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三国时期主要战争

三国时期主要战争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年昔逸尘 2018-01-30 10:07:59
支持兄弟!
-----------------------------
百万英雄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草民123abc 2018-01-30 01:48:49
[d:赞] 好
-----------------------------
谢谢!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四)三国归晋——晋平吴


晋灭吴之战,是强大的西晋对弱小的东吴进行的一次统一战争,也是三国时期最后的一次大战。这次战争结束了中国九十年割据混乱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从军事上看,这次战争也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取得成功的,是经过长期周密的准备,水陆并进,在长江中上游广大正面上进行的一次江河攻防战争。羊祜、王濬、杜预、张华等人的灭吴谋议,西晋的战争准备、战略方针、部署和战役指导,以及吴国必然灭亡的原因都是值得探讨的战略问题。
魏元帝景元四年(吴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以后,魏国不仅扩大了疆域,而且收编了蜀汉近十万部队,军力大大增强,从而更加巩固了司马氏在曹魏政权中的统治地位。次年,魏元帝曹奂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晋王,加九锡。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司马昭死,他的嫡长子司马炎继任相国、晋王爵位。同年十二月丙寅(十七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晋,改元泰始,史称“西晋”。
司马炎代魏后,即有灭吴之志,但由于长江天堑的阻隔,不能立即出兵,因此暗中积极进行灭吴的准备工作。他采取在军事上长期准备、在政治上怀柔策略互相结合的两手政策。
一、积极进行军事准备
——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
——征东大将军卫瓘都督青州诸军事,镇守临淄(今山东淄博);
——镇东大将军司马伷(zhòu)(司马懿第五子)都督徐州诸军事,镇守下邳(今江苏邳县南);
——同意羊祜减少在荆州的守备部队,进行屯田,以充军食的建议;
——以王濬为益州刺史,在巴蜀训练水师,大造舟楫。
二、运用怀柔政策
——优待投降的蜀汉君臣、流离转徙到中原地区的蜀汉名臣的子孙,“一以慰巴蜀之心,其次倾吴人之望”(《晋书·列传第六十一·文立》);
——派遣使者通好吴国,以消除吴人的敌意;
——重用和重赏吴国降将孙秀、孙楷,以瓦解吴军的斗志;
——“与吴人开布大信”,遣还吴国的俘虏及家眷,“降者欲去皆听之”。特别是羊祜镇守荆州期间,“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人)心”(《晋书·列传第四·羊祜》)。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新泰)人,出身于汉魏名门士族之家。祖上世代有人出仕二千石以上的官职,到羊祜已是第九代,都以清廉有德行闻名。母亲蔡氏是东汉名儒蔡邕的女儿,姐姐(即景献皇后羊徽瑜)嫁与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史称羊祜“博学能属文(写文章),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晋书·列传第四·羊祜》)。夏侯威(夏侯渊四子)认为他不同常人,便将兄长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了他。
魏明帝曹叡去世后,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同受遗命辅政。曹氏、司马氏的斗争日趋激烈。曹爽征召他任职,但他判断曹爽终非司马懿的对手,因此拒不受征。游离于两大集团争斗之外。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后,与曹爽有关的很多人都受到株连,羊祜的岳父夏侯霸也投奔蜀汉。羊祜因与司马氏有姻亲关系,并未受到牵连。
司马昭任大将军后,朝廷公车征拜(以朝廷车马接送应举的人)羊祜为中书侍郎,不久迁为给事中、黄门郎。钟会被诛之后,羊祜任相国从事中郎,与司马炎的另一心腹荀勖共掌机密。后迁中领军,“悉统(宫中)宿卫,入直(值勤)殿中”,执掌禁军,兼管宫内外。司马炎受禅称帝后,羊祜“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晋书·列传第四·羊祜》)。泰始五年(公元269年)羊祜被任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次年,东吴也以陆抗(陆逊次子)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坐镇荆州。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西陵之战后,羊祜认识到,吴国虽已衰败,但仍具备一定的实力,特别是有名将陆抗镇守荆州,平吴不宜操之过急,因此采取怀柔政策。他行军经过吴境,缺乏粮食,收割了吴人的庄稼,回去之后按照粮食所值,用绢帛偿还。他率部下行猎于江沔,只限于晋地,不入吴境。如果猎物先为吴人所伤而被晋军捕获的,都送还吴人。他与陆抗比邻而处,亦持友好态度,常遣使通信问好,互赠药酒,以昭信义。羊祜的这些作法,使吴人都十分尊重他,不称呼他的名字,只称他“羊公”。
对于羊祜的这些作法,陆抗心中很清楚,因此经常告诫部下,谨守边境,不要贪图小利,贸然滋事。吴主孙皓听说双方边境交往和睦,就派人斥责陆抗。陆抗说:一乡一邑之间,都不能不讲信义,更何况是大国间呢!我如果不这样做,就正好宣扬了羊祜的恩惠,让其用心得逞。
当时吴军出动频繁,经常寇掠边境,陆抗便上疏说:

今不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彫(凋)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非国家之良策也。昔齐鲁三战,鲁人再克而亡不旋踵。何则?大小之势异也。况今师所克获,不补所丧哉……诚宜蹔息进取小规,以畜士民之力,观衅伺隙【《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其大意是:现在不致力于农业生产,富国强兵,而听任诸将追求功名,穷兵黩武,动辄就耗费数以万计的钱财,士卒困苦疲惫,敌人没有被削弱,而我们自己却已疲惫不堪,这不是为国之道的良策。从前齐、鲁三战而鲁国两次取胜,但鲁国很快就灭亡了,这是为什么?原因在于国家大小、实力强弱不同。何况如今用兵征战所获得的战果,还不能补偿所遭受的损失!应该暂停用兵以积蓄国力,静待时机。
但孙皓不听。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司马炎恢复羊祜在西陵之战后贬降的一切职务,加封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此时荆州晋军经过七年的“缮甲训卒,广为戎备”(《晋书·列传第四·羊祜》),实力远远超过了吴军。这时的吴国因吴主孙皓的高压统治,内部矛盾日益激化,人心背离,而陆抗又于两年前病死。晋国在积极备战,待时而动;吴国却江防废弛,麻痹无备。羊祜认为灭吴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同年十月,他向司马炎上《请伐吴疏》,提出灭吴的战略计划:

蜀平之时,天下皆谓吴当并亡,自此来十三年……谋之虽多,而决之欲独。凡以险阻得存者,谓所敌者同,力足自固。苟其轻重不齐,强弱异势……而险阻不可保也。蜀之为国,非不险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及进兵之日,曾无籓篱之限……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非皆无战心,诚力不足相抗。至刘禅降服,诸营堡者索然俱散。今江淮之难,不过剑阁;山川之险,不过岷汉;孙皓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今不于此平吴,而更阻兵相守,征夫苦役,日寻干戈,经历盛衰,不可长久,宜当时定,以一四海。今若引梁益之兵(王濬时监梁、益诸军)水陆俱下,荆楚之众(羊祜所统)进临江陵,平南(指平南将军胡奋)、豫州(指豫州刺史王戎),直指夏口,徐、扬(王浑所部)、青、兗(琅琊王司马伷所部)并向秣陵……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吴缘江为国……东西数千里……所敌者大,无有宁息。孙皓恣情任意,与下多忌……将疑于朝,士困于野,无有保世之计,一定之心。平常之日,犹怀去就,兵临之际,必有应者,终不能齐力致死,已可知也。其俗急速,不能持久,弓弩戟盾不如中国,唯有水战是其所便。一入其境,则长江非复所固,还保城池,则去长入短。而官军县(悬)进,人有致节之志……如此,军不逾时,克可必矣【《晋书·列传第四·羊祜》】。

羊祜首先在奏疏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力量的强弱,而非地略。他说:平定蜀国的时候,天下人都认为吴国也应当一同灭亡,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十三年了。谋议虽多而决策却在于一人。凡是凭借地势险阻得以生存的,是因为敌对双方势均力敌的缘故,力量足以自守。假如双方力量强弱不同,那么虽有险阻也无法自保。蜀国的地势不可谓不险,都说是一夫当关,千人莫开。可等到我军进兵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的阻碍,席卷而下,直接兵临成都城下,汉中各城的守军都龟缩不敢出。并不是蜀军没有抵抗之心,实在是其力量不足以与我相对抗。等到刘禅投降,各地守军都一哄而散。
接着分析了晋、吴两国的形势:如今江、淮地区的地势之险不如蜀国;孙皓的残暴,又超过刘禅;吴人困苦胜于巴蜀。而晋军兵众,多于以前;资储器械,强于过去。不趁此时平定吴国,而继续坚守要塞相互对峙,使天下人苦于征役,每日寻思以干戈相向,不能这样长久下去,应当适时决定,一统天下。
然后提出灭吴的战略设想:若以梁、益二州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逼江陵;胡平南、王豫州所部直趋夏口;徐、扬、青、兖各军并向秣陵。这样一来,吴国势必兵力分散,处处告急,只要一处突破,必会全线震荡。
最后羊祜指出了吴军的弱点:一、吴国沿江设防,东西数千里,战线过于宽广。二、孙皓恣情任意,对部下多有猜忌,因此将领们疑惧不安,士卒困顿疲惫,没有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长久打算。平常尚且在考虑去留之意,到了兵临城下之际,必定有响应的人,不会齐心协力为国死战。三、吴军惯于速决,不善持久战,弓弩戟盾等器械不如我们,惟有水战是他们的长处。一旦进入吴境进行陆战,吴军就暴露了短处,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我军深入敌境,人人有献身效命的决心。像这样,战争不会拖延很久,胜利是必然的。
奏疏得到了司马炎的肯定,但遭到大多数朝臣的反对,权臣贾充、荀勖、冯紞等人的态度尤为激烈。他们提出凉州树机能的叛乱未定,不应该同时两线作战。但羊祜认为“吴平则胡(树机能)自定”(《晋书·列传第四·羊祜》),应当迅速完成统一大业。当时只有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及前线几个主要将领支持,但他们是属于少数派。由于朝臣多有反对之声,司马炎最终决定暂不伐吴。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年昔逸尘 2018-02-03 17:22:10
看望兄弟
-----------------------------
谢了!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晋武帝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正月,羊祜因病重返回洛阳,他向司马炎面陈伐吴之计,司马炎非常赞同他的意见。由于羊祜有病,不便一次次地去朝见司马炎,司马炎便派中书令张华去向他询问伐吴方略。羊祜认为:

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若孙皓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明君),虽百万之众,长江未可而越也,将为后患乎【《晋书·列传第四·羊祜》】!

张华很赞同羊祜的看法,回禀晋武帝后,司马炎便想让羊祜带病统帅诸军,羊祜以年老恳辞。同年十一月,羊祜病故。死前,他举荐杜预代替自己。于是司马炎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第二年四月,在益州训练水师达七年之久的刺史王濬又上疏,请求抓紧时机,出兵灭吴。晋武帝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正准备出兵,此时适值安东将军王浑表报孙皓有北上的企图,吴军沿边戍守部队戒严。于是朝议待明年再行出师。
杜预在荆州一切已准备停当,听说要改期到明年才出师,一再上表力争,说:

自闰月以来,贼但敕严,下无兵上。以理势推之,贼之穷计,力不两完(难以两面兼顾),必先护上流,勤保夏口以东,以延视息,无缘多兵西上,空其国都。而陛下过听,便用委弃大计,纵敌患生……自秋已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晋书·列传第四·杜预》】。

意思是说,自从闰七月以来,吴军虽然加强了防备,但下游吴兵并没有沿江上调。按理来说,吴军兵力不足以同时兼顾上、下游,必定要先保住上游夏口以东地区,不可能大规模派兵溯江西进,而使国都空虚。但是陛下却由于误听,而放弃灭吴大计,只能是留下后患。自入秋以来,我们准备大举南征的行迹已经暴露。如果现在中止行动,孙皓会重新部署防御,可能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加强整备长江以南各城防御,把居民迁去后方。到那时,攻城不克,野无所掠,那么今年制定的计划明年就会落空。
杜预的表报抵达洛阳宫苑时,司马炎正在和张华下棋。张华乘机再度劝司马炎排除群议,早下决心。他说:“陛下圣明神武,朝野清晏,国富兵强,号令如一,吴主荒淫骄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晋书·列传第四·杜预》)这样,在王濬、杜预、张华轮番劝谏下,司马炎才最后下定决心伐吴。他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负责水路粮运。然而贾充及其党羽荀勖、冯紞等人依然反对出兵,固执力争,惹得司马炎大发雷霆。贾充见晋武帝动怒,免冠谢罪,不敢再说反对。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老猫很2 2018-02-09 01:01:12
大陆内,就没有懂历史的…不要以为只是名称问题!
用典故写说书文稿,这是大陆娃一向管用手段。外加深受“共惨”毒害,于是,只会本末倒置,赵本说书了。
看到起义…这文,已经死了。
-----------------------------
你呆湾的?怪不得,把字认全了再来。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羊祜两次向晋武帝提出灭吴的建议,从地利、人和、时机各方面来分析论述吴国必然覆灭的形势,是十分中肯的论断。他提出多路并进,水陆齐发,一举灭吴的战略部署,是史无前例的。晋武帝策定的灭吴战略方针和部署,可以说是羊祜遗留计划的翻版。
羊祜不空谈高论,而善于把他的战略设想付诸于具体的战备与怀柔两手政策中。他举荐王濬为益州刺史,在巴蜀训练水师,大造船舰,以备顺流东下;减少戍逻士卒,垦田八百顷,“其绐(dài)至也(他刚上任的时候),军无百日之粮,及其季年(到了后期),乃有十年之积”(《资治通鉴·晋纪一·晋武帝泰始五年》)。他在荆州“务修德信,以怀吴人”(《资治通鉴·晋纪一·晋武帝泰始八年》),临死前推荐的杜预也十分得力,后来在灭吴战争中,杜预运筹帷幄,着眼全局,谋深虑远。吴国灭亡后,朝臣朝贺庆功,司马炎举杯流涕说:“此羊太傅之功也。”(《晋书·列传第四·羊祜》)这是论功行赏时,对羊祜公正的评定。羊祜可以说是晋朝开国的功臣,也是三国末期第一流的将才。
反观贾充、荀勖、冯紞之流,凭宠信用事,结党弄权,他们再三反对羊祜陈述的灭吴计划,却又提不出至当的理由。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再三反对呢?杜预在向晋武帝的奏疏中,揭露了贾充等人的肺腑。他认为,“羊祜与朝臣多不同,不先博画而密与陛下共施此计,故益令多异”(《晋书·列传第四·杜预》)。就是贾充等人认为计划不是出自他们所拟,捞不到功劳;又因为他们反对过这个计划,以先前的言论感到羞耻,因而固执地坚持意见,矢不改口。灭吴是军国大计,是军事秘密,要通过秘密准备后,才能付诸实施,怎能事先与朝臣广泛讨论。贾充等自以为是朝中权贵,元老重臣;又怨恨羊祜不向他们攀附,因而挟私怨,再三反对羊祜提出的切实可行的计划。
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曾参与镇压淮南叛乱和弑杀魏帝曹髦,深得司马氏信任。当初,司马昭本想将王位传给次子舞阳侯司马攸,但被贾充劝阻,司马炎才得以被立为世子。司马炎受禅后,拜贾充为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封鲁郡公。由于贾充等对晋武帝有拥戴之功,因此司马炎对他们颇为信任,伐吴诏书下达,任命贾充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总统六师,但是贾充依然不买账。据《晋书·列传第十·贾充》载,贾充担心出征不能建功,上表说“西有昆夷(少数民族)之患,北有幽、并(州)之戍,天下劳扰,年谷不登(收成不好),兴军致讨,惧非其时(恐怕不是时候)。又臣老迈,非所克堪(不能承担此任)”,拒不受命。司马炎下诏说:“君不行(你不去),吾便自出(我亲自去)。”“(贾)充不得已,乃受节钺”,领中军南屯襄阳,为诸军节度。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根据羊祜生前所建议的战略计划,晋武帝制定了“多路并进、水陆齐发、突然袭击、一举灭吴”的战略方针,并作出部署:
——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自下邳向涂中(今安徽滁县)进军;
——安东将军王浑自扬州(州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向江西(指今安徽芜湖一带长江以西和以北地区)方向进 军;
——建威将军、豫州刺史王戎自豫州(州治今河南汝南东南)向武昌方向进军;
——平南将军胡奋自荆州(州治今河南新野)向夏口(今湖北汉口)方向进军;
——镇南大将军杜预自襄阳向江陵方向进军;
——龙骧将军王濬与广武将军、巴东监军唐彬率水师自巴蜀浮江而下,直趋建邺(今江苏南京)。
六路晋军总兵力二十余万,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冠军杨济为副都督,统率中军,南屯襄阳,节度诸路军;以张华为度支尚书,量计运漕事宜。并规定王濬水师至建平(郡治巫县,今重庆巫山北)时,受杜预指挥;至建业后,受王浑指挥,以便水陆协同作战。晋军的总战略意图是:以司马伷、王浑直逼建邺,牵制吴军主力,使其不能增援上游;以王戎、胡奋、杜预夺取夏口以西各战略要点,策应王濬水师顺江而下;然后王濬、司马伷、王浑分别东进、南下,夺取建邺。
江河防御,正面宽广,江面辽阔,侦查搜索均受限制,敌情不明;千里江防,一点被突破,则全盘皆输。所以攻方常实施奇袭强袭,秘密企图,声东击西,使防御方判断不清攻方的渡河点。尤其是广正面多出渡河,会使防御方难于应付。
司马炎所制定的灭吴战略方针和部署,就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多路并进,水陆齐发,是比较符合江河进攻原则的:
第一,吴国的兵力居于劣势,江防东西数千里,备多力分。晋军六路并进,水陆齐发,实施广正面的进攻,便于把吴国的江防截成数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上下游兵力不能互相调动支援,处处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晋军六路并进,任何一二处渡江成功,逐渐扩大,吴国都会处于溃败。
第二,蜀汉灭亡后,吴国已失去上游形势。晋与吴共有长江,天堑不能飞渡的难题已解。从巴蜀、襄樊水陆齐发,顺流而下,就充分地利用了地略上的有利形势,使吴国难于应付,王濬水师即使迟滞于中游或被击破,不能直抵石头城,杜预取荆、交二州,东吴也会归于失败。若王浑也迅速渡江,则韩擒虎灭陈的历史早就出现了。
第三,多路并进,水陆齐发,声势浩大,军威逼人,从士气上大大地威慑了吴军。史称“(王)濬兵甲满江,旌旗烛天,威势甚盛,吴人大惧”(《资治通鉴·晋纪三·晋武帝太康元年》),有利于迅速解决战争。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晋武帝太康元年(吴天纪四年,公元280年)正月,晋军杜预部开始向江陵推进,王浑部向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方向进军,分别从长江上、下游拉开了灭吴战争的帷幕。
二月,王濬、唐彬的水师击破丹杨的吴军丹杨监盛纪部,顺流而下,破坏了建平太守吾彦在长江险要处所设置的拦江铁索和铁椎,相继攻拔西陵(今湖北宜昌东)、荆门、夷道(今湖北宜都)等地,俘获东吴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璩、西陵监郑广、夷道监陆晏(陆抗子)、水军都督陆景(陆抗弟)等人。
与此同时,杜预遣牙门将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趁夜渡江,袭击乐乡(今湖北松滋东),俘获了吴国上游统帅孙歆,乘胜攻占江陵。胡奋部也攻克江安(今湖北公安)。晋军所到之处,吴军大多不战而降。于是风声所播,“沅(水)湘(水)以南,至于交广(二州),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晋书·列传第四·杜预传》)【《晋书·列传第四·杜预》载:“歆遣军出拒王濬,大败而还。(周)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歆不觉,直至帐下,虏歆而还。”并未说明攻下乐乡。《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濬》载:“(二月)乙丑(初八日),克乐乡。”由此可见,周旨等只是活捉了孙歆,并未攻克乐乡】。
至此,晋军以荆州已定,调整部署。二月乙亥(十八日),晋武帝下诏:
——王濬、唐彬扫除巴丘(今湖南岳阳东)吴军,与胡奋、王戎共同平定夏口、武昌,然后顺流东下,直捣秣 陵(今江苏江宁东南)。夏口平定后,胡奋应分兵七千给王濬,武昌平定后,王戎应分兵六千给唐彬;
——杜预安定零陵、桂阳两郡,绥抚衡阳郡,平定荆州南部,并分兵万人给王濬、分兵七千给唐彬;
——太尉贾充移驻项城,总督诸方。
晋武帝之所以下达这份诏书,是有原因的。按照计划,王濬的水师至建平后,受杜预节度。然而杜预认为,王濬如能攻下建平,则应顺流长驱直下,不宜再受他节度;如王濬不能攻克建平,也就无法接受他的指挥。所以王濬攻克西陵之后,杜预便写信给他,要他挥军直取建邺,建立大功。王濬接信后大喜,遂将此信上表晋武帝,晋武帝同意了杜预的建议,也就有了十八日的这份诏书。从晋军最初的战略部署来看,王濬抵达长江下游后,应受安东将军王浑节度,然而在这份新下达的诏书中,却并未提及这一点,这也为后来二人争功埋下了伏笔。
王戎接到诏书后,派遣参军罗尚、刘乔率兵配合王濬围攻武昌。同月,吴江夏太守刘朗和武昌守将虞昺(bǐng)相继投降。据《三国志·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注引《会稽典录》记载:“昺字世文,(虞)翻第八子也……晋军来伐,遣昺持节都督武昌已上诸军事,昺先上还节盖印绶,然后归顺。”也就是说虞昺并没有抵抗,而是直接向王濬投降了。《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濬》记载:“濬自发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没有遇到顽强抵抗),夏口、武昌,无相支抗(互不支援)。”说明晋军水师攻夏口、武昌十分顺利【注:关于王濬攻克武昌的具体时间,史无记载。《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濬》载,灭吴之后王濬受到诽谤,于是上疏晋武帝解释。其中写道:“前伪中郎将孔摅(shū)说,去(年)二月武昌失守,水军行至。”《晋书·帝纪第三·武帝》载:“三月壬申(十五日),王濬以舟师至于建邺之石头(城)。”另,当时吴合浦(今广西合浦)太守修允部下郭马反乱,吴主孙皓派遣徐陵督陶濬领兵讨伐,但陶濬到武昌时晋军已经发动伐吴,因此陶濬止兵不进,后返回建邺。陶濬返回建邺的时间,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记载,“三月……戊辰(十一日),陶濬从武昌还”。结合以上三条史料推测,王濬攻克武昌应该是在二月下旬这段时间内】。
长江上游战役顺利结束后,杜预召集各军会议,商讨下一步行动的决策。有人主张暂时停止进军,认为:“百年之寇,未可尽克。今向(快到)暑(天),水潦方降(雨水正多),疾疫将起,宜俟来冬(应该等到冬天),更(再)为大举。”杜预主张乘胜进兵。他说道:“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不再有费力的地方)。”(《晋书·列传第四·杜预》)杜预认为晋军兵威大振,有如以刀破竹,开始的几节尚需用力,其后则可迎刃而解。于是着手进行进攻秣陵的部署。
盛夏南征江淮一直是北兵大忌,因而在洛阳朝臣中,有许多人也都认为未可轻进,主张罢兵,只有中书令张华坚决认定攻吴必克。贾充趁机上表说:“吴未可悉定,方(正值)夏,江淮下湿,疾疫必起,宜召(回)诸军,以为后图。”还提出腰斩主战的张华,以谢天下。贾充的党羽中书监荀勖亦奏请晋武帝,按照贾充的意见办理。面对贾充等人的发难,晋武帝表示:“此(继续进军)是吾意,华但与吾同耳。”(《晋书·列传第六·张华》)不久,吴国投降,贾充才感到惭愧恐惧,向晋武帝谢罪。杜预听闻贾充的表奏,立即“驰表固争,言平(吴)(就)在旦夕”(《晋书·列传第十·贾充》)。表章还在途中,吴国就已投降。一系列争议的史实说明,在出师灭吴这一重大决策上,斗争是激烈的。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在长江下游方向,吴主孙皓于太康元年(吴天纪四年,公元280年)二月探知晋安东将军王浑率军南下后,命丞相张悌统率丹杨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诸葛诞子)率兵三万,渡江迎战,以阻止晋军渡江。张悌率军进至牛渚(今安徽当涂采石矶附近)时,沈莹向张悌分析形势,说:

晋治水军于蜀久矣,今倾国大举,万里齐力,必悉益州之众浮江而下。我上流诸军,无有戎备,名将皆死,幼少当任,恐边江诸城,尽莫能御也。晋之水军,必至于此矣!宜畜众力,待来一战,若胜之日,江西自清,上方虽坏,可还取之。今渡江逆战,胜不可保,如或摧丧,则大事去矣【《襄阳耆旧记·卷第二·张悌》】!

沈莹认为:晋在蜀地训练水军已经有相当长时间,现在以倾国之力大举进攻,必尽遣其水军浮江而下,我上流各部队,素来没有军备,名将又都已亡故,只是些年轻人在担当重任,恐怕无法抵挡晋军的攻势。晋水军必然会顺利东下。据此,他建议:应集中兵力于牛渚,等待晋军前来,一决胜负。如能取胜,那么江西地区自可稳定,上流所失之地,也可夺回。如果渡江与晋军决战,胜负难以预测,若不幸失利,则大事去矣。
但张悌不同意沈莹的建议,他认为:

吴之将亡,贤愚(之人)所(尽)知,非今日也。吾恐蜀兵来至此,众心必骇惧,不可复整。今宜渡江,可用决战力争。如其败丧,则同死社稷,无所复恨;若其克胜,则北敌奔走,兵势万倍,便当乘威南上(指溯江西进),逆之中道,不忧不破也。若如子计,恐行散尽,相与坐待敌至,君臣俱降,无复一人死难者,不亦辱乎【《襄阳耆旧记·卷第二·张悌》】!

意思是:蜀国被吞并后,天下人都知道,吴国灭亡是迟早的事。我担心晋兵一旦到达牛渚,士卒必然恐惧惊慌,或许会不战而溃。应该趁现在晋兵水、陆大军未合之时,渡江与之决战,或许还有胜利的希望。如果失败,为国而死,也死而无憾;若能取胜,则南下的晋军必然溃散,我军声势倍增,然后乘胜溯江而上,在半路上迎击西来之敌,不愁不能克敌制胜。要是依照你的计划,坐等敌人前来,恐怕兵士早逃散了,君臣一起投降,没有一人死于国难,这难道不是耻辱吗?
三月初,张悌率军渡江后,围王浑部将城阳都尉张乔于杨荷桥(今安徽和县境)。张乔只有七千人,兵微势弱,便闭寨请降。副军师诸葛靓认为,张乔是以假投降行缓兵之计,拖延时日,等待后援,应急速进兵将其消灭。但张悌反对,他认为:“强敌在前,不宜先事其小;且杀降不祥。”(《三国志·三嗣主传》注引干宝《晋纪》)意思是大敌在前,不应该因小敌而轻易出战。于是接受了张乔的投降。
接受张乔的投降后,张悌率兵继续前行,与晋军王浑部主力扬州刺史周浚、讨吴护军张翰遭遇,两军“成陈(阵)相对。沈莹领丹杨锐卒刀盾五千,号曰青巾兵,前后屡陷坚陈(阵),于是以驰淮南军(指晋军),三(次)冲(击)不动”(《三国志·三嗣主传》注引干宝《晋纪》),被迫退回。晋军趁吴军后退混乱之际,挥军猛击,吴兵大溃,“将帅不能止”。伪降的“张乔又出其后”,前后夹击,“大败吴军于版桥”(《三国志·三嗣主传》注引干宝《晋纪》),张悌、沈莹、孙震力战而死,诸葛靓仅率数百人逃走。《晋书·列传第三十一·周浚》记载说,周浚“随王浑伐吴,攻破江西屯戍,与孙皓中军大战,斩伪丞相张悌等首级数千,俘馘(guó)万计,进军屯于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
张悌军破,吴国上下大为震动,已呈土崩瓦解之势。晋军王浑、司马伷两部乘胜逼近长江北岸。王浑的部下扬州别驾何恽认为:“张悌率精锐之卒,悉吴国之众,殄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今王龙骧(指王濬)既破武昌,兵威甚盛,顺流而下,所向辄克,土崩之势见矣。”因此,他建议“宜速渡江,直指建邺,大军卒至,夺其胆气,可不战而擒”(《晋书·列传第三十一·周浚》)。
但是王浑“闇于事机,而欲慎已免咎(谨慎行事,不使自己有过失)”(《晋书·列传第三十一·周浚》),未采纳何恽的建议。他认为:晋武帝只命他出兵江北,并没有让他渡江。如果渡江就是违背诏命,即使获胜也难以得到封赏,但如失利必获重罪。因此他坚持按原诏命,就地等待王濬的到达,然后再统一节制王濬等部渡江作战。显然,王浑并没有留意到晋武帝二月十八日那份诏书的内容。
何恽再次申诉他的意见,说:将军身为上将,当见机行事,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岂有事事等待诏命之理。但王浑谨奉诏命行事,终究没有采纳何恽的建议,按兵不动。
王濬攻克武昌之后,率水军顺流东下,直逼建业,当进至建邺西南的三山(今南京西南五十里)时,吴主孙皓才派游击将军张象率水军万人抵抗。但吴军军心已散,面对晋军楼船填江、旌旗蔽日的声势,甚至连交战的勇气也没有,史称“(张)象军望旗而降”(《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濬》)。孙皓不得已又拼凑了二万人交给陶濬,命他抵御晋军。结果,出发前夜二万人逃散一空。
此时,晋军王浑、王濬和司马伷各路都已抵达建邺附近。三月十五日,王濬师过三山,王浑派人邀请王濬过江商讨军情,王濬扬帆直指建邺,并派人回报说:江风正利,不便停泊。当天,王濬率戎卒八万,方舟百里,冲入石头城,孙皓只好“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濬》),亲至王濬军门请降。九十多年的分裂局面至此宣告结束,三国归于一统。正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在晋灭吴之战的七十二年前,同样据有中原的曹操率军南下,企图并吞荆、扬,但最终止步于赤壁。赤壁之战与晋灭吴之战有几个共同点:如都是北方企图统一南方,都是渡江作战,都是以强凌弱。但是结果一个惨败,一个全胜,结局迥异。
赤壁之战前,周瑜、诸葛亮曾预测曹操必败,原因在于曹操有五个十分不利的因素:一、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二、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三、盛寒出兵,马无藁草。四、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五、新收刘表之众,尚未归心。
应该说,这五个不利因素晋国也遇到了,由于准备充分,都较好的避免了。如凉州树机能反乱,这是西晋的后患。但树机能的主要活动区是在凉州,其势力尚不能影响到关中腹地,况且晋武帝伐吴前已经派军进讨凉州,控制了形势。又如第二、第四个不利因素,对晋军来说也存在。晋军要克服长江天堑,必须从制作舟舰、训练水军着手,水军在灭吴战争中起了主要作用,这是王濬在巴蜀七年努力的结果。再如第三个问题,晋军也成功的解决了,“马无藁草”的问题并没有出现在晋军身上,这是因为羊祜在荆州经营多年,有十年积谷,再加采用设置常平仓等措施,晋军的粮草储备是充足的。如果司马昭在灭蜀之后立即出兵灭吴,那么第五个不利因素也将不可避免的遇到。但时隔十六年后,晋国在巴蜀的统治已经十分稳固,特别是晋武帝采纳文立的建议,量才叙用如诸葛亮、蒋琬、费祎等蜀汉名臣子孙,给以优待,以夺人心,极大地巩固了在巴蜀的统治。这都表明进行长期而充分的准备是必要的。
在进行长期军事准备的同时,晋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攻心政策,特别是羊祜的怀柔政策颇见成效,消除了吴国军民的敌意对孙皓也起了麻痹作用,为尔后的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杜预平定荆、交二州,几乎是兵不血刃,吴人望风而降,郡县传檄而定,达到了“攻心为上”的要求。由此可见,充分的军事准备和有效地攻心策略,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晋国把胜利寄托在充分准备的可靠基础上,因此才顺利地取得了灭吴战争的胜利。
晋国灭吴的战略部署是水陆并进。王濬楼船所运载的水军由武昌乘胜东下,王浑所统率的扬州诸军由江北南来,会师建邺。晋军处于外线作战的态势。吴军抵御之策是死守建邺孤城,待晋国水、陆大军兵临城下时,再与之背城一战呢?还是趁晋国水、陆大军正分进,尚未构成合击之际,先击其一路?
吴丞相张悌和丹杨太守沈莹都不赞成坐以待毙,主张趁其分进之际主动出击,这一决策是符合内线作战的指导原则的。但二人又有不同:沈莹主张积蓄兵力,先与顺流东下的晋军水师决战;而张悌认为应先渡江迎击王浑统率的扬州诸军,如果胜利则再乘胜溯江西上,迎击王濬水军。这两种作战方案,我认为还是以先渡江迎战王浑的扬州诸军较为有利。只是吴军军心已散,士无斗志,败亡之局早已铸成,虽有智者也难以善其后了。张悌深知战亦亡,不战亦亡,宁愿“同死社稷,无所复恨”,而不愿束手投降,蒙受羞辱,也算得是一位义烈之将。
晋军负责长江下游指挥的安东将军王浑,在歼灭张悌率领的吴军精锐后,不机断行事采纳何恽“宜速渡江,直指建邺”的建议,及时转入追击,乘胜渡江,迅速攻克建邺,赢得战争的胜利,却谨守诏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按兵不动,缺乏担任方面指挥的才能。他在十五日黄昏遣使送书,要求王濬接受其节度,并令王濬于十六日率军包围石头城,防止孙皓逃跑,同时索要益、荆二州所属各将领的名录。此时,王濬已抵达建邺,孙皓伏罪,因此没有执行这道命令。
由于伐吴首功被王濬夺走,王浑为此大为恼怒,后来多次上表晋武帝,陈诉王濬“违诏不受节度,诬罪状之”(《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濬》),而丝毫不反省自己“缓师失机”。据《晋书·列传第十五·何攀》载:“而王浑恚于后机(晚到),欲攻濬。”
王浑,字玄冲,出自魏晋时期世家豪门太原王氏,其子王济娶晋武帝之女常山公主,既为豪族又为皇亲国戚。王濬,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湖(今河南灵宝西)人,虽然也是“家世二千石”(《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濬》的士族,但在讲究门第的魏晋时代来说,和太原王氏比起来相差太远。面对王浑的发难,王濬也是无能为力,只好采取妥协态度,派人把孙皓送至王浑处。
灭吴以后,王濬也自以为功大而为王浑父子及其党羽挫抑,屡次被弹劾,因此每次晋见司马炎,都陈述自己伐吴之劳以及被冤枉的情况,有时不胜忿恨之下,不向晋武帝告辞就径直离去。司马炎每次对他都容忍。益州护军范通和王濬是姻亲,劝王濬说:

卿功则美矣,然恨所以居美者,未尽善也……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若有问者,辄曰:“圣主之德,群帅之力,老夫何力之有焉!”如斯,颜老(指颜回)之不伐(善),龚遂之雅对【龚遂任渤海太守时,被汉宣帝征召,议曹王生对他说:“天子即问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陈对,宜曰‘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见到汉宣帝后,宣帝果然问他治理渤海的情况,龚遂于是以王生之言相对。宣帝很高兴他有谦让之礼】,将何以过之。蔺生所以屈廉颇,王浑能无愧乎【《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濬》】!

意思是:你的功劳确实很大,值得夸赞,但遗憾的是你以别人的夸赞自居,这就不值得赞扬了。你凯旋之后应该安居家中,口中不谈平吴之事,如果有人问起,你就说:“这靠得是皇帝圣明,众将士之力,我哪有什么功劳!”像这样,颜回的不夸己能,龚遂的谦虚对答,又怎能超过你呢。蔺相如就是用这个办法在廉颇面前委屈自己,王浑他能不感到惭愧吗?
王濬这才认识到自己胸襟狭小。后来晋武帝察知王濬确实是“功重报轻……乃迁濬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濬》)。
之所以论述羊祜、贾充、杜预、王濬、王浑等人的言行,虽是弦外之音,但从中可以看出,晋初一些主要军事将领的品行修养。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年昔逸尘 2018-02-25 15:14:08
来看兄弟
-----------------------------
谢谢!今天最后一天,要停些日子了。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吴国在孙权死后,嫡庶争立。宗室大臣分成拥嫡、拥庶两派,争权残杀,怨恨至深,使东吴政局动荡不安。吴景帝孙休死后,咸熙元年(吴元兴元年,公元264年),孙皓继位。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注引《江表传》说:“(孙)皓初立,发优(抚)诏,恤士民,开仓禀,振贫乏,科(按条例)(放)出宫女以配无妻,禽兽扰于苑者皆放之(山林)。当时翕然称为明主。”泰始五年(吴建衡元年,公元269年) 十一月,吴国平定交趾叛乱。泰始八年(吴凤凰元年,公元272年),陆抗指挥的吴军又在西陵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羊祜统率的晋军。
然而孙皓在取得些许成绩之后,开始志得意满,变得“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三国志·三嗣主传》)。他常用各种残酷刑罚来杀戮大臣,弄得上下离心,人人自危,使得“海内悼心(伤心),朝臣失图(失望),仕者以退(职)为幸,居(朝)者以出(外任)为福”。又穷奢极欲,追求生活享受,开花园,修楼观,力役费用以万钱计,搞得“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畜,而后宫之中坐食者万有余人。内有离旷(指丈夫离家,妻子独处)之怨,外有损耗之费,使库廪空于无用(国库被无用之事用尽),士民饥于糟糠”(《三国志·吴书·王楼贺韦华传》)。
到执政后期,孙皓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盲目自大,认为晋国无力对吴国用兵。一些忠诚某国者如陆抗等屡次上疏,劝谏孙皓对内改善政治,对外加强军备,特别提出依靠长江天堑是靠不住的,“此乃守国之末事(最次的条件),非智者之所先也(首先考虑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但孙皓置若罔闻。
泰始十年(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夏,陆抗病重临死前,以老臣忧国的心情,再上疏孙皓,劝他加强长江上游的防御,防止晋军泛舟顺流而下。他忧心忡忡地说:

西陵(今湖北宜昌东)、建平(郡治巫县,今重庆巫山北),国之蕃表,既处下流(指位于巴蜀下流),受敌二境。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悬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机,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臣父逊昔在西垂陈言,以为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则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前乞精兵三万,而主者循常,未肯差赴。自(平定)步阐(步骘次子)以后(指西陵之战后),益更损耗。今臣所统千里,受敌四处,外御强对,内怀百蛮,而上下见(现有)兵财有数万,羸弊日久,难以待变……乞特诏简阅,一切料出,以补疆场受敌常处,使臣所部足满八万,省息众务,信其赏罚,虽韩、白复生,无所展巧。若兵不增,此制不改,而欲克谐大事,此臣之所深慼也。若臣死之后,乞以西方为属。愿陛下思览臣言,则臣死且不朽【《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意思是说:西陵、建平是国家的屏障,地势处于巴蜀下流,西、北两面受敌。若晋军泛舟顺流而下,便能迅速到达,无法依赖别处援军的帮助。这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关键,并非仅仅是边境被骚扰的小患。臣父陆逊从前上书时曾说,西陵是我国的西大门,虽然说容易防守,却也容易丢失。若西陵失守,不只是丢失一郡之地,则整个荆州非吴所有。如果西陵有所不测,当以倾国之力争夺。臣曾请求在西陵驻扎精兵三万,但主管军务的官员遵循常规,不肯调派那么多的兵力前往。自平定步阐叛乱以后,兵力更加损耗。如今臣管辖的千里辖区,四面受敌,对外要抵御强敌,对内要安抚蛮夷,而手下军队仅有数万,且羸弱疲困,很难应付突发事变。臣请特别下诏精简考选,一切根据需要来重新安排,将其中多余兵力补充到前线经常与敌冲突的地区,使臣所辖军队能补足八万之数,节简政务,赏罚有信,这样即使韩信、白起复生,也无法施展其巧。如果不增加军队,不改变制度,就想成就大事,这是臣深以为忧的事情。臣死之后,希望陛下以西方边境为重。愿陛下考虑臣的意见,则臣死而不朽。
吴建平太守吾彦发现晋国在巴蜀造船的废料木屑浮江而下,判断“晋必有攻吴之计”(《资治通鉴·晋纪一·晋武帝泰始八年》),请求“增兵(建平)为备”(《晋书·列传第二十七·吾彦传》),都未引起孙皓重视。吴国毫无戒备,不加强守备兵力,以至于在晋军突然袭击之下,完全陷于被动,手忙脚乱,无法应付。晋军兵临建邺城下,吴国君臣也就只好面缚请降了。
吴国在孙权时代,政局安定,水军精锐,凭借长江天险,坐江东,观成败,“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三国志·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注引《魏氏春秋》)。而到孙皓时期,人事不臧,也就“铁锁横江未为固,不用长江限南北”了。
吴国灭亡后,司马炎问吴国旧臣薛莹:“孙皓之所以亡者何也?”薛莹回答说:“(皓)昵近小人,刑罚妄加,大臣大将,无所亲信,人人忧恐,各不自保,危亡之衅(祸乱),实由于此。”(《三国志·吴书·张严程阚薛传》注引干宝《晋纪》)薛莹的话是实事求是的。孟子说“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内部团结,非常重要。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年昔逸尘 2018-03-02 10:07:16
元宵节快乐
-----------------------------
节后快乐!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年昔逸尘 2018-04-09 14:36:29
兄弟最近没更新啊
-----------------------------
已写完鸟
楼主:小克TY  时间:2019-06-11 15:30:16
@napron 2018-07-20 07:15:31
这个天才楼主,把我拉黑后,过一年还来假惺惺问我要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37435-1.shtml#80_11769344
本来很久没登陆天涯了,没想到有人给脸不要,非要出丑。
直接跟你说一句,大概看了几段后,你还真没什么资格跟我扯秦汉。
我当初三个问题,你有一个回答了没有?你这个根本就是无脑翻译加乱评判,输赢是“腐朽”“错误”就能解释?说你是初中老师那是抬举你真的。
就说第一段,......
-----------------------------
第一、二个问题,显示你根本不懂政治学没必要回答你。第三个问题,抛开别的不谈,连起来难道不是工程?难道不浩大?难道是搭积木?第四个问题,我说阿房宫建成了?第五、第六个问题,学者这样估计,难道我不能那样估计?仔细看看你自己的计算,再来YY。至于最后两个问题,你说汉代以后的人都没见过秦律,那么请问你理直气壮驳斥我的勇气是哪来的?你可以不相信史料记载,但不能就此认为你是正确的。幼稚的孩子,你就拿这些来证明你的?

楼主:小克TY

字数:21854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7-05-09 04:08:00

更新时间:2019-06-11 15:30:16

评论数: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