯聚焦_人文"栏目的支持!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快速注册用户名 2020-05-19 16:31:30
八八六十四卦,只能传八八六十四代,天命使然。
-----------------------------
巧合吧,不过巧合的有趣:




63代天师张恩薄跟蒋介石去了台湾,他死后,他的堂侄张源先成为64代天师,但是是在台湾已经不在龙虎山了。

在大陆,49年建国之后就无天师之职,后来张恩溥的外孙鲁金涛,改抄名张金涛,主持龙虎山道务。被称为是65代张天师。但实在不是正统,向来没有外戚即位的。64代天师张源先也不认可他为65代天师。

虽然台湾正统一些,但是脱离了原来龙虎山根基,大陆是在龙虎山了,确是外戚进来失了正统。现在,65代天师传人是谁,袭又有许多讨论,并且张恩溥的小儿子张美良宣称自己才是真正的第64代张天师继承人,否认张源先的合法地位。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四,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张鲁与张修的内讧


“.......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

关于这位同样也是五斗米道的领袖张修,历史上很是神秘:像颗流星,倏忽而来,倏忽而去。

据史书记载,因为叛徒甫志高的出现,太平道的张家兄弟在中平元年(184年)二月提前造反,比原计划的三月五日提前了十左右,而张修当年七月在巴郡响应,“后角被诛,修亦亡”,那么这个史书上闪闪烁烁总是显得很神秘的张修同志,到底是何许人也?他的经历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注《三国志.张鲁传》的裴松之先生,在附录的《典略》的最后说张修就是张衡,也就是张道陵的儿子。顺便说一下,这个张衡不是造地动仪的那个科学家张衡,而是天师鬼道系师或嗣师张衡——按照甄鸾《笑道论》,“张陵称为天师,子衡为系师,衡子鲁为嗣师”,而张君房的《云笈七签》以衡为嗣师,鲁为嗣师。

裴松之的说法是不对的,这张修虽然神秘,但应该不是张衡,而是当时另外的一个同样信奉五斗米道的人,后来组织壮大,成为其中的一名领袖。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范晔的《后汉书.灵帝纪》里,也有这样一段记载:“中平元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原注:张修号为五斗米师。

那他是怎么死的呢?无论《三国志》还是《后汉书》,都讲的是当时的益州牧刘焉想称霸一方,“阴图异计”,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张修为别部司马,让他们去讨伐当时的汉中太守苏固,顺便“断绝斜谷,杀使者”,这一仗他们胜利了,但是同为五斗米道的他们二人起了内讧,于是“鲁即得汉中,遂复杀张修而并其众。”

对于这个张修,旅日华裔作家陈舜臣先生在他的《三国志秘本》(崔学森 朱俊华译本)里,却是这么说的,情节相当生动有趣的是小说的笔法,而紧跟小说之后的“作者曰”却如是说:

无论《三国志》还是《后汉书》,都记载说,张鲁与张脩(同修)一起杀了汉中太守苏固。此后张鲁又杀了张脩,夺了他的兵马。然而,清人惠栋在《华阳国志》(春按:《华阳国志》是晋朝常璩的著作,这里惠栋是校注本里的补充)中却有如下的另类记载:苏固之宾客,有游侠陈调、赵嵩,率百余人攻杀张脩,讨之。张鲁本来就是五斗米道的直系首领,似乎没有必要杀张脩夺其兵马。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说张脩可能是张衡,但这一记载于理不合。张衡是少容(陈舜臣虚拟的张鲁母亲的名字)的丈夫,也就是张鲁的父亲。《三国志》中如此记载五斗米道的系谱:“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大约此种记载给人一种感觉,张衡死在张鲁于汉中自立之前,所以才有张鲁“杀父”的解释吧。然而,同书中也有刘焉垂涎少容美貌的记载。如此看来,还是将她想作丈夫早亡更加合理吧。
楼主:通明庐主  时间:2020-06-06 09:02:00
至于这个张衡的妻子“少容”,我们以后还要“详谈”,这里预先说明一下,在尹梦飞先生的《一口气读完道教史》中给了她一个名字唤作“卢氏”,大概是出自宋末元初人赵道一编辑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里面讲到“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后与妻卢氏得道于今天四川彭州的阳平山...........

但这本书还记载,张鲁的儿子也就是张衡的孙子,五斗米道的第四代传人张盛的夫人,也唤作卢氏,“西晋永嘉中(公元307——312),夜望大江之东有瑞气彻天,谓其妻曰,‘是可以成吾丹矣。’乃弃官南游,至鄱阳湖,望之曰‘近矣’。即山行五日,至一处,山岭秀丽,登而喜曰,‘吾得之矣。’山顶有真人丹穴井灶存焉,乃昔日炼丹修养之地,遂就其井灶左右结庐。居一年,妻卢氏来寻之,遂于同居此山,得一子。居九年,丹成,一日尸解而去........”

张衡与他孙子张盛的夫人,称谓都是卢氏,难道这是巧合?

至于张脩的死,陈舜臣的小说笔法是这样的:

.........这是一场漂亮的偷袭。张鲁指挥的六百人马包围了太守府邸,别部司马张脩和刘瑁(刘焉的小儿子)率领三百精兵冲入府中。太守府邸的士兵只有百余人。

楼主:通明庐主

字数:2449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5-13 20:30:39

更新时间:2020-06-06 09:02:00

评论数:8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