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随便写写中国历代不为人知的冷门谋臣

随便写写中国历代不为人知的冷门谋臣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5)死心塌地
不知什么时候,张元的官越做越大,越来越受重用,宋朝方面得到消息后也重视起来,有的大臣建议对他们的家属实行怀抚,行反问之汁。戊申,赐其家米十石,钱二万文。当时张元的两个侄子张秉彝、张仲经,张秉彝是华州长史,张仲经是华州文学,他们并未因张元投奔西夏而立即罢官。所以宋廷命令华州地方官护送张元的家属前往京师;同时下诏给陕西都部署司,命令张元弟弟张起,侄儿张秉彝、张仲经等前往宋夏交界之处,诱接张源,答应等张元返宋之后,优与恩泽。但这些措施并未收到任何效果,看来张元铁了心不回来了。
既然给脸不要脸,宋朝于是把张元一族的族人百余口迁至房州(一作随州),不得随意外出,张元的族人可惨了,因为是汉奸的族人,没人理会,冻死饿死不少。张元得知消息后,便请求元昊的帮助,元昊派间谍深入房州,伪造了宋朝诏书,释放他们并且带回西夏,张元解除了后顾之忧后,更加死心塌地为元昊办事。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6)攻宋策略
张元来到西夏后的几年中,并没有建议什么立国方针、政治策略和中原礼法文化各种制度等等,他最主要的工作是策划如何入侵宋朝的计划。张元以灭宋为志,力劝元昊扩大对宋战争。(张元其实是把西夏当作自己复仇的战争工具)
从康定元年(1040年)元月,到庆历四年(1044年)十二月,张元去世,首尾五年。在这段时间里,宋夏发生了三次大会战,即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中,张元在这个时间段里最活跃。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张元向元昊介绍了自己的侵略计划,他指出西夏军先攻取陕西关中之地,进而东进中原。同时,联络契丹,以契丹军进攻河北,则宋朝两面受敌,必陷入困境乃至崩溃。事实证明,后来赵元昊大体上就是按照这个总的战略方针采取行动的。
第一次的三川口之战中,西夏的目标是当时的延州(延安),虽然军事上大胜,但因天气(漫天大雪)原因,和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等人自杀式死战解除延州之围,西夏未能夺取延州。(西夏方面没有记载这一次战役中张元有什么表现,所以此战一笔带过,张元活跃于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中,所以以下两章详细写)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7)好水川之战
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南下攻宋,张元提出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略战术,把主力埋伏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口(宁夏隆德),另一部分攻打怀远(宁夏西吉东部),对外宣称要攻打渭州(甘肃平凉),诱宋军深入。
另一方面,三川口之战以后,宋仁宗深感西夏强盛,下令封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韩琦主持泾原路,范仲淹负责鄜延路。韩琦听说西夏军来攻,命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数万,自镇戎军(宁夏固原)经怀远城、得胜寨(西吉县将台北),抵羊牧隆城(西吉县兴隆镇西北),出西夏军之后,伺机破敌。如不利于战,则据险设伏,待西夏军回师时截击。任福与泾原驻泊都监桑怿率轻骑数千先行。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二月十三日,行进至捺龙川(西吉县偏城东北),有人来报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常鼎等正与西夏军战于张义堡(固原县张易)以南,于是转道南进,连忙抵达交战处。杀死几千西夏军队,于是西夏军佯败,诱宋军追击。任福不知是计,脱离辎重,轻装尾随追击。黄昏。追至好水川,宋军由于长途追击,粮草不继,人困马乏,饥渴交迫。后续部队朱观、武英部屯笼洛川(隆德西北什字路河)。相约次日会兵川口,合击夏军。
二月十四日,任福、桑怿引军循川西行,至羊牧隆城东五里处,发现道旁放置数个银泥盒,将盒打开,百余只带哨家鸽飞出,恰为夏军发出合击信号。宋军阵未成列,即遭夏骑冲击。激战多时,宋军混乱,企图据险抵抗。夏军阵中忽树两丈余大旗,挥左左伏起,挥右右伏起,居高临下,左右夹击,宋军死伤惨重。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同一时间,朱观、武英部进至姚家川(什字路河口),亦陷入夏军重围中。自辰时交战到午时,宋军溃败,行营都监王珪率4500人自羊牧隆城来援,亦被夏军击败。宋军将士共战死万余人。此役宋军的抗击部队几乎全军覆灭,仅朱观所部千人逃脱。任福重伤自杀,其子任怀亮,桑怿、刘肃、武英、王珪、赵津、耿傅均战死。
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军尸体,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以宋军的尸山血海来博取功名,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并在诗后题言讥讽韩琦,署名时写了一大串官衔:"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同年张元官至国相。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西夏军获胜后,元昊闻宋环庆、秦凤路派兵来援,觉得正面硬抗宋军打不过,便退兵了。宋朝这一边打了个败将,自然要找人背黑锅,宋仁宗怒贬户部尚书、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和韩琦、范仲淹。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此时正在知泾州任上,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在佛寺设醮祭祀阵亡将士,抚恤遗族,使人心得以安定,结果被斥为滥用公使钱,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郡。范仲淹于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岳阳楼记》。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8)定川寨之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元昊的第一谋臣野利仁荣去世。张元毫无疑问成了元昊身边的最高军事顾问。张元建议元昊出兵渭州,待机取长安。元昊采纳了他的意见,策划了定川寨之战。张元的详细计划是这样的,他认为宋朝的精兵良将全部都聚集在宋夏边境地区,而宋朝关中地区的军事力量却十分薄弱,如果西夏大军牵制宋朝边境地区的军队,使宋朝无暇顾及关中地区,然后即可派一支劲旅乘机直捣关中平原,攻占长安(陕西西安)。
1042年九月下旬,元昊于天都山(宁夏海原东)集左右厢兵10万,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一路出鼓阳城,一路出刘蹯堡(宁夏固原西北),钳击镇戎军(宁夏固原),企图诱宋军出击,聚而歼之。宋朝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获知夏军来攻,命副使葛怀敏率军自渭州(甘肃平凉)至瓦亭寨(宁夏隆德东北)阻击。葛怀敏到达瓦亭寨后,与该寨都监许思纯、环庆都监刘贺部会合,兵驻五谷口(瓦亭寨北)。王沿派人告戒勿深入,命其背城为营,示弱诱敌,设伏奇袭,攻其不备。葛怀敏不听,集兵数万,继续北进。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二十日,宋军进至镇戎军西南,诸将闻元昊移军新壕(宁夏固原西北古长城壕)外,决定黎明前往袭击。泾原路都监赵珣认为夏军远来,利于速战速决,建议依马栏城(陕西旬邑东北)布栅,扼其归路,固守镇戎,以保障粮道,待其兵疲而击。葛怀敏不听,命诸将分兵四路趋定川寨。
二十一日,沿边都巡检使向进、刘湛行至赵福新堡(约今宁夏固原西北),遭夏军截击,兵退向家峡(赵福新堡附近)。元昊乘势挥军抵新壕,向宋中军进逼。葛怀敏、赵珣、曹英、叶芝春等人守定川寨。到了中午,夏军毁新壕板桥,断宋军粮道和归路,又断定川寨水源,饥渴宋军。葛怀敏率军列阵出击。元昊集兵分别进攻,先败河(宁夏固原北清水河)西刘贺军,再击阵于寨东葛怀敏军,因阵坚攻不动,转击阵于寨东北曹英军。当时狂风突起,飞沙弥漫,宋军部伍阵形大乱,士卒惊骇,争相入城。赵珣率刀斧手和勇士据门桥奋击,才击退西夏军。接着夏军围城。葛怀敏与诸将商计,突围走镇戎军。赵珣料途中必遭夏军截击,力主出其不意,迂回笼竿城(宁夏隆德北)前往,诸将不同意。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二十二日天还未亮,便以曹英、赵询为先锋,刘贺、许思纯为左右翼,李知和、王保、王文等殿后,结阵东进。刚走出两里,便遭到伏击,西夏军已断其后路,以逸待劳,从四面冲杀过来。怀敏与部将曹英,李知和、赵珣、叶芝春 、王保、王文、刘贺等十六位将领战死,四面夹击下,宋军九千四百余人近全军覆灭,宋军大败。走马承受(这是一个官职名,诸路置1人,属经略安抚总管司,无事一年一入奏,有边警,则及时驰驿上奏。)王昭明、赵政等退保定川寨,后军一部迂回笼竿城。
元昊获胜后,挥师南下,连破数寨,直抵渭州,在纵横600里地区,焚民舍、毁城寨,元昊志得意满,他命令张元用帛制旗子(露布)写下了“朕当亲临渭水,直据长安”的豪气干云的通告,关中地区居民震惊,大多逃窜到山谷问。夏军深入到渭州境,其中一路军队遭到宋朝原州(甘肃镇原)知州景泰的顽强阻击,西夏士兵全军覆灭,西夏直捣关中的计划最终破灭。元昊又得知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范仲淹率军来援,便抢掠一番后退走。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定川寨之战示意图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定川寨示意图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自由无涯 2018-11-06 15:51:22
看过一文章,说到宋军为啥对游牧民族战绩差,除了本身战马少之外,还因为宋军打仗有种投机取巧的想法。宋军因为骑兵不如对方,又缺乏与对方以命相搏的勇气,所以摆的军阵,以投射为主,弓箭兵,弩兵占了军阵人数达80%,结果一旦被对方突破迫近,到了短兵相接的阶段,就很容易崩溃。周边游牧民族也发现了宋军这个弱点,所以一度在唐朝时就势微的重骑兵在宋朝时重新在游牧民族中重新复活。而岳飞能在野战中战胜金兵,正是因为......
-----------------------------
额,大致这类文章我都看过,宋朝有马军,但是很少,毕竟大型马场都在北方。宋军大多数打的是防御战、消耗战和逐步蚕食的策略,如果不是金朝的兴起,按时间的推移整个西夏会被北宋蚕食干净。至于步兵对战重骑兵方面,可以参考冉闵破慕容恪骑兵的方法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9)郁郁而终
在灭亡宋朝这一点上,张元的急迫要远远超过元昊。但元昊站在一国君主的高度,显然有其更深远的见识。元昊认识到战胜地广人众的宋朝绝非易事,而宋朝在战略上的优势也是西夏国望尘莫及的。同时张元与元昊在战略问题上也日益出现分歧,张元认为攻取汉地,应令汉人守之,这样才能扩大疆域,财用充足。但元昊还是游牧民族长期养成的习惯,常是掳掠而还。
元昊对宋朝的三次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给西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例如因为战争爆发,宋朝停止了对西夏大宗银、绢、钱的“岁赐”;关闭了边境榷场,禁止西夏所产青白盐入境,使西夏不仅失去了直接的经济实惠,境内的粮食、绢帛、布匹、茶叶及其他生活日用品奇缺,物价昂贵,“国中为‘十不如’之谣以怨之”。连年战争使西夏民穷财尽,人怨沸腾,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加剧,境内部族人民纷纷起而反抗,或逃奔宋朝。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除此以外,西夏与契丹并力灭宋的联盟关系也日渐破裂,元昊同辽为“甥舅之亲”,奉行倚辽抗宋之策;辽则利用夏宋对立,向宋讨价还价,从中渔利,甚至以牺牲西夏利益从宋朝得到实惠,这引起了元昊的不满。夏辽之间其时又发生争夺领属部落的纠纷,导致关系恶化。为避免两面受敌,元昊也必须与北宋议和。从1043年开始,元昊不断遣使与宋议和。对此,张元坚决予以反对。但是这次元昊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元昊在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宋朝与西夏最后达成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西夏元昊向宋称臣,但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议和不久,西夏与契丹就爆发了贺兰山之战,元昊虽战而胜之,但西夏与契丹、北宋均成仇敌,新的格局形成,张元联合契丹灭宋的谋划彻底泡汤,西夏灭宋已无可能,对此,张元彻底绝望,终日对天咄咄叹息,郁郁不乐,在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张元气急攻心而造成背痈病死他乡。
张元的出走西夏,在北宋内部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也就是在张元帮助元昊建立西夏王国之后的10多年以后,宋廷痛定思痛,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北宋改革了当时科举进士中的殿试实行末尾淘汰的录取制度,而对凡是中了进士之后的人一律授以进士出身!即使那些科举成绩可能不算太好的,也授以"同进士出身"尽量防止再出现类似张元的不得志者,叛逃为敌所用之事。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10)个人看法
怎么评价张元这个人呢?最简单最直接就是张元是一位叛国贼,对自己的祖国心生怨恨,他通过帮助党项元昊去攻打自己的祖国以换取个人功名利禄,张元为元昊出谋划策,充当其帮凶的丑恶形象,永远印在历史的长廊中。当然对于本人来说太简短了,毫无新意,我要想个长一点,内容丰富一点的评价出来。好,以下才是我自己对张元的看法。
有关张元的记载,吴广成的《西夏书事》对其事迹记载较详。但在《宋史》中,由于作为“宋奸”的存在,只有几段话的描述,历代诗词选均不收录其诗,诗文残篇断简及事迹仅存于宋人笔记中,如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南宋岳珂《桯史》等笔记中 。毛泽东1935年10月所写的《念奴娇 昆仑》其中之"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其实是为张元《咏雪》诗的化用。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说到投敌叛国,早在元昊的父亲李德明时代,在宋朝的失意文臣武将和知识分子投奔西夏屡见不鲜,而到元昊统治期间数量更是日渐增多。所以张元、吴昊等人的出走并不是个别案例,只是张元比较突出,受到重用。那么西夏的建立,其实不是单独党项一族的统治,而是党项为主,汉族各阶级分子为辅的蕃汉联合统治。
西夏的独立与北宋之战,是当时历史必然性,并非少数一两个谋士出谋划策就能导致的,辽国、西夏、北宋这三方都是时和时战,宋朝和辽朝一开始都试图想一口吃掉西夏,但是都失败。在这主要说一下宋朝的,宋朝经过最初三连败后,认识到了西夏的实力,开始转入防守同时伺机蚕食西夏周边要地。公元1071年,准备了二十几年的北宋发动了五路伐夏和永乐城之战,结果打了个大败仗。再次转入守势,随后展开碉堡战术一点点蚕食西夏领土,不再冒进。这么一来西夏就坐不住了,开始主动进攻宋朝,结果这次换成西夏接连战败,宋朝接受了以前的教训,稳步推前,稳扎稳打,到了宋徽宗时期基本完成了对西夏的包围,只差最后一步灭夏了。不过很可惜,金朝的兴起打破了这一格局,北宋的突然灭亡使西夏绝处逢生,当然这是后话了。
楼主:天人啸剑  时间:2019-01-03 21:49:32
说完大方面的宏观背景,再说张元个人。同样是考场失意,科场逼反,有一位比张元的名气更大,他就是黄巢,一个让大唐王朝走向覆灭的男人。当然宋仁宗时期宋朝的统治很安定,非唐末可比。一个是造反推翻正统,另一个则是借外敌之手来毁灭。他们的厌世程度都是由于太想金榜题名引起的,他们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赏,大施拳脚地开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挫折和冷遇,他们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为难他们,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把原有的体制推翻,自己重新建立新的体制。如果为他们写下座右铭应该是“宁我负天下,莫天下负我”。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宋朝一根草,西夏一块宝,把对体制的仇恨,变成行动力,并成为一生目标,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张元可以算是最记仇的叛国者了。以上便是我的个人看法。

楼主:天人啸剑

字数:4065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9-08 00:32:54

更新时间:2019-01-03 21:49:32

评论数:39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