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1。在仰韶时代晚期,

【北方长城沿线东段】(内蒙古东南部和东北西辽河流域)——红山-小河沿文化(父系单倍群N为主体),炊具“平底筒形罐”

2。在龙山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

【北方长城沿线东段】(内蒙古东南部和东北西辽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父系单倍群O3+N),炊具“陶鬲”(空三足器)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中原华夏青铜文明”在中原河南的正式登场,根本原因就在于,

距今4000-3500年前,在中原地区所发生的一场在东亚历史上很难得一见的“人种更迭现象”———「东亚大变局」!

迁徙移民来自于西北地区的“古西北类型”和北方长城沿线的“古华北类型”,两者皆属于“纯粟作/黍作+细石器狩猎/畜牧”的北方狩猎者后裔,

逐渐地【替代掉】了,古中原地区的新石器“稻作/粟作”混作的南方北上纯粹农耕人群“古中原类型”~~~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只不过,现代的中国人几乎都不太愿意相信,距今不到4000年前的一场「东亚大变局」曾经发生过

但是,考古出土的人骨证据却“无情地”指向了这一历史的客观真相!

我们可以选择一条道走到黑,继续“做一厢情愿的美梦”,将客观的考古证据都扔进一旁的垃圾桶里,就如同中国的考古学家们有意无意地“遗忘掉了”齐家文化一样

然而,历史的客观真相总会有浮出水面的那一天,“自欺欺人”的美梦总会有梦醒的时候,而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

到时候,颜面尽扫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考古专家们,还有十几亿泱泱中华大国!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在距今大约4000-3500年前的「东亚大变局」之时,同时在东亚大地出现了两支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惊艳了整个的古代世界!

一个是,四川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青铜文明”,但它最终被迁徙移民来自于长江中游的“巴人”给灭掉了;

另一个是,河南中原地区的“中原华夏青铜文明”,也险些被发迹于长江中游的“楚人”给消灭掉

——-大家别以为,南方楚人能够做到与北方华夏族以和平的方式“轮番上台执政”,如果出现了这种“交替统治模式”,最后的结果就是谁也发展不好,达不到文明的最辉煌高度

因为“一山容不下二虎”,两强之中只能二选一,另一个被彻底地淘汰出局,淘汰赛的结果就是,失败的一方迅速地沦为“少数民族”,甚至落后的“高山一族”~~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西北甘青“齐家文化”古代人群的不同古羌分支(商人、三星堆人、石峁北狄人),实在是太有才能了呀!

不仅仅能制造出惊艳了整个世界的辉煌“青铜器”,还有至今不知如何实现的超薄片玉切割工艺的“华西系玉礼器”,以及各自独立发明的“自源文字”一起携手共进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二

东亚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古代人群,居然被中国的考古学家们几乎齐刷刷地给遗忘了、遗忘了、遗忘了。。。。。。。。。。。。。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河南中原地区的“中原华夏青铜文明”的真正最初创造者,究竟是谁?

当然是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外来入侵者——青铜人群“商人”,反而,中原当地的农耕居民“夏人”的真实贡献占比,其实并不算大呢

但是,中国的考古专家们却集体性“严重高估”了夏人的历史贡献——-这个连“锡矿石”(制造青铜器所必备的原材料之一)都没机会亲眼目睹的中原农耕居民~~

中原农耕居民“夏人”压根儿就不懂得该如何生产出“锡青铜器”呢,怎么好意思被称作是中原“青铜文明”的真正创建者呢?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二里头夏朝”的青铜器,并不是由“夏人”自己亲手生产出来的,而是由从“半月形地带”迁徙而来的北方移民“齐家人和北狄化齐家人”(也即后来的“商族”),替夏朝王室在“官营手工作坊”里秘密生产出来的古代高科技产品,甚至,还包括了“华西系玉礼器和绿松石器”在内~~

因为,东亚(除新疆)长江以北地区的天然“锡矿石”分布,仅仅出现于西北甘青地区(“齐家文化”所在地),以及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辽西“夏家店下层文化”所在地),也即“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半部分的两头位置,也是“商族”所曾活跃过的地理区域!

而河南中原地区从古至今都无任何的天然“锡矿石”出现,没有就是没有,想象力再丰富也找不到!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中原华夏青铜文明”的真正创造者,一个是商人,一个是周人,而两者可是近亲关系哦,并且,两者的语言皆属于“汉藏语系”!

但实际上,先周文化和西周初期的青铜器几乎都是商式的;周人的玉礼器文化来自于“齐家玉器”;周人的文字是全盘继承了殷商甲骨文的造字法

当然,周人也有其贡献,比如“周礼”和“分封制”!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商族”(包括商王族在内),是迁徙来自于「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上半部分,尤其是北方长城沿线东段和中段的“北狄系统”!


因为,商王族的吉向尊位全部都指向了“东北方位”~~~


而殷商平民的体质特征,是属于混合型的“古华北类型 +古东北类型”

——辽西“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古DNA是(O3+N),体质特征是“古华北类型 +古东北类型”;燕南“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古DNA是O3,体质特征是“古华北类型”


殷商的母系基因结构,最接近于【北方长城沿线东段】的辽西“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大甸子遗址;其次比较接近于【北方长城沿线中段】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朱开沟文化”遗址


商人最热爱的主要炊具“陶鬲”,最早出现于北方长城沿线中段的“老虎山文化”(内蒙古中南部岱海地区),然后,自龙山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广泛地流行于整个的北方长城沿线(中段+西段+东段),也即“羌戎狄”活跃区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周人,也同样是非常典型的北方炊具——“陶鬲”的最大爱好者!

就因为周人在入主中原之前,常活动于“关中地区”——这里曾经是“仰韶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而这两者皆偏南方体质特征,必然会存在有“南方母系”

这导致了活动于“关中地区”的周人母系基因里,也带入了比例不低的“南方母系”

故而导致了周人的“东亚类型”的体质特征里略带有一定程度的“南相”

然后,专家们据此判断“周人”应是南方农耕人群~~~~

中国专家们的一贯“简单性思维”,还真不是盖的呢!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周人”是南方农耕人群的来源背景?别开玩笑了呢~~~~

中国的历史古籍都白看了,是吧?

学文科的,这也能搞错?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白狄与秦都在雍州,其最初的分布区域,主要在今陕北及陕西洛水流域。”

白狄姓什么?

——姓“姬”,周人也姓“姬”,周人肯定到过“北方长城沿线地带”

黄帝姓什么?

——姓“姬”,原来黄帝来源于北狄部落!

中山国姓什么?

——-也姓“姬”,是从陕北和山西,迁徙至河北的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白狄姓姬,与“黄帝”同姓


《国语•晋语》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汉王符所作《潜夫论·志氏姓》即称,“隗姓赤狄,姬姓白狄…...姬即犬戎氏,其先本出于黄帝。”

白狄族主要活动于陕北,李家崖东周墓地就是白狄在陕北的考古遗存,陕北白狄是以晋文化为主兼有北方草原文化,从事种植和饲养动物的族群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杜预《春秋释例》说:“鲜虞中山,白狄,姬姓。” 犬戎与白狄皆姬姓之戎的泛称

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其建立者就是姬姓白狄族,在其东迁以前分布于今陕北、晋西北和渭水北岸等地,其中陕北地区为其腹地

陕北白狄与晋国有婚姻、战争和盟会等诸多方式的交流;春秋时期秦国同白狄的交往,多是联合伐晋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朱开沟文化”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区,以及晋中以北和陕北地区

“李家崖文化”主要分布于陕北和晋西北地区

在“朱开沟文化”兴起后,分布于陕北、河套地区及晋北的“寨峁文化”晚期的一部分人曾经向南迁徙,进一步发展之后也成为“李家崖文化”的一个来源

而“李家崖文化”的另一个来源,则可能与“朱开沟文化”的南下有一定的关系~~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不少考古学者如邹衡、田广金、尹盛平等都曾指出陕北夏商时期考古文化(朱开沟文化、李家崖文化)出土器物与先周或早周时期扶风、岐山一带出土器物在许多方面的一致性,如作为朱开沟文化与李家崖文化富有特征的器物三足瓮亦见于扶风壹家堡、武功岸底和关中其他一些地方的西周遗址;朱开沟—李家崖文化流行器物尖裆袋足鬲亦见于关中地区典型的先周遗址,其花边鬲与早周时期花边鬲的做法亦相类似;青铜器中,岐家贺家、宝鸡峪泉等地西周墓中出土的弓形器、岐山汪家嘴、扶风庄白等地出土的管銎斧、扶风吕宅出土的管銎戚等,皆来自李家崖文化;淳化黑豆嘴墓葬出土的四件金耳环,其形制与陕北清涧解家沟寺堰出土的李家崖类型六件金耳环完全相同。”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吉林大学的林沄教授,写过一篇颇具影响力的文章,其核心内容就是“戎狄非胡论”!


“从文献史料看,春秋时代的中国北方戎狄非常活跃。《左传》中“戎狄”是一个泛称,而在陕、晋、冀地区主要是指群狄。

【狄文化并不一定是和周文化全然相异的文化】,本来李家崖文化和西周文化就有相通之处的。而且不能把狄文化想像为只有白狄、赤狄两支,他们可能和西方的羌人一样,也是多分支的。

北方长城地带的居民包含了羌、狄、山戎、貊等,这一地区之所以成为较一致的文化带,除因生业上的一致性外,还有文化上彼此交融的一面,而文化交融有一部份是由人群的转徙造成的。

夏代以来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引发人群迁徙的长期起作用的因素。

北方长城地带的古代居民早有向东方迁徙的迹象。从文化现象看,夏代是内蒙古中南部的文化成分向东方传布表现得比较明显的时期。

【北方长城地带中段的古代部族一波一波的东进,是造成这一地带文化上逐步趋向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林沄教授的“戎狄非胡论”,总的观点大体上是不错的,但是在文章内容的一些细节之处,仍存在有一些问题

林教授仅仅只看到了“北方长城地带“中段”的古代部族一波一波的东进,而把西北甘青的“齐家文化”人群的东迁给排出在外了呢

或者这么说吧,林教授根本就没有想到,西北甘青的“齐家文化”和辽西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均与商族的来源有关系~~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关于西北古羌人群的“东迁浪潮”,对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北方长城沿线的“中段”)究竟产生了怎样的文化和人群上影响,楼主之后就会具体说到

只是在此之前,有一个内容先提上来说,那就是【“长城的原型”】~~~

长城,是华夏民族的一个象征呢,那它的“原型”又是谁的文化呢?



楼主:gtfz99  时间:2020-04-15 08:24:18
(以下内容为转帖)


内蒙古长城地带早期石城址是分布在我国北方历史时期长城沿线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其分布的范围就今内蒙而言,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内蒙古中南部(即长城地带中段),另一部分是内蒙古东南部(即长城地带东段)。经考古证实,在内蒙古这支文化起源于中南部的龙山时期,一直延续到东南部的青铜时代。

分布在内蒙古长城地带中段的石城是以个体性质存在的;而分布在内蒙古长城地带东段的石城是以点、线分布,组成了一定范围内的统一整体。

通过对分布在内蒙古境内两个区域内石城的比较,我们可以推测,东段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城聚落群及其伴随的器物,继承了内蒙古中南部的文化传统。它应是中部岱海地区以老虎山为代表的大型石城址进一步分化和发展的结果。




楼主:gtfz99

字数:1349903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更新时间:2020-04-15 08:24:18

评论数:115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