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历史的侧面》【连载】 ——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历史的侧面》【连载】 ——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俄罗斯的“联邦大区”制度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16)

好了,我们回到正题。
等到这些州牧坐大以后,中央又开始不放心了。因为地方势力膨胀必然会威胁到中央的安全,汉末、三国就是明晃晃的例子,所以必须把它废掉。
等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基本上确立了“州—郡—县”这样一种行政割据,地方很爽,中央很慌。因为州的势力范围太大了嘛,很容易形成地方割据,不听中央的号令。所以,到了魏晋以后,特别是到了南北朝以后,只要政治局面稍微稳定一些,中央政府就会想方设法削弱地方的权力。
那么,怎样削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拆分。
南北朝时的统治者大体模仿了西汉初年刘邦的做法,对“州”进行拆分,将一个州拆成几个州,将一个郡拆成几个郡,甚至连一些县也不放过,一个县被拆成几个县。其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地方坐大,防止这些郡县因为管辖地面儿太大而导致的势力膨胀问题。
当时正好又赶上“五胡乱华”的年月,兵荒马乱的,文官势微,武将崛起。所谓“乱世英雄出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对于那些在战争当中立过功的武将和敌方阵营里跑来投降的能人,中央政府总要给他们一些赏赐。这在战争年月,既是一种恩典、也是一种限制。
那么,中央政府拿什么来犒赏他们呢?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17)

在那个社会动乱、物资匮乏的年代,中央政府能够拿的出手的既有价值、又有份量的东西,恐怕也只有“官职”了!
官职就成为一种奖品,或者一种资本,是中央奖励军功和吸纳特殊人才让他们技术入股的本钱。
官员通过努力奋斗来获得官职,又通过职权的行使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至于是怎样操纵的,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的。
就这样,这些功臣武将往往都被授予“州刺史”或“郡太守”这样的官职,也不管他们是称职还是不称职。
可是,随着武将数量的增加,所需要的官职的数量也在增加,为了应付这种不断增加的对于职务封赏的需求,中央政府必须拿出足够的州郡来才行。可是州郡的数目虽然增加了,国土面积却没有增加,没办法,中央政府只好将原有的州郡进行拆分,将它们的辖区划小,面积缩减,硬挤出一些空间,建立新的州郡。
按照史料记载,南北朝时一个州往往被分割成三四个州,一个郡要被分割成五六个郡,甚至一些县也要被分割成两三个县。这样的拆分方法使得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出现了一种诡异现象,就是在国家版图不增加的情况下(甚至一直在缩小),全国一共划分出了220个州,990个郡,和三千多个县。要知道,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版图严重缩水的时期,中国实际控制的区域一直在萎缩,东北和西域几乎全丢了,西南也没剩下多少,可行政区划的数量却是原来的好几倍,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也不符合科学的管理幅度。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南北朝时的行政区划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18)

据说,当时还有人开玩笑,说:"只有一百家人口的地方就可以立一个州,只有三户的居民就可以立一个郡。"到了后来,甚至出现了州郡的数目实在太多,县都不够用的情况,比如,两个郡要共管一个县、两个州要共管一个郡。这已经不是什么“行政区划”了,而是在地图上信笔涂鸦和乱涂乱画,必须彻底改革才行。
而改革这项工作,是由隋朝来完成的。
隋朝是南北朝之后,中原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强大而统一的王朝,开国皇帝杨坚同志也比较雄才大略,很早就看出行政区划太多太乱所带来的弊端。所以他一上台就把“郡”这一级给废了,让州直接管县,中央再直接管州,恢复汉朝那种郡县二级制。从此之后,“郡”这一称呼在中国历史上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永远的消失了(在隋炀帝时期曾短暂恢复过)。
隋朝初年就是“州县”二级制。
但是,光废除“郡”还不行,还有一项工作必须要做,就是减少“州县”的数量,因为管理幅度太大,中央受不了,尤其是“州”这一级,经过魏、晋、南北朝差不多五百年的变迁,州的数目极度膨胀。到了隋朝统一的时候,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下边辖着三千多个县,完全超出了合理的适用区间,如果这些“州”全部由中央来统辖,不累死他们才怪,所以,隋朝的统治者又遇到了汉初的烦恼,就是如何管理这么多的州。
历史又转了回来。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19)

那么该如何裁减呢?
还是老办法——合并,将两三个、或者四五个“州”合并在一起,组成稍大一点的州。当然了,合并的尺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了容易形成超级郡县,从而容易引发地方割据;太小了又起不到啥大作用,白白的劳民伤财。而这个工作又是由隋炀帝来完成的。
要说起隋炀帝这个人来,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荒淫无道、暴虐成性,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隋炀帝的很多“事迹”都是后人瞎编的,或者一些历史小说、戏剧、话本为了情节的需要演绎出来的。实际上,隋炀帝不能算是一个昏君,只能算是一个暴君,比较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急功近利而已。按照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的说法,隋炀帝就是“一个有理想、有行动力,但是没有节奏感,而且急功近利,没有仁君之德的皇帝暴君。他特别想成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帝。但他的步子走得太快、太急,根本就没有兼顾到老百姓的幸福和社会承受能力,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误。”【3】实际上,隋炀帝留下了很多历史功绩,比如“大运河”、“科举制度”等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后面还要重点描述。
从大业三年(607)开始,隋炀帝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大规模合并州县,把全国合并成190个州,下边管辖着1200多个县。因为隋炀帝这个人比较喜欢汉朝制度,是个“汉朝控”,所以,他把“州”这一称呼又改回到“郡”。于是,隋朝在大部分时间里又回归到汉初那种“郡—县”二级的制度里。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20)

贞观年间,唐太宗仿照汉武帝的做法,将天下州县依据山川地貌划分成十“道”。这十个“道”,也属于监察区的性质,和汉朝时的“州部”是一样的。
这些“道”虽然是监察部门,但它们也有自己的官员,最初时称作“采访使”,后来称巡察使、按察使、观察使、黜陟使……等等各种各样的称呼,不是很固定。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地方官,防止他们干坏事儿,但一般不得干预地方政务。等到唐玄宗时,随着疆域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又将全国划分成十五个道。每道下辖若干个州县,对它们的行政长官进行监察。
唐朝的“道”和汉朝的“州部”其实一样,都属于“监察区”的性质,是监察官巡行的路线,不是一级行政区。“采访使”也不是地方的官员,而属于中央的,他们领中央的工资、向中央负责,组织关系也在中央,和汉朝的刺史一样,他们也属于“行官”(监察机构)的性质,不属于“坐官”(行政机构)的性质,不能对地方官员的日常工作指手画脚。
就这样,从汉末到唐初,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兜了一个大圈子之后,又回到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十三“州部”的那种格局里。只不过,这一次唐朝学乖了,他们及时吸取汉朝的教训,只把“道”当成是一种监察区来看待,说什么也不愿意承认“道”是一级行政区。所以,在唐初的一百年里,“采访使”都是临时性的设置、随意性的安排,不是常设机构,甚至连正式的办公场所都没有。很多时候,都是地方出现了一些大乱子,或者皇帝想整饬某些官僚,这才临时派遣一些监察官到地方上搞巡查。而且,这个时候的巡查区域也不再是一大片,而是改成一条线。这些巡查路线既不常设、也不固定。比如,电视剧《神坛狄仁杰》里,狄胖子就曾经担任过这样的监察官。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隋朝时的行政区划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21)

只不过在电视剧里,编剧犯了一些错误,比如,把这种监察官称作“黜置使”,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黜”是罢黜的意思,“置”却没有升职的意思,实际上应该称作“黜陟使”才对。
“陟”有晋升、升迁的意思,“黜”是罢黜。
二者合在一起就是说,我对你的工作有权进行监督和考核,并给出审核意见,然后根据你的工作业绩向中央提出升迁或者罢黜的意见,以便唐中央对你的工作进行考核。
据说,唐朝的监察官权力很大,到了地方上可以便宜(biàn yí)行事,也就是在不上报中央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处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处罚那些作奸犯科的官僚,直接罢他们的官、直接判他们入狱、直接动刑、甚至直接处决。
但是,这种没有固定治所、没有固定监察区域、也不常设的监察方式有一个很大弊端,就是监察效率十分低下,因为不常设嘛,只能做一些事后的调查,不能进行实时监控,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没有办法,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只好将这种监察制度固定下来,在原有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将监察区域也固定下来,将全国划分成十五个“道”,每道设置“采访使”一名。这些监察官开始有了固定的治所、固定的僚属、固定的监察范围、以及固定的监察权限。于是乎,这就又回到了汉朝末年那种“州部”的制度里,只不过更换了个新马甲,称作“道”,其实是换汤不换药,都是一回事儿。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初唐的行政区划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22)

但是,唐朝毕竟是在汉朝之后,有汉朝活生生的例子在那摆着,唐中央说什么也不愿意把这些监察官员地方官化了,一直不给他们正式的名分,始终将他们职权限定在监察官的范围之内,不让他们由“行官”变成“坐官”。
所以,当时的行政区划在地方官这看来,是“道—州—县”三级。但是在唐中央那边儿看来,是“州——县”两级,因为道是监察区嘛,唐中央死活不承认“道”是一级行政区,只承认“州”、“县”才是正式的行政区。所以是“州县”两级。至于该如何称呼,我们不妨和一下稀泥,就称它为“二级半”制度好了。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唐朝中前期的行政区划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23)

按说,这种“二级半”制度在天下太平的时候还凑合,基本上可以说是运转正常,但是到了唐朝中期以后就不行了。
为什么不行了呢?
因为“安史之乱”爆发了。
当时的“安史之乱”,闹得动静挺大,整个中原腹地都成了战乱区。唐政府为了平息叛乱,不得不将原来设置在边疆地区的军区制度引入到内地。同时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又将原来的“道”划小,将其与军区制度相结合,形成了“道”与军区的复合体——“藩镇”。
藩镇又称“方镇”、“军镇”。“藩”是防卫、保卫的意思,“镇”就是军镇。藩镇的长官一般称作“节度使”或“节略使”,本来是个军职,只能管管军政,不能管民政,相当于军区司令,不能干预地方政务。但是与“道”相结合以后,不一样了。这些节度使开始身兼监察之职,称作“观察黜陟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更名而来),不但掌握着地方的军务,还逐渐染指地方的政务。后来,这些节度使连蒙带骗地把司法、人事、财政等大权从中央那里糊弄来,势力开始慢慢坐大。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24)

我们在前文说过,地方官一旦分权过多,势力立马就会坐大,因为“权力的循环链”被打断了嘛!上边的皇帝想管,管不着,因为地方分权嘛;下边儿的老百姓可以管,可是又不让管,因为老百姓没有任何监督的权力。这样一来,夹在中间的地方官正好失去了控制,成为一级独立的权力主体,不受任何一方的制约,想不让他坐大都难。
而中唐以后的藩镇就属于这种情况。
“安史之乱”以后,唐中央的权威急剧衰落,根本压制不住地方。为了镇压各地此起彼伏的叛乱和少数民族的入侵,唐中央不得不下放更多的权力给地方。比如说,为了缓解中央财政的压力,唐中央下放了一些财权,让节度使自己去征收赋税、筹集粮饷,由此,藩镇开始有了财政大权;为了有效地协调军事行动,唐中央不得不让节度使兼管数个州的行政大权,由此,藩政开始有了行政权;后来,唐中央干脆将监察权也下放了,让这些节度使监察地方的官吏,由此,藩镇开始有了监察大权。如此一来,节度使便开始总揽地方的军、政、财、监等大权。他们常常身兼数职,很多节度使兼任度支使(负责军需调度)、营田使(负责屯田事务)、采访使(负责监察)等数个职务,权力巨大,不受限制,想不让他们坐大都难。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25)

与此同时,随着庶族地主地位的不断上升,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空前激烈,朝廷内部派系林立、党同伐异、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严重影响了中央政府的权威与效能。而中央精力的涣散,又直接影响了对于地方的监控,为地方势力的膨胀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多节度使开始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而这些招来的兵没什么事干,一天到晚除了打仗就是训练。他们与中央军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央军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踢正步,而他们是拎着大刀片子砍人,而且越砍越有瘾,越砍来劲,越砍越有心得。要知道,职业军人养家糊口的营生就是打仗,不打仗就没有饭吃,只有多打仗,才能赚更多的钱。可是“安史之乱”之后,天下太平,哪有那么多的仗可打。所以,很多下级军官就怂恿着节度使起兵造反,甚至逼着他造反。反正你不造反我们就把你杀了再拥立一个,然后跟着他接着造反,晚唐时期,乃至五代时期,有很多兵变就是这样形成的。
不过,这种政治格局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军队的战斗力虽然上去了,忠诚度却下来了。因为募兵制度的实行,使得兵只识自己的兵,兵只识自己的将,军队只听命于给他发钱的人。谁给他发钱,他就替谁卖命,有饭就是爹,有奶便是娘,根本不讲什么道义和气节。中唐以后,很多武装只听命于节度使,根本不买皇帝的账,因为节度使才是真正的后台老板,既发工资、又给粮饷,至于皇帝嘛,只是一个遥远的牌位,有用的时候就拿来拜一拜,没用的时候就扔在了一边儿,无人理睬。因此,这些军队在名义上虽然属于中央政府,实际上却是藩镇的私人武装,属于私家军的性质。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中晚唐时期的藩镇割据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这个清楚一些。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26)

据说,当时全国有57万军队,光十镇节度使就拥兵49万,其余的8万人在中央政府手里,如此外重内轻的力量配置,中央当然控制不住地方。再加上,“安史之乱”之后有很多节度使是由安史降将担任的,而唐中央穷困潦倒,国困民穷,赏无可赏之下只好以赏功为名,授予他们节度使的职务,让他们统领一方。等到这些藩镇坐大以后,中央就再也控制不住他们了,只好采取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连蒙带吓唬地哄着他们过日子。
到了后来,这些地方势力甚至连地方官的辟任大权也霸占了去,开始自行聘任僚属,自己选拔官吏,把中央派来的地方官给挡在了门外。当然,事情要这么干,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足的,不能伤了和气。这些节度使在聘任完自己的僚属之后,一般会假惺惺地向中央提交一份申请,说我在地方上有多么多么的不容易,为唐中央戍守边疆劳苦功高,可以说费尽了力、操碎了心,现在我挑选几个得力助手来帮我的忙,你总要给点儿面子吧,哈哈,我看你就直接批准得了。而唐中央也很给面子,一般都会照直批准。其实不批准也不行,主要是打不过人家。所谓“辟书既上,命书继下”,完全是在装样子。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37)

这事儿搁在过去,中央是老大,地方是随从,地方上的一切事务都由中央节制。现在可好,中央式微,地方坐大,此消彼长之下,中央就再也管制不住地方了。这就像大户人家里边儿过了气的正房大老婆,虽然地位很高,架子很大,但明显干不过偏房,心里虽然有老大个不愿意,但脸上还要不露声色,强颜欢笑,在精神上自我感觉还是一家之主。
到了唐朝后期,这些藩镇完全成了地方上的实际主宰者,中央派到地方上的所谓“别驾”、“长史”、“司马”之类的官员,则完全成了摆设,根本没有实权。它们要么是中央一些犯了错误的高官的贬谪之所,要么是一些没有了前途的士大夫们的养老之地。
比如,大诗人白居易就曾经被贬到江州去做司马。他这样的司马,虽然叫做“司马”,但与汉朝的“大司马大将军”根本没有可比性,只是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只有职务,没有实权,每天白吃饭,不干活,整天悠哉悠哉的,不是游山玩水,就是泡马子、洗温泉。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像他这样被处分的官员,其他一些官员还不敢跟他交往,怕惹祸上身。因为一旦和他交往有了交集,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往死里整,影响仕途啊,有木有,毕竟人都是功利的,即使是政府官员也不例外。所以,白居易被贬到江州以后,整天无所事事、无所作为,闲得蛋疼的时候就去找找小姐,喝喝花酒,撩撩良家妇女,再写一些悲天悯人的诗,比如《琵琶行》之类的混日子。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38)

就这样,唐朝的“道”(藩镇)也开始慢慢坐大,最终为一级行政区。唐中央嘴上虽然不愿意承认,在公共场合仍然叫嚣着我们大唐帝国只有州、县两级,仍然属于二级制度,但私下却里被迫承认“藩镇”已经是一级行政区。中唐以后,大唐帝国的行政区划就是“道(藩镇)—州—县”三级。而且,唐中央对于这些藩镇几乎无能为力,最后也在藩镇割据的围剿中灭亡了。
唐朝以后是“五代十国”,又是一个混乱的局面,直到宋朝的统一。
宋朝的统治者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和之前的“武将轮流坐庄”的五代十国没什么两样,得位也不是很正。所以,他们心里没什么底,总害怕其他的节度使也有样学样趁火打劫,搞地方割据,最后威胁中央的安全。所以,“藩镇”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再要了,必须废除,因为它的存在只能造成地的武装割据和国家的混乱。宋帝国建立以后,宋太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藩镇”制度,将兵权收归国有,而他废除藩镇的方法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但是,废除了藩镇以后,还有一个重大问题亟待解决,就是如何统辖这么多的州县。因为,宋朝之前的“五代十国”也是一个乱世,和南北朝、隋末一样,出于安置功臣、封赏武将的原因,又分裂出许许多多的州县。州县的数量再一次暴增。
要知道,宋朝照比其他的王朝,版图面积大幅度缩水,东北、西北、西南全丢了,基本就剩下汉族能够控制的核心区域。但是,经过“五代十国”几十年的发展和变迁,全国的行政区划非常混乱,到宋帝国统一的时候,全国居然有四百多个州,2000多个县,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必须进行改革才行。
可是,怎么改呢?
合并州县啊,历史又转了回来!

楼主:一阵疯818

字数:30431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8-31 05:42:38

更新时间:2019-06-03 15:20:02

评论数:118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