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历史的侧面》【连载】 ——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历史的侧面》【连载】 ——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548)

不过,到了唐宋以后,皇权和相权已经磨合的非常好了,如果一直这么坚持去,最后发展出“君主立宪”、“责任内阁”之类的东西,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现代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权力的制衡,不能让统治者一家独大,形成权力的垄断,因为那样会形成独裁和专制。而宋朝以前的宰相制度,不管是秦汉时期的独相制(一个宰相),还是隋唐时期的委员会制(一窝宰相),相权对于皇权都有极大的牵制作用。皇帝的圣旨不经宰相的同意,是不可能够颁布执行的,最多也就能选个宫女、买个菜之类的。所以有人说,在宋朝之前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君主专制,皇权一直受到限制。而唐宋以后,相权虽然被分散、被削弱,但其结果也只是在体制上杜绝了大臣谋权篡位的可能,也就是说,王莽、曹操、司马懿这样的人是没有了,但相权对于皇权的牵制作用仍然存在,皇权仍然受到很大的制约。
然而,到了元朝时期出现了点儿意外。
元朝属于蒙古人统治,这些刀疾马快的塞外民族对于中原王朝的政治体系似乎缺乏了解,也懒得学习,属于军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他们将南宋末年的那种“战时体制”给学了去,将具有制衡作用的门下、尚书二省都废了,只留下了一个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就是宰相。而这种失去了制约的相权,想不让他坐大都难。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549)

结果,元朝又回到了独相时代,宰相的权力巨大,职责复杂,不但可以牵制皇权,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当时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宰相,比如燕帖木儿、铁木迭儿、伯颜等人,他们都是当时称雄一时的豪强,控制着朝局,对于皇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样一来,皇帝又不放心了,到了明朝不得不再一次进行改革。
朱元璋是草莽出身,没读过多少书,所以在建立明朝之初,全盘照搬照抄了元朝的制度。但这一照抄,坏了,发现宰相的权力实在是大的没边儿,几乎把皇帝都给架空了,怎么办呢?改革吧!所以在初的时候不得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是,朱元璋不懂得唐宋以来皇权与相权之间关系的微妙,不懂得权力制衡的基本原理,结果用力过猛,把整个宰相制度都给废除了。废除了宰相制度之后,朱元璋将所有政务一肩挑,让下边的部门经理——六部尚书——直接向他负责。要知道,六部尚书(吏、兵、户、礼、刑、工)在唐宋的时候,隶属于尚书省,级别很低,大约只有正三品,但是,到了明朝以后,地位被大幅度提升,达到了正二品的级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上边儿没人了嘛,中间缺了宰相之后,六部的尚书便直接向皇帝负责。皇帝既当董事长、又当总经理,皇权和相权合二为一,皇帝专制的程度也达到了顶峰。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550)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皇权兼并相权以后,皇帝的担子开始愈发繁重起来,因为过去的体制是一大堆工作一帮人干,现在是一大堆工作都要由皇帝一个人来干,你说他能不累吗?
要知道,历史上并不缺乏英明神武的皇帝,他们的能力也并不比朱元璋差,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采用宰相制度,这就说明宰相制度自有他存在的道理。而这个道理就是——皇权的无限扩张性与皇帝的精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只不过,朱元璋不知道这个道理,或者说朱元璋不愿意承认这个道理,而逆客观规律而动的结果就只能自食其果。
我们在前边儿说过,朱元璋之所以甘当劳模,那是因为他早年吃过苦、受过累、挨过饿,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知道打江山的不易,更知道守江山的不易,所以,他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守卫他的家业,生怕让别人占了便宜。可他这么想,他的子孙后代们就不这么想了。这些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龙子龙孙们并没有祖先创业、守业的经历,自然也没有这样的意识、更没有这样的能力、体力和精神头,指望他们踏下心来真抓实干、努力工作、当劳模,显然是不现实的。
可是,他们不爱工作,可专制的能力却一点没见少。我们知道,郡县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这样的“大事”,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如果遇到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那么你有福了,可以过几年“坐稳奴隶”的日子;如果遇到一位傻逼二货君主,那么你就悲催了,只能过“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日子。
阵疯云:郡县制度造福人类和加害人类的能力是相同的,它能造多大的福,就能作多大的孽。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551)

而明朝中期以后,大部分皇帝都昏庸无能,荒淫无道,他们怠政、倦政、奢靡无度,绝对的权力落在他们手里只能成为一种祸患。我们现在总是说,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黑暗的王朝,大臣尸位素餐,皇帝很不专业,其实这是一种必然,因为皇帝越专制,政治就越黑暗,这几乎成了一条铁律,任何朝代都不可能幸免。
除了这些之外,皇权对相权的侵夺还体现在皇帝与臣民的关系上。纵观中国的历史,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趋势,就是皇帝越来越尊,臣民越来越卑,皇权变得至高无上,民权被践踏得无影无踪。不信我们翻看一下中国历史,在先秦时期,国君与臣民之间的身份差别并不是很大,甚至可以说关系对等,这从君臣之间的相互礼节之中就可以看出来。
比如,当时无论是礼制、还是史事,都有君臣之间相互叩拜的记录,比如说,《战国策.秦策三》记载秦昭王恳请范睢帮他,便“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而范睢应允时向秦王“再拜”,“秦王亦再拜”,并对范睢说:“昔者齐公得管仲时以为仲父,今吾得子亦以为父!”
很明显,在那个时代,做臣子的固然要向国君叩拜,而做国君的同样也会向臣子们叩拜。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552)

但是等到秦朝以后则不同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君主改称皇帝,相国改称宰相,从此之后,皇权和相权就以一种博弈的形式开始了漫长的共生关系。
为了突出和强化君权,降低臣权,先秦时期那些君主向大臣们行礼的礼仪,在秦汉之后就慢慢被取消掉了,皇帝只会在偶然之间或者特殊时期才会向个别大臣行礼,对于普通大臣的礼仪则能免就免。当然了,皇帝对于“三公”这样的高级别干部还是比较讲究礼仪的,我们今天看秦汉时期的电视剧,你会发现皇帝在上朝时,往往会给重臣行礼。在朝会时,皇帝在御榻上坐着,开会的大臣则在下边儿席地而坐,而不像后世那样站着、跪着、甚至爬着。所谓“古有三公坐论之礼”、大臣与皇帝“坐而论道”,这可是明清时期那些士大夫们梦寐以求、羡慕的不得了、魂牵梦绕、可是又无法企及的事情。
而这种礼仪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大臣见君,列坐殿上”,宰相甚至有一些特殊的礼遇,比如,“宰相早朝上殿,命坐。有军国大事则议之,常从容赐茶而退”。
真正发生变化的,发生在宋朝。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553)

据《宋人轶事汇编》记载,宋太祖有一次召集大臣们到朝堂上议事,他对下边儿坐着汇报工作的宰相范质说:“老范啊,你念的东西我听不清楚,你过来指给我看。范质站起身来走到皇帝身旁指给他看,等指完了准备回到座位时,发现宋太祖已经命人将他的座位偷偷撤去了。从此之后,大臣们议事,宰相再也不能坐着,只能站着。大臣与皇帝坐而论道的时代彻底结束,一去不复返。
当然,宋朝对于读书人还是比较礼遇的,对大臣们也不错。由于宋朝有一条“不杀言事官”的祖训,使得士大夫阶层可以从容大胆地参与政治活动。士大夫甚至认为宋朝的天下不仅是皇帝的,更是士大夫的,所谓“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宋朝的君权与臣权保持了良好的共生关系。
个人认为,唐宋的君臣关系是历史上最融洽的,皇权与相权更像是一对夫妻,两者和谐共生,和睦相处,虽然偶尔也同床异梦,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彼此之间还会做出一些让步。
然而,这一切到了明清时期,就全完了。
明清时期是皇帝专制程度空前加强的时代,臣子与皇帝的关系再也不可同日而语。大明王朝沿袭了元代臣子必须向皇帝磕头的制度,无论你的品级有多高,都必须向皇帝下拜。等到拜完之后,皇帝让你起来,你才能够起来,否则的话,你就一直跪着吧。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554)

要知道,在汉朝的时候,皇帝对于“三公”的叩拜是要还礼的,在宋朝之前,德高望重的大臣见到皇帝是可以不跪的,但是到了明朝,一切就都变了,皇帝高高在上,臣民毫无尊严可言。
不过,在整个明朝以及清朝的前期,大臣在议事的时候还可以站着,等到清朝中期以后,连站着的资格都没有了,必须跪着。我们现在看晚清时期的电视剧,慈禧太后在上边坐着,夸夸其谈,颐指气使,下边儿的大臣则卑躬屈膝,噤若寒蝉,齐刷刷地跪倒了一大片,连大气都不敢出,这种畸形的君臣关系在宋朝之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所以说,从秦朝到清朝,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趋势,就是皇权(君权)一步步在加强,臣权(民权)一步步在削弱,由先秦时期近乎对等的君臣关系,发展到秦汉时期的“坐而论道”,再到宋朝以后只能站着、不能坐着,最后发展到明清时期那种变态畸形的君臣关系,相权已经完全无法制约皇权了,甚至连最起码的牵制作用也做不到,皇权开始一家独大,凌驾于一切法律之上,没有任何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可以制约。
当然,这种趋势表现在皇权对相权的侵夺方面,可能更加直接一些。纵观中国的郡县制王朝,相权一步步地被削弱,皇权一步步地被加强,到了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甚至连宰相制度都被废除了。然而,宰相制度的被废除,并不等于不需要宰相。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555)

实际上,郡县制的体制特点决定了他必须采用“董事长+总经理”的统治模式,由皇帝来担任董事长,由宰相来担任总经理,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脑,这个顺序不能乱,一乱就会出麻烦。至于其中的原因嘛,我们之前已经反复强调了,就是因为工作太多,仅凭皇帝一个人的能力根本管不过来。管不过来怎么办呢?只能雇佣非世袭的职业官僚来代为打理,而这个官僚集团的总头目天然就是宰相。
所以说,在郡县制度下,宰相这个物种是灭亡不了的,即使把宰相制度废除了,宰相也会通过其他方式、借助其他官员的身份来借尸还魂,而明清就是例子。
实际上,能够改变的只是他们之间权力分配的份额。一般说来,皇帝英明神武、杀伐决断、雄才大略,那么他所分得的份额就多一些,如果皇帝昏庸无能、懒散怠政、是个傻蛋,那么他所分得的份额就少一些。但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皇帝完全的大权独揽、大事小情全都一把抓、相权完全被侵占的局面。
阵疯云:郡县制的王朝一直奉行最高权力的“二元制”分配格局。宰相之于皇帝,更像男人之于女人。虽然说,在绝大多数女人眼里,男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这个“坏东西”又不能没有,虽然恨之入骨,却又不可或缺。所以说,只要皇帝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存在,那么皇权与相权之争斗就会继续斗争下去,永远不会停歇。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秦汉时期中央官制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东汉时期的中央官制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南北朝时期的中央官制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宋朝时期的中央官制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元朝时期的中央官制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图 明清时期的中央官制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这两天有一些事情要处理不能能够及时更新,就发几个苏联的政治笑话吧。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对民众的言论压制得很厉害,有一次,某领导开会。他问下属:
“你们大家对这个问题有意见吗?”
下属回答:
“作为群众,我是有意见的。但是作为干部,我反对我的意见!”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乘坐火车出门。开着开着,火车突然停了。

斯大林把头伸出车窗外,怒吼道:“枪毙火车司机!”可是车还是没有动。

接着赫鲁晓夫说:“给火车司机恢复名誉!”车仍然没有动。

勃列日涅夫说:“同志们,不如拉上窗帘,坐在座位上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有个人向赫鲁晓夫汇报说:“现在大剧院正上演一个剧,里面有您出现,每当您一出场,下面就热烈鼓掌。”赫鲁晓夫听了以后非常得意。有一天他买了一张普通票,去看这个剧,他陷入了沉思,忘记了鼓掌,这时旁边有人推了他一把,紧张地说:“哎!你为什么不鼓掌?不要命啦?!”
楼主:一阵疯818  时间:2019-06-03 15:20:02
《历史的侧面》(556)

第五章 “官僚政治”与“官员代理”

专制的官僚政治,作为一个社会体制来看,一般是产生在由封建社会移向资本社会的过渡阶段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楼主:一阵疯818

字数:30431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8-31 05:42:38

更新时间:2019-06-03 15:20:02

评论数:118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