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三十年前的《人民日报》(两月合订本)读来百感交集

三十年前的《人民日报》(两月合订本)读来百感交集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顶起来先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近日得到网友xiashunkai友情提供的《人民日报、》电子版,梳理一下思想,继续一下这个帖子吧。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先发一版看看。是不是写到2月13日了?

1977年2月13日到一版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这位挪威工人共产党(马列)的领导人保尔先生讲话还是很有水平,和人民日报评论员不相上下。
他在讲话中提到苏联对挪威有领土野心,不知道有没有具体证据。苏联(俄罗斯)有地主心态,喜欢扩张领土,这倒符合我们的感觉。其实中国人也是这种心态,只是武功孱弱,一般只在家里yy一下,不像老毛子有行动能力。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在革命化年代,只要一提“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就是春节到了,这就是春节热烈气氛的官方表达。

“优属”的“属”指的是革命烈属和革命军属。“优属”的标准动作是给他们扫院子,挑水。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这一天第二版是“文化部批判组”的文章,《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说的是样板戏的事。这一版可以细读一下。

还历史本来面目,是一件比航天还难的事,一般人不要这么吹,一般人也不要轻易相信。拿着自己的过去的照片有时都不敢确认这是“历史的本来面目”,何况其他。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先正本清源,八个革命样板戏是这八个,不全是京剧哦。
京剧5个:
红灯记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奇袭白虎团
海港
芭蕾2个:
白毛女
红色娘子军
交响乐1部:
交响音乐沙家浜


很多人熟悉的《龙江颂》(拍电影的时间和《海港》差不多),还有后来的《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审椅子》等,虽然也拍了彩色电影,政治待遇和宣传攻势和前面样板戏差不多,但不属于8大样板戏之列。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江青和样板戏之间,关系万千重。
说她和样板戏一点关系没有,恐怕不对。样板戏不集纳从艺术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都和江青关系深远。

样板戏及后来的革命现代京剧诸种,从文学脚本来说,肯定不是江青的原创,但其中几部却不能不说是江青的作品,现在我们有些电影就直接标榜为XX导演作品,如“姜文作品”“徐克作品”,有些则是XX监制的的作品,如“王晶作品”、“周星驰作品”,其实江青是多部样板戏的总监制,按现在的规矩称为“江青作品”也不算错。

不论在文革中,还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样板戏都脱离不了政治,文化部批判组要把样板戏的监制权赠给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也算历史的喜感吧。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恰饭去!毛 教导我说,中午不恰饭是不对的,帖子可以吃完饭再写嘛!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继续——————

哥哥个人认为,也许是普遍认为,革命现代京剧中,《沙家浜》最有京戏味,《杜鹃山》最有现代感。
《沙家浜》的故事就不重复了,阿庆嫂这个角色以现在看,也是有故事性的,她不像海港里的方海珍,龙江颂里的江水英,她是有老公的哦,她的老公当然叫阿庆,原版中阿庆是个烂仔,阿庆很可能因为婚姻不幸投身革命,那个时候,女共党好多是这么产生的,也算是普遍现象,到了样板戏时代,阿庆成了党的地下工作者,以跑单帮为掩护,在上海搞地下活动。当时革命是这样子影响男男女女的,《潜伏》把单身男女弄成夫妻,《沙家浜》把夫妻弄成单身。
《沙家浜》里的敌人阵线不像当时的很多作品是黑一色的,沙家浜里坏蛋也有成色,丰富多彩,有胡传魁、刘副官这样还认朋友认熟人的坏蛋,这让锐圆哥哥小时候觉得很有意思。
说到胡传魅,在原来的文本叫胡传葵,葵花的葵。
葵花也叫向日葵或向阳花,葵花在文革中是绝对第一国花,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毛 纪念堂就有葵花的纹饰。中共九大的纪录片里有首歌,里面有词:涛涛江水向东流,葵花朵朵向太阳……,葵花向阳被借喻到全体国人忠心向着毛 ,葵花便有了宗教图腾的意义。记得当时在很多装饰上都可以看到葵花,还有“向阳花”牌香烟,在文革稍后,有一本小说,叫《向阳院的故事》,后来又被拍成电影,一度在全国都开展过一场建设向阳院的运动,类似今天搞什么文明社区。关于向阳花,还有一典,我们小时候,机关大院的子弟看不起郊区农民,骂他们是“农仡懒”(用太原话才有味),农民回应:“毛 都说俺们是向阳花,你(发音为nia)乍叫俺们农仡懒?”
有首歌唱道“社员都是向阳花”,所以编创这一冷笑话的人,让农民认为这是毛 说的,等于再揶揄他们一次。
对葵花政治意味反讽最给力也最为人所知的是金庸的《笑傲江湖》,这部在文革同时代创作的武侠小说,把里头最邪性的武功秘笈称为《葵花宝典》,现在的年轻人看这部小说,有可能读不出“葵花”在这里的深刻意味。
胡传葵到了爱改人姓名的江青手里,肯定不能再叫胡传葵了,只能叫胡传魁。样板戏的人名可以类总出一本《样板戏姓名学》,江青最爱玩这个。革命标签化,简单化,在中国很容易出现。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毛 喜爱京剧,也可能是受了京剧演员出身的江青的影响,毛 亲自关心到戏里“亮相”细节,真是难为他人家了——一个整个不务正业的时代!
京剧中的亮相,是原来的固有程式,在样板戏里,被严重加强。样板戏里英雄人物亮相的剧照,是那个时代年画的主要内容,家家都有过。

除了亮相,就是灯光效果也特牛:哥哥这两天翻《世说新语》,在《容止》一章读到以下一则: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来。

海西公是东晋的时期的一个皇帝,会稽王是后来的简文帝。英雄人物或走大运的人一来,大放光明,这是样板戏的手法,在《智取威虎里》,威虎厅总是阴暗的,众匪徒都是篮色的,和阿凡达一个色系,但只要杨子荣一上场,总有一束暖色光单照他一个人,这种效果让我印象很深。革命英雄随身带着小太阳,难怪他们战无不胜!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这一段只传图,不点评了!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总理都忙这些事。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奇袭白虎团》电影拍得比较晚,在我们小男生中间那叫轰动。我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兵穿上美式军装那叫一个帅。
有部电影叫《奇袭》,主角是张勇手,穿上美式军装,帅##¥%……%……&&(!!!
在老戏迷那里,《奇袭白虎团》里的方荣翔饰演的王团长,来段正儿八经的裘派,绝对是穿越性的感动。在今天,这也是很多裘派爱好者的入门唱段。
有部电影,好像是《洗澡》,进城面的退休老干部老工人也是不停地唱这段,编导是我们那个时代的。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奇袭白虎团是唯一一部京沪以外创作演出的样板戏。
看到上面那张剧照,突然有一个问题:大家换上美军服装,混到敌后,在最后歼灭伪团部的战斗军,大家又整齐地换上自己的军装。难道他们每人还带一套志愿军军装么?呵呵!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红色娘子军舞剧(后来还有京剧)是最性感的革命戏。

这部舞剧可能是招待外国贵宾最多的剧目了。最早的主演是著名的白淑湘,但在电影里主演换成一个姓薛的年轻演员,她现在在深圳教小朋友跳舞。

当时样板团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人民大会堂吃“折罗”,国宴上各种剩菜的大烩。
“我们要革命不要钱!”多么掷地有声啊。问题是:钱是什么我们大概都知道,革命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了。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白毛女》这部作品,不论歌剧、电影还是芭蕾舞,都很经典,都可以做很多层面的解读。

舞剧《白毛女》技术上很规整,音乐继承了歌剧,说实话,现在听起来还是很棒。

舞剧里的《北风那个吹》是上海歌剧团的朱逢博唱的,这位大姐在粉碎四人帮后,和李谷一齐名,一时巨红,现在不知道怎么样。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这个音乐一起,会让两三代人思潮起伏。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运动中,对宣传工具的掌握,对文化文艺的实用化,真的是前无古人。国民党在这方面也是大败。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交响乐沙家浜》、《钢琴伴奏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这三部作品的电影是集结在一起放映的。
我第一次看到钢琴,看到交响乐这种形式,都是在这个电影里看到的。
殷承宗(当时叫殷诚忠,也是江青改的)在两部作品中出现,他成了当时最有名的钢琴家。

交响乐沙家浜在一些音乐网站上可以下载,当时,这几部样板戏有题材,几乎用各种艺术形式,各地的地方戏曲曲种都表现过。现在听起来,混搭效果还是有的。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运用交响乐团为京剧伴奏,应该说极大地丰富了京剧的表现力。
样板戏在这方面抠得很细,后来成为文化部长的于会泳是这方面的专家,杜鹃山的音乐也是他的主创。
近几年在电视上看一些实况转播《红灯记》、《沙家浜》等,配乐糟得很,那种皇家的精致感完全没有了。我在北京看过一场芭蕾舞《天鹅湖》,俄罗斯的,到演出才发现音乐是放的录音,商业演出根本无法承受庞大完整的交响团的费用。
现在的京剧商演,要想有样板戏的乐队阵容可能永远不可能了,就象我们看到的古代宫廷的一些艺术品,只有那个时代,倾一国之力“要革命”的情况下,才有这么精巧的东西。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现在我们不雕琢京戏了,玩的是奥运亚运,世博园博。

楼主:锐圆

字数:5172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0-03-11 19:41:00

更新时间:2021-02-13 10:33:14

评论数:195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