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历史的侧面》【连载】 ——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历史的侧面》【连载】 ——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52)

阵疯云:所谓的“行官”与“坐官”的循环,说穿了就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循环,是君主专制制度下,中央一直有着集权的冲动,希望控制一切、掌握一切、支配一切。可是国家的地面实在太大,人口太多,事务太繁杂,中央和皇帝根本管不过来,没办法,只好将一些逐渐权力下放给地方。
可是该怎样下放呢?
这就比较有讲究了。如果下放的权力太少吧,会影响地方的行政效率,起不到什么治理的效果;如果下放的权力过多吧,又会制造出超级郡县,使地方坐大,分裂割据。因为在古代那种交通和通信条件下,信息的上行和下达都很不容易。比如,边疆出了战事,即使采用最快的信息传递方式(六百里加急),从地方到中央也得十好几天,等中央的政策制定出来,再传达回去,又要十好几天,这样一来一回,一个月就没了。地方上该打的仗,也打完了,该办的事儿,也办完了,地方要想欺骗中央,也骗完了,实在是太容易了,地方经常把中央当二傻子糊弄。所以,中央对地方一直不太放心,总感觉他们有分裂割据、不听中央号令的倾向。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53)

而这种不信任又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地方官会经常背着中央干坏事儿,他们徇私枉法,贪污腐败,营私舞弊,这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并不似某些御用学者成天叫嚷的那样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种普遍性行为。要说,这种贪腐行为放到皇帝那里还算是次要的,因为官僚士大夫毕竟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谋取个官位很不容易。他们出来做官无非是为了多吃点儿好的,多穿点儿好的,有大大的房子住,有很多女人可以嘿咻……而帝国的正式工资又不高,不能满足这些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企盼。所以,下边儿的官员贪点儿赃、枉点儿法、徇私点儿、受点儿贿,皇帝一般都不会深究,只要他们干得不是特别出格、引起了公愤,皇帝一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充耳不闻,装聋作哑。
皇帝佬儿真正担心的其实是那些有“异心”的地方官,因为这些野心家们往往会利用手中职权,在地方上搞小团体,培养私人势力,等时间一长,势力坐大,中央就再也控制不住他们了。而这些割据势力掉过头来还会威胁中央的安全,甚至取而代之,这也是中央的皇帝为什么始终要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
这倒不是他们乐意加强集权,而是不集权真的不行啊,不集权就会被下边儿的官员糊弄,不集权就会被地方实力派威胁,甚至有身死国灭的危险。所以说,“中央集权”即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需求,也是这种制度的外在表现,几乎无法避免。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54)

具体到行政区划的变迁,则表现出一种循环,就是:集权也不是,放权也不是,集权时间长了,就必须放权,放权时间长了,又必须重新集权。因为,不放权就无法提高行政效率,不集权就无法维持政权的稳定,左也不行,右也不行,总而言之不太好弄,总是在一个圈子里边儿打转转。
一般说来,每个国家的行政区划都要分成若干个层级,每一层级都有固定的管理幅度。一般而言,层级越多,中央与地方的阻隔的越远,政令不容易下达,下情也不容易上传,中央政府很难进行直接有效的管理。因此,从集权的角度讲,国家应该尽量减少行政层级的划分,最好是只有一级,让中央直接管理下边的县,想当年,秦国就是这么干的。
可是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不行了。因为国家太大,人口太多,由中央直接统县能把这帮人累死,因为全国有一千好几百个县呢,都由中央来直接统辖,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就插进一个“郡”的行政区,由郡来统县,然后,再由中央来统郡,以此来减轻中央的工作量。
可是,全国应该设置多少个郡才合适呢?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55)

一般说来,每一个郡管辖的县的数量不能太多,多了容易形成超级郡县,致使地方势力坐大,特别是在古代那种交通和通讯条件下,很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这是从中央集权的角度考虑的。
可是郡的数目也不能太多,多了就失去设置它的意义,因为郡太多了,中央的管理幅度又上去了,工作量没有降低多少,还多了一个管理层级。
这是从行政效率的角度考虑的。
那么,郡的数量和管理幅度究竟多少才最合适呢?
历史没有给出完美的答案,在君主专制的制度里也不可能找到完美的答案。
汉唐的做法是:尽可能使郡(州)的数量多一些,有一二百个,但郡(州)的数量多了,中央肯定管不过来,所以就设置临时性的监察大区。到了宋明以后,监察大区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了“路”和“省”,但中央害怕地方坐大,就将省一级的权力进行分解,设置了好几位省长,让他们各管一摊,互不统属,相互制衡。可是地方权力的分解虽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办事效率却下去了,等到爆发了危机,又不得不再有一次分权给地方。
你看,中国的行政区划总是在一种循环里边儿打转转,其本质当然是“中央集权”和“行政效率”的矛盾不可调和,其外在的表现就变成了“行官”与“做官”的循环。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56)

这种循环如果从宏观上看,大体经历了四个周期:
第一个周期是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时800年,行政层级由二级制变成了三级制;
第二周期是隋唐到五代时期,历时近400年,行政层级重复了从二级制变成三级制的循环;
第三周期是宋辽金元时期,历时400多年,行政层级经过短暂的二级制、多级制又恢复到三级制;
第四个阶周期是明清以及民国初年,历时大约600年。
……
每一次循环,实际上都是一次中央集权(为了稳定)和地方分权(为了效率)之间此消彼长的斗争过程,比如说,宋太祖甘冒军队战斗力被废掉的危险也要把军权收上来,这倒不是他愿意集权,而是因为不集权真的不行啊!不集权,宋朝就有被颠覆的危险。宋朝很可能就不被称为宋朝了,很可能被后世的历史学家称为“后宋”,和之前的“五代”合成“六代”。以至于后边还有可能出现“七代”、“八代”、“九代”……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57)

同样的道理,宋太祖甘冒行政效率低下的危险,也要对地方的权力进行分解,这也不是他乐意分解,而是不分解同样不行啊,不分解,地方的势力就很容易坐大,最后威胁中央的安全。
可是,权力是收上来了,效率也下去了。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冗官最多的朝代,同时也是行政效率最为低下的朝代。北宋末年,金国的大军只要突破边关,便可长驱直入,直抵汴梁城下,中途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因为地方上既没钱、又没粮、既没兵、更没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阻击,而北宋帝国也在这种没效率的制度当中灭亡了。
等到元朝,及时吸取宋朝的教训,开始给地方分权,分的很厉害,各个行省俨然一个个独立的小“朝廷”,大权在握。可是效率是上来了,稳定性又下去了。中央根本指挥不动地方,地方也不听中央号令。中央政府还没灭亡呢,地方政府自顾自地先打了起来,就当中央不存在一样,不是今天山东打陕西,就是明天陕西打四川,打得狗血喷头,到了明朝又不得不再一次集权。
明朝在地方上建立了三套领导班子,有管军的、有管民的、还有管司法监察的。这三套班子互不统属,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各自独立地向中央负责。比如,管军的向兵部负责;管民的向户部负责;管司法的向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负责。使用这种分解权力的模式,优势显而易见,就是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方坐大,形成割据势力。但是,它的缺陷也很明显,就是行政效率特别低下,凡遇大事,互相推诿扯皮,很容易导致指挥不灵的问题。大家政出多门,不知该听谁的才好。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58)

为了提高效率,中央不得不再一次派出临时性的工作组,到地方上监督指导工作。可时间久了,或者遭遇到重大危机,这些临时性差遣又变成地方常设之官。用老百姓的说,就是“过江龙”变成了“坐地虎”,“行官”变成了“坐官”。这样一来,中央又不放心了,就再派一批工作组下来,继续循环,似乎总也没有尽头。
由此可见,中国行政区的名称特别的多。秦汉的时候叫做郡,由郡统县。汉武帝时夹进一个“州部”,州管郡,郡管县。等州部坐大以后,由于上边有“州部”压着,郡就被架空了,郡守成了政协委员,每天喝喝茶水、耍耍贫嘴,没有了实权。等到隋唐以后,“郡”被彻底废除,从中国历史当中消失。等到隋唐以后,“州”下降到原来“郡”的地位,下边统辖着县。中央觉得不管不过来,就加入“道”(藩镇)这一级,下边统辖着州和县。到了唐末五代,发现“道”(藩镇)也不行了,只好设置“路”,到了元朝,发现“路”也不行了,就设置“行省”……
如此反反复复,周而复始,没完没了。反正就是不断的循环,总也跳不出这个历史怪圈。
这样的循环,看起来是在努力地追求稳定,实际上却蕴含着巨大的不稳定,甚至可以说是恐怖的稳定。因为它每一次循环,都是以一次人口的大量死亡和社会大动荡为代价的,每一次循环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老也逃不出这种“一治一乱”循环的怪圈。直到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破门而入,才打断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专制王朝的自然进化过程,否则的话,真知道会循环到何年何月。
所以说,只要君主专制的体制不变,这种循环就不会停止。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59)

第二节 “内朝”与“外朝”的循环

帝国的麻烦在于集权,集权的麻烦在于皇帝。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60)

说完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我们再来谈一谈中央内部的关系。
我们之前说过,所谓的“皇权专制”,其实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将地方的权力集中于中央,这叫“中央集权”;一个是将中央的权力集中于皇帝,这叫“皇帝专制”。
按照法家理论,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以后,还要将中央的权力再一次集中于皇帝。但是,皇帝又不是神仙,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亲力亲为。和普通人一样,他也需要吃饭、穿衣、睡觉、娱乐、休息……体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况且,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皇帝其素质都不怎么样,对如何治理国家这样的高科技工作都不怎么在行。所以,作为皇帝,他们必须选拔非世袭的官僚来帮助自己。
而这样的官僚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地方任职的,称为地方官;一种是在中央任职的,称为中央官,或者称京官。
如果说,中央害怕地方势力坐大,会想方设法限制地方官的权力,那么在中央内部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博弈。皇帝会想方设法限制京官的权力,防止他们坐大,最后威胁皇帝的安全。但是,还是那句话,皇帝是人不是神,没有三头六臂,也不会特异功能,他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想实现专制统治,必须雇佣非世袭的职业官僚让他们来辅佐自己才行,同时呢,也要下放一定的权力,否则的话,这些官僚在具体工作时就不那么名正言顺。
那么,应该下放多少权力才最合适呢?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61)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如果下放的权力过少吧,起不到啥大作用,留给皇帝的工作依然很重,皇帝会很累;如果下放的权力过多吧,又会导致京官势力的膨胀,尾大不掉,形成“权臣”集团,进而威胁皇帝本人的安全。要知道,京官和皇帝的距离是很近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影响更加直接,往往会决定皇帝的生死、荣辱以及身家性命,甚至会谋权篡位。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而是经常出现,比如王莽篡汉、司马代魏、南北朝交替、以及“五代”时期走马灯似的政权更迭,都体现了权臣集团对于皇帝本人的威胁。
一般说来,中央一旦出现权臣集团,有作为的皇帝会扶植起另外一股势力与之相对抗,让他们互相牵制、相互制衡,借力打力,在他们之间搞平衡。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就是旧的势力虽然被打压下去,新的势力集团又会马上形成,继续威胁皇帝的安全。比如,汉朝的“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唐朝的“南衙”与“北司”轮流坐庄,都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说,聪明而又有能力的君主往往会未雨绸缪,在权臣集团做强做大之前就做好准备,培养自己的私人秘书班子,利用他们来抗衡政府里正式的官员。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62)

当然了,这样的秘书班子在选择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行。比如说,他们最好是一些出身低微的人,没有后台、也没有背景,不敢跟皇帝对着干。再比如说,这些人的身份最好都不太正常,比较卑贱,例如宦官、内侍、秘书、跟班之类的。如果走正常程序,这些人几乎没有升职的可能,如果没有皇帝的提携,他们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大出息。所以,对于皇帝的知遇之恩,他们会特别的感恩戴德,特别的感激,唯皇权马首是瞻。
如此一来,在选拔、任用、考核和撤换他们时,就会显得特别的方便,也容易控制,不会使他们迅速超出皇帝的控制范围。
等到这帮人汇集到皇帝周围时,就形成了一个皇帝贴身的权力班子,称为“内朝”。而有能力的皇帝往往会重用内朝,然后利用他们来对抗外朝、甚至架空由正式京官所组成的“外朝”。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内朝的权力越来越大,逐渐掌握了实权,甚至担任了实职,其中有很多人开始有了固定的职务、固定的治所和固定的职权范围,这样一来,这个内朝又会变成新的外朝,又会和皇帝相对抗。这时皇帝又不放心了,他会另外再找一些内侍、秘书、跟班之类的近臣,让他们组成新的内朝,以此来对抗新的“外朝”。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没过多久,新的内朝又会做强做大,成为新的外朝,开始和皇帝佬儿对着干,没办法,皇帝又不得不再找一些秘书、近侍来组建更新的内朝,以此来对抗再一次强大起来的“外朝”……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似乎永远也没有尽头。
这就就是所谓的“内朝”与“外朝”的循环。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63)

当然了,要想分析这个循环,必须站在通史的角度去观察,而不能从“断代史”的角度去考虑。因为,只从断代史的角度去观察历史,很容易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断代史本位主义。
我们知道,每一个搞断代史研究的人,都会特别强调自己所研究的这个朝代有多么多么重要,自己所关注的这段历史有多么多么牛逼,它采用了什么方法,使用了什么手段,制定了什么政策,又解决了什么问题……
实际上,这些问题在之前的朝代已经被“解决”过,在之后的朝代又反复地被“解决”。比如,秦之力役,汉之更赋,唐之丁庸,宋之免役钱,明之银差、条编……都是在前代已经被解决的“老问题”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那个老问题,不得不再一次进行“解决”。可是,新的方案在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又出现了那个老问题,于是,又不得不再一次进行“解决”。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中国的郡县制度史,似乎始终处于一种循环之中,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文化,甚至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渗透着这样的循环,伴随着朝代的更迭,这些循环也在不断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似乎永远也没有尽头。
当然了,这样的规律只能从通史的角度去观察,才能够看出来,而不能从“断代史”的角度去考虑。为了研究“内朝”与“外朝”的循环,我们就把眼光放宽一点儿,从秦朝到清朝,把这个过程从头捋一遍。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64)

秦汉的时候,中央的正式机构是“三公九卿”。“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则是奉常、廷尉、太仆和郎中令等省部级高官。他们共同组成了庞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也就是所谓的外朝。
当时的外朝,权力巨大,机构复杂,甚至可以和皇帝分庭抗礼。而皇帝在他们面前反而显得很谦恭,谨小慎微,有的时候还要笑脸相迎,完全没有后世明清时期那种臣子在皇帝面前低三下四的感觉。
当然了,那个时候也确实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宰相,比如,李斯、萧何、曹参等人,他们大都是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名士,大权在握,对皇权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皇帝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但是这种情况到了汉武帝时期,发生了变化。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是一位权力欲极强的君主,比较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对于以丞相为代表的外朝的制约,当然是极为不爽。所以,在汉武帝当政时期,皇权和相权(以宰相为代表的中央官僚的权力)就产生了深刻的矛盾。而那个时候的丞相也确实做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汉武帝就借着这股热乎劲儿,耍弄各种权术手腕来打压外朝势力,将他们的权力收归皇帝所有。可是,皇帝的体力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政务太多,他根本管理不过来。管不过来怎么办呢?他只好组建自己的私人秘书班子,让他们来处理政务,以此来架空外朝。
这个秘书班子,就是最初的内朝(或称“中朝”)。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65)

汉武帝特意提拔一些近臣,这些人出身低微,生活贫贱,但有一定的真才实学,而且大都来自于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对于社会的弊端也看得很清楚。汉武帝给予他们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并授予他们侍中、郎官、散骑、给事中之类的小官衔,让他们参与政务。起初,这些的人地位很低,身份卑下,大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官,平时根本不招人待见,比如说著名的“六尚”。
六尚原本是皇帝身边的侍从,相当于贴身近侍。“尚”在古汉语里有“掌管帝王之物”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给皇帝看家的。比如,“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和尚书”。翻译过来就是:给帝王管帽子的、管衣服的、管膳食的、管洗浴按摩的、管枕席坐席的、以及掌管文书的。
这些人的职位很低,待遇也差,而且大部分都是女官。如果由男官来担任,没准还要挨上那么一刀,成为残疾人。但是,由于他们距离皇帝很近,关系很亲密,属于皇帝的贴身侍卫,所以很受皇帝的信任,所谓宰相门人三品官,何况是皇帝的门人,权力更是大的没边儿。
在这些人当中,又以能够识文断字的“尚书”最为吃香。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66)

所谓“尚书”,最早是宫廷里边儿帮助皇帝掌管文书的内官,汉武帝为了分外朝官的权,开始扩大尚书的编制,选拔一些出身低微但很有才学的儒学之士,作为侍从,让他们参与政务、处理机要,逐渐侵吞了很大一部分外朝的权力。等到西汉成帝的时候,因为政务繁忙,尚书变得越来越多,权力变得越来越大,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实行分曹治事。到了西汉末年,对于尚书的管理开始系统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也就是实行精细化分工管理,比如说,开始设置“五曹尚书”,让他们分曹办事。但是,此时的五曹尚书,你还很难说它是一级行政部门,由于还是内朝的职务,尚未完全脱离“秘书处”的行列,所以他们的地位和职务并不高。直到东汉以后,才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东汉的光武帝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精力比汉武帝还要充沛,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抓,喜欢大权独揽。鉴于西汉末年大权旁落的事实,他开始竭尽全力地加强皇帝的权威,排除权臣的干扰。凡遇国家大事,全都交给尚书去处理,以此来架空外朝。
可是,随着工作量的增加,所需尚书的数量也在增加,而且,这些人的分工也越来越细,权力越来越重,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政部门——尚书省。因为尚书省的办公地点位于当时宫城中的中台,所以又称“尚书台”。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67)

史载,尚书台的规模非常庞大,组织严密,位高权重,既能出诏令,又能出政令。凡遇朝臣的选拔、任免,官员的考察、纠核,乃至国家大事的谋议、决策,悉出其上。等到东汉末年乃至魏晋时期,完全架空了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政府。
尚书省也由“内朝”完成了向“外朝”的转变。
这一下,皇帝佬儿又不放心了,开始重新组建自己的秘书班子,来对抗这个新生的外朝。
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开始重用身边一些近侍来行使内朝的权力,比如“中书”、“门下”这些人。他们和过去的同行一样,也是一群出身低微、身份卑下的小官。如果没有皇帝的提携,他们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所以对于皇帝的恩典,特别地感恩戴德。
这样一来,原来牛逼闪闪的尚书省反倒被架空了,被排斥在决策层之外。到了隋唐时期,尚书省完全成了一个执行机构,决策和审核大权全都落到“中书省”和“门下省”手里,而尚书省完全沦为干活的。而这种情况到了中、晚唐时期尤为严重,尚书省连执行权也被剥夺。尚书令、侍中这些官职逐渐沦为荣誉头衔,被皇帝加封给功臣、宿将、以及地方实力派。而原来的内朝——中书、门下——又开始势力坐大,逐渐成为新的外朝。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68)

这样一来,皇帝又不放心了,又开始组建自己新的秘书班子。他们把原来属于中书省、门下省里次一等的官僚——“平章事”——挑选出不来,让他们代行最高长官之职。
要说,这一招非常的好使,因为它只给权力,不给地位,选拔任免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不受魏晋以来门阀制度的制约,皇帝使用起来很顺手,也可以很方便的从下级官吏那里挑选亲信来组成新的内朝。
但是,这些“平章”发展到宋朝,又开始势力坐大,从一些没有编制的“临时工”,上升为政府里的权力大佬。实际上,宋朝真正管事儿的不是中书省、门下省这些外朝,而是“同平章事”、“参知政事”这样的临设之官,他们才是事实上的真宰相,权力极大,威权极重,内朝又开始过渡到外朝。好在,宋朝在行政制度上分权很厉害,内外朝的对抗没有那么明显。不过即使是这样,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削弱相权,还是将军务分给了“枢密院”,将财权分给了户部、三司,只留下行政权给“平章”。
但是,这些“平章”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的主要功绩就是成功复活了“中书省”,将“中书省”这个早已作古的权力机关从垃圾堆里捡了出来,到了宋末元初之时,开始做强做大,死灰复燃。特别是到了元朝时期和朱元璋改革之前的明朝,中书省的权力更是大的没边儿,有时候连皇帝都被它架空了。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不得不再一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69)

我们知道,朱元璋同志是一位强权人物,集权主义疯子,在政体改革方面很有一套。为了加强皇帝专制,限制相权,他干脆把宰相制度给废除了,让原本属于尚书省管辖的“六部”直接向他负责。
作为资深的权术专家,朱元璋似乎看出了“内朝”与“外朝”这样的循环圈,为了避免这样的循环再一次发生,朱元璋干脆不设内朝,所有政务全都大包大揽,他自己既当外朝、又当内朝,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来打破这个“周期律”。
然而,还是那句话,皇帝又不是神仙,他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特异功能,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而且,中国那么大,人口那么多,社会事务那么繁杂,仅靠一个人的能力根本干不过来的,纵然是朱元璋这样的劳模皇帝也不行。据说,在宰相制度被废除之后的几个月里,朱元璋就已经开始叫苦连天了,觉得皇帝这活儿实在不是人干的,必须找帮手才行。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找了一些有学识、有修养、有品德、但人事关系特别简单的老学究来帮他的忙。这些人围绕在朱元璋身边,称为殿阁大学士。这些大学士和之前的贴身侍从一样,没什么实权,每天只是负责一些抄抄写写的工作,相当于秘书班子,主角还是朱元璋本人。
可是,等到朱元璋挂掉以后,他的后世子孙就没有他那种“劳模”精神了,将本属于皇帝的权力下放给内阁,让他们去处理。这个内阁就成为新的内朝,与“六部”为首的外朝相对抗。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70)

然而,这个本属于“秘书班子”的内阁,到了明朝中期以后又做强做大,势力膨胀,开始逐渐侵蚀“六部”的权力。很多执掌内阁的首辅,比如严嵩、高拱、张居正等人,成为事实上的真宰相。其实际权力,甚至比秦汉时期的丞相还要巨大,内阁又成为了新的外朝。
到了这个时候,皇帝又不放心了,觉得内阁也靠不住。到了清朝,不得不再一次组建内朝以对抗外朝。
雍正七年(1729),雍正皇帝趁着对西北用兵的机会设立“军机处”,选拔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亲王、贝勒、尚书、侍郎、大学士等人,充当军机大臣,绕过内阁,直接办公,把内阁也给架空了。
这些军机大臣既没有定额,也没有官职、更没有明确的分工。虽然他们“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无日不跟随左右”,但是,它们仍属于“秘书班子”的性质,并无直接发号施令的权力。可是他们又能总揽军政大权,是国家真正的最高权力机关,成为新的内朝。而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内阁大学士们,反而成了闲职,成为一种用来赏功的荣誉称号。
等到清朝灭亡,进入民国。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471)

按理说,中国古典式王朝都已经灭亡了,内、外朝的循环也应该就此打住了吧?然而可惜的是,在国家的根本制度没有变的情况下,类似这样的循环是不可能戛然而止的。
等到蒋家王朝一建立,又开始出现“内朝”与“外朝”的对立。只不过这一回又更换了新马甲,叫做——侍从室。
我们知道,蒋介石是一位独裁思想极端浓厚的统治者,他崇尚皇权、热衷专制、精于权术。从1928年的“东北易帜”开始算起,他在形势上统一了中国,当上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这也是他“委员长”这一称呼的由来。但是,对于国民政府那一套庞大的官僚机构(主要包括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等等)来说,他始终不太放心。为了和这个外朝相抗衡,蒋介石秘密组建了自己的秘书班子——“侍从室”。
起初,这个侍从室也只是一个随身的幕僚机构,主要负责参谋、译电、处理各类函件公文等工作,相当于蒋介石的私人秘书处。等到蒋介石做强做大,做到国家领袖以后,将侍从室的组织和人员进行了扩编。到了1940年,侍从室从最初的一个“处”,扩编到三个“处”、一个“侍卫长室”和一个“参事室”。其中,

楼主:一阵疯818

字数:30431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8-31 05:42:38

更新时间:2019-06-03 15:20:02

评论数:118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