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看了楼上朋友的留言,又浏览了楼上的注册信息。不禁欣喜:90后居然有如此见识!中国国学不亡矣。
刘知几把你所提的现象比作是“网漏吞舟”。并就索米之事曾大骂陈寿“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
我不想考证索米一事的真假。退一步说,有些人即使送礼,陈寿也不敢不写。哪些人?当朝响当当的权贵。以三国时期安定胡氏的领军人物胡遵为例。
陈寿生活的年代,胡遵之子胡奋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晋武帝司马炎的大红人,权倾朝野。他的女儿胡芳为司马炎极其宠爱的贵人。西晋灭吴时,胡奋担任平南将军,受诏伐吴,算得上伐吴的功臣。后官拜左仆射、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康九年(288)病逝。
陈寿修史时必定为胡奋的父亲立过传,还必立过佳传。
从曹魏皇帝纪可以看出:
以胡遵为例:《明帝纪》载:青龙元年秋九月,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司马宣王遣将军胡遵等追讨,破降之。《三少帝纪》载:正元二年秋七月,以征东大将军胡遵为卫将军;《三少帝纪》载:甘露元年秋七月己卯,卫将军胡遵薨。
既然在本纪中反复出现胡遵且明确注明胡遵死亡的具体时间,书中自然应有胡遵的传记。
《三国志》疏密有致。纪为总纲,简洁。传为内容,详细。我们可以断定,胡遵的传记肯定被人为地删除。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又好比西晋司空张华。张华对陈寿有知遇之恩。
曹魏灭蜀汉时,张华担任司马昭的相国长史兼中书侍郎,随军出征。
西晋灭吴之战,张华力谏伐吴,并担任度支尚书,负责调度。
灭吴后,武帝下诏令奖赏张华:“尚书、关内侯张华,前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一人为亭侯,千五百户,赐绢万匹。”
无论于情于理,陈寿在《三国志》一书中都应该提及自己的恩人张华。
然而,张华却踪迹全无。
胡遵、张华只不过是被后人删除人物的缩影罢了。
我以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为标题,绝非哗众取宠,而是确确实实存在这么一位千古英雄!文中还会提及一些我们久已模糊的“英雄”。如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为统一全国而立下赫赫战功的汝南孟建孟公威(诸葛亮故交)等等。他们值得我们后人铭记。
我想,如果他们九泉之下有知,也不会空自感慨和神伤了。
是为回复saparty朋友及答谢楼上的90后朋友。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呵呵,从小听惯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舌战群儒,借东风,空城计,读罢《三国志》突然发现小说原来都是骗人的。
再经过几年的研究发现史书同样是骗人的。当年真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毕业时把所有有关三国的书籍都送了人,发誓再也不碰三国。。
几年来,不愿碰三国,也从不愿提起三国。
可心中总是有种愧疚感,觉得愧对那帮为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百姓安全而驰骋沙场的将军们。尤其觉得愧对王祥。自己抛头颅,洒热血不算,自己的三个儿子先后为国捐躯,老人家只是默默流着眼泪。
去年亲眼目睹了孟建孟公威的碑文刹那间,眼泪止不住地流。在中国军事史上,他们为后人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他们本应该被永久地被后人尊崇,然而或默默无闻,或被永久地订在历史的屈辱柱上。
这就是我们魂牵梦萦的三国。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值得一提的是,在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眼中,王羲之的书法与王雄的亲孙子王戎、王衍的书法相比,简直就有着宵壤之别。
当米芾亲眼目睹晋武帝王戎等十四帖后,惊叹道:“武帝、王戎书字有篆籀气象,奇古,墨色如漆纸,皆磨破,上有开元二字,小印太平公主胡书,印美哉,不可得而加矣,世之奇书也。王涯永存珍秘印、殷浩之印、梁秀收阅古书记字印。内郗愔一帖即阁本法帖所录者。昔使王著取溥家书,与阁下书杂模,此卷中独取愔两行,余在所弃,哀哉。谢安《慰问帖》字清古,在二王之上,宜乎批子敬帖尾也。
好事家所收帖有如篆籕者,回视二王,顿有尘意。晋人书帖是也。
书法家张睦指出:
所谓“篆籀气”,是指大小篆这类书体所散发出来的气象,它既是篆籀技法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整体的审美感观。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谢谢楼上朋友的推荐,好久没读三国的书和论文了,最近一定拜读。
借此回答海阔天空朋友的问题。
古代南人与北人作战有着差别。南方水师实力强大,而骑兵与步兵较弱。这估计与体质有关。
南朝梁武帝萧衍就曾经感慨说:“北方高凉,四十强壮,南方卑湿,三十而衰”。因此在中国,向来是北方吞并南方(唯一一次为朱元璋,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国际的又有国内的,既有民族矛盾,又有阶级矛盾,还有自然因素)。
因此孙吴未占领曹魏寸土。
至于蜀汉,唐军事地理著作《太白阴经》云:秦人劲,晋人刚,蜀人懦,楚人轻,齐人多诈,越人浅薄,海岱(东海与泰山之间)之人壮,箜峒(甘肃东部一带)之人武,燕赵之人锐,凉陇(甘肃西南一带)之人勇,韩魏(河南一带)之人厚(类似的说法同样见于杜佑的《通典》)。
蜀道之难,难之于上青天。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且蜀物产丰饶、户口繁盛,因此常令“虎狼之臣”垂涎三尺。然而蜀人懦弱(爱好和平,不争勇斗狠)。而自秦灭蜀王始,蜀汉割据政权绝不会超过五十年。
东汉时公孙述所建的“成家”政权存在十二年,为吴汉所灭;刘备所建的蜀汉政权存在四十二年,历二世,为邓艾所灭;晋时,李雄所建“成汉”政权四十四年,历五世,为桓温所灭;王建建立“前蜀”政权存在三十五年,历二世,为唐(后)宗所灭;孟知祥所建的“后蜀”存在四十年,为宋所灭,历二世。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存在两年,被清所灭。
诸葛亮率军数万围攻陈仓二十多天不下,再加上街亭之战的惨败均表明蜀汉对曹魏的威胁极小。
曹魏最大的威胁其实来自于匈奴、鲜卑、氐族、羌族等,日后五胡乱华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仔细看了楼上朋友的信息,原来是我看错了,呵呵,冒犯之处还请海涵。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米芾对王衍的书法赞赏不已:
《书史》记载:
见晋人书帖皆奇,夷甫独超然如群鹤欲飞而未起也。”
《宣和书谱》记载:
王衍作行、草尤妙,初非经意,而酣然痛快见于笔下,亦何事双钩,虚掌、八法、回腕哉,其自得于规矩之外,盖真是风尘物表,脱去流俗者,不可以常理规之也。
由杨万里作序,南宋曾敏行所著《独行杂志》记载道:“米芾曾与蔡攸同在舟中共赏王衍书法。看到一半时,米芾捲起卷轴插入怀内内,便欲跳入水中。蔡攸大惊,问何故。米芾言:“我平生之收藏,无如此佳者,故宁可去死。”
蔡攸不得已便送于米芾。
米芾靠耍赖得来的王衍的真迹在北宋时值多少钱呢?
五十万文。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楼上的朋友:多一些耐心吧。主角早就出现了,只是你没意识到而已。
继续:
米芾对王衍的书法赞赏不已:
《书史》记载:
见晋人书帖皆奇,夷甫独超然如群鹤欲飞而未起也。”
《宣和书谱》记载:
王衍作行、草尤妙,初非经意,而酣然痛快见于笔下,亦何事双钩,虚掌、八法、回腕哉,其自得于规矩之外,盖真是风尘物表,脱去流俗者,不可以常理规之也。
由杨万里作序,南宋曾敏行所著《独行杂志》记载道:“米芾曾与蔡攸同在舟中共赏王衍书法。看到一半时,米芾捲起卷轴插入怀内内,便欲跳入水中。蔡攸大惊,问何故。米芾言:“我平生之收藏,无如此佳者,故宁可去死。”
蔡攸不得已便送于米芾。
米芾靠耍赖得来的王衍的真迹在北宋时值多少钱呢?
五十万文。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王羲之的真迹在北宋时又值多少呢?
十五万文。
米芾《宝晋英光集•跋王右军帖》

右,【晋•金紫光禄大夫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字逸少】《王略帖》,八十一字。入梁唐御府,已见陶谷跋。末全印及首半印,曰【永存珍秘唐相王涯印】也。自五代由陶入郑,郭亦见全跋。至本朝,入参知政事苏太简家,以墨妙笔精印、苏氏印、国老武功图书、许国后裔等印,国老才翁题。为卞舜宾子澄【字通渊】、为尚书郎孙之纯【纯之妻,李丞相嵩之后】,弟纁【字彦益,余姻家】累年约为购。会余《使西都》帖,自杞至元,约白金一笏。当语宗正,仲袁【字君发】遂力以十五万购之。李不许,且曰【米,亦姻家也。】即以十五万取则以归米,迨使还如约。然已使庸工拆背翦损矣。
以临摹王羲之书法起家的米芾晚年自负地说自己的书法“一洗二王恶札”、“无王右军一点俗气”。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哈哈,果然不出我预料,中病毒了。修好再接着发。我相信,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的。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谢谢楼上朋友的鼓励。本以为很难找到知己,却没想到今天又碰到一个。这样我至少有三个支持者了,呵呵。
看来你对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很熟悉啊。
既然你对王雄和王祥都好奇,那还是先从王雄谈起吧。
王雄究竟是谁呢?他究竟有着何种身世和遭遇呢?
不过我的回答不是一般的枯燥,而是相当枯燥。
析孟达推荐王雄奏折
《三国志》中王雄无传,寻绎史料,能揭开王雄身上诸多谜团的是裴松之注《三国志》所引的一封奏折与诏书。
裴松之注《崔林传》引《魏名臣奏》载安定太守孟达推荐王雄的奏折:
“臣闻明君以求贤为业,忠臣以进善为效,故易称‘拔茅连茹’,传曰‘举尔所知’。
本文开篇简洁明快、引经据典,《易》、《论语》信手拈来,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信一万年内随着人们对三国真相的了解,此篇文章会入选教材。哈哈,开个玩笑)。
臣不自量,窃慕其义。
作者的体会承上启下:
臣昔以人乏,谬充备部职。时涿郡太守王雄为西部从事,与臣同僚。
王雄与自己曾为同僚关系。
雄天性良固,果而有谋。历试三县,政成人和。及在近职,奉宣威恩,怀柔有术,清慎持法。
王雄的德、能均为上乘,且历试三县。
臣往年出使,经过雄郡。自说特受陛下拔擢之恩,常励节精心,思投命为效。言辞激扬,情趣款恻。
自己曾耳闻王雄愿意用性命来报答陛下的拔擢之恩。
臣虽愚闇,不识真伪,
虽然自己愚昧无知,真伪不辨。
以谓雄才兼资文武,忠烈之性,逾越伦辈。
可王雄文武双全,且对陛下忠心耿耿。
今涿郡领户三千,孤寡之家,参居其半,北有守兵籓卫之固,诚不足舒雄智力,展其勤幹也。
只领三千户的涿郡,根本不足舒王雄的智慧与能力,展王雄的勤勉与干练。 着实是大材小用,未尽其材。
臣受恩深厚,无以报国,不胜慺慺浅见之情,谨冒陈闻。”
以自己的“忠”结尾。
二百多字的奏折,一位文武双全、集智慧、才干、忠心于一体的英雄人物已跃然纸上。
从奏折中“臣昔以人乏,谬充备部职。时涿郡太守王雄为西部从事,与臣同僚。
可见,王雄曾担任过西部从事一职。其后或其前,王雄“历任三县”,政成人和。王雄应该先担任三百石或四百石(副处级)的小县县长,再担任六百石或一千石(正处级)的大县县令或县级市委书记。
从奏折“臣往年出使经过雄郡,自说特受陛下拔擢之恩,常励节精心,思投命为效。言辞激扬,情趣款恻。……及在近职……”中可知,曹丕极其欣赏与器重王雄,并一手将王雄提拔为二千石(五品,正厅)某郡太守,后又提拔为涿郡太守。
太守为两千石高官,位比古之诸侯,兼军武之任,且多加将军的称号。 此时的王雄已初露峥嵘。
王雄究竟是何时担任西部从事呢?西部从事究竟是何种性质的官?又是何时担任县令及某郡太守呢?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谢谢鼓励。你写得更精彩!佩服!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哈哈,今天真是好高兴,至少有了六个知己。
海阔天空朋友,请仔细思考思考历史上哪个善于骑射的民族不堪一击呢?秦始皇为何修筑万里长城?秦始皇、汉武帝时肃慎民族为何不向中原纳贡?
和辽东真不堪一击吗?
隋炀帝收复辽东的战争,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连年用兵辽东,丢盔卸甲不算,只落得个亡国的命运。
而魏国西南有割据政权蜀汉、正南及东南有割据政权孙吴,北有鲜卑及匈奴,而司马懿以区区四万之兵,事先并并未作任何准备,便不费吹灰之力而攻下辽东,这与一老农用土枪瞄都不瞄打下美国的高空隐形轰炸机,某气功大师千里发功致人死命有何区别吗?
兵法云:“五则攻之,十则围之”。司马懿以四万之兵围兵力不低于下自己的辽东之城已为不实,且围城前两个月,一直任百姓出城打柴,更为谬论。《三国志》载:载围城一月,“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将军杨祚等降。”
襄平真的会粮食皆无吗?
公孙渊家族盘踞辽东五十年,辽东物产丰富,森林内富产人参、鹿茸,又为产粮区,且牧草肥美,为重要的产马区,周围国家又曾一度向其纳贡。
既然公孙渊已经铁心叛乱,岂无一月存粮之理?
照理即使司马懿不出兵,公孙渊等难道不会被活活饿死呢?
古代无火炮,城墙易守难攻。一座城池,往往数月甚至数年不能攻下。因此《孙子兵法》云:上上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战,攻城最下。
单就《三国志》来说,你仔细数一数,多少城池攻打数月、数年而不下?
你宣扬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为何诸葛亮率众数万攻不下只有一千多人的陈仓?
再者裴松之注引干宝《晋纪》(为辽东之战接近百年后的史书),为何不引《魏书》、《魏略》及司马彪的《战略》呢?
辽东之战真是司马懿的功劳吗?

所有的谜团本文都将尽力揭开。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谢谢楼上两位朋友的支持与鼓励。这样我就有8个知己了。为答谢朋友的支持,先整理一下论文,尽快把写作的目录简明扼要地说一下。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谢谢楼上两位朋友的支持与鼓励。这样我就有8个知己了。为答谢朋友的支持,上午把写作的目录简明扼要地说一下。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目录草稿版
引子:谁是英雄?
第一章:伪书《三国志》最大的硬伤
第一节:《三国志》一枝独秀:劣币驱逐良币
第二节:司马皇族:魏晋断代之争的失败者
第三节:“二王”总理的尴尬
第四节:“书圣”王羲之之上的书法家(北宋书法家米芾、苏轼等语)
第二章:析孟达推荐王雄奏折
第一节:孟达荐雄奏折
第二节:谁是孟达?
第三节:奏折的时间及背景猜测
第四节:骁雄之材,将帅之任:当代韩信王雄(曹丕诏书)
第三章:千古假“小人”——《三国志》中的王雄
第一节:灰头灰脸:崔林传中的王雄
第二节:伤筋断骨:田豫传中的王雄
……
第四章:散骑常侍王雄
第五章:魏国的保护神——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王雄
第六章:王雄的功业
第七章:魏国新新五虎将(王雄、孟建等)
第八章:东边日出西边雨:司马懿为何西愚东智?
第九章:“卧冰求鲤”王祥
第十章:王祥传中的破绽
第十一章:八王方八裴小把戏的惊天黑幕
第十二章:谁是王祥?
……
第十四章:谁是《三国志》的保护伞?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哈哈,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王安石一直想重修《三国史》,为何搁浅?千古才子苏轼为何不愿重修《三国史》?
欧阳修自称六一居士,为何那一千卷《集古录》只剩几十卷?赵明诚、李清照的《金石录》究竟隐藏着何种惊天的秘密?
三国的水,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都冰冷、深邃得让我们不寒而栗。
这也是我开头自言缺乏信心和勇气的原因,也是我当时毕业时把所有有关三国的书籍都送人的原因。
我深知我无力让所有人都相信三国第一英雄王祥的确存在,但只要有一人相信,也就足够了。
希望更多的三国研究者、爱好者能记住王祥这个足以令我们后代自豪的名字。
仅以此文默默纪念三国第一英雄、第一任王祥(180-268)诞辰1830周年。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谢谢支持。由于材料当时在很多文件中,又多年不看了,需要些时间整理。开始每天至少一节吧。
今天先发一节。
第二节:谁是孟达?
安定太守孟达极力向曹丕推荐王雄。他的身份自然是解开诸多疑团的钥匙。
谁又是安定太守孟达呢?
安定太守孟达
一、奏折的作者
《全三国文》的作者严可均先生认为:推荐王雄的奏折为新城太守孟达的手笔。
孟达,扶风人。文武全才,智勇超群。当年刘备入川,拥有巴蜀之地和汉中,全仗孟达和法正之功。刘备取得汉中后,即封孟达为宜都太守。当时张飞为巴西太守,法正为巴郡太守,诸葛亮为蜀郡太守,魏延为汉中太守。此时,孟达已是刘备集团的不折不扣重量级人物。
黄初元年(220)七月,(孟)达率部曲四千余家归魏。
孟达归魏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亮黑”认为在于孟达攻打上庸时,将诸葛亮的姐夫——上庸太守蒯祺杀害;诸葛亮暗中怂恿刘备派刘封夺去孟达的军事指挥权;
“亮迷”认为孟达不救关羽,刘备怀恨在心;刘封擅自夺取孟达的鼓吹(军乐队)使孟达受到侮辱等。
由于和本文主角无关,因此不想过多考证。

对于孟达的投降,魏文帝曹丕喜出望外。《魏略》洋洋洒洒、详细地记载了曹丕和孟达相见时的情形:
文帝时初即王位,既宿知有达,闻其来,甚悦,令贵臣有识察者往观之,还曰“将帅之才也”,或曰“卿相之器也”,王益钦达。……若卿欲来相见,且当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东。”
达既至谯,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莫不属目。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
《资治通鉴》则言简意赅:王(曹丕)甚器爱之,引与同辇,以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以达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达共袭(刘)封。”
王雄真是孟达举荐给曹丕的吗?
《三国志注补》的作者赵一清先生认为此为另一孟达的杰作。
赵一清先生所言甚是。奏折作者着实为另一孟达。
奏折中安定太守孟达自称:“臣往年出使,经过雄郡。自说特受陛下拔擢之恩,常励节精心,思投命为效。言辞激扬,情趣款恻。”
由此可见安定太守孟达曾作为使者出使少数民族部落、西域或东夷国家。而新城太守孟达自散骑常侍出任新城太守,被曹丕委以西南之任,与夏侯尚、徐晃攻打刘封。大敌当前,孟达没有出使的理由。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新城郡位于荆州西南,而安定位于凉州。两地相距有千里之遥。此安定太守孟达绝非新城太守孟达。
从曹丕答安定太守孟达诏书“昔萧何荐韩信,邓禹进吴汉,惟贤知贤也”可知曹丕对此安定太守孟达也赞赏有加。
黄初年间居然出现两位重名重姓的孟达,都担任太守一职,并且都深受曹丕欣赏和器重。
安定太守孟达究竟是谁呢?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中国较早的军事著作《六韬》:一骑当步卒八人,八人当一骑;十骑败百人,百骑走千人。此其大数也。”
不论是否有马镫,从目前的史料来看,北方的骑兵骑马射箭的技术已相当精湛,且具有极强的震慑力。
《北堂书钞》卷一百一十七《武功部五•骑八》载:“国家胆核。”注引张璠《汉記》引《蔡邕幽州剌史议》称:伏见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国家胆核。
。《蔡中郎集》有这样的话:“幽州突骑,冀州强弩,天下精兵,国家瞻仗,四方有事,未尝不取办于二州也。”
《北堂书钞》卷一百一十七魏国大司农桓范《简骑论》称:
夫骑者,军之锋锐也。进则冲锋陷坚,退则鹗下鹰击。往必如电发,去必如风过。

大家最熟悉的应为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木苦》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诗中的主人公不仅左右开弓,都能中的,仰射飞猱,俯射马蹄,无论上下左右,或动或静,都能百发百中。这里虽只说其骑射之精,却概括了他的全部武艺正因如此,故能敏捷胜过猿猴,勇猛有如虎豹与蛟龙。也正因他有如此勇猛,所以在“边城多警急”之际,能有“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的气概。

楼主:wzheguilai0416  时间:2019-06-28 19:49:36
从上面可以看出至少汉灵帝时骑兵已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而曹植的作品表明魏初幽州并州将领骑射的技艺已相当精湛。
三国时北方的骑兵相当强大,在文钦反司马师一战令后人目瞪口呆:(司马)师自汝阳潜兵就艾于乐嘉,钦猝见大军,惊愕未知所为。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率壮士先至鼓噪,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之,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谓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资治通鉴》)

楼主:wzheguilai0416

字数:65232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0-03-02 00:12:00

更新时间:2019-06-28 19:49:36

评论数:449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