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想发财不得不读的一本书:胡雪岩经商的智慧!!(每日保持更新)

想发财不得不读的一本书:胡雪岩经商的智慧!!(每日保持更新)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商山下 525楼 2014-08-12 20:04:53
楼主文字风格类似当年明月
-----------------------------
高看我了。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王有龄的“名”和“利”

虽然胡雪岩结交王有龄纯粹是一场“生意”,他将王有龄作为一个可以利用的“商品”,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那二十年守望相助、绝不抛弃的誓言,绝对是“货真价实、真不二价”的。
如今王有龄死了,身为他最好朋友的胡雪岩,在好好照顾他家眷的同时,胡雪岩还要为他争两个字。这两个字,他们分别是:名和利。首先说“名”:说实话,这件为好朋友正名的事情,胡雪岩办起来还是很容易的。根据清朝的法度,朝廷在表彰忠烈的时候,自然有一套正规的恤典。而像王有龄这样的“杰出代表”,自然受到了朝廷的重点照顾。除了给予一笔不菲的奖金外,那些赐谥、立传、祭祀之类的事情,更是一件也不能少。除此之外,在胡雪岩的强烈建议下,朝廷赐予王有龄子孙“骑尉”的职务,并且世袭罔替,一直到大清朝倒闭为至。
当然了,除了替王有龄讨要“荣誉”外,对其他人的“惩罚”,胡雪岩也是毫不客气,甚至不惜越权,也要拼死一战的。这位让胡雪岩咬牙切齿、痛恨一生的人,就是“安越军”的最高统帅——李元度。
在胡雪岩眼中,如果不是李元度见死不救,始终不从江西出兵,杭州城也不会弹尽粮绝,杭州城也不可能会失守;此外,李元度做着浙江的官,拿着浙江的饷银,却给江西的官员卖命,这是一个什么情况!如果不狠狠处罚他,王有龄的在天之灵何以安息!浙江所有的百姓何以平愤!大清的“忠君报国、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何在!
在胡雪岩的全力攻击下,左宗棠与曾国藩最终接受了他的意见,他们全力弹劾这个叛将李元度,最后让他发配充军,并且差点客死异乡。出气了,胡雪岩的这口气,它终于出来了!以上,王有龄的“名”也有了,胡雪岩的“气”也出了,那么下一步,就该补偿王有龄的“利”了。殊不知,对比于王有龄的“名”,他的这个“利”,还真不是一般的难办。首先,咱们要先弄清楚一个问题,王有龄在活着的时候,他到底有多少钱?说实话,还真的不少。虽然在《清史稿》等文献的记载中,王有龄绝对不是一个贪官,但是,他好像也不缺钱,像“两袖清风、铁面无私”这样的词汇,好像也跟他挨不上边儿。像王有龄这样的一品大员、封疆重臣,他要是没有钱……不管你们爱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不管怎样,王有龄还是有不少的积蓄,他都放到哪里去了呢?
当然是放在了胡雪岩这里。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根据王有龄家属的说法,王有龄的大部分积蓄都交给了胡雪岩,放在了阜康钱庄里。当然了,王有龄的这种做法,就相当于是一种投资。王有龄相信胡雪岩的本事,再加上他们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所以王有龄非常信任胡雪岩,知道他不会辜负自己的厚望,会给自己一个不错的“收成”。
话虽如此,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王有龄去世了,那些他生前转托胡雪岩管理的钱,还算不算数呢?你胡雪岩会不会昧着良心,把这笔钱私吞了呢?
这些问题,王有龄家属和那些亲戚、朋友们,迫切想知道答案。
说实话,胡雪岩绝对是一个值得生死相托的好朋友,他也没有打算私吞这笔钱。但是现在实话实说,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原来,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放出去的钱很难收回来,就算能够收回来,但大家都有困难,所以胡雪岩只能够先收一半。因为这个原因,王有龄生前的所有钱财,总是很难顺利回笼。
话虽如此,但王家的人却不这么想。
这些王有龄的亲戚朋友们,他们只是单纯地认为:王大人向你胡雪岩手里投钱的时候,你可没说有这些困难;现在人走茶凉了,你连个说法也没有,这怎么对得起王大人的在天之灵?
后来,在这些王家亲属朋友的故意宣扬下,胡雪岩借钱不还这件事情,闹得是满城风雨。到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胡雪岩这是过河拆桥、落井下石,而且还有更难听的,说胡雪岩这么做,是不念旧情、丧心病狂,简直就是欺负王家剩下的孤儿寡母。
这些谣言是胡雪岩无论如何也吃不消的,而他自己也彻底地慌了。
要知道,胡雪岩是一个生意人,生意人最重视的就是“守诚信、重承诺”;而且他现在还处于左宗棠的“观察期”,要是不赶紧澄清这些事实,恢复自己的名誉,不用别人动手,只要左宗棠“倔驴”脾气一上来,他就立刻死无葬身之地。
好在虽然整个杭州城闹得是满城风雨,但是王夫人还是非常“信任”胡雪岩的。在王夫人的出面澄清下,只要胡雪岩能够帮夫君追回十万两银子,就算对得起他的在天之灵了。
如果放在以前,这区区十万两银子,对于胡雪岩而言根本不算事儿。但是现在不行呀,如今杭州城百废待兴,胡雪岩又不断地捐钱捐粮,所以他手中的现金现在所剩无几,根本就无法拿出这么一大笔银子。
虽然困难无比,但是胡雪岩知道,这是自己挽回名誉的最后机会,即使再困难,胡雪岩也要去做。否则的话,他的信誉就会一落千丈,以后谁还敢跟自己做生意,谁还敢把钱放在他手里?
从那以后,胡雪岩就拿着王夫人的那些欠条,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讨债之旅。当然了,有阜康钱庄的信誉、王有龄的荣誉在,这些借出去的汇款,都很容易收回来了。但是,这其中的一笔,一笔五万两银子的巨款,却始终收不回来。
因为这笔钱存放的地点,已经超出了胡雪岩的管辖范围,而且即使他有左宗棠撑腰,这些人也拒不还钱。因为在他们的背后,则有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利益群体,在给这些人撑腰。
这些“欠钱不还”的人,就是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大清最古老的金融信誉机构——票号。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第十七章 善后风波

票号的由来

在没有银行的古代,特别是清代,如果我们想存钱,只能去“北票号、南钱庄”去存。“钱庄”咱们前面已经介绍过了,现在我们再对“票号”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票号 ,又叫票庄或汇兑庄,是一种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根据历史书的推断,票号产生于明末清初,成形于乾隆、嘉庆年间,最后在道光年间正式出现。道光初年在山西平遥成立的日升昌票庄,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更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
随后,在山西平遥、祁县、太原等地,又纷纷出现了无数的票庄。后来,在这些山西晋商的团结一致下,他们彻底垄断了这一新兴的产业,通称天下票庄为“山西票号”,外国人更是直接称其为“山西银行”。
毫不夸张地说,在鸦片战争爆发、资本主义没有来到中国前,这些“山西票号”们,他们一度操纵了整个大清王朝的经济命脉。然而,票号这一切的丰功伟绩、光辉岁月,都伴随着南方市场经济的风生水起,而被画上了一个凄惨的句号。
在南方钱庄兴起之前,票号一直是封建经济的重要金融机构。既然票号那么重要,那么它的业务重要基地,自然就在北京;而都扎根帝都了,自然要找最大的人、最牛的人做生意了,所以票号的主要业务对象就只有三种人,即清政府、皇亲国戚、达官显宦。
对比北方的票号,南方的钱庄正好相反,它们的业务对象主要是平民、商户、低级别的官员。
说到这里,咱们就不禁要问了,票号与钱庄,它们明明都是借钱的单位,服务对象却如此的南辕北辙、相差十万八千里,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稍微懂点儿地理、历史、经济常识的人,都能看出里面的端倪来。
自唐朝的安史之乱、两宋的变迁后,为了躲避战乱,中国的人口就开始了大规模南迁,再加上南方人特有的经济头脑,所以到了中国明、清时期,南方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以至于到了最后,北方逐渐丧失了经济中心的地位,却保留了政治中心的地位,这种中国特有的格局,直到现在也依旧如此。
在这种格局下,即使钱庄和票号都是银行性质的机构,但是由于南北方的差异,票号多官贷,钱庄多商家,这也构成了其南北争霸的局面:票号的势力不到江南,钱庄的势力也不许过江北,这也是它们之间公认的格局。
但是,虽然钱庄与票号的经营模式一样,利润分配一样,挣钱路数也一样,但是只要一细对比起来,钱庄每年的所得利润,与票号每年的利润相比,差了无数个等级,甚至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虽然钱庄与票号都是与银子打交道的公司,但是它们的做法,却根本不同。
首先,票号与钱庄一样,它也替官府管理一部分金银,而且无论时间多长,也都算短期存款,所以根本不用支付利息。而这些白来的银子,也会成为这些票号运营的资本。
可见,单从这个方面比较,票号与钱庄的运营模式是一样的,但是,对比它们的其他客户,咱们就能看出其中的端倪了。
来钱庄存钱的人,他们都是一些穷苦百姓、普通富商,他们非常注重钱庄的那点利息,甚至把存钱这种行为当成了一种投资的手段;而来票号存钱的,都是那些皇亲国戚、达官显宦,还有外省的一些豪强、富商。
要知道,这些人来北京存钱的目的,只是觉得世道太乱,怕自己的银子被别人抢走,所以才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存在北京,存在这座“理论上”不会被攻陷的京师里。
因此,这些人存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保住本钱,至于利息等其他的问题,则不在这些人的考虑范围内,所以他们要的利息特别低。
除此之外,在挣钱、放贷这个方面,票号与钱庄一对比,那根本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它们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且相差了无数个等级。
票号是如何“生钱”的呢?当然也是通过放贷。但是,对比钱庄小打小闹的放贷,票号每笔放贷都异常凶猛,它们主要是放“京贷”,放那些大清官员们的贷。而且,这种放贷的利息,那是相当的高,甚至高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比现在任何的高利贷,都要可怕得多。
比如说,你跟山西票号借了一万两银子,这个高利息咱们先单算,在拿到这笔现金前,人家直接拿回三成的回扣。也就是说,明明你借了一万两银子,但是票号只给你七千两,到还款的时候,你还得按照一万两的利息来还钱,谁让你急着借钱呢!
可见,票号的利息如此之高,比现在任何的高利贷都要可怕!但是,那些借钱的人,他们倒是心甘情愿,且无怨无悔的。
因为向这些票号借钱的人,以那些京城的穷翰林、郁郁不得志的官员为主,只要他们一当上官,完全可以连本带利、全数归还。
咱们以曾国藩为例,虽然他后来官运亨通,当上了四省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算是位极人臣、甚至有点功高震主了。但是在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他也曾经跟无数北漂一样,也曾穷困潦倒、家贫如洗、一蹶不振,甚至没有未来。
那么,对于曾国藩这种穷鬼,票号到底借还是不借呢?
当然借!
咱们前面说过,虽然曾国藩现在穷困潦倒,但终有发达的希望。何况,大家都在江湖混,什么事情没有见过,今天贬入冷宫,明日就可能位极人臣,再者说了,这种“雪中送炭”的情谊,可比什么都可贵。
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信誉够硬,我就贷给你一生幸福!
那么,万一曾国藩赖账,他就是没有钱还,这又要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如果一个穷翰林要借钱的话,一定要有人担保。而这个担保人,普通人是不行的,他一定要是个京官。只要这样,票号的人才能踏实地借钱,要是万一不还钱了,这些票号就会到都察院去参上一本,绝对让这个担保人吃不了兜着走。
那么,万一这个担保人也反水了,他就是耍无赖,不还钱,这又要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也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如果担保人反水,穷翰林不还钱,最后也没有人管的话,那么这些票号就会联合起来,说做官的不讲信用,从此再也不借。如果照此下去,那些同样需要借钱的穷翰林们,他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最后帮助票号一起讨债。
当然了,虽然票号的运营模式非常完美,但它也是有瑕疵的,也是有商业风险的。比如说,新官上任的时候,如果不幸出现了事故,他在路上死掉了;或者是贪污太狠,让上面革职查办了等。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朝廷统一认定为“天灾”,那些担保人也不会去承担,所以只能票号自己去赔钱。
话虽如此,但是这种微乎其微的“天灾”,票号又能遇到几回呢?而因为这些年战乱不断,那些存钱进票号而不幸死去的人,票号倒是遇到了不少,而对于这些人最后的遗产,票号却彻底换了一副嘴脸,即:能赖就赖,能不还就不还。
对于这些有朝廷撑腰的“无赖”们,胡雪岩能够讨回王有龄最后的遗产吗?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票号的讨债之旅

咸丰七年(1857年)时,为了对抗咄咄逼人的太平军,咸丰皇帝下令,封何桂清为两江总督,兼职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的巡抚。而在何桂清的影响下,王有龄的官职也发生了变化,他也成功地加官晋爵,成为了江苏的一省之主。
当然了,王有龄绝不会满足这么一个小小的官职,他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去京师,去帝国的中心当官,最后位极人臣、光宗耀祖,成为全中国的焦点。
为了这个目的,王有龄就委托胡雪岩让他替自己转五万两银子去京师,存在京城的一家票号里,而对于胡雪岩提出的“盲目投资、无花无果”的质疑,王有龄这样解释道:“反正我早晚也得去京城,这笔钱早晚会用到,就先存在那里吧。”
就这样,这笔五万两银子的巨款,就在胡雪岩的经手下,一直留在了京城。
可是现在,王有龄再也用不到这笔钱了……
那么,胡雪岩是不是能重新取回这笔钱呢?
一个字形容:难。
虽然京城的这家票号是胡雪岩的好朋友开的,但是他这位同行的“职业操守”,却跟其他的票号一样——胡搅蛮缠、彻底耍赖。
要知道,王有龄最初把钱汇过去的时候,原本是有存折的。可是后来,由于忙于战事,王有龄就把存折弄丢了。
虽然王有龄原本打算让这家票号给自己补办一张,但是由于战事的不断恶化,这件事也一直没有办成。直到王有龄战死沙场,这个存折也没有补办成功。
如果王有龄还活着,那么这一切都好说,再补一个存折便是。但是现在王有龄死了,正所谓“死无对证”,而且这家票号的信誉,也不是特别的好。
活着的王有龄,是在任的巡抚,票号自然要巴结他;但是现在王有龄死了,这家票号也就换了一副嘴脸了。而替王有龄要钱的胡雪岩,虽然在浙江一带算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但是在这座雄伟的京城里,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四等公民”。所以这家票号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并且对胡雪岩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好在胡雪岩的心理承受能力足够好,毕竟在人家的地头上,胡雪岩没有第一时间发飙,他只是告诉这间票号掌柜的:“你这么干是不对的,大家都是开钱庄的,要想把生意做大做强,第一要讲信用;第二要讲交情;第三要讲关系。如今你既没有诚信,也不管交情,甚至故意与我扯开关系,这样怎么可能做大做强呢?”
一听这话,票号掌柜的立刻就火了,他明明白白地告诉胡雪岩:“第一,我的诚信就是这样,关你屁事?第二,咱俩关系很一般,别跟我套近乎!第三,
你爱找谁找谁,没有凭证,老子就是不给钱,你能咋地!”
算你狠,这笔钱我要是拿不回来,老子未来跟你一个姓!
怒气冲冠、满腔愤恨的胡雪岩,他立刻写信给左宗棠,请求他出马,去跟这家票号打声“招呼”,念在王有龄为国殉难的份儿上,照顾他的遗孀。
左宗棠看到这封求救信后,当时就急了:怎么着!堂堂大清天子脚下,居然有这等撒泼耍无赖的混蛋!左宗棠立刻上疏朝廷,请求严惩这家票号。
后来,当朝大臣的和稀泥,这件事情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以那些人的势力,一个左宗棠,再加上一个胡雪岩,怎么能够与这群人对抗呢?到了最后,因为这家票号如数地归还了那五万两银子,所以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管怎样,胡雪岩终于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将好友的钱全数奉还。王夫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而其他人看到胡雪岩的表现后,他们也全都明白了胡雪岩的为人,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生死相托的好朋友、好知己。
在这件事情后,那些重创胡雪岩的流言蜚语全都烟消云散了,而阜康钱庄的信任危机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胡雪岩的生意开始步入正轨,并且越做越大了。
事后,胡雪岩花费重金替王有龄修了一个巨型坟墓,并在上面雕刻上了王有龄所有的英雄事迹,算作是对亡友尽的最后一份心意。
可惜的是,由于王朝的兴替,人员的变迁,现在这座显赫一时的坟墓,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如今的我们,只能通过历史记载上的只言片语,来重新回忆王有龄与胡雪岩,回忆他们之间那段生死相托、荣辱与共的岁月了。
狂笑一声,长叹一声,忧郁一生,悲哀一生,唯有你王有龄,才能与我生死与共!
百年之后,不论真假,王有龄与胡雪岩的故事,依旧永恒……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剃眉风波

处理完了义葬,告慰了王有龄的在天之灵,胡雪岩立刻提出了自己的第二件事——赈济灾民。
对于自己这种“搀行夺市、越俎代庖”的行为,胡雪岩对左宗棠解释道:“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把杭州城的经济繁荣搞上去,我们生意人才能有前途,才能有璀璨的未来。”
一听这话,左宗棠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虽然赈济灾民本不是一个小小的商人该管的事情,但是现在朝廷没有能力,也没有财力去这么做。如今胡雪岩却主动请缨,自愿为朝廷排忧解难,左宗棠当然欣喜若狂、乐观其成。所以到了最后,左宗棠高度表扬了胡雪岩一番,还称赞他有良心、有眼光、有见地。
有了左宗棠的首肯,胡雪岩立刻开始行动了。他在杭州城各处,支起了很多大锅,准备开设粥场,赈济施粥,救济那些无米下炊、饥肠辘辘的杭州百姓。
然而,胡雪岩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善举,竟然施出了一条人命。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最开始的时候,胡雪岩的这种施粥之举,确实受到了老百姓的夹道欢迎。从第一天开始,就有无数的市民来这里领粥喝,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很多穷困潦倒、无依无靠的百姓,干脆以领粥这种办法作为自己唯一的生活方式,以渡过这一难关。
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胡雪岩惊讶地发现,自己这么玩儿命地熬粥,就是把熬粥的师傅累瘫了,也无济于事呀,所以到了最后,胡雪岩决定了,他不熬粥了,改向灾民施米了。
为了更好地向灾民们施米,胡雪岩选择在杭州城内的江干、胡墅、上城、中城、下城等地施米。增加五个施米的地点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后来,正是胡雪岩的这种疏失,彻底导致了一场满城风雨、群情激奋的大风波。
胡雪岩施米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城。杭州城内那些穷困潦倒、无依无靠的难民们,立刻接踵而来。在他们的“帮助”下,无论是哪一个施米点,都是川流不息、人满为患的。而为了应付这些领米的人,胡雪岩还专门制定了一套取米的流程。
这个取米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在一个特地的场所,填报自己的姓名、年龄、家中人口数,然后领相应的米票;最后,再拿着这个米票去领米。
虽然这个领米的办法还不错,但是胡雪岩明显低估了那些奸诈小人的智商。因为有五个领米的地点,这些奸巧之人就趁机钻各种空子,不仅五个地方都去领米,而且还虚报人数,导致米粮分配极不均衡。
因为领取的米太多了,这些奸巧之人根本就吃不完,所以他们就做起了买卖。这些人不仅高价把米卖给别人,还低价雇佣人去胡雪岩那里领米,好从中赚取巨额的差价。
好好的施米善举,经过这些奸巧小人一搞后,不仅杭州城的社会风气开始动荡起来,真正需要领米的穷困百姓们,也流露出了自己的焦躁与不安。以至于到了最后,真正需要的人领不到,而这种小人却变得越来越多,甚至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面对这种即将崩溃的局面,胡雪岩急得不行。在一顿“病急乱投医”后,胡雪岩接受了手下人的建议,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即:凡是领过米的人,就要剃去一些眉毛,这样再来领米的时候,一眼就能认出来,也不好再做假了。
事实证明,这不是一个“好”办法,却是一个无比“馊”的主意。
当时在领米的人中,有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虽然这个人有功名在身,但是再牛的好汉,也要为五斗米折腰,所以到了最后,这个秀才也只能去排队领米。
后来,当这个穷秀才背着米回到家后,妻子看见他脸上少了一些眉毛,她就满脸不悦,就狠狠地奚落了他一番:“古人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今为了一点米,你居然把眉毛给剃了,简直白读了一肚子的圣贤书。”
听到这些话后,这位穷秀才气得浑身颤抖。他本来就觉得委屈,再加上妻子这种冷嘲热讽的言语,这些更让他一时想不开。当天晚上,这位穷秀才就在无比的懊恼中上吊自尽了。
穷秀才这一死,他自己算是解脱了,胡雪岩却彻底麻烦了。
穷秀才自杀的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大家普遍认为,你胡雪岩给人家这么一点米,却要把人家的眉毛剃掉,这就是在侮辱穷人的尊严,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流言蜚语,说那些施米局的人故意克扣施米,而且还当面侮辱穷人,甚至自己监守自盗,直接偷米出去卖……
天塌了。
要知道,这些猛烈的言论,侮辱穷人的事情,立刻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时间群情激奋,大家都跑到阜康钱庄门口,嚷嚷着要胡雪岩给一个说法,还要拔去那些施米人员的眉毛。
面对这种场面后,如果换成一个别人,估计早就跑路了。但是胡雪岩清楚,如果现在自己跑了,那么这个局面就再也无法收拾了,所以为了自己的钱庄,自己的信誉,胡雪岩也必须站出来。他要当面澄清这件事情,还大家一个公道。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但见在这愤怒的人群中,胡雪岩毫无惧色地走了出来。他双手作揖,先给大家鞠了一个躬,然后一没有推卸责任,二没有追究出主意的人,三没有威胁恐吓说以后不发米了,他只是告诉大家:现在出了这么一个乱子,这件事情是我们不对,米是我发的,剃眉毛也是我同意的,这种做法确实不妥,所以现在出现了什么事情,都由我亲自承担。
除了当面赔礼道歉外,胡雪岩还给每位剃了眉毛的乡亲奉上十两银子,以表示自己的最深的歉意,恳请大家原谅。
胡雪岩的这种诚心诚意的精神,彻底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百姓。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一场误会,胡雪岩的确是无心所为,而且他也有心改正,于是大家领了这十两银子以后,也就逐渐散去了,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剃眉风波,也就彻底平息了下来。
事后,我们从胡雪岩的这些举动中,我们能够看出来,胡雪岩绝对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更是一个信守承诺,绝不推卸责任的人。他不像现在的有些商人,嘴巴上说的比谁都好听,一旦动真格的,跑得比兔子还要快,天天干那种为富不仁的事情。
因为胡雪岩一生舍得钱财,更懂得与他们分享,所以杭州的百姓们都很喜欢他,大家都尊称他为“胡大善人”、“胡大财神”,更是对他敬仰万分,杭州城的河边上,更是特意为他立了一块石碑呢。
殊不知,为了立这块石碑,胡雪岩还狠狠地打了一场“架”。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举办义渡

在胡雪岩的无数的善举中,虽然有“剃眉风波”这种让他不愉快的事情,
但更多的事情,则是让胡雪岩欣喜若狂、深得民心的。而这一次胡雪岩的善举,就是在钱江上修了一座桥。在同治三年(1864年)前,钱江上是没有桥梁用来通行的。那个时候,
老百姓要想渡河,只能靠船这种最原始的交通工具。
话虽如此,但是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浩瀚的大江中,船只就像是一片浮叶,一个巨浪过来,那就彻底没了,何况还是“小船”这种更加渺小的交通工具。乘船的危险系数,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所谓“无风三尺浪”,即使是风平浪静的日子,钱江依旧是波涛汹涌、水流湍急;而一旦碰上大风大雨的天气,狂风卷着巨浪扑面而来;似银河决口,大海倒悬;又如同万马奔腾,飞驰而下;又似巨龙入海,惊涛骇浪,卷起无数尘沙。
总之,钱江那声音,那架势,让人真想放声高歌一曲:“风在吼,马在叫,钱江在咆哮,钱江在咆哮……”选择这种天气强行渡江者,绝不是征服自然的勇士,更不是打破常规的英雄,而是嫌自己活得太长。
实际上,更让当地老百姓害怕的,不是钱江的“天灾”,而是“人祸”。准确地说,是那些“黑司机、黑船夫”们惹的祸。
比如说,在雇佣船夫过江前,大家都商量好了价钱,也签署好了协议,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问题了。但是,只要是小船来到了江心,这些船夫们就再也不开了,船老大更是开始威胁大家,说什么“哥们儿家中辛苦,大家多多包涵,再给几个小钱,否则自己游回去”之类的话,趁机狠狠地勒索一番。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人多势众,本方屈指可数,所以当地的百姓只能忍了,他们只能再交一笔钱,买自己一个平安。后来,随着这种事情的不断升级,老百姓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而当地官府收了这些船夫们的“好处”,他们官官相护,先是对这件事情敷衍塞责,后来就不理不睬了。
这种官府消极应对、行政不作为的局面,一直到胡雪岩出手为止。
早在胡雪岩当学徒的时候,他就深知这种“黑船、黑司机”的劣迹。那一年,胡雪岩从杭州回老家,他也同样要坐船过江。
在这次乘船渡江的途中,当这艘船到达江中心的时候,船老大就开始故伎重施了,但见他把船桨一扔,开始玩命诉苦,最后开始挨个要钱。
在这种情况下,胡雪岩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只能乖乖掏钱。但就在这个时候,胡雪岩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钱包被人偷了,他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也全部丢失了。这样一来,胡雪岩彻底的身无分文了。
因为身上没钱,胡雪岩自然付不起“第二次”摆渡的钱了。所以到了最后,胡雪岩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苦苦哀求、好言相劝,希望这位“好心”的船老大,能够放自己一马。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可惜的是,不管胡雪岩如何装可怜、博同情,这位船老大还是不肯放过他。船老大逼着胡雪岩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用来抵押自己的船费,而且由不得胡雪岩不同意,这位船老大直接动起了手,准备强行剥光胡雪岩所有的衣服,让他一丝不挂,光着腚下船。
眼看胡雪岩就要颜面荡然无存,就在这个时候,胡雪岩旁边有一个衣着华丽的商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所以他掏出自己的钱,代替胡雪岩购买了一张船票,这才保住了胡雪岩的清誉和颜面。
事后,胡雪岩顺利回到家后,他直接被气得卧床不起了,还差点儿气死过去。幸亏金老太太请得名医为他调治,胡雪岩这才慢慢地康复过来。后来,在家人的不断劝说下,胡雪岩这才渐渐释怀了。
但是,每每想到这件事情,胡雪岩都会咬牙切齿,久久不能释怀。胡雪岩清楚地知道:这是他自出生以来,受到的最大的耻辱。从那以后,只要胡雪岩从这个渡口经过,他就想发自内心地大吼:“你们这些该死的黑船夫,给我等着!”
后来,胡雪岩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也渐渐的有权、有势、有钱了,而就在这个时候,胡雪岩清楚地知道,自己报仇雪恨、洗刷屈辱的时候到了。
同治三年(1864年),借着在杭州城行善举的时机,胡雪岩突然宣布,他要在钱江兴办义渡,让老百姓们免费乘船渡河。
为了履行自己的诺言,胡雪岩先后共掏了十万两银子,先在杭州廊庙与西兴之间,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渡船码头。然后胡雪岩又购买了数艘“方头平底渡船”,用来当作这里的运输船。
这种“方头平底渡船”,是当时西洋的最新科技产物。它不仅速度快,而且行驶更加平稳,所以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欢迎。而且胡雪岩对摆渡者分文不取、一律免费,这更加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夹道欢迎,甚至是顶礼膜拜。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有了这种免费、安全且平稳的大船,谁还愿意坐那些黑心、危险且颠簸的小船呢?
这一下子,轮到那些黑船夫们着急了。
从胡雪岩颁布这一政策第一天起,这些靠摆渡为生的黑船夫们,就没有睡好一天觉。如今胡雪岩让渡船免费了,这不是砸了自己的饭碗吗?如果照此下
去,自己就彻底没有了收入,我们且不是要饿死街头、暴尸荒野吗?
于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这些黑船夫们聚集在了一起。他们商量着未来怎么办,如何才能阻挠、破坏这次义渡的进行。当然了,这些黑船夫们也非常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根本不得民心,所以“明”的抗议,那肯定是没有用的,所以只能玩儿“阴”的,只能暗中破坏胡雪岩的这一善举行动。
就这样,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这帮黑船夫们,他们偷偷地来到了胡雪岩刚刚修好的码头上,将这里的建筑物全部砸毁。
第二天,当胡雪岩知道此事后,他愤怒得脑袋直冒烟,声称一定要让这些犯罪的人尝到血债血偿的滋味;而当地官府得知此事后,他们虽然想袒护这些船老大们,但是他们更怕胡雪岩,所以到了最后,他们迅速立案追究此事。没过多久,官府就缉拿了几个为首的破坏分子,而其他从犯们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从那以后,那些黑船夫们彻底害怕了,再也不敢造次了,而胡雪岩的码头工程,终于可以顺利进行了,他终于可以为百姓办义渡了。
关于义渡事件,很多人就会说了,这么子虚乌有、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是不是后人为了替胡雪岩歌功颂德,才演绎出来了这么一段“莫须有”的故事吧。其实不然,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有很多关于这件事情的记载,胡雪岩的这次善举,完全称得上证据确凿,也实事求是。
段光清的《镜湖自撰年谱》中记载:“胡在钱江义渡的捐簿上首写捐银十万两,此事不做则罢,做必一劳永逸,至少能使受益五十至一百年。”如今的这段文字,依旧保存在杭州旧渡局的石碑上,它上面还刻着这次捐献者的姓名、银两,以及相关的事情等,这都是有据可查的。
除此之外,在光绪八年(1882年)应宝时撰写的《铸钱塘江义渡碑记》中,也对这次钱江义渡的情况,作了一个专门的记载:“钱塘义渡古未之有,同治三年,粤匪初退之后杭绅胡光墉时方主善后事,垂念钱塘江中,渡船以多得钱为利,人众载重,又不论潮涨风大,黑夜贪渡,往往至倾覆,虽悯之无法可拯也……”
上述这些记录,就是胡雪岩此次善举的重要证据。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胡雪岩频繁地熬粥、赠米、修码头,他这么频繁地“乐善好施”,除了普度众生、积攒功德外,他难道没有其他的目的吗?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xcgzyj 544楼 2014-08-20 08:15:27
顶楼主!
-----------------------------
谢!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乐善好施的真正原因

乐善好施,不管胡雪岩是从商业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高明的办法。从个人角度来说,多做善事,广交朋友,不仅能认清“钱财乃身外之物”的道理,还能够寻得人生真正的朋友,去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而从商业角度讲,社会的各种慈善事业,这不仅有着不言而喻的宣传效果,而且还能够打出自己公司的品牌,让自己的事业无往而不利,更上一层楼。
但是,对于胡雪岩的这种善举,很多人就会说了:胡雪岩之所以这么乐于助人,一是为他的公司打广告;二是他天性如此,他就是这么一位热心肠的人,所有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为,他很乐意去做,他也喜欢去做。
那么,笔者就要问了,胡雪岩这种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性格,到底是天生的呢?还是后天养成的呢?
当然不是天生的,要知道,胡雪岩跟你我一样,也是爱惜自己东西的人,哪里肯轻易送给别人。笔者觉得相信,胡雪岩在第一次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也要考虑很长的时间,也要向人类的自私之心挑战,而且要战胜这种劣根性,岂能说变就变。
但是,生长于贫穷家庭的人,才知道贫穷的痛苦;经历过战乱的人,才知道流离失所的可怕,而只有经历了这种痛苦与煎熬后,在看见别人吃苦之际,才能感同身受,去真正地帮助他们。
综上所述,笔者相信,胡雪岩在杭州的所有所作所为,不是炒作,更不是表演,而是他发自内心的表现。
单凭这一点,胡雪岩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圣贤”。
当然了,作为一个商人,还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商人,那么商人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赚取更多的钱,这才是根本。而只有对消费者下功夫,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他们的支持,最后赚取他们的钱财。要知道,在当时信息极度封闭,基本就是两眼一抹黑,在道听途说的背景下,胡雪岩的这种种善举,也可以说是一种炒作,一种企业的宣传而已,但就是这种“善意的谎言”,却让胡雪岩得到了不少实惠。从那以后,所有人都承认他是一个好人,一个胡大善人,也没有一个人去怀疑过他,而在百姓中口碑如此之好,胡雪岩的生意,怎么可能不兴隆,不财源滚滚呢?
单凭这一点,胡雪岩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商业鬼才”。
好了,既然杭州城的重建工作已经结束了,伤心的话题也过去了,咱们就聊一下轻松的话题,聊聊胡雪岩是如何做生意的,看看这位一穷二白、穷困潦倒的小商人,他是如何做到富可敌国,成为大清第一“红顶商人”的。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第十八章 “红顶商人”成功的秘密


胡雪岩的生意经

人们常说,学历代表着能力,但是在今天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除了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外,更要提高自己的“悟性”,因为只有这个方面提高了,我们遇见事情的时候,才能够不停地去琢磨,思前想后看问题,最后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胡雪岩,他就是一个“智力”不够,但是“悟性”却极高的主儿。
胡雪岩的悟性很高,而且他的悟性来源于生活,来源于那些耳闻目睹、可有可无的小事情。在别人眼中,这些不过是茶余饭后的扯淡,但是在胡雪岩眼里,这些烦琐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蕴含了无限的商机呀。而胡雪岩更是善于琢磨其中的意思,还把这些东西运用到实践中,最后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商业理论”。
在胡雪岩还是学徒的时候,某一天早上,他在西湖晨练时,遇见了有人在对练太极。这种神奇的中国功夫,立刻吸引了胡雪岩的注意力,他越看越新鲜,越看越觉得神奇,最后彻底入了神。
在胡雪岩的眼中,这种太极太“神奇”了,一个瘦巴巴的老头,一掌就撂倒了一个人高马大的壮汉,我要是也学习了这种功夫,那还不天下无敌了?虽然事后在老者的讲解下,胡雪岩才豁然开朗,原来不是这门功夫如何的犀利,而是太极知道如何“借力用力”,借用别人的力气,最后干掉对手。
好了,太极的故事讲完了,如果换成一个别人,也就该继续跑步,回家吃饭了,但是胡雪岩却喜欢继续琢磨呀。在苦思冥想数天后,胡雪岩终于豁然开朗,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理”,并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胡雪岩都将把这个真理,运用到自己的事业中。
所谓的“借力用力”,不一定要干掉对手,也可以运用对方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实现目的。
因为 “顿悟”,所以胡雪岩相中了王有龄,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他,因为胡雪岩清楚地知道,王有龄就是他需要的“力”。
要知道,杭州城内有那么多的钱庄,为什么大家单单选中阜康钱庄,因为阜康钱庄的背后有王有龄。有王有龄这位大清的封疆重臣,所以大家觉得放心,才把钱存给胡雪岩;也因为有王有龄的这个“力”,胡雪岩的生意才能蒸蒸日上,也就是为什么王有龄战死后,胡雪岩要千方百计地傍上左宗棠了。
借力使力、借风行船,如果想发展自己的事业,那就必须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力”,否则一切都是免谈。
通常,我们这种一般人听故事,只关注事情本身的趣味性,根本就不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而且,我们一聊起以前的事情,总是能够夸夸其谈,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个明明白白,但是我们却不深究其中的奥秘,更不会去想这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最后只能重复着历史的错误,进而深陷迷途,彻底不能自已。
反之,像胡雪岩这种不太读书的人,反而脑筋更加灵活,听到事情会闻一知十,也会去想这些事情背后的真正含义,这是很了不起的,真正达到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境界。
但是,虽然胡雪岩很聪明,他也是一块读书的料,但是他的聪明,终究是“小聪明”,而不是“大智慧”。
学海无涯,虽然读书者未必都能成功,但是不读书者,肯定一辈子没戏;即使胡雪岩能够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建立一个庞大的经济帝国,但是他毕竟没有读过书,很多事情他想不通,很多道理他也不可能明白,这些巨大的隐患,给他的结局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伏笔。
胡雪岩的经济帝国最后崩溃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读书少,视野狭窄。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坛子的故事

除了顿悟出“借力使力”外,胡雪岩还从一个更好玩的故事中,领悟出了一个商业上的大道理。
有一次,胡雪岩在茶馆喝茶,他听见别人说道:“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姓王的穷书生,他竟然娶到了一个金店老板的千金,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
太新鲜了!
要知道,在封建时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是必须要“门当户对”的,最次也不能相差太远。即使放在现在,他们一个是穷大学生,根本没钱的屌丝;一个是白富美,还是一个金店老板的富二代,这等级也差太悬殊了,怎么可能在一起呢?
但是,这就是事实。
原来,由于“一见钟情、一见倾心”这种东西在作祟,屌丝穷小子和金店白富美,早就两情相悦、以身相许了。但是,为了怕金店老板不同意,会棒打了这对鸳鸯,彻底拆散他们,所以这两个人在苦思冥想数天后,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首先,金店白富美拿出了一笔钱,作为这个“王屌丝”的启动资金,先把他打扮成了一位“高富帅”,还让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到自己的金店去买各种的金银首饰,而且绝不许讨价还价,一定要出手“阔绰”,这样才能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这样一来二去,突然多了这么一位出手“阔绰”的主顾,金店老板就开始“关注”他了。他觉得这位年轻人仪表堂堂,而且还财大气粗,一定是什么达官显宦之后,所以一直跟他套近乎,最后还主动问道:“王公子可结婚否?我有一个小女,年方……”
费了这么半天劲儿,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事后,在知道整个事情的真相后,虽然金店老板悔得用脑袋撞墙,但是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也就只能同意把女儿嫁给他了。
可是,这么一个穷小子,怎么可能买那么贵重的东西呢?
这个原因,居然非常的简单,在凑齐第一笔钱,购买第一笔金银首饰后,金店白富美就会凭借自己的关系,把这些金银首饰全卖出去后,然后用卖这些首饰的钱,去他老爹那里再买新的首饰。这样一边买、一边卖,看着购买的金银首饰很多,也显得很有钱,但是总资金一点没变,还是第一笔钱而已。
高,实在是高!金店老板的女儿太适合做生意了,这要是不继承自己父亲的产业,就太“暴殄天物”了。
以上,就是胡雪岩听完这个故事后,他的第一反应。当然了,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我们绝对不会像胡雪岩那样,开始琢磨第二反应、第三反应了。
在别人听完这个故事,一笑而过的时候,胡雪岩却把这件事情牢牢记在了心里,在反复琢磨后,他终于悟出了一条全新的生意经:
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
看见这句话后,某些死脑筋的人,他们就会问了:“八个坛子,七个盖,这怎么可能不穿帮?”但是,胡雪岩就有这个本事,这些坛子,就是他的生意,而那些盖子,就是他的手中的资金。如果一个坛子一个盖,胡雪岩即使有通天本领,也挣不来这么多的资金;但是循环利用手中的资金,钱庄的资金补漕运,漕运的资金补军火,军火的资金补蚕丝,这样资金转过来、转过去,看着哪里都不缺钱了,资金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实际上呢?就跟上面的金店白富美一样,看着钱挺多,实际上就是循环利用罢了。
在如今的这个社会里,但凡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们都深知此道呀!这些企业家为了发展壮大,他们就跟不同的银行贷款,眼看这个银行的贷款就要到期了,他们就从别的银行继续贷款,用新的贷款去还旧的贷款,所以到了最后,自己的钱越来越多,反正钱也不是他们自己的,只是循环利用,无限升值罢了。
当然了,胡雪岩的这种“坛子”理论,虽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为他筹集大量的金钱,但是这个办法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玩不好,它的危害也是无穷的。因为这种转移资金的行动,只要有一个小小的过错,就会导致整条资金链断裂,最后破产,因为虽然胡雪岩很有钱,但是这些钱毕竟不是自己的。
在不久的未来,胡雪岩的一世英名,就将毁在这条“资金链”上。
还是那句话,未来的事情,还是交给未来吧,至少此时此刻的胡雪岩,他在发现这条挣钱的“好办法”后,如果他不想再扩充自己的事业,他就不是那位“红顶商人”胡雪岩了。
而继钱庄、漕运、蚕丝、军火后,胡雪岩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穷人的钱庄——当铺。
殊不知,这还是一个“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开设当铺的原因

收复杭州后,慈禧太后“凤颜大悦”,她立刻对左宗棠进行了褒奖,封他为浙江巡抚,统领浙江所有业务。当然了,随着“老大”的升职,楚军上下所有的官员、士兵和那位商人,他们也都得到了嘉奖。
殊不知,有了钱了,士兵的烦恼也来了。
虽然收复了浙江,但是太平军势力依旧强大,上海、南京的战事也未见分晓,所以这些楚军,还是要继续出征的。
既然要行军打仗,那就是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因此这些银两就不能放在身上了,所以到了最后,这些士兵只能去钱庄存钱,而因为有胡雪岩这层关系,所以这些楚军的士兵,他们更愿意把钱存在胡雪岩的阜康钱庄里。
在这些存钱的士兵中,有一个士兵对阜康钱庄更是信任无比,钱存进去后,他连存折都没有要。这位士兵觉得,存折放在身上,这跟把钱放在身上无异,如果丢了就完了,既然大家都是熟人,你胡大人又是一个遵守信用的人,所以干脆替我一起保管存折吧。
听完这番话后,胡雪岩当即表示:“只要你看得起我胡某,看得起我阜康钱庄这块金字招牌,我一定好好保管你的存折和金钱,你设立个取钱密码(取
钱时说的暗号),然后放心便是。”虽然这个士兵“放心”地走了,但是他的这种“放心”,也就持续了半年。半年后,这名士兵在江苏不幸战死,他的战友找到了阜康钱庄,来向胡雪
岩说明情况,说同伴临终前嘱托,要把这笔存款寄回老家,以孝顺自己的父母。说完这番话后,这位士兵颤颤巍巍地说道:“当年的话,您还兑现吗?”毕竟没有凭证,只有一个口头协议,换成是谁,也是心里没底的。胡雪岩听到这句话后,他二话不说,立刻拿出阜康钱庄所有的账本,在查找清楚,暗号准确后,胡雪岩立刻把钱拿了出来,连本带息,算了一个明明白白。核对完数目后,胡雪岩又对这名士兵说道:“你是自己送过去,还是我们钱庄负责送过去?”士兵回答道:“如今我还有任务,实在没有时间去送钱,还是钱庄负责运送吧。”听了士兵的回复后,胡雪岩立刻答应,他立刻安排人去处理此事,把这些钱如数地送到了那位阵亡士兵的家里,并且不收取一分一厘的路费。
这下,胡雪岩遵守承诺的事情,就在杭州城炸开了锅,大家一听,怎么着?把钱存在阜康银行不但保险,而且连存折也不用拿!天下还有这等信守承诺的银行!所以大家全都闻风而起,全都冲到阜康钱庄去存钱。
在当时的杭州城内,大家见过排队吃饭的,也见过排队买票的,却从来没有见过排队存钱的,可以想象得到,阜康钱庄门前那条一望无际的“长龙”,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大家踊跃的存款下,阜康钱庄的资金越来越多,所以何掌柜(他居然还活着)就建议,把这些钱全都放贷出去,继续干咱们的老本行。
按理来说,何掌柜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毕竟钱庄干的就是这个活,就是挣存钱与放贷之间的利益差。但是,对于何掌柜的这种想法,胡雪岩却不同意,他还告诉何掌柜,以后咱们的钱庄:只存钱,不放贷。
一石激起千层浪,胡雪岩的这番话,彻底把大家打晕了!何掌柜更是困惑不解,钱庄存客户的钱,是要给储户利息的,如果不放款的话,钱庄就挣不到钱,这么干往里面贴钱,你是想让阜康钱庄倒闭吗?
当然不是了,除了那“八个坛子、七个盖子”的理论外,胡雪岩还有自己的想法,如今兵荒马乱,百废待兴,生意根本不好做,所以放贷的风险倍增,如果放出去的钱要不回来,那就会变成死账,死账就会导致破产,那样岂不是更惨?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小北的爱丢了 558楼 2014-08-28 01:15:50
楼主写的太好了!一直想在天涯看到关于胡雪岩经商的书,就不用老买书看了!继续更新楼主,大大的支持!希望这个帖子永远永远都不要删掉!!!,这样我以后就能经常看到了!!!
-----------------------------
多谢支持,我会更新完的。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以恶制恶

话说有一天,胡雪岩的当铺里来了一个人。此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一看就是一个“穷苦人”。这个“穷苦人”进了当铺后,但见他声音洪亮,且毫不客气地大喊道:“把你们掌柜的叫出来,我这里有一件祖传的宝贝,是太古时期商朝的古董,因为自己需要钱急用,这才先寄存在这里。”
由于胡雪岩的生意非常多,所以他不常来自己的当铺,当铺的所有事情,他都交给何掌柜去处理。何掌柜这么一听,来人口气不小,先来一套“先声夺人、下马恐吓”的组合拳,让本方心虚,好不敢讨价还价。
话虽如此,但是何掌柜什么人没见过,怎么会怕这种小小的伎俩,但是人家已经打上门了,如果不出门迎战,自己当铺的这块金字招牌,就算是彻底地毁了。
为了检验一下这件“稀世珍宝”,何掌柜就把这个人请到了雅间,准备好好地鉴定一番。这一鉴定不要紧,何掌柜彻底吓了一跳,这确实是一件没有见过的宝贝,所以何掌柜就问道:“这件宝贝确实不错,你打算当多少钱?”
一听这话,这个“穷苦人”立刻面露窘相,他含着眼泪说道:“这是我祖传的宝贝,如果不是我现在急需用钱,我绝对不会来当,否则以后赎不回来了,我都无脸去面对自己的列祖列宗,这样吧,为了以后我能再赎回来,我就少当点吧,最少三百两。”
“你还真敢要!”这件不知道为何物的东西,它也值三百两?一听见这个人狮子大开口,何掌柜气得直咬牙。最后,何掌柜婉转地告诉这个人,这东西虽然像商朝的古董,但是这毕竟是太古时期的“产物”,不是什么常见的物件,我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恐怕当不了三百两银子。
这个“穷苦人”一听这话,他的脸立刻就沉了下来,底气也更加足了,他对何掌柜大喊道:“既然您不同意当三百两,只能说您没有眼光,烦劳您把胡老板叫出来吧,我看看他是不是也不识货,也这么欺负我们穷人。再者说了,我是听说你们当铺信誉好,又不欺负我们穷人,我才来这里当的,今日一看,你们当铺都是一丘之貉,不过如此,告辞。”说完,这个“穷苦人”立刻站起身来,他转身就要走。
听完这番话后,何掌柜当时就蒙了。一想到胡雪岩的嘱咐,再加上这个人的连蒙带骗,何掌柜脑子一热,他就真的同意了,当时就付给了这个“穷人”三百两银子。
拿上三百两银子以后,这个穷人还得了便宜卖乖,他愤愤不平地说道:“要不是因为我着急用钱,我怎么可能会当这么少,这要换成平时,没有一千两银
子绝对不行。”说完,这个“穷苦人”拿着金钱,一脸不悦地扬长而去,从此
就不知所踪了。
事后,何掌柜越想这件事情越觉得不对劲儿:一个衣衫褴褛的穷苦人,他家里会有一个价值一千两的古董?他要真有这个东西,他能是穷苦人吗?一想到这些,何掌柜吓得全身冷汗直流呀,他立刻找来了很多的专业人士,让大家一起来鉴定一下,看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玩意儿?
众人在一顿鉴定后,果不出何掌柜的预料,这是一件赝品,也不是什么商朝的古董,更不值三百两银子,那个“穷苦人”根本就是一个大骗子,他把何掌柜给欺骗了。
事后,何掌柜非常后悔,因为损失了整整三百两银子,这毕竟不是一笔小钱,所以何掌柜立刻去找胡雪岩,一是向他汇报这件事情的经过,说自己看走了眼,白白被骗去了三百两银子;二是绝不推卸责任,请求胡雪岩严惩自己。
殊不知,胡雪岩接下来的表现,则完全超出了何掌柜的预料。
听完何掌柜的陈述后,胡雪岩什么话也没有说。他只是一面安慰何掌柜,一面让他安排一场酒宴,就说自己得到了一件商朝的绝世珍宝,让大家一起来共同欣赏,共同把玩。
一听这话,何掌柜又彻底地晕了。他两眼瞪着胡雪岩,一脸惊讶地问道:“这件古董是假的,咱们已经被骗了,如果再去骗别人,这样岂不是错上加错?”胡雪岩把脸一板,他严肃地说道:“你跟了我这么久,我的为人处世原则,你还不知道吗?谁说我要去骗人了,你照着吩咐便是,本人自有妙计。”“得了,我听您的。”看见胡雪岩有点生气了,何掌柜吓得不敢再问,他灰溜溜地赶紧准备去了。
没过几天,胡雪岩组织的这场盛大的宴会就开始举行了。这一天,杭州城里所有的社会名流、达官显宦们全都如约而至。而在杭州城的街头巷尾处,大家也都在谈论这次宴会。总之一句话,在胡雪岩的策划下,这场宴会可谓是家喻户晓、轰动全城了。
在这场宴会中,大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吃得也差不多了,而看着大家满怀期待的眼神,胡雪岩终于开始展示宝贝了。只见,在胡雪岩的一声命令下,一个当铺的小徒弟,他匆匆忙忙地跑到了二楼,准备把这件“宝贝”拿下来,让大家一起欣赏一番。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就在大家翘首以待、无比期望的时候,突然之间,一个悲剧发生了。但见这个小徒弟拿了“宝物”后,从二楼下楼梯的时候,这个小徒弟脚下一滑,他从二楼直接摔了下来,而他手中的那件“宝物”,也被摔了一个稀巴烂。
在这众目睽睽下,大家一起目睹了这一惨状,全都惊讶无比,进而惋惜不已:这么珍贵的古董,我们还没有好好地欣赏呢,竟然就这样摔烂了,真是太可惜了!
而面对这一幅场景后,胡雪岩先是吃了一惊,然后他马上拱手道歉,说什么“东西不小心砸坏了,害大家全都失望了,实在是非常抱歉,还请各位原谅”之类的话。说完之后,胡雪岩继续招呼大家重新落座,继续喝酒。
这件摔坏“宝物”的事情,就被胡雪岩轻描淡写地掩盖过去了,在场的各位达官显宦、各路豪强们,也都把这件事情忘记了。
但是,有一个人却“记住”了,他不仅记住了,而且还准备“第二次”进攻了。
这位准备重整旗鼓、再创佳绩的人,就是那位骗子同志。
没过几天后,胡雪岩砸毁古董的事情,就传遍了杭州城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也传到了那个骗子的耳朵里。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这个骗子异常兴奋。他心想着,上次就轻轻松松地骗了三百两银子,这才几天的工夫呀,没想到一个更大的发财机会就自己找上门了。于是,这个骗子立刻拿上三百两银子,还有那张损一赔十的当票,立刻迫不及待地冲到当铺里,希望赎回那件“损坏”的宝物。
刚刚迈进当铺的大门,这个骗子就大声喊道:“我来赎我的古董,这是三百两银子。”说完,他就把这些银子放在柜台上,然后等着看一场“好戏”。
可惜的是,这场即将上演的大戏中,这个骗子却是里面最悲催、最倒霉的那一个。
看见骗子“大驾光临”后,胡雪岩正坐在柜台里面,他不动声色地说道:“伙计们,咱们等待的客人,他终于来了,好好地看看这些银子,不要连银子都是假的!”
一听这“话中有话”的言语,这个骗子心里先是一惊,随后他强行故作镇静,装作没事一样说道:“您这是什么话?我今天来赎回自己的宝物,这有什么错吗?”
还装是吧,行,看你能装到几时。在检验银子无误后,胡雪岩吩咐伙计道:“去,把那件古董拿出来,现在就还给这位先生,这次要小心了,不要再摔碎了。”
胡雪岩话音未落,这个骗子心里彻底毛了,而看见自己古董“完好无损”后,那个骗子吓得脸色惨白,他战战兢兢地不断重复道:“怎么会这样?这个宝物不是摔坏了吗?它怎么完好无损呢?怎么会这样……”
胡雪岩冷笑着回答道:“那件被我摔坏的宝物是一件假的,为的就是把你引出来,如今你是坦白从宽呢?还是抗拒从严呢?你自己干了什么坏事,还是自己招供了吧!”话音未落,当铺所有的伙计一拥而上,立刻把这个骗子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看见自己无路可逃后,这个骗子只能束手就擒,随后他被送到了衙门里,并以欺诈罪被判刑。
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出来,不管如何美化胡雪岩,他采用的依旧是“以牙还牙、以暴制暴、以恶制恶”这种比较“极端”的办法。
那么,中国人讲究“上天有好生之德,得饶人处且饶人”这种比较“温和”的办法,孔子也讲究“以德报德、以德服人”这种温和的处世办法;而在这件事情上,胡雪岩却彻底与中国传统思想背道而驰,我们不禁要问:他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
当然对!
要知道,孔子虽然说过“以德报德”,但是他紧接着就说过“以直报怨”;就是说,一个人对你有恩,你一定要知恩图报,否则就是一个没有修养、不知道感恩的人;反之,如果别人对你不正直,对你不友好,你也不需要对他客气,否则就是纵容小人,让小人猖狂得意。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才是中国的圣贤孔子想告诉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正道理。
但是,现在的这些“读书人”,他们却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以君子自居,总是认为这个世界所有的过错,都是这些小人惹的祸,实际上,这完全错了。
在一个社会中,小人之所以得意,是因为君子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在一个社会中,所有的君子都尽到责任,那么小人肯定无所发挥的;而我们现在没有尽到责任,却还要怪罪别人,推卸自己的责任,这就完全违背了合理的思想,也与孔子所倡导的“反求诸己而已矣”的原则,彻底地背道而驰。对付小人,善良与正直是无济于事的;相反一定要用另一种方式:
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办法。 —— 当年明月
这句话,才是这个世界中的、唯一的公理和正义。就这样,胡雪岩在一点一点地经营着自己的经济帝国,虽然他想平静地度过余生,但是左宗棠绝对不会让他闲着,这不,他又来找胡雪岩的“麻烦”了。而这次的“麻烦”,就是历史上那场扬我国威、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就在大家翘首以待、无比期望的时候,突然之间,一个悲剧发生了。但见这个小徒弟拿了“宝物”后,从二楼下楼梯的时候,这个小徒弟脚下一滑,他从二楼直接摔了下来,而他手中的那件“宝物”,也被摔了一个稀巴烂。
在这众目睽睽下,大家一起目睹了这一惨状,全都惊讶无比,进而惋惜不已:这么珍贵的古董,我们还没有好好地欣赏呢,竟然就这样摔烂了,真是太可惜了!
而面对这一幅场景后,胡雪岩先是吃了一惊,然后他马上拱手道歉,说什么“东西不小心砸坏了,害大家全都失望了,实在是非常抱歉,还请各位原谅”之类的话。说完之后,胡雪岩继续招呼大家重新落座,继续喝酒。
这件摔坏“宝物”的事情,就被胡雪岩轻描淡写地掩盖过去了,在场的各位达官显宦、各路豪强们,也都把这件事情忘记了。
但是,有一个人却“记住”了,他不仅记住了,而且还准备“第二次”进攻了。
这位准备重整旗鼓、再创佳绩的人,就是那位骗子同志。
没过几天后,胡雪岩砸毁古董的事情,就传遍了杭州城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也传到了那个骗子的耳朵里。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这个骗子异常兴奋。他心想着,上次就轻轻松松地骗了三百两银子,这才几天的工夫呀,没想到一个更大的发财机会就自己找上门了。于是,这个骗子立刻拿上三百两银子,还有那张损一赔十的当票,立刻迫不及待地冲到当铺里,希望赎回那件“损坏”的宝物。
刚刚迈进当铺的大门,这个骗子就大声喊道:“我来赎我的古董,这是三百两银子。”说完,他就把这些银子放在柜台上,然后等着看一场“好戏”。
可惜的是,这场即将上演的大戏中,这个骗子却是里面最悲催、最倒霉的那一个。
看见骗子“大驾光临”后,胡雪岩正坐在柜台里面,他不动声色地说道:“伙计们,咱们等待的客人,他终于来了,好好地看看这些银子,不要连银子都是假的!”
一听这“话中有话”的言语,这个骗子心里先是一惊,随后他强行故作镇静,装作没事一样说道:“您这是什么话?我今天来赎回自己的宝物,这有什么错吗?”
还装是吧,行,看你能装到几时。在检验银子无误后,胡雪岩吩咐伙计道:“去,把那件古董拿出来,现在就还给这位先生,这次要小心了,不要再摔碎了。”
胡雪岩话音未落,这个骗子心里彻底毛了,而看见自己古董“完好无损”后,那个骗子吓得脸色惨白,他战战兢兢地不断重复道:“怎么会这样?这个宝物不是摔坏了吗?它怎么完好无损呢?怎么会这样……”
胡雪岩冷笑着回答道:“那件被我摔坏的宝物是一件假的,为的就是把你引出来,如今你是坦白从宽呢?还是抗拒从严呢?你自己干了什么坏事,还是自己招供了吧!”话音未落,当铺所有的伙计一拥而上,立刻把这个骗子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看见自己无路可逃后,这个骗子只能束手就擒,随后他被送到了衙门里,并以欺诈罪被判刑。
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出来,不管如何美化胡雪岩,他采用的依旧是“以牙还牙、以暴制暴、以恶制恶”这种比较“极端”的办法。
那么,中国人讲究“上天有好生之德,得饶人处且饶人”这种比较“温和”的办法,孔子也讲究“以德报德、以德服人”这种温和的处世办法;而在这件事情上,胡雪岩却彻底与中国传统思想背道而驰,我们不禁要问:他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
当然对!
要知道,孔子虽然说过“以德报德”,但是他紧接着就说过“以直报怨”;就是说,一个人对你有恩,你一定要知恩图报,否则就是一个没有修养、不知道感恩的人;反之,如果别人对你不正直,对你不友好,你也不需要对他客气,否则就是纵容小人,让小人猖狂得意。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才是中国的圣贤孔子想告诉我们的为人处世的真正道理。
但是,现在的这些“读书人”,他们却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以君子自居,总是认为这个世界所有的过错,都是这些小人惹的祸,实际上,这完全错了。
在一个社会中,小人之所以得意,是因为君子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在一个社会中,所有的君子都尽到责任,那么小人肯定无所发挥的;而我们现在没有尽到责任,却还要怪罪别人,推卸自己的责任,这就完全违背了合理的思想,也与孔子所倡导的“反求诸己而已矣”的原则,彻底地背道而驰。对付小人,善良与正直是无济于事的;相反一定要用另一种方式:
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办法。 —— 当年明月
这句话,才是这个世界中的、唯一的公理和正义。就这样,胡雪岩在一点一点地经营着自己的经济帝国,虽然他想平静地度过余生,但是左宗棠绝对不会让他闲着,这不,他又来找胡雪岩的“麻烦”了。而这次的“麻烦”,就是历史上那场扬我国威、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第十九章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起因

在一次次“领教”了洋人的船坚炮利后,大清政府终于被打醒了,他们终于明白了,要想抵挡住洋人的进攻,只有一种办法:
习得夷法,以夷制夷。
从打太平军开始,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整整经历了二十年的岁月,转了这么一个巨大无比的圈子,大清帝国的政治方针,才终于转回到了起点。虽然经过这么一顿乱搞,有点耽误事,但这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头。
早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时候,为了抵御外敌,扬我国威,曾国藩就改变了自己先前的思想,他在安庆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军事工厂:安庆军械处,用来制造洋人的子弹和火药。
同治四年(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建了江南制造总局,这是当时最大规模的洋务企业。经过不断的完善后,这里共“建造衙、廨、厂、坞、洋房等八十余所”,局内设有铸铁厂、打铁厂、合成铁器厂、水缸厂、磨具厂、枪支厂、火炮厂、钟表厂、帆栏厂、土砖厂、舢板厂等十六个分厂,工人最多时,可达二千八百余人。
在李鸿章的一手创建下,此工厂不仅能够独立制造枪炮、弹药、水雷、机械等战争物资,而且还设有翻译馆、广方言馆等文化教育机构,堪称世界一流。但是,虽然江南制造总局鼎盛无比,但是其内部的管理制度,还是那套“中国特有”的企业制度。
在浓厚的衙门陋习的管理下,江南制造总局的成本暴涨。当时这里每生产出一支步枪,成本竟高达 17.4两白银,而从外国购买一支同一型号,甚至更先进的枪支,也就不到十两银子。
堂堂大清第一制造局,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居然创造了造枪不如买枪的奇迹,这真是闻所未闻,也创造了古今未有之格局。
后来,经过了后世的不断总结,我们知道了这里生产成本暴涨的原因,归结起来有四:
第一,生产原料依靠进口严重,本土几乎没有任何贡献,这也导致了成本的居高不下。
第二,吃拿卡要严重。包括胡雪岩在内的所有官员,他们在采购的时候,都大吃回扣,甚至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即使严惩了他们的“首恶”,最后也无济于事,于事无补。
第三,人员薪水偏高。这个问题很好理解,那些来华工作的洋人,工资一定要非常的高,否则人家千里迢迢地过来干吗?除此之外,中国要是有技术骨干,咱犯得着求洋人吗?
第四,机构臃肿严重,这也是成本高昂、质量低劣的最根本原因。
官员的增多,却没有提高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作效率,反之,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些官员就会推诿扯皮、拖拉积压、吃拿卡要、议而不决,总之一句话,错不在我,跟我无关。而在平时的生活中,这些官员更是互相攀比、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天天公款吃喝,谋取自己的那点利益。
在这些官员的共同努力下,曾经显赫一时的江南制造总局,被他们搞得纲纪废弛、乌烟瘴气,而大清的唯一的那一点富国强民的梦,也被这些官员击得粉身碎骨、荡然无存。
呜呼,对于未来的那场丧权辱国、丢人现眼的甲午海战,一百个历史学家,能够找出一百个失败的原因。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有些战役的结局,实际上早已注定了。
不管怎样,虽然造价昂贵,而且质量低劣,但是至少我们还能够制造出震惊世界的洋枪、大炮,但是有的东西,不是你想造,就一定能造得出来的。
这种东西,就是大海的王者,驰骋于千里海域的战舰。
楼主:京城说书匠  时间:2020-03-19 15:11:12
@xcgzyj 568楼 2014-08-31 15:23:38
楼主更新的一段是在借古讽今吗?
哈哈哈!开个玩笑!
-----------------------------
不敢不敢,只一句,历史是想通的,不要以为我们比古人高明多少。。。

楼主:京城说书匠

字数:27810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4-04-11 22:03:00

更新时间:2020-03-19 15:11:12

评论数:89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