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新疆往事(连载)

新疆往事(连载)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逆袭喀什

1913年初,杨瓒绪接任喀什提督。喀什提督是什么官职,有人说 是喀什军分区司令员?南疆军区司令员?恭喜你,答错了!应该算是新疆军区的司令员!军权仅次于杨增新。提督,清朝武官从一品,级别很高。各省绿营(汉族军队)最高长官。在新疆武官地位仅次于伊犁将军。志锐死后,大清覆亡,新疆再无伊犁将军。而在新疆设省时将乌鲁木齐提督移驻到了喀什噶尔。所以喀什提督成了新疆军队的总司令。民国北洋政府成立后一直沿用此官职,1924年北洋政府才裁撤之。
1913年2月,喀什设立审判庭,由喀什提督杨瓒绪、喀什道伊、疏勒县知事担当审判官处理“策勒村事件”。沙俄为了在法庭上多勒索一些银子,立即向喀什增兵1000。身为军人的杨瓒绪和当年的左宗棠一样心道:老子又不是吓大的。杨赞绪到达喀什噶尔任提督后,很快就召集了边、魏两人留喀的哥老会众,并远从莎车、和阗等地招收哥老会会员到喀入伍,大力扩充军队,恢复革命势力。很快编练新军1旅。他还特地邀请俄国总领事同去检阅新军操练,意思是说:老毛子,想审判,咱公平公正公开地审,想打架,咱奉陪到底!沙俄总领事见到如此训练有素、军容整齐的军队,便悄悄收敛起了当初极为嚣张的气焰 。
弱国无外交,在“策勒村事件”中,杨瓒绪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方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减少最小的损失,赔款额将至原价的十分之一,并且没有一个中国人被判死刑;那个皮牙子装蒜的肇事俄侨被永远逐出中国。
杨瓒绪摆平了“策勒村事件”,在喀什的人气指数爆表,杨增新得知杨瓒绪在喀什站稳了脚跟,还搞出了一个旅的兵马,这还了得!喀什和伊犁,这一南一西夹击;迪化不被包了饺子?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退避三舍

杨增新就借口杨赞绪在喀拥兵谋反,派出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回族统领马福兴带兵前往喀什噶尔。此时,杨瓒绪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艰难决定;闪人!他以“丁忧”之名辞去喀什提督之职,改装易服,绕道西伯利亚返回内地湖北。
我时常在想,如果我是杨瓒绪,我会孤注一掷,率兵迎敌,好好搏一回,同时命令伊犁的弟兄出兵防守空虚的迪化。来个“围魏救赵”。迪化告急,马福兴势必回援迪化,我率部北上直取北疆,来个两面夹击,杨增新必定束手就擒。
我只是个买嘴皮子的,杨瓒绪是个真正的实战军事指挥官,他比我在军事上懂得千倍万倍。所以说估计他有他的苦衷和忧虑。或许自己的喀什的刚组建的军队其实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或许迪化还有强将强兵驻守;或许伊犁的军队根本不听杨瓒绪的调遣。或许杨瓒绪真的胆怯了;或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总之什么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面对机遇和挑战,杨瓒绪选择退避三舍,将新疆彻底拱手让给了杨增新!
1913年,杨增新向袁世凯控告杨瓒绪在喀什募兵、加赋、滥用库款,响应黄兴、李烈钧欲独立。后被宣判无罪。1915年,他任袁世凯总统府高等顾问。1918年,杨瓒绪投靠皖系军阀张敬尧,与护法军作战惨败,逃离湖南。1928年,杨增新遇刺身亡,杨瓒绪认为机会来了,想重返新疆,可惜无果。1956年,杨瓒绪病死在汉口,享年83岁。他的政敌杨增新只活了64岁,就这一点,杨瓒绪总算赢了。
这场逐鹿西域之争,看似以杨瓒绪退出而分出胜负,但是杨增新真的赢了吗?
谁笑到最后才算真正的赢!杨增新只笑到了64岁。他赢得了新疆,却输了生命。有人说杨瓒绪是个懦夫,狭路相逢勇者胜!杨增新才是真正的勇者。虽然死的早,但在新疆的历史上,他是个名人。如果杨将军地下有知,他一定会气愤地说道:“你们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蠢驴,我宁愿多活十年,也不愿自己的遗像躺在冰冷的教科书里!”
所以我想说,杨瓒绪或许才是真正的赢家。活着才是硬道理!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非得在乎后人记得我们吗?正如《汉武大帝》那首动听插曲:千百年后谁还记得谁!
仁者长寿、狠者早夭。其实人这一辈子,善终就好!


第十三章 剪除异己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第十三章 剪除异己
杨增新登上新疆宝座后,当时的形势依然是一团乱麻、危机四伏。西面的伊犁革命军仍然和他分庭抗礼;南疆的哥老会蠢蠢欲动;东部的吐哈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北方的“孤悬”的阿勒泰处于外蒙“独立”的威胁之下。理清头绪、剿抚并用、消灭异己势力、攘外必先安内是一个统治者必须要考虑做的事情!
清剿哥老会

在杨增新眼里。哥老会给新疆的威胁十倍于革命党人。辛亥革命期间,哥老会协助革命党到处吹风点火、起义暴动。南北疆的不少食古不化的清朝官员均被哥老会戗杀。杨接受袁世凯的任命,自然站在北洋系这一边,对南方革命党和哥老会便心存忌惮。于是哥老会便首当其冲。
首先政府宣布哥老会为非法邪教组织,严禁个人加入并严惩。其次,杨开始对执迷不悟的哥老会挥起屠刀。他十分得意自己的驭疆之术:以土著牵制游民,以回缠牵制汉人,以汉人牵制回缠。哥老会成员大多数为新疆汉人,剿灭哥老会的任务自然交给了杨手下的各营回队。据当事人回忆:迪化城估计有上千个哥老会成员被“清理”。每天都有十个八个人被拉倒南门外决,过了头更,迪化人都吓得不敢出门。全疆约有一百多个哥老会头目被杨增新斩杀。再次,杨增新实施“斩首行动”,对势力最强的喀什哥老会首领边永福和魏得喜开刀。
他首先将喀什道伊袁鸿佑被刺一案(行刺人为边和魏)一笔勾销。当然这不过是一个缓兵之计。因为当时喀什局势已被哥老会所控制。接着他又借口外蒙贵族与沙俄勾结,入侵新蒙交界处的科布多,提出让边、魏两人带领哥老会新军,前往北疆平定科布多兵变。边、魏两人出于保家卫国大义慨然相许。自己各带步兵一营,会同喀什噶尔地方骑兵二营,于1912年10月底开赴北疆。不久,哥老会首领陈得功在喀什噶尔被处死,喀什噶尔哥老会的势力就此日薄西山。
杨增新的调虎离山之计又一次得逞了。
对驻兵在迪化的边永福、魏得喜两人,杨增新观察已久,又想出了新对策:将魏得喜及所属兵马派往科布多前线作战,任其消亡,可达到拆散两人无法相互援助的目的。最终杨增新将魏得喜遣送回内地。有种说法说是杨增新收买了魏得喜刺杀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喀什道伊袁鸿祐,他才得以登上了新疆的宝座。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些偏颇,禁不起推敲。首先以杨增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思想洗礼的朝廷命官应该绝不会干出这个下三滥的事情。其次,如果杨增新收买了魏得喜,以他的毒辣著称的性格,魏得喜最终绝对会被灭口,而不是全身而退,被遣送回家抱孩子去。所以说杨增新和袁鸿祐的死没什么直接联系。
1913年10月间,杨增新将边永福调任阿克苏副将。与此同时,他又暗中上书袁世凯,认为边永福等人杀袁鸿佑一事“实属不能无罪”,完全推翻了他上年所许诺的“准予销案”结论;在袁世凯同意之后,杨增新密电库车县知事马绍武,让他在边永福路过库车时将其逮捕拘禁。马绍武奉命收缴了边永福所带士兵的枪支,然后将土兵们全部遣散。
达到了目的之后,马绍武在杨增新授意下,将边永福手脚戴上镣拷,装入木笼之中,派兵将边永福押送回原籍甘肃。之后,杨增新再电告甘肃张巡按,边永福一押到,立即就地枪决。
崔保新的《新疆1912》中叙述魏得喜并未被枪决,1917年,边永福奉孙中山之令,担任甘肃革命军第二师师长,举起护法大旗。后在战场上英勇牺牲。
从1914年杨增新开始查禁哥老会到1918年,号称10万之众的哥老会从此在西域灰飞烟灭。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镇压吐哈农民起义

1907年初,哈密爆发反哈密亲王农民起义。
第一代哈密王是叶尔羌汗国汗王的后代,也就是说哈密王具有黄金家族的血统。黄金家族广义指的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而叶尔羌汗国是察合台汗国的后裔所建立。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的二子察合台所创立。
哈密回王自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受封起,至民国19年(1930年)末代回王沙木胡索特逝世止,共传9世,长达233年。在清朝统一新疆的过程中,哈密王一直站在清朝的一边,所以格外受到清廷的特殊优待。就是在1844年新疆设省之后,全疆其他王爷均被取消特权后,唯独哈密王被清政府保留了所有的权力。哈密沙木胡索特亲王对自己地盘的土地和老百姓具有绝对的管辖权和生杀大权,俨然成了一个“政教合的一独立王国”。 由此哈密王过着横征暴敛、醉生梦死的生活,为了将自己的“王国”固若金汤,哈密王始终死死抱紧清政府这棵窜天大树,大树连根拔起之后,哈密王又紧抱住民国政府的大腿,所以在民国成立之后这个特权竟然依然存在。
显而易见,处于水深火热的哈密老百姓比其他地方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要大得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终于,人们不堪重负发动了起义。为首的是一个叫铁木尔的维吾尔人。清政府派官兵去围剿,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沙亲王急得上蹿下跳。
杨增新上台后决定对其进行收抚。1912年9月杨增新派遣回队营长李寿福率部前去招抚铁木尔。
李寿福,回族,杨增新定鼎西域的“五大金刚”之一。李寿福是迪化县西北乡人(现米东区)。在当地颇有威望和影响力。他和身在三个泉(现米东长山子镇吉三泉村)开荒种地的马福兴关系较好,马和杨又是云南同乡。所以杨增新在组建回队的时候,马福兴向杨增新极力推荐了李寿福,于是李被任命为回队营长。
李寿福到达哈密后,带着许多礼物,手捧《古兰经》去铁木尔那里进行谈判工作。凭着他一脸诚恳(不知是真是假)的样子和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服铁木尔接受招安,哈密王府也假装作出了较大的让步。接受招抚后,铁木尔遣散大部分人马,留下一百多人跟他去迪化招杨增新报道,后被任命为定边马队三营营长。
当然铁木尔不会轻易相信杨增新,不久他便寻思再跑出去再次起事。当然杨增新比他更精明百倍,早已得知消息,怎能放虎归山?于是在一次统领会议上,铁木尔被马福兴派人勒杀。他手下的人马被遣送回哈密,在行至奇台大石头山口时,被心狠手辣的杨增新派的伏兵全部干掉。
1912年秋,吐鲁番农民发动起义。清代初期,吐鲁番也和哈密一样,由政府册封的吐鲁番郡王(前面讲过 )统治。在新疆建省后,这里的土地和居民归政府管理,郡王只保留了世袭爵位和部分土地。但这里的农民受到的奴役一点也不比哈密轻松。当地官员和郡王同流合污如两座大山重重地压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吐鲁番盆地干旱少雨,被称为“火州”。坎儿井的水格外的珍贵。老百姓租种的土地需要浇地的水价,高的离谱!吐鲁番郡王投资3600;两银子修了一道坎儿井,当年就收回3000两银子,投资回报率高达85%!王府的敲诈勒索、政府的繁重的苛捐杂税将吐鲁番的人民逼上的绝境!
起义首领穆依登和哈密的铁木尔一样被招抚,并一同遇害。1914年,他的一位战友艾买提继续发动起义和官兵做顽强的斗争。最终由于寡不敌众,艾买提被叛徒出卖暗杀斩首,也壮烈的牺牲了。
对付农民起义,杨增新采用哄骗利诱、剿抚并用的手段暂时平息了民变,但实际是饮鸩止渴,为1931年的新疆大乱深深地埋下了祸根!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古抢徽998 2019-07-18 10:19:03
-  今天还更吗?  今天还更吗?
-----------------------------
可怜围观的人太少,只能细水长流了。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残害革命党

摆平了杨瓒绪,伊犁的革命党无疑是杨增新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分化瓦解革命党人,首先杨增新采用的手段是一个字:“撵”,比如革命党人贺家栋、郝可权,被杨调任新疆民政司长、军务司长。后杨花言巧语给他们大量的钱财让其卷铺盖回“口里”去了。对于顽固不化、依然要和他对抗的革命党人冯特民、李辅黄。杨增新则是采取“敬酒不吃吃罚酒”,一个字“杀”!
首先他拉拢了前去伊犁投靠李辅黄的匡时。于是伊犁革命党的一举一动都被杨了如指掌。最终杨指示匡时找机会除掉冯和李。匡时收买了伊犁军队军官马得元将冯和李刺杀。两人的首级被挂在惠远城头上示众。随后,杨增新派自己的堂弟杨飞霞(五大金刚之一),担任伊犁镇边史,彻底控制了伊犁。
匡时因“有功”则被调任昌吉知事,嘚瑟得不得了,结果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自己也会被杨增新做掉。感到还不过瘾,那个枪杀革命党人的马得元也被杨增新灭了口。
匡时临死前曾大骂杨,说他阴险毒辣,早晚不得好还下场。的确,电影《无间道》里有一句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杨增新最终为他的心狠手辣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斩杀“自己人”

1916年的元宵节,杨将军请新疆四大厅长、苏俄领事以及自己的心腹军官吃饭。席间,开始上了几道菜,杨就有事离开了,随后两名身材魁梧的手持砍刀的副官闯入宴会厅,其中一名立刻将一位叫夏鼎的军官拉倒。众人大惊,另一位叫李寅的军官大叫道:“你们这是干什么!”话音刚落,此人的脑袋竟然就搬了家!顷刻间血光四溅、惨不忍睹。就在众人惊恐万分的时候,夏鼎的人头也西瓜一样滚落在地!所有人见状立刻吓得魂飞魄散、如无头苍蝇到处乱跑。此时杨将军回到宴会厅镇定地说道:“诸位不必惊慌,就杀这两个,挪个地方,继续吃饭喝酒划拳!”。
换个地方后,当着众人的面,杨将军宣布被杀两人的罪状。道台李溶惊恐地说自己都拉裤裆了。杨挖苦道:“你是草包嘛!”。从此李溶的外号就叫做草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往往草包能够善终。比如以后的新疆省 李溶、动不动就嚎啕大哭教育厅厅长刘文龙在混世魔王盛世才时代都活蹦乱跳的。而我们老谋深算、一代枭雄的杨将军却最终惨死异域!
以上情景再现的惊悚视频其实还有另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广为流传,说杨将军再喝酒过程中突然出去后,领着持刀的马弁。杨将军指着夏鼎说:“砍夏鼎”,夏鼎就身首异处。杨增新让人把尸体拖出去继续喝酒。过了一会儿,杨又站起来说“砍李寅”,接着李寅的人头也被斩下。杨将军这才宣布两人的罪状,然后让大家继续安心吃饭喝酒。
本人认为这个版本的“视频”有些戏剧化了。估计是某些闲人茶余饭后加的“作料”。 其中有一点就比较扯,夏鼎被杀后,鲜血喷得到处都是,怎么可能继续吃饭?李寅被杀后,桌上的酒菜大概跟抹了“番茄酱”似的,怎么可能再继续喝酒吃饭?
所以本人的版本应该更接近事实。这个“片段”源自米泉文史,是持刀马弁亲自口述给自己家亲戚的。后来这几个马弁都被杨提拔成几个地区的镇守武官。
被杀的两个军官都为云南籍,可以说是杨增新的同乡,或是“自己人”。那么为何杨对“自己人”也是那么残酷无情呢?咱得从袁世凯称帝说起。1916年,袁大总统称帝。云南的蔡锷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发动护国运动。于是云南人杨一秘密潜入新疆,开始反袁活动。此人暗中联络了杨增新的卫队副官夏鼎、炮兵营长李寅以及其他一些官员。这些人试探着问过杨将军态度如何。杨坚决地反对反袁。
杨增新认为,天高皇帝远,中国的什么皇帝总统之类的,什么专制民主之类的都和偏远的西域无关。新疆不应卷入关内那些辨不清的是非之中。新疆的首要任务是社会稳定、长治久安,防止列强入侵,防止暴民作乱。还有,杨增新本来就是朝廷命官,对南方革命党没什么好感,加上又和袁世凯关系也不错,又受到袁大头的任命,所以他自认为自己是北洋系的,所以不想反袁。
夏鼎和李寅一瞧杨增新头脑顽固不化,是新疆实现共和的最大绊脚石,于是开始到处联络帮手一同推翻杨。杨增新当时的密探到处都是,立刻知道了这些情况,于是安排了个剃头的作为探子有意接近了夏和李。终于有一天,两人在元宵节起事,先杀杨将军再控制新疆的计划被剃头的获知。剃头的知道事情紧急便一口气跑进将军府,竟然当着众人的面禀报了此事。没想到这一说引来了杀生之祸!杨将军当场就急了。大怒道:“一个剃头的,胡说八道,竟然挑拨为何同乡的关系,给我拉出去毙了!”
就这样,这个忠心、愚蠢而且可怜的剃头的便当了冤死鬼!事后,杨将军明白剃头的死的冤枉,亲自给他写了祭文并且厚恤了他的家属。
斩杀玩夏、李二人后,杨开始“清洗”这次预谋的干系人。处决了云南人杨一和其他一些军官。从此杨再也不信任云南人,并不再接纳来投奔自己的同乡;大部分云南籍的军官也被他遣送回内地。所以云南人和杨增新就此结下了“仇恨”的种子。怪不得本人发现如今新疆汉人里面祖籍是云南人的几乎没有,当然这是个玩笑话!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第十四章 对外的策略
如果说,对内清洗自己的敌人,杨增新是个心狠手辣、翻云覆雨的“小人”,而对境外敌对势力,杨增新则是一位捍卫国土完整、智勇双全的“君子”。
阿尔泰归属新疆
阿尔泰又叫阿山,就是现在的阿勒泰地区。前面我讲过,阿尔泰原本不属于新疆管辖,清代时期,该地区都是蒙古各部的封地,归属于清朝委派的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岘一里雅苏台定边牧民左副将军节制。实行的是和新疆一样的军府制度。
辛亥革命爆发后,民国成立,阿尔泰改设办事长官,直隶中央。1911年12月,在沙俄的怂恿下,外蒙王公喇嘛在库伦宣布独立,拥立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皇帝,建立“大蒙古国”政府。1912年8月,外蒙古、俄国联军攻陷科布多城,驱逐了末任科布多参赞大臣溥润及驻防清军。
科布多和阿尔泰相邻,科布多陷落,阿尔泰危急,阿尔泰危急,势必影响到新疆。接到北京政府的命令,阿尔泰办事长官和杨增新火速派兵救援科布多,但已太迟。
阿尔泰对于新疆的重要性,杨增新脑子极度的清醒:清代时期,阿尔泰大部分是蒙古人的地盘,新疆的塔城、乌苏、精河、焉耆多为蒙古吐尔扈特部和准噶尔部残余(准噶尔部在清代几乎被团灭)的牧场。当地的老百姓和阿尔泰(准噶尔部残余)、科布多的蒙古人三观相近,很容易受到欺骗和蛊惑也想独立闹事,如果出现这样的状况新疆的北疆局式就不好收拾了。北疆局势再牵扯到南疆的维吾尔人,那就更不敢想象了。
所以包尔汗在《新疆50年》中写道:为了援助科布多和阿尔泰,新疆和伊犁均派兵向阿尔泰集结,我曾看到从乌鲁木齐东开的新疆部队,这是杨增新时期我看到的最精锐的部队。
新疆当时军队以“新疆白卡”著称,意思是没用的废物,镇压当地老百姓都费劲,何况对外作战。包尔汗看到的武器装备精良的军队,可想杨增新为了保住阿尔泰是不惜下了血本的。
杨增新在科布多失守之后,极力要确保阿尔泰的安全。遣军驻防托察汗通古、元湖;伊犁援军驻守阿尔泰境内。沙俄见势叫嚷要出兵干涉,逼杨增新撤军。杨增新不畏威胁、巍然不动。1913年11月,袁世凯同沙俄驻华使馆签订《中俄声明文件》和《中俄声明另件》,将科布多割让"独立"的外蒙古;12月,阿尔泰办事长官、旧特尔扈特亲王帕勒塔(这厮做梦都想将阿尔泰并入外蒙,然后紧抱毛熊的大腿。)与沙俄非法签订《中蒙军队停战协定》,要新疆军队从察汗通古撤回元湖。三个月后,新疆军队退回元湖。阿尔泰暂时趋于平静。
1919年春,阿尔泰发生兵变。阿勒泰办事长官张庆桐在主政期间,与俄国私订条约、出让土地、克扣军饷,导致兵变。哥老会残余分子、军官冯继冉劫持张庆桐,杀死外交局、财政局局长,抢劫军库和公物,自称统领。
杨增新闻讯后,知道机会来了,他立刻派自己的军事顾问周务学全权处理此事件。1919年3月14日,周务学带领马、步、炮三营人马,进入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有武力做后盾,他很轻松地就摆平了这次叛乱,并且把乱军首领处决。平定叛乱后,阿山地区正式成立了阿山道,周务学以陆军少将的身份,同时兼任阿山道尹。
至此,经北洋政府批准,阿尔泰划归新疆管辖。可以说如果没有杨增新,阿勒泰有可能成为外蒙口中的“肥肉”。如今的阿勒泰人民跟着外蒙那群屌丝一块受穷受苦吧。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ty_136594852 2019-07-22 17:12:40
在百度搜了周务学,事迹让人肃然起敬。
-----------------------------
1921春,周务学在阿勒泰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到乌鲁木齐时,诗人邓瓒先写诗如下:犯塞妖氛急,捐躯热血浓。半生多感慨,一死竟从容。浩气霄冲鹤,英魂剑化龙。阿山收复后,立马望残峰。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对付流窜的白俄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爆发了三年内战,大量如丧家犬的白俄溃兵逃亡新疆境内。白俄指的是在俄国革命和苏俄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后离开俄罗斯的俄裔居民,通常他们对当时苏维埃政权反对态度。大多数白俄移民在1917到1920年间离开俄国,人数估计在90万到200万之间。阶层主要为士兵和军官、哥萨克、知识分子、商人和地主以及沙皇俄国 政府的官员和俄罗斯内战期间各种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官员。
1918年春,伊万诺夫带领着三百哥萨克士兵和大量难民涌入伊犁。伊犁镇守使杨飞霞命令军队解除了他们的武装并将其暂时安顿下来。沙俄领事企图想让伊万诺夫重新取得武器,回苏联继续负隅顽抗。他通过沙俄公使向北京政府要求新疆当局放行。
此时的杨增新再次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形式还不很明了的情况下,双方都不得罪才是上策。他明白将武器发还给白俄无疑会得罪苏联红军。于是他坚持军械不能返还。但北京政府下命令满足俄领事的要求。杨增新又密令将武器毁坏一部分,最终勉强交给沙俄塔城领事。
1918年底,帝俄乌鲁木齐总领事开始忽悠新疆政府,胡扯什么“一战”的时候咱都是协约国,都是亲兄弟一家人,现哥哥有难,刁民乱党在国内作乱,新疆理应帮哥哥一把,帮助沙俄的军队平叛。小日本这只没安好心黄鼠狼竟然也窜出来凑热闹,说什么可以派一个师团的人在来帮新疆守边防,鼓动新疆趁着俄国内乱的时候顺手牵个羊什么的。
帝俄喀什领事、英国领事也煽动喀什提督马福兴带兵入俄帮忙平叛。马福兴经不起怂恿,也向杨提出出兵沙俄的请求。
新疆的官员对此形势也是搞不清状况,大部分人不相信苏共会胜利,有人担心两家打到新疆边境,一不留神打进新疆怎么办。有人说咱如果现在隔岸观火看热闹,毛熊万一复辟成功,一定不会给新疆好果子吃,不如赶紧帮忙。
听着众人的七嘴八舌,面对着英日的心怀鬼胎。杨增新脑子都快炸了。但作为新疆的一把手他脑子不能是一团浆糊。静下心仔细思考后他得出结论:一、俄国的革命,情况复杂,咱最好别跟着一起愉快地玩耍,万一玩火烧身,就不好善后了。二、英国、日本之类的怂恿新疆出兵那都是吃瓜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大,他俩巴不得俄国乱,新疆也乱,自己好趁火打个劫,揩点油,不必理会。三、新疆自个儿本身都危机四伏的,哪有精力学雷锋,一旦惹出事端,那必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于是他责令喀什提督马福兴不可轻举妄动,并说服自己的下属不可受人蛊惑,擅自行动。对待俄国,持中立不干涉态度!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对于苏联的布尔什维克,杨增新其实凭着他多年的经历和政治经验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1920年,他在给喀什道伊的信函中写道:“英领事称俄国新党如烛在风、不久当灭之语,决不确实。盖真新党必占优胜,古今中外,各国皆然,惟中国今日尚无真新党发见耳。”
更为厉害的是,早在1919年他就有一个超前的预言:天下皆穷民,即天下皆乱民,窃恐军人革命将变为平民革命,而俄社会党之流毒,不久必传于中国,不独新疆为可虑也。
伊犁方面,1月,5千多残兵败将和难民涌入境内。指挥官阿连阔夫等人起初坚决不交武器,形式有些严峻。杨增新电令杨飞霞说道:这帮孙子都是久经沙场的亡命之徒,千万别他们撕破脸皮,别看他们是残兵败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打咱这些“新疆白卡”还是绰绰有余。不交就不交,咱慢慢“以理服人”,耐心说服劝他们交。果然,在新疆专办此项事务人员的反复劝说下,大部分人交出了武器,伊犁方面还算安稳,没出什么乱子。
喀什方面,由于隔着天山和喀喇昆仑山,不像伊塔边境,每天步行一万步,健个身就过来了。杨增新严令守 住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白俄想变成飞娥也飞不过来。
1920年6月,阿连科夫这厮在伊犁待得实在无聊,提出带自己的人马组团到喀什去印度旅个游。杨增新没理他,但杨担心这帮人留在伊犁总会闹出什么乱子,就极力劝说阿连科夫先去迪化,然后杨答应送他回老家俄国。老毛子好哄,9月他带着7、8百人去了迪化。伊犁然残留了少数的军官士兵和难民。难民好说,进了伊宁卖列巴和格瓦斯自谋生路去了。无形中,这帮白俄被杨增新分割开,失去了凝聚力。
到了迪化,阿连科夫仗着有兵有枪气焰依然嚣张,不仅要求新疆政府提供吃喝并不断勒索在迪化的俄商要为“返攻亚欧大陆”做贡献。
杨增新实在忍无可忍警告道:你们这群蹬鼻子上脸的要饭的,在这么胡作非为下去,就赶紧滚蛋,城里的粮食都被你们糟蹋光了。看见老虎发威了,阿连科夫这才收敛了些。他又听说另一个白俄残部在外蒙库伦,这货就琢磨着窜到奇台,北上科布多与他的难兄难弟汇合。去奇台之前,这斯又秘密联络塔城和伊犁的余孽。约定等待机会共同暴动,夺取北疆的政权,将其作为“反攻亚欧大陆”的基地,然后和外蒙的盟友组成“反共救国军”继续进攻苏联。1921年初,阿连科夫向奇台发动了进攻,奇台守军在杨增新的指示下早就加强了戒备,让这货碰了一鼻子灰。看见新疆省军不好对付,杨继续对他软硬兼施,终于,这家伙只得束手就擒,本人被押解到迪化。在迪化看守所,杨增新对他不薄,好生招待着吃喝,为了防止他的精神空虚、低级趣味,还专门教会他抽大烟。两年后这哥们基本上就废了。再后来此人就被引渡回苏联,下场可想而知,连同他的“反共救国”梦一齐烟消云散。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柠檬cI8 2019-07-24 12:01:18
好文,就是更新速度太慢,楼主加油,
-----------------------------
写历史这个东西,我还是力求严谨严谨再严谨些,所以不敢像写小说天马行空。所以慢一些,加上工作较忙。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在阿连科夫袭击奇台的同时,伊犁的残余白俄也发动了暴乱,但充其量就是小泥鳅一只,没翻腾起大浪就被灭了。
塔城方面的泥鳅倒不小,把杨增新翻腾得够呛。
1920年,在苏联红军的打击下,白俄匪帮开始溃逃至新疆境内。2月,从塔城窜入1万7千多白俄的军队和难民。为首的叫巴奇赤。杨增新立刻下令塔城军队先剿除对方的武器,免得苏联红军跟过来,在自家院里打起来。
巴奇赤倒也识相,知道自己穷途末路,只能服从新疆政府的安排。由于事先早有准备,新疆当局有条不紊地安顿了这些人的吃喝拉撒睡。同年10月底,又窜进来1千多人,头目叫申克斯。此人在阿连科夫袭击奇台的同时也发动了暴乱,可惜比较背,藏在边境的武器被塔城驻军提前挖走。这厮当然不甘心,又计划着袭击当地驻军,结果又未得逞,此人便仓皇飞奔逃得不知去向。
1921年5月,以诺维科夫为首的2千多白卫匪帮强行进入塔城境内与巴奇赤同流合污。公开宣布攻打迪化!杨增新都快愁死了,他知道自己的那帮“新疆白卡”军队不喜欢打仗,只喜欢被打。
终于,苏联方面发话了:实在不行,大哥我入境清理门户?
杨增新点赞:360!赶紧清理垃圾!
随后,苏联红军骑一团8百人从塔城巴克图入境,开始剿匪。诺维科夫和巴奇赤组成的8千多联军表现神勇,被8百人的红军打得、满地找牙、四散奔逃,窜入阿尔泰。阿尔泰那点空虚的兵力根本挡不住这些亡命之徒的铁蹄。
眼看着白匪即将攻入承化寺(阿勒泰市),阿勒泰的政府官员连带家眷都忙着撤退到布尔津,老百姓也争相逃离县城。绝望的阿山道伊周务学誓与阿勒泰共存亡,自杀以身殉国。其身后的墙上,写着十六个字:“勿毁我室,勿伤我民;尽守土责,杀身成仁。”
8月,杨增新和苏联约定好,4千红军从斋桑攻入新疆布尔津,新疆省军在乌伦古河与和什托洛盖阻击,务必将剩余的白匪包个饺子吃掉。结果当然如愿以偿!
9月中旬,新疆当局和苏联红军搞了个联欢,大吃大喝后,苏联红军全部退出新疆境内。新疆终于消停了!
剩余在新疆的白俄不愿或不敢再回去的,加入了中国国籍。解放前我们称之为归化族,就是现在新疆的俄罗斯族!
内外都消停之后,杨增新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在天山南北重要的位置上。马福兴早在喀什代替杨瓒绪接任喀什提督;刘立安(五大金刚之一)坐镇和田;多说一句,他俩还是杨增新的异姓结拜兄弟。 伊犁方面由杨增新的堂弟杨飞霞担任镇边史;哈密由李寿福担任协台。杨增新的亲信魏都统掌控了阿勒泰。
由此,新疆三山夹两盆及周边各县皆在杨增新的股掌之中。
看到以上的局势,杨将军暗自窃喜,心想老子终于可以安心睡一会了,醒来后,老夫便开始大展宏图,实施自己的治疆方略!

第十五章 驭疆之术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第十五章 驭疆之术
杨增新家族世代为官,所以对于做官,他有着与旁人不一样的独到见解。作为读书人,杨增新对中国传统的道、儒、法、兵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有较深研究并有不少著作流传于世。对于治疆、为官,他则将自己毕生所学的知识淋漓尽致地运用在其中。儒家的中庸之道、老子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思想是他治疆明显的政治策略。

任用官吏

在使用领导干部上,杨增新首先喜欢“有德之人”,所谓“有德”对于他来讲就是完全听从指挥、不妖言惑众、中规中矩、私生活检点等等。其实这样的人对领导来说就是所谓的“奴才”。但是在领导眼里, “奴才”比“人才”用起来踏实许多。所以这一类人,被杨增新用在高级的领导岗位上。比如建设厅厅长闫毓善、教育厅厅长刘文龙、喀什道伊马绍武就是这类人。
其次,杨也不是个“勺子”,不重用有才之人他早晚也得垮台。所以从内地派来思想先进、能力较强的年轻人他也重用提拔,大多数在中层岗位上,就是这些人。但是对这些他都加以提防,暗中监视。比如迪化县县长陶明樾、外交署科长张馨、虽为军务厅厅长但不掌握实权的樊耀南。
第三,杨增新常说“西出阳关无好人”,所谓“无好人”就是这类不远万里、不辞劳苦地从内地到新疆 “吃馍馍混卷子”、昏庸无能、中饱私囊的庸官、贪官。对于他们,杨增新手段比较温和,只要不威胁他的权力、人畜无害,杨增新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阿克苏知事徐文彬因贪污被坐实,杨增新只是下令撤职严办,结果这厮被严办得继续混迹官场,直到盛世才初期,此人在呼图壁当县长继续将贪污发扬光大而被盛下令枪决。
对于一些实在贪得无厌、桀骜不驯的官僚,杨增新则采用“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的手段,先给你加官进爵,然后任你胡作非为,得意忘形。一旦时机成熟,你立刻就会被铲除得一干二净,家被超,银子充公。死到临头你才发现自己只不过充当了一个政府的“存钱罐”。
在杨增新的统治时期,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大案不过年,小案不过季。意思是小偷小摸的小案子在三个月之内必须搞定,不然父母官自己“掏腰包”赔偿给失主。大案重案必须在一年之内破获,不然官员也是自己赔偿给受害人直至其满意为止。虽然这种治理手段看起来有些不尽人情,但效果不错,当时新疆各地曾出现安宁无事、夜不闭户的景象。
此时有人会问,这样整,当地官员不造反吗?杨增新心里自有一本账。他允许官员“贪污”。但只许贪污公家的,不许榨取老百姓的血汗。办法一:你所管辖的县上报新疆政府土地亩数,如有新开垦的土地则不需上税。就是说新入地上缴的地租给你县长 所有。上级政府不参合。办法二:比如一等县县长三年2万两银子,还算比较丰厚的,如果案子破不了,对不起扣银子补偿给对方,直至扣光为止;三年平安无事,2万两银子你干落。所以面对这样的规则,当地官员便尽心尽力地、废寝忘食地办案。当地的治安自然就好了。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乌合之众的军队

虽然杨增新是通过兵变坐上新疆的宝座的,但是他对军队似乎全无好感。他认为新疆的治安不是用兵所能维持得住的。对外用兵抵抗兵强马壮英、俄,简直是天方夜谭。对内镇压地方民族百姓,如果老百姓全部起来造反,区区几千上万的汉族士兵也是扯的。新疆的治安必须从政治入手,大概是“攻心为上、以德服人”的意思。
民国初年,表面国家统一,实际各地军阀各自为政。中央和各地曾经给新疆支援的协饷当然就一毛钱都没有了,“钱”的问题对于杨增新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难题。精兵简政是自古以来减少财政支出的最有效的方法。于是杨增新一方面裁剪他驾驭不了的军队(伊犁新军),保留并加强了忠于他的军队(回队)。到了1921年,裁兵程度达到高峰,陆军一个师实际只有一千多人。哈密、喀什和伊犁本该驻扎一个旅,除了伊犁,另外两地实际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全疆其他各地除了几个要害地区兵力基本配备齐全,其他各地部队都是在唱“空城计”。1927年,新疆总兵力可怜得不到一万人。

对于军官,他处处提防,宁愿允许他们吃空饷,也不高兴他们整天秣兵厉马、操练军队。在他看来:文官贪污一点、武官吃点空饷,只要不造反都没多大关系。另外他还认为:文官给了权力,想撤换时好撤换,武官给了军权想收回权力时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他不轻易将兵权交给他人。不少高级军官竟是文人出身,并且还经常调换。
武官有时候吃空饷胆子超大,一个营的人有一个连的人就不错了,一个师的人也就一千多人。对于这样的情况,杨将军也是选择性失明。
对待士兵,杨增新表现得更为大度、宽松。
本来应该十分威严肃静的政府大门,守门的卫兵竟然把枪扔在一边,坐在地上和人“下方”(在地上画棋盘,用石子当棋子下棋)。杨将军进进出出卫兵也熟视无睹,杨增效自然也装作没看见。这样的场面实在也太“温馨和谐了”吧!
每当寒冬来临,杨将军就大开军营大门,到处招兵买马,欢迎当兵吃粮。什么地痞、什么流氓,什么乞丐,什么无业游民统统招进来;春耕到了,杨将军再次大开军营大门,欢送士兵到生产一线去自谋生路。新疆地广人稀,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奇缺,春天之后,杨增新可以省下一大笔军饷。到了冬季农闲时候,杨将军再将这帮乌合之众召回军营,免得这些社会闲杂人等无家可归、发愁吃喝以至于偷鸡摸狗、打家劫舍、聚众斗殴,扰乱社会治安。
这种看似没有办法的奇葩招数,确实维持了新疆十几年的和平稳定、长治久安。
更为夸张的是到了春天,军营里的人都出去种地、干活挣外快去了,一个连八九十人跑得不见影,连长见状这还了得,忙禀告杨增新,没料到杨将军竟然淡定地安慰连长:“他们出去挣钱,你安心当你的连长,有什么问题吗?”连长听了此话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开始怀疑人生了。
现在想想,杨将军可谓幸运,装模作样地唱了十几年“空城计”。这帮“废物点心”似的军队竟然维持新疆 近二十年的和平稳定,可谓匪夷所思。如果外部势力入侵或是农民起义,杨增新的政权大概分分钟就会土崩瓦解。但是反过来,我们又不得不佩服杨将军治理新疆的独到手段,在中原内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期,新疆人民过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识兵甲为何物的桃源生活。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更正一处硬伤:杨瓒绪,瓒错误,应为缵,实为杨缵绪。
把人家名字都改了,太不够严谨了,抱歉。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拉拢王公贵族

新疆是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域,各地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当地的民众心中是较为强大的。所以羁縻封建上层控制整个新疆是杨增新“下新疆棋”的重要一步。
民国之后,新疆各少数民族还保留了不少清王朝册封的王公贵族,有的还被袁世凯授予了更高的封号。如较为出名的有哈密亲王、吐鲁番郡王、库车亲王、阿山哈萨克镇国公和郡王、焉耆蒙古汗王和郡王、乌什镇国公。
前面讲过,民国以后,哈密沙亲王依然被特许拥有对自己地盘的土地和老百姓具有绝对的管辖权和生杀大权,哈密俨然成了一个“政教合的一独立王国”。杨增新执政初期,哈密铁木尔起义,杨增新就想着计划取消哈密王的特权,改土归流,对哈密进行直接管理和统治。但后来杨将军认为通过头目人控制少数民族属民比通过派官员治理方便的多。于是他便放弃了改土归流的想法。当然杨增新并不是个“糊涂蛋”,一味地讨好王公贵族,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包尔汉新疆50年》中,杨增新常说道:保护头目人的既得利益,就可以使他们拥护、信赖这一省的长官;限制他们过分的压榨老百姓和争夺地方上的其他利益,就可以是老百姓安心的生活,使地方官不至于丧失指挥权,而为头目人所驱使。
杨增新用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办法来制衡王公和老百姓之间的利益,在那个特殊时代或许不失为一个方法。我们无需批评他的“滑头”的做法,因为那个年代,他的思想和理念还达不到我们今天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
更为高明的是,杨增新不仅单纯的利用这些王公贵族集团,他还让各集团之间相互牵制,“窝里斗”,已达到自己有效掌控各方集团并使各方集团依赖自己的目的。
在南北疆要冲焉耆,蒙古旧特尔扈特南部落盟长汗王和和硕特部郡王相互制约;在乌苏县和绥来县(玛纳斯县)之间,旧特尔扈特东部落正副盟长相互拆台;在阿山,蒙古贵族和哈萨克头目人长期不和;在伊犁当地颇有影响力的两个维吾尔大巴依老爷一直明争暗斗、水火不融,这一切的一切,犹如一场格外精彩的木偶戏,台上木偶争得你死我活;台下吃瓜群众看得津津有味;幕后提线的黑手沾沾自喜。
还有一点,杨增新敏锐地意识到,辛亥之后,西藏和蒙古妄想独立的念头,离不开洋鬼子的蛊惑。因此他十分忌讳王公贵族和外国人的接触,并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手段。一是坚决杜绝他们和游历和考察到新疆的洋人接触;二是即使解接触了,杨增新便派人暗中监视,听其言、观其行;三是尽力阻止王公贵族们去外国考察。比如1914年哈密沙亲王进京述职想借道俄罗斯逛一圈去北京,杨增新说千万别,去什么俄罗斯去什么俄罗斯!西伯利亚冰天雪地的,冻感冒了怎么办?明天还上不上班了?万一遇到北极熊多危险!我多报销你路费,还是走河西走廊,到兰州吃个加肉的牛肉面,到西安吃个羊肉泡,一路平安多好。
这些措施在防范帝国主义阴谋分裂新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方面,杨将军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三大法宝之一,而杨增新的联系群众则不能和我们共产党的联系群众同日而语。
有人说哈密的一个臭虫发烧,杨将军都会知道。可见他的信息化工作做得多么的出色。
每到下午,在衙门里办完公,杨将军都会背着手来到衙门外的小市场待一会儿,然后去迪化商业区大小十字逛一圈,什么卖烤包子的、卖凉皮子的、卖醪糟的、卖酸奶子的、卖布料的、卖金银首饰的、抽大烟的应有尽有,热闹非凡。见到将军来了,小贩们都亲切热情地招呼,杨增新一坐下,什么拉面、什么烤肉、什么好茶都端了上来。杨将军就这样走一路、吃一路、喝一路,但最重要的是聊一路。一天迪化的市场行情、发生的大小事情他都了如指掌。
傍晚收摊后,部分小贩竟然大着胆子为了打截路挑着担子从将军的衙门里穿行如入无人之境。有人说杨增新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了吧,守门卫兵太疏于职守、糊涂混蛋了吧。当时不是!一次一个士兵无意中上了将军的房顶,当场就被拉出去毙了。
这些小贩全是杨增新的心腹和密探。他们无需登记预约,只需敲敲将军的窗户就会进入将军的办公室。这样的“特务”遍布三山夹两盆及周边各县。所以我们的杨将军足不出省城,全疆各地的情况,他基本获悉十之八九。

总结一下,杨将军所谓的驭疆之术其实就两个字:“玩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虽然这些手段多数含有贬义,但本人还是为老将军点赞!因为在那时的新疆,在没有中央和兄弟省份协饷支援的情况下能够维护国土完整,让老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才是硬道理!这一点,杨将军是基本做到了。
有不少人批评杨将军是愚民政策,思想顽固、封建腐朽,我却不以为然!杨增新时代,恰恰是中国帝王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过渡时期,两千年皇权下的人治早在当地的百姓脑海里根深蒂固。而三民主义并未深入人心,如果此刻立即实施法治治疆,可能会产生水土不服的不良反应。因此在这个特殊时期、特殊地域,杨增新采用封建帝制的“土办法”治疆,或许是一剂治标不治本的止疼片。
毕竟在那个时代,在那个闭塞的洪荒地域,给老百姓讲自由、民主和共和确实有些太奢侈了。老百姓会说:“别给我扯那些没用的,给我一个馕让老子填饱肚子先!”。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漏了一段

利用宗教

新疆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大部分也是宗教首脑、精神领袖。杨增新通过维护这些人的既得利益,将这些宗教首脑人物牢牢掌控,再驱使他们羁縻各族百姓以此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政权和民族团结。
在喀什,杨增新安插自己的心腹云南回族马福兴(此人又是老教教长)担任喀什提督目的就是利用宗教和民族关系来个“以回制维”。不想马福兴在喀什横征暴敛、鱼肉百姓,激起极大的民愤,加上有了背叛杨将军的嫌疑,所以杨增新又密令云南回族、乌什县知事马绍武做掉了马福兴,并任命他为喀什道伊。
马绍武的宗教背景十分厉害,他是回族哲合林耶教派(又称新教和小坊)创始人马明心的五世孙,所以在宗教界有很高的地位,在回族和维吾尔族中的极具影响力。所以有人说道:杨将军把马道台安置在喀什,胜于在那里驻扎十万大军!当时南疆四地州,汉族官员不能解决的大小问题,马绍武几乎都能顺利摆平。
想当年杨增新是在回族人的拥护之下夺取了新疆的政权,所以他对回族“阿訇”格外“照顾”。平时对阿訇们,杨增新是相当的尊重。迪化大部分的清真寺都有杨将军题的匾,上面写着“古教正尊”四个大字。每逢穆圣纪念日和穆斯林两节,杨增新总是带着米面清油去清真寺慰问关怀。在吃饭时,杨增新还和这些阿訇们亲切地交流思想,一边喝粉汤吃油香(回族美食)杨将军一边说:“好人就要过太平日子,老百姓都想过太平日子,但是,一小撮极端思想和暴力倾向的坏分子不愿意叫我们过安宁的日子,你们阿訇是宗教方面的负责人,怎么办呢?教啊,你们是宗教方面的负责人,要太平才能立嘛,不太平立不成教。有坏人造谣生事、破坏教门、扰乱治安,你教育不了你告诉我,我送他到另一个地方好好教育一下,宗教内部的是你们自己处理,总之大家以太平为本,让老百姓都过上安宁的日子嘛!”
这番简单朴素的话语让阿訇们听了感到很有道理,于是阿訇们都跟着杨将军走。
楼主:寂寞的胡杨  时间:2020-03-01 20:03:22
第十六章 喀什提督马福兴之死

喀什提督马福兴在杨增新长袖善舞的戏台上算是个出名的狠角色,因为杨增新成就他的西域霸业,从头到尾,都离不开马福兴的鼎力相助。马福兴是杨的心腹、结拜兄弟。1914年被杨增新派往喀什主持工作,1924年被杨增新派人杀死。这个事件在当时震动了天山南北,因为马福兴以骁勇善战著称,武艺超群,又是新疆除了杨增新的最高军事长官,一般人就是胆管里吸收了伟哥也绝不敢在他太岁头上动一根毛。但蹊跷的是,马福兴被戮的时候,他竟然毫无反抗地在自己的地盘上束手就擒,最终被乌什县长马绍武枪决。让许多人大跌眼镜。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请听我慢慢诉说,讲述一个真实的类似电影《投名状》的故事。

楼主:寂寞的胡杨

字数:1449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6-25 06:29:10

更新时间:2020-03-01 20:03:22

评论数:78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