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红袖天涯 >  长篇青春 回忆 新写实小说 《青春边缘那些年》 连载

长篇青春 回忆 新写实小说 《青春边缘那些年》 连载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父母一般白天都不在家,就将伶洲一人锁在家,教会他自己中午在煤炉上蒸热昨晚多做的饭菜吃。那年代没有电饭煲、电蒸锅,也没有天然气,家家户户烧菜煮饭都用煤炉。有的家庭用的是蜂窝煤炉,有的用的是煤球炉。烧煤球炉的需要买散煤自己兑水搓成煤球,晒干码堆使用。煤球炉的火旺一些,适合大家人口用。

这两种煤炉如果熄灭了,要重新生炉起火是比较麻烦的事。一般可以将进气口留个小缝口,保留一些空气向上流通,而炉膛的最上层是新上的湿煤,让它慢慢烘干,极缓慢地燃烧,炉子封得好能过夜或保住炉火几个小时不熄。

但有几次爸妈或姐姐走的急,煤炉没仔细封好,马伶渊6岁多的小孩子也不会换蜂窝煤,没到中午煤炉就熄了,或者火大了,将炉上坐的锅里的水烧干了,铝锅的锅底也烧穿过一次。孩子中午就没得吃,眼巴巴饿一餐。而且,他们住地下室,一般没人来,孩子叫喊都没人答应。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这段时间正值四月下旬,却连续几个下雨天,像是倒春寒,地下室更加阴冷潮湿。

这天刘家翠上早班,马知元的船停靠在江对面的武昌的一个码头,照顾四个孩子吃完早餐后,他也随着三个学生出了门,照旧将门锁了,嘱咐伶洲留在家里玩。说是玩,其实家里没什么玩具,也没有低年龄段可供阅读的书,打发时间的收音机、电视更是没有。

伶洲知道又是要坐一天的牢,心情不好。
他发一会呆,枯坐了一会,感觉冷,就关紧了门窗,之后晕晕沉沉想睡,就上床睡着了。

下午,姐姐带着钥匙回家开发门,发现屋里好大一股怪味,床上的小弟已面色发紫,嘴角有白沫,右手抓握着三粒玻璃球,左手呈抽搐形状,身子是凉的,喊也不答应。书香以为弟弟患了重病,慌忙跑出地下室喊来大人,这人摸了伶洲的额头、捏了孩子的鼻子、撑开孩子的眼,说,你弟弟已死了呀。

原来,屋里放着缓慢燃烧的煤炉,伶洲却关紧门窗,浓重的一氧化碳毒死他了。

一家人一夜的哭嚎和眼泪自不待说。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第二天,马知元夫妇一路抱着伶洲,给他戴了帽子捂住头穿上新服装,坐车回了老家。

五、六岁的小孩子坐车,抱在爸妈怀里睡着了很常见,谁也没想到这孩子早已命丧黄泉。

回到镇上,他们买了一幅小棺材,也不看日子,回家的次日就把孩子埋在马家祖坟区外的一个山坳里了。

马仁成和村里的其他老人都说,少小亡故,死于非命,无须请客操办,也不必看黄道吉日,早葬早投胎,不要碍孩子轮回。

刘家翠哭肿了眼,边哭边诉说。她在坟前用大碗盛了一个熟猪蹄膀,又拿盘子摆了一个小汽车模型。孩子的爹娘、爷爷奶奶,以及叶秀枝那肃然陪立一旁,叶秀枝劝着刘家翠,不要哭得伤着身子,其实他们自己也都淌着泪光。

刘家翠看着这两样东西,边哭边诉说着。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这是昨天回镇上才买的新鲜蹄膀,我老幺最喜欢吃我蒸的酱蹄膀。我今天起早蒸的,像在幼儿园蒸的一样。”
原来,自从她工作之后,总隔不久会随着幼儿园一起买菜时买一个大猪蹄膀,这不用自家肉票的。她用酱油和五香、八角等佐料腌制入味,再在蒸幼儿园中午和晚上的两顿饭时,放入电热蒸饭炉,随饭一起蒸的烂熟入味。下午下班拿回家时,几个孩子往往抢着吃。两天前,她又蒸了一只蹄膀回家,孩子们三下五去二地吃完了,她听见老幺伶洲说,我要是一个人能吃一只就好了。当时她哥姐们笑他好吃。

至于另一件飞机模型,是几天前伶洲与妈妈逛菜场,见路口小摊卖的小汽车模型能摁响喇叭,车轮也滚动自如,闹着非要买,还是被刘家翠扯走了。

抱着孩子回家那天,她在汽车站看到了一样的玩具汽车,就买了一个,想随纸钱一起烧过去,让孩子在冥间也不寂寞。可怜的孩子,他总想要玩具,像城里的孩子们一样,而他至死,家里没有一样像样的玩具,手里只抓着三粒玻璃弹珠球。
“我造孽的伢呀!”刘家翠哭道。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直线方程地方 2019-07-10 13:22:19
-  -  -  -
-----------------------------
谢谢!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埋了伶洲回到家,叶秀枝正一脸悲戚在在马家坐家,见他们时屋了,起身迎接。谈起家常,知道到她已在中学上班了。校长知她是本地人,见她聪明能干,就让她先上了班,参与到筹备小组,一起做些开学前期的准备工作,也为施工队跑跑腿。

这近一年时间,农村还发生了另一件事。许多乡村响应号召,开展了学手艺、做能工巧匠的宣传教学活动。各大队轮番请来熟手师傅当老师,为农民开设了免费的工匠技术课。

算下来,周围各生产队开设的课程中,学的人较多的有泥瓦匠、木匠、篾匠、裁缝匠、鞋匠、修自行车匠,学的人少的有瓷器焊匠、石匠、骟匠(阉鸡骟猪骟牛),木器木柜的钉角匠、铁匠、锡匠等。

叶秀枝闲着无事,学了裁缝匠,正好与马家早已出嫁的二姑娘马知芬、待出嫁的幺姑娘马知芳一起学。三人本就熟悉,现在接触多了,更觉性情相投,处得姐妹一般。

埋了伶洲回到家,叶秀枝正一脸悲戚在在马家坐家,见他们时屋了,起身迎接。谈起家常,知道到她已在中学上班了。校长知她是本地人,见她聪明能干,就让她先上了班,参与到筹备小组,一起做些开学前期的准备工作,也为施工队跑跑腿。

这近一年时间,农村还发生了另一件事。许多乡村响应号召,开展了学手艺、做能工巧匠的宣传教学活动。各大队轮番请来熟手师傅当老师,为农民开设了免费的工匠技术课。

算下来,周围各生产队开设的课程中,学的人较多的有泥瓦匠、木匠、篾匠、裁缝匠、鞋匠、修自行车匠,学的人少的有瓷器焊匠、石匠、骟匠(阉鸡骟猪骟牛),木器木柜的钉角匠、铁匠、锡匠等。

叶秀枝闲着无事,学了裁缝匠,正好与马家早已出嫁的二姑娘马知芬、待出嫁的幺姑娘马知芳一起学。三人本就熟悉,现在接触多了,更觉性情相投,处得姐妹一般。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马知芳已相好亲,对方是另一个乡镇的人。男方是独子,叫李再望,大约起名时是父母还想生育弟妹。他在黄石市一国营大型治金单位当建筑木工,能做些粗木工活,常年在外工作,耿直忠厚,偶尔回家探亲。公爹是志愿军退伍,负过伤,政府每年发一二十元的补助,好酒喜烟,脾气差,打起老婆、孩子来不知轻重。

李再望的娘生他没两年就病逝了,再望的爹好不容易续了弦,继母受不了他爹的脾气,共同生活了两三年,吵闹不休,也没生下一娃半崽,终于还是分了。自此爷儿俩生活多年。

爷儿俩中,小的犟,老的好打,越犟越打,越打越犟。队里干部和族人同情李再望可怜,他小学后就辍学在家,常年挨打,在他十三四岁时村里当干部的族人出面帮他改了年龄,报名当了兵,部队转业后分配了工作。

马知芳能嫁给一个工人,对方端铁饭碗,是领导阶级,也算不错。新家公爹的脾气远近闻名的臭,喜欢骂人、抬杠,但生活能自理。小两口结婚前经媒人说好,她嫁过去分家单独过,只在老人三病两痛时照顾一下老人,尽下孝道。事实上,她单独生活没两年,改革开放后就夫唱妇随,跟丈夫一起在建筑工地上做了几年事,之后她成为丈夫单位旗下的劳动服务公司的临时工,再之后她的户口也调进了黄石市。晚年,她家在武汉买了房子,长居武汉,经常与她哥嫂团聚。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叶秀枝娘家哥叶秀材也从部队复员回了。他没能考入军校或提干,也没能如愿转成志愿兵,只好转业复员。其实,他在部队表现不错,又有高中文化,但多次机会都被有关系的人私下运作了,他当了几回陪衬,明白这样的好事不会轮到他。

叶秀材回到家,依父母的安排结了婚,却不满足当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于是报名学了泥瓦匠。他当过兵,有吃苦精神,头脑也活,砌的墙横平竖直,手艺学的不错。此后,他开始做副业,跟着别人零星做过一年多的建筑施工活。

叶秀材的姑爷在镇上当干部,分管建设,叶秀材就买了两瓶酒主动上门,让姑妈帮着说话,想揽活做。姑爷吃饭时问他,泥瓦匠是个苦差事,能不能做得好,长期做?叶秀材答复说,“我们小队里地少人多,种地吃不饱,没出息,我也没别的手艺,现在就想当个泥瓦匠,要姑爷介绍做点副业,混碗饭吃。”姑爷想考验一下他,就说有一处房屋修缮的事,让他找几个人来做的试试。叶秀材找来几人,几天就漂亮地完成了。

期间,他既是砌墙、盖瓦的大工师傅,也当搬运、小工,水泥、沙和石子背扛肩挑,泥水一身。他能吃苦,勤快,更会算计,能带领一帮人,姑爷几次来看过,暗暗点头。

叶秀材也比较会来事,完工结算后,买了烟酒割了一刀肉上门感谢。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姑爷对他也有意栽培,就陆续给他一些活做。

周边能做泥瓦匠副业的乡民知道跟他做事活多,有钱拿,也服他。对小队上,叶秀材每月上交几块钱抵工分,按十足男劳力标准计算,以换得队上给家里分口粮。

叶秀材带着一帮乡民从周边农村起步,为村民和公社盖房子,一步步积累了建筑施工和管理经验。期间他闯荡过武汉,做过小项目,但没能赚什么钱,账没能全部结回来。几年后,他通过一个关系承接到随州某厂的小型维修和改造的活儿,就此在随州扎下根来,从承接一个个工厂的厂房、职工宿舍维修和建造的活儿开始,慢慢发展到地产楼盘建造,市政道路施工等领域,最终成长为当地不有名气的建筑商。

最近几年,他更是进军地产业上游,开始从事房地产合作开发,既是开发商之一,也赚取施工建造、绿化种植养护的利润,发展成为老家远近闻名的名流富商,光耀一方。

叶秀枝夫妇最初进入武汉困难生活的时候,叶秀材也爱莫能助。那时他正带着两个表弟、唐弟以及一众亲友、老乡们在努力奋斗中,只是偶尔私下塞点钱帮衬他姐。到叶秀材有些起色,想叫他姐去帮他,做财务管管账时,他姐却在武汉生了二娃,走不开。待二娃长大能上学了,却又要顾着老大,随大儿子去了上海。

当然,这都是后话。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写到这里,一个时间阶段已过了。接下来,是全面的新生活了。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叶开通023778kLz 2019-07-11 09:54:06
-  -  -  -  -  -  -  -  -  -  -
-----------------------------
谢谢!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两年后,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新国策,许多平头百姓仍然当它是众多运动和喊过的新口号之一,并不知道它对于国人的伟大历史意义。当然,在一次次的“打倒”和“革命”之后,具体怎么“改革”、怎么“开放”?谁都没个谱,国门之内,从上到下,无人能说出个所以然。

好在之后几年,陆续有“黑猫白猫”理论、“摸着石头过河”等说法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总体而言大家都深刻认知到,中国是要变天了,中国人不换个活发真不行了。再两年后,农村开始分田到户。之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等名词慢慢进入到历史之中。

在武汉,许多无业者甚至是小混混、小流氓开始在汉正街和热闹的街边摆摊做起了生意,赚的钱让人羡慕。大胆敢闯的人做的买和卖不再是不务正业,虽然间或还是有人会因囤积居奇、套购转卖而被治了“投机倒把罪”。在农村,首先表现的是鼓励富余劳力闲暇做副业,鼓励生产自救和农产品流通,社会风气不再是越穷越革命,天天假、大、空,一切等、靠、要了。

人们如同锁在深深的船舱地牢里一般,都伸长着脖子,向财富的方向翘首仰望,希望上天眷顾能争抢或意外获得随意抛进的第一口吃食。过去鼓吹了几十年的某类主义,就像牢顶投食口的光芒,虽然诱人,但毕竟隔得远,即便那是向往的自由、温暖和满足,却不能饱肚子,没有经过实践的哲学只能说是推理,还不是真理。

春风终于慢慢吹醒了浑噩的大地,生机重新在偌大的灰烬中燃起。

、 然而,过程是缓慢的,甚至是反复的,人们还需要耐受煎熬。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这一年,马知元的大女儿马书香已是初中二年级学生了。

那时,小学最高只有五年级。

马知元的老家只剩下两个老人过生活,幺女儿马知芬出嫁已两三年了,生了两个女儿,正不受夫家待见。

叶秀枝在中学上班快满三年了,她教的政治课程,她是可以教语文的,但语文老师一般要当班主任,班主任虽然工资稍多几元钱,而她的孩子张灵活最初要喂奶,稍大一点又很调皮,家里瞎婆婆照看不来,就选择了工作轻松一点的政治老师。张志雄一家盼望的亲孙子仍然没有生,甚至怀孕的迹象都没有。

生活好像没有太大的变化,然而对一些细部而言早已天翻地覆。

例如,马家读小学五年级的老二已经有了喜欢的女孩子,就是坐他前排左边的叫周燕丽的。这小姑娘名字有丽,长的也靓丽,白白净净,眼如水汪汪的黑葡萄,一笑还有若隐若现的小酒窝,还两边不对称,不一般大,却更迷人。每天上学、放学,他们都走同一个方向,偶尔能碰到。

马书乐的家更远些,上学时一般在后面,放学时也故意拖晚一点,也愿意在后面,看周燕丽的一对黑辫子在脑后一丢一丢,还有她的小腰和屁股一扭一扭的样子,别提多美了。那个年纪,他有的只是一种自然萌发的对异性美的隔岸观火般的圣洁向往,并没有成年人的三维立体的污秽思想。那根本不叫初恋,而叫原力初醒,连觉醒都算不上。但是这初醒,已足够让书乐的心海荡漾有如涛天巨浪一般,这大概是因为他比同班同学们普遍大一两岁的。

如果再隔几日不见周燕丽,马书乐自问:我是否还能吃得下饭,是否也会生病呢?一次,周燕丽病了,连续两日没来,马书乐竟然牵肠挂肚,尤其是在第二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在她第三日上学后,书乐恢复了活力。

期间,马知元夫妇和孩子们,在春节、清明节,以及妹妹出嫁等日子,也回过几趟老家,但全家人都回去,仅只路费就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兴师动众的也不方便。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马知元单位在原三层楼对面新做了一排房子,面积不等的统子单间,以解决办公用房和员工宿舍不足的问题。马知元家住地下室几年了,何况小儿子之死与住地下室太封闭也有关,单位就照顾他,从这一溜新房里分给了他家一个大一点的房间。

马家是两代人五口人,将房子中间立墙分隔。好在单位里有公共卫生间,并且允许家家户户在房前的屋檐下烧炉子炒菜做饭,因此没有厨房、厕所占室内面积,虽仍有些挤,但终于能搬出地下室,也是一大福音了。

这年春节初七,马知元夫妇俩从老家回武汉后给调动户口的恩人张队人家拜年。张队长年前新结的二婚,她是张队长老家农村一个因为没生孩子而被迫离了婚的女人,叫牛彩秀,白净而富态。这是他们两对夫妇第二次见面,上一次是张队长结婚摆酒宴的时候。

张队长比马知元年长不到一岁,如今两人兄弟相称,按武汉人的方言,马知元夫妇俩称张队长为“张拐子”,叫他的再婚老婆叫“牛嫂子”。当初两人自报年龄时,马知元就怕自己比张队长年纪大,就让张队长先报,得知他果然比自己大半岁,高兴地说:“那你年长,我喊你拐子。”

张队长热情地留马知元夫妇吃饭,连忙叫牛彩秀做饭,说:“老家拿来的佛手山药炖腊排骨味道不错,你们尝尝,也正好有事兄弟俩聊聊。” 按武汉风俗,过年前家家户户都或炸或卤了些菜,以荤菜为多,也有豆制品等素菜。不一会酒菜摆上了桌,张队长还把马知元拎来的洒开了一瓶,是十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

张队长说的事,原来是牛嫂的户口已转到武汉,但她上班是个问题,找了几家单位,有的是在武昌,上班搭公交或坐轮渡,还要转车,路上太远;有的是进工厂,要倒早晚班,不方便照顾孩子。张队长的两个孩子也大了,老大刚上初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饭吃晚了都会饿得慌。因此,希望找一个只上白天班的工作,下午能早点回家,工资多几块少几块倒无所谓。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马知元夫妇敬张队长和牛嫂夫妇的酒,夸牛嫂做的饭好吃,张队长夫妇端起酒盅喝了,张队长说:“我刚才听刘弟妹说,她在幼儿园上班也挺不错的,虽然厨房累点,但往往在孩子们放学前就下班了。幼儿园五点放学,要是你牛嫂跟刘弟妹是同事的话,上下班坐公交几站只几站路,估计下午五点半左右就到家了,买菜做饭正好。”

“是呀,只是牛嫂是有文化水平的,到厨房做粗活是不是屈才了?”马知元不知道牛嫂的文化程度,又不方便问,怕她也是文盲,问了尴尬,就如此说道。

“你嫂子哪有多大水平,好像读过几年小学吧?小学毕业了没有喔?”张队队转头问牛嫂。

“小学还是毕业了的,初中就没读,家里要我割草喂猪放牛呢。”牛嫂答道。

马知元说:“那好,刘家翠你找机会问问你们园长,还要不要人,如果有可能要的话,我就找找上次帮我们忙的街道张主任,他是我们刘段长的表弟,还 蛮热心快肠的。”

正好,幼儿园厨房另外三名同事中有一个年长的阿姨身体不好,她正打算跟园方提出想请长假病休,她离退休只差半年了,但身体实在吃不消,愿意长休期间只拿一点生活费。这些,同事们在一起聊天时刘家翠都听说过,已知道。

在马知元夫妇的恳求和斡旋下,园长答应出面做三方协商,终于确定了牛嫂可以先上班试用,那名病休员工的工资由牛嫂拿,但牛嫂每月要付出15元生活费给那位阿姨,四个月之后牛嫂如果试用合格就办理录用手续,成为正式员工,那位病休阿姨也办理了退休手续。
两个月后,牛嫂在幼儿园上了班。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牛嫂也是农村出身,厨房的活儿与做农活相比并不算重,而且她跟当地农村办红白喜事酒宴的一位厨师做过一段时间的事,有厨艺基础。转正后两三月,她做红案、白案都游刃有余。

牛嫂聪明能干,有点文化也能言善道,上班不到一年,厨房原来的主管调动了工作,牛嫂竟被提为主管,由她买菜、主厨,并安排工作,不但工资涨了十元,更多少有点买菜的油水,而她与刘家翠及同事们也能处好关系,至少面子上大家都过得去。因此,马、张两家的关系更密切了,逢年过节两家经常往来走动。

这年中秋前,马知元乘张队长在家,特意吃了晚饭后去送节礼,拎了一包本地知名的汪玉霞月饼和一对黄鹤楼酒。宾主喝茶聊天,谈及马知元的爹妈也都年满60岁了,两老还在农村种地务农,以粮食、油料等帮衬子孙,十分辛苦。

谈及,马知元是独子,想尽孝把老人接到武汉安享晚年,但夫妇俩收入有限,要养育三个孩子,把老人接来武汉住宿有困难不说,两老赋闲等于减少了家庭收入却要增加负担,这事很头痛。

张队长出主意说:“我觉得你们还是先把爹娘接来再说,不接来,单位不知道看你家的生活和住房实在是困难,就不会想着怎样解决。我想你们单位困难户也不少,所以你的困难你要摆出来,让单位领导天天看到。另外,告诉你一个消息,按国家户籍政策,年过60岁以上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父母,如果唯一的孩子即赡养人在城市生活,是可以迁户口到城市投靠子女的,让子女尽孝,也尽赡养义务。因此,你把二老接来了,可以申请调动他们的户口,这个申请合理合规会比较顺利的审批,让二老也吃上商品粮,甚至于国家、街道对老年人还会有一些慰问、补贴什么的,减少你们的生活负担。这个政策,我们要用呀。”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这两天实在太忙,没能写多少,今天只能少更新一些了。

抱歉!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马知元喜上眉梢,忙说:“我回去就写申请,申请内容还要请拐子过目把把关。我过几天就把老人接来。”

张队长说:
“跟你上次调老婆孩子的户口一样的程序,单位在你的申请上签字盖章,证明情况属实,单位开出介绍信,然后你拿着两份东西回老家找生产大队和当地乡镇政府、派出所签字、盖章证明,再找你家人户口辖区的派出所,找管段户籍递交申请,再由派出所、区分局、市局一级级地审批,也一样的有可能会家访核实。总体流程与你家人转户口差不多,你都熟,但你家人转户口原来走的是水上分局,现在要走江岸分局,环节上有差异,需要我帮忙的再说。”

不久,马家两老都接到武汉住下,他们的住房更挤了。

不到二十平米的一间房,上次用砖隔成了两间,里间摆一张床后,进门的床头摆一个五屉柜,床靠里墙,与外墙边留有一人宽的过道,马知元夫妇睡里间,算是有点隐私。外间摆了一个钢铁架子床,这床是马知元特意请人焊的,可拆卸拼装,特别牢固,姐姐睡上铺,兄弟俩挤睡在下铺。外间客厅、餐厅,也是孩子们读书、写作业的地方。

现在爷爷奶奶来了,屋内空间却不够再隔出一间房,就将上次隔的砖墙拆了,换成了更薄的木隔墙,安了平开的推拉门,而且再向里挪了,让床紧挨着两边的墙。还有一大空间改变是,他们充分利用了房间三米的空高,将里间的上面隔出一间不到一米高的暗楼,拉了布帘。夏天的棉絮、冬天的竹床等等,都码放在暗楼里。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马知元夫妇睡觉时上床,只能从开门处的床头一侧猫腰上床。里间两米高的空间,让他们在床上不能站立,躺在床上看低矮的房顶,感觉坐牢似的压抑。

外间房里,又请人焊了一副比单人床稍宽一些的铁架子床,马仁成、赵红英老爷娘俩儿只能受委屈,谈不得夫妇隐私了,挤在下铺,姐姐马书香睡了上铺。马书乐、书汉兄弟俩分别睡原来的铁床,分了上下铺,两副铁架床的上铺都特意加高了栏杆和扶手。

之前,他们俩睡上铺爱疯闹,书乐曾摔下过一回,幸好屁股着地没摔伤出事,之后每夜睡觉都要弹压和嘱咐,总提心掉胆他俩半夜会掉下来一个。而且两人共盖一床大棉被吧,老大书乐总是半夜爱滚被子,书汉半夜常常盖不到,着凉感冒。但两人各盖一床被子吧,床小,加上孩子夜里翻滚,又挤不下。

经过一番布局,外间终于给摆下两副铁架床,原有的一组柜子和饭桌、板凳什么的也能摆放,总算也能过日子。

一家三代七口人挤住着,其乐融融。

那个年代,有些城里人也未必比马知元过得更好。这么一想,马知元也能知足,但日子毕竟太苦巴巴了。
仿佛吃菜,原来只水煮盐拌的,习惯了咸苦味,但偶尔尝到大肉大荤,更有咸鲜、甜鲜、麻辣、酸辣、椒盐等丰富的滋味变化后,就感觉太原来的日子太寡淡了。
楼主:13971597840  时间:2019-09-18 18:20:22
马仁成进城后突然闲下来,成为家里吃闲饭的,很不是滋味。

憋了半个月后,老汉马仁成一日闲逛到江滩上,发现有些人开垦荒滩,种了一畦畦的菜。于是像发现新大陆,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了。

马仁成和小脚太婆赵红英一起回了趟老家,将钉耙、镰刀等农具、菜种子什么的都尽量多地带了来。

两位老人回家期间,三个出嫁的姑娘闻知都来请,都说是接过去小住几天享享福,老人们闲不住,一家都只呆了一天,隔壁张志雄的爹也插空盛情请了马仁成夫妇和师姐马知芬夫妇到家吃饭,叶秀枝特意到街镇上买了鱼肉,亲自下厨房,还炖了腌排骨藕汤。马知芬现在是远近闻名的大裁缝,她与叶秀枝一同学的裁缝,后来以此为业,手艺越做越精,春节前往往接的活做不完,有些简单活就带回家,她做不完的活有一些就分给叶秀枝帮她。

那时,马知芬是上门做衣服,主家管饭,但裁缝机得她丈夫拆了挑着接送,而且马知芬往往一出门就是几天,照顾不了家族和孩子,她虽然挣些钱,但丈夫和孩子们对她出门做裁缝态度矛盾,并不十分高兴。几年后她出了名,就改为客人自己上门量尺寸,并带来布料,按时来取,裁衣多的零碎布料也让客人带走,可以拿回家做布鞋底什么的。因此,叶秀枝从马知芬那儿获得得的活儿比原来增加许多,她对这师姐也就更加感激。

楼主:13971597840

字数:267371

帖子分类:红袖天涯

发表时间:2019-06-13 05:14:59

更新时间:2019-09-18 18:20:22

评论数:8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