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偶尔冒个泡

偶尔冒个泡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他山之玉,搬来共享:可以借用(无论老幼中青、在治疗过程中或平时生活里)。希望涯友们在学习后灵活运用,能缓解自己与家人的焦虑,把每天过得比之前更好一些。
心理学家艾丽西亚·克拉克(Alicia Clark)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供了5个帮助家长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
评估亲子互动带给你的影响;照顾好自己;不要为自己感到沮丧和羞耻;承认并接受自己的错误,这样你的孩子也会更愿意承认他的错误;学会自我同情。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某院公众号下的诸多评论中令人惊讶地发现被误诊的案例还真不少,而正确诊断后的治疗有的看起来异常简单—当场处理完毕、有的药费低廉、有的飞速见效…根据最近学到的知识,医生的认知误区的确存在,它是思维缺陷导致的认知错误,而不是技术上的错误或者经验上的缺乏。《医生最想让你读的书》杰尔姆·格罗普曼著。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很赞同所以摘录翔参中引用该书结论如下:书里说,知道了思维缺陷和内在情感这两个导致医生误诊的原因之后,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质疑医生。因为在治疗之前,医生和病人一样,都不知道疾病背后隐藏的真相,对双方来说,这是一个共同摸索的过程。因此,作为患者要转变的一个观念是,医疗过程是医生和患者以及家属的双方合力,而不只是医生单方面的责任。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过犹不及。老太前些时候感冒了,应该是与感冒患者面对面聊天没扛住被传染,然后开始流清涕、咳嗽有痰、看过来社区医生按时吃药睡觉,辅以冰糖雪梨汤,恢复的速度比较慢。我暗中仔细观察,天气忽冷忽热,怕热的她保暖不够好:一是本身矫枉没有过正,已经感冒,只要没有剧烈运动出汗,适当多穿完全有必要;二是习惯动作:经常盖被半躺后没有添加衣物就到处晃,虽说没明显加重病情,但也算不算有帮助;三是某处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地轻咳,观察有无出血。认真观察是正确的,不剧烈咳嗽也对,可结合她自身情况:运动轻缓、咳嗽再不适度用腹部力量,肺泡底部的积液如何清除?逐一分析、合理建议,虽然不知实际起到了多大作用,但目前总算痊愈。人要辩证地看待自己、剖析问题、不断纠偏才行啊。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把此条搬回来吧,至少时间内容上更连续。
归纳加排除法,可以有。老太说天气不好心率加快不舒服。我先归纳线索,不相关的在此略去,然后找证据、少猜想多数据说话:半躺把脉,心率71,与她平时正常数值差别不大。(横向比较:我坐姿把脉:自己心率72。)所以问题主要不是心速而是心动不规律。气压等记录以后对比:1006百帕,湿度67%。

因饭前并无症状、大约饭后半小时感觉心累,由此可排除前一晚睡眠、餐前血糖低等因素—与本次心速不太相关,估计主因是消化供血分流导致。回溯主菜:有白菜肉片,而肉片较肥,虽小却在气压略低时给心脏和胆囊都弱的她压上了不止一根稻草。目前别无良方,休息为主。建议以后此类天气下少吃:比正常饭量减少10-30%,肥肉不吃、瘦肉或肉汤少吃;餐后感觉饥饿时吃些坚果、零食或饮品少量补充。此法或许能有效缓解,坐等验证,当然,以后没不适最好,很可能信心本身就是最佳药方。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次日仍取相对数据:饭后半小时天气湿度基本相同,体感温度大约从24升高到28度,气压增加了4百帕。老太心率72,只增加了1次,我的心率增加了4次。看来我的心脏对气温比较敏感,而老太对气压敏感。
第三天,她自我感觉良好,吃过饭自行出门蹓跶,参考数据都没耐心让我测了。哼,我这么执着于客观事实的人,改天摁住,补测正常值以供四季参考,日积月累,有自己的纵向(历史)数据加横向(别人同一时段同等条件下的参考值)意义可比她想象的还有用。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显示发帖成功,删除了手机存的码完的字,一回头帖却没了…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不甘心的执着的我重新码字一遍,吸取教训,下次双重备份到底。。。唉,没了那份调侃老太的心情。
中心思想是:气压低、体感温度高,吃过饭老太自我感觉良好,在我的催促下才肯半躺测数,然后迅速感到心累--吃过饭到了给消化器官供血的时候了。所以她开始叫我半(是因为这个词??)仙。气压1007,体感温度比第一天更高,我的心率加快了三次,她的基本持平。略乱,但心跳力度较第一天强,紊乱程度减轻。
综合说明:气压,饭后时间是她感觉心累的关键。
对策:气压低(闷热欲雨)则少吃,饭后15分钟内半躺或安静坐下,至少二十分钟,保证胃肠供血相对充足。应该能有效(在没有额外活动的前提下,五分钟就能减轻很大程度上的心脏不适。)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老太越来越独立自主了,从过马路都紧张到慢慢学会找方法克服困难,自己去做复查,真的很棒,加油,老太,不断勇敢直面挑战、持续进步,真是好样的!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嗯嗯,谢谢老童的祝福。我想,独自出门或陪伴出行本身并不是大事,因为每个人因为个体差异对恐惧的感受不同,很难说大小轻重;但对于我与她自己来说意义深远,能够克服恐惧本身就是很大的胜利,这个年纪有勇气行动起来做出改变已经超级棒啦。在此也祝福您与家人,还有更多的涯友们:鼓起勇气、排除万难、日拱一卒、赢得胜利!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补充及纠正一下有关老太复查的细节,看来老太与我的沟通还是不够,我对她的资料还是没能认真记住…
她的化疗主治医师认为半年或一年一次血液检查就足够了(含cea、ca199等),如无异常,B超都不必进行,更不必每年CT。老太在确诊术后第三年末做了一次增强胸、腹部CT,然后至今未做CT。B超是更早时期的胸部结节定期每年复查。
我个人认为,取个中庸的办法,照顾到钱包以及心理最合适的可以按以下方法综合:没有不适或其他不正常情况下,一年一次血液检查,次年B超,第三年或第四年CT,第五年之后“自由活动”,比如隔三、五年CT一次。
备注:这次便民门诊的医生非常细心地建议老太,胸腹增强CT与单独胸部或腹部CT,价格相同、注射碘剂显影也相同(网查资料:基本上除了头部是50ml,胸部或腹部或胸腹联合都是100ml)只是略微耗时多一点,但能一次全部搞定老太的胸部结节和结肠癌复查,值得都做。感谢这位医生的常识普及与细心看病历,对于老太的情况真是一举两得。当然,局部一处的患者就无须联合检查了—多余的免费也没必要啦,毕竟还是要承受多一些剂量的辐射(此处碘剂本身不是131,不需要担心)。肝肾功能正常的人,一天就能代谢掉。至于极少数休克,是对造影剂本身过敏。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老太血液指标是每年一次复查。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老太这次全面复查不太好,指标都是其次,CEA61,超标近20倍(<3.4),CYFRA21-1非小细胞肺癌抗原10,超标3倍多(<3)。;主要是肺部新增6*8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且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坏死及钙化灶。初步查阅了她历年复查资料和网络有关肺部资料,自己有不少疑问,比如肿块是实体还是囊肿或囊实混合?有无异常血管供血?边缘清晰或模糊?边缘形状分叶还是较光滑?
不过一来医院正规报告没提到就无异常,二来无需想太多,就算是肺癌,不是小细胞肺癌的话,肿瘤看情形不是转移也不会发生很迅速(我估计的)。鉴于老太在这次复查前咳嗽未愈(她说不是感冒引起的),社区医院就诊后停用消炎药不足一周,建议她一个月后再作血清检查,若CEA等指标仍高,再据门诊建议找介入科医生就诊及进一步检查,比如穿刺。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嗯嗯,谢谢老童关心与祝福。这几天在做功课,战略上藐视,战术上还是要重视。总结分析了历年(从术前到现在)体检资料,从影像描述到医生意见,感觉自己基本揣摩得到写意见的方法—夸张地说,不根据片子/影像本身,只从文字上还是有几分把握啦。
说远了,2014年至前几天之前后老太没在医院复查过,幸好有一个普通群体体检套餐,还算详细,能说明老太肺部软组织影不是今年突发的,看情形推论大约每年增加1*2厘米,加上没有血管异常供血,所以我比较乐观,平时她也没什么基本情况异常,体重、睡眠、食欲等等。目前建议她先找中医而不是社区医生,控制肺部炎症后,三、四周后复查血液CEA、CYFRA和血常规(白细胞),然后根据结果再做下一步打算。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祝福得单独拎出来说:㊗️老童合家端午快乐,安康吉祥!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老太终于听从建议去看老中医了,运气很好居然近十点随机走去还有号。希望能好好控制肺部炎症,重测血液时指标如我所愿恢复正常。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第一天喝完汤药,老太嚷嚷着凌晨一点左右胃疼打算自己停用,我细细问过:钝痛锐痛?持续多久?晚餐份量内容有无不易消化?是否痛时手触有寒凉感觉?是否手揉缓解了疼痛?…老太答不出来具体细节,然后我提建议:白天先继续喝完,看有无不适,晚餐份量再略减,半小时后服药前后分别触摸胃部,看有无寒凉感出现。再让她看药方兼翻阅中药大词典(买了一直没啥用,这会儿可以使使障眼法),蜜制居多,还加上了鸡内金,不破不立,有得有失,蜜制除了极少数是为了激发药性,多数是为了减轻对胃肠及口感不适呀。于是老太坚持将三剂喝完。然后暂停几天,休息一下再去问诊。几天药量,她说能感觉痰易咳出,肺部不那么干燥,只是胃肠不太适应,需要时间恢复。来日方长,不疾不徐地养也好。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熬药也是值得尊重滴,小细节提高效率也不失疗效。记下来用得着的,拿走不谢。当然,用不着更好,养好身心是上上策。
中药,讲究忌口、仔细煎药、认真服用。医生叮嘱的一定不要去自己打擦边球,来什么没提到的就可以吃、或大吃大喝。煎药有技巧:药量150克为例,第一次泡水加足水,1000-1200ml,高温釉面砂锅或炖锅为宜,(低温砂锅后续加水温度稍低或过快则易裂)若水分被吸收较多,酌情加水,一般没过水面2-3厘米,约半截食指。大火煎开后小火,通常15-20分钟,越是芳香草本,温度宜低、时间宜短;然后炉盘换上烧水壶,小火烧少许冷水,比如3-400ml,(比续热水耗用量略多50-100ml),然后将自来水与开水/热水混合至50-80度,向沥干初次的药罐分次缓缓画圈浇入,稍搅拌以使热量均匀,续水、搅拌,续水全部水量据续煎时间推断800+100~200ml,大火约十分钟可开,转小火,如此操作,每次沥干出水约450ml(煎三次则续水600-800,沥干250-300)几次的药水混合即成。基本达到成年人一次150-180,一日3-4次,两天一剂(遵医嘱煎2-3次)。小功告成,比自然冷却后完全加冷水节约时间1-2小时,也基本无损于药效。
沥干省时省力的办法是:带盖炖锅,置于锅碗状大滤网,倾倒时类似倒扣,有盖不怕热气烫手兼省力,碗状滤网结实可受力,甚至可以倒扣松手放一会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说得太对咧。
至于服用,饭前饭后、尽量按时,温热服用,不要偷懒就对啦。
楼主:阳光老猫  时间:2019-10-15 10:32:31
老太的间隔休息还真够长的,问她要不要预约7月初的号,回答是还早,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是可以与医生沟通调整药房的啊,这算鸵鸟还是什么心态?拖延就能解决问题?不说出理由或说不出理由都得自己动手找出来看清楚才行啊。哎,谜之人性。

楼主:阳光老猫

字数:10708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8-11-21 05:19:28

更新时间:2019-10-15 10:32:31

评论数:8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