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永别了飞刀 @mkopmn 22406楼 2014-08-08 19:32:57
原文只是假设时间是七天,未给出依据。我还是耐心等着吧,我好像就是疑邻偷斧的人,处处怀疑。
-----------------------------
哈哈!你怎么不怀疑你自己?
你不是要直接来几个回合吗?那就正面回答问题——你认为岳飞什么时侯到的黄州?不知道就老实承认。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永别了飞刀 @mkopmn 22406楼 2014-08-08 19:32:57
原文只是假设时间是七天,未给出依据。我还是耐心等着吧,我好像就是疑邻偷斧的人,处处怀疑。
-----------------------------
@湖东隐士 22414楼 2014-08-09 10:30:21
哈哈!你怎么不怀疑你自己?
你不是要直接来几个回合吗?那就正面回答问题——你认为岳飞什么时侯到的黄州?不知道就老实承认。
-----------------------------
不好意思承认是吗?那你怎么好意思用马甲来夸奖自己?

@永别了飞刀 22359楼 2014-08-07 16:10:17
m先生有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抛开观点本身,他是有问必答的,有时无法回答,他会说自己无法回答,这才是我们要的辩论态度!

哈哈!谢谢你展览黑岳派的无耻!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22419楼 2014-08-09 13:35:41
我水平不高,这是事实。另外我和永别了飞刀没什么关系,我也不是他的马甲。我是2013年才注册的,另外我才刚上大学,你不要随便怀疑谁是谁的马甲,
-----------------------------
哦,你不是他的马甲,看来他是你的马甲。
回答问题——你认为岳飞什么时侯到的黄州?不知道就老实承认,别装没看见。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湖东隐士 22420楼 2014-08-09 19:02:00
哦,你不是他的马甲,看来他是你的马甲。
回答问题——你认为岳飞什么时侯到的黄州?不知道就老实
—————————————————
@mkopmn 22424楼 2014-08-09 20:36:34
我不知道
-----------------------------
那你从何处知道枢密院二十一日收到岳飞到达黄州的奏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22266楼 2014-08-03 22:09:46
高宗多次催促岳飞,从绍兴十一年正月十日,诏合诸大兵以待。
-----------------------------
这又是从哪看来的?绍兴十一年正月十日的诏书你见过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208

“金人自知罪恶深重,惧怕我们必报此血海深仇,则他们将做何打算?绝对不会与本朝推诚见信。而本朝却一再以卑辞、重金来屈膝乞求,每次求和所用的器物、钱财都费用不菲;使者来来往往,又使军民士气沮丧;金虏又屡屡提出本朝无法接受的苛刻条件,以各种谋略阻扰本朝自强的企图。最终和议不能达成,只是白白浪费人力、物力。不仅白白忙乱,还不停地干扰了本朝各项自治自强的计划,为害实大。
“二十余年来,金人以此策破契丹、困中国,许多人似乎自始至终都无法醒悟,无法分辨是非、权衡利害。其实,人心没有什么不同,那些人又岂是真的一点都不知道金人是在“以和议佐攻战”?他们只不过是(无谋国的才干,所以)只能怀着侥幸之心,除了希求于万一之外,他们别无办法,却不知道这种侥幸心理的害处有多大。正如古人所云:如果只靠侥幸,有几个能逃脱亡国的下场!至于迎请二圣,则应当在攻战能胜,国势强盛之后,现在派遣使节实属徒劳无益。
“臣愿陛下从今往后,再也不要派遣议和之使,可以吗?
“臣愿陛下先坚定不再后退避敌,不再遣使求和这两个决心,然后一切以至诚之意,择善而为,等到政事修,仓廪实,府库充,器用备,士气振,力可有为之时,再议大举。”

——————————————————————
附录 李纲 《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
金人自知罪恶之重,惧我必报,其措意何如?而我方且卑辞重币,屈体以求之,其不推诚以见信决矣。器币礼物,所费不赀,使轺往来,坐索士气,而又邀我以不可从之事,制我以必不敢为之谋。是和卒不成,而徒为此扰攘也。非特如此,于吾自治自强之计,动辄相妨,实有所害。金人二十余年以此策破契丹,困中国,而终莫之悟。夫辨是非利害者,人心所同,岂真不悟哉?聊复用此以侥幸万一,曾不知其为吾害者甚大,此古人所谓“几何侥幸而不亡人之国”者也。(至于迎请二圣,如侯生之归太公,则当在攻战既胜,国势既强之后,今无益也。)臣愿陛下自今以往,勿复遣和议之使,可乎?
此二说已定,然后择所当为者,一切以至诚之意,为之先后本末,各有次第。俟吾之政事修,仓廪实,府库充,器用备,士气振,力可有为,乃议大举。则虽兵未交,而胜负之势已决矣。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209

在阐述了两个基本点之后,李纲进而指出,朝廷乃是为政的根本,必须赵构先正其心,方可正朝廷,正朝廷方可正百官,因此赵构能否“正心”至关重要,他给赵构提出了六项规劝:
一、信任辅弼:在艰难之时,必须与辅弼之臣同心同德,才可能有所作为,李纲希望赵构能够以至诚之心对待辅国重臣(暗指张浚、赵鼎),让他们长期任职,不要像以前那样频繁更换宰执,也不要听信小人挑拨离间的谗言。
二、公选人材:创业中兴之主尤其需要人才。如果是和平时期,得中庸之材亦可治理国家,而在兴衰拨乱之时,则必须有卓越瑰伟的奇材,否则就难以成就功业。然而,有出众才干的人大多容易为小人所忌嫉,或以流言中伤,或指之为结党营私,或诬陷其为大奸大恶,或以细小之事指责不已,而那些坚持正道的人不谋钻营,又耻于自我辩白,所以难以得到擢升;即便遭到严厉谴责,被重惩远贬,也不愿自辩。现在,不少正人端士被闲废于无用之地,这导致了朝廷中人才匮乏。李纲希望赵构不要徒然叹息无人堪用,而要多加留意那些怀才抱义,愿为国家效力,却无路可以进身的人才。
——————————————————————
附录 李纲 《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
然根本、腹心则在朝廷。惟陛下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使君子小人各得其分,则是非既明,赏罚必当,自然藩方协力,将士用命,强虏不足畏,逆臣不足忧,此特在陛下方寸间耳。
臣昧死条上六事:一曰信任辅弼;二曰公选人材;三曰变革士风;四曰爱惜日力;五曰务尽人事;六曰寅畏天戒。

夫拨乱之主,履时艰难,必资辅弼之臣,同心同德,相与有为,岂易致哉。……今陛下选于众,以图任股肱之臣,遂得捍御大敌,可谓得人矣。然臣愿陛下待以至诚,无事形迹,久任以责成功,勿使小人得以间之,则君臣之美,垂誉无穷。……陛下诚能推信任之诚,臣将见辅弼之任责。而中兴之业,不难致矣。

夫治天下者未尝不资于人材,而创业中兴之主所资为尤多,何则?继体守文,率由旧章,得中庸之材亦足共治;至于艰难有为,兴衰拨乱,则非得卓荦瑰伟之材,未易有济。……然自昔抱不群之材者,多为小人之所忌嫉,或中之以黯闇,或指之为党与,或诬之以大恶,或摘之以细故,而以道事君者,不可则止,难于自进,耻于自明,虽负重谤遭深谴,安于义命,不复自辩。惟至明之主为能察小人之情伪,而辩其臣之非辜。……陛下临御以来,用人材多矣。世之所许以为正人端士者往往闲废于无用之地,岂非罹此谤邪?遂使陛下寤寐侧席,而有乏材之叹。怀才抱义,愿为国家宣力者无因而进前,陛下盍亦少留圣意,致察于此。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22266楼 2014-08-03 22:09:46
高宗多次催促岳飞,从绍兴十一年正月十日,诏合诸大兵以待。此后又催促岳飞多次星夜来援
-----------------------------
这是你写的还是从网上搜的地沟油?是不是说赵构在正月十日就对岳飞发出过援淮西的命令?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22266楼 2014-08-03 22:09:46
高宗多次催促岳飞,从绍兴十一年正月十日,诏合诸大兵以待。此后又催促岳飞多次星夜来援
-----------------------------
@湖东隐士 22434楼 2014-08-10 11:12:00
这是你写的还是从网上搜的地沟油?是不是说赵构在正月十日就对岳飞发出过援淮西的命令?
—————————————————
@mkopmn 22438楼 2014-08-10 11:44:14
十一年,兀术耻顺昌之败,复谋来侵,诏大合兵于淮西以待之。——《宋史杨沂中传》。十一年,兀术复签两河兵,谋再举。帝亦测知敌情,必不一挫遂已,乃诏大合兵于淮西以待之。——《宋史刘锜传》。先是金都元帅自顺昌战败而归,遂保汴京,留屯宋、毫,出入许、郑间,复签两河军与蕃部凡十余万亦谋再举,上亦逆知敌情必不一挫便已,乃诏大合兵于淮西以待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九正月庚戍日记事》,你以为宋高宗是白痴吗?
-----------------------------
哈哈!我不认为赵构是白痴,但认为一看见“诏大合兵于淮西以待之”,就认为赵构给岳飞下达了出兵命令的黑岳派人氏是白痴。
你也不用躲躲闪闪,正面回答问题——是你写的还是从网上搜的地沟油?是不是说赵构在正月十日就对岳飞发出过援淮西的命令?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22440楼 2014-08-10 12:47:28
十一年,兀术耻顺昌之败,复谋来侵,诏大合兵于淮西以待之。——《宋史杨沂中传》。十一年,兀术复签两河兵,谋再举。帝亦测知敌情,必不一挫遂已,乃诏大合兵于淮西以待之。——《宋史刘锜传》。先是金都元帅自顺昌战败而归,遂保汴京,留屯宋、毫,出入许、郑间,复签两河军与蕃部凡十余万亦谋再举,上亦逆知敌情必不一挫便已,乃诏大合兵于淮
—————————————————
不是我写的。
-----------------------------
怎么像挤牙膏似的?正面回答问题——你是不是认为赵构在正月十日就对岳飞发出过援淮西的命令?是不是想借此说明岳飞逗留不进?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湖东隐士 22441楼 2014-08-10 13:44:00
不是我写的。
-----------------------------
@mkopmn 22442楼 2014-08-10 14:39:25
怎么像挤牙膏似的?正面回答问题——你是不是认为赵构在正月十日就对岳飞发出过援淮西的命令?是不是想借此说明岳飞逗留不进?
—————————————————
是的。
-----------------------------
你们黑岳派没有见过正月十日发布的诏旨,凭什么就认定赵构对岳飞发出了援淮西的命令?“大合兵”就一定包括岳飞一军吗?哈哈!你们怎么不把吴璘的军队也包括进去?
去问问写这段话的黑岳派,看有没有人能够拿出“大合兵”包括岳飞一军的依据,如果拿不出来,你们的指控不能成立。去问吧。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zhang507522 22444楼 2014-08-10 16:37:34
楼主跟苍蝇纠缠太多了,老实说看得挺烦,我用只看楼主,就是不想被恶心到,影响阅读流畅性,但是还是那么多……楼主能不能无视那些明显没有半点学术能力的人?
-----------------------------
这样吧,我再注册一个ID,专门清扫垃圾,只看楼主的就不会被干扰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210

三、变革士风:李纲认为赵构必须改变士风败坏的现状。士风淳厚,则议论正而是非明,朝廷赏功罚罪得当,人心悦服,国家就走向昌盛;士风浇薄,则议论不正、是非不明;朝廷赏罚不当而人心不服,国家就走向衰弱。但近以年来,士风尤为败坏,士大夫奔竞钻营,议论徇私,不顾国体,惟求升官得权得势,台谏官只闻风言事,却不核实实情,完全是以伤人为目的。
李纲以张浚去年的起落为例来说明(按:张浚在福建与李纲有交往,李纲应该知道弹劾张浚乃是出自赵构的授意,下面的话虽然表面上是斥责台谏官,实则规诫赵构):
“张浚在关陕时,虽然确有措置不当的过失,但台谏官诬陷他是大奸大恶,这岂不是太过分了吗?好在张浚有救驾之功,足以使陛下信任他的忠心;又有大臣(指赵鼎)为他辨白,能够让陛下不听信谗言。张浚方能洗刷诬陷给他罪名,重又侍奉于陛下左右。假使别的大臣,没有张浚那样的大功,又没有大臣为之辩白,而又有人借机排挤落井下石,在困于诽谤、谗毁之时,将何以洗雪自己的冤屈?
“台谏官本是朝廷的耳目,允许他们闻风言事,但对他们所论列的较为重大的事必须要予以核实。如果属实,自当严惩;如果言而无实,则是诬陷,谗害善良。臣愿陛下降明诏戒谕士大夫,让他们体会陛下的仁德之意,守忠厚之道,以变近年浇薄之风。”

——————————————————————
附录 李纲 《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
士风淳厚,则议论正而是非明;朝廷赏罚,功罪当而人心服,此措置所以得宜,而寖明寖昌也。士风浇薄,则议论不正、是非不明;朝廷赏罚,功罪不当而人心不服,此措置所以失宜,而寖微寖弱也。……臣观近年士风尤薄,随时好恶以取世资,不顾国体惟欲进身,不核事实惟欲伤人。大詈则大进,小诋则小迁,翕訿成风,此非朝廷之福也。
陛下得一张浚,付以重权,使御强敌于关陕。浚虽以忠许国,而事失机会,不为无过,言者痛绳丑诋,诬以大恶,岂不太甚欤?浚有浴日之功,足以结陛下之知;有大臣之辨,足以回陛下之听,故得自洗濯,复侍清光于帷幄之中,然其所伤已多矣!藉使遭谤困谗之臣无浚之功,又无大臣为之辨白,而有下石以挤之者,则何以自雪于君父,冀察其不然哉!
夫朝廷设耳目及献纳论思之官,以广视听,固许之以风闻;至于大故,亦须核实。使果如其言,则诛责所加,岂宜止从轻典?使言而无实,则诬人之罪,伏谗搜慝,得以中害善良,皆非所以修政也。臣愿陛下降明诏以戒谕士大夫,使体德意,从忠厚,变近年浇薄之风。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211

四、爱惜日力:李纲认为实现中兴大业需要很多条件,而准备这些条件需要时间,需要实干,因此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先确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然后一步步地施行,不断积累,才能最终克成大功。而赵构即位九年以来,不仅境土未复、僭逆未诛、国仇未报,连根本国策至今尚在摇摆不定之中,更谈不上为成就大业积累基础。李纲希望赵构尽快确定战略计划,今后珍惜光阴,兢兢业业于国家大计,不能等到渴了才想到要挖井。
五、务尽人事:在李纲看来,成大事者必须尽人事而待天时,所谓“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人事尽于前,则天理应于后”。 天命不可把握,可以把握的是人自己的努力。如今未尽人事,敌虏来了就先退避屈服,又怎能抱怨天命呢?
六、寅畏天戒:和宋朝绝大多数士大夫一样,李纲也笃信天命,笃信灾异乃是上天对君主、大臣的警示。但他认为如果畏惧天戒,能以至诚之心修德改过,则能变灾为祥。这些年来,南宋可谓是灾异不断,荧惑(火星)失次、太白(金星)昼见、地震水灾、或久阴不雨,或久雨不止,或当暑反寒;特别是今年(绍兴五年)的大年初一发生了日食,这无疑是对赵构的严重警示,绝不可等闲视之,赵构一定要认真反省。
上述六项都是在劝谏赵构这个独苗皇帝。

——————————————————————
附录 李纲 《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
今陛下临御,九年于兹,境土未复,僭逆未诛,仇敌未报,尚稽中兴之业,则其始不为之规模,其后不为之积累故也。边事初定之时,朝廷所推行者皆簿书期会,不急之细务,至于攻讨、防守之策,国之大计,皆未尝留意,安得不为僭逆之臣、强悍之虏之所窥伺?然则自今以往,其可不惜日力哉!……臣愿陛下诏二三大臣熟议所以规模者,凡所施为画一条具,如立课程,以次施行;又诏州县,使体陛下德意而奉承之,所立期限勿大遽以致骚扰,勿大缓以失机会,使事得其序,不扰而办,乃为得策。夫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亦无不可为之时,惟失其时,则患之小者日益大,事之易者日益难。……夫用智者,当于未奔腾之前,日日聚之,以待一日之用。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其能及乎?

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人事尽于前,则天理应于后,自然之符。……今未尝尽人事,敌至则先自退屈,而欲责成功于天,其可乎?臣愿陛下诏二、三大臣协心同力,务尽人事,以听天命,则恢复土宇,剪屠鲸鲵,迎还两宫,必有日矣。

比年以来,荧惑失次、太白昼见、地震水溢、或久阴不雨,或久雨不霁,或当暑而反寒;乃正月之朔日有食之,此皆天意眷佑陛下,丁宁反复,以致告戒。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湖东隐士 13590楼 2013-05-17 09:49:00
@南昆山人 13546楼 2013-05-15 11:21:58
御前五降金字牌,请教楼主,给刘光世的金字牌和后来给岳飞的“十三道金牌”是一样的吗?怎么有点金牌满天飞的感觉。
-----------------------------
@胡鑫鑫123 22461楼 2014-08-11 09:52:02
关于金字牌,前面已经详细讲过了,金字牌全称为“金字牌急递”,是当时最快的一种邮递方式,要求正常情况下(无雨雪等障碍)日行四百里。
“御前
—————————————————
那12道金牌就是指一日之内发的十二道撤退的命令?
-----------------------------
是的,一日之内连发十二道,严令岳飞火速班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212

在奏章的最后,李纲请赵构自问:
“陛下可以反思建炎以来的种种决策和行为,是对?还是错?如果是正确的,那为何至今未见到任何成效?如果是错误的,那又怎可再蹈覆辙?因循过去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臣为陛下讲述的都是改弦更张之道。至于是否能择善而从,斟酌而行,则全在陛下!
“祖宗二百年基业的存亡,四海亿兆之生灵的安危,皆系于陛下一身,陛下岂能不栗栗危惧,勉勉自强,上慰祖宗在天之灵,下副四海生灵之望!”
显然,李纲对赵构即位九年以来的所作所为总体上持否定态度。在所有的前宰执大臣的奏章中,他对赵构的批评和规劝是最多的,也是最尖锐的。虽然李纲已经尽量使语气委婉和缓,但重话再怎么轻说也仍然是重话。例如李纲举出张浚的例子论述士风的败坏,其实是在告诫赵构——君不正则臣邪。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言:“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赵构为了收买川陕人心而准备牺牲张浚,为了防止四川出现“独立王国”而授意宰执大臣和台谏官充当打手,对这些事的前前后后,赵构心里比谁都清楚。遇到困难,有了怀疑,不敢光明正大的以正常的方式来解决,而采用权谋手段来达到目的,皇帝自己玩弄权术,臣子将会如何?赵构这样对待救驾功臣,今后还能指望谁对他尽忠?

——————————————————————
附录 李纲 《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
此六者,皆陛下所当先务正心,以正朝廷者。
陛下视建炎以来,其所措置是邪?非邪?以为是,则何以不见其效?以为非,则安可复蹈其辙?臣前所陈,皆改辙之道,非循旧迹所能为也。择善而从,斟酌而行,则在陛下!
夫以祖宗二百年之基,四海亿兆之生灵,皆系于陛下清燕之间,圣虑及此,得不栗栗危惧,勉勉自强,上以慰祖宗在天之灵,下以副四海生灵之望哉!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213

时下,很多人以一种所谓的“人性式解读”来品评历史,他们认为李纲、岳飞这一类人“情商”很低。仿佛李纲比他们笨,对“人性”缺乏深刻认识,虽然当过宰相,但还是“无可救药”,对官场的认识还是那么“肤浅”。似乎只有他们才是“洞察人性,行事高妙”。
然而我们不得不说——肤浅的不是李纲,而是这些“高情商”的历史解读者。
李纲历经宦海沉浮,一度被穷追猛打贬到海南岛,险些丧命于蛮荒之地,他又何尝不知道讲这些逆耳忠言的后果?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让赵构勤勉,让赵构发愤,让赵构克己,让赵构反省,让赵构思过会使他不舒服?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让赵构向前,让赵构宁冒风险也要承担起中兴大任会让他觉得自己没有“爱君”之心,觉得自己把国家的兴亡、百姓的生死看得比皇帝的安乐要重?
李纲在奏章中说:“世人都说,明君贤臣的相遇可谓是千载一时,君主听言用谋尤其是难事。臣子在尚未获得足够信任之时,直言君主的过失,可能会被认为是故意诽谤;君臣相知尚浅而臣子言谈过深,则有可能危及自身。即便是朋友,有些规劝的话尚且不容易说,何况是君臣之间。……臣欲深言,却不能不担心犯龙颜、批逆鳞而使陛下震怒,降临天威……”
明哲保身,知难而退,对李纲这样的人来说从来不是难事,但在谋国不可顾身,顾身不可谋国之时,他选择了“低情商”的行为方式。

——————————————————————
附录 李纲 《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
君臣之遇,号为千载一时,听言用谋,尤其所难。未信而言,则有谤己之嫌;交疏言深,则有失身之戒。盖虽朋友,尚不易言,而况于君臣之间乎?……欲深言之,则虑有犯颜逆鳞之愆威。戚惧交中,进退惟谷。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214

前宰执大臣们的奏章汇集到朝廷之后,赵构、赵鼎、张浚当然是会仔细阅读的。他们各自的分析、判断将对南宋朝廷的决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其中某些意见、建议甚至将决定南宋今后国策的走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前宰执大臣们在对金策略上各执己见,但对待伪齐的态度意见却是高度一致(除了汪伯彦认为应该“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守而备之”,反攻应从西线川陕开始,另颜岐未论及反攻之外,其余的前宰执大臣全部主张讨伐伪齐),这无疑会促使赵构反思原定的对伪齐只守不攻策略,认真考虑是否对伪齐用兵。
然而,现在已经是暮春三月了,按吕颐浩的设想在今年夏天发动进攻是不可能了,一来北伐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而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二来南宋内部还有一个心腹大患未除——必须先解决湖寇杨幺。
此时,奉命出师洗荡洞庭的岳飞已经行进在途中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215

六、真相还原

尽管吴玠的蜀口三战重挫金兵,尽管岳飞一举收复了荆襄六郡,但仍然未能激发起赵构的斗志,未能医好他那顽固的恐金症。而完颜粘罕还在继续使用以和议佐攻战之策,在与章谊、孙近谈判期间,他精心制造了假象,仅在疆界问题上不予让步,对其它的议和条件口气故作松动,并让人透出风声——如果南人有“申包胥哭秦庭”的诚意,求和是有望成功的。
章谊、孙近回到临安时,将这一信息带给了赵构。
不久,赵构决定做出最大让步——与金国签定割让河南、京东的协议。或许在赵构看来,这是一种务实的做法,反正这些地方已经丢了,凭南宋的军力又不可能收复;退一步讲,既便收复了其中的部分州县,将来也无固守的把握。所以,不如公开承认放弃,以求得金国罢兵。
自赵构即位以来,为了求和,他在割地这个原则问题上一退再退。建炎元年傅雱出使归来后,赵构、黄潜善、汪伯彦准备承认赵桓割让黄河以北之地的誓约,并做了放弃陕西部分土地的准备(请回顾《疑案五*歧路之悲》中的相关讲述),可结果却是中了完颜粘罕之计,落得一个仓惶出奔,匹马渡江的狼狈下场;秦桧南归后,赵构根据秦桧汇报的“金人的战略目标”,又把割地范围扩大了一倍,可随后被完颜兀术追得如丧家之犬,不得不浮海逃生。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一 再议和战 正文 5—11—216

对金策略的严重错误,不仅使南宋在对外战争中遭受巨大的失败,也引发了一系列内乱,例如苗刘兵变,当时赵构曾面临被送到金国当投降“信物”的危险。这些惨痛的经历,赵构是不可能忘记的。如果说他对议和胸有成竹,肯定连他自己都不会相信。他之所以仍然“矢志不渝”地要把求和进行到底,是因为在他看来——战,失败是肯定的。
赵构此时是什么心理,被李纲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只不过是无谋国的才干,除了希求于议和万一成功之外,他别无办法,所以只能怀着一丝侥幸之心。
赵构在哀叹命运,哀叹他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正因如此,李纲才让他自问——陛下未尽人事,敌虏来了就先退避屈服,又怎能抱怨天命呢?)
然而,赵构没有估计到,他的这一决定遭到了以朱胜非为首的全体宰执大臣的反对。执行黄潜善、汪伯彦的割地方案,还可以把罪责推给赵桓;执行秦桧的割地方案,还能找一个极为牵强的理由——赵桓答应的是割让黄河以北,现在黄河“不幸”改道,故而只能按新道来执行原来的誓约。尽管这是掩耳盗铃,但毕竟还能找到个掩耳盗铃的理由,而赵构此次的割地方案却是连一个掩耳盗铃的理由都找不到的。并且,这不仅是割让了祖宗之地,还是永久地承认了伪齐政权的合法性。
谁签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谁就是大宋的千古罪人。所以,在反复劝谏无果之后,朱胜非提出了辞职——他不愿当这个卖国宰相。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