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广莫道人笔记】这些年修行之感悟,读书之乱弹

【广莫道人笔记】这些年修行之感悟,读书之乱弹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知北游四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四肢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匮。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与!
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自本观之,生者,喑噫物也。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果蓏有理,人伦虽难,所以相齿。圣人遭之而不违,过之而不守。调而应之,德也;偶而应之,道也。帝之所兴,王之所起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韬,堕其天帙。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这一段是老子跟孔子讲什么是道,有趣的是讲了洋洋洒洒一大篇,最后说,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等于告诉孔子,我说了半天全都白说,你听了还不如不听,我一说就是错的,你只要听见了,听见的就不是道。似乎是跟孔子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但是结合前面的几段,我们也已经很容易理解这种逻辑了。这就是道特有的逻辑。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知北游五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无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不知其所止。吾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著名的道在屎溺的故事来了。大道至简,而仅仅一篇知北游,讲道就反反复复讲了这么多,这一段里面讲的和前面相比也没有什么新意,只是庄子说,讲道在哪里,就如同去检测猪的肥瘦一样,去摸肥的地方没有用,因为所有猪肥的地方都很肥,一定要摸没肉的地方,如果没肉的地方也很肥,那么这头猪一定很肥。讲道也是一样,讲道在屎溺,既然屎溺中都有道,那其他地方一定更有道了。道家就是这么讲究逻辑。不过我听道在屎溺这四个字,更多的是在道人们随地大小便的时候戏谑用的。既然别的没什么太多可讲,讲讲每下愈况和每况愈下吧。知北游中的原文是每下愈况,有很多学者考证这应该是书抄错了,本来就应该是每况愈下,而且从本意上来说,这两个词也应该是一个意思。但是后世语言文字的发展,使得这两个词的词义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也已经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词。每下愈况的意思是越到卑微下贱的地方表现的越具体。每况愈下的意思是状况越来越糟糕。考据之类的我们不用过多关心,就当两个词用就好了,记住这里是每下愈况。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知北游六

妸荷甘与神农学于老龙吉。神农隐几,阖户昼瞑。囗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谩诞,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弇堈吊闻之,曰:"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今于道,秋豪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而犹知藏其狂言而死,又况夫体道者乎!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曰:"子知道乎?"无穷曰:"吾不知。"又问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曰:"有。"曰:"其数若何?"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于是泰清仰而叹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无始曰:"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这个故事中神农听说他老师死了还笑的出来,我们已经不会觉得奇怪了,看了庄子中这么多故事,这么多奇葩的人,也应该已经习惯了。后面四个人的对话,讲的道理很简单,知道的反而不知道,不知道的反而知道,道不能问,不能说,总之存在感越低越合于道,境界越高。我们只要还是个人,就一定有属性,有标签,可以描述,哪怕性格上精神上是一片空白,也总有一个脑袋,两条胳膊两条腿等等这些标签和属性。当完全没有任何属性,任何标签的时候,也就是与道合真的时候了。那时候,自然也就不是人了,而是仙了。既然成仙的时候要结束作为人的状态,那么纠结人是死了才成仙还是不死直接成仙,其实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伪命题。总之是要结束,怎么结束,都是结束。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知北游七

光曜问乎无有曰:"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这是一个关于有无和无无概念的故事,而里面有个人叫无有。光耀发现自己问了也白问,眼前这个人看起来似乎存在,却能达到道德经十四章里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的境界,觉得人家的境界实在太高了。自己只能达到自己有,无,这个概念的境界,而人家已经能达到没有,无,这个概念的境界了。这算不算最高境界呢?我觉得还不算,可以推理出来,更高的境界是连概念都无了吧。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知北游八

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

这是个八十岁还给大司马锻造兵器的铁匠的故事,跟庖丁解牛意思差不多,都是讲要把一件事做好,先要谋求把心思集中于这件事上,更高境界是把心思不放在这件事上。上一篇田子方有好几个这样的故事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额外再说一句,无论你们在从事什么工作,从集中心思的角度说,我应该都是建议大家敬业的,所谓的敬业,不是完成工作,而是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当然我也知道有的人没有把工作当作真正的工作看,那就无所谓了,因为需要把心思集中在自己想要做的那件事上面。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知北游九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冉求失问而退。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犹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孙子可乎?"冉求未对。仲尼曰:"已矣,末应矣!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

这一段讲道家对时间的观念,讲的也不是很透彻,只是说应该把过去,现在,未来,齐物。我在生活中遇到某些观念的时候,我也会刻意的思考和比较,如果是十年前,我对这件事会持什么观念,假设十年后,我又会持什么观念,二十年后呢,三十年后呢,如果能体会到观念变化的规律,就尽量引导自己按照未来一定会持有的观念引导现在的观念和行为。因为这样做我认为在没有其他已知客观因素的条件下,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以后的后悔,而后悔,就是未来心性的加法。故事中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冉求两天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的答案也是一样的,第一天冉求觉得自己明白了,第二天冉求又觉得自己不明白了。孔子说因为第一天是用精神领悟,所以明白了。第二天却又附加了其他的外物,大概是指知识和智慧吧,来帮助自己理解这个问题,所以就越来越糊涂,反而不明白了。道这个东西,的确是这样,越是利用知识和智慧体悟,就越不容易明白,距离道就越远。所以很多人,很多时候会觉得道家的学说反而是一种没有道理可讲的纯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其实,道家不但是讲道理的,而是讲逻辑的。只不过我们需要把逻辑原点设置在老庄之中。后面的事情就清楚了。逻辑只是一种工具,谁规定逻辑的原点一定要是科学和西方哲学的?摆脱这个桎梏,也就豁然开朗了。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知北游十

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回敢问其游。"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狶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赍也,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则浅矣!"

这一段讲的是人和外物的关系,孔子说上古时代的人心中有永恒不变的道,所以对待外物并没有固定的准则,可以随时根据情况改变。我举个例子,如果心中有道,境界很高,该齐物的都齐物了,那么这个人也就应该无所谓爱吃什么东西,不爱吃什么东西,有什么就吃什么,无论吃好吃的,还是难吃的,对他的心境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和变化。而孔子那时候的人呢,正好相反,对待外物有相对固定的标准,而自己内心却没有永恒不变的道了。那么举同样的例子,遇到好吃的就开心,遇到不好吃的就不开心,那么暂且不说境界高下,后者明显生活的质量也不如前者高。所谓人不伤物,物不伤人,我的理解就是只要一个人能齐物,对外物没有好坏,喜恶的区别,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因为外物的不同而产生各种情绪。其实我们想想,人的所有情绪不都是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外物吗,除去外物,自己本身的我,剩下什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那么逻辑推到极致,如果把所有的外物全都齐物了,就几乎不会产生任何情绪,完全没有情绪的人,是什么人,说是圣人恐怕一点不为过吧。另外再说一点,现在人很多人喜欢旅游,一年不去哪玩一圈,换换心情,似乎整个人都不好了,甚至很多年轻人把去马代,日本,巴厘岛,等等,当作生活水平的准绳。我自从十年之前从英国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国,护照当年不知道放哪了也再也没有找到过。因为,我对这个世界不好奇,所以如果不考虑别人,我哪都不想去。这样的好处有两个,第一显而易见的是我看别人出去玩我不羡慕嫉妒恨,不起情绪。第二是不容易发现的。就是当我对环境不好奇的时候,我适应恶劣环境和条件的能力就会非常强,也就是所谓的能够随遇而安。最后一句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则浅矣!这是老生常谈,就不说了。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庚桑楚一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弟子异之。庚桑子曰:"弟子何异于予?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弟子曰:"不然。夫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而鲵鳅为之制;步仞之丘陵,巨兽无所隐其躯,而孽狐为之祥。且夫尊贤授能,先善与利,自古尧、舜以然,而况畏垒之民乎!夫子亦听矣!"庚桑子曰:"小子来!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称扬哉!是其于辩也,将妄凿垣墙而殖蓬蒿也,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举贤则民相轧,任知则民相盗。之数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吾语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这个故事讲的是老子的弟子庚桑楚带着几个自己看得上的人去某地隐居,因为他们的到来导致当地三年后大丰收,当地人打算把庚桑楚当作圣贤崇拜和纪念的时候,庚桑楚的内心活动和弟子的对话。为什么庚桑楚到来就能导致大丰收,这个问题这里已经不必多讲了,简单说就是心想事成,他在那农耕,所以需要丰收,可是阳光又不可能只普照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周围农民也就跟着沾光。所以在高境界的人周围,和他往来,自己往往也会莫名其妙的得到好处,是有逻辑可循的。接下来他们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和天地篇中尧见华封人的故事基本类似,都是诠释正反合的。庚桑楚和那个故事里的尧一样,都处于反的状态。庚桑楚认为丰收是宇宙大道的功劳,不是自己的功劳,而百姓要崇拜和祭祀他,会影响他进一步向宇宙大道学习,靠拢的进程,甚至从他举的巨鱼巨兽的例子看,怀抱着对捧得越高,将来摔的越重,让自己倒霉的隐忧,所以很不安。和尧不同的是,尧遇到的是境界更高的华封人,而庚桑楚遇到的是比自己境界更低的他的弟子们。弟子们觉得被人尊重崇拜是好事啊,从尧舜开始就是这样的啊。不理解为什么庚桑楚会不安。接下来庚桑楚对尧舜所代表的强调智慧,知识,仁义,利益的倾向进行了残酷的抨击,并且在最后断言,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一定会出现人吃人的时代。历史也无情的证实了他的论断。那么到底庚桑楚的境界有多高呢。我认为从尧见华封人的例来看,应该境界还远远不够,至少可以判断的是,周围农民的行为,还会影响庚桑楚的心性,而且庚桑楚还很在意自己未来的安危,更加在意整个社会是否合于道。道家就是这样,一张嘴就错,说的越多错的越多。如果庚桑楚境界足够高,也应该像华封人一样,认为百姓的崇拜源自他们的本心,能满足他们内心的现实需求,无论他们做什么都不应该影响自己,也有足够的自信不会影响自己,那么就随他们去吧。这个逻辑走到极致,就是宇宙大道接受我们这些人的崇拜,当然是当作没这回事一样,否则的话,岂不是应该用一道道雷电把我们这些崇拜的人都劈死才对。本质上,所谓正反合就是一个看山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概念,庚桑楚的徒弟处在看山就是山的概念,庚桑楚和那个故事里的尧处在看山不是山的状态,华封人处在看山还是山的状态。所以抛开逻辑看庚桑楚的弟子们和华封人的做法彷佛差不多,其实境界差了好几层呢。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庚桑楚二


南荣趎蹴然正坐曰:"若趎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托业以及此言邪?"庚桑子曰:"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若此三年,则可以及此言矣!"南荣趎曰:"目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盲者不能自见;耳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聋者不能自闻;心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狂者不能自得。形之与形亦辟矣,而物或间之邪?欲相求而不能相得。今谓趎曰: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趎勉闻道达耳矣!"庚桑子曰:"辞尽矣,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鲁鸡固能矣!鸡之与鸡,其德非不同也。有能与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今吾才小,小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见老子!"南荣趎赢粮,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老子曰:"子自楚之所来乎?"南荣趎曰:"唯。"老子曰:"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南荣趎惧然顾其后。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谓乎?"南荣囗俯而惭,仰而叹,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问。"老子曰:"何谓也?"南荣趎曰:"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我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愿因楚而问之。"老子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女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南荣趎请入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恶。十日自愁,复见老子。老子曰:"汝自洒濯,孰哉郁郁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犹有恶也。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将内揵;内韄者不可缪而捉,将外揵;外内韄者,道德不能持,而况放道而行者乎!"南荣趎曰:"里人有病,里人问之,病者能言其病,然其病病者犹未病也。若趎之闻大道,譬犹饮药以加病也。趎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诸人而求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儿子乎!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终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终日视而目不瞬,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已。"南荣趎曰:"然则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乃所谓冰解冻释者。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撄,不相与为怪,不相与为谋,不相与为事,翛然而往,侗然而来。是谓卫生之经已。"曰:"然则是至乎?"曰:"未也。吾固告汝曰:能儿子乎!儿子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也!"


这一段南荣趎先向庚桑楚问道,又向老子问道的故事,讲的比较隐晦。其实这是一个讲修道就不要管别人,也就是不慈悲的故事。庚桑楚跟南荣趎讲的道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修好自己,只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别的都别管,就行了。而南荣趎很明显对这个回答不满意,于是又去找老子。他是自己去找老子的,到了老子那却带了很多人,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文章中没有明说,但是从老子后面的反应和他俩的对话来推测,我猜应该是南荣趎在路上看到别人无论知还是不知,仁还是不仁,义还是不义,都有各自的困扰,于是就带他们一起来向老子问道来了。可是问题在于,老子一眼就看出了他之所以不懂得道,距离道很远,就在于他过于执着于外物,准确的说是别人,心思放在别人身上,而不内守本心,让我简单说就是对别人太慈悲,自己没修到境界,就一心想要帮人,想要度人。所以老子只是问他为什么带这么多人,南荣趎就明白了,问题也不问了,回去反省了十天。十天之后,终于不再关心别人,只想自己如何能够得道了,再去问老子,老子给他讲的,其实和庚桑楚开始给他讲的套路基本是一样的,保护自己的生命,纯净自己的心性,不要为外物所侵扰,以达到顺应自然和命运的状态。这次南荣趎能听得进去了,于是又接着问这算不算足够高的境界。老子说这还不算,这只是,有我的境界,再往上一层需要把我和自然中的万物齐同混一。而再往上的至人境界呢,就要无心了,连自己的意识都能和宇宙大道齐同混一,行如槁木,心若死灰,无心,才能无福无祸。这一段的主旨思想,还是教育人要不慈悲,修道是一件纯粹自己的事,前面讲过很多了,也不再多说。当然,我们都是沾染红尘,受过世俗洗脑的人,现在马上做到不慈悲是不可能的,就如同南荣趎一样,也有个过程。所以生活中,动了慈悲心,也不要刻意压制,知道方向,朝方向走,具体到一件事了,还是随心而为,怎么心里舒服怎么来,不要为了不慈悲而不慈悲。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庚桑楚三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人有修者,乃今有恒。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子。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备物将以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达彼。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不可内于灵台。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不见其诚己而发,每发而不当;业入而不舍,每更为失。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幽间之中者,鬼得而诛之。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后能独行。券内者,行乎无名;券外者,志乎期费。行乎无名者,唯庸有光;志乎期费者,唯贾人也。人见其跂,犹之魁然。与物穷者,物入焉;与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兵莫惨于志,镆铘为下;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


下面没有故事了,纯粹大段的议论,看翻译就应该能理解它的意思。这一段讲的几个要点,先是说假如人能够泰定宁静,合于天道,就能拥有永恒的德性,就好像天放出光芒一样,人们都会来依附他,宇宙大道也会帮助他。这里没有讲逻辑,意思是当一个人自身修为足够高的时候,无论是其他的人,还是环境等外物,都会自然而然的朝对他有利的,和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就如同道德经五十章写的一样,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是从概率的角度说,凡是这个世界上有概率的事情,遇到比较有利的结果,就是正常的,并不和已有的科学相矛盾,更不需要谈什么神通。它的逻辑在哪呢?在达生篇里列子问关尹子那个故事里,可以说,有道之人,人们愿意依附,宇宙大道也愿意帮助他,是喝醉酒的人坠落马车,受伤反而会比较轻这个逻辑推到尽头的结果。 然后说的是我们修道的人,学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甚至辩的是什么,是搞明白真正的大道是不可知,不可为,不可争辩的。知道大道是不能知道的,才是最大的智慧。下面的大段文字,都是讲人修道应该尽量避免受到一切外物的干扰,因为外物会使人产生情绪,这种情绪会让人有错误的行为,无论光天化日之下还是阴暗角落之中,都会受到惩罚,所以世界上惩罚自己的,不是外物,不是阴阳,而是自己的本心造成的。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庚桑楚四


道通其分也,其成也毁也。所恶乎分者,其分也以备。所以恶乎备者?其有以备。故出而不反,见其鬼。出而得,是谓得死。灭而有实,鬼之一也。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


这一段是讲将有和无齐物的,放在齐物论里也配得上。上来先说大道是不会,也不主张将万事万物有所区别对待的,因为一旦有区别,就会有人朝所谓好的,正确的,受欢迎的,有利的方向努力靠拢。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分的越细,要求越多,区别对待的越明显,就距离大道越远。我们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也是如此。我小时候,小学考试是百分制的,也就是说把人在某一方面能分成一百零一种,从零分到一百分,还要排名次,也就是区别对待。而现在据说有些地方推行素质教育,已经只分优良中差,甚至只进行综合考评了。减少分类,模糊区别,这就比应试教育的百分制要合于大道。所以宇宙大道的逻辑,无论对于个人修行来说再飘渺,其实在生活中和社会管理中应用的例子都比比皆是。只不过当逻辑链条不清楚的时候,很多人意识不到其中的变化能用大道来理解而已。后面讲的是有和无的齐物,言语虚无缥缈,看译文即可,无甚新意。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庚桑楚五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将以生为丧也,以死为反也,是以分已。其次曰始无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无有为首,以生为体,以死为尻。孰知有无死生之一守者,吾与之为友。是三者虽异,公族也。昭景也,著戴也;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


这一段讲的是将生死齐物,将生死齐物这件事,如果要细分的话,其实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将时间齐物,一个是在比较低的层次将物我齐物。文中讲了三个层次。最高是宇宙之初就没有形名,那也就更谈不上任何东西的生死,所以合于大道也就应该无所谓生死。其次是认识到在时间场合中,生是短暂而不正常的,死是回到正常状态,那么当然也就不怕死了。再次认为无有,生,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么好生恶死就如同一个人爱自己的躯干而厌恶自己的屁股一样,是没有道理的。这三种理念虽然不同,但是就如同昭景甲三个氏族都同样是楚国公族,楚王的子孙一样,意思是本质上是一回事。这里的甲,通屈,就是屈原的屈。常听到的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中的三户,就是指这么回事。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庚桑楚六


有生鹹也,披然曰"移是"。尝言"移是",非所言也。虽然,不可知者也。腊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观室者周于寝庙,又适其偃焉!为是举"移是"。请尝言"移是":是以生为本,以知为师,因以乘是非。果有名实,因以己为质,使人以为己节,因以死偿节。若然者,以用为知,以不用为愚;以彻为名,以穷为辱。"移是",今之人也,是蜩与学鸠同于同也。


这一段继续讲大道是不应该有分别的,而分别在社会中的每个角落都存在,而且越来越细化,这就是我们的社会越来越不和谐,越来越不合道的根本原因。小到人有黑痣,就会被说应该去掉。在战国时代的医术就有点掉黑痣的能力,也挺有趣的。祭品,分为什么时候应该完整,什么时候应该分割开。房子,有卧室,庙堂和厕所的区别。这些具体的区别延展开来,就是人也会有什么样的品质是好的,什么样的品质是坏的区别。这和逍遥游里的小虫小鸟的见识是一样的。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庚桑楚七


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大亲则已矣。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这一段以礼来举例,在集市上踩了陌生人的脚,就要很客气的道歉,如果踩了自己哥哥的脚,就简单致意即可,如果踩了父母的脚,连表示都不用表示了。这种礼的区别说明这些礼节只是出于功利性的需要而已,真正最大的礼是对谁都一样。同理可证,最大的义理就是不分物我,而不是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最大的智慧就是不用任何计谋,按照事物自然发展的规律行事。最大的仁爱就是不分亲疏,对谁都一样,以万物为刍狗。最大的信用就是不用金银抵押来展示和考验自己的信用。简单说就是不使用自己的信用。说的再直白一点,从来不借钱的人,在借钱方面信用是最好的。其次才是每次借钱都准时还的人。后面讲了四个方面的各六种观念,是会影响人的心性的。具体找译文看即可,不翻译了。总而言之,修道对心性的要求就是没有欲望,没有好恶,没有情绪,也没有和其他人交往的工具和内容。这样一个干干净净的本心,才合于大道,才能进一步修仙。距离我们,还很远。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庚桑楚八


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谟也。知者之所不知,犹睨也。动以不得已之谓德

,动无非我之谓治,名相反而实相顺也。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无己誉;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虽虫能虫,虽虫能天。全人

恶天,恶人之天,而况吾天乎人乎!一雀适羿,羿必得之,或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其

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介者拸画,外非誉也。胥靡登高而不惧,遗死生也。夫复諧不馈而忘人,忘人,因以为天人矣!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

同乎天和者为然。出怒不怒,则怒出于不怒矣;出为无为,则为出于无为矣!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有为也欲当,则缘于不得已。不得已之类,圣人之道。


继续讲心性,这里主张因为智慧只能如同斜视一样,看到全部整体的一部分,所以应该抛弃智慧和知识,用直觉,用心来感知整个世界和外物。这种主张似乎和

我前面说的相矛盾。的确矛盾,但是我前面说的要尽量追求信息对称,用已知可靠的科学工具,逻辑工具,用唯物主义的方法解决能用唯物主义解决的事,用唯

心主义解决唯物主义解决不了的事。这些是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的,目的是让我们的生活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减少外物对自己心性的负面冲击和影响,

这是个我们红尘中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大量上一段说的四类六种观念。生活不好,只会导致这些观念越来越强大,对自己的影响越来越深。不

如疏导,满足,才能慢慢的淡化其影响。而这里所讲的,针对的就已经不是社会上能见到的普通人了,这样的人已经很少有需求,也很少会受到外物的影响,所

以既然怎么样都行,怎么样都一样,那还不如少动点脑子,跟着心性和感觉走呢,就好像富翁陪家人打一块钱一局的麻将,就不会精于计算的。当然,这两者之

间,也没有一个开关,而是渐变的, 修为提升,在乎的事情越来越少,也就越来越愿意,敢于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结果还不错,就更愿意和敢于,成为了一

个良性循环,这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也是修仙的过程。


然后文中很残酷的指出,无论后羿还是圣人,只要还有让别人赞美自己的需求,那么从宇宙大道的角度,境界可能还不如一个虫子,只有全人能够像虫子那样。

那么是不是虫子这样的动物更容易修道,而人更难呢?不是的,我们人通过看山不是山的过程,还有达到看山还是山的可能性和权利,而虫子永远只能看山就是

山,只有正,无法反,遑论合。所以还是人身难得,想要修仙,得先成人。而且现在对于动物来说环境越来越恶劣了,广电总局已经宣布建国以后动物不准成精

了。


再往下,继续说后羿的例子,他如果能把天地看作鸟笼,那所有的鸟都逃不出鸟笼,自然也就不必射鸟了。所以以技术,可以猎获一只鸟,而以境界,可以猎获

所有的鸟。鸟是这样,人也如此,用心机可以笼络一个人,用境界才可以笼络天下人啊。


伊尹和百里奚的例子是说只要一个人还有好恶,还觉得有什么东西是喜欢的,好的,那么就不可避免的要被投其所好,就要被外物影响。就好像现在的官员一样

,不贪财不好色不抽烟喝酒没有兴趣爱好不想升官没有家眷的官员,是最难结交和利用的吧。


少一只脚的残疾人一般不注重打扮,死刑犯遇到危险不怕死,这样不在意别人评价和自身安危的人,其实更加接近于天道。所以庄子内篇中那些残疾人,和刑满

释放人员修为非常好,是有他们特殊的便利条件的,一般人会在乎的事,他们能不在乎,能看得开,一道通,百道通,境界就很容易上去了。


下面几句话讲一个人如果别人尊重他他不高兴,那么侮辱他他也不会恼怒,这个道理和没有同情心的人也不会有嫉妒心是一样的。但是文中还留了一手,说就算

不得已发怒,也是无心之怒。就是天性使然,而不是想好了才生气的。所以我们只要能随时关注自己的本心,该起情绪的时候就让情绪起来,事后也不必自责,

只是别故意起情绪就好了。当然我们最终谋求的目标还是心平气和,不起情绪,让情绪处于无的状态,无争无求,才合于大道。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徐无鬼一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卹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而笑。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则以《金板》、《六韬》,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良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徐无鬼是庄子三十三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这个故事讲山林隐士徐无鬼去见魏武侯,武侯认为他在山林里生活窘迫而对他表示慰问,而徐无鬼反而因为魏武侯精神受损而慰问武侯。可见对于心怀大道的修行人来讲,内心是否安宁,精神是否饱满,比物质生活是否丰富要重要的多。的确如此,但是物质上怎么才算是满意和可以接受的,让人对于物质的情绪处于无的状态,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我不主张入山,隐修,是因为我知道绝大多数人从红尘中来,对于物质生活要求的标准,不是山林能够满足和实现的,所以强行让自己进入恶劣的生活环境,只会给心性做更大的加法。虽然每个人的标准和适应能力不一样,但是宏观上来讲是这样的。但是我也不主张无限度的追求生活的奢华,财富的增加。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红尘中谋求的是满足自己现有的需求和欲望,以达到无的状态,能不增加欲望,最好,非要增加,适度。压抑和放弃需求,也可以试试,双管齐下,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难。


然后徐无鬼给武侯讲相狗和相马,一言以蔽之,最好的狗和最好的马,都是无我的。当然,境界最高的人也是如此。不过他没说。武侯听到这些话很高兴。引荐徐无鬼的大臣觉得奇怪了,说我们以前给国君讲六经,讲兵法韬略,国君都不高兴,为什么你讲相狗相马国君这么高兴呢。徐无鬼说,这就如同长期不见老乡了,见到就很高兴一样,长期没有真人跟他说话了,所以我跟他说这些就很高兴。徐无鬼说的很隐晦,他的意思是,你们这些大臣们,跟国君讲那些东西,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的,要么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要么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要么是为了国君的利益。这三者在能齐物的真人看来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所以国君听这些不高兴。而徐无鬼跟国君说这些,他既不是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也不是出于对魏国利益的考虑,这里面没有利害关系,就是一个真人说点有意思的事,说的还合道,所以国君就高兴。打个比方,很多小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交流,无论父母跟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听,这和好好话坏话没有关系。而反过来愿意跟一些他认为的朋友,甚至是公园里或者网络上的陌生人交流。这种心态其实和魏武侯是一样的,孩子认为父母无论说什么,都是出于利益的考虑,无论是自己的利益,孩子的利益还是家庭的利益,而一些朋友,尤其是陌生人,大部分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利益的驱使,就是大家在一起高兴聊天就行了。而孩子们在学校以外的朋友,尤其是网友,一般也不太稳定,这一段和这些人聊天,过一段就又换一批人,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朋友太熟了之后,就一定会产生利益的诉求,无论是希望对自己有利,还是希望对作为朋友的对方有利。而孩子的天真本性合于道,对于所有牵扯到宏观利益的东西都会本能的排斥,所以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强烈的吸引,朋友关系很多就慢慢的淡化了。而父母和关心孩子的人如果想维持和孩子相对和谐的关系,根本方法还是尽量不要把自己的利益诉求表现出来。你对他好,他知道,但是如果想要因此而维系甚至加深和孩子的关系,潜在条件是孩子和大人拥有一样的权衡利弊的机心,事实是,孩子往往没有或者比大人弱。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其实社会中很多事情看起来没有头绪,其实越没有头绪的事情,越可以用宇宙大道的逻辑来解释。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徐无鬼二


徐无鬼见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芧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今老邪?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徐无鬼曰:"无鬼生于贫贱,未尝敢饮食君之酒肉,将来劳君也。"君曰:"何哉!奚劳寡人?"曰:"劳君之神与形。"武侯曰:"何谓邪?"徐无鬼曰:"天地之养也一,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许也。夫神者,好和而恶奸。夫奸,病也,故劳之。唯君所病之何也?"武侯曰:"欲见先生久矣!吾欲爱民而为义偃兵,其可乎?"徐无鬼曰:"不可。爱民,害民之始也;为义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为之,则殆不成。凡成美,恶器也。君虽为仁义,几且伪哉!形固造形,成固有伐,变固外战。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无徒骥于锱坛之宫,无藏逆于得,无以巧胜人,无以谋胜人,无以战胜人。夫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与吾神者,其战不知孰善?胜之恶乎在?君若勿已矣!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夫民死已脱矣,君将恶乎用夫偃兵哉!


这一段讲徐无鬼见到魏武侯,武侯对他非常景仰和尊重,问徐无鬼是岁数大了想过点好日子,还是来帮助他治理国家造福社会的。徐无鬼说他是来慰问魏武侯的,因为武侯身为一国之君劳苦百姓来得到自己的奢华生活,心神就一定不宁,所以需要慰问。这就是我讲的名利情色德中,德的范畴。自己所得到的东西如果是以损害别人为代价的,一般人都会在内心深处有些不安,这种不安就会变成对于自己是一个足够好的人没有信心,那么就会影响破坏心性的平静。徐无鬼描述的就是这个概念。


魏武侯赶紧解释,说自己是想爱护百姓的,那么为了百姓,停止战争可以吗。如果了解一下历史就知道这个魏武侯,谥号为武,的确名副其实,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争狂魔,连年用兵,最终得不偿失,在他儿子手里魏国一蹶不振,每况愈下。


徐无鬼说因为爱民而停止战争,就根本没这回事。有爱民之心,就必然有以后害民之心,为了爱民而停止战争,其实根本上还是为了休养生息,增强国力,以后再发动战争。所以包括仁义在内的这些政治口号根本都是虚伪的,如果真的要治理好国家,就按照黄老之道,顺其自然,让老百姓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能怎么样就怎么样,从内心深处永远放弃发动战争的念头,也不谋求战争取胜所得到的土地和人民。这样不但国家会慢慢变好,人民会生活幸福,作为国君的内心和精神也能得到安宁。当然可想而知在战国时代讲这些是对牛弹琴了,所以文章根本没有写魏武侯的反应如何,肯定不会像听相狗和相马那么开心了。从上一段的角度也可以解释,因为说这些话的徐无鬼对魏武侯,对魏国人民,已经产生了利益需求,已经在他脑海中有了一个概念,就是他希望怎么样。这个念头只要产生,味道就变了。


虽然说在春秋战国时代,履践黄老之道已经非常艰难了,但是有一个奇葩国家倒是做的不错。那就是卫国。从周武王分封诸侯国一直到秦二世胡亥将卫君角废为庶人,一共经历了八百多年,也就是说,连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都没有完全灭掉卫国,依然允许卫君角统治野王城。究其原因,我觉得虽然卫国屡出奇葩国君,但是进入战国时代之后,这个国家非常识时务,从来不充大,基本不打仗,一看形势不对就自降身份,先从公爵降到侯,最后又降到君也就是自己都不承认自己是诸侯国了,只是个附庸而已,什么国家尊严国家利益通通不顾,就是保命。在春秋时代和卫国国力差不多的宋国,鲁国,郑国,通通在战国时代被灭,而卫国到最后国君都只是被废为庶人,至少还活着。其实,这不就是全生之道么,当卫国历代国君都很明白自己的国家不可能成为最后的秦国的时候,他们的选择不是对自己和自己的子孙最有利的选择么。什么叫对,什么叫错,这时候就很难讲的清楚。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徐无鬼三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諧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这是个寓言,黄帝带着他六个臣子去找高人,合称七圣。讽刺的是,七圣都迷路了,遇到一个牧马的小孩,问他地方他知道,问他高人在哪,他也知道,更讽刺的是,这个孩子眼睛还不太好。黄帝的确开窍,知道这孩子不简单,就向他请教治理天下之道。小孩跟他们搪塞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意思就是别把治理天下当回事,心驰于外就行了。黄帝依然又问他,小孩最后说的是,治理天下就像牧马一样,去掉对马有害的东西就行了。黄帝这就行礼尊他为天师了。


这里讲的还是田子方和知北游里讲过的想要做好一件事,最高境界是把心思放在这件事之外的道理,黄帝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可以直接跟他讲这个层次的道理。但是黄帝的境界大概没有小孩想象的那么高,所以对这种回答不满意。小孩只好给他讲再下一层的道理,趋利,不如避害。无论牧马,还是治理天下,还是修身齐家,都会对目标有所追求,或者说都会有一个目标。既然牧马了,当然不希望马死,所谓治理天下,当然不希望天下大乱。既然对外物有了要求,那么用最高层面的逻辑自然就是不行的。那样要求的是无所谓马是否死亡,无所谓天下是否治乱的心性,就像逍遥游里的神人一样。既然如此,应该做的就是避害,降低遇到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的概率,而只要不遇到坏的事情,随着事物慢慢的发展,自然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前提当然是不要有不合于道的追求。比如一个人修道,所谓避害,就是要保证自己别死掉,别生大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样心中有修行的愿望,无须勇猛精进,慢慢修,一辈子很长,到时候一定会有所成就,有所积淀。而那些一辈子修行勇猛精进的,又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因为勇猛精进本身,就是执念,长期被这个执念所干扰和控制,修为又能好到哪去,成就者的数量恐怕还不如走火入魔或者被禁锢在精神病院的多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此类推,道理一样。这个故事有一个用途,当假如有人以学道时间比你们长或者年龄比你们长,来在对话和辩论中压制你们的时候,可以给他讲这个故事。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徐无鬼四


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皆囿于物者也。招世之士兴朝;中民之士荣官;筋国之士矜雅;勇敢之士奋患;兵革之士乐战;枯槁之士宿名;法律之士广治;礼乐之士敬容;仁义之士贵际。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庶人有旦暮之业则劝;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此皆顺比于岁,不物于易者也。驰其形性,潜之万物,终身不反,悲夫!


这一段里的一大堆排比句,浅显易懂,甚至不用翻译也知道什么意思。我也不必多说了,总之一句话,一个人只要自己有一方面的属性,就一定有和属性有关的某一方面的追求,而这些属性和追求导致人沉浸于外物之中,不能去追求无为的境界,是件伤心的事情。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徐无鬼五


庄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尧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或者若鲁遽者邪?其弟子曰:我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鲁遽曰:是直以阳召阳,以阴召阴,非吾所谓道也。吾示子乎吾道。于是乎为之调瑟,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惠子曰∶"今乎儒墨杨秉,且方与我以辩,相拂以辞,相镇以声,而未始吾非也,则奚若矣?"庄子曰:"齐人蹢子于宋者,其命阍也不以完;其求鈃钟也以束缚;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遗类矣!夫楚人寄而蹢阍者;夜半于无人之时而与舟人斗,未始离于岑而足以造于怨也。"


这一段是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简单说就是庄子认为天下的对错是非,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所以惠子他们五个雄辩家,各自持各自的立场来争辩,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只是和鲁遽一样,在展示和使用某种技术,而这种技术再出色,再神奇,也只是术,而不是道。惠子表示他们五个人彼此谋求用语言反驳对方,用自己的声望碾压对方,从来不认为自己说的是错的,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庄子看这个人完全不开窍,就只给他打了几个比方,说惠子的这种问题,就如同叫孩子看门却不配门锁。想要保存一个器皿,却用绳子吊在房梁上。大概那时候的绳子质量很差,很容易断吧。就算是现在,我们也认为这应该不如放在平地上稳妥。小孩丢了,想去找,却连门都不出。这是说惠子他们这些雄辩家自以为是。寄宿在别人家,却要骂人家的看门人。半夜无人的时候,船还没靠岸就跟船夫打起来了。这是说他们自己给自己制造风险。总之就是愚蠢而不合道。


从下面一段来看,庄子对惠子的感情是很深的,而且评价是很高的。虽然秋水篇有惠子做了魏相却想要害庄子的桥段。那么这一段文字可以看作庄子对惠子的规劝,认为禀赋如此高的人,不去修道,而甘于做一个雄辩家,天天跟人辩论,是一件可惜的事。名家和道家都是讲逻辑的,只不过不同的是,道家的逻辑,是为了修真的目的服务的,逻辑只是工具。而名家的逻辑,就是他们追求的事物本身,他们不像法家和纵横家,掌握逻辑工具是为了换取功名利禄,青史留名。而仅仅就是沉迷于发现逻辑,创造逻辑体系的快感。虽然他们中也有出仕的,但是都没有什么闪亮的政绩留诸史册。这一点他们很像是后世的一些大匠,用一生的精力和心血制造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或者器物,也不太关心名,也不太关心利,这样的人如果能以术入道,就好像解牛的庖丁,和斫轮的老者,其实是很容易的,到了这个境界,距离前方大道一步之遥,但是历史上永远有这么一种人,就是不迈出这一步。春秋战国时代的名家,可能就是始作俑者吧。这一段文字对我们的意义在于,学习掌握术数不是错,而且是应该的。就算庄子这样我们完全不知道他除了写文章还会什么的人,想要给予自己足够的自信,总要掌握写文章这个术吧,想要修道,以及获得惠子这么个道友,总要掌握逻辑这个术吧。所以我们学什么都无所谓,甚至我还鼓励无论是工作还是兴趣爱好,都全身心的投入。但是全身心的投入了,水平也已经足够高的时候,要明白任何术,都是修道的工具,沉迷于术本身,就本末倒置了。打个比方,就好像当年我玩2048,用人生很短的时间,仅仅几天而已,就体会到了,足够熟练,不过大脑把事情做好的体验,这就足够了,对于修道有收获了。假如我非要再花几个月时间,谋求破最短时间完成游戏的记录,那就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而且,这段文字最后也暗示了,当一个人某种术高到一定水平,其实暗藏着对自己的风险,这个概念徐无鬼八再说。

楼主:广莫道人

字数:324935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14-01-15 01:47:06

更新时间:2021-03-05 03:28:14

评论数:1111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