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215

从赵构开大元帅府起,在历次出战和避敌的意见分歧中,赵构最终都选择了避敌。
第一次是在靖康元年末,宗泽主张救援东京;汪伯彦主张“奉大王于万全之地”。赵构采纳汪伯彦的意见;
第二次是在建炎元年秋,李纲主张先回东京、如东京不能守,则首先考虑入关陕、其次守襄阳;黄潜善、汪伯彦主张南下避敌。赵构罢了李纲的相位;
第三次是在建炎三年初,扬州之难后,吕颐浩、叶梦得等人跪在庭外泣请赵构暂留镇江,声援江北;王渊劝赵构逃往杭州,赵构听了王渊的。
第四次是在建炎三年秋,胡寅上七策,请赵构提兵渡江;朝廷的士大夫们意在逃往杭州。赵构让吕颐浩罢免了胡寅;
第五次是在建炎三年末,吕颐浩、赵鼎等主张出海避敌,郑望之反对,赵构贬了郑望之。
这一次,赵构仍然迈不出向前的一步,最后以吕颐浩罢相,取消御驾亲征而告终。
他不是不知道:吕颐浩请他御驾亲征决不是要让他亲自上阵,仅仅只是靠近前线一点,起到了激励、监督将帅的作用;他也不是不知道这对巩固他的统治,收复失去了人心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然而自己不会也不敢去打仗,武将不敢去,他连喊一喊心里都会发怵。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何处不逢 12290楼 2013-02-03 21:33:56
哦,在独山东面也是河,河对面也有一串小山。在东北方向。
这一串小山是不是沿溪山,或者中间的一段称沿溪山?
这个真不知道了。山太小,地图上不标名字。
-----------------------------
那“一串小山”可说不上是“与独山对峙”哦。还有,你的“学术资料”呢?

@何处不逢 12240楼 2013-02-03 09:37:27
看书不细,我要带你论文,要打你板子。连做资料都这样你怎么做学术。

做好了再贴上来,不要一边贴一边改,最后来个“真不知道了”。我还等你两天。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何处不逢 12316楼 2013-02-04 11:09:57
@湖东隐士 时间:2013-02-04 09:56:47
还有,你的“学术资料”呢?
+++++++++++++++++++++++++++++++++++++++
你说的是什么资料?君山、国山的别名吗?
咸淳志 山 上面有载。地理图用的是别名,你以为地理图上没有国山君山。
我说清楚没有?
-----------------------------
还有章山呢,不用多说,把“学术资料”、地理图贴上来最清楚!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何处不逢 12320楼 2013-02-04 11:58:34
地理图你以前贴过的,贴了很多次。前面有。你的硬盘上也一定有。自己翻一下吧,有的。
-----------------------------
我贴过的?那是这张图吧——



你说的是不是红线标的这两座山?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何处不逢 12321楼 2013-02-04 12:04:21
楼主,说正题。说依据。
你肯定能做到的直接,简洁。因为……又因为……所以,张渚镇三面临湖。
-----------------------------
哈哈!着急了?你不停地攻击贬低,我都没急,你急什么?
直接、简洁?这种没有直接记载的东西,你以为一两个因为所以就能弄清楚?那还是得回头再详细论证的。
分析过程我前面简略说过,现在给你一个详细些的——1、张渚是“渚”;
2、“渚”是三面临水,且地小水大;
所以:3、张渚三面临水,且水不仅仅是小溪。
4、论证宋张渚不在今张渚的位置;
5、找出宋张渚可能的位置范围;
6、论证宋时太湖水位比现在高;
7、证明在宋张渚的可能位置范围内有湖或者古代可以称之为湖的水域存在;
8、给出为什么仅仅《咸淳毗陵志》中宜兴有“渚”而无锡无渚(现在有鼋头渚)的原因;
9、找出湖或者古代可以称之为湖的水域消失的原因;
10、综合上述九项,判断“张渚三面临湖”的可能性有多大;
11、对现存岳飞在宜兴的史料进行综合分析,阐明我采“张渚三面临湖”的理由。

以上各项你同意的可以直接说一声,也可以节省点时间,都不同意就一个个地来。第一步不解决,不进入下一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何处不逢 12315楼 2013-02-04 11:06:12
又看了下地图,独山东北一串小山,在独山东偏北约30度,500米处,隔河相望。
我看不出用“对峙”二字有什么不行。
-----------------------------
看不出来重新学一下汉语。峙:耸立,屹立。
一个小土坡也能算耸立、屹立?周广也不过几百米,在地理志中称作山就已经够勉强了,还“峙”起来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216

从赵构后来对待吕颐浩的态度看,赵构并不想让吕颐浩离开朝廷。尽管吕颐浩此前已经在赵构面前承认了他们这些不练达兵事的文臣的难济今日之急,但毕竟吕颐浩是愿与他共患难的宰相,赵构身边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
赵构既不愿意罢免吕颐浩,也不愿意贬谪赵鼎,这几个浮海逃生时没有离他而去的大臣是赵构此时的精神支柱。赵构当然是希望他们同心协力、和睦相处,可他们偏偏要闹得势不两立——再闹走几个朝廷就快没人了!
然而,已经闹到了这个地步,不罢免吕颐浩这事如何收场?更重要的是——御驾亲征的诏书又怎么收得回来?
吕颐浩主持避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一次言战就丢了乌纱,谁让你怂恿皇帝往金军嘴边送?

金军到底是不是强大到了不可战胜的程度呢?事实做了相反的证明。
韩世忠的截江之战,以八千人阻挡号称十万的金军达四十八天之久。让普天下人看到了一线希望——只要善于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发挥自身的长处,抓住金兵的弱点,击败、杀伤他们是完全有可能的。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217

如果说韩世忠能在长江上创造奇迹是因为金兵不习水战,那么岳飞与金兵的交锋则向世人昭示:在陆地上,金军也并非不可战胜——只要任将得人、治军有方、训练得法、赏罚得当、用兵有谋,南宋完全有可能锻造出在陆上与金国铁骑全面抗衡的精锐之师。
宋朝崇文抑武,北宋中期国家就已经极其缺乏军事人才,到了北宋末年这种情况就更为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南宋就出不了几员名将。当那些制约军事人才产生的祖宗家法在无情的战争逼迫下被逐渐放弃的时候,名将就会从战火烽烟之中浴血而出。
失去了上级指挥的岳飞,恰恰同时失去了缚在身上的锁链,他得以自成一军,得以充分发挥他的战术才能和统兵才能。
岳飞所率领的这支军队,其骨干形成于当年张所的河北招抚司,经历过渡河北伐、收复新乡、血战侯兆川、转战太行山,此后又参加了宗泽领导的东京保卫战,在几年的实战历练中,终于渐渐成为一支不畏金兵的能征惯战的劲旅。
从广德六战到常州四捷,岳飞一军在江南东路显露峥嵘,而以劣势兵力收复建康,更是使他们名闻天下。
岳飞一军战胜的意义于韩世忠水战取得的成果还有所不同——如果能克制住金国赖以纵横天下的铁骑,宋金战争的局面必将完全改变。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218

经过一次次战场交锋,岳飞的军事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已经洞察了自己与对手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克敌制胜的策略和方法也在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在他的头脑里逐渐清晰起来。
在如何战胜金兵这一个问题上,岳飞的认识走到了当时的最前列。这决定了他日后成为最积极主战的南宋将领,同时也决定了他与畏敌惧战者的冲突将最为激烈。
尽管岳飞此时的战略、战术思想尚未臻于成熟,还有待于在战争中继续锤炼,但是他已经看清了方向,并因此在内心燃起殄灭金虏、收复失地的熊熊烈焰。
遗憾的是,有这种认识的人太少了。不懂军事也不敢走向抗金战场的赵构君臣,丝毫没有从韩世忠、岳飞与金军的较量中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
在韩世忠的截江之战后,他们提起金军仍然只有恐惧,居然还没有看到对手显而易见的弱点。没有意识到只要建立起强大的水军,金军就不敢也不能轻易再渡长江(赵构明白这个道理居然是在十二年以后)。而对于南宋来说,扩编水军比组建强大的骑兵那会简单得多也快得多,完全有能力在金军再次南下前初具规模。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219

赵构君臣更没有真正觉察到:在朝廷仓皇逃窜、主帅杜充叛国投敌、大将刘光世、张俊等的避战退逃之时,依然有李彦仙、赵立、陈淬、岳飞这样的将领在顽强抵抗,他们之所以挽回不了南宋失败的结局,不仅因为是这些忠臣义士位卑权轻、势单力薄,更是因为他们浴血奋战获得的成果在被轻易地葬送。
然而,他们的抵抗毕竟打击了金军,没有被葬送的战果是他们对金军尤其是对女真正兵的杀伤,不论是在陕州、楚州、还是在建康城下,都留下了一具具金兵的尸体——金国经不起这样消耗。
赵构朝廷里倒是有了一些变化,完颜兀术的渡江穷追终于替南宋把那些割地议和派“清除了”,把赵构君臣逼上了抵抗的道路。但如何去抵抗呢?不论是赵构还是他身边的文臣武将,没有一个能真正拿出有效的方案。
范宗尹所能提出的也不过是一个“稍复藩镇之法”的措施,这种分散力量的消极防御战略,表明他们“实不知兵”;而大杂烩式的镇抚使任命,又说明他们既无知人之明,也无用人之术。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荒山_四九 12333楼 2013-02-04 23:51:01
楼主的解读到了我最想看的部分了,在这里必须支持下。请楼主继续努力!我一直想多了解一些历史细节。
另外,如果能多知道一些金国内部贵族争权对宋金战争的影响就更好了~~
-----------------------------
金国的史料其实很少,对内部贵族争权的记载又往往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情况导致了几乎所有人写宋金战争都必须以宋为主,关心这段历史的人总觉得意犹未尽。其实并非写史者认为金国的这些事不重要,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本为下面会尽量将相关记载收录进来,但兄台不要期望过高。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何处不逢
我们谈“张渚”这个词,谈到了三个词意:
-----------------------------
先把当前的问题弄清楚。

你说的是不是红线标的这两座山?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徐兆玮 12341楼 2013-02-05 09:59:48
楼主速度更新。
不影响多数读者对历史理解的细枝末节应该果断放下。如果为了解决这些细枝末节,而延缓更新,是违背了多数读者的利益。
金国内部斗争对宋金和战进程的影响,是很多读者想了解的。可以花些功夫。
-----------------------------
徐兄放心,我知道轻重,一般不在书房时,才忙里偷闲回复一下张渚问题。
原来的写作计划里对金国内部斗争也只准备简述,现在决定改变计划,需要再整理一下史料,从下一个疑案开始补叙,文章结构也要做些调整,这可能会需要一点时间。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你说的是不是红线标的这两座山?
-----------------------------
@何处不逢 12343楼 2013-02-05 10:44:37

-----------------------------
哈哈哈哈!这个“对”是咬着牙说的吧!
这么显见的刊误看不出来?连这也往“学术资料”里做?还扬言要以“看书不细”打板子?
看看这两座山都标到张渚巡检司南边去了,几何高人给解释一下怎么回事吧。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湖东隐士 12347楼 2013-02-05 12:46:08
哈哈哈哈!这个“对”是咬着牙说的吧!
这么显见的刊误看不出来?连这也往“学术资料”里做?还扬言要以“看书不细”打板子?
看看这两座山都标到张渚巡检司南边去了,几何高人给解释一下怎么回事吧。
-----------------------------
@何处不逢 12348楼 2013-02-05 12:58:52
这就是地图的发展过程,咸淳图地理的所标的地物,是以县城为原点标记的。各地物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就很不准确,以张渚为原点,位置就大都对不上号。
你了解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不会连这一点都不能理解吧?
这个问题与三面临湖无关,我们可以放在后面一点聊。当然你要用它拖一下时间,我也无所谓。
-----------------------------
介绍一下你的“原点标记法”吧!我想知道此法是如何把那两座山标到张渚南面去的。
古地图上有些地物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不准确,这个我知道;但几何高人明知错得离了谱,还扬言不往“学术资料”里做就该打板子,实在是理解不了。
想不拖时间,容易,你直接认错就可以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220

赵构虽然已经注意到了岳飞,但他远没有当年宗泽那样的慧眼,能看出岳飞是一个难得的将才。他并未对岳飞有足够的重视,这从对韩世忠和岳飞两人奖赏的差异上看得很分明。
韩世忠截江之战一开始,赵构立即下诏嘉奖;收到捷报时,赵构不仅对韩世忠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还封其为两镇节度使,使他成为宋朝自开国以来,继韩琦、文彦博之后第三个获此至高殊荣的人;韩世忠遭到火攻败往镇江之后,赵构还下诏赏韩世忠军白 万两。
岳飞收复建康之战是在陆上与金军交锋,并且是在张俊统兵数万却寸步不敢向前之时,带领几千人马拔去了南宋心窝上的钉子。按理说,对岳飞也应该重赏,而且奖赏岳飞比奖赏韩世忠容易,韩世忠已经是官至从二品,正任官已经是节度使,而岳飞的阶官只是小小的武德大夫,官秩不过是正七品,在宋朝武阶中居第16阶,岳飞的遥郡官为英州刺史(遥郡官中最低一阶),可以擢升的空间很大。然而,朝廷只升岳飞为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武功大夫也是正七品,在宋朝武阶中居第15阶,遥郡防御使比遥郡刺史高两阶,通共算在一起也就是升了三阶。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221

赵构赏赐岳飞的是铁铠五十副、金带、鞍、马、镀金枪、百花袍等,与赏给韩世忠军的三万两白金相比,就显得太菲薄了。这种赏赐方法不像是在论功行赏,倒颇有些看人打发的味道。(如果岳飞像苗傅一样带的是皇帝的护卫军,赵构肯定是不敢这么打发的。)
治军之道,赏罚必须公正分明,否则赵构朝廷想要扭转军队的颓势,那会比登天还难。
在此不得不再提一下戚方,如果说对岳飞的赏赐还只是有失于公平,在对戚方的处理上就完全是是非不分了。这种不抗外敌、四处作恶的悍匪,不但在被岳飞追得走投无路时还能绝处逢生,而且他烧杀抢掠的滔天罪恶可以通过献上珠宝而一笔勾销,甚至跟太监们打打“业务牌” 就可以在军队中照样升官,还升得不比岳飞慢多少。
这是在鼓励军人遇敌逃跑,鼓励官军去当盗贼。
赏罚如此,又怎能不让那些与金兵浴血奋战的义士寒心?能对此不予计较的人又能有多少?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真有一个不计较官职、赏钱的将领来到赵构面前时,赵构却认不出来。
朝廷对岳飞一军的安排实在让人费解,有如此强烈的求战欲望的勇将为什么不用在抗金战场,而要安排到一个适合“疗养”的地方?
他们以为……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222

九、在真相的背后

建炎四年,南宋如大江决堤,连皇帝都落到了浮海逃生的地步,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
对比一下两国的战争条件和综合国力,宋在人口、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各个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疆域内又有峻岭雄关、长江大河等众多有利的地形条件,还有坚城强弩、海舟战舰……
难道仅仅因为缺乏战马,组建不了强大的骑兵,就一定要败到如此不堪的程度?
显而易见:宋的失败只能是败在“人”这个最关键的因素上。也就是说,“人”的问题不解决,即便有充足的战马,宋依然会败。
分析南宋失败的原因,我们也不必去为古人想办法,只须看看当时的人曾经提出的建议和方案,分析一下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并参照战争中实际发生的情况,评估一下如果这些方案得以实施或部分得以实施,能不能使南宋避免建炎四年的惨败,或者能不能使南宋不至于败到这种地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何处不逢 12388楼 2013-02-06 14:28:07
楼主断定地理图上没有铜棺山离墨山,依据何在,有没有可供校正的版本?
-----------------------------
依据不需要我再讲了吧,《咸淳毗陵志》中对君山、国山的记载还不清楚吗?
判断刊误并不一定要可供校正的版本,你的古文素养有限,这里不给你讲解如何判断古籍的刊误,只举个简单的例子——《咸淳毗陵志》中有“章溪:在县西七十里,源出章山,北入荊溪。”不需要别的版本,仅凭该书的记载,也能判断出“西”后面漏了一个“南”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何处不逢 12388楼 2013-02-06 14:28:07
古代地图这种地物间位置不准,在咸淳志其他县的地理图上也能看到。是不是都是刊印错误 ?
古地图上凡是空间位置错的离了谱的地物,就一定是刊印错误,这是楼主的断言吗?
请楼主证实。
-----------------------------
这是什么逻辑?我指出一个刊误,就能说明我认为所有的错误都是刊误?这还需要我证实吗?你是不是又想从这侥幸抓一根救命稻草?
古代地图这种地物间位置不准,如果是图文相符,同一书中不自相矛盾,则疑为测绘误差是有道理的。但是,同一作者,在正文里已经详细写明了君山、国山的位置,怎么可能在图上再出现如此离谱的测绘误差?
你一贯挂在嘴边的“常理”、“逻辑”到哪去了?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