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爵士猫 大懒虫 禅修日记 天已明 僧已到 断烦恼即是 不断即是

爵士猫 大懒虫 禅修日记 天已明 僧已到 断烦恼即是 不断即是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阿通罗朵 2019-01-10 19:50:18
听天籁,是很难的
-----------------------------
李祥霆古琴《禅定》:纵使纷繁芜杂,心一境性定得安逸

一无复始,万象更新,新年敲钟祈福,回首这一年的载沉载浮,尘世间谁不是一叶扁舟?能在纷繁世事中寻得一片安逸,静坐敛心,专注一境,思行悟禅,亦是新一年的随喜静心。修得禅心,忘言息虑,于伏羲琴院中,聆听《禅定》的宁静致远,身若琴颤,心如静湖。


音乐蝉定_李祥霆__高音质在线试听_蝉定歌词|歌曲下载_酷狗 http://www.kugou.com/song/2wef9ac.html?frombaidu#hash=6F91E1C1700642C65839366DE49FBEDF&album_id=0


悠然的琴声犹如一缕佛香,让心底的一抹浮躁烟消云散,红尘陌上,莫被乱花迷了眼,从立春初临到冬至数九,一曲一如似水流年。一壶茶,一张椅,一曲古琴,便能将你从尘世间的风云变幻中抽离,内心的平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禅定心一境性,得一方闲适宁静。

“定”在佛家中分为多个层次,内不乱为定,不起心于财,不动心于色,不恋心于名,不谈心于食,便是无私亦无我的定心境界。一如古琴之乐的深、远、静,拟天地之音,非静心而不可闻。



一曲馨心淡雅的《禅定》,驱散脑海中的杂念,于琴声悠扬中淡泊名利、看淡得失,于红尘山水中拾级而上,心不乱,即为定,此刻,外於一切善恶境界,身心安稳、观照明净,似是禅心既定。

@小煮666
@少林寺十三绝神僧
@天雪地灵
@不名道心听梵音
@老子坐下一头牛
@谷不初
@不名道心听梵音
@知时知量佛2017
@千江月20170720
@西西先生又回来了
@西西先生2017
@廖年年
@御宅澈
@秦有

定,亦是专注。定中生慧,慧而得道,人生亦是一场入定的修行,待事专注,专注方可得静,入静后入定,入定而得熟虑,成事不骄不躁,不妄为,亦不肆意而为,便是功德丛林的境界。心定则神存,则湖如镜明,则一灵独觉,至五蕴皆空,亦能忘却前尘种种。不执著于所修之善,不束缚于所遇之障,学会从容,领悟淡定,便能安然活在当下。



佛家有言 :“俾眼所见、无非佛色,耳所闻、无非佛声,鼻所嗅、无非佛香,舌所宣、无非佛号,身所对、无非佛境,意所缘、无非佛法。”任凭己所之欲随波逐流、骑墙不定,亦难拥有平常之心。人生长河的颠沛流离,并不是终点,经历失去,才懂得珍惜,才会领悟释然,但我们终不是孤行的扁舟,总能在风暴骤雨中适逢千帆。



禅心亦是慧心,纵使纷繁芜杂,心一境性定得安逸。在冷冬中积蓄能量,伴着钟声与古琴声辞旧迎新,禅定时刻,琴与箫,如同梵唱钟鼓,身与心,如同庙宇菩提。伴着一曲空灵清音,在琴箫的张弛中,感受心灵深处的问答,是纷纭闹市中难寻的一刻宁静,此时的心境,自在不言中。



岁寒而知温暖,思禅而得心静,一曲终了,余音悠长,也带走了过去一年的闲愁万种。心境合一的无我空间,如同一座精神园林,禅定心静,闲庭信步间,逐渐心领神会,修得一份气定神闲。元旦之际,远离喧嚣浮华,静坐于时光缝隙,亦是祥和新年。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阿通罗朵 2019-01-10 19:45:57
什么音乐,也赶不上天籁
-----------------------------
李祥霆古琴《净土》:花开见佛,唯予安养是归心

何谓净,洗涤尘垢一览无余,拂去烦忧令众清凉,移除思念断诸欲索。身心安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净念相继,尘世中亦能寻得一方净土。谱人生沉浮,奏世事繁华,琴音瑟瑟间,千秋尽在一曲。在伏羲琴院,于红尘纷扰中与一曲古琴交谈,看喧嚣渐隐,往来既是随心。



《净土》以琴箫合奏,乐音流畅绵长,如山间微风,穿过前世回廊,于四季浩渺中盘旋回荡。悠扬的长箫一如从空谷中飘来,浅浅缓缓,似长廊下的斜月,静谧柔美。琴声悠远,随思绪飘向天边,婉转箫声,一行疏雁飞过,激起心中层层涟漪,在寂静中穿越时光,参悟人生,恍若隔世。



万物皆有灵,清净比丘不踏生草,亦是慈悲之心。生草于土,去芜存菁,淘尽斑驳,在澄澈晨露中洗涤荒芜,删繁就简,此土于生草,亦是净土。一方青草,几度浮沉,辗转于万千凡尘,出落于尘世脚下安之若素,沐浴于碧海蓝天之洗礼,亦是一方禅台。



于树下禅观冥思,松林翠竹,独静无人。一粒种子,跌落于土壤,于广袤天地间感受无尽的阳光与水,生性自由,只需向上生长,不受牵绊,百年树木,亦见证轮回流转,视万物平等。花草树木虽无法尽兴游于山水,仅有一小块土地,亦能感知天地。世称丛林者,盖取喻于草木也,法道之所寄,材器之所从出焉。天地间,自有草木的一方净土。



一者果树,二者花树,三者叶树,此但有福无过。花草树木亦有功德,菩提树下佛祖修成,菩提应可寄追随之志可启修行之心,人立于天地、山川、草木间,亦是得天地之眷顾。于古琴声中澄净心灵,往念清净,于琴瑟余音中将身心收束于当下,在琴曲的清远中品得生活的真味,尘世净土,既在己心。



心是净土,身是莲花,花开见佛,唯予安养是归心。人生的修行,亦是不断发掘扩大内心净土的过程,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过度追求物质,也不因功利蒙蔽双眼。心之净土不在乎清心寡欲,而是修身养性,历练世事,知羞而学,知错而改,知耻而思。静而入定,定而知净,用心之净参悟人生,影响他人,提升自己的净土,亦给别人创造净土。

@小煮666
@少林寺十三绝神僧
@天雪地灵
@不名道心听梵音
@老子坐下一头牛
@谷不初
@不名道心听梵音
@知时知量佛2017
@千江月20170720
@西西先生又回来了
@西西先生2017
@廖年年
@御宅澈
@秦有

人世茫茫,无论风雪归夜还是羁旅天涯,来到伏羲书院,总有一方净土予你,总有一曲古琴予你。心若清净,古琴亦不负你,案牍劳形,是时候,停下来,品一盏茶,听一曲琴。


▶ 净土 https://music.163.com/#/song?id=119525&userid=362297764&from=timeline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 梅花三弄 https://music.163.com/#/artist?id=3730&market=baiduqk

李祥霆,满族,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吉林辽源人,祖籍辽宁岫岩,

1957年起师从查阜西学古琴,从溥雪斋、潘素学国画,
李祥霆(照片4)
李祥霆(照片4)
195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从吴景略学古琴。1963年毕业留校任教,1989年到英国剑桥大学作古琴即兴演奏研究并在伦敦大学亚非音乐研究中心任客座研究员,教授古琴和洞箫。1994年10月到中央音乐学院继续任教。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北京古琴研究会副会长、英国东方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教音乐委员会委员(佛乐器乐委员组)、台北和真琴社顾问、日本吟咏道八洲庄鹰洲会名誉顾问及北美琴社顾问。

2007年6月获邀担任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教音乐委员会委员(佛乐器乐委员组)。

明末清初琴坛出现的艺术奇峰徐青山,在他的《二十四琴况》中详细地从各方面提出了琴乐的审美取向及其途径。其中属于悠然平缓范围的是和、静、清、远、淡、恬、雅、洁、润、细、轻、迟十二项。另外八项:逸、亮、采、坚、宏、健、重、速属于热情、浓郁、雄健、强烈范围。而其余的古、丽、园、溜则在这两个范围的意境中都可兼有。可以看出徐青山的《二十四尽况》所反映的琴乐实际表现及美学观念的取向中可见热情、浓郁、雄健、强烈占有三分之一比例,似乎居于少数状况次要地位。但属于悠然平缓范围的恬、雅、洁、溜四项也是具有“发于性灵”而能“尽奥妙,抒郁滞,上下累应,低昂相错,更唱迭和,随兴致妍之功”的,和艺术真实本质扣动人心魄的力量是简单数量多少不能影响的。

已故大琴家管平湖先生之师杨时百是一位清末民初跨十九、二十世纪的伟大琴师。他所撰辑的《琴学丛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艺术价值、历史影响。他教授成琴坛巨人之一的管平湖先生对中华文明所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杨时百在他的巨著中曾有用“清、微、淡、远”四字表述严天池的琴学宗旨。但他接着强调了“徐青山继之,而琴学始振”。并将徐氏的二十四况加以引述。同时指出那些否定琴乐“感人动物”,否定琴乐“发于性灵”,“随兴致妍”,而忧心的责难,其时“声日繁、法日严、古乐几已”者,否定琴乐在继承,传播中的发展,否定艺术的发展所推动而丰富完善起来的演奏方法和理论的人。他们认为所想的古乐已临灭失的境地。杨公取笑这种人都是“下十成考语”的门外汉都“未有过于”他们。并且进而说这种人就恰是“文字中之笨伯”。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 野渡无人 https://music.163.com/#/artist?id=3730&market=baiduqk

宋代的古琴艺术,无论在琴技手法的复杂多妙,还是琴曲创作内容深度方面,都较之前有很大的突破。

宋代,古琴的地位被迅速恢复正统音乐的地位。宋代的若干皇帝也是古琴的热爱者和收藏者。如宋太宗赵匡义身边有着被当时称为“鼓琴天下第一”的朱文济,还将古琴的七根琴弦增加为九根。宋徽宗赵佶设立了“万琴堂”,搜集南北名琴,其中就有唐代造琴名匠雷威造的“春雷琴”,统治者的提倡对于促进古琴艺术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北宋有一个琴僧系统,他们师徒相传、人才辈出,在琴界有着重要地位。说他们是琴僧系统,因为除为首的朱文济是宫廷琴师之外,以后各代都是和尚,当时尊之为“大师”。朱文济的得意门生是京师的慧日大师夷中,夷中又将琴技传授给知白、义海。夷中的一个弟子义海,在京师(今河南开封)向老师学完之后,回到老家继续苦练,他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法华山练琴,“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向义海学琴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人能及得上他,沈括《梦溪笔谈》中指出:“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

义海的师兄知白,弹琴妙在有自己独到的意韵。正如他自己所说:“若浮云之在太虚,因风舒卷,万态千秋,不失自然之趣”(《琴苑要录》)。

在宋代众多的琴人和琴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郭沔和他所做的《潇湘水云》。《潇湘水云》是七百多年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琴曲。

除了琴派的出现,宋代文人不但爱琴如命,而且同晓音律,在他们所作的词中也不离琴。宋词中与琴有关的词,有596首,而且大多作词者都会弹琴,就算不会弹的,也将琴作为居室的摆设。他们喜欢结交有名的琴师,其中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姜夔等都是当时著名琴师的学生。

琴在宋人的生活中是普遍的,是宋代文人用来陶冶性情之物。借琴来抒发内心各种情感之物,应该说宋人对琴是颇有心得的。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北宋有一个琴史上很著名的琴僧系统。祖师爷是宋太宗的宫廷琴师“鼓琴天下第一”的朱文济。这位宫廷琴师是个很有骨气的琴人,当时宋太宗听说古琴本来是五根弦,后来周文王和周武王加了两根弦,便自作主张再加两根弦。近臣们随声附和,并要朱文济用新琴弹奏一曲,朱弹的时候根本不碰那新加的两根弦,不懂装懂的群臣听了都说好听,宰相问新曲叫什么名字,朱答:“古《风入松》也。”
朱文济把琴艺传给了和尚夷中,夷中又传给了知白和义海,义海传给了则全,则全传给了照旷。这就是那个沿续了一百多年的“琴僧系统”。
宋代是佛教天台宗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些僧人可能都是天台宗的和尚。知白是天台宗“山家”派大师知礼的同门师弟,则全则是知礼的徒弟,他先跟师叔知白学琴,后又受师父之命出游,跟义海学琴,以琴传播“山家”思想。当时的天台宗重视居士教育,茶道和琴道是僧人在士大夫中扩展影响的重要手段。天台宗的茶宴仪式到南宋时在临济宗的径山寺享有盛名,被日本来求学的和尚传到了日本,琴道应该也有所传。
配有手势图的《则全和尚节奏指法》后来收录于《琴苑要录》中,留传了下来,这是后人在古琴艺术传承发展中追溯古人指法的重要依据。


广陵派是近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琴派,它的创始者是清初的徐常遇。在它的传承过程中,和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广陵派最有名的琴谱是《五知斋琴谱》,清嘉庆间吴灴的《自远堂琴谱》最早将其列为广陵派。吴灴只有两个弟子得其真传,一是先机和尚,一是颜夫人(真名不详),形成俗、释两派。俗家一派,由颜夫人传梅植之和姚仲虞、周璜、符南樵等。梅植之从学弟子很多,如:薛介白、王竹溪、黄慎台、沈战门、任汉等。释家一派,则由先机和尚传明辰和尚、袁澄(道士)、牧村和尚(传空尘和尚)、逸梅和尚、秦维翰。
秦维翰将平生孜孜不倦所练习的三十二首琴曲悉心参考,去芜取精,掇其简要,于同治七年(1868)编成了《蕉庵琴谱》四卷。由于这三十二首琴曲师承有序,而且秦维翰对它们也是深有体会,因此,《蕉庵琴谱》有别于收录他人琴曲而入谱的琴谱,能较真实地反映广陵派传统琴曲的面貌。其中广陵派四大名曲《樵歌》、《渔歌》、《墨子悲丝》、《佩兰》及其它名曲如《梅花三弄》、《龙翔操》、《山居吟》、《潇湘水云》、《普庵咒》、《风雷引》、《静观吟》、《平沙落雁》、《离骚》、《秋塞吟》、《梧叶舞秋风》等,都是现今广陵派主要的风行之操。秦在光绪二年(1876)受释家思想影响,隐遁山林不知所终。
继《蕉庵琴谱》行世以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广陵琴派第八代弟子空尘和尚(先师从牧村和尚,后又师从秦维翰的弟子赵逸峰、丁绥安)刊行了《枯木禅琴谱》八卷。这部琴谱收集了三十二首琴曲,其中二十五首为广陵派传统琴曲,余下七首大部分是空尘和尚自己创作的新曲。
空尘和尚认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琴德和禅理互为表里,都是修身养性之道,他潜心琴学的目的在于以琴喻禅。他不收俗家弟子学琴,他的弟子如:肇慈、印恒、起海、朱渚、如恒、钱镐龄、钱发荣、朱兆蓉、邵鼎等多为其佛弟子。
因空尘不收俗家弟子,清末著名古琴家黄勉之为得广陵真传,曾暂入空门拜空尘和尚为师,学习古琴。现在绵延不绝的广陵派这一脉,基本上皆从黄勉之以及秦维翰的再传弟子孙绍陶传之。
此外,浙派徐元白的老师是大休和尚,管平湖早年则在苏州天平山受过武夷派悟澄和尚的指教。在近代各家琴派中,都不乏方外僧人的身影。


@小煮666
@少林寺十三绝神僧
@天雪地灵
@不名道心听梵音
@老子坐下一头牛
@谷不初
@不名道心听梵音
@知时知量佛2017
@千江月20170720
@西西先生又回来了
@西西先生2017
@廖年年
@御宅澈
@秦有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虽然古琴一向被视作中国文化的正统,现存琴谱和琴曲中,和佛家有关的内容非常少,但佛家只是表面上“不留痕迹”而已,佛教(主要是禅宗思想)以及琴僧在古琴发展中的影响,还是较深远的。这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其实骨子里并不保守,兼容并蓄,并不断融合发展。
至于《普庵咒》作为佛曲为何能在众多儒道内容的琴曲中一枝独秀?其中自有奥妙。这首曲子在许多琴学造诣较深的琴家心目中,其实反倒是“华夏正声”的代表。
关于什么是正声?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北宋的苏东坡曾说:“琴非雅声,世以琴为雅声,过矣!琴,正古之郑卫耳。今世所谓郑卫,皆乃胡部,非复中华之声。自天宝中,坐、立部与胡部合,自尔莫能辨者。”他是说琴原本就是古代的民间音乐,而宋朝时的民间音乐又是唐朝以来的西域音乐,唐朝比较开放,把“胡部新声”纳入了官家的正统音乐,你们搞不清而已。
苏轼的话是有道理的。《诗经》开篇《国风·关雎》中提到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就是老百姓表达自己朴素情感的民间之声。即使是《小雅·鹿鸣》中提到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场面、情感也很朴素。至少在《诗经》时代,琴并没有背上“高雅”的包袱,伯牙鼓琴,砍柴的钟子期能成为知音,并不稀奇。
此外古琴受外来文化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现存传谱最早也是唯一以文字谱传的琴曲《碣石调·幽兰》,并非是传说中孔子所作,因为后人考证《碣石调》是南北朝时从陇西地区传来的曲调,和唐朝时的《凉州调》一样,都带有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征,在当时非常流行。在唐朝开放而又崇尚阳刚的文化氛围中,可能还被一些文人士大夫当成“阳春白雪”。《胡茄十八拍》虽然是写文姬思汉,但因是听胡茄声而思汉,音乐里自然也表现了“胡茄声”。
反对古琴受流行文化以及外来风气影响的琴论认为:“郑卫之声贵泛音而尚吟猱,雅颂之声贵实音而尚齐撮”,认为古时“声多韵少“的琴风才是正统的大雅之音。但严格说来,这个“雅颂”可能只是更古时的“郑卫”。了解了这些情况,也许我们就能理解大量借鉴民间曲风的梅庵派的雄健之处。
再来看《普庵咒》这首曲子,相传是南宋的普庵禅师所作,本梵呗之歌,谱入琴唱。川派琴家顾梅羹在《琴学备要》中曾统计,全曲共用到217个齐撮,可能是除《广陵散》外所有琴曲中用“齐撮”最多的。它的整体风格是内有阳刚风骨,同时又指法简静,节奏淡雅,素被称为“平调第一曲”。琴书《杨抡伯牙心法》中称它:“虽儒释固自异源,而音韵微有真契,聊寄一时之笑傲云耳,知音者其辨之。”对这些知音而言,这首佛曲的音韵深处,自有中华古远的正声。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诗人李白,在峨眉山下遇见僧睿,听僧弹流水之曲,洗涤客心尘染,但闻冷冷琴音,好比万壑松间回响的寺院钟声。恬静脱俗的山林逸气,自是僧家琴的本色。我们不妨看诗中韩愈、李贺的听颖师琴,欧阳修赠知白琴诗,苏轼的听贤师琴,不难想象唐宋检僧门琴家高超的艺术造诣。他们中间有以出色的演奏成就而晋身专业艺术家行列的,宋真宗时的僧演化,就心琴待诏内府,名显当世。唐宋文人交往诗、琴诗及僧家诗之中尚可见琴僧的风貌,例如僧文王向 的“听琴诗”说:

群动夜中息,霜清月满林,野僧无俗事,幽兴寄瑶琴。

淡淡思归操,悠悠太古心,希声在自得,不必为知音。

从这首诗看,除了诗人琴人的身份是僧人之外,与一般文人弹琴基本没有很大差别。僧家弹琴宁静的氛围、超然自适的态度、好慕古老的曲目或恬淡的风格,这些与古琴的传统是一致的。

僧家弹琴与坐禅之原理相通,所以即使在佛门,也只有栖身山林,静心自修的“野僧”“闭僧”,或者是有气质的艺术僧人,才能澈悟琴不三昧。其后僧家调息摄心的定学又回馈到古琴演奏理论之中,明代冷谦提出“调气则心自静”的原则,到清代由“春草堂琴谱”(1744)到与《古齐琴谱》(1855),逐步具体而详地说明以专意调气配合节奏、取音、句逗等的技巧,总而言之,呼吸自然血气调和,不止涉及演奏风度和音乐风格,更是古琴恬静中和番美精神的重要基础。

现存光绪间出版的《枯木禅琴谱》(1893),是罕见的僧家琴谱,广陵派琴僧释空尘和同门僧谷弟子所撰的序说中,除了发表调和儒释琴说的论点之外,更大胆提出“以琴理喻禅”“以琴说法”的僧琴说法,这可以说是长期以来难得的琴僧声音,他们在琴学上的积极和自信,与晚清佛教复兴和广陵琴派的盛况都或多或少有些关系。事实上,近代琴坛与僧家传承有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尤其几部古琴界最通行谱本,如广陵《蕉庵琴谱》(1868)直接由僧门所传,传说咸同间的祝桐君学琴於福建僧人,清末民初中国几大琴派活跃的虞山、扬州、苏州、杭州、闽、蜀各地仍有相当数量的僧琴传琴系统,浙派名家徐元白学於苏州大休和尚,据1920年上海的晨风庐琴会的纪录,学艺成熟入席弹琴的有三僧人,通讯上的琴僧亦有近十人。可是自五十年代,在琴学进入新纪元以来,琴僧的灯谱,就像佛门和其他传统文化所遭的劫难一般,完全绝迹了。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枯木禅琴谱》 [1] 清释空尘著,刊刻于清光绪十风大哥九年(一八九三),共八卷。该书前两卷为琴论及指法,余卷收古琴谱三十二曲。作者在撰着此琴谱时,考订多年,集名家秘本汇选,因谱派互异,名目纷更,此以《五知斋》《自远堂》二谱为宗,既参入管见较正,以绩广陵之大概。由可知,《枯木禅琴谱》当属广陵派一脉。

释空尘,法号云闲,吴县人,曾在虎丘出家。他自幼酷爱琴艺,引《枯木禅琴谱》“自序”中说,“余幼耽操缦”,曾“遍访明师”。他的老师不简单,竟包括了儒、释、道三家,其中有启蒙老师菩提院的牧村长老,有道士赵逸峰,还有被他称为“夫子”的芜城丁绥安和淮山乔子衡。他跟这几位老师学琴三十多年,只学熟了几首曲子。老师们相继去世后,他“于是携琴访道,历燕、齐、楚、越,凡善琴者必谒之”。在游学中他对所有琴家所奏皆“一一聆纳,递加审按”。多年的参访后,他终于开悟,明了音乐和禅一样,如“庄生所诏,意之所随,不可以言传。盖节奏板拍可以传授,取音用意,各随人心 ” 。
他在家乡学琴三十余年,离乡游学行脚二十余年,再次回乡时,已经大约五、六十岁了。此时,他已卓然成家,禅琴同入化境。佛门内外,同仰其尊,缁素皆以“公”称之。 竹禅法师说他:“云闲上人,深悟琴学三昧,其住世行道,得教外别传之旨。”并题字“以琴说法”赠之。德辉法师说他“知公操缦卅年,合琴与禅为一致,则所发之音,所定之曲必有超出声尘之外者矣”。他的同乡朱兆蓉有诗曰:
瓶钵生涯三十年,
故乡旧雨尚依然。
芭蕉短幅王摩诘,
落叶长安贾浪仙。
道悟法雷冬自响,
禅参智月晦尤圆。
平生雅趣饶泉石,
松下横琴一拂弦。
释空尘的演奏生涯除在苏杭外,还曾在上海、北京的雅集之中。在他演奏的盛期,他和几位同好“月必一晤,晤则琴歌竟日”,在江南的烟雨中,不知留下了多少他空灵飞动的琴声。
释空尘不但自己是琴僧,而且也在琴谱中尽量钩沉昔日琴僧的资料。他说:“继梵僧居月善琴,继以颖师、聪师、维公、义公,咸以琴理喻禅,见于旧简者不可以数计。”在他辑录的《历代圣贤名录》中,作为佛教徒的琴家和其所作琴曲计有:
僧觉道(列墨子后,张子房前):作《鹤鸣九皋》
王摩诘(列李白后,韩昌黎前):作《春江送别》
僧智和(列郭楚望后,董庭兰前):作《释谈》、《清夜闻钟》、《松下观涛》
苏东坡:作《四乐吟》、《思君操》
僧义海(苏东坡后):作《瑶天笙鹤》、《双清吟》
僧省涓:作《石上流泉》、《白云操》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广陵琴派是著名的琴派。其创始人是清初著名琴家徐常遇。徐常遇字二勋,号五山老人,其古琴演奏风格崇尚“淳古淡泊”,取音柔和,善用偏锋,节奏也比较自由而不拘。徐常遇之所以能成为一派之宗,,“指法探微浅奥,积古人之未尽”,与早半个世纪形成的著名琴派“虞山派”的 “轻、微、淡、远” 琴风相近而有所发展,因而博人喜爱。

虞山琴派形成于明代嘉靖时期,是明清之际最为重要的古琴流派。它的兴盛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宏观背景。同时,常熟地域文化的繁荣给古琴这种“雅”文化提供了生存与发展平台。明代是古琴流派的繁盛时期,同时这个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充满变动、更替的年代,基于这种特定的社会氛围,虞山琴派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并且其产生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除此之外,该琴派“清微淡远”的风格可之所以得到士大夫的普遍推崇,也因其琴风一方面能够反映当时士大夫阶级的心态,同时也与常熟当地的文化、自然、风俗等元素相关。

虞山琴派的风格特点,人们常总结为“清微淡远”。但在严澂与徐上瀛的著述中,这四个字并未出现过。其实最早对虞山琴派做出这四字评价的,是清代乾隆初年琴家王坦《琴旨·支派辨译》:“攻严氏之学,必体认清微淡远四字……庶可以臻于大雅。”尽管“清微淡远”所描述的风格特点并不能概括虞山琴派的整体风格,但也确实说明了虞山派琴曲的主要特征。从此,该四字风格描述沿用至今,以至于人们一提到虞山琴派,便立刻想到“清微淡远”的古琴风格。

从演奏技术上来说,广陵琴派和虞山琴派虽同为南方琴派,广陵派旋律的左手音指法更为细腻丰富,旋律被处理得繁复多样,艺术表现力也更强。而虞山琴派的琴曲则一直保持一种冷清淡雅的琴音格调,清丽而静、和润而远。

从节奏节拍特征上来说,广陵琴派的节奏、节拍特点是自由多变、灵巧跌宕、欲断又连、似连又断。[3]其琴曲多以切分节奏为主,采用变拍子,较少采用规整的节拍,每句的乐逗参差不齐,音乐形态上的拍板较为自由。而虞山琴派秉承其“清微淡远”的风格,其节奏节拍特点则是规整、“和静清远”[4]的特征。

虞山琴派的琴曲风格,远可追溯至唐初的“吴歌清婉”,近则继承了浙派的传统琴学,又融合了南北琴家的琴曲风格,被誉为“黜俗归雅,为中流砥柱”。在审美上,虞山琴派所倡导的清微淡远的琴风,与魏晋嵇康、宋代崔遵度的琴乐审美风格可谓一脉相承。[5]用“清微淡远”来对虞山琴派进行总结描述,并以之作为琴乐审美的理想风格,实则是数千年来文人士大夫的普遍精神追求。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虞山琴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明末以常熟虞山命名。由明朝宰相严讷之子严天池所创建。严澄精古琴,师承名师,曾任邵武府知府,辞官后,与善琴者共同探讨琴艺,至此自此琴风大振。后主持编写了《松弦馆琴谱》,被琴界奉为正宗,虞山琴派由此名扬海内。自明至清,虞山琴派主要琴谱有十几种之多。此派崇尚“音必当正律,重音而轻辞”,其特点可概括为清、微、淡、远四字,琴曲风格为“清微淡远,博大和平”,历来为琴史所推崇。

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民国后,一批海内外琴家名追虞山琴派在苏州成立了“今虞琴社”。虞山琴派传人中最著名的吴景略(1907-1987,名韬,号缦叟,常熟人)。曾任其社长。他潜心琴艺,被称为“虞山吴派”

吴景略,近现代著名古琴演奏家。其演奏特点是:清丽飘逸、灵巧多变。既有柔美如歌的抒情,又有跌宕奇妙的转折,格调新颖,令人神往。他的古琴艺术造诣深湛,在古琴领域里,被称为“虞山吴派”、“琴坛一代宗师”。

吴景略醉心于清代《五知斋琴谱》所传《潇湘水云》与《胡笳十八拍》两名曲。他一弹再奏,几乎整日沉浸在这两首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 胡笳十八拍 https://music.163.com/#/artist?id=3730&market=baiduqk

▶ 潇湘水云 https://music.163.com/#/artist?id=3730&market=baiduqk

吴景略 - 歌手 - 网易云音乐 https://music.163.com/#/artist?id=5374&market=baiduqk

▶ 潇湘水云 https://music.163.com/#/artist?id=5374&market=baiduqk

▶ 胡笳十八拍 https://music.163.com/#/artist?id=5374&market=baiduqk


《潇湘》是南宋郭沔的作品。它以奔腾的云水遮盖了九嶷山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满腔义愤。全曲虽着重写景,却蕴含着强烈的激愤之情。吴景略在弹此曲时,着重抓气势,一开始就用磅礴的气势、铿锵跌宕的节奏,创造了一个水光云影、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胡笳》则是描写东汉女诗人蔡文姬的叙事性乐曲。全曲音乐根据十八拍原辞情节,描绘了蔡文姬的悲惨遭遇。他在弹《胡笳》时,则着力于情,用细腻多变的情景和节奏,对蔡文姬悲欢离合的复杂矛盾心理作了淋漓尽致的刻画。
吴景略对《潇湘水云》与《胡笳十八拍》这两首名曲的处理,说明他的演奏艺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至今许多琴家所弹《潇湘》与《胡笳》,几乎都是他的传谱。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净土 - 巫娜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 https://music.163.com/#/song?id=38673044

一花一天堂 一草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 一土一如来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静 心是莲花开


生而为人,一生一世中,几度轮回里,多少人能够真正参悟这佛语?人的生命总是充满了偶然,充满了变数。缘起缘灭,随开随落。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命注定就要面对风雨,面对现实。

所以,我们会痛苦,会彷徨,会爱,会恨。会遗憾,也会快乐,会渴望,可是,换上一种角度,是不是快乐和痛苦,幸福与不幸,现实和梦幻之间真的是结在一条藤蔓上的花和果,因与缘?

一盏香茗,一炉紫烟,
一曲琴韵,入心。

忙里一定要偷闲,此刻的我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只是闭目沉浸在这来自天外的靡靡之音中,心中有朵白莲花在盛开,盛开。

每当俗世纷扰扰乱心扉的时候,试着,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调息心情。万法唯心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前世缘分未尽,无论善孽,皆会因缘,而在今世相遇,继续纠葛。缘分有深浅,今世未了之事,来世继续。直到无爱无恨,无念无怨,无牵无挂,了如路人,方可跳出轮回。


静下心来,闭上眼睛,想想,生命度过的每一天,想想,小草破土的顽强,想想,花朵芬芳的馨香想想风舞叶飘的声音,想想,冬雪漫舞的美丽,生命的气息是不是突的就仿佛扑面而来?

一低眉,一抬首,一颦笑,一念间,如果可留意,如果可感知,如果可发现,是不是会感悟风景如画,美丽如画,生命如画呢?


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短瞬的人生旅途上,让自已,在心害开一片净土,让心若莲花般开,绽放自已生命的姿彩。

将真实释放,将疲惫停歇,再去找回,自己最初的纯净,最初的自然。这样,才会快乐,才会幸福。莲自心中生,心是莲花开。自当常浇灌,馨香满归途。

古琴曲欣赏《一念心清净》弹奏:巫娜 --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音乐-高清MV在线观看–爱奇艺 https://www.iqiyi.com/w_19rsw971bl.html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 一念心清净 https://music.163.com/#/song?id=304955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绿树掩映间,白墙,原木阁楼,布满裂纹的长木椅,看上去颇有几分古意。阳光倾泻而下,一尘不染的庭院,愈发地明丽雅致。四无人声,时有几缕琴音缥缈其间,似有若无。

“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

时光行至此处,也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这里是坐落于北京北六环外的缦学堂,一个抚琴、听琴、学琴的好去处。



巫娜,缦学堂的主人,见我们一行造访,疾步上前莞尔相迎。一身宽松的粗布长衫,长发挽作简单的发髻盘于脑后,素朴的装束一如古琴般清、和、淡、雅。

古琴,心安放的地方

一张古琴横放于案几之上,焚一柱清香,烟雾缭绕间,巫娜弹奏了一曲《渔樵问答》。



面色平和,低眉弄弦,抹挑勾剔,气定神闲。一股悠然、静谧的力量从巫娜指间生发,渲染开来,直听得一旁的我们沉醉不已。

曲毕,巫娜缓缓收起,闭目调息片刻,颔首致谢。

琴如其人。

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巫娜,在与古琴相伴30年后,自称终于“领会了古琴的精神”。

"

‘弹琴非弹琴’,弹琴并不是为了弹琴本身,而是让每一个来到古琴面前的人,能够成为一个完满的人。

"

古时,琴棋书画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来讲,它们就是载道之器,每一样都能承载我们的生命,去一个趋于圆满的境界。”巫娜说。

四艺中,古琴以其清幽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位居首位。

古语有云“士无故不彻琴瑟”“左琴右书”,可见古琴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俨然贴身的寄情之物。



▲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

《白虎通》中记载: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古琴中所蕴藏的古朴宁静的意境,恰能于无形中唤起人们恬淡悠远的记忆,让心灵返于原始本然之故乡。

“修身律己,万事离心。”琴可养心,养气度,养君子。

遗憾的是,在这个闹腾的年代,古琴原本修身养心的功能淡化,而逐渐沦为一样表演的乐器。人们往往过分追求指法和技术的娴熟高超,而忽略了音乐本身对人的涵养。

正如明末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提到:“太音希声,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传矣。”

当代人尤甚。巫娜感慨,如今人们都活得太简单了,一打开网络、手机似乎就能看到全世界,但心中却全然没有了“世界”。

被快速变化的时代裹挟着,现代人早已缺失了先人所拥有的那份宁静、平和。一路前行,风尘仆仆,却未曾意识到,一些很宝贵的东西已悄然丢失。

"

就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言,古琴是特别好的补养。因为它能让我们获得暂时的停和止,让身心获得充分的滋养。

"

她曾在多次访谈中说:“我养了古琴30年后, 古琴才开始养我。”



她总结自己原来的生命状态:“有一个欲望不够,还要不断叠加欲望。在不断叠加欲望的过程中,当然需要更大的消耗来填补,这让生命处在一种巨大的能量消耗中,人的状态也一定不会好。”

几年前,巫娜关掉所有的实体琴馆后,突然意识到:“其实人能吃饱一口饭,能有一张床睡,生命就相对安全了。如果没有更多向外索取的欲望的话,其实生命是很容易安定下来的。”

之后她再弹琴,不为任何外在环境,而是如实回到自己的内在,感受内在世界的安宁和圆满。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从2011年到2016年,大概有五年的光阴,巫娜过着修行一般的日子。她每日在家喝茶,弹琴,练字,打坐,会友,偶尔受邀参加演出,大部分的时间就是一个人待着。

她慢慢松弛下来,放空自己,不断寻找着未来的出路。

纽约留学期间,巫娜深深感受到西方文化压迫式的力量,这也让她思考:“作为中国人,我们自己根本的文化,到底能去向哪里呢?”

不同于西方,中国传统的音乐艺术没有严苛的评判标准,更讲求“自然”。在巫娜看来,承载着中国几千年厚重文化底蕴的音乐,是真正活的音乐。

古人弹奏古琴,师法传统,更师法天地造化。

在巫娜眼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自然或已不存,但琴人仍有另一个自然可宗:那就是人自己——吾身为琴,吾心为道,弹琴,仍然是在追求“天地人和”。

沉寂的这几年,巫娜开始慢慢回归到古琴本体。

她隐约是知道的:琴能禁杂念妄想,能通天地之道,能安定人心。

心无杂念地弹琴,让她真真切切感受到古琴带来的纯粹的安宁。

她想到了古琴教学。“一个人如果有所收获,有欢喜,有自在了,为什么要独享呢?”

佛法有云:“自度度人,自觉觉他。”巫娜希望更多生命,能遇见琴,遇见琴之道。

而其实从上高中一直到2015年,巫娜一直在教业余学生学琴,甚至开过琴馆。但这次,她决定换一个方向,教和心性训练相关的古琴,“不想再教技术了”。

"

通过习琴修身。所谓的修身就是每天练习,指端和所有的经络在弹奏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细微的改变,触动琴弦发出的这个音声又作用到身体的过程。它不必强调必须在习琴过程中,弹准每一段乐曲;而是感受每一次习琴过程中,自我、琴声和古琴三者之间的和谐。

"

确定了方向,但线下的失败经历让她迟迟不肯轻易开始。

一次与朋友闲聊,谈到互联网的发展和影响时,朋友说,互联网的真正价值,是让世界变平了。互联网时代,是真正“利他”的时代,是真正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时代,是真正开启每一个个体效率的时代。

这让巫娜很受启发。或许,古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触达更多人。

2016年底,巫娜开办“缦学堂”,专注于线上古琴教学。

"

在这个时代一切不可避免地在线化了,你无法回避互联网对于我们生命的冲击。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跟它和平共处的模式。缦学堂就是我们传递善念和正行的助推器。

"



众多的古琴爱好者加入缦学堂,并在学琴的过程中慢慢有了不一样的生命体验。能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巫娜很欣慰。

"

我们是用最快速的手段传达了一种最慢的观点。这其实构成了一个阴阳的平衡。我希望所有过往的中国人都能在这种真正慢的精神里面看到天地,看到自然,看到人本身,再反观到我们人性本身。

"

依托古琴,用最前沿的互联网手段传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名琴人,巫娜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慢慢抚琴,慢慢生活。

真正活在自己的生命里。

慢下来,在慢中观察,观察这个世界的真相,观察一草一木的细微处,这才是生命应有的状态。

缦学堂在线 https://www.manxuetang.com/manUser/userLogin

欢迎你,来到缦学堂 https://www.sohu.com/a/240662101_694447

巫娜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度过一个个难关,相互扶持着走到下一处风景。你们一起带上琴去山水间,慢慢的饮一壶茶,弹琴给彼此听……只有当这种生活到来的那一天,你才会明白,为何你来到了缦学堂。这一切,都会很快到来,只要你足够的慢。”

古人认为,琴能够涵养性情,因为琴具太和之气,所以称琴声为“希声”。因而在弹奏之前,「当先肃其气,澄其心,缓其度,远其神,从万籁俱寂中冷然音生」。

通过静坐,学习正身形、观呼吸,慢慢沉降下来,安住于当下。「静坐」的过程,是沉降的过程,也是亲近自己的过程。

佛经言:「若无妙指,则不能发妙音」;东坡又说:「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在缦学堂的学习,技法与心法缺一不可,「心手合一」才是理想境界。

要听一个音的「生住异灭」。

何为「生住异灭」?当我们指法上的准备做好之后,在弹弦之前,我们的耳朵就已经要开始启动了,听这个声音未发之前的念头,此为「生」;当我们安定地弹弦发音,便要将心念安住在这个音上,此为「住」。同时,我们还能听到这个音从有到无的变化,此为「异」。最后,我们要将这个音听尽,到它完全消失,此为「灭」。

把心念聚焦在「生住异灭」上,把一个音听尽。看似简单的练习,却是真正了解音乐、走进古琴世界的独特教学方法。将你带入了完全内在的世界,让当下的状态彻底安住在琴声中,此为「心法」。

古人将弹琴的三个阶段,概括为「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分别对应技法的修习、耳根的训练和意境的传达。最终到达的状态,便是「以音之精义,应乎意之深微」,即「心手合一」。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爵士猫大懒虫 2019-01-11 16:34:00
绿树掩映间,白墙,原木阁楼,布满裂纹的长木椅,看上去颇有几分古意。阳光倾泻而下,一尘不染的庭院,愈发地明丽雅致。四无人声,时有几缕琴音缥缈其间,似有若无。
“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
时光行至此处,也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这里是坐落于北京北六环外的缦学堂,一个抚琴、听琴、学琴的好去处。
巫娜,缦学堂的主人,见我们一行造访,疾步上前莞尔相迎。一身宽松的粗布长衫,长发挽作简单的......
-----------------------------
对比巫娜 ,吴景略,横山胜也。吴景略的深沉、韵味远超过巫娜。横山胜也,无声而声,无动而动,幽静、细微远比吴景略更胜一筹。巫娜,已经有了禅味,但是浅尝而已。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新时代的多乐器演奏家李瑞利以其优美的音乐作品而闻名,尤其是他吹奏沙八支长笛的天赋。传统上由日本佛教僧侣扮演的释迦牟尼推动莱利成为释迦牟尼的戴世汉(大师)。

他的音乐作品是惊人的沉思,安抚和精神。他近乎完美的方法使一系列复杂的种族融合变得绝对惊人。他从80年代初就发布了这些材料,并于1999年与世界食品公司Narada签署了一项协议。佛陀的梦想两年后出现,同一年,新世界音乐发行了Bundanon的职业回顾明信片。李安随后发布了瑜伽静谧和禅修音乐,两个稀疏的shakuhachi录音,旨在强调放松,瑜伽和冥想。2003年4月,与著名的Koto播放器Satsuki Odamura合作的一张二重唱专辑《梦幻图片》,随后由Narada发行。

正在播放:Soul Vibration-Riley Lee https://www.xiami.com/play?ids=/song/playlist/id/3077572%2C3077625%2C3077569%2C3077540%2C3077591%2C3077568%2C3077575%2C3077595%2C3077592%2C1771720721/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loaded

Riley Lee的尺八音乐,已经完美的表达了禅意的美妙、深奥与奇特,吸引人们的心灵。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广州纪录片节开幕影片《尺八·一声一世》2018年压轴治愈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9623198139749122&wfr=spider&for=pc

12月10日,作为广州纪录片节开幕影片,音乐人文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陪伴5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经历了90分钟的声音之旅与内心对话。

与人们印象中“小众高冷”或“传统古老”的印象有着极大反差,《尺八·一声一世》以简单流畅的影像纪录风格,将鲜为人知的古乐器尺八和尺八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让人倍觉治愈。影片所展现的尺八人“为一声,付一世”的简单信念,在今天高压生活外,向人们展现了另一种人生图景。映后,有观众评价道,“影片传递了梦想的真相,为热爱而追寻,为追寻而无悔。”

音乐人文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由上海天人慧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Helen(聿馨)导演,纪录了佐藤康夫、小凑昭尚、蔡鸿文、海山等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等当代尺八演奏家、制管师的人生历程和生活态度。影片将于2019年在国内院线公映。

【尺八】晚霞 · YUYAKE(cover小凑昭尚)-冰侍狐, 【尺八】晚霞 · YUYAKE(cover小凑昭尚)MP3下载,歌词下载 - 虾米音乐 https://www.xiami.com/song/mSNEBJ730e3?spm=a1z1s.3521865.23309997.24.zxxf9c

《尺八·一声一世》共分5个章节,纪录了近10位尺八人的故事,他们中有被二次元文化影响走上尺八演奏道路的中国90后徐浩鹏,武汉音乐学院教师蔡鸿文,也有美国大师级尺八创作人海山和日本尺八创作人佐藤康夫、小凑昭尚等。镜头对准他们的日常生活,纪录他们在研习尺八中收获的人生经验。

镜头中的年轻小伙徐浩鹏因为爱动漫,接触到日本动画配乐,听到了佐藤康夫的音乐,了解之后才知道这项乐器叫尺八,由此开始了学习。徐浩鹏的学习经历代表了大多数的中国尺八爱好者,他们从互联网社区下载日本著名尺八创作人佐藤康夫的演奏作品,以及尺八乐谱,从艰难的吹响第一声开始,一点点模仿尺八的演奏。在老家经营早点摊的徐浩鹏父亲不能弄清尺八和笛子的区别,希望他继续学医之路;但是母亲,始终鼓励儿子:“只要你快乐开心就行”。

而此时2000海里外日本著名制管师三塚幸彦,正在走出传统的尺八制管工作,用现代工艺流程开发尺八制作的标准化,以求降低尺八的售价。他认为:“只有尺八有一天成为标准化乐器,它才能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尺八由竹子根部制造,身长1尺8寸,要得到一根成品尺八,一千根竹子才能产生一根适于制作的原材料,因此尺八的造价非常高昂。像徐浩鹏这样的中国青少年只能是用入门款的树脂材料尺八,一根竹制尺八几乎要消耗点父母早点摊一年的收入盈余。

一个个看似无法相交的故事,却穿越年龄跨度、时空距离,在《尺八·一声一世》里看到了共同点,为一声坚持一世。匠人传承乐器,创作人传承声音。尺八在日本更多依靠家族传承。新生代尺八演奏家小凑昭尚,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尺八演奏技艺,小凑昭尚说,“我的整个人格和价值体系都是尺八塑造的,因为这是有生命的乐器”。小凑昭尚毕业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因为接受丰富的艺术教育,他自由地将尺八与现代音乐进行组合,让尺八的丰富度与感染力得到提升,也让尺八的生命力得到了延续。

这些人物故事中有初入尺八世界的迷恋与好奇,也有持续数十年的严谨和坚守,还有新生代创作人如何在传承中的创新。以一件小众乐器为终生事业,势必要忍受更多的寂寞,但观众所见却是毫不焦虑的投入,热爱使得一切都变得很简单。影片中美国尺八演奏大师海山在片中提到,“如果你可以不顾世俗的去热爱一件事情,并坚定完成,你的人生会变得很有意思。”

最主流的非主流尺八大神佐藤康夫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日本音乐创作人、尺八演奏家佐藤康夫,对于很多年轻的中国观众来说是大神级人物,他演奏的《火影忍者》主题曲鼓舞着整个亚洲地区的年轻人。借由二次元文化在B站的兴起,佐藤和六三四乐队的演奏视频被很多年轻人刷满热血和回忆的弹幕。

尺八是可以承载时间与人类精神的乐器,佐藤康夫在影片中讲述了自己由年轻时代叛逆的尺八演奏者到逐渐将自己的人生创伤与尺八合而为一的过程,“品尝痛苦对创作是很重要的。”今年4月,借由出品方天人慧致撮合,佐藤康夫受邀在青龙寺举行了尺八演奏会。青龙寺曾经是很多日本著名高僧的研习佛法圣地,著名的空海大师也曾在这里学习,并且回国后创立真言宗。能够将尺八带回中国,并且在青龙寺上空吹响,完成了佐藤康夫多年来为尺八追根溯源的愿望。

在影片映后见面会上,佐藤康夫演奏了自己的代表作《宙》、中国电影插曲《再会》以及纪录片主题曲《一声一世》,尺八的悠远苍凉,以及带人时空穿梭的神秘气质让现场观众更加感动——作为一部音乐人文纪录片,除了承载温暖的人间故事,影片的音乐绝对是打动人心的价值内核。

宙へ-佐藤康夫, 宙へMP3下载,歌词下载 - 虾米音乐 https://www.xiami.com/song/b9JCpe079e?spm=a1z1s.6659509.0.0.RjBykb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一声一世-佐藤康夫, 一声一世MP3下载,歌词下载 - 虾米音乐 https://www.xiami.com/song/xNmmQ29e828?spm=a1z1s.3521865.23309997.1.ksI5Di


尺八·一声一世专辑_尺八·一声一世佐藤康夫_在线试听 - 虾米音乐 https://www.xiami.com/album/nneMQL8b880?spm=a1z1s.3521865.23309997.90.vMqWWC

《一声一世》是佐藤康夫为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所作主题曲,同时他本人也参与了该片拍摄。《尺八·一声一世》由天人慧致出品,Helen(聿馨)担任总制片人、总导演,以溯源尺八历史,探访当代尺八人,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内心为主要内容。透过他们不同人生的轨迹对撞,在个体的困惑与清醒、固守与包容、从众与对立中,展现了世界尺八人在这一源于中国的古老乐器的传承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希望,折射出尺八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一声一世 https://music.163.com/#/mv?id=5771033

看着mv,想着自己上大学以来不断思考的问题,就仿佛突然间一切都有了答案。
人生于世,这不是你能所决定的,但人生的意义,这一定是你能够掌控的。
我觉得人生本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或奏乐或作诗,追逐这些美好的东西,努力地去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这就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吧。

尺八
源起隋唐,状若洞箫,其上五孔,前四后一,长约一尺八寸,故得其名。其声呜呜然,如喜如悲,如歌如诉,百转千回,经久不绝。

到不了也回不去:安静,肃杀又不缺思念这就是对尺八的感觉

DocHeisenberg:尺八意境辽阔,哀而不伤

子之于归于南山:
声声慢 世世情
一声一世 一世一声
何以解忧 何以消愁 何以两空

四月一日君寻-百目鬼静:尺八悠长,但不悲,有一种通晓的力量,使人开阔,不迷失方向。

璇源云海:中国一百年都找不回来

金和萤的夏天:痛击灵魂

南风过境170402:不止于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这是从乐器和人自身散发出的一种能抚慰心灵的力量。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时间:2019-01-12 09:56:14
世界按照自己的内在逻辑在演化。表面的一些口号,都是烟雾弹。这就是深观世界必须看透得。

禅修,最好的作用在于静心增长智慧,如何检验之?禅修音乐就是最要的验证。至于文字相,是无法检验的,文字具有太多的陷阱。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字数:694832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8-12-21 20:40:13

更新时间:2019-01-12 09:56:14

评论数:81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