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广莫道人笔记】这些年修行之感悟,读书之乱弹

【广莫道人笔记】这些年修行之感悟,读书之乱弹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渔父一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


渔父一篇还是只有一个故事,不过有点长,还是一段一段来吧。这个故事明显是个寓言,因为孔子六十九岁的时候,子路已经死于卫国内乱,而颜回早就病死了。有学者认为这个渔父就是范蠡,这也只不过是猜测和附会。


孔子到缁帷林中游玩,停坐在杏坛上,弟子们在读书,他在弹瑟唱歌。以杏坛代指讲学场所,典出此处,而且先秦古籍中只有此处有杏坛二字。这样一个对儒家文化重要的典故,出自一篇明显嘲讽儒家思想的文章中,也挺有趣的。


弹到一半,有个须发皆白的渔父撑船过来,披头散发,上岸之后听孔子的弹唱。乐曲停止就召唤子贡子路过来。渔父问他俩这个人是干吗的。子路回答,他是个鲁国有道德学问的人。渔父问他的姓氏,子路说是孔氏。渔父问孔氏这个人是研究什么的。子路嘴笨,子贡就说,他心性谨守忠信,亲身实践仁义,修整礼乐,制定人伦,上能对国君尽忠,下能对社会教化。要为天下人谋福利。渔父问,他是一个国君吗?子贡说不是。渔父问,他是高官吗?子贡说不是。渔父笑着往回走,一边说,虽然是讲仁爱,恐怕不易使自己免遭祸患,枉然苦心劳形,以至于伤害了他的自然本性,可叹啊,他偏离大道太远了。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渔父二


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擎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总;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很;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此四患也。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子贡一回来,就把渔父的话告诉孔子,孔子推开琴站起来说,大概是位圣人吧。于是走下杏坛去找他,到水边的时候渔父已经快走了。回头看见孔子,就站在船上转身对面孔子,孔子一再行礼。


渔父问先生找我干吗?孔子说,刚才老先生话没说完就离开了,我不聪明,不明白你说的什么意思,特地在下面等候,希望能听到你的教诲。渔父说,你的好学精神真了不起。孔子又一再行礼,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到现在六十九岁了,还没有获得倾听至理名言的机会,现在怎么敢不虚心请教呢。


渔父说,万事万物同类便会结合,同声就会相和,这就是自然的道理,我愿意说明我的主张来分析你要进行的事业。你的事业属于积极有为的社会活动。社会上,从天子,诸侯,大夫,百姓,这四类人如果都能够各自谨守岗位,那就是政治上的理想境界,如果各方面偏离本职,政治上就会混乱。只有领导者能处理好各自的职权,人民能考虑好各自的生活,才不会彼此侵凌争夺。因此,田园荒芜,房屋破漏,衣食不足,没钱缴税,妻妾不和,尊卑不分,这些都是老百姓应该忧虑的。能力不能承担职守,公事不能办好,操守不能无瑕,下属懈怠,不能建功立业,爵位俸禄不能保持,这些都是大夫应该忧虑的。宫廷没有忠实奴仆,城邑管理一片混乱,工匠技术粗劣不堪,苞茅贡赋完成不好,春朝秋觐落后于其他诸侯。推行的政令有违于天子,这些都是诸侯应该忧虑的。阴阳二气不相调和,寒暑节气变化失常,以至于损害各种作物,诸侯国暴乱频繁,称雄图霸擅自攻伐,以致生灵涂炭,礼仪乐舞不守规定,财物用度匮乏不足,人伦纲纪有失整顿,百姓生活淫乱伤俗,这些都是天子和公卿应该忧虑的。现在你孔子既然上无天子诸侯执政的权势,下无公卿大臣受任的官职,却要擅自修整礼乐,制定人伦,用来教化平民百姓,这不是太多事了吗?从这一段话来说,就是承接着上一篇说剑的主旨思想继续阐发的。而且,为人常有八种毛病,行事常有四种祸患,这不可不清醒看到。一是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却要插手去管。二是没有人理睬却要强行建言进谏。三是观察别人的意图,然后再做迎合的发言。四是不问是非曲直就一概同意。五是喜欢背后说别人坏话。六是挑拨离间故交亲友。七是称赞和自己关系好的坏人,中伤和自己不和睦的好人。八是不分好人坏人两副面孔随机应变,各投所好,从中择取私利。这八种毛病对外会惑乱百姓的视听,对内会损害自己的德性,君子不愿意跟这样的人交朋友,明君不会用这样的人当臣子。我所说的四种祸患是,第一,处理大事的时候喜欢标新立异,变革常规以博取虚名。第二,自恃聪明才智,独断专行欺侮他人。第三,明知道不对却不愿改正,别人劝说他就故意犯更多错误。第四,别人赞同自己的意见就喜欢听,不赞成自己的意见就算是人家说的对也要否定。如果一个人能够克服这八种毛病,远离四种祸患,然后才算是一个可以教育的人。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渔父三


孔子愀然而叹,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观动静之变,适受与之度,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而几于不免矣。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屯,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于伪而晚闻大道也!"
孔子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客曰:"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剌船而去,延缘苇间。


孔子凄凉惭愧的叹了口气,再次行礼,站了起来说,我曾经被诸侯们到处驱逐,不知道有什么过失,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渔父难过的变了脸色,说你真是不开窍啊。有这样的人,害怕自己的影子,讨厌自己的足迹,总想避开跑掉,可是跑的越远足迹越多,影子更是寸步不离,自己还认为是跑的太慢了。就加快速度,最后精疲力竭累死了。他不懂得停留在树荫下影子就会消失,处于静止状态就没有足迹了。这样的人真是太愚昧了。你终生研究仁义的道理,考察是非的界限,观注动静的变化,顺应取舍的尺度,控制爱恨的感情,调和喜怒的节奏,却还是遭受毁谤和灾祸,如果想要避开这些,就要修身养性,保持真性,回复到把一切身外之物都听任他们自由发展的境界,那就没有毁谤和灾祸了。现在你不去修养自身,却去苛求别人,不是太过于介入外物了吗?


孔子凄凉惭愧的问,什么叫做真?渔父说,真,就是精诚的最高境界,缺乏精诚,就不能使人感动,所以勉强哭泣的人,虽然表面悲伤其实并不难过。勉强愤怒的人,虽然看上去严峻却并不威武。勉强亲热的人,虽然满脸笑容却并不和蔼。真正悲伤的人没有哭声而哀切,真正愤怒的人,并不发怒而威武,真正亲切的人,不露笑容而和悦。真诚的感情存在于内心,神情自然会表露在外部,这就是自然真性的可贵之处。将他运用在人事上,侍奉父母便会孝顺,辅佐国君便会忠贞,赴宴饮酒便会欢乐,处理丧事便会悲哀。忠贞的目的是为了建功立业,喝酒的目的是让自己高兴,处理丧事就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很哀伤,侍奉双亲是为了让父母顺意。效果圆满就算成功,而不专看业绩大小。侍奉双亲只要父母舒服就好,无所谓吃的好坏。饮酒是为了开心,不在于用什么餐具,吃什么菜肴。处理丧事是要表达出自己真实的哀伤,而不拘于礼仪。礼仪是世俗人为制定的,而真性是源于自然的。自然形成的事物是不可任意改变的,所以圣人效法自然,重视真性,不受世俗虚伪形式的拘束。愚蠢的人反其道而行之,不能取法自然却担忧人事,不知道珍视真性而庸庸碌碌的与世人追逐名利礼仪,所以不知道满足,真可惜啊。你沉溺在人世的虚伪中太早,而听到大道却太晚了。


孔子又一次站起来行礼,说,我能得到受教于先生的机会,好像是造化特别对我的优待,如果您老人家不以我为耻,并愿意亲自教诲我,我愿意拜您为师,学习大道。


渔父说,我听说过,可以一起探索的就应该结交他,让他达到奥妙大道的境界,不可以一起探索的,不会省悟大道的,应该慎重的不要结交,自身才不会招致祸害。所以你自己努力吧,我要走了。于是撑船走了。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渔父四


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擎音而后敢乘。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今渔父杖擎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门人皆怪夫子矣,渔父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由之难化也!湛于礼义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进,吾语汝:夫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长伤身。惜哉!不仁之于人也,祸莫大焉,而由独擅之。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之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吾敢不敬乎!"


弟子们把车开过来,孔子等渔父彻底走远了,看不见了才愿意上车。子路问,我跟着师父很久了,无论什么国王君主,老师见他们都是平等的,老师还不免露出高傲的表情,为什么对这个渔父如此尊重,鞠躬鞠那么深,他说完话总是先行礼再对答,我们都觉得老师态度很反常,为什么值得对他这样呢。


孔子靠在车上感叹说,子路实在难以改变,学习礼仪这么久了,粗野的意识还是不能去掉。来,我告诉你,遇到长者不尊敬,就是失礼,遇到贤人不尊崇,这叫不亲近好人,渔父假如不是至德之人,就不会让别人对他表示谦卑,我对至人的谦卑如果不精诚,就不能知道什么叫真,因此必然会长久的伤害自身,这样多可惜啊。对于人们来说,不懂得亲近好人,祸患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而你子路偏偏有这种缺点。再说,大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万事万物失去道就会死亡,获得道才能生存,人们处理事情,违背道就会失败,顺应道才能成功,所以圣人总是尊重大道。渔父对于大道,可以说是有所得了,我怎么能不尊重呢。


这个故事是讲渔父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疯狂的抨击和嘲讽,认为孔子不但不能取得成功,而且会给自己招致灾祸,而正确的方法是自己先修好,自己的境界上去了,再用境界和气场影响他人,就如同庄子内篇中那些拥有神奇人格魅力的人一样。同时主张人们各居其位,各谋其政,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本份做好,整个社会自然和谐。如果大家都不好好做自己的事,而操着别人该操的心,那么社会不会好,自己也会有隐患。简单说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那么整个大街都必然无雪。道家思想讲究内圣外王,这并不是并列的,而是有先后顺序的,要想外王,首先应该做到内圣,到了这个时候,如果还想当领袖,那就外王去吧,如果不想了,跟许由善卷一样,那就想办法别让外物烦自己。当然靠纯粹的技术手段也能做到外王,但是天道循环,有太多例子证明,长久的可能性不大。这里不是逻辑,而是统计学,因为必须承认,有的人命好,真的长久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明显是带有功利目的进谏诸侯的,那就会出现徐无鬼篇中徐无鬼进谏魏武侯那一段中女商抱怨的情况,国君不爱听。关于儒家,前面已经专题讲过,不再说了。说说孔子在这一篇中表现的对大道的态度。这一篇中的孔子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符合儒家文献中的孔子本人的。既不像前面某些故事中境界那么高,也不那么愚蠢的可怜。他对于大道是向往的,是仰慕的,但是内心深处还是不愿意真正履践大道,不愿意丢弃自己的世俗主张。包括最后和子路的对话也表明,他对于渔父的礼,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自然而然的表露,而是认为如果不这样,就不能聆听教诲,明白什么叫做真。简单所,他也知道礼只是工具和手段,那么过分的礼,其实就是虚伪。大概这也是渔父不愿意收他为徒,也不愿意跟他讲更多的原因吧。如果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崇敬,以渔父的境界,孔子一个眼神他就能明白。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列御寇一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人轻乎贵老,而赍其所患。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无多余之赢,其为利也薄,其为权也轻,而犹若是,而况于万乘之主乎!身劳于国而知尽于事。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是以惊。"伯昏瞀人曰:"善哉观乎!女处已,人将保汝矣!"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颐。立有间,不言而出。宾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屦,跣而走,暨于门,曰:"先生既来,曾不发药乎?"曰:"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将保汝。果保汝矣!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无保汝也,而焉用之感豫出异也。必且有感,摇而本性,又无谓也。与汝游者,又莫汝告也。彼所小言,尽人毒也。莫觉莫悟,何相孰也。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汎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


列御寇到齐国去弘道,中途就返回了,遇见了伯昏瞀人,这个字读帽,跟前面经常出现的伯昏无人是不是一个人,我也不知道。问列御寇你怎么就回来了啊。列子回答说我感到惊骇。我曾经在十家店里进食,其中有五家都优先馈赠给我。伯昏瞀人问这有什么好惊骇的。列子说,我内心的情绪并没有消散,外形便会显露神采,靠外表镇服人心,使别人对其他显贵长者那些正常情况下本应该尊重的人失去尊重,就包含着一种可怕的预感。列子指的是就会招人嫉妒,危害自身的身体和心性。那些店主,应该只关心自己的生意和盈利,他们的小本生意利润微薄,野心也不大,尚且如此尊重我,更何况是大国的国君呢。国君为了国政和世事苦心劳形,他很可能会给我一个官职,然后考核我的政绩,这让我感到惊骇,简称想刷存在感,但是还不想当官。伯昏瞀人说,你能观察内省,太好了,你回去等着吧,人们必定归向你了。


没过多久,伯昏瞀人前去看列子,发现门口摆满了鞋子,说明有很多人来聆听列子的教诲,伯昏瞀人没说话,站了一会儿就走了。列子的随从告诉列子,列子连鞋都来不及穿,光脚跑出去追赶到门口,说,先生既然来了,竟不指点我一下吗。


伯昏瞀人说,算了吧,我本来就告诫过你,别人将会归向你,果然都来归向你了,当时我就批评你显迹于外会导致别人的归向,但是你还是做不到不让他们归向,你何必用吸引别人归向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卓越呢?这必然是你心中的某种活动,动摇了你的本性,可是你没有办法处理好。和你来往的这些人,又没有人能忠告你,他们的言论浅薄,都是毒害人的。这些不觉悟的人哪能对你有什么帮助呢。擅长技巧的人多劳累,运用智慧的人多忧虑,只有无智无为的人,才不去追求什么,吃饱了自由遨游,好像没有拴在岸边的船只,这才算是内心虚无而能逍遥的人。


这个故事讲的是,列子在路上发现自己有吸引人尊重归向的属性,明白这是自己内心潜在需求导致的,他不想把这种需求表现出来,但是做不到,于是被伯昏瞀人骂了一顿。如果一定要说我的想法和庄子这本书中有什么不同。应该最大的不同在于,在那个年代,人们的见识,欲望,需求都相对很简单,那么在进和退两条路中,选择退,放下,这条路对于大多数人都是相对较近和容易的。而从让王篇的中山公子牟想隐居的故事,以及这里的列子来看,在那个时代,有些情绪就非常难以放下。那么更不要说我们生活的花花世界了,我们都不是娘胎里生下来就在真空环境中修道的,都有一大堆欲望,都有一大堆情绪,都有一大堆在意的外物,那么一味强调和主张退,放下,这些无非是各种宗教的老生常谈,都能放下早放下了。那么既然是环中之道,那么就还有一条路,进取,获得,反正目的是让情绪消失,满足了情绪自然就消失了。回到文中,和伯昏瞀人相比,列子在半路因为别人的尊重而惊骇,这是境界低的表现,说明他在意别人的尊重,只要在意,起了情绪,压不住就一定要有一个出口。半路返回只不过是害怕当官而已,不当官可以讲学,不是为了不刷存在感,而是为了用更恰当的方式刷存在感而已。我倒是觉得列子虽然这时候境界没法跟伯昏瞀人比,但是单纯说针对这种情绪的方法并没有错,想吸引人归向,那就尽情吸引去,够本了,烦了,这关就过去了,早过去早如法,免得若干年之后自己更强大了,身边聚集一群各路心怀鬼胎居心叵测的人,却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对待他们,导致自己被坑害。伯昏瞀人的境界高在哪呢,他认为,半路遇到有人尊重,如果自己脑子里根本不挂这根弦,那就会觉得无所谓,就好像半路遇到个兔子一样正常。伯昏瞀人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后来去看列子,根本不进去,以避免在听列子讲学的人面前刷存在感。他不需要。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列御寇二


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祗三年而缓为儒。河润九里,泽及三族,使其弟墨。儒墨相与辩,其父助翟。十年而缓自杀。其父梦之曰:使而子为墨者,予也,阖尝视其良?既为秋柏之实矣。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彼故使彼。夫人以己为有以异于人,以贱其亲。齐人之井饮者相捽也。故曰:今之世皆缓也。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而况有道者乎!古者谓之遁天之刑。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


有个叫缓的郑国人,在裘氏这个地方学 后成为了有名的儒士,他的名声也给家人带来了好处,让他弟弟成为了一个墨家学者。哥俩就经常就儒墨各自的主张辩论,他们的父亲支持墨家学说。十年之后,缓自杀了。给他父亲托梦,说,是我让弟弟成为墨家学者的,你怎么不看看我的坟墓,我已经化为柏树结出果实了。


造物主赋予人的,不是助长他的智慧技能,而是发展他的自然本性。缓的弟弟本性倾向墨家学说,而缓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并因此托梦给自己父亲心里添堵,这符合传说中的孝道吗?这就好像有个齐国人,把打井的功劳据为己有,而对取水的其他人进行殴打,却不知道要想打井出水,首先本来地下天然的就要有水才行的道理。现在社会上像缓一样把自然和大道的功劳据为己有的人很多,这只是自以为是而已,有德的人尚且不会因此自命不凡,更不要说有道的人了。在上古时代,缓这样的人遭遇了灾祸,就被认为是因为违背了自然大道而应该受到惩罚。遁天之刑这个词适用范围很广,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人不合大道,然后倒霉了,都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他。


圣人习惯于自然的安排,不习惯人为的安排。俗人恰恰相 惯于人为的安排,不习惯自然的安排。


这个故事描绘了一个滑稽的儒士。所有信仰逻辑不能走到极致思想的人都随时可能犯一个毛病,就是自己讲的道理是一套,真正到了自己身上,关切自身利益和情绪的时候,做的就是另外一套。因为他们讲的道理,都和自己天然的本性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要用一些理论掩盖,遮蔽,伪装自己的本性,一旦盖不住了,本性显露,表现就往往知行不合一。当然,逻辑上也可能出现虚伪到极致把自己都给骗了的情况,只是我认为很难,而且比例很低。大概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烈士就是这样的人吧。不过,本段的主旨还是说,自然的安排往往是人为安排的前提,或者力量远远大于人为的安排,所以不考虑自然的因素,直接居功于人,或者居功于己,其中的隐患就是一旦事情不那么如愿,就会产生极大的情绪,不如居功于自然大道,如愿也自然,不如愿也自然。打个比方,你们学道修仙,是因为你们本身就有慧根和这种倾向,而不是我的功劳。一辈子长着呢,早修晚修无所谓,慢慢来。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列御寇三


庄子曰: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众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顺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则亡。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道物,太一形虚。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水流乎无形,发泄乎太清。悲哉乎!汝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宁。"


庄子说,懂得道,容易,不去议论道,很难,已经懂得却不加议论,这是通往自然的境界,心里懂得而嘴上大加议论,这是通往人为的道路。上古时代懂得道的人,取法于自然而不取法于人为。朱泙漫跟着支离益学习杀龙,耗尽了千金家财,三年后学成了可是没有地方可以施展。屠龙之技典出于此。这句话放在这什么意思?我也犹豫了好久,大概是说,试图把道议论明白,就如同屠龙一样,是技术再高都不可能做到的吧。圣人对不会改变的道理尚不固执己见,所以没有纷争的弊端。众人对于并不充分的道理却常固执己见,所以就会有很多纷争。如果对于自己争强好胜的心态听任发展,那么就会有求助别人的时候,如果不停止,早晚会自取灭亡。普通人的心智和精神,都消耗在人际交往等浅薄事务中,却幻想能够兼济天下,引导万物,奢言大道混同齐一的忘我境界,像这样的人,被宇宙间的现象迷惑,枉然劳累身躯,而不认识太初混一的妙道。那些有道的至人,常使自己的精神回复到什么都没有的开始,而快乐的休眠在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就好像流水没有固定的行迹,自然而然的在大道中逍遥。可悲啊,这些普通人的心智都用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却不理解那寂寥宁静的无为妙道。


道不能讲,张嘴就错,说的越多,错的越多的道理前面讲过了,关于争论的道理,前面也讲过了,说说最后一点,我们应该少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劳心伤神,特别是那些归自然管的,而不在人为的,思不思考结果都一样的事情,能看不见就看不见,能不想就不想,我们所谓一个人心性好,心大,往往都是指他脑子里的事情少,大家的生活状态都差不多,人生中遇到的事情多寡也基本在同一个数量级,区别无非是有一大堆事情,有的人再小也会去琢磨,有的人遇到很大的事也不放在心里。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列御寇四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替宋王出使秦国。宋国作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诸侯国,只有一个宋康王偃称王,后来就被齐楚魏看不顺眼一起灭了。可以搜一下这个人,也是个奇葩。曹商动身的时候得到了宋王赏赐的几辆车,到了秦国,秦王很赏识他,就又送给他一百辆车。他返回宋国,见到庄子,跟庄子炫富说,住在破房子里穷的卖草鞋,饿的面黄肌瘦,这是我不如别人的地方,但是一旦奉命,使大国君主幡然醒悟,便能得到百辆马车,这是我比别人强的地方。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治疗,凡是刺破脓疮,挤出疖子的,赏一辆车,凡是能用舌头舔他肛门的痔疮的,赏五辆车,治疗的部位越卑贱,赏赐也就越丰厚,你曹商难道是治疗过他的痔疮了吗,否则怎么能得到这么多车呢。赶紧滚吧。


这个故事本身没什么意思,就是庄子委婉的骂街而已。不过的确对于平常人来说,来的蹊跷的财货,往往意味着使用远离大道的技术,而且也蕴含着潜在的隐忧,比如这个曹商,可以想象得到,阿谀谄媚,巧舌如簧,他遇到赏识他的国君,就能得到大笔的赏赐,但是如果遇到气场不对的国君呢,死的快的也是这样的。还记得我讲过的郦食其么?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列御寇五

鲁哀公问乎颜阖曰:"吾以仲尼为贞斡,国其有瘳乎?"曰:"殆哉圾乎!仲尼方且饰羽而画,从事华辞。以支为旨,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受乎心,宰乎神,夫何足以上民!彼宜女与予颐与,误而可矣!今使民离实学伪,非所以视民也。为后世虑,不若休之。难治也!"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贾不齿。虽以事齿之,神者弗齿。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宵人之离外刑者,金木讯之;离内刑者,阴阳食之。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鲁哀公问颜阖,我如果任命孔子作为执政大臣,国家可能会治理好吗?颜阖说,恐怕危险啊,孔子着意于粉饰装扮,讲究虚伪言辞,把支离破碎的仁义道德奉为正确的道路,掩饰本性对待百姓,因而既不明智,也不诚实。以这种理念在内心主宰思想,怎么能够领导人民呢。他或许适合国君你去亲近他,供养他,就算他说错了也不要紧。现在让百姓背离朴实而学伪诈,这不是用来教育人民的正确做法。如果为后世长远考虑,不如不用他。


如果对别人有心故意施加仁义恩惠,就一定会念念不忘希望对方知恩图报。这不是自然大道对万物的无私布施。得道的人是瞧不起这样的人的,就如同士大夫瞧不起做生意牟取利润的生意人一样。就算是有时候必须打交道,精神上还是格格不入的。



世俗对人体外形动用的刑罚,是斧子和棍棒。自然对人类精神上的惩罚,是躁动和失误。小人在外形上受罚是被刑具拷问,内在受罚是为阴阳郁结所残蚀。只有真人才能够同时超脱内外的刑罚。


这一段继续对孔子和儒家思想进行尖锐的批判,无甚新意。新意在后面,讲真正的得道真人,不但能摆脱精神上的困扰,也一定能远离身体上的刑罚和折磨。所以我所向往的高境界道家人物,一定都是人生过的酣畅快意,心想事成,拥有传奇人生,成就了牌面上难以完成的功业,且得善终的,例如范蠡,管仲,张良,李靖,李泌,郭子仪,冯道。那些自身尚且抑郁寡欢,甚至不免灾祸的,就等而下之了。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列御寇六


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慎狷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悍。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


孔子说,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预测天气还要困难。自然尚且有春夏秋冬和早晚变化的周期规律,可是人却总是不露声色,深藏情感。有的人貌似谦逊却内心骄横,有的人虽然是长者却没有长者的德行,有的人举止拘谨却通达事理,有的人外表坚韧却懈怠涣散,有的人表面舒缓而内心强悍。所以人们向往仁义犹如口干舌燥想喝泉水,而他们抛弃仁义也像是逃离炽热避开火焰。因此君子总是让别人远离自己任职而观察他们是否忠诚,让别人就近办事而观察他们是否恭敬,让别人处理纷乱事务观察他们是否有能力,对别人突然提问观察他们是否有智慧,交给期限紧迫的任务观察他们是否守信用,把财物托付给他们观察是否清廉,把危难告诉给他们观察是否有节操,用醉酒的方式观察他们的仪态,用男女杂处的办法观察他们对待女色的态度。上述九种表现一一得到证验,不好的人也就自然能挑捡出来。


这一段讲的是,如同道不可知,不可说一样,别人的人心也是无法准确察觉和衡量的,各自心里是怎么想的,逻辑上只有自己有可能知道。其他人只能从客观的表面表现来揣摩和猜测。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更可怕的是,在很多情况下,自己的人心,连自己都未必时时刻刻每件事都能知道。那么所谓修行,就应该时刻内观其心,把握自己内心最真实最可靠的想法,而不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别人的人心上面。因为无论拥有多么丰富的经验,多么过硬的技术,本质上都不可能得到真实的情况,所以还不如,别人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好了。更不应该就别人心里是怎么想的跟别人争辩,只要人家不愿意承认,就永远不可能有结果。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列御寇七


正考父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孰敢不轨!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再命而于车上舞,三命而名诸父。孰协唐许?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凶德有五,中德为首。何谓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穷有八极,达有三必,形有六府。美、髯、长、大、壮、丽、勇、敢,八者俱过人也,因以是穷;缘循、偃仰、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达;知慧外通,勇动多怨,仁义多责,六者所以相刑也。达生之性者傀,达于知者肖,达大命者随,达小命者遭。


正考父三次被任命,官越做越大,他的态度却越来越谦卑,态度如此谦卑其他人谁还敢做出不轨之事。有的人,三次被任命,官越做越大,态度却越来越骄横,像这样谁还会成为尧和许由那样谦让的人呢。


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有意培养德行而且有心眼,等到有了心眼就会以自己的想法主观臆断,这样就必定导致失败。招惹凶祸的官能有心、耳、眼、舌、鼻五种,内心的谋虑则是祸害之首。所谓内心谋虑的祸害,是指自以为是而诋毁自己所不赞同的事情。


困厄窘迫源于八个方面的自恃,顺利通达基于三种情况的必然发展,形象表露来源于六项内在因素。貌美、须长、高大、魁梧、健壮、艳丽、勇武、果敢,这八项长处远远胜过他人,于是以此傲人必然导致困厄窘迫。因循顺应、俯仰随人、困厄怯弱而又态度谦下,三种情况都能遇事通达。自恃聪明炫耀于外,勇猛躁动必多怨恨,倡导仁义必多责难。了解生命实情的人心胸开阔,了解真知的人内心虚空豁达,了解长寿之道的人随顺自然,了解寿命短暂之理的人也能随遇而安。


这一段很接地气,讲的是我们的任何表面的属性和内在情绪的属性,都会因此导致自己行为的属性,而行为的属性,会影响自己周围环境的变化,最终影响自己的人生。那么最好的属性是什么呢,当然是没有属性,就算一定要有属性,处下要比处上好,柔顺要比刚强好,负面属性,在某些方面甚至要比正面属性好。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列御寇八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寐,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寐,子为赍粉夫。"

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有人进谏宋王,获赠十辆车,他就去庄子面前炫耀,庄子说,河边有家穷人,他家儿子潜入河中深渊,得到一枚价值千金的珍珠。他父亲说,砸碎它。这珍贵的珍珠必然是在极深深渊的黑龙下巴下面的,你能得到珍珠,一定是遇到黑龙在睡觉,假如黑龙那时候突然醒了,你就没命了。现在宋国的情况如此凶险,宋王的凶残可怕比黑龙还甚之。你能获赠十辆车,一定是宋王神志不太清楚,一旦他清醒过来,你就会粉身碎骨的。


有人用厚礼请庄子做官。庄子回复使者说,你见过那充当祭品的牛么,披着锦绣,饲料很好,等到它要被宰杀的时候,他只想做一只没人照顾的小牛犊,却已经做不到了。意思是我去当官过好日子,迟早要倒霉。


这一段其实就是道德经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诠释。意思很浅显,就不必在这多说了,但是可以讲讲的是,庄子对隐藏的灾祸的判断,不是单纯通过逻辑,更不是通过怪力乱神的吓唬和恐吓,而是对客观世界的洞察和分析。他清楚知道宋王的性格,宋国的局面,就如同知道祭祀用的牛迟早都要被宰杀一样。所以老庄哲学并不是单纯只有唯心主义的一面,也强调能用唯物主义解决的问题,先用唯物主义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首先承认其存在,承认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然后才用唯心主义解决。而使用唯心主义的方向,就是传说中的道。从而构建起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桥梁。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列御寇九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夫!


下面的天下篇是庄子学派对当时诸子百家的评论,所以这里,可以讲庄子死了的故事了。是否真的死了,我也不知道。既然前面都当寓言了,这里逻辑上也应该当寓言。


庄子快要死了,他的弟子准备厚葬。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我的棺材,把日月星辰和万物当作我的陪葬品,这些殡仪用品不就齐备了么,还需要别的什么。弟子说,我怕猛禽把老师的尸体给吃了啊。庄子说,要么被鸟吃,要么埋在土里被虫子吃,不给鸟吃却给虫子吃,不是太偏心了么。按照人情的爱憎偏见来齐物,这种人为夺与带来的齐物是不可能真正齐物的。按照未曾应验的设想来追求应验,这种主观追求的影响是不会应验的。自以为明智有能力的人只会被外物所驱使,顺应宇宙大道的人才能自然感应万物。依靠才智,奋发有为的人赶不上追随大道寂静无为的人。然而不明白大道的人总是以自己的一孔之见来处理人事,和追求功利等身外之物,这样太可悲了。

这一段主要还是说齐物,而且齐物的标准,应该来源于大道,而不是来源于自己的情绪,好恶,和利害。虽然我也主张先齐自己觉得容易齐的,愿意齐的物,但是一定要明白,这只是一个浅显的开始,更重要的作用是锻炼自己使用逻辑和庄子思维体系的能力,养成一种习惯。迟早要齐原来对自己不利的,自己不想齐的物,那时候恐怕才是修行的开始。因为宇宙大道,从根本上是不会为任何一个人考虑的,更不会刻意的偏向谁,只不过谁掌握了规律,谁就能生活的舒服惬意一些。就如同切肉和锯木头,纹理就在那,谁都有顺着纹路处理的权利,谁顺着谁省事,但是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有人知道也不会使用这个道理而已。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天下一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这是庄子三十三篇的最后一篇,其实是一部简明扼要,以老庄思想为主旨,立场鲜明的先秦诸子哲学史。


天下搞学术的人很多,都认为自己的学问达到了顶峰。古代所谓的道,究意在哪里?答案是无所不在。如果问,神由何而降,明从何而生?答案是,神的由来,王业的成因,都源于,一。


能做到不偏离道的根本的称为天人。能做到不偏离道的精纯的称为神人。能做到不偏离道的真谛的称为至人。以效法自然为主旨,以上德无为为根本,以遵循规律为途径,能预知关于事物的消长变化的称为圣人。以仁义布施恩惠,以道义的是非标准来辨明事理,以礼仪规范约束行为,以音乐调和性情,温和慈爱的,称为君子。以法律为尺度划分职责,以名号来建立标准,以比较来取得验证,以考核来判断决定,等级之数像一二三四那样明白,百官以此为序列,以各自的职务为工作内容,把生产粮食衣物为重心,重视生产储藏,关心老弱孤寡,使其都能得到照顾,这是关注民的道理。


上古时代得道的人是很完备的,合于神明,效法自然,养育万物,泽及百姓,以天道为根本,以法规为末节,六合通达而四时顺畅,无论小大精粗,作用无所不在。古时候的文化和学术,很多还保存在传世的典籍中。保存在诗经,尚书,礼记,乐经中的,邹鲁一带的学者士绅大都知晓,邹国和鲁国是儒家思想的发祥地和儒生的聚集区。诗经用来表达志向,尚书用来记载事情,礼记用来规范行为。乐经用来调和音律,易经用来说明阴阳,春秋用来规定名分。这其中一部分散布在天下的,诸子百家的学问还常常引用它。


这一段是全文的绪论,后面的一点点是仅有的提到儒家思想的内容,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是庄子一书对儒家思想的抨击和挖苦已经够多了,所以无需再赘述,还有一种可能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本身也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所以不便于说那么多。只是简单的说他们传承了典籍和文化而已。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天下二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天下大乱的时候,圣贤的主张不能发挥作用了,道德标准出现了分岐,天下人多各得一孔之见而自我欣赏。就好像耳目鼻口,它们各有各自的功能,但却不能互相替代通用。好像百家众技,各有所长,也只在某一时刻某一方面发挥作用。虽然如此,但这些学术都不完备和全面,这些学者都是孤陋寡闻的人。割裂天地的完美,离析万物的道理,把上古时代完美的道德弄得支离破碎,很少能具备天地自然的完美,配得上宇宙大道的形象。所以,内圣外王之道就暗淡无光无法施展了,天下的人各尽所欲而自己做自己的学问。可悲的是诸子百家各走各的路而不回头,必定不能相合。后世的学者,很不幸的不能见到天地自然的纯真和古人的全貌,从此大道和思想将被天下百家的一己之见所割裂了。


这一段是感叹诸子百家的学问都距离宇宙大道相差甚远,或者不合于道,或者只是道的一部分表现而已。当然从后面的论述看,这里面是不包括老庄思想的。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天下三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顺。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闇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若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奇偶不仵之辞相应,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不决。墨翟、禽滑厘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以自苦腓无胈、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不以奢侈影响后世,不糜费万物,不炫耀礼法,用规矩自我勉励,以应付社会的危难,这是上古时代思想的内涵之一。墨翟和禽滑厘对这种思想很喜欢。禽滑厘是墨子的大徒弟,读秦古哩。但他们实行得太过分,局限性太大。提倡非乐,主张节用,生不作乐,死不厚葬。墨子倡导博爱兼利而反对战争,主张和睦相处;他本人又好学而渊博,不标新立异,但是和先王的立场不相同,主张毁弃古代的礼乐。


黄帝有大韶,尧有大章,禹有大夏,汤有大蓡,周文王有辟雍,周武王和周公作武这些音乐。古代的丧礼,贵贱有规定,上下有等级,天子的棺椁七层,诸侯五层,大夫三层,士两层。现在墨子独自主张生不歌乐,死不服丧,只用3寸厚的桐木棺而没有椁,作为标准。以此来教导人,恐怕不是爱人之道。自己去实行,也是不爱惜自己。墨子的学说尽管是成立的,然而应该歌唱而不歌唱,应该哭泣而不哭泣,应该作乐而不作乐,这不合乎人情常理。生前辛勤劳苦,死后简单薄葬,这种主张太苛刻了。使人忧劳,使人悲苦,在社会上实行起来是很困难的,恐怕不能够成为圣人之道,因为它违反了天下人的心愿,天下人是不堪忍受的。墨子虽然独自能够做到,但对天下的人却无可奈何。背离了天下的人,也就远离了王道。


墨子赞颂禹说,从前禹治理洪水,疏异江河而沟通四夷九州,大江三百,支流三千,小河无数。禹亲自持筐操铲劳作,汇合天下的河川,辛苦得连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终于安定了天下。禹是大圣人,为了天下还如此劳苦。从而使后世的墨者,多用兽皮粗布为衣,穿着木屐草鞋,白天黑夜都不休息,以自己身体的辛苦为要求,并说,如果不能这样,就不是禹之道,不足以称为墨者。


相里勤的弟子,五侯的弟子,还有南方的墨者若获,已齿,邓陵子这些人,都学习墨子的墨经,而理解各不相同,互相称其他人是修正主义别墨。他们互相争辩,以各自拥护的巨子为圣人。都愿意为他卖命,希望成为墨家思想和组织的继承人,这种斗争到现在还在继续。


墨翟和禽滑厘的用意是很好的,具体做法却太过分。这将使后世的墨者,以极端劳苦的方式互相竞争。这种做法乱国有余,治国不足。尽管如此,墨子还是真心爱天下的,这样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即使非常辛苦也不舍弃自己的主张,这样的人也算是怀才救世的人。

关于墨家,前面有专文讲过了,就不再重复了,说点没说过的。包括儒家,墨家在内的这些试图影响别人,甚至影响社会和天下的学说,对于老庄之道,尤其是庄子中一味的强调无为,自私自利,只关注自己的生命和心性,对其他人不管不问,毫无责任感的意识形态是非常嗤之以鼻的。但是人生在世,谁能从头到尾都完全无为呢,一呼一吸,一餐一饭,不都是有为么。道家的无为,有为,再到无为,也是个正反合的过程,先无为,只为自己考虑,然后有为,完成自己内心想要完成的事情,最后内心的情绪被填平了再回到无为,谋求修成正道。如果想要完成的事业非常大,那就叫内圣外王之道,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大的野心,更多人只是想要有点钱,有碗饭,有块地,有个院子,有个道观,有老婆孩子,衣食无忧等等。这和帝王将相的野心也只是小大之辨。基本上无论野心大小,每个修道者都会经历这个正反合的过程。所以道家思想并非是完全对社会不负责任和无用的。老子一书中有大量治国的论述自然不必说,庄子中也有庄子频繁和社会接触,频繁和政治产生交集的记载。更何况,他们著书立说本质上就是有为的行为。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道家讲究身国同构,修身和治国的道理一样。我们知道有一句话叫做弱国无外交,国家弱小跟其他大国谈判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遑论战争手段了。那么如果想屹立在世界之林,甚至影响国际社会和人类文明进程,应该做的是什么?首先自然是要富国强兵,也就是关心本国的私利。对于国家是这样,对于人身不也是这样么。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甚至影响别人,影响社会,那么首先要做的是要拥有发挥影响力的实力和技术。无论是掌握知识,财富,权利,还是学习辩论,交际,处事,说服的技巧。总之不还是要先顾自己,为自己考虑么。就算是国家领导人要兼济天下,改变国家,为什么不在成为国家领导人之前就进行那些举动,宣传自己的思想呢?为什么反而一位位都不温不火,明哲保身,显示无为呢?要怪只能怪庄子一书太过庞杂,没有容易理清的顺序,有时候在说正,有时候在说反,有时候在说合。很多时候大家也不知道他在说哪个阶段。所以后人以及持其他思想理念的学者自己在正的时候,浑然不知,自己在反的时候却大肆抨击道家修行人处于正和合的状态,岂不是一叶障目。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天下四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欢,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虽然,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乎救世之士哉!曰:"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于天下者,明之不如己也。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其小大精粗,其行适至是而止。


为世俗牵累,不用外物矫饰,不苛求于人,不与众人发生矛盾,希望天下安宁使人民活命,生活上以饱暖为满足,以此来表白心愿,这是上古时代思想的内涵之一。宋钘,尹文对这种思想很喜欢,他们制作了形状像华山一样的帽子以表示上下平等的主张,应接万物以不带偏见为先;谈论内心的思维,称之为心理活动,以柔和的态度投合别人的喜欢,以调和天下,希望树立上述主张作为行动的主导思想。他们提倡受到欺侮不以为耻辱,调解人民的争斗,禁止攻伐平息干戈,从而将天下从战争中拯救出来,希望用这种主张周行天下。所以说人们都讨厌而他们还是硬要宣扬自己的主张。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替别人考虑得太多,为自己打算得太少,说我们只想要五升米的饭就够了。不仅老师吃不饱,弟子们也常常挨饿,但他们仍然不忘天下,说,君子不苛刻计较,不使自身被外物所利用。他们认为对天下没有益处的东西,与其提示它不如禁止它。以禁止战争为外在活动,以清心寡欲为内在修养,无论从大的方面说还是从细微的方面说,他们的作为也就到此为止了。


宋钘,尹文都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宋钘读作宋平,就是逍遥游里的宋荣子。他们的思想介于道家儒家墨家名家之间,大概就是和平主义的意思,不谋求影响民众,只希望影响上层建筑。但是他们虽然自身有一定境界和修为,但是天赋一般,又生不逢时,在战国时代的乱世,更加根本行不通,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影响力,慢慢消亡了。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天下四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欢,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虽然,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乎救世之士哉!曰:"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于天下者,明之不如己也。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其小大精粗,其行适至是而止。


为世俗牵累,不用外物矫饰,不苛求于人,不与众人发生矛盾,希望天下安宁使人民活命,生活上以饱暖为满足,以此来表白心愿,这是上古时代思想的内涵之一。宋钘,尹文对这种思想很喜欢,他们制作了形状像华山一样的帽子以表示上下平等的主张,应接万物以不带偏见为先;谈论内心的思维,称之为心理活动,以柔和的态度投合别人的喜欢,以调和天下,希望树立上述主张作为行动的主导思想。他们提倡受到欺侮不以为耻辱,调解人民的争斗,禁止攻伐平息干戈,从而将天下从战争中拯救出来,希望用这种主张周行天下。所以说人们都讨厌而他们还是硬要宣扬自己的主张。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替别人考虑得太多,为自己打算得太少,说我们只想要五升米的饭就够了。不仅老师吃不饱,弟子们也常常挨饿,但他们仍然不忘天下,说,君子不苛刻计较,不使自身被外物所利用。他们认为对天下没有益处的东西,与其提示它不如禁止它。以禁止战争为外在活动,以清心寡欲为内在修养,无论从大的方面说还是从细微的方面说,他们的作为也就到此为止了。


宋钘,尹文都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宋钘读作宋平,就是逍遥游里的宋荣子。他们的思想介于道家儒家墨家名家之间,大概就是和平主义的意思,不谋求影响民众,只希望影响上层建筑。但是他们虽然自身有一定境界和修为,但是天赋一般,又生不逢时,在战国时代的乱世,更加根本行不通,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影响力,慢慢消亡了。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天下五


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是故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道理。曰:"知不知,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奚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椎拍輐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是何故?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块不失道。"豪桀相与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怪焉。田骈亦然,学于彭蒙,得不教焉。彭蒙之师曰:"古之道人,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风囗窢然,恶可而言。"常反人,不见观,而不免于魭断。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虽然,概乎皆尝有闻者也。


公正而不结党营私,平易而没有偏颇的私心,排除主观的先入之见,随着自然万物变化而不三心二意,没有顾虑,不求智识,对万物毫无选择地随顺,和它一起变化,这是古代思想的内涵之一。彭蒙、田骈、慎到对这种思想很喜欢,以齐同万物为首要,认为天能覆盖万物却不能承载,地能承载万物却不能覆盖,大道能包容万物却不能分辨。知道万物都有所能,有所不能,所以说,选择则不普遍,教导则有所不及,大道则无所遗漏。


所以慎到抛弃智慧去除己见而随任于不得已,听任于物作为道理,他认为,强求知道其所不知道的,就会被求知这种情绪和欲望损伤。他们随便任用人,而嘲笑天下人推崇贤能,放任不羁不拘形迹,而非议天下尊崇的圣人。就算受到伤害,也应该随着事态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抛弃了是非,才可以免于伤害。不依赖智巧谋虑,不瞻前顾后,巍然独立。像刮风的往返,像羽毛的飞旋,像磨石的转动一样自然而然的活动,这样就不会有过失。原因在于,没有知觉的东西,就不会有标榜自己的忧患,不会有运用智谋的牵累,动静合于自然之理,所以终生不会受到毁誉。所以说,达到像没有知觉的东西就行了,不需要圣贤的教化,土块也不会失于道。豪杰们嘲笑他说,慎到的道对活人没有用而只适用于死人,非常怪异。


田骈也是这样,他是彭蒙的学生,得到不言之教。彭蒙的老师说,古时候得道的人,达到了无所谓是非的境界。他们的道术像风吹过一样迅速,怎么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呢?常常违反人意,不受人们所尊敬,仍不免于随物变化。他们这些人所说的道并不是直正的道。然而,他们都还大概地听到过一点道。


如果说唯物主义有极端的机械唯物主义,那么这些人就应该算是机械道家思想的宣扬者。老庄之道强调的是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规律,而从来不是人事物应该停留的具体状态。完全可能出现有的人出将入相,有的人衣不遮体,都是在修道,而且境界差不多。而这些人主张的是我们就停在这个看起来很齐物,看起来很接近无的状态,并且鼓励大家都停留在这个状态,认为这样就可以得道。用庄子秋水篇里的话说,就是典型的邯郸学步。
楼主:广莫道人  时间:2021-03-05 03:28:14
天下六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然而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虽未至于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奇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环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


以无形无为的道为精微,以有形有为的物为粗鄙,如果有所积蓄就容易产生不满足的心理,恬谈地独自与神明共处,这是古代思想的内涵之一。关尹,老子对这种思想很喜欢,主张建立在常无与常有的基础上,以太一为核心,以柔弱谦下为外表,以空虚不毁伤万物为实质的思想体系。


关尹说认为,人应该在主观上不居功自以为是,让有形的万物各自彰显,动如流水,静如平镜,反应如回响。恍惚如无有,寂静如清虚。相同则和平共处,有得就会有失。不要争先出头而应该顺从跟随别人。


老子说过,知道雄强,持守雌柔,愿成为天下的沟壑;知道明亮,持守暗昧,愿成为天下的山谷。让别人都争先,独自甘愿居后,说承受天下的垢辱,让别人都务实,独自甘愿守虚,不使敛藏所以处处显得有余,堆积多如高山。他立身行事从容不迫,无为而嘲笑机巧,人人都求福,他独自甘愿委曲求全,这样就能免于受罪。以深藏为根本,以俭约为纲纪,说坚硬的易于毁坏,锐利的易于挫折。常常宽容待物,从不侵削别人。他们的境界可以说达到了可以知道的顶点。关尹、老聃都是古代的大真人。


寂寞无形,变化无常,死死生生,与天地并存,与神明同往。茫然何往,忽然何去,包罗万物,不知归属,这是古代思想的内涵之一。庄子对这种思想很喜欢,以虚远不可捉摸的理论,广大不可测度的言论,不着边际的言辞,放纵而不拘执,不持一端之见。认为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不能庄重的与之对话,而应该用自然随意的话来推衍,他借重先哲圣贤的话来使人相信,以寓言的形式拓展胸臆与思想。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拘泥于是非,与世俗相处。他的书虽然奇伟却宛转连缀无伤宏旨,言辞虽然变化多端却引人入胜。他内心充实而思想奔放,上与造物者同游,下与忘却死生不分终始的人为友。他论述道的根本,博大而通达,深广而畅达,他论述道的宗旨,和谐妥贴而上达天意。然而,他对于事物变化的反应和解释,没有止境,不离于道,茫然暗昧,未能穷尽。


这一段是讲老庄思想的,就不用多说了。讲老子的时候多引用道德经的原文,讲庄子的时候极尽赞美之能事。关尹相传为老子的弟子,函谷关的守将,老子西游,经过函谷关,他让老子留下道德五千言,然后跟随老子一起走了。

楼主:广莫道人

字数:324935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14-01-15 01:47:06

更新时间:2021-03-05 03:28:14

评论数:1111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