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原创】论语注解

【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〇.二三章
【原文】
朋友之馈(1),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注释】
(1)馈:赠送,赠送的礼物
【解读】
车马虽然价值不菲,但只是朋友之间私人情义。祭肉虽小,但却是当时贵族社会独有的事物,分享祭肉的意义却是非凡:其一,代表了馈赠者对礼遵循,这是孔子一直倡导的;其二,代表了对受赠者社会地位的承认,承认仍是贵族圈里的人。当然,拜谢回敬本身也是对礼的遵循。
【译文】
朋友赠送的礼物,即便是车马,只要不是祭肉,不行拜礼。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 一.九章
【原文】
颜渊死。子曰:“噫(1)!天丧予!天丧予⑴!”
【注释】
(1)噫:音yī,感叹词,表示哀叹。
【解读】
颜回深得孔子的真传,是他最为得意的弟子。孔子希望颜渊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实现自己愿望。可惜英年早逝,对孔子形成了不小的打击,两句“天丧予”不仅仅是孔子的哀叹,也是他不由得不相信天命如此。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老天是在要我的命啊!老天是在要我的命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 一.一〇章
【原文】
颜渊死,子哭之恸(1)。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2)而谁为(3)?”
【注释】
(1)恸:极其悲痛。
(2)夫:代词,那个。非夫人之为恸:宾语前置,即“非为夫人恸”。之:用作帮助宾语前置,无实际意义。
(3)谁为:疑问句宾语前置,即“为谁”。
【解读】
孔子一生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把希望寄托与深得自己真传的颜回身上,但却英年早逝,孔子之悲只能寄予恸哭。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很伤心。跟着孔子的人说:“您太伤心了!”孔子说:“真的太伤心了吗?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 一.一 一章
【原文】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1)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2)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注释】
(1)厚葬:指高过了颜回身份的丧礼。颜回虽然学问深厚,但是并没有出仕,乃是白身,身份比较低。
(2)视:后面省略了“其”。予不得视犹子:我不能把他像儿子一样看待。颜回死时,他的父亲颜路尚在,就得按照颜路的意愿而不是孔子的意愿来安排葬礼,但是颜路希望厚葬(第11.8章),与孔子的看法不一致。所以孔子这句话透着无奈。
【解读】
颜渊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两人之间情同父子,但是并不因为亲情的存在,就做出不符合颜回身份的行为,僭越了礼制。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的弟子们想要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弟子们仍然厚葬了他。孔子道:“颜回呀,你看待我好像看待父亲,我却不能够像对待儿子一般地看待你。不是我(主张厚葬)啊,是那些弟子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一.一二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1)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释】
(1)敢:表敬副词,冒昧。
【解读】
本章最能反映孔子实用主义的态度。孔子一生目标明确,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对自己、对目标有实际作用事物上,而对没有实际作用甚至起不到直接作用的事物,敬而远之,尽力回避,以免分散精力,而对于别人的请教或者讨论,通常以自己不懂、未学等籍口加以回绝。像第6.22章所讲的“敬鬼神而远之”,第5.13章的“夫子之言性(3)与天道(4),不可得而闻也。”,对于比较玄虚的事物都是敬而远之;而在第15.1章则以“未之学也”直接回避了卫灵公问阵。
【译文】
子路问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说:“活人还服事不过来了,怎么能去服事死人?”
子路又问:“冒昧的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活着的道理还没有弄明白,怎么能够懂得死?”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二.三章
【原文】
司马牛(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1)司马牛:司马氏,名耕,字子牛。孔子弟子。
(2)讱:形容词,说话谨慎。
【解读】
孔子的话很有可能是针对司马牛的个人特点而言的,但是就内容本身来看还是比较符合孔子一贯的观点,着这就是谨言慎行。所谓“为之难”是先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认真思考和处理事情,所以谈论时就会谨慎起来。
【译文】
司马牛请教仁。孔子说:“仁人,他说话谨慎。”
司马牛说:“说话谨慎,就可以称之为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困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辨析】
大多解释认为司马牛是是宋国桓魋的兄弟。根据《左传•哀公十四年》的记载:桓魋谋反失败,他的几个兄弟也都跟着失败了,只有司马牛不赞同他这些兄弟的行为避开。此证据过于牵强。首先,在第12.5章中司马牛亲口讲自己无兄弟。如果司马牛不承认与桓魋等人兄弟关系,通常会避讳谈及相关的问题,更不会主动提及,即使提及也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兄弟而不会说无兄弟。其次,《左传》记载中并没有提到司马牛与孔子的关系。再次,《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既不说这一个司马牛是宋人,更没有把《左传》上司马牛的事情记载上去。最后,说《论语》的司马牛就是《左传》的司马牛者始于孔安国,但孔安国又说司马牛名犂,又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司马牛名耕的不同。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三.二章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1),赦小过,举(2)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3)?”
【注释】
(1) 先:动词,首创,开始。有司:主管某项具体事务的机构和职位。先有司:首先要设置和管理好各级行政机构和人员,让它们各司其职。先有司:先动用有司,即各种事物先由有司来处理,处理不了再由自己处理。
(2)举:选拔,提拔。
(3)舍:舍弃。诸:“之乎”二字的合音合义。舍诸:舍弃他们吗,意为埋没他们。
【解读】
春秋时期,已经普遍建立起以宰相为最高主管的各个层级的机构各负其责的管理制度,这套制度已经应用到国(中央)、县(地方)、家等各种单位。这套“首辅制”已经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非常接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对两者进行比较了解,钱穆的《历代政治的得失》中也有所论及。
“先有司”的真实含义是维护这套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转,用体系管理代替人为管理。这套管理机制需要最高主管去建设与维护,这是宰相的职责;同时这套机制也极为容易地被最高主管破坏的,只要最高主管去插手某个机构的工作,这个机构就会被闲置,整个管理架构就会松动乃至空转。所以最高主管和有司要各负其责,具体政务要由对应的机构来处理,如果不能有效的处理政务,则说明管理机制上有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最高主管来来指导并调整管理机构去处理。“先有司”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章)思想是一致的。
完善的管理机制可以保证正常治理的有效运转,但是体系内工作人员很容易产生“无过即是功”意识,对工作是得过且过,缺乏激情和创新,这样就会导致整个管理机制的机制趋向保守和强化。而“赦小过”就是要破除工作人员的这样思想,允许犯错,激励工作人积极、主动的工作。当然“赦小过”的前提是“先有司”,否则有些过错的大小很难评价,单纯的强调“赦小过”也会失去意义。
管理总体效能取决于管理机制,而人员的水平却是进行管理机制的基础,不断地选用优秀的人才进入管理体系内,一方面可以逐步提高管理机制的基础、充分发挥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优秀的人才也会协助宰相对管理机制进行优化。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三者不能割裂开来,必须从头开始一步步的承接起来才能体现出一个最高行政总管的价值。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向孔子问为政。孔子说:“先动用有司,赦免小的过错,提拔优秀人才。”
(仲弓)说:“怎样才能识别优秀人才把他们提拔起来呢?”孔子说:“提拔你所知道的优秀人才;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人们难道会埋没他们吗?”
【辨析】
有一种注解认为“先有司”中先如同第13.1章的“先”一样,为“做出表率”的意思。对这种注解剖析见第13.1章的“辨析”。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二.四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解读】
孔子在第14.28章认为君子基本品质应该是“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相比起来,本章的回答显得不全,可能是孔子认为司马牛在知这个方面已经做的不错了,更有可能是口头表达时不能进行严密的思考和组织语言。
孔子认为,仁和勇都是发自于内心的德行,发自于人的本性,通过不断的自省来检点自己的行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正如第7.29章所讲的“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也不畏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愁,不畏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内心反省不感到愧疚,那还忧愁什么、恐惧什么呢?”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四.二
【原文】
子曰:“士而(1)怀(2)居(3),不足以为士矣。”
【注释】
(1)而:表示假设关系,假设其前面的部分出现其后面所描述的情形。
(2)怀:怀恋,留恋。
(3)居:居家、家庭,这里指家庭生活、物质利益。
【解读】
孔子认为士应该致力于天下,要“仁以为己任”(第8.7章),且“死而后已”(第8.7章),但如果惦念家庭、留恋物质生活,必然会产生不可调和矛盾和冲突。天下没有两全其美的事,士者必须对此有清醒地认识,必须早做决断。
本章与第四.九讲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句式、内容、意思相近,可参互理解
【译文】
孔子说“(作为)士,如果留恋家庭,就不足以成为士。”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二.五章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1)。”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2),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释】
(1)亡:亡:通“无”,没有。
(2)敬:这里主要是在行为和做事上敬重,与后面的“与人”合起来就是为人处事两个方面。第16.10章君子九思就有“事思敬”一则。
【解读】
司马牛为什么突然对自己没有兄弟感到忧愁,我们不得而知。子夏的宽慰他的话倒是关键。子夏的话需要连起来解读,才能全面领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讲像生死富贵包括有没有兄弟等很多事情,是天命,是个人无法决定的,就是但这并不是说一点对策也没有;我们要“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这样从自身做起,就能达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结果;有了这样的结果也就能“君子无患”了。换言之,现在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有前提的,是要做到“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不然,亲兄弟也会闹得反目成仇。
子夏的这段话,实际上是中国传统世界观、人生观的具体反应。中国传统的观念是:天命不可违,但事在人为,在积极应对的情况下能得到一个相对不错的结果,而对这个结果是可以欣然接受的。这个观念不是孔门的原创,至晚是起源于尧舜禹的时代,这个观念也不是被孔门和儒家独自继承,一直是中国的主流观念,是诸子百家思想的基本假设。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单单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由命运(主宰),富贵取决于上天(的安排)。君子敬重(处事)不出差错,对待别人恭谨而且合乎礼节。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四.二七章
【原文】
子曰:“君子耻(1)其言而(2)过其行。”
【注释】
(1) 耻: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的意思。
(2)而:表示假设关系,假设其前面的部分出现其后面所描述的情形。
【解读】
君子的荣耻感很强烈,以此驱使自己可以不断进步,而言过其行,就是耻辱之一。对君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为社会做出贡献,需要时间和精力多放在行动上,而不是说话上。
第四.二二章的内容(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的内容和意思相近,可参互理解。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说的话超出了他做的为耻。”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六.一九章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1);罔(2)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1) 人之生也,直:此处句式为没有判断词的判断句,即“也”前面的内容为主语,“也”后面的内容为宾语,省略的谓语为“是”、“应该是”。
(2)罔:不正直。
【解读】
孔子认为:人本来就应该是正直的,正直是人的本性;而不正直是人性后天的改变,不正直的人会制造祸乱或者委身于祸乱制造者,而处于祸乱中的人要生存下来靠的只能是侥幸。
【译文】
孔子说:“人生应该是正直的,不正直的人生,是侥幸地免于祸害。”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二.六
【原文】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1),肤受之愬(2),不行(3)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注释】
(1)谮:音zèn,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谗言。浸润之谮:像水浸润般的谗言,指的是谗言一点一滴徐徐而来,不停地侵袭,不断地累积。
(2)愬:音sù,通“诉”,控诉、诬告、诬陷。肤受之愬:皮肤能够感受到的诬陷,形容诬陷很猛烈,甚至皮肤也能感受到疼痛。
(3)不行:不能进行下去,行不通。
【解读】
“浸润之谮”与“肤受之愬”有互文的修辞关系,意思是,不论是浸润式的还是肤受式的谗言和诬告,身处这种环境中能够不为所动,孔子认为这就是明了;不仅如此,孔子认为能够在各种形式的谗言和诬告包围下能够保持清醒,还是有远见的表现,也就是说,有时明知是谗言和诬告,却因为缺乏远见却相信了或者是选择了顺从。
【译文】
子张问(怎样才算是)明了(liǎo)。孔子说:“(无论)像水浸润般的谗言,(还是)皮肤能够感受到的控诉,都行不通,可以说是明了。(无论)像水浸润般的谗言,(还是)皮肤能够感受到的控诉,都行不通,可以说是有远见。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二.二三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1)之,不可则止,毋(2)自辱焉。”
【注释】
(1)道:通“导”,引导,辅导。
(2)毋:不要。
【解读】
朋友之间交往要坦诚,要为对方好,但即便如此,也要讲究方法、掌握分寸,不能好事做过头,自讨其辱。
【译文】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他不听从,就算了,不要自找侮辱。”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〇.一九
【原文】
疾,君视之,东首(1),加朝服,拖绅(2)。
【注释】
(1)东首:躺在床上头朝东。
(2)绅:束在礼服外面的腰间大带,束后仍有一段出下来。加朝服,拖绅:卧病在床,自不能穿朝服,只能盖在身上,然后大带在上面,拖下一端。
【解读】
虽然在病中,孔子也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依然遵循了礼仪的要求,以此体现了孔子对礼的身体力行。
【译文】
(孔子)病了,国君来探问他,他(便躺在床上)头朝东,把上朝的礼服盖在身上,拖着大带。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四.十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解读】
这里的“难”与“易”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富而无骄”比起“贫而无怨”相对容易一些。身处贫困,会有一种茫然无助感,很容易怨恨到他人他物身上,甚至会怨恨到自己身上。
【译文】
孔子说;“贫困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贵却不骄横(相对)比较容易。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1)友,以友辅(2)仁。”
【注释】
(1)会:会和,聚集。会友:和朋友交往。
(2)辅:辅助,帮助。
【解读】
朋友之间交往需要有一个共同喜好才能维持下去,而文学是君子最基本的学问。朋友之间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而仁是君子最注重的德行,朋友之间的互助最好还是要落脚于提升仁德上。
【译文】
曾子说:“君子用文学和朋友交往,依靠朋友来帮助培养仁德。”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一.一六
【原文】
子贡问:“师与商(1)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2)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解】
(1)师:即颛孙师,字子张。商:即卜商,字子夏。
(2)愈:胜过,更好。
【解读】
大多数人的的观点与子贡的相同,而孔子则认为“过犹不及”,要恰如其分,这就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体现。
【译文】
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和卜商,谁好一些?”孔子道:“师呢,有些过分;商呢,有些赶不上。”子贡道:“那么,师更好一些吗?”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一样。”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三.四章
【原文】
樊迟请学稼(1)。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2)。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3)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1)稼:本义是种植五谷,这里泛指种庄稼。
(2)圃:菜地,这里名词动用,种菜。
(3)襁:音qiǎng,婴儿的被子或布幅;现在多襁、褓(bǎo)连用,两字的意思基本一致。襁负其子:用襁褓背着孩子;这里意为带领着的孩子,很小的孩子走不动就背着。
【解读】
孔子告诫弟子要成为君子而不要做小人。那么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在哪里呢?本章做出了最好的解读。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秉承礼、义、信等为政之道,目的是让百姓过上令人向往的生活;而小人只是着眼于自己个人的生活幸福。心胸和着眼点的不同是君子和小人的本质差异,由此带来德行和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第4.11章)等等。君子和小人沿着各自的道路走下去,最终会“君子上达,小人下达。”(第14.23章)。
【译文】
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去了。孔子说:“小人啊,樊迟。上边讲究礼,百姓就没人敢不尊敬;上边重视义,百姓就没人敢不服从;上边重视信,百姓就没人敢不付出真情。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就会用襁褓背负着孩子前来,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四.一
【原文】
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谷(2);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怨、欲(3)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
(1)宪:即原思。
(2)谷:古代以谷米为俸禄,借此指代做官拿俸禄。
(3)克:战胜、克制,这里引申为争强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恼怒。欲:贪欲,贪求。
【解读】
孔子认为,君子以天下为己任,就应该积极地投身于国家的治理上。但前提是这个国家的治理处于正道上,道不正却仍然委身已从,则是背叛了正道,就是一种耻辱。孔子在第8.13章讲得比较全面:其一,“死守善道”;其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由对天下治理引出对仁的评价上。首先,仁是发自于我们内心的品质,是个人的德行,论语中多有论及,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第1.2章),“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第4.3章),“克己复礼为仁”(第12.1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12.2章),“仁者,其言也讱。”(第12.3章),“爱人”(第12.23章)等等。
其次,真正的仁是体现在在对社会治理的成果上。只有使社会安定了,让百姓生活富裕了,才是仁的体现,才是仁者的最终评价标准,即第6.30章所讲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及第14.16章和第14.17章对管仲仁者的评价。也就是说,仁,不仅是出发点,更是落脚点;不仅是手段,更是结果。
由此看见,能客服克、伐、怨、欲等毛病,固然难得,但只是一些良好的素质和表现,无论从手段和结果上看,与仁还是相距甚远。孔子所谓“吾不知也”,是的一种委婉的否定。
【译文】
原宪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有道时,(应该)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时,还在做官拿俸禄,就是耻辱。”
(原宪又问:)“争强好胜、自夸、怨恨、贪欲,(这些毛病)都去掉了,可以算是仁吗?”孔子说:“(如此)可以说是很难得了,至于(是不是)仁,我就不知道了。”

楼主:含英

字数:24025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更新时间:2020-12-12 18:48:20

评论数:7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