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偶尔冒个泡

偶尔冒个泡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手痒,不就是个帖子么,有封有开,开了个封先。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谢谢鼓励,结束了一个比较长的定时帖再开一个不定时的,世界需要多样性,有事没事就上来冒个泡。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本月据说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目前无特效及预防药物。儿童呕吐、成人腹泻应及时就医。摘录主要防护措施如下:
洗净双手:做饭前、上厕所后,一定要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洗净果蔬:清洗干净去皮,尽量避免生吃。
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
加强通风: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过很多书依然过不好一生的人不少,知道、懂了、会用、纯熟更不仅仅是数量级的差异,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往往蕴藏其中。听到的新闻、读过资料总令人以为自己掌握了,而科学家们的研究显示人们太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自己的缺陷。老太看到了95岁的亲戚骨折卧床后神智清醒,我使坏地提醒她:糊涂一点的老人卧床还好,神智清醒被困于一处才是更大的不适。要想不跌倒,坚持做到、做好预防工作、及时使用拐杖等各个细节很重要。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听老太继续聊见亲戚的事,这才发现那天见的是两位高寿亲戚,俩老头,骨折的年纪略轻,95;年长的97,行动自如,在家养花种草也停不住。看来长寿秘诀与运动绝对放不开呀。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是啊,良好的习惯是他们的共同长寿因子。近水楼台,你可以更多观察,收集到好经验分享或自用都是美事一桩呀。
耶鲁大学教授开设的幸福快乐课中,三个有效提升幸福感的方法,除了分解目标-纠错,正向奖励-坚持,第三条照顾物人-责任,即照顾他人与其他动植物,都能大大提高幸福感。看来我可以考虑以后养只宠物什么的了,虽然常感觉把自己当宠物养好了就不错,不过有改变也许更有责任感,说不定有机会把宠物和自己都成功养成肥猫,嘿嘿,谁知道以后会怎样呢?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TED思想的力量系列中提到健康的口腔中存在着一种细菌:具核梭杆菌,会诱发牙周病,而患了结肠癌的肿瘤中也有它。虽然文中并未确定是它引发了肿瘤还是它适应了肿瘤所处的环境,但进一步的研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能取得突破或定论—无论有益或是无关。
不过对我而言,进入脑海的第一反应是做好口腔卫生,至少可以防止龋齿,而与结肠肿瘤不相关,仅少一个隐患排除方式;如若相关,就是一举两得,很妙啊。俺从反向思维角度得以证明:预防牙周病,利牙健肠,善莫大焉,必须有。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纽约时报登载的文章指出久坐会“伤心”。研究人员对照了其他可能影响肌钙蛋白水平的因素,比如年龄、性别、体重和心脏功能,但久坐和高肌钙蛋白之间的关联依然强烈。而老太因为天气不好(估计是气压变化)觉得心脏疲累就半躺很久,几乎不动,讲道理也基本不听,哎,我都心累。还得变着法子地讲、给她看专业资料,人有时得逼自己适度动弹…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Hola, 2019!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管中窥豹:2018世界建成的20座高楼排行,中国12座过半,深圳5座。无独有偶:歌舞综合的跨年节目中,坚持三年知识脱口秀的,是深圳卫视。成功绝非偶然。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李翔知识内参中的一篇文章,提到新研究表明缺觉会影响认知,长期来看容易患上阿尔兹海默症。
我认为虽然阿症诱因不止此一项,但发现一项修改一项,是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日本提倡民众多用脑,比如数独游戏,也很值得借鉴应用,某宝从低到高选择多多,可以有。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文摘周报的文章:在我国头孢皮试成为“标配”是起因于某小概率事件。而实际情况是头孢皮试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都很高—真过敏没测出、假过敏一大堆,但为求“无过”,它还是被写入了规则,不仅浪费了许多资源,也导致更高级药物过度使用产生耐药性。哎,与帝都校园取消双杠等设施何其相似。好的规则的制定,真是任重道远。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读到一句话,概括出了人性,足以解释诸多原因并可广泛应用:小孩分对错,大人看利弊,老人重情感。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三年前科技前沿中提到的全新抗生素,泰克索贝克丁;Xoft体系:手术中10余分钟放疗以替代术后数次化疗。如今国内怎么完全没动静了呢?是真的效果不佳销声匿迹还是它们改头换面被应用了?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健康细节碎碎念:如何更好地诊断病情
括号内为个人理解。摘自得到app翔参:《大西洋月刊》:为何儿科格外容易误诊。(个人认为此理念及操作细节非常值得借鉴,在陪同家人诊断时,尤其在了解家人表达、性格及认知方面需要帮助时,提前准备、适度补充,增强沟通效果。)
儿科误诊原因主要是儿童说不出、不想说比如青春期隐瞒服药等、说不清。
为了避免这些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误诊,该文建议家长们主动给医生提供信息:
1.给医生当翻译,因为家长,最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和语言表达习惯,反过来,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父母应该在医生问诊的时候适当回避,尊重孩子的隐私。(同理,成年尤其是老年人更需平时仔细观察性格、语言习惯等。通常女性较容易说太多、夸大病情细节;男性则容易说太少、忽视细节。)
2.把孩子的症状准确告诉给大夫,但不要下结论。举个例子,孩子耳朵疼就说耳朵疼,不要说耳朵发炎了,因为很多病症,都能引起耳朵疼,如果自己随意判断耳朵发炎,很可能会误导医生只关注耳朵。只有家长全面提供信息给医生,才能避免误诊。(就事论事,清晰概括范围、持续时间、疼痛或伴随症状等自己能够准确把握的客观事实细节,但不要自己定论、误导医生。)
3.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很多病症,例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都是有家族遗传基因的,把这些情况告诉大夫,能让他们做出全面的判断。(有条件先查证细节后的家族主要病史、尤其是直系、近期、相关的大类。比如家属的父亲或不止一个兄弟姐妹心脏病大约五十岁发作,有的经保守治疗或2年后手术支架最后结果恢复良好,有的治疗无效几年后去因此病或相关并发症去世。)
4.带上孩子正在服用的药物。一些药物如果同时服用,会引发严重的后遗症,把孩子正在服用的药物名称,用量告诉大夫,有助于避免这些意外事故。(没有专业指导下,药物不要随意、混合服用。但需要额外注意的是,医嘱连续服用的也不应任意停止,而是及时告知就诊的“新”医生。)
5.多提问题。医生分配给每个患者的时间有限,有时只有几分钟,所以抓紧时间多向大夫提问吧,比如药应该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吃多久?有没有忌口的食品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正常情况下治疗多久,孩子病情就会好转?如果没有好转,要等多久再来复诊,?病好之后,如何预防同样的情况发生?等等等等。(同样,一次准备1-3个主要问题,而不是一口气问医生十个以上还有交叉、重复的细节问题。带上笔记本以随机应变是我一向的习惯。)
6.二次诊断。假如孩子得了重大疾病,或者迟迟不能恢复健康,那么家长最好换家医院,听听其他专家的意见。但是请注意,不要过分强调以前的诊断结果,这会影响大夫的判断。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新的医院重新做一下各项检查。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客气啦,搬砖共享是劳动人民的本色,哈哈。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江西省肿瘤医院的后巷里的一元厨房,那是博爱、温暖的生命厨房。祝福历经磨难却始终善良付出的万老与熊老二人健康幸福,也祝病友们早日康复。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看到被推荐的一本书,不知有没有机缘认真拜读两位哈佛医学院教授的大作《最好的抉择》。
不能读的缘由总会有很多-找不到、无样本被塑封…能被看到也未必能认真学习、思考、吸收-枯燥、太长、术语深奥…所以先记下来,以后人为多一点、随意少一些就好,只是各种原因越来越不爱去人多的地方…
书中核心是:怎样才能做一个聪明的病人?其观点是提高健康素养,才能做一个健康的病人。比如按时服药、足量、准时;接种流感疫苗;能多角度来看概率、风险等等。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健康细节碎碎念011之补充篇(过敏及洗鼻)
此处可以有副标题:洗鼻进阶
洗鼻已久,不免无聊,于是开始进阶:触发因素众多、在此不一一列出。具体操作:一孔塞入洗鼻头、另一侧开始出水之后,轻呼气泡,吐冒泡之余不有助于各个角落?接着来:堵住出水一侧,过几秒水到渠成、自然从口腔流出,嘿嘿,各通道全面清洗不放过,洗完后连耳道都似乎清爽了。少许后果当然是鼻腔蓄水充足,若不想某瞬间小河流淌,冲洗完毕后则可再次轻呼鼻泡—单侧轻擤鼻涕,然后头颅左右上下各方位保持数秒以最大限度控净水份。最后准备好纸巾、等待那酸爽的一刻即可。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最近刷屏的耳念珠菌-高强耐药菌且几乎无对症药。综合不同来源的信息,国内北方医院近十年案例不多、仅十五例;南方医院基本没有报导(发现)。此菌虽然抗药性强,但对普通民众没太大威胁,新民晚报中提到美国专家表示普通洗手液就可清除皮肤上的此菌。能做的也比较少,比如平时不滥用抗生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正确及时地洗手。
手臂植入导管如PICC等、手术后院内患者需要注意防治,因为其主要通过伤口,以及呼吸机、体温计、导管等共用医疗设备传染。

楼主:阳光老猫

字数:10708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8-11-21 05:19:28

更新时间:2019-10-15 10:32:31

评论数:8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