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淘书日记(重开帖子)

淘书日记(重开帖子)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匈牙利]凯尔泰斯.伊姆莱著,余泽民、冒寿福审校,作家出版社2003年9月1版1刷,定价12.00。仿佛冥冥之中,我就记得好像昨天刚刚看到北岛的散文《青灯》,说到凯尔泰斯.伊姆莱,并没什么了解,今天就看到他的书的,很神奇的样子。当然是毫不犹豫的买下了,回来再查电脑,《青灯》里说什么也没记载,怪了。不去管他了,反正是有那么一扇窗口打开了,你看到了从来没见到的风景。下午又有事干了,查资料。
凯尔泰斯?伊姆莱1929年11月9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犹太裔的普通市民家庭。1943年,14岁的凯尔泰斯被投到德国纳粹设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又被转到了德国境内的布亨瓦尔德集中营,直到1945年被苏军解放。
1946年在布达佩斯《火花》报社开始了最初的记者生涯,1953年开始自由撰稿人的写作生涯。先后写过三部音乐轻喜剧,并获得成功。六十年代初,开始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命运无常》。1975年,以自己少年时代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命运无常》经过了近十年的辗转努力,终于得以出版。
1951年至1953年,凯尔泰斯曾当过两年工人,同时担任工业部新闻处的“外围记者”。之后以“自由撰稿人”和“文学翻译”艰难为生。他先后翻译了大量的德语作品,在翻译过程中,他的思想受到了尼采、维特根斯坦、弗洛依德、霍夫曼斯蒂尔、施尼茨勒等人的深刻影响,对个体与社会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同时,由于他在翻译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使他受到了德语文学界的关注,而凯尔泰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晦涩难懂的作品,也正是通过德国出版界的赏识和力荐,才能幸运地戴上这顶至高无上的“文学桂冠”,
1977年发表两部中篇小说《寻踪者》和《侦探故事》,之后相继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惨败》、《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哭祷》,中篇小说集《英国旗》,日记体文集《船夫日记》及《另一个人》,思想文集《被放逐的语言》与电影剧本《命运无常》等。曾获德国布莱登堡图书大奖,匈牙利最高国家文学大奖———科舒特奖,德国语言与诗歌学院一等奖,莱比锡书展大奖,德国国家最高文艺奖等多项国际大奖。200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即使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凯尔泰斯在匈牙利也没有得到认可,普遍的,他被作为犹太人而不是匈牙利人,凯尔泰斯的痛苦,在于他是一个“失去了身份的人”。凯尔泰斯有一句话是“生存就是屈从”,他说的“屈从”不是投降,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一种接受自我之后的刀枪不入。我很渺小,我很卑微,我无力与社会抗争,我不能改变你,但我要在这种屈从的状态中顽强地、自觉地存活下去。活着,是人的最主要的目的,但是怎么活?要靠发现生存中仅存的点滴快乐去活下去。因此,他是在讴歌人类的生命力,还有这种生存下去的精神。
同样书写这样“靠发现生存中仅存的点滴快乐去活下去”的作家还有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他的小说描写普通、平凡、默默无闻、被抛弃在“时代垃圾堆上的人”的底层人物,发现他们心灵深处的美。赫拉巴尔说:“最大的英雄是那个每天上班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人,是我在钢铁厂和其他工作地点认识的人,是那些在社会的垃圾堆上而没有掉进混乱与惊慌的人,是意识到失败就是胜利的开始的人”。
虽然,凯尔泰斯丧失身份的痛苦和赫拉巴尔关注平民的痛苦不一样,但都是无可奈何的描述。也许在他们内心的世界里,世界本不应该是这样的。生活也许能更有滋味和意思,但既然已经无法改变的这样了,那就适应吧。正如赫拉巴尔把自己被感动得几乎落泪,“直到现在这个故事才是动人的。”的作品起名为《过于喧嚣的孤独》,一个人的世界本来就是孤独的 ,尤其是有思想的人则更加孤独,这就好比上帝给予你聪明,让你发现了思想的宝库,你就只能蹲在宝库门口守着,再也不能到处乱走,生怕走掉了,宝库就丢失。思想又如包袱,思想越多,包袱越沉,你不得不背着它,踽踽前行,没有人理解你的苦恼和痛苦。那是一种高尚的责任感带来的痛苦,你背负的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很多天才的思想家不是疯了,就是傻了,为什么?你想,一个人背负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要多么沉重!这种沉重表现在你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战战兢兢,生怕财富丢失,又怕财富变味,所以你守着,既然是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那自然是浓缩的,乏味的,枯燥的,甚至往往是难以理解和容易歪曲的。随便一点思想,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兑点水就是百年的陈酿,味道芬芳而足以穿越时间而又所传承。
哈哈,忽然的,灵感来了,忽然的又走了,油菜花开了,又败了。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总觉得,很薄的书四本10元有点贵,所以又找,终于有收获了,看到一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外国著名思想家译丛丛书《荣格》,当时就拿下结账,10元5本,终偿所愿。所以很多的时候,同样是一元钱,价值是绝对不一样的。比如一元4个馒头,那这个价值就很好,一瓶水也很高,或者一本书更高,如果去开车,吃饭哪就贬值了,简直就不好意思说。去吃饭,即使偶尔的朋友小聚,也要三头二百的,绝对不能用买旧书来衡量,否则就会出现倒错和尴尬。所以正确的方法是,花钱要放到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去,各自衡量。
最南边那个懒蛋终于出摊了,不过好像情绪不高,问他怎么没见,他倒是很痛快,言说我们10点开,12点关,你赶不上。都是处理书,半天没找到合适的,兴味索然,回家。
今天的书买的不多,不过转转也很有意思。在书市的东南角新开了一个店,进的都是北京来的旧东西,什么六、七十年代的杂志、书,民国、文革期间的镜框什么的,都是做旧的 ,看着都假,偏偏就有人喜欢,问价的还价的还挺热闹,大约都想拣个漏发笔财。虽然看起来荒唐,但也不是大价钱,不至于影响生活,有点乐趣总是好的。比如有个人就花5块钱买了本70年代的北京文艺之类的,实在说没什么意思,不过那是个历史东西,再放些年就更有历史感了。一本小人书,一个旧茶缸子都是文物,具有时代痕迹的,勾起人时间记忆的东西当然是有价值的,时间虽然无情,但总留下了痕迹,寻着痕迹我们虽然不能回到过去,但总可以知道曾经发生的事情。
还是就此打住吧。一个人的世界真的是很寂寞,也很安静。在这样一个吵吵闹闹的世界里,我独自体验“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也许对于我也是一种过于喧嚣的孤独。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购书手记之十二
3月3日,天气阴。能有闲心去书市,真的是一件奢侈而又幸福的事。很多时候我在想,所谓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和金钱没有必然联系。没钱固然有些问题,有钱也不一定幸福。陀思妥耶夫斯基说“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崇高的思想显得太奢侈了,不过人总是要有点理想和思想的,这样平淡的生活才会有色彩,我们才能用一双不那么智慧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意义或者说乐趣。
八点多一点到书市。先在老孟摊子上看看,书很少,故意的不倒出来,心理不是很舒服,直接影响了购买欲望。先找了四种,10元拿下,分别为: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显学重光—近现代的先秦墨学研究》,崔清田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1版1刷,印数3000册,定价12.4。该书是对近百年来墨子研究的综述性书籍,其实这样的书更难写。窃以为,先秦诸子的思想是兼容包蓄的,并不象现在典籍所呈现的条理清楚,更不是研究所勾画的门户清晰。公元前6世纪左右,世界呈现出一种秩序化倾向,所以圣人频出,思想家众多。这是世界由自由荒芜发展到逐渐清晰进而走向秩序的比较明确的分水岭,这个时代的思想家都是杂家,思想是对既有秩序的批判评论,也是对未来秩序的向往和憧憬。不可能有那个圣人能一统思想和秩序的天下而被普遍认可,即使高明如孔子,也不过是后来的功劳,终其一生,奔波劳累,凄凉和悲壮始终伴随。
李康云:“夫以仲尼之才也,而器不周于鲁卫;以仲尼之辩也,而言不行于定哀;以仲尼之谦也,而见忌于子西;以仲尼之仁也,而取仇于桓魋;以仲尼之智也,而屈厄于陈蔡;以仲尼之行也,而招毁于叔孙。夫道足以济天下,而不得贵于人;言足以经万世,而不见信于时;行足以应神明,而不能弥纶于俗;应聘七十国,而不一获其主;驱骤于蛮夏之域,屈辱于公卿之门,其不遇也如此。及其孙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己养高,势动人主。其所游历诸侯,莫不结驷而造门;虽造门犹有不得宾者焉。其徒子夏,升堂而未入于室者也。退老于家,魏文候师之,西河之人肃然归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间其言。”(三国。魏。李康《运命论》)
至于后世的盛名真的不是孔子所追求和希望的,他老人家有知,也只能是微微一笑,淡然处之吧。不过圣人的大树,后人真的好乘凉,子思、子夏就结结实实的享受了孔圣人的余荫,结果是驷马高车,名动一时。历朝历代,莫不如是。
推而广之,我很以为,所谓的圣人面目,大概都是后世描画的, 已经完全不是真实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了。至于荀、墨、韩非、杨朱也大致这个意思。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装饰纹样构成法》,李景凯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1版1刷。印数2000册,定价4.50元。这本书很久以前就在老孟摊子上看到过,没买成,现在又看到了,虽然我不是设计人员,但纹样是无处不在的。纹样的变化是历史也是文化的反映,可惜的是,书只是纹样的简单罗列,并没有深入的论述。
《上海菜》,吴景耀编著,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2002年3月2刷,印数2000册,定价14。00元。其实上海菜也是个山寨版的伪概念,这么说也许不够准确。本来吃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文化,从圣人的“食色,性也”到老百姓的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吃都居于领先的核心地位。文化的形成一是要时间长,二是百姓聚居地集中,比如鲁菜、粤菜,都是时间和地理区域文化。上海作为开埠比较晚的城市,并没有自己很鲜明的文化特点,饮食也不过是江浙一带的杂合,很难说有自己特别的地方。现代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动不动就拿文化说事。与其说是谈文化,不如说是谈利益、物欲。与其说是弘扬文化,不如说是糟蹋文化。文化,首先是时间观念,没有足够的时间养成,不可能有文化,其次是地理特点。时间是检验标准,地理是文化色彩和特点,没有地理因素,就没有特点。普适的是价值,不是文化。纵观世界与中国,凡太平盛世,文化发展好的时代,无一不是时间和地理空间的结合。比如维多利亚时代、唐宋、明清,人们津津乐道的太平盛世,都是君主长寿,地理区域色彩的特点鲜明。地理区域特点鲜明形成文,经得起时间检验才可以无所不化。那种动辄吃文化,鞋文化,门文化甚至厕所文化的说法。如果不是思维狭隘,就是头脑愚蠢的自我膨胀,这样的人奢谈文化,除了欺世盗名获得廉价的物质利益外,对文化一点好处也没有。
《房龙音乐》,本书编译组编译,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1版1刷,印数5000册,定价18.00。买书买到这里,才算有了点味道,终于找到一本稍微心仪一点的书。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荷裔美国人,出生于荷兰的他求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在慕尼黑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后加入美国国籍,娶了一位美国上层社会的小姐为妻。英语并非他的母语,他说英语始终带着浓重的荷兰口音,但他却用英文写作并成为著名作家。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都有著作,而且读者众多。他是伟大的知识普及者,大师级人物。从1913年起,他开始写书,直到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从此饮誉世界。代表作包括《宽容》、《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房龙地理》等。郁达夫曾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她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这本房龙音乐娓娓讲述的是音乐的故事,从莫扎特到帕格尼尼和李斯特、从巴赫、柏辽兹、施特劳斯到肖邦、勃拉姆斯、德彪西,音乐贯穿了故事的全部。为什么房龙的笔触那么动人?那是因为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故事,无论是哲学,历史都可以用说故事的方式表达。而房龙就是故事高手。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为,小说就是故事,我最喜欢的小说就是三言二拍,聊斋,无论翻开哪页,都可以津津有味的读下去而忘了其他。好看,无疑是书的标准之一,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标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哲学家的书非常的枯燥难懂,那是哲学家没把自己的思想充分熟化,就急急的呈现给我们,或者说文字不逮,表达晦涩。真正成熟的作者,无不把要写的东西先熟练的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娓娓道来,绵远流长,才能成为经典。无疑,房龙的书就达到了这样的水准。
房龙的书,此前买过《宽容》、《圣经的故事》、《人类的故事》,《房龙音乐》又添了点色彩。
老孟的风格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好几个人劝他倒出书来卖,就是矜着,看上了一本史怀泽传记,一本地缘政治的书,本来很有兴趣的,阴错阳差的犹豫之间没买成。走了好几个来回,又花两块买了本《川菜烹饪诀窍》,刘自华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年1版1刷。作者是一位厨师,看来是非常有头脑,喜欢动脑筋,不是泛泛的菜的做法,而是谈自己学厨学菜的感受和体验,很有看头。算是菜谱类书中比较有特点的一本吧。
去南边老高的摊子上,买了三本2011年的《读者》,分别为20、21、24期,一本《西藏人文地理》杂志,四本1981年的旧《世界美术》杂志,四本《世界美术》破得很,用一根细的黑鞋带穿着,不知道是那个企业的东西,内容还是蛮好的,图画精美,介绍也不错。本来觉得2元就可以,最后花3元,以上杂志共7元。老高卖书不大讲情面,差不多和人一样黑。商人都这样,大约是特点,要不明朝怎么让商人穿黑白差色的鞋,可见传统的社会对商人的歧视。当然,我们也要感谢他们,不是他们来回跑,我们去那里淘书?无书可淘,生活的色彩不免暗淡。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购书手记之十三(3月10日)
早晨出来,到小街吃早饭。原来小街上卖豆腐脑和油条的,先后出车祸了。所以一下子来了两份卖豆腐脑的,两份卖油条的。似乎这是个很挣钱的买卖。其中一份卖豆腐脑的是河南两口子,原来在南边卖包子,包子5毛一个,还比较实惠,大约是觉得卖的不好吧,所以改卖豆腐脑了。但别人新开的一家所谓灌汤包的店却火的很,比他们的包子贵多了。开始的时候似乎两家豆腐脑和油条都火,这两天看着河南这份就有点萎缩,就剩下看着了。我也在观察,他们卖包子的时候,因为离市场的口远,好像是地理位置的原因,现在的豆腐脑摊位就在一进市场的地方,人们却绕过去买别人的。其实一开始,我就发现问题了,河南女人盛豆腐脑,总是多半碗,从来不满,即使加上卤也是不满,而且那个女人卖包子时就一个劲的说老公这个那个的,没好时候,让吃饭的都不舒服了。所谓妨家,也许并不是人多坏,就是习惯让人不舒服,所以我断定即使卖豆腐脑也不会好的。初步的事实就说明了一切。小生意人的心理很微妙,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意多少,实在是大众都在意,众人的趣味,还不就决定了生意的火与否吗?大事小事都是如此。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今天买书之旅,基本乏善可陈。
老孟的摊子书少了,都4元一本,关键是质量不好,都是那种出版社盗印的大32开本的书,什么经营之道之类的,看一本书解决所有问题的,嘴脸丑恶,误导年轻人。看半天,只有一本罗素的英文散文和一本李开复的传记稍微有点心思买。转到南边,看看老高的书,也没什么可买的,正在寻找陀思妥耶夫斯基,碰巧看到一本《赌徒》,因为价钱不好,没买下来,在老高那边花两块钱买了本印度使馆印的杂志《今日印度—纪念泰戈尔诞辰150周年特刊,2011年5月版》,印制比较精美,内容也不错。
在老高墙边1元书的摊子上,翻看半天找了8本书,稍稍安慰一下失落的心情,虽然没什么特别的收获,也算是没白来吧。
《易卜生喜剧四种》,潘家洵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0月北京1版,1978年4月1刷。定价1.00。该书收有易卜生的《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四大名作。其中《玩偶之家》为最重要的作品,他每部作品都探讨社会的某个重大问题,如《社会支柱》提出的是社会道德问题,《群鬼》的家庭夫妇关系、遗传的问题,《人民公敌》的社会公德问题。易卜生一惯强调个性解放和个人意志之自由,他心目中最有力量的人往往是孤独的、鼓吹精神反抗的个人主义者,这在扼杀个性的封建社会里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他自己也看到,他心目中最有力量的那些孤独者最终是抗衡不过强大的黑暗社会的。
《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之家》或《娜拉》,是使易卜生闻名全世界的剧本,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娜拉与丈夫已结婚八年,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然而在家庭中仍然是玩偶的地位,起初她并不自知,易卜生在此着重描写了她的觉醒和“精神反叛”,她终于逐渐认识到自己可悲的社会地位:结婚前属于父亲的,结婚后属于丈夫的,“像要饭的叫化子,要一口吃一口”;她再也不愿意处于奴隶的地位,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而勇敢地出走了,她要到社会中去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可以这么说,娜拉从幼稚的和谐到复杂的矛盾,从耽于幻想到幻想破灭,从安于玩偶之家到坚决出走的过程是妇女觉醒的苦难的历程,当然出走了的娜拉走向何方,她未来的生活道路在哪里,连易卜生也无法回答,但易卜生对妇女解放的心理过程的刻划其意义已十分重大。
《汉英对照——名人妙语》,小雨主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年1月1版1刷,定价12.00,这样的书也许中学生看着更合适,不过那书很厚,也有点意思。拿着吧。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墨子快读》,周富美编著,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6月1版1刷。虽然这样的书并不是经典,但看看书的总序,出版发行人还是很有思想和头脑的,力图用通俗的话语,解读古代经典。可能出版人最初的想法是经济利益,但对传播文化依然有很好的作用。本书的作者把墨子的思想条理化,内容白话了,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深化,评论,我看如果思想水平到不了,不做反而更好。1元,300页的书,真的是不能说什么了。
《月朗风清 千古风流<世说新语>》,李建中、高文强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1版,2002年1月2刷,定价17.8,印数3000册。书前有胡廷武序《论素质—序素质教育书系》写的很不错,窃以为素质是一种综合,而不单单是知识和文化,文化的作用是化育万物而万物并不知道,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种价值观的坚持着执着,那种随风而倒不是文化,随风而逝也不是文化,唯有恒定的坚持才可能成为文化。总体看这是一本认真严肃写作的书,可以说是对新语比较到位的解读。
《美食天地系列菜谱—北京菜》,公英编著,新华出版社1994年1版1刷,印数10000册,定价6.80。北京菜其实也是混合的概念,以山东菜为主,融合了华北地区菜系的特点。其实北京菜谱,我更喜欢那些有特色的小菜,比如芥末墩,卞萝卜,春饼合菜、白水羊头等等富有北京味道的,独特的菜。特色和包容是一个菜系存在的条件,没特色没有理由存在,不包容路越走越窄,也会走向衰亡。比如谭家菜是非常有特色的菜,但只能作为特色存在,并没形成菜系,曲高和寡,从这个意思上讲,文化也必须通俗,高雅引领思想,通俗融入大众,追求高雅是对文化生命的深度上探索,通俗则是文化生命广度上的扩张。唯有高雅与通俗的结合,文化才能普及和提高。
《伽利略》,外国著名思想家译丛一种,[英]S。德雷克著、唐云江译,1987年7月1版1刷,印数28000册,定价1.15。伽利略是被宗教误解的科学家,他的本意是为通过科学为神学辩护,但因为和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冲突为教廷所不容,被罗马教廷审判,个人的悲剧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可能这就是人生。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实在是微末,即使再伟大的人物也不过是一个过客,如同河边或者道路上的一粒微尘,对个人,自然需要自强不息,对世界不妨看得淡点,别那么在意自己,这样在散淡中努力,也许生活就从容一些。看看路上的风景,随时愉悦自己的心情,可能有时候比留下什么更有意思。颓废了,不好意思呀。
《自由之路》[英]伯特兰.罗素著,李国山等译,西苑出版社2003年6月1版1刷,定价16.5.本书收有罗素论自由的文章,算是今天书中质量比较高的一种吧,也算是在老孟摊子上没买到罗素英文散文集的一种补偿吧,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大约有那么点意思。
回来在老孟摊上看到一本《裴多菲抒情诗选》,兴万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1版,1986年11月2刷,印数8万多册,定价3.2,要2元,实在是便宜,当即买下。
今天的买书收获非常一般,权当出来走走吧。
本人是个懒虫,写东西不愿意回看,一路写来错别字难免,搜狗拼音习惯和智能拼音不一样。舛误难免,大方之家不要见笑,批评指正随时修改,吼吼。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购书手记之十四
周六(3月18日)早起,窗外道路湿漉漉的,以为昨天晚间又下雨了,天气阴沉沉的,遂打消了去书市买书的念头。这样的天气也许出摊的不多吧,或者干脆没有。出去买菜时看到道路很干爽,心中不免遗憾,时间很晚了,罢了吧,也许明天会是个好天气。下午起来后,实在是心有不甘,颇有点抓耳挠腮的意思,于是3点了坐车去新天地书城看看,那边有个黑蓝书吧和一个汲古书店,品味很是不低。买不买的次要,随便看看也是一种风景,无所求只是心不安矣,病态,绝对的。
先去黑蓝书吧,这个书店开了很多年了,原来在京剧团二批那边,曾经很红火了一阵,毕竟唐山不是北京,大学少,文化单位少,这种以专门经营高品味文化类图书为主的书店生存环境实在是堪忧,就连北京的风入松也一个劲的在萎缩。难得黑蓝一直在坚持。记得在建华道京剧团那边时,买过钱穆的书还有黄仁宇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因为图书价格一直在涨,所以象黑蓝这样正版不大打折的书店的书,买的并不多。说起来惭愧,本人也并不是那种书痴,看到书毫不犹豫的买下来的绝对是一种病。因为买书是用来读的, 所以不免挑剔,要入了法眼才能买,再者这个世界烂书也实在是多,那种为了收藏而买书实在说来我也并不认可。看到书掏钱就买的自然商家欢迎,然而真正的读书人和爱书人还是两个概念,读书实际不过是借别人笔触启迪自己的思想,借别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不需要“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发心中幽情。对我等慧浅、障深、福薄的人,书不多不足以增慧,但也不应该太烂,太烂的多虽然也能提供营养,但不加选择也不是明智之举。毕竟,这个时代,人们实在太浮躁,乐于为了浮名和利益胡乱写书,尚未立德、立功,就想立言,不唯次序颠倒,而且明显的著书不立说,欺世盗名的罪过大了点,说是浪费纸张实在也不为过。所以,一双慧眼是必须的。
黑蓝的品味实在是值得肯定的,虽然书贵,但是真好,比如中华书局的诸子校点,几乎每一种都有,再比如西方哲学社会学的著作,象汉娜。阿伦特的《 主义的起源》,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都是非常经典的版本,在别的书店几乎是看不到的。一个女孩进来问有没有《悲剧的诞生》,服务员很熟练的从书架找到,买走了。还有很多的小人书,都是旧版新刷的,满足了人们怀旧的感觉。
黑蓝书吧就像一个老派的中年人,固执的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也唯有坚持,才见价值和品味,随风而逝的是时尚,屹立不动的菜叫品味。
我也是一个老派的人,价值观仿佛停留在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一本书块八钱,或者三四元,很少因为价格问题不买,而现在20、30多一本书,实在是接受不了,除非是经典的经典,比如前一段,花130多在当当网买的中华书局版的《史记》。其实公允的说来,按价格的比例,书也说不上有多贵。
看半天,其实此前来过,看到一本房龙的《伦勃朗的最后岁月》(下),好像是家里缺的一本,果然在3元区的书中,找到了这本,此前的上还是2001年元旦在一个小区的旧书店买的,说起来也算买旧书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容后有时间慢慢道来。时间过去了11年,能够配齐一本残缺的书,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品相也好,印刷也好,房龙的书又添了新的内容。
在三元区看看,可买的书也还有,让人眼亮的是我正寻找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上、下),真的是得偿所愿的感觉,就象尼采1887年2月22日在给欧佛贝克的信中激动的写道的那样“在几星期前,我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都不知道,因为我是一个不读报章杂志的懒书生。不料有一天我在一家书店看到了他的法译本名著《地下室手记》。这对我来说真是一种意外的发现,就如同我21岁时发现叔本华,35岁时发现司汤达一样。”
尼采在1888年11月20日给勃兰兑斯的信中说:“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德文章,我固然愿意无条件接受你对他的那种批评,可是由于我从他那里获得了最有价值的心理学资料,所以我才如此尊重他,崇拜他。我现在有一种想法,不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如何跟我的思想底流相反,我都会产生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来对他表示感谢。换句话说,我今天敬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如我对帕斯卡尔的敬爱。我所以要这样强调,是因为帕斯卡尔会曾给我无限的启示,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唯一给我高深基督信仰理论的人。”
是的,好像忽然之间,一个被忽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一种震撼的姿态进入我的视线,我以一种一贯的近乎虔诚的态度疯狂搜索下载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资料。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德国和西方享有和托尔斯泰一样甚至超过的声誉,在德国这个没有文学大师的国度,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学意义上的哲学代言人姿态出现,他的关于宗教的思考,关于受难的描写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完全不是我们理解的关于小人物的概念,深层次上的表达是,人不能没有神,没有了神的人必然为所欲为,这样的理解不知道是不是完全正确,但我想,陀氏的忧虑更具有前瞻性。苦难的20世纪人类遭受的浩劫,正好验证了上帝死了之后的糟糕局面。如果说,西方社会学家包括汉娜的思考都是总结浩劫,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思的话,那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伟大的预言家,他用一双苦难的慧眼早已看透世界会发生什么,尽管离他近的人看到了他的疯癫,没有完全看到他的伟大,但这并不妨碍他的伟大,而且这种伟大是那么的具有穿透力,即使穿越了整个世纪,不需要任何中继、放大,依然魅力四射,光芒万丈。
同样出版社的还有日本三岛由纪夫的《丰饶之海》(上、下),向来,日本的文学没有伟大,只有独特,小国寡民,生存问题远远没有解决,所以,思维受岛国的限制,末日的心态,惶惶不可终日的忧虑,常常使日本文学和艺术散发樱花一样的短暂的凄美。无常,是日本文学的终极主题,也许没有人这么说,但我始终固执的这么认为,有一次参观陶博会的时候看日本企业生产的骨质瓷,装帧设计都是深色彩,棕和黑居多。其实骨质瓷是适合浅色彩的装潢,日本的装潢透露出死亡的气息,那种人生短暂,生死无常的感觉尤为强烈,所以文学表现出凄美和疯狂,那种为了一时的终极快乐而不惜生命的主题比比皆是,从阿部定的煽割男人器官,到渡边淳一《失乐园》中凛子和久木的高潮中服毒,包括三岛由纪夫的剖腹自尽都透露出生死事小,快乐短暂的意味。上帝对日本不公?还是日本没有对自己的命运和在自然中的位置深深反思?那些目光短浅的政治家从来也没有想过,人和自然比,还不如蚂蚁撼大树靠谱,折腾什么呀!
5本书,花了15元,分别为:
《伦勃朗的最后岁月》(下),荷兰J.房龙原著,美.H.W.房龙改写,俞洪亮、季亚琴等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发行,1998年3月1版1刷,定价39.00. 荷兰J.房龙是美.H.W.房龙的祖父,作品是在祖父的稿本上改写润色的。
《卡拉马佐夫兄弟》(上、下),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何茂正、冯华英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1月1版1刷,定价32.00。
《丰饶之海》,日本三岛由纪夫著,许金龙等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1月1版1刷,定价38.00。
虽然,北京燕山出版社的书和人民文学的没法比,但毕竟对普及名著也有功劳。
从黑蓝出来,到汲古书店转了转,这里品味也比较高,曾经看上了史记的版本好几个,在汲古曾经买过几本,汲古的书和书店老板都很有点意思,容后边有时间专门说说,这里看书就是过过眼瘾,我再也不是文学青年了,不会为了什么东西而疯狂,书于我就是个引子,可读是第一位的,看过的风景不一定都搬到家里。
象黑蓝和汲古这样的书店,实在是一种独特的风景,有了他们,唐山才不至于俗到底。在满世界工业污染和金黄的色彩中,有一抹绿色让人看到春天的希望,有一点湛蓝让人体验清新和洁净。虽然在商言商,但是黑蓝和汲古无疑是值得尊敬的。
周日本来想去旧书市场的,起来后居然白茫茫一片,好大的雪呀,要是冬天下就好了,春雪有虫,是李时珍说的,不知道有没有道理,蒙田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雪你为什不冬天下。幸亏昨日出去买书了,要不然,这周岂不是没有收获?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黑蓝书吧就像一个老派的中年人,固执的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也唯有坚持,才见价值和品味,随风而逝的是时尚,屹立不动的才叫品味。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楼主:呆若木鸡20122Lv 6 时间:2012-11-23 17:15:13
一个人的大太阳——购书手记之十五
差不多一周都在耍吧天气,终于天晴了,阳光明媚,岁月也算静好,一个人骑着车子去书市。春天来了,有一点风,好在不大,风沙也挡不住春天的气息。如果你细细的品味,可以闻到青草在长的味道,是真的,只有在农村长大的人才会对春天有一种亲切的敏感。这和诗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慨叹不一样,诗人是矫情,而我是亲切的自然,曾经多少次一个人走在故乡的田野,在漫漫风沙中寻找难得的绿色,不是为了寻春,是为了给羊打菜,春天曾经留给我们明媚而又寂寥的记忆,那种辽阔,那种怅惘,在空气流动中涌上心头,看着道路上小小的来往蠕动的人,象春天的蚂蚁,别人是忙碌的,我也是忙碌的,而在那一刻,我停下寻找,瞭望远方的时候我是孤独的,那种孤独无人理解,就象现在我的孤独无人理解一样。这个世界,注定你要自己孤独的走下去。骑车到立交桥前,大太阳在头上明明亮亮的照着,心情大好,一房子高的太阳冲着我笑,好像就属于我自己,心中有感动,湿润,柔软的感觉,想今天的买书日记就叫“一个人的大太阳”,把春天的那一刻留下来。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时间是一条单向度的河流,无情的过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人生总要有个太阳照着,路才走的明亮。其实每个人都在寻找照耀自己的太阳,这样生活才有味道。这个太阳不一定就是宏伟的目标和经天纬地的志向,一点光明,一点欣喜,一点感动都会成为自己的太阳,有了自己的太阳,活着才有奔头和滋味。西方哲学所谓人的救赎,思考的固然是宏大的主题,但小大之间,并没有天壤之别,实在说来,本质是一样的。巧合的是,本次买的《读书》杂志2007年10期封底广告就是日本新锐小说家青山七惠的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真的是灵感相应。其实这样的灵感总会迸现,然后在某个地方得到印证什么的。一个人,无论在做什么,其实思考的东西都有相通的地方,不然杞人就不会坐在春天的田野,托着腮帮,做思想者装忧虑天的崩塌了。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太阳和月亮,太阳就是哪随时随地的惊喜和目标,或者爱好,月亮就是哪内心的思想或者思考罢。
今天照例先看老孟的摊子,书没什么新奇的,看中了一本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本子,算是比较经典的,虽然旧点,3元拿下来,来来往往几次,又选了两本唐宋十家小品,为《王临川小品》和《陆放翁小品》,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此前买过一本《陆甫里小品》,书还不错,一般我们都注意他们的诗作,文章见得不多,这套书应该说很有阅读价值。
在中间一个老太太的摊子上,每本1元购得2007年《读书》五本,分别为3、5、8、10、12期,唐山《读书》杂志并不好找,以后碰到了应该注意搜集。《读书》的编辑出版曾一度承载了思想开放的使命,虽然现在是不可思议而又顺理成章的堕落了,时代的命运也不好让一本杂志或者某几个人来负责,就狭隘意义上说,过去的学者或者读书人,都是厚积而薄发,研究了多少年的学问写成小文章发表,自然是厚重、浓缩,滋味咏长,现在的所谓学者,真个是“原来刘项不读书”,而又乐意沽名钓誉,象张爱玲所说急着“出名趁早”,唯恐文章不长,稿费不多,有点想法就急急的兑水来卖,动辄就是著作等身,糊弄百姓,娱乐媒体,偏偏有那么多根本不看书的娱记,乐意往名人身上贴,炒来炒去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会余秋雨,一会易中天,一会于丹,一会马悦凌张悟本,露的都是怯,闹的都是笑话,张中行去世记者发文惊呼:一个时代结束了,不知道是什么时代这么容易结束?好多时候,现在的报章杂志,包括媒体就像街头专治某种病症的小广告,谁用谁知道,谁信谁知道,你信不信我不知道,反正是我不信,如果一个人庸俗的活着,再没双贼亮贼亮的眼睛,那世界该多黑暗呀。哈哈,聪明的,我虽然没说清楚,你懂的。
在老高的摊子上基本没有收获,又象贼一样细细的搜寻一元书摊,找到三本书,取贼不走空的意思。一本宁夏人民出版社D.H.劳伦斯的《野爱》,一本外国文学出版社《姑娘.女人.影子—瑞士短篇小说选》,一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阿登原版莎士比亚经典剧作《麦克白》,三本书每本只要一元,以至于老高算账时怀疑阿登原版,翻开看了看,英文的,这要在北京就是个小漏,在我们这,摆着也未必有人看和要,本子真是不错,印刷插图真是精美,况且价格低到1元,一个包子的价钱,书真的不贵了,跟其他消费比。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买书过程中,一朋友电话来关心我的收获,聊了一会,感动,在春天里。
本次购书,只花去了15元,包括杂志在内,买书11册,罗列如下:
《怎么办》,车尔尼雪夫斯基著,蒋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9月北京1版,1959年9月北京2版,1982年9月湖北6刷,印数56001—146000册,定价1.65,3元买的,过去的本子很经典,人们也很单纯,对经典名著都有一种崇拜的崇高心理,所以印的多。1959年的本子还采用繁体,字体看着也很漂亮。记得80年代初曾经有一个时期,有学者呼吁改拼音文字,现在想想学者脑袋真是进水了,汉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和最初含义有联系的字体了,为世界文字之经典,也是世界文化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别的文字,比如英语,拉丁等都和表意完全没有了关系,一部说文解字至今仍然为不可缺少的典籍,就说明文字的形体含义魅力无限。洋文是用来学的,不是用来崇拜的。
不仅文字,就是文化也是如此,很难说那种文化很先进。那种用经济发展优劣来评价文化先进与否的观念如果说不是及其错误,也是非常狭隘的。度量尺度不对,难免捉襟见肘,结论局促不说,有时候比之于南辕北辙更加的不靠谱。晚近以梁漱溟、张君励、熊十力等人所提倡的儒学,被一些海外和台港学者明确使用‘新儒家’概念发扬光大,研究现代化与儒学的关系,试图证明,新儒学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也有生命力和创造精神,尤其以亚洲四小龙所产生的经济腾飞奇迹为证据。其情或可佩服,但窃以为:文化的魅力自有其度量的价值尺度,就时间长度而言,远非经济发展的度量尺度所能概括,儒学为背景的中国,曾经产生秦汉,唐宋,明清的经济奇迹,不能说没有生命力,在往长远看,瞻望未来,以儒学为背景的中国很有可能再次产生经济奇迹,你能说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就不如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毕竟经济发展的时限比较短暂,百年就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文化则不然,一代人努力也不见得留下什么,就好比耕作,施肥,只要努力,改造土壤不过几年的事,而要让石头变成宝石,非几百万年的地质年龄不可,你能说土的改变比石头先进?速成的必速朽,以现代科技委代表的西方文明在极大享受物质带来的优越性后,也慢慢显现出科技的副作用和对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文化的作用非要放到千年至少也是数百年的时间尺度中看,那种用经济发展评价文化优劣的方法的错误在于把社会或者政治制度当成文化的代表,不唯错误,简直是荒唐。固然,朝代践行文化,但践行的好坏不是文化的错,而是统治者水平有差别。明代就其朝代而言,历史学家评价并不高,但经济发达,看不见得手(经济发展规律)比看得见的手(政府、政治制度)起的作用更大。很显然,文化的作用无处不在而又了无踪迹。
《王临川小品》,管士光选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1月北京1版1刷,定价12.6,印数5000册,2元购得。王临川即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人,该书收王安石文章120篇,正如诗分唐宋一样,文也分唐宋,长于议论说理,简洁明快是宋文特点,王安石不仅锐意改革,而且诗文俱佳,以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其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继。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为毛泽东晚年常常吟咏,故国远去,恨水东流,时间这个无情的老人在催促毛泽东时,他在想什么哪?是不是转瞬间,所有的伟大忠于,都行将化作灰烬,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所有的辉煌伟大都化作“故垒萧萧芦荻秋”的满目凄凉和萧瑟。
《陆放翁小品》,苗洪选注,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1月北京1版1刷,定价12.6,印数5000册,2元购得。陆游后半生隐居乡间的题跋文字,一改过去慷慨激昂的愤青色彩,而转为平淡坦适,信笔而书,遂成经典。陆为江南著名藏书家,绍兴13年,朝廷诏求书籍,陆献家藏一万三千卷,为东南之冠。
史料记载,南宋以北宋疆土的三分之一,而财富比之北宋丝毫不差。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可见,在这样富足的环境中要统治者北伐无异于痴人说梦,再说了,真的把二帝迎回来往哪里放又是个问题,明代于谦的悲剧很可能就在岳飞身上以另一个版本重演。看来悲剧无法避免,终于,宋高宗被聒噪的烦了,岳飞没这么悲剧,那么悲剧了。想象得出南宋有多富吗?北宋的财富总和比元、明、清三朝总和都多,南宋人口估计为北宋的75%多点,这样的富足王朝除了纸醉金迷,夜夜笙歌,也干不出什么来。所以,物质与精神就如一对敌人,此消彼长,兼得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可能。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以下三本为1元区购得。
《野爱》英.D.H.劳伦斯著,王英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1版1刷,定价6.8元,印数10000册。大约劳伦斯书吸引人的就是自然主义的描写,象《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等等。其实作家往往是被误解的人物,他们的作品和文字被解读出来往往变了味道。劳伦斯的文学作品与散文的全部意蕴,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人,要真正地活着。“活着”就有了一个必须要承受的使命。这个使命使“真正”活着的人必须从麻木不仁、愚蠢的现世中把自己拯救出来,劳伦斯描写性爱,不过是这一总体思想与看法之下的策略与计谋,因为性爱最易触动道德与伦理,挑战僵化文明存在的基础。劳伦斯夫人弗里达在《不是我,是风》一书中说:“劳伦斯内心非常严肃、爽直,是一个真正的清教徒!他痛恨所有淫猥之物。”
《姑娘.女人.影子—瑞士短篇小说选》,郭宏安编选,赵坚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7月北京1版1刷,定价4.00元,印数2660册,正如编选者所言“瑞士不仅有手表和巧克力,也有很好的文学”。
瑞士有四个语言区﹐各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其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文化传统又都同邻国文化密切相联﹐因此瑞士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学。所谓瑞士文学﹐其实是瑞士德语文学﹑瑞士法语文学﹑瑞士意大利语文学和瑞士雷托罗曼语文学。该书主要的作品为法语文学区作品。瑞士法语区从16世纪宗教改革开始才有独立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作,16世纪中叶﹐让?加尔文(1509~1564)是日内瓦城的精神和政治领袖。作为有影响的传教士﹐他撰写了大量宣传宗教改革的著述﹔作为政治家﹐他制定了新的教规与国法。他在《教育与宗教的自白》(1537)和《基督教设施》(1536)等书中系统阐述了新教原理。他的革新主张吸引了欧洲许多大学生,当时的日内瓦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对西瑞士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麦克白》莎士比亚作品解读丛书。英文影印插图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1版1刷。定价25.00,书印的非常好,虽然坐下来读英文还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在午后的阳光下喝着下午红茶,翻看莎翁的作品,回忆曾经买书时一个人的大太阳,不也是人生一件美好的事吗?何况,这种美好是如此的廉价,廉价的让你都有点不好意思。怪不得老高都有点卖着不忍心,但是,英文的,有几个人乐意看哪,不买,不是罪过吗!
《读书》2007年杂志5册,分别为3、5、8、10、12册,一个老太太开价5元,买了,她说应该卖1.5元一本,熟了就少要,晕,上周就是这个价的,有几本1983年的,本来想也一起要了,无奈要价多,内容也没意思,没买成。在唐山这样的地方比不上北京,在北京这样的杂志会到处都是,多的没人买,在这里就不好找了,北京人幸福在文化中。我们只能在沙漠中回望曾经的绿色,描画心中的春天。
晚间出来倒水,拿儿子脱下的脏衣服穿上照镜子,做偷闲学少年状,没事偷着乐。小孩大了,大孩就老了,好在心还可以长青。
春天了,幻想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去采野菜,在荠菜花开的田野上嗅着青草的味道,象蒲松龄笔下的狼一样假寐,唱着民国胖子加才子卢前曾经的歌曲: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空气在阳光下缓缓的流动,春风轻轻的抚着你的脸,最好能梦见初中或者小学的女同学,在春梦中纯洁,在纯洁中回到过去青涩的而又明媚的时光……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春天了,幻想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去采野菜,在荠菜花开的田野上嗅着青草的味道,象蒲松龄笔下的狼一样假寐,唱着民国胖子加才子卢前曾经的歌曲: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空气在阳光下缓缓的流动,春风轻轻的抚着你的脸,最好能梦见初中或者小学的女同学,在春梦中纯洁,在纯洁中回到过去青涩的而又明媚的时光……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心契的享受,那寂寞就是对思想的一种惩罚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竹外桃花三两枝——购书手记之十六(4月11日补记)
4月1日,西方的愚人节,本来今天正常上班的,忙里偷闲,早起早早的直奔书市。期待有一点收获。
今天是坐公交去的,路上大约也是半个小时。
老高的摊子还是第一个转的,书不多,但先看到几本旧的《读书》杂志,算是一点收获吧,挑了几本其他的,厚薄不一,都是一元一本,也还可以。计有: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读书》杂志,1997年第2、4期,2007年第7期,共三本。《读书》基本上是高级知识分子象牙塔里的事情,如果放在文革背景下看,放在电影《决裂》里,那就是不懂给马看病的教授在讲台讲“马尾巴的功能和马的呼吸系统”那么可笑。但其实是不可笑的,一个包容博大的社会,必然可以坦然的看着农民在耕作,看着知识分子在读书,至于他读什么,那就和农民种什么庄稼一样自然,根本没必要大惊小怪,那种对读什么书都大惊小怪的社会,不唯和要求农民种同样庄稼一样可笑,而且气象太小,局面狭隘。既然,种庄稼是可以自由的,那读书当然可以自由,即便是象牙之塔也是好的。知识分子的读书,通俗一点说就是本分,高雅一点说也有引领思想潮流的作用,至于那种一味看公众脸色的媚俗的读书人,则只能是等而下之了。真正的知识分子,虽不一定能开风气之先,但至少也要坚持必要的价值观念,不为流俗动摇。
《阿Q正传》,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10月北京1版,1984年8月北京2版2刷,印数500001-550700册,定价0.44元,鲁迅先生并不是写小说出身的,如果战斗力不是那么强的话,这样的作品是可以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的性格,虽然我们是农耕文明,但是并没有和我们环境相适应的从容。道德的标准,革命的标准始终是我们思想的桎梏,搞得我们超脱是为了避祸,学佛是为了麻木自己,连引以为自豪的革命也在所谓的成功后忽然不知所措,似乎理由也并不充分,也好像是假的。革命的目的无非是复辟,然而既然手段是革命,手段的光芒万丈足以遮盖目的方向或者所在,最后我们又陷入茫然,似乎我们为了革命而革命,至于革命后达到什么目的反而不重要了,这情形好比一个主妇早起后忽然想收拾屋子,一通东西乱放,最后累个半死,局面居然和早起时差不多,甚至更乱,想想恢复原状又要一通折腾,干脆坐在沙发上捶腰,一边喝茶一边后悔一样。那里有什么更高明的人,这个世界,只有自以为是胡乱折腾的人。所谓政治,不过是个人膨胀欲望的表达,所谓政绩,不过是自以为是的折腾,人走茶凉的结果是注定的宿命,皇帝新衣的童话不断上演现实版的闹剧。
《艰难时世》[英]狄更斯著,全增嘏、胡文淑译(嘏读如gu,福的意思,锡尔纯嘏,子孙甚湛。――《诗?小雅?宾之初筵》,有点掉书袋,不告诉你肯定胡了)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重印,1978年3月新1版,1978年3月1刷,定价0.97元。有精美的插图,那种老版本的简化字印刷,看着就舒服,只是封底没有了,回来找了张打印纸做了个封底,查网络这样一本书居然卖到十几块钱,一元钱买回来,你还能说什么?
所以,就金钱而言,价值是不一样的,你用一元钱买馒头,买4个,价值最大化,买旧书买一本,也很大,你用一元钱去曹妃甸填海造地,神经病,白花花的银子扔水里了,过去说败家子乱花钱是夸张的骂街,现在说白花花的银子扔水里是写实,既然写实,不妨朴素的骂一句:(此处略去四个字,你懂的)。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哈耶克的政治思想》[美]霍伊著、刘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92年6月1版1刷,定价5.9元,印数7000册。
这样一本品相非常好的书一元一本实在是个惊喜,而且册数很多,品相都很好,真后悔没都给他买下来送人,摊子上大约7、8本,而且哈耶克是你不能不知道的一个政治经济学家。
哈耶克(1899-1992)Hayek,Friedrich August,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委员会把当年的经济学奖授予哈耶克(和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以表彰其在经济学方面的理论贡献,“在货币政策和商业周期上的开创性研究,以及他们对于经济、社会和制度互动影响的敏锐分析。”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到目前为止,哈耶克被世人广泛理解为一个社会思想家和政治哲学家,而不是一个经济学家。哈耶克在二十世纪20年到40年代所提出经济理论,除了还在美国少数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中还有人零星研究外,几乎在全世界均被经济学界所遗忘了。对于这一事实,哈耶克在1988年答巴特利三世的访谈录中,也自己亦承认道:“很多经济学家均倾向于把我看成是一个(行)外人”。
毋容置疑的是,哈耶克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自由主义大师,“从任何合理的标准来衡量,哈耶克都算得上一位举足轻重、影响广泛的知识分子,他的影响超越了社会科学的学术圈子,进入了公共政策领域。”。
要真正说清楚哈耶克理论的价值需要太长的篇幅和颇为忌讳的话语,干脆略去不说。有兴趣的人可以参看其著作《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法律、立法与自由》、《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通往奴役之路》。尤其后两种著作。国内学者邓正来、刘军宁、秋风、冯克利等先生的译著或研究专著可以作为有益的参考。
学者高全喜曾在一次学术演讲中指出,在我国学术界关于哈耶克的研究在这方面存在着几个不同的研究路径:第一种是“知识社会学的路径,主要是以邓正来为代表。他们强调哈耶克的那种理性不及的知识论,然后追溯哈耶克的整个社会观,把法律、政治放在他的社会系统中加以研究,这个路径又与20世纪以来的法国社会知识论的思想叙述结合起来,具有独特的解读价值。这种研究路径在中国影响很大,丰富了人们对于哈耶克思想的理解。”第二种路径,“主要是以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常识来解读哈耶克的,以刘军宁、秋风为主要代表。他们不是把哈耶克作为一个精深的学术问题加以研究,把握其内在的机理,而是从他的理论中提取一些与自由主义价值谱系相关联的法治观、自由观、市场经济、自生秩序等基本的常识,加以发挥,这方面的工作在中国具有积极性的意义,也是一个很有贡献的方面。”第三种就是高全喜本人研究的政治哲学的路径,“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如何构建一个社会的政治与法律制度;第二是政治与法律制度后面的正当性问题。我更乐于把他作为一个政治哲学家来探讨他为什么提出了一个扩展的大社会的制度架构以及他要构建这种制度架构的正当性问题。”
以上论述可以大致窥视堂奥,本人下载的电子书包括哈耶克几乎所有重要作品。有意思的是哈耶克和凯恩斯的理论交替主导了世界主流经济的若干年,到现在也未曾分出胜负。也许从科学的意义说,好比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各有各适用的范围,就象季节轮回,如果用秋天的标准来要求春天,无疑是不正确的。
学者刘军宁为该书写的序无知与自由之间——《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序可以作为解读该书的一个导引。
两册英文小书,一本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一本D.H.劳伦斯的《儿子和情人》。其中《儿子和情人》还非常厚,大约是一本印刷了校对或者看版本的书,类似白皮书那种,实在不贵,一起收了。
八本书,八块钱,其中《艰难时世》、《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哈耶克的政治思想》算是不错的收获。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老高的摊子大有奇货可居的意思,把书价定到5元一本,关键是没什么特别心仪的书,遂在一元区翻看,挑书4本:
首先选中的是两本书是《包法利夫人》和《珍妮姑娘》。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著,张道真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9年9月北京1版,1992年2月北京4刷,定价4.95。北京邮电工业职工大学藏书,品相还可以,借书卡上写着“1999年4月2日矫媛媛借阅一次”,13年后的几乎同一天,被我买来了,有意思吧。
《珍妮姑娘》【美】德莱塞著、傅东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8月新1版,1991年8月4刷,定价3.00,印数5万册。北京邮电工业学校藏书1992年11月至2001年12月共有8人借阅该书。大约那个时候,中专还是不错的选择,学生也还愿意读书吧。
再后边仔细看,又选了两本分别是《激动人心的年代》和《希尔伯特》。
《激动人心的年代》李醒民著,走向未来丛书的一种,1983年11月1版,1984年6月2版2刷,印数5万9千册,定价1.03元,该书介绍的是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再到普朗克量子理论的发展,也许虽然爱因斯坦解决了超光速的物质状态问题,但在多维空间,在量子领域,还有好多问题没有解决。或许真的象科学家所言,当科学家辛辛苦苦登上科学高峰时,宗教大师已经等候多时了。
在一个经典物理学家看来,相对论就是玄学,而量子学简直就是在胡说。事实是这些都是科学,胡说的是不理解的人和不愿意动脑筋的人,或者干脆用斥责当挡箭牌以掩盖愚蠢的人。
《希尔伯特》康斯坦西。瑞德著,袁向东、李文林译,吴云曾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6月1版1刷,印数1万2百册,定价0.86元。
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年1月23日—1943年2月14日),德国数学家,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希尔伯特1862年出生于哥尼斯堡,1943年在德国哥廷根逝世。他因为发明和发展了大量的思想观念(例如:不变量理论,公理化几何,希尔伯特空间)而被尊为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希尔伯特和他的学生为形成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还是证明论、数理逻辑、区分数学与元数学之差别的奠基人之一。在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希尔伯特发表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他根据过去特别是十九世纪数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这23个问题通称“希尔伯特问题” ,后来成为许多数学家力图攻克的难关,对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网络搜一下,关于希尔伯特的传记这是最权威的一本,另一个版本的书名叫《希尔伯特—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其实就是这个版本的另外的印刷。该版加了一个关于康斯坦丝?瑞德的介绍,兹列如下:
康斯坦丝?瑞德,写作本书时乃美国一名普通的数学爱好者,并非数学专业人士。她因为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而萌发了撰写数学大师希尔伯特传记的念头。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想法,因为,即使是专业内人士也少有人动这样的念头,希尔伯特的复杂性格和卓越贡献使大多数传记作家望而却步。所以,当瑞德为准备写作而采访那些曾与希尔伯特共事的大数家时,迎接她的不是充满疑虑和劝阻的目光,就是闭门谢客的拒绝态度。然而,当这本为普通人而写的传记于1969年面市时,却意外受到了广大专业人士的好评,数学家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时至今日,本书已成为公认的了解希尔伯特的经典作品,瑞德也因此而蜚声数学界。看来,有时候能创造奇迹的往往是意料之外的人。
在老高这边4元钱买了四本书,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交钱的时候,老高怀疑《激动人心的年代》是5元区的,我当时就从1元区又找了一本,他就没话说了,我说,这个世界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只能自杀了,一笑而过。
东坡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天来了,三两本书也是报春的桃花,王国维先生云“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狂可不敢,只能象程颐颢先生一样“偷闲学少年”罢。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当时只道是寻常——购书手记之十七(4月12日记)
4月7日,星期六,去书市。不记得是哪年了,周休一天改两天了,只记得我的哥哥很惊喜的让我听广播,在老家的院子里。而今老家的院子已经没了,只剩下了早年的回忆时不时的涌上心头,故乡也如这春色一般不肯驻留,魂牵梦绕的只剩下记忆象一条风筝线牵着你,在春愁里不时地随风飘动……
春天的脚步在追着我,我在春风中穿行,虽然已经不能和青草一样追着春天的脚步成长,但渴求知识的心依然年轻,但愿能保持一颗永远的不满足的求知心,做不了参天大树,就做个百年青草吧(万年青草海瑞占上了,明代著名史学家李贽对海瑞评价为:“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
楼主:呆若木鸡2012  时间:2019-07-13 10:16:08
到书市先转老高的摊子,书都是处理剩下的,基本乏善可陈,10元4本,一本《沈从文散文》(第二集),一本《如歌行板—音乐与人生》似还可以,其他就没什么兴趣了,虽然都是不成套的,内容还可以翻翻,先5元买下。
转了几圈回来,又翻到一本台湾钟肇政编译的《史怀泽传》,为了凑数拿了本库普林的《决斗》,两本5元。一本《新约的传说》、一本《裸猿》都是一元一本。合计买书6本,12元钱。罗列如下:

楼主:呆若木鸡2012

字数:251244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5-06 18:04:15

更新时间:2019-07-13 10:16:08

评论数:39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