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今天没有了,大家晚安:)
明天再回大家的贴。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今天不能更新了,抱歉。明天一定更新:)

作者:xyisman 回复日期:2008-10-13 15:25:49

太学生们毕竟是衣冠中人,顾及脸面,在做买卖时,自然不会像小商小贩那样,满口俚语,计较到一分一厘。他们做买卖时,往往雍容揖让, 引经据典,至于双方的真实意图,彼此其实都能心领神会。
==========================================================
三公子是否受那场古时说文言文还是白话之争的影响,触发灵感,写下这一段饶有趣味的文字。
——————————————————————————————————————————
倒也不是,临时起意而已:)

作者:淮左君 回复日期:2008-10-13 13:07:01

我们不妨拿卖玉器的甲生和前来买玉器的乙生举例,他们的对话全部来自来自论语。
——————————————————
“来自”重复,打字没注意:)
——————————————————————————————————————————

谢谢指正,确实马虎了:)

作者:Meryayichen 回复日期:2008-10-13 10:29:35

作者:曹三公子 回复日期:2008-10-10 2:57:57
所以吕思勉可以将二十四史翻了近乎三遍。
--------------
好像不是这样的!
——————————————————————————————————————

说近乎三遍,主要是为了行文简捷。据吕思勉先生自述,他是前四史读了四遍,明史两遍,其余三遍。真神人也!

作者:青竹泪 回复日期:2008-10-13 9:45:37

亮点在讨价还价哪一段。汗一个!!
————————————————————————————————————

说实话,我写的时候,对这段心里很没底,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作者:潇水9 回复日期:2008-10-11 2:13:20

其中,我由于忍不住,必须对这段反秦历史的性质,发很多议论,譬如我以为,上层与中层之间的矛盾,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早期历史上,一直是比上层和下层之间的矛盾,更加显著和是影响历史发展的因素。这也是我写三国时候的感想。后人往往以后代熟悉的农民起义的社会矛盾,来套用和看待秦末的矛盾,其实这是不对的。不但对秦末不对,对西汉末年的刘秀之人的运动(曹三先生正在写的)以及汉末三国运动,也都是不对的。这是没有找对历史的主要矛盾。
------------

这里需要澄清一下啊:),我说的是现代学者和教科书对西汉或者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的定性解释不对,我没说曹三不对啊。我说到曹三,只是刚好想到曹三正在写这部分历史。 上边原文我说的很清楚,不要误解啊。当然也许我的原文容易让人导致误解,所以我这里说一下啊。
————————————————————————————————————————
潇水兄大驾光临,深为荣幸。关于刘秀之人的造反运动,现在我还没有写到这部分,因此也没有做太多深入一些的思考,暂时也无能力发表意见。希望到时可以就这方面向潇水兄讨教:)


作者:搞得跟真的一样 回复日期:2008-10-10 11:56:02


曹兄:你能不能写快点,你知道等的感觉挺难受的!一直在暗中喜欢你.你的<流血仕途>我挺喜欢!努力!
————————————————————————————————————————

我也想快些,但刘秀的青少年时代,史料太少,实在不太好写,如果略过不写,直接跳到造反,又实在有点不甘心。相信等到了史料比较多的时段,更新会比较迅速一些,很抱歉,要让大家多一点耐心了:)

作者:敬亭山阙18 回复日期:2008-10-10 10:43:07

作者:青竹泪 回复日期:2008-10-10 9:24:57
作者:敬亭山阙18 回复日期:2008-10-10 3:35:42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笑翻,公子早安:)
--------------------------------------------------
小子鲁钝,不知道哪好笑,汗一个。请敬亭山示下。。
------------------------------------------------------------
我先汗一下,别示下了,都老三友了,呵呵
此"子曰"当是曹三说:)与古人精神相往来,曹三一不留神就把自己**一把.....
————————————————————————————————————————

敬亭兄抬爱了,此"子曰"确实是真"子曰",在下不敢掠美:)


作者:和尚如水 回复日期:2008-10-10 8:35:56

嘿嘿,还只是唱衰,还没影衰,别急.

不学有术是霸道,不能说刘秀的选择是先天性的,不好读书的哥们都这样称道自己,成了就是天才,不成就是那不争气的.哈哈哈哈.

这两章在铺垫什么呢? 挺好奇地想.
——————————————————————————————————————————

其实也没什么铺垫,只是一时兴之所至,所以这么一写。目前来说,我还是在走一步看一步,并没有一个很整体的规划。或许,船到桥头自然直吧,我总是这么自我安慰着:)

作者:青竹泪 回复日期:2008-10-9 9:20:44

记得老三儿在李斯的时候还经常白天更新,为何现在全都是深夜。晚上11点后不睡觉,貌似身体是比较损伤的,黄帝内经说的哦~~~老三学贯中西不会不知道这个吧。
——————————————————————————————————————————————————
以后争取尽量调整作息,和大家保持一致:)


作者:寒缠 回复日期:2008-10-1 21:32:11

至少也可以让人知道,此路在今天就算不是完全不通,至少也是相当崎岖难行
-----------------------------------------------------------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无所谓试错试对,即使是四海无人对夕阳,也当坚持本初。
——————————————————————————————————————————————
谢谢寒缠同学鼓励,共勉:)

作者:敬亭山阙18 回复日期:2008-10-1 4:50:01

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
-----------------------------
日角?弱弱的说:曹三似乎欠一个注释,摆渡了一下,
日角之相,古代看相的专用语。“额骨突出”,刘邦日角:)上额突出
————————————————————————————————————————
日角,额骨中央部分隆起,额头的形状应该为一个半球状。我摸了一下自己,是平的:)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今天没有了,大家晚安:)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20:
狂飙突进

战国时人白圭,我国商人的祖师爷,宋真宗御封的“商圣”,曾自陈其经商之道,云:“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其语不可谓不壮,然而,牛皮不带这么吹的。

伊尹、吕尚、孙武、商鞅,何等人物!胸中念念不能去者,天下与苍生也。商贾,何许角色,脑内依依不能舍者,金钱与利益也。目的能一样吗?手段能一样吗?将自己与以上四人相提并论,是为往口袋里装金还不够,又要再往脸上贴金。

尽管白圭有意将商业升华、神化,但终究无法改变商人下贱的地位。那时的商人,一直是遭人轻视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刘秀这样的小商小贩。即使是那些家财万贯的大商巨贾,也依然不满自己的社会地位,或通过联姻,或通过培养后代仕宦,积极谋求转型,做着融入上流社会的努力。

时风所及,刘秀对经商也少有敬意。他在太学时期的从商经历,乃是为生活被迫,实非其本志所在。和他后来一统天下的伟业比起来,经商只能算是他“小时候干的营生”,会使他“骇且笑”。

且说刘秀找到朱祐,商量一起卖药。朱祐早已灰心,指了指墙角的库存,道,都拿去。刘秀也不客气,提药就走,再回来时,药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大袋钱。刘秀将袋子往地上一丢,铜钱相撞,叮当作响。

朱祐大惊,顾不上先作罢功课再理会刘秀的惯例,赶紧放下书,下堂来请教刘秀的秘诀。刘秀大笑道,“卿何故前倨而后恭欤?”

朱祐红着脸,尴尬地笑了笑。刘秀调侃过后,正色道,“你知道你的药为什么卖不出去?”

朱祐不能答。刘秀道,“太苦。”

朱祐不以为然,道,“良药苦口,自古皆然。”

刘秀笑道,“人畏苦而不吃,再良的药,又有何用?”

朱祐点点头,似有所悟。刘秀又道,“我也并无秘诀,只不过往药里加了些蜂蜜,从人所欲而已。此举虽甚简易,然不足为外人道也。”

就这样,靠着刘秀加些蜂蜜的独家配方,药一下子便打开了销路,生意火爆得不行。刘秀不仅帮韩子补上了出租驴时的亏空,还积累了一笔不大不小的财富,足够解决他太学期间的生活费用。

眼看卖药的生意如此兴隆,刘秀非但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是又惊又惧。这钱来得也太容易了!几乎就跟白捡一样。对那些埋头耕作而收入微薄的农夫而言,他们的公平和正义又在哪里?日后刘秀登基称帝,大力抑制商业,实则是源于此时的亲身体会。

鉴于刘秀的药远远供不应求,便有人劝刘秀扩大生意规模,借机狂赚,刘秀却坚决不肯,冷笑道,我丢不起那人。

对刘秀来说,行贾远非长久之计。钱,足用而已,不宜过贪。做生意,不过雕虫小技,世上有着更为精彩的事物,值得他去为之努力。

入太学的第二年,韩子退学,搬来了一位新的同舍生,名叫强华,小个子,眯缝眼。强华一见到刘秀,便挪不开步,直勾勾地望着刘秀,满面怪异之色。

刘秀起初并未在意,管自己睡去,半夜醒转,猛然发现一个人坐在他的床头,一手举烛,另一只手温柔地抚摸着他的额头,正笑眯眯地盯着他看。

自从黑驴被人毒杀之后,刘秀变得格外小心,加上最近药的生意异常红火,天知道又会惹上什么不知名的仇家,是以养成了枕剑而眠的习惯,随时提防有人暗算。

刘秀大骇,一拳将那人打翻在地,自枕下拔剑而出,直逼其咽喉。那人惊叫道,是我,强华。

刘秀定睛一看,果然是强华,这才收剑入鞘,怒斥道,“深更半夜,何为此举?”

强华自顾自地乐道,没什么,看看你,再摸摸你。

刘秀寒毛直竖,莫非这小子有断袖之癖?正待发作,强华却又接着说道,你可了解你自己?

希腊特尔斐神庙上的著名箴言正是“了解你自己”。了解你自己,这大概是最难的一道习题吧。刘秀刚刚醒来,未曾多想,便冷声道,“我当然了解自己。”

强华摇头道,“你不了解。你额头中央突起,此为日角,乃帝王之相也。”顿了一顿,又道,“说不定,你以后可以做帝王。”

刘秀大惊,强华究竟是在胡言乱语,还是暗有所指?

强华见刘秀沉默不语,一时也沉默起来。他不知道的是,他在午夜所说的这一番话,又让刘秀想起了他那个深藏心中、从未与人提及的巨大秘密。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今天没有了,大家晚安:)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21:
宿命的开始

时钟拨回到十二年前,那是公元三年(西汉平帝元始三年)的一个夏夜。汝南郡南顿令刘钦,正躺在病榻之上,已到了弥留之际。他自知时日无多,命所有人都退下,只留九岁的幼子刘秀陪在身边。

刘秀对死亡并无概念,也不知道阿父就要永远地离开他。他那清澈明亮的双眼,胆怯地望着阿父消瘦的面容,等着阿父开口对他说话。

刘钦轻轻拍了拍刘秀的头,问道,“文叔,你可知道你出生时的情形?”

刘秀点头答道,“知道,阿父告诉过我。我生在济阳,出生那天,夜有赤光,室中光明如同白昼。我出生那年,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大于凡禾,县界大丰熟,因此阿父为我取名为秀。这一年,数十凤凰从天而降,齐集济阳,壮观前所未有。阿父因此使卜者王长为我占卜,王长卜后说道:‘此子贵不可言!’”

刘钦道,“那你可知你出生在何处?”

刘秀道,“济阳令舍之中。”

刘钦道,“如此之说,掩世人耳目也。济阳有武帝昔日行宫,常年封闭。因为令舍卑湿,不宜生产,我擅自主张,开行宫后殿,令阿母居之。你便出生在武帝行宫之中。擅入行宫,那可是全家杀头的大罪。所以一直说你生于济阳令舍,就是怕传了出去,惹来祸殃。”

刘秀突闻此言,一时呆住。刘钦道,“王长说你日后将贵不可言,你可相信?”

刘秀摇了摇小脑袋,道,“不知道。”

刘钦叹道,“你还小,许多事还不懂。反正阿父是坚信不疑。但是阿父再怎么奢望,也只敢想象到,他日你能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成为国之栋梁。直到那天,阿父遇见了一个人……”

说到这里,刘钦神色顿时凝重起来,紧盯着刘秀,接着往下说道,“你出生时的情形,除了生于武帝行宫之外,大家都已知道。但我现在将告诉你的,却是从来没有别人知道,你也永远不能告诉别人知道。切记切记。”

看见刘秀点头,刘钦这才又道,“那是你一岁的时候,一天深夜,我正在令舍批审公文。那是极其诡异的一夜,也是我永不能忘却的一夜。我在灯下,已是睡意朦胧。忽然灯火摇晃,风吹门开,一人自外飘然而入,在我对面坐下。那人身形高大,形貌不凡,浑不似世俗中人。

那人自称望气者苏伯阿,从长安而来,问我可是舂陵刘氏,我应承了。那人道,美哉舂陵!王气郁郁葱葱,然未得其时。我循王气而行,乃至济阳,见王气正勃勃初兴,必有真王者,方生此间未久。

我当时就想,莫非那人所指的便是你不成?便以你出生时的诸般异相相告。那人问你姓名,答曰刘秀。那人闻言泪下,仰天叹道,天意,天意。然后枯坐如木,再不言语。

我见那人专程前来,必有所相告,便以酒相邀。那人也不推辞,我又告以王长对你的卜词,那人冷笑道,岂止贵不可言!

我听得浑身冷战,连贵不可言都不足以形容,那将是什么?我都不敢想,忍不住道,敢问小儿日后运命。

那人道,刘秀当为天子。

我吓了一大跳,酒洒了一地,赶紧道,此话可不敢乱讲。

那人一笑,道,我自有说法,非空口言之。我在长安,与刘歆同在秘府校书,见上古典籍,中有一谶,云,刘秀当为天子。谶者,圣人之言也,焉能有错。刘歆也见过此谶,于是改名刘秀,以为如此一来,便可应和谶文,坐致九五至尊。殊不知,刘歆所见者,谶之前半也。谶之后半,早已被我藏起,其中有明言,刘秀年二十八,自将龙兴。刘歆年已四十有余,断然与谶不符。可笑刘歆,自作聪明而已。谶所谓刘秀者,莫非阁下之幼子乎?

我又问刘秀为天子又如何,那人叹道,大不祥,大不祥。虽为天子,而必先家破人亡,血流成河。又劝我道,此儿破家,此时杀之,犹未为晚。

我虽信了那人的话,但要杀你,可是万万不能肯。那人又说要见你,我不明其用意,不敢答应,只是婉言谢绝。又给那人斟酒,那人都不辞杯,每饮辄尽。”

刘秀听得又惑又怕,问刘钦道,“那人现在何处?”

刘钦狡黠地一笑,道,“这你就不必问了。你大可放心,等我一死,知道这个秘密的,全天下就只剩下你一个人了。”

一席长话下来,刘钦已是耗尽了全身的气力,他紧握刘秀之手,脸上闪烁着骄傲的光芒,最后对刘秀说道,“你将是天子,你将是帝王,你将继承高祖的帝国。可惜,我是见不到了。努力,文叔。”言毕气绝身亡。

多年以后,等刘秀长大成人,他才明白了望气者苏伯阿的命运。他仿佛看见,在那个诡异的深夜,阿父是怎样不断地给苏伯阿劝酒,苏伯阿酒醉之后,在济阳令舍之中,又上演了怎样的烛影斧声。阿父将苏伯阿活活砍死之后,又是怎样地将他拖到某个荒凉的所在,挖坑草草掩埋。阿父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一心要为他的幼子保住秘密。可怜的阿父,在那个深夜,是怎样的护犊情深,又是怎样的恐怖残忍!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今天没有了,大家周末愉快:)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今天没有了,大家晚安。关于“独我当相见,念卿不复,故不道也。”这几句话,Jeffleen和敬亭兄的解释也都很有道理,我再琢磨琢磨:)


作者:青竹泪 回复日期:2008-10-21 20:43:05

更新还是不更新?我亲爱的曹三,您不值得为此而感到担忧。。。就是一个月不更新还不是照样天天早上过来刷一下啊:)呵呵,估计三友们要砸我了。
——————————————————————————————————————————

很抱歉,最近事情比较多,更新比较少,希望接下来能够正常一些吧:)


作者:Barendain 回复日期:2008-10-20 11:59:02

我对东汉这段不太熟悉
史书上是否真有苏伯阿找刘秀他老爸结果被砍死这段记载?
按理说这么隐秘的事史官们是怎么知道的?
难不成刘秀当了皇帝之后把这事大肆宣传?
————————————————————————————————————————————————

苏伯阿确有其人,确实说过刘秀的老家有王者之气。不过找刘秀老爸然后被杀的桥段,为我个人杜撰,想其当然而已,希望可以故事讲得好玩一些。


作者:礁石岭 回复日期:2008-10-17 9:54:50

有点搞不懂到底谁在前谁在后?白圭的前370年——前300年和公元前463—前385年 不知道哪个是真实?望楼主指教!
————————————————————————————————————————————
具体我也不清楚。按史记,白圭,大致与魏文侯同时,魏文侯(?~前396) ,或许以白圭(前463年———前385年)较为确切。但是再考虑到兄台提到的商鞅的问题,却又有些吃不准了。也许只能存疑吧


作者:生意人嘛 回复日期:2008-10-16 21:47:09

作者:brtman 回复日期:2008-10-15 16:06:40


作者:曹三公子 回复日期:2008-10-15 2:46:48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19:
借尸还魂

……便展现出了他可怕的洞察力、决断力、执行力,这三种力的合力,则是领袖魅力。

--------------------------------
执行力以及《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 》等是专家和领导玩的新概念,切不可当真。
--------------------------------------------------
新愚民哲学啊, 说话:大、大、大毒草
————————————————————————————————————————————
《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 》等书我没看过。执行力这个概念按我个人的理解,觉得还是可以成立的。有想法固然重要,把想法变成现实也同样重要:)


作者:敬亭山阙18 回复日期:2008-10-16 0:59:14

作者:淮左君 回复日期:2008-10-15 12:56:24
哈哈,"亭长基因"这个说法实在太搞了,有趣

--------------------------------------------
感觉刘秀小时候太乖了,一般来说太乖的男孩很少有长大打群架的血勇,好在他现在比较坏了,嘎嘎,不过坏在面上喜欢作弄人的家伙们心地一般都很好,恰恰刘秀是个不负天下的好皇帝~~~

————————————————————————————————————————————
从史册中分析,大致可以得出,刘秀是那种典型在家乖,在外“坏”的孩子:)

作者:淮左君 回复日期:2008-10-15 12:56:24

哈哈,"亭长基因"这个说法实在太搞了,有趣

——————————————————————————————————————————
亭长基因,确实是个好词,呵呵。

作者:深蓝无名 回复日期:2008-10-15 12:34:33

很想听听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当初刘秀的一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皇帝的婚姻,鲜有幸福圆满的结果,而刘秀、阴丽华却和谐得令人羡慕。阴丽华一生谦德可风,相夫教子,主理后宫,不曾干预朝政,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
————————————————————————————————————————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这句话,或许还有讲究。刘秀同学,还是很“阴险”的。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23:


且说刘秀忽然被强华指出有帝王之相,进而回想起心中那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本能地起了恐惧,冲动之下,几欲杀强华灭口。转念一想,强华也只是无心之语,并非真的洞悉了他的秘密,这才释然。刘秀于是笑道,“面相之说,何足为凭。”

强华年纪虽轻,却已经有了好为人师的毛病,接着刘秀的话茬便道,“相术,小计耳。世间有比相术更好的学问,你可知道?”刘秀摇摇头,强华得意地一笑,道,“世间最高深的学问,莫过于谶。实不相瞒,我来太学,根本就不是为了学什么六经,也无意仕宦为官。我来太学,便是专为学谶而来。”

谶,预言也,古时与签同字。我们常说的求签,其实就是求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谶,有时也会自己制造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诗《立论》中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这三个客人所说的话,其实就是三句谶,但只是很小的谶。强华所说的(也包括下文所要讲述的),则是大谶,所预言的无一不是天下大事,而且其出处据信可以追溯到伟大的圣人或者至高的上帝。

见于史册的最早的谶,为春秋时有名的秦谶和赵谶。

秦谶:相传秦缪公有一次睡死过去七天,醒来之后,对身边的人说道:“我到了上帝的宫殿,上帝告诉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身边人将这段话郑重地记载下来,是为著名的秦谶。后来,果然便有了晋献公之乱,晋文公之霸,晋襄公败秦军于殽而归纵淫。秦谶所言,一一得以应验。

赵谶:赵简子同样是昏睡了七天,醒来告诉身边的人:“我到了上帝的宫殿,过得非常开心。有一头熊要来抓我,上帝命我射它,一射就死了。又有一头罴扑来,我照样一射,罴也死了。我看见我的儿子也在上帝边上,上帝指着一条翟犬,对我说:‘等你的儿子长大了,再把翟犬给他。’”这段话也被郑重记载下来,是为著名的赵谶。后来,赵简子灭了晋的世卿范氏和中行氏,应了梦中射死的一熊一罴;赵简子的儿子赵襄子灭了代国,翟犬的谶也应验了。

无论秦谶还是赵谶,听上去都有些不可思议。无奈史册记载如此,也只能存而不论。

秦帝国时,秦始皇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卢生返回时,带回自海上仙人处得来的一部图书,上面写着“亡秦者胡也”。后来秦帝国果然毁于秦二世胡亥之手,这个谶也应验了。

西汉前期,谶暂时消失。到了西汉中后期,谶重新开始出现,到了西汉末期和王莽的新朝,谶已经是越演越烈。前文提到的哀章,正是利用了当时这种迷信谶的社会风气,伪造符命,从而一步登天,跻身新朝重臣。

此时,谶已经告别了当初只言片语的简陋,发展成为一部又一部典籍著作。在此不妨列一下书单:

《括地象》、《始开图》、《挺佐辅》、《稽耀钩》、《帝览嬉》、《握矩起》、《玉版》、《龙鱼河图》、《合古篇》、《闺苞受》、《叶光纪》、《录运法》、《帝通纪》、《真纪钩》、《考钩》、《秘微》、《说征》、《会昌符》、《稽命耀》、《撰命篇》、《要元篇》、《天灵》、《提刘篇》、《络象》、《著命》、《皇参持》、《帝视萌》、《灵武帝篇》、《玉英》、《考灵耀》、《纪命符》、《圣洽符》、《河图表记》、《期运授》、《考耀文》、《内元经》、《龙文》、《龙帝纪》、《河图龙表》、《灵准听》、《甄曜度》、《摘亡辟》、《宝号命》、《录运法》、《稽命耀》、《洛罪级》、《说征示》、《说禾》、《孔子河洛谶》、《兵铃势》、《三光占》、《斗中图》……

以上所列,只是当时的部分谶书而已。光看这些有着强烈唬人效果的书名,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其内容的费解和神秘。

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今天已经不能知道,这些突然大量涌现出来的谶书的具体来历。

虽然来路不明,但也阻挡不住当时人们对这些谶书的狂热信奉,而谶学也因此成为了当时的一门显学。

关于谶,刘秀只是隐约听说过一点,但在强华这里,说起来却是如数家珍。强华看着刘秀姿态的前倾,深感不卖弄不足以平民愤,于是道,“你可知道天下图谶之大宗?”不待刘秀回话,又自己答道,“关中苏伯阿、蜀郡杨春卿二人是也。”

苏伯阿三字一出,刘秀如闻惊雷。他虽不杀伯阿,伯阿因他而死,因此难免心虚。刘秀强自镇定,既然强华知道苏伯阿,他就只能装作从来没有听说过苏伯阿,一则为了保密,一则为了多套套强华的话。

刘秀于是道,“你如此善谶,不知是师从二人中哪一位?”

强华向空中一抱拳,道,“家父正是苏伯阿之弟子,我则是授业于家父。”

刘秀继续装糊涂,道,“你为何不直接授业于苏伯阿?”

强华道,“早在二十多年前,苏伯阿便离开关中,周游天下,从此杳无音讯。虽欲受教,不得其人也。”

刘秀道,“苏伯阿周游天下,所为何来?”

强华满足地一笑,道,“这个问题问得好。苏伯阿出走前,曾经告诉家父,王莽必然篡汉,然而不能久长,刘氏必将复兴,再受天命。他之所以周游天下,正是要为汉室寻找新的王者。二十多年过去了,也不知他找到没有,或者,索性是已经死了。”

刘秀的心越跳越快,同时又暗暗快意,他和强华只有咫尺之隔,而强华却根本不知道答案在他这里。刘秀平静了一下心情,转移话题道,“难道你也认为新朝不能久长?”
强华道,“何须多问。神器有命,不可虚获。王莽窃位,不久必亡。”
刘秀佯装失色道,“当今天子尚犹在位,你可不得妄言。”

强华笑道,“你我之间说说,无甚要紧。汝南郅恽,其言比我更为激烈,直接上书王莽,力谏其退就臣位,还国于刘氏。王莽何尝不愿杀之而后快,无奈郅恽据经引谶,所陈皆天文圣意,王莽虽贵为天子,也不敢罔顾天意,加害于郅恽。只能将郅恽关入监牢,等到大赦之时,郅恽照样被毫发无伤地放出。天命昭昭,何惮言哉!王莽能奈我何?” 说完,强华压低声音,又补充道,“据我猜度,那王莽也是饱读经书之人,心里想必也清楚得很,天命不可违,汉室当再兴。”

强华最后补充的这一句,在刘秀看来无比重要。如果王莽真如强华所言,连他自己都相信新朝将要短命,最终还是要将天下还回给刘氏,这样的王莽,哪怕手握千军万马,也只能是一只纸老虎,心里已经认输投降,那还怎么带队伍?这样的虚弱,是最大的虚弱。如果王莽并非如强华所言的那样,那么现在刘秀也找到了对付王莽的方法,那就是攻心为上,把王莽变成如强华所言的那样。

挟天子以令诸侯,难称尽善。挟天以令天下,方为最高。

天意在我刘秀!群雄敢不束手!

我是天空,谁敢与我比高?

我是太阳,谁敢与我争光?

刘秀就这么胡思乱想着,越想越深远,越想越觉得强华是上天送来的礼物。从强华的身上,他学到的远比博士身上的更多。

这一夜过后,刘秀对谶开始一往情深,对谶的学习和应用,贯穿了他的一生。而面前这位瘦小的强华同学,正是他的启蒙老师。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今天没有了,大家晚安:)
猫咪同学的解释,也很有道理:)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24:
千古一叹

强华说到做到,进太学之后,基本就不读书,而是一门心思寻找谶文。此处且按下不表。

如我们所知,刘秀也不怎么读经书,大义略通之后,便开始读社会这部更大的书,尤为关心朝政。每有新政出台,或逢朝廷变故,刘秀跟订了内参一样,总能最先知道,然后义务为同学解说,条分缕析,纵论利弊短长,听者莫不悦服。刘秀作为一个政论家的名声很快传开,此后每当刘秀开讲,众生云集座下,盛况更胜博士授课。

此时刘秀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城外的太学,而是已拓展到长安城内。也正是在长安城内,刘秀为后世留下了他最为著名的一声叹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后汉书》的原文是这样的:“(刘秀)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通常意见认为,这声叹息,乃是刘秀胸无大志的表现。然而细究之下,却似乎另有玄机。“娶妻当得阴丽华”应是出于真心,“仕宦当作执金吾”却很可能是自脱之词。

执金吾,主管京城内的巡察﹑禁暴﹑督奸,秩为中二千石,与九卿同,堪称显赫。执金吾出巡时的阵仗,也确实最为壮观好看。《汉官》记载云:“执金吾缇骑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舆服导从,光满道路,群僚之中,斯最壮矣。”

或说,刘秀当时只是一名稚嫩的太学生,觉得执金吾是了不得的大官。况且,鉴于执金吾出巡的排场,年轻人爱慕虚荣,心向往之,也十分正常。

没错,刘秀只是一名太学生,但太学生和太学生之间,也有着千差万别。刘秀这名太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能量,绝非易与之辈。

刘秀有过密切交往的朝廷高官,据史料记载,便有司隶陈崇和大司马严尤。

前面说过,陈崇和刘秀家有通家之好,关系自然没得说。而陈崇所任的司隶一官也不简单。司隶,即司隶校尉,主掌监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及弘农七郡的官员。位高,权更重,素为百僚所畏惮。

不妨拿大家更为熟悉的三国来说明司隶校尉一职的显赫。董卓称司隶校尉为“雄职”;孟德公掌权之后,也曾领司隶校尉以自重。刘备则将司隶校尉封给了他最信任的将领张飞。张飞死后,已经是丞相录尚书事、假节的诸葛亮,也接过司隶校尉之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再说严尤,此时已由纳言升迁为大司马。大司马,除皇帝以外的最高官职,不消多说。严尤本就与刘秀的叔父刘良私交甚笃,刘秀来到长安之后,他也曾和刘秀有过零距离接触,并留下深刻印象。

那一日,刘秀为季父前舂陵侯刘敞追讨欠租,前去大司马府讨个说法。在大司马府门前碰见朱祐,朱祐也代表他的舅舅前来讼租。正逢严尤乘车外出,见刘秀而奇之,停下车来,主动和刘秀说话,朱祐则被完全冷落在一旁,根本就不予搭理。

打动严尤的,不仅是刘秀美须眉的外貌,更有刘秀不凡的谈吐和气度。但严尤绝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日后会在战场上成为他的敌手,谈笑间,便将新朝倾国而出的百万大军化为乌有。

话说回来,像严尤这样级别的大人物,对刘秀这样一个年轻后生能如此热情,纡驾屈尊,主动相迎,在今天恐怕是不敢想象的。由此也可见出严尤的过人之处。

事实上,严尤也的确是王莽一朝最为杰出的人物。然而,正如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王莽则有一严尤而不知用,宜其败亡之速也。

能得到严尤的赏识,刘秀自然颇为得意,回去之后,戏弄白做了半天观众的朱祐道,“严公正眼看过你吗?” ①

总之,刘秀此时虽然才二十出头,却已经能接触到帝国最高层的人物。普通太学生岂能比拟?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六度空间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其陈述如下: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地球上的任何一个陌生人。

刘秀如果想要认识王莽,无论通过陈崇还是严尤,只需要一度即可。这么一想,便可以见得刘秀和王莽曾是多么接近。

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段历史中出现过的人物,很好地应证了这一理论,甚至不需六度,联系都很扁平,只需一拐二绕,几乎都能扯上关系。

分析刘秀的上层交际可知,以他的视野,没有理由迷惑于执金吾的排场。之所以要说“仕宦当作执金吾”,恐怕是故作胸无大志状,示小器于众人。

强华是个大嘴巴,没少宣扬刘秀有帝王之相;而刘秀在太学指点江山,过露锋芒,也很容易让人怀疑他心怀异志。刘秀倘称无意仕宦,人不能信,倘称有意帝位,自己又不敢讲。只能取其中间,拿执金吾来作挡箭牌。刘秀之心思细密深远如此,可知也。

也正是这一声蓄意的叹息,有着隔年下种、先时伏着之妙,日后帮了刘秀的大忙。

①按《东观汉记》,刘秀见严尤讼租,所讼为地皇元年十二月前(公元20年)之租。刘秀入太学为天凤年间(公元14-19年),具体哪一年不可考。刘秀哪一年离开太学,同样无法确知。为求叙事顺畅,文中未对时间进行精确考量。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今天没有了,周末有事不能更新,下礼拜再继续,祝大家周末愉快:)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25:
驻京办主任

长安城内,有里弄一百六十,皇亲国戚在戚里,高官显贵在尚冠里。有一段时间,刘秀便租住在尚冠里内。尚冠里坐拥长安城最黄金的地段,赁价高昂,但从最终的回报来看,刘秀这笔钱花得一点也不冤枉。

刘秀租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摆阔充体面,而是为了接待南阳乡党。

每年春秋两季,南阳当地够级别的达官贵人,都会亲临长安,参加朝请仪式(春季朝见为“朝”,秋季朝见为“请”),从某方面看,略似今天的人大代表进京。在南阳的地界,这些人个个都是前呼后拥、呼风唤雨的主,但到了高官云集的京城,压根就没人买他们的账,他们照样免不了手足无措,大事小事都得亲历亲为。

在他们迷茫无助之时,刘秀站了出来,主动接待,不仅为他们提供住处,而且热心奔走,帮他们料理各类事务。

倘若是在南阳当地,这些人很有可能不会搭理刘秀这个无名小辈,但是到了长安,人离乡贱,再端着架子就不合适了,碰到送上门来的刘秀,正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怎一个亲切了得。

况且,住在尚冠里,和长安的高官显贵为邻,非但不丢面子,回去还平添了吹牛的资本,这些人自然乐意得很。另一方面,刘秀熟悉长安,门路又精,算得上是半个地头蛇,的确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再加上和刘秀那么一聊,马上便能感受到刘秀的非凡——熟悉朝政,见识深透,人在长安,掌握的都是最新资讯,可以随时咨询叩问。您说,这么好的地陪,到哪儿找去?

这帮人均为南阳当地的精英和实权人物,回去之后,少不了要替刘秀免费宣传。其他人自然也就慕名而来,每到长安,径直投奔刘秀,先拜一下码头。如此一来,刘秀在尚冠里的住所,便成了南阳会馆,成了南阳驻京办,刘秀则成了无名有实的南阳驻京办主任。

除了朝请之外,南阳还经常有人上长安来,和历朝历代一样,这些人,不是上供,就是上访。

上供或者上访的昂贵,在中华帝国是尽人皆知的。如果没有门路,可能会沦落到成年累月地在长安滞留,金钱只出不进,事情却仍然半点眉目也无。对于这样的老乡,刘秀也是能帮则帮,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总之,通过驻京办这个平台,刘秀人还未回南阳,却已经在南阳成了一个明星人物,也为他日后的复国行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刘秀已不再是那个被人杀了驴也只能忍气吞声的太学新生。此时的刘秀,绝对不是好惹的。

然而,还是有人惹了刘秀。

没办法,长安的水实在太深。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今天没有了,大家晚安:)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26:
长安不安

公元前200年,汉家江山初定,谋士娄敬向汉高祖刘邦献策,云:“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娄敬此策,影响极其深远。继刘邦迁移六国贵族和功臣之后十余万口于长安长陵,刘邦的继任者们延续了这一政策,持续往长安周边陵县移民。

惠帝七年,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于安陵;景帝五年,募民徙阳陵,赐钱二十万;武帝元朔二年,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太始元年,再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宣帝本始元年,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元康元年,再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者于杜陵。

可以说,长安是一座移民城市。而从历代的移民对象来看,大都非贵即富,非富即豪,非豪即刁,均非什么善茬。移民城市自有其独特的活力和魅力,但这样一批又一批强悍和有势力的移民涌入,带来的却是众多负面的社会问题。

《汉书&#8226;地理志》评论移民对长安的影响道,“是故五方错杂,风俗不纯,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桀则游侠通奸。濒南山,近夏阳,多阻险轻薄,易为盗贼,常为天下剧。又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贵人车服僭上,众庶仿效,羞不相及。”

正因为此,长安虽然是天子脚下,治安却并不容乐观。《三辅黄图》云:“故汉之京辅,号为难理。”

长安城内的情形,据《汉书&#8226;游侠传》记载:“长安炽盛,街闾各有豪侠。”也就是说,就像香港黑帮电影中经常表现的那样,长安城内也按街巷、里弄、市场等划分为不同的地盘,每块地盘都由某位豪侠(类似帮派老大)控制。这些人的行为,则是“通邪结党,挟养奸轨,上干王法,下乱吏治,并兼役使,浸渔小民,为百姓豺狼。”

首都,本应为首善之都。然而,长安作为西汉和新朝的首都,因为这些豪侠的存在,上演了无数罪恶和侮辱。这一回,受害者轮到了南阳来的刘秀。

自从刘秀入住尚冠里,卖药的生意便交由朱祐全权打理。朱祐起先是在太学的会市摆摊,但会市每个月只开放两天——初一和十五,不久之后,朱祐便将生意挪到了长安城内的东市。东市是长安城内最为繁华的集市,每天开放,也正因为这里人流稠密,所以东市除了买卖之外,还经常被朝廷用来杀人弃市。

这一日,朱祐照常营业,一群恶少年闯入东市,逢摊收钱。朱祐不肯从,他已经交过市租,凭什么再掏“保护费”!恶少们碰上这么一位不识相的,倍感新鲜,一把掀了朱祐的摊位,将朱祐一顿狠揍,直打得鲜血长流,不能动弹。朱祐大声呼救,但监管市场的市长、市丞等官员,皆冷漠地抱臂作壁上观。信奉和气生财的商户们,更是不敢出头相劝。

刘秀闻讯,急忙赶到东市。恶少们正准备连刘秀一道收拾,刘秀却已经拿脚狠狠向朱祐身上踹去,边踹边叫,无眼家奴,胆敢得罪诸贵公子。刘秀踹完,连忙向众恶少道歉,奉上金钱,赔礼不迭。恶少挣了面子,收了金钱,又看刘秀如此服软,这才肯放过二人,一路狂笑而去。

刘秀叫来马车,将朱祐载回太学,扶朱祐躺下。朱祐面向里壁,只是暗暗垂泪,不肯和刘秀言语。

刘秀知道朱祐心中暗暗怪罪自己,于是说道,非我甘心忍辱,实因彼等人多,未敢遽发。倘若格斗,我能走脱,卿重伤在身,如何走脱?今卿已回太学,我心再无挂牵。明日,便为复仇之时也。

刘秀“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对于长安的各路大小豪强,他其实并不陌生。他早已认出,白日殴打朱祐的众恶少,领头者名为贾兴,乃当年东市豪霸贾万之孙。当年贾万被京兆尹王尊捕杀,但贾家势力犹在,贾万之子贾良,继其父之后,再度雄霸东市。

然而,管他什么贾家,不在话下。次日,刘秀携剑,重返东市,迎面撞见贾兴。刘秀拔剑,一剑刺翻贾兴。贾兴倒地,随从众恶少大惊,齐来围斗刘秀。刘秀砍翻数人,夺路而去,众恶少在后狂追不舍。

刘秀逃到陈崇府中。众恶少追至门前,虽明知是司隶府,却狂妄地不肯即去,而是在门前大声叫嚣,要府内交出杀人者来。

陈崇闻刘秀逃难而来,急忙出见,劈头便问,死人了没?刘秀摇头道,尚且不知。陈崇急命奴仆出门打探,不久奴仆回报,未死,重伤。

陈崇点点头,道,没死人便好,伤者何人?

刘秀说了贾兴来历,又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陈崇作为长辈,呵护小辈乃是份内之责,于是安慰刘秀道,此事并无大碍,你可放心。东市斗殴,属京兆尹管辖,我不便出面。况且,如今众恶少皆知你投我而来,我如执意出面,恐难逃徇私之讥。事不宜迟,最好今夜便私下解决,以免惊动官府。

陈崇密令人请来歙入府相商。来歙在长安豢养宾客甚多,在游侠圈子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也正是陈崇要找他来商量的原因。

来歙至,问情事情原委,陷入沉思。他将刘秀带到长安时,刘家可是郑重拜托过他的,如今刘秀捅了篓子,他这个做表哥的,无论如何也要帮着摆平。当然,他不可能率领宾客和贾家火并,那样只会两败俱伤。他要找出一个和平的解决方案,而且一定不能留下任何后遗症,免得对方日后继续寻仇,危及刘秀。

来歙沉吟良久,道,为今之计,欲息事宁人,非得一人出面不可。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今天没有了,大家晚安:)
争取这个礼拜把太学写完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27:
长安教父

子于是日哭,则坚决不歌,长安别是一江湖。沉浮忘我,莫扰了岁月蹉跎。斜刺里飞起一刀,寒光闪耀,三千青丝割断了,烧灭了。仰天笑,人已老,花儿为谁开,眉儿为谁描?

且说来歙欲寻一人前来摆平此事,于是来而复去。一个时辰之后,一辆车停在了司隶府前。来歙下车,迎下一位瘦小老者。老者衣衫粗陋,神态安详,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好脾气的乡愿,而非有强力者。

众恶少堵在司隶府前,一直气势汹汹,及见到老者,却皆悚然变色,屏息闭嘴,仿佛被手电筒光照着的野鸭,一动也不敢动。

老者似乎早已习惯这样的反应,对众恶少视而不见,径自入府,便欲牵刘秀而出。刘秀惧,不敢轻出。来歙将刘秀叫到一旁,道,知道我请来的是谁?刘秀摇摇头。来歙加重语气,道,来者乃是原公!

来歙所谓原公者,姓原名涉,字巨先,长安茂陵人。刘秀在家的时候,曾听长兄刘縯多次提起过此人大名。

原涉在游侠界的地位,和汉武帝时的郭解大致相当,“郡国诸豪及长安、五陵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

《汉书》云:“及王莽时,闾里之侠原涉为魁。”将这段话翻译成白话里的黑话,那便是说,原涉,长安教父是也。

那时的游侠,除了不拜关公之外,很多地方和今天黑帮片里的人物并无不同,同样最重忠义。忠者,就是讲等级,义者,就是讲义气。在游侠界的食物链上,堵在司隶府前的这些恶少年,只是最末端的小喽罗而已。即使是他们的老大,雄霸东市的贾良,那也和教父差着级别,在原涉面前照样不敢夹生。

可以说,能请动原涉出面,刘秀这条小命就算保住了。

原涉牵刘秀出府,众恶少目瞪口呆,不敢动刘秀分毫。原涉回头抛下一句:命贾良来见我。说完上车扬长而去。

原涉牵着刘秀在众恶少面前走上这么一遭,比说什么话都强。众恶少没辙,知道原涉保定了刘秀,只得怏怏散去,回去报知贾良。

车上,刘秀好奇地打量着原涉。他没想到,天下大侠,长安教父,居然这般貌不惊人。原涉也正看着刘秀,问道,你是刘伯升之弟?

刘秀点点头。

原涉道,“刘伯升,我知之也,异日必成大器。南阳有英气,故多出豪杰。”

说起来,原涉也算是半个南阳人,他的少年时代便是在南阳度过。原涉的父亲,汉哀帝时曾经做过南阳太守,死在任上。当时大郡太守级别的官员过世,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作为其遗孀和子女日后的生活费用。原涉父亲死的时候,原涉让还南阳赙送,分文不取,在父亲的坟冢前结庐而居,守丧三年。原涉从此扬名京师,天下衣冠之士,莫不延颈愿交。可以说,教父原涉,就是从南阳开始发迹的。

原涉又问刘秀年纪,刘秀答道,二十有二。

原涉道,杀人,第一次?刘秀点点头。

原涉大笑道,想当年,我和你一般年纪,受大司徒史丹举荐,出任谷口县令。谷口奸猾横行,号为难治。我到任之后,日杀百人,血流十里。不出五日,一境太平。

在谈到杀人之时,原涉语气中的那份冷漠和淡然,让刘秀陡起一阵寒意。他想起长兄刘縯对原涉的评价,“外温仁谦逊,而内隐好杀。睚眦于尘中,触死者甚多。”今日亲见其人,果然。

说话间,便到了原涉家。原涉之家,在陋巷之中,家徒四壁,破败不堪。刘秀一见之下,不由肃然起敬。

作为教父,住在如此破烂的地方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但是原涉也没有办法,追随者太多,向他借钱求助的人更多,作为教父,又不能不答应。只要有一次拒绝,招牌就全砸了。最终只能是舍己为人、妻子内困。

不一刻,贾良率众赶到。贾良独子被刺,正满心愤懑,但来到原涉门前,却也不敢造次,命随从在外等候,自己孤身入内。贾良见到刘秀,两眼喷火,顿时便要拔剑。原涉轻咳一声,贾良这才悻悻坐下。

原涉居中而坐,道,仇怨易解不宜结。今日原某居间,愿诸君听之。

贾良闷哼一声,心里暗道,说得倒轻巧。

原涉笑道,原某宾客屡犯法,朝廷降罪,数度收系原某入狱。也是原某命不该绝,每次欲杀,辄逢大赦,幸而得出。原某老来畏事,避客多时,久不问世事。贾君不肯听,原某早该想到。

原涉的意思很清楚,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估计你贾良也不再给我面子了。贾良哪里真敢不给原涉面子,只是心里委屈,觉得原涉偏心,当下争辩道,非我胆敢违抗原公。只是今日伤我独子,此仇岂可轻易勾销?

原涉道,汝子伤人在先,何须多怨?

贾良道,我家独子,视如明珠,岂能和寻常人家相抵?

原涉冷冷地道,你既不服,我也不强逼你。解剑掷向贾良,又指了指刘秀,道,你这便取了这年轻人的性命吧。

见原涉动了真怒,贾良连忙跪谢道,贾某不敢。

贾良浸淫江湖多年,对原涉的手段再熟悉不过。到了原涉这份上,他已经用不着残忍,自然有人替他残忍。得罪了原涉的仇家,通常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更荒唐的是,甚至连原涉自己也不知道仇家是被谁杀死的。他的那些追随者们,非常喜欢为原涉做这种“好人好事”,而且个个觉悟很高,从来不留姓名。

原涉面色稍缓,道,你今日不杀此人,我便视为你日后也不会再杀此人。

贾良扭头不答。老头子是不能得罪的,仇也是一定要报的。

原涉知道贾良仍然不服,又指着刘秀道,此儿乃原某南阳故人之子,刘伯升之弟,来君叔舅家子,司隶陈崇之后辈,大司马严尤之世侄。以原某之意,诸君就此把臂言欢,无为两伤。

这句话最终压垮了贾良。原涉已经直接摊牌:刘秀绝不好惹,如果你贾良真要报仇,怕也要吃不了兜着走。我话撂这了,你自己掂量掂量。

贾良只能暂时屈服,找了句场面话,道,看原公之面,贾某敢不从命。

原涉笑道,多谢贾君赏脸。事情既已了结,贾君还请稍留。又对刘秀和来歙说道,二位先走,原某就不远送了。

刘秀和来歙都知道,这是原涉考虑周到,将贾良留下,让两人先走,就是为了防止路上再出什么意外。二人出得原涉家,一时无话。来歙这种场合经历得多了,但刘秀是头回经历这种场面,自始至终却都冷静异常,这不免让来歙暗暗称奇,从此对这位表弟刮目相看。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今天没有了,大家晚安:)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说明:

写到现在,刘秀的少年和太学生活已基本告一段落,感谢大家所提的宝贵意见,我个人也感觉写得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问题也有很多,不甚满意。字数已经五万多了,越早调整越好。
所以向大家请假十天左右,打算好好琢磨琢磨,理顺了,重新出发。
非常抱歉,又要让大家等了。希望接下来可以写出好一些的东西,让大家的等待值得。


作者:rainsnow70 回复日期:2008-11-3 11:25:32

子于是日哭,则坚决不歌,长安别是一江湖。沉浮忘我,莫扰了岁月蹉跎。斜刺里飞起一刀,寒光闪耀,三千青丝割断了,烧灭了。仰天笑,人已老,花儿为谁开,眉儿为谁描?
___________
究竟为何事而发?
————————————————————————————————————————————

其实就是一时兴起,写上一小段顺口溜,并没有什么用意:)

作者:寒缠 回复日期:2008-10-30 10:08:22

来歙至,问情事情原委,陷入沉思。
-------------------------------
捉一小虫:问情 改为 问清:)
——————————————————————————————————————————

谢谢,手忙脚乱,居然没有校出来,惭愧:(

作者:青竹泪 回复日期:2008-10-29 22:39:05

明天有火箭的比赛哦,三公子早点写完休息吧~~
————————————————————————————————————————

NBA终于开始了,生活有重心了,呵呵

作者:lanessx 回复日期:2008-10-29 20:32:12

有个疑问,刘秀在太学的时候怎么有那么多的活动经费去结交高官,要知道,住在尚冠里,还要招待南阳乡亲,费用肯定是很庞大的,照曹三公子之前的分析,刘秀一个太学生,家里也没有什么资助,做生意就算有小赚,也应该不够花阿。
————————————————————————————————————————————————
刘秀的财政状况,确实是一笔糊涂账,时穷时富,让人费思量。所以只能这么设定,刘秀读书基本没找家里要钱,然后卖药生意还不错,可以赚到一些。



楼主:曹三公子  时间:2020-12-25 19:37:52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28:
夜色阑珊

据说鹅有一双奇怪的眼睛,每每把东西往渺小里看,一个正常体型的成年人,在它眼中,也只有鸡鸭般大小,所以,它会伸出长喙,逢人就啄,非常之不怕死。当鹅被人揪住细长的脖子,送到砧板上挨刀时,心中一定无比愤懑,怎么就栽在了这些小人的手里?

鹅的胆大,源自于天生的视力错觉。人的胆大,则得益于后天的实践锻炼。刘秀胆子本来就不小,所以他才敢招惹东市之霸贾兴。当他捅了贾兴一剑之后,发现捅了白捅,嘛事没有,胆量自然越发膨胀。蒙田问,我知道些什么呢?刘秀则问,我害怕些什么呢?此时的刘秀,仿佛已然练成金刚不坏之躯,一切的反动派,在他的眼里,都只是纸老虎、黔之驴而已。

正因为此,当刘秀干出下面这件轰动长安的大案,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不足为怪。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强华说起。

强华不是到处找谶去了嘛,别说,还真被他摸到些眉目。强华跑到尚冠里,要和刘秀分享这个好消息。刘秀道,“谶找到了?拿来看看。”强华大窘,道,“我拿不出来,但我知道在哪里。”刘秀问地方,强华答道,“就在国师刘歆府中的藏书楼内。”

得,说了等于白说。刘歆,帝国排名第三的大人物。他家里的藏书楼,可不是公共图书馆,哪能让他们随便查阅?

强华见刘秀脸丧了下来,讪笑道,“知道地方就好办了,可以偷偷闯进去。”

偷闯进去,那和送死有什么分别?刘秀斜瞥了强华一眼,讥讽道,“莫非你敢闯进去?”

强华将手指着刘秀,道,“要闯进去的,不是我,是你!”

刘秀大笑道,“我拼死找来,然后你看?”

强华一脸无辜,道,“嗯,有什么问题吗?”似乎让刘秀去送死乃是理所当然。刘秀连气都懒得生,一把揪住强华,便要往门外扔。强华急道,“大谶也在里面。”

谶有很多很多,所谓的大谶,则只有一个,那就是江山将来归谁所有,天子将来由谁来做,而这也正是刘秀最感兴趣的一个谶。想当年,苏伯阿看见“刘秀当为天子”这道谶,正是和刘歆一起在秘府校书之时。如今,这道谶非常有可能便藏在刘歆府中。刘秀难以克制心中的好奇,他是真的想看看,到底是真有这么一道谶,还是苏伯阿只是在信口胡编。

刘秀放下强华,道,“要去一起去。”

强华拼命摇头,“我不去,我怕死。”

刘秀道,“朝闻道,夕死可以。你去是不去?”

刹那间,那些为真理而不惜献身的人们,布鲁诺、伽利略、秋瑾、刘胡兰……一一浮现在强华的脑海,让他不禁热泪盈眶,“愿与君同往。”

刘歆的国师府,也在尚冠里中,刘秀时常经过,但从未进入。当刘秀和强华借着夜色的掩护,翻墙闯入国师府,一时间显得极为寂寞。府邸是如此巨大宽广,带着地图都能迷路,藏书楼啊藏书楼,你到底藏身何处?

没有人可以问路,也不敢找人问路,两个人凭借第六感,居然也就蒙对了地方。两人入得楼内,刘秀左手举着火把,右手按剑,强华则低着头,在满屋子古书中乱翻。强华浑然不知,如果他真找出了那道“刘秀当为天子”的谶,他根本就不可能走出这幢楼。刘秀一定会当场将他一剑封喉,杀人灭口。

也是强华命不该绝,又或者根本就是强华的情报有误,总之,强华在书堆中翻检许久,一无所获,而从楼外,已经传来由远及近的人声。

强华脸色灰白,知道行迹暴露,神情呆滞,瘫倒在地。刘秀推窗外望,国师府的护卫明火执仗,正直奔而来。刘秀也不慌张,举着火把,开始四处点火烧书。强华忽然来了气力,从地上一跃而起,抓住刘秀的手臂,大喝道,“烧不得,烧不得!此楼之内,皆是天下孤本秘籍,一旦烧却,人间再无。后世学子,将视你我二人为何物?”

刘秀不耐烦地叱道,“你要书还是要命?”

强华很矛盾,书,吾所欲也。命,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而兼,舍书而留命也。想通之后,强华依依不舍地松开了手,却不肯和刘秀一道点火,他只是跟在刘秀的身后,一边看着刘秀点火,一边对着刘秀嘀咕,“你作孽,我无辜;你作孽,我无辜……”

刘秀见火势渐大,非一时半会所能扑灭,这才拉住强华,破窗而出,双脚一落地,立即发足狂奔。

刘歆早已睡下,闻知藏书楼遭人闯入,不及披衣,立即率仆从奔赴现场。等到了藏书楼下,只见满楼火光,仔细听去,竹简正在火中噼啪作响。天可怜见,那楼内所藏,乃是他父子两代费尽心力才搜罗到的古籍坟典,天底下再无比这最珍贵的宝藏。刘歆心如刀绞,晕厥倒地。众人赶紧救醒,请示道,怎么办?追人还是救火?刘歆铁青着脸,一巴掌扇过去,他作为当今世上最有学问的人,此时也忍不住讲起粗口,大吼道,“追到人有个鸟用!还不赶紧救火!”

刘秀拽着强华,一路逃窜,偶遇有人阻挡,不管,直接一剑砍翻。国师府合府上下都在忙于救火,刘秀二人得以趁机逃脱,翻墙而出。

黑夜之中,还真没有人看清刘秀二人的模样,但二人毕竟心虚,犯下这么大的案子,又是非法闯入,又是伤人放火,国师刘歆一定会追查到底,绝不肯善罢甘休。长安已经不能再呆下去了,刘秀和强华的太学生涯,不得不就此仓猝地划上休止符。

楼主:曹三公子

字数:52932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08-09-01 06:31:00

更新时间:2020-12-25 19:37:52

评论数:132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