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王以哲之死(连载)

王以哲之死(连载)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谷小中 2015-07-15 19:17:44
《匠心独具》
——施原《王以哲之死》读后感
原著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no05-348318-1.shtml
作者 木益生
自从打算为施原前辈写的这部《王以哲之死》写一篇书评,从而开始阅读这本书至今已经有一个多月,书评的写作却一直迟迟没有下笔。
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工作上的事务非常繁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内心始终感到为这本书写书评非常不容易,实在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为这么......
-----------------------------
谢谢木益生老师的中肯评价,受之有愧.
原本就只是从历史故纸堆中翻出一些材料,拼凑着在天涯上献献丑,与大家同交流交流,达到共同娱乐的目的.
看起来,木老师对此费了更多的心血.十分感谢,十分感激!
其实,电台的故事一段,本就取舍不定.插进去,就把高潮中的西安事变突然转向,让人不舒服.拉掉,又少了一段前因后果,想说的事又缺了一大截,这正是我为难之处.木老师果然一眼洞穿我的尴尬之处!
感谢!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囚蒋与释蒋
4.和平释蒋(6)

日本人所谓的《何梅协定》经历过以上这些程序吗?
再说,日军二级战犯酒井隆后来在二战军事法庭被判处极刑,捏造所谓何梅协定就是他的一项罪名,二战法庭审判事实上驳斥了签署协定的捏造行径!当然,这酒井隆还是济南惨案的制造者和香港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中、英两国都要判他极刑。他罪恶多端,死有余辜!
我们揭穿了虚假的何梅协定问题,如果大倭国朋友听了不爽,觉得有不同看法,可以拿双方签字的《何梅协定》的正式文件来驳我们。如果真有《何梅协定》,大倭国朋友更可以拿中外媒体新闻发布会作证据。但是,千万别把网上流传那些据说是订立《何梅协定》的照片拿出来出丑!那些照片根本与签署“何梅协定”无关,是移花接木的典型。谁愿意出头指出照片的日期和地址?说说看,照片上是谁与什么人谈什么事?我们可以清楚地告诉日本朋友:那些照片根本不是签字仪式。子虚乌有的《何梅协定》根本就没有签字仪式,没有新闻发布会!
所以,我们相信,如果某些日本朋友到现在还固执己见的话,就一定还要碰壁!
虽然,此事不能不提,不能不澄清真相,但逼竟不是本文的主题。我们讲到此,还要回过头来继续讨论西安事变。
张学良在机场对宋子文提到 “四项条件”的说法与蒋介石在《西安半月记》中的说法及宋子文的记述都略有出入。记录表明:
从端纳离开到12月19日的五天之内,张学良与蒋介石又见了 9次面。张学良每次都要求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八项通电上签字,然后就宣布释放他!谈要到第 9次时,张学良让了一步。他对蒋说,“前所要求之条件,最好请委员长加以考虑,择其可行者先允实行几条,俾易于解决。”并明确告诉蒋:“八项主张”的后四条可以不提,但前四条必须坚持。
蒋介石见张松动,也就口气缓和下来,但依然不正面回答,而说道:“余不回京,任何一条皆不能实行,亦无从讨论,不问为八条四条也。”
蒋介石这是一种滑头的表示。不过他暗示了或有某种回旋的余地。但那暗示依然淹没在以下的强调中:不让自己回南京,说什么也没用!
宋子文以私人名义来西安。当然,他绝非是私人到西安探亲那末简单,此来当然是要双方摆条件,进行交易的,其中奥妙只有当事人内心清楚。这奥妙在于:一切与宋子文之间的交易,表面上都只是私人交易,而不是与政府之间有什么条约关系!相信他,就谈,不相信他就不谈!但,在张、杨及中共眼中,宋子文又是能既代表政府说话,也能代表蒋介石说话的人。他的人脉很广,而且当过行政院长,当过外交部长,处理应急事务手腕灵活多样。他是西安方面能够接受的人物。于是如何解决“条件”的题目最终交到了宋子文手里,他自有一套主意。经过多方接触和讨价还价,他最后理出了初步头绪。
宋子文记下了当时的情形:
“我拜见委员长,他称已答应汉卿:(1) 允其军队开往绥远。(2) 召开大会讨论四项条件。(3) 改组陕西省政府,由杨虎城提名人选。他要求我与张、杨二人讨论此等事项。”
从宋子文的记述看,(1)(3)两点是蒋介石给张杨的特许,但不属于八项通电中的条文。第(2)是涉及 “四项条件”。蒋介石表明自己是持反对态度,但同意把这四项带回南京,交给大会讨论。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囚蒋与释蒋
4.和平释蒋(7)

蒋介石表明自己是持反对态度,但同意把这四项带回南京,交给大会讨论。
在另外的记述中也说到,蒋介石表示本人不同意“四项条件”,他只是答应张学良,等他回南京后把“四项条件”交给大会讨论表决,而且在表决时他一定投反对票。蒋介石在这里是表了态,但由于和平之后蒋介石和张学良一离开西安,西安城就发生了重大意外,也就是发生了22兵变。那事变改变了历史进程,蒋介石在南京建议召开最高会议讨论“四项条件”的许诺,就没有必要兑现了。那就成为后人批判蒋介石背信弃义的依据。
我们继续谈宋子文的使命。通过各方交易形成初步意见后,宋子文于21日急匆匆地赶回南京。
就在这几天,中央军的精锐部队已进入潼关并集结完毕,战争阴云笼罩在西安城头。中共中央军委 毛泽东在19日眼见得形势严重,就向张、杨提议先东后西的作战计划,以解决战争危险。
20日这天,即所谓和谈大限期满之日,虽然蒋鼎文传达的蒋介石签发的再停战三天的手令,但中央军并没有执行,而发起了进攻。蒋介石的停战三天的手令之所以被拒绝,或许是因为,他们认为:被俘长官是不自由的,其任何命令都是无效的。这天,东北军不敌中央军46军董钊的第28师的进攻,华县失守,据守华县火车站的三个连东北军全部战死。此举令张学良大为震惊,他意识到东线的战局确较西线更为危险,决定采纳毛泽东19日提议的先东后西的作战计划。21日,进驻延安地中共中央,同时调集红军南下增援张、杨。同一天,在甘肃北部的红军主力也开始集中到庆阳、环县一带,准备协同王以哲67军打击胡宗南。22日,张学良明确向周恩来提出,首先进行东线诱敌深入,进行决战的建议: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尽力迟阻中央军于临潼、渭南,待东北军主力集中到位,红军也到达指定位置后,就向进入潼关的中央军展开决战!

陕西华县

此时,张学良把打胜仗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红军身上了。他向周恩来要求:此役之决定关键在红军。红军务必尽快于十天内集中长武、邠县,再十天赶到咸阳、兴平补充被服、子弹。周恩来向毛泽东通报敌情后,毛泽东于22日迅速复电周恩来,说明:“红军正向南急进,二十天内准可集中咸阳”,“罗炳辉、肖劲光、谢嵩三部箝制胡宗南,必要时宋时轮亦加入”。
至此,红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三位一体,联合对国民党中央军作战的局面迅速形成。而且在前一天,战事已经发生。因西安事变而引起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似乎不可避免。
原来,就在21日,桂永清指挥的中央军校教导团攻占渭南。不过,战争又马上停止。
战争突然止步的原因是,宋子文与张学良初步达成的协议已经发生效力。按协议,12月22日,宋子文、宋美龄兄妹将到西安接回蒋介石。到此,和平解决事变的曙光出现了。
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奉命紧急收兵,并退出渭南,以营造和平的气氛。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囚蒋与释蒋
5.和平释蒋(8)

自从上年11月1日遭杀手孙凤鸣的枪击而出国养伤以来,汪精卫已经在欧洲地渡过了一年多怨恨交加的日子。汪精卫与蒋介石合作共事不是一年半载,而是十几年了。但每逢国内政局不利,或是与蒋介石呕气,汪精卫的第一反应就是往法国往欧洲跑,一跑就发誓永不过问政治,誓死不回头。但一挨到蒋介石或倒霉、或出洋相,他便认为机会到来,就要动身回国,来收回被蒋介石霸占的权利地位。这事算下来,已经是第四次了。
最早是在1926年3月,蒋介石利用中山舰事件打击并戏弄了苏联顾问团,还将苏联顾问季山嘉驱逐回苏联,换回鲍罗廷。此时,汪精卫是广州国民政府 和军事委员会 ,见蒋介石如此胆大妄为,第二天,他就想找李济深、朱培德等人,要他们出头替自己把小小的蒋介石拿下处分。那知,不但李济深、朱培德,就连李宗仁、谭延闓、程潜、李福林、黄绍紘、白崇禧等等大小军头都站在“小蒋”一边,看自己和苏联顾问的笑话!汪精卫一气之下逃亡法国。一年之后,看到就定都南昌还是武汉问题,蒋介石与鲍罗廷闹开了,恶言相向,都想撕对方的脸。汪精卫发觉,那时双方均有求于自己,于是决定还乡当领导!在1927年2月他经苏联面见斯大林后,于4月初回到上海,分别与老蒋和陈独秀商议如何共享权力的大事。那是他下野出国后第一次回国,以图东山再起。
不料,这次回国的汪精卫混得十分狼狈。首先是因言语不合,他挨吴疯子吴稚晖的一顿臭骂,还受弹劾要剥夺自己参加中央全会的资格,汪精卫于是选择了武汉革命政府去当领导,但不料,日子十分艰难。随后,武汉政府打烊歇业,而同时南京的蒋介石也遭同伙的压迫而下野了。但取代蒋介石在南京政府掌实权的是西山会议派加桂系军阀,他们到处通缉逮捕这位左派汪领导。无奈,1927年12月汪领导再次悄悄逃亡法国。直到1929年,因发生蒋、桂战争和蒋、冯、阎中原大战,汪精卫闻到了气味,觉得星云女神在向自己招手。于是他及时赶回香港和天津对反蒋战争进行政治思想的指导。这是北伐以来他第二次回国。但却又因反蒋势力连连败绩,而汪先生想把东北军拉到自己一边的企图又破了产,他被迫再次溜出国门。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囚蒋与释蒋
5.和平释蒋(太长一次发不完,续前)


好不容易, 1931年918事变发生,国民党中央 胡汉民及各路军头向蒋介石追责,蒋介石引咎辞职。胡汉民担心南京风险难料,遍坚守广州根据地不动摇,机会终于落到汪精卫身上。他第三次回国摘桃子。这次如愿以尝,他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 的身份兼任了大权在握的行政院长。但好事多磨,正当他要施展宏图时,却不料张学良弃守锦州,又拒绝奉命保卫热河!这责任谁来负?汪精卫不愿意替张少帅承担恶名,同时也感到形势如此危急,他实在无力应付,于是再次掴乌纱帽,要请病假赴德就医。假是准了,乌纱帽想掴也掴不掉,行政院长的乌纱帽还继续戴在他头上。三个月休假结束,汪精卫照样回来。这只算是例假和出差,没有下野,也没有发生乌纱帽更叠,所以即使有出国和回国,仍不能算他又了搞争权夺利的还乡团。只是,国难连连,回国后汪行政院长许多事处理不好,从而招来骂声一片!终于,爱国愤青孙凤鸣向他开枪射击!事件中,光荣负伤的汪精卫卸职到德国、意大利养伤。



刺杀汪精卫的爱国义士孙凤鸣记念碑

还好没多久,西安事变发生!在海外呆了一年多的汪精卫 听说这次老蒋可能真的“光荣”了,于是他决定第四次拉起还乡团,赶回来拯救国家。德国元首希特勒先生在第一时间召见了这位汪老革命。汪精卫同志向希特勒说,如果德日支持他回去领导中国,他就会让中国加入轴心国阵营。希特勒龙颜大悦,他一方面安排汪精卫回国,一方面命令在中国的一百多人的德国军事顾问团推动何应钦赶快进攻西安,确保根除与苏联勾勾搭搭的蒋介石。老希不希望中国有像蒋介石那样既亲英美,又与苏联勾勾搭搭的势力。
1936年12月22日,汪精卫从意大利动身回国。他要与前一天离开南京去达西安的宋氏兄妹赛跑,争夺对中国命运的控制大权!只可惜,那时没有波音767,也没有空客320,而且德国、意大利离中国太遥远了,回国飞机是有一站接不着下一站,折腾了许多日子!这是汪 最不利的方面。但宋氏兄妹面临的难题要严重多了,绝不仅仅是缺洲际飞机问题那么简单了。所以,这场汪 与蒋委员长的政治赛跑,究竟谁胜谁负,就真的是太难预测了。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更正:

1936年12月22日,汪精卫从意大利热那亚动身回国。他要与前一天离开南京去达西安的宋氏兄妹赛跑,争夺对中国命运的控制大权!只可惜,那时没有波音767,也没有空客320,而且德国、意大利离中国太遥远了,回国只能乘波士坦号邮轮回国那条路,中间要折腾了许多日子才能到上海!这是汪 最不利的方面。但宋氏兄妹面临的难题要严重多了,绝不仅仅是缺洲际飞机问题那么简单了,而是活命问题,是有没有回程的问题。所以,这场汪 与蒋委员长的政治赛跑,究竟谁胜谁负,就真的是太难预测了。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还有错:
他要与前一天离开南京去达西安的宋氏兄妹赛跑,==》他要与同一天离开南京去达西安的宋氏兄妹赛跑,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囚蒋与释蒋
5.和平释蒋(9)

这样,该轮到蒋、宋家族忙碌了。12月21日宋子文回南京汇报后,行政院代理院长孔祥熙次日就发正式文书给張學良,劝他在圣誕節前後,送蔣委员长还京。
第二天,也就是12月22日,蔣委員長夫人宋美齡与宋子文、蔣鼎文、戴笠同行,踏上前途未卜的旅程。他们从南京飛往西安,要会晤張學良、周恩來等人,希望能谈妥保证蒋委员长安全回南京的事。
当天下午,宋氏兄妹一行飞抵洛阳后中途停下,他们要接端纳登机同行。宋美龄看到机场轰炸机罗列待发,一派杀气腾腾的战争气氛。她很担心,就怕那会影响自己的使命,于是要洛阳空军暂停轰炸行动。她警告说:“未得委员长命令,切勿派飞机飞近西安。”
当和谈代表团专机临近西安上空时,宋美龄略带颤抖的手从提包里取出一把左轮手枪。这是丈夫过去送给自己的礼物,她并不喜欢,但这次却带来了。她看了一眼这不祥之物,就递给了端纳,郑重地交代说:“如果叛军乱兵失去控制,把我们也扣住之时,你要毫不犹豫地用它把我打死。”做好了最坏打算之后,宋美龄略略定下神。
下午4时,飞机降落在西安机场。出乎宋美龄意料的是,他们没有遭遇青面獠牙的暴徒,而是受到张学良、杨虎城的热情欢迎。张学良还亲自登上飞机上问候宋美龄。
寒暄之后,宋美龄说:“汉卿,我的行李希望你不要检查。”
“岂敢!岂敢!” 张少帅毕恭毕敬,绅士派头十足!
一行随从只有戴笠例外。因为这当中,当数他的地位最低。所以当他最后一个走下飞机时,就被杨虎城盯上了。只见杨主任一个眼色,卫士连忙上前搜身,立马下了戴笠随身的枪。还算他命大,有第一夫人在眼前罩着,杨司令的手下才没有把戴处长就地正法!但这也足够惊得这特务大头子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他此时的魂魄也不知漂浮到哪儿去了。
杨司令与戴笠的蓝衣社有不共载天之仇!这点,他们双方心中最有数。戴笠早料定,自己此次西安之行,是迈向鬼门关的步伐。说是来救委员长的,还不如说是自己来送死,以赎罪。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执,作为历来受蒋介石器重的蓝衣社特务头子戴笠,居然没有丝毫警觉,事先没有得到任何警报,更没有采取任何防卫措施!甚至是事情发生了,他本人依然木知木觉!他的罪过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他当时想到,与其等事后受惩罚,还不如去西安送死!戴笠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到西安的。幸巧,有蒋夫人这个面子,暂保住他不至于在光天化日下立马变成死鬼!还好,张学良仍记得戴笠与自己有过拜把子的往事,他看似也不念蓝衣社小特务们的恶行了。少帅让陈昶新将戴笠安排在金家巷张公馆的地下室里。从好处想,那实际上是对戴笠的一种保护。杨虎城再狠,也不至于为了戴笠要搜到张公馆的地下室来吧!再说,你看这些日子,南京的战机经常在西安的天空耀武扬威,在渭南火车站等地就没少挨炸弹,说不准,哪天中央军发狠,在西安也下它几个“蛋”!怎么办?还是地下室最安全可靠。所以把戴笠老弟安置在地下室,那也是对他的双重保护。当然,张学良哪能不知道戴笠是个什么角色?戴笠心中有数,耳中也似乎听到这样的声音:我让你戴笠困在地下室当囚徒,动弹不得,那怕你三头六臂,能在我大西北搅出什么风浪来?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宋美龄与端纳同机到西安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囚蒋与释蒋
5.和平释蒋(10)

南京代表一来,宋氏兄妹和端纳被安排在高桂滋公馆与老蒋同吃同住。这当中自然没有蒋鼎文和戴笠的份,道理很简单:这哥俩没那份资格!而不是张学良故意歧视他们。鼎文、戴笠两位也就同安排住在张公馆地下室,加上关押在陕西银行的曾扩情共三人,他们在金家巷张公馆接受免费三餐的招待。所以三餐吃饭时,戴笠并不寂寞。但曾扩情关押在银行,吃完饭就走。而蒋鼎文原先与其他中央大员在玄风桥另安排有吃、住的好地方,条件显然比张公馆地下室强多了。如今蒋鼎文虽摇身一变成了中央代表,但一到西安,行动仍不自由。蒋鼎文对比张公馆地下室与玄风桥高官集中营,他宁愿去玄风桥集中营。所以,三餐饭后,蒋鼎文、曾扩情被押走,地下室只余下戴笠一人。好生寂寞啊!戴笠觉得自己就完全是个囚徒。别说没有自由,即使允许自己走动,自己又能去哪儿?
事实上,张学良深知戴笠的能量,他是决不会让“扯蛋”的戴笠到处游荡来坏自己的大事。今年夏天,两广事件闹得蒋介石六神无主。当时,为判断局面,张学良闲逛在上海滩头。一方面是麻痹老蒋,掩盖自己和杨虎城已经暗中与两广的陈济堂、李宗仁、白崇禧秘密勾结的真相,另一方面则是为判断局势,好决定如何在南京或两广之间选边站队。马上,张学良发觉了:陈济堂形势不妙:一是,广东实力派余汉谋被钱大钧策反了。余汉谋改效忠南京,叫板陈济堂。二是陈济堂毫无戒备地让戴笠溜进广东。戴笠一到广东,就花重金收买陈济堂新组建的空军!他向广东空军开的价位是每个飞行员带一架飞机归降中央政府,就奖励两架飞机的钱!重赏之下,陈济堂的空军全部改姓蒋!于是陈济堂被迫下野,向余汉谋交权。广东就这样被老蒋搞掂了。失去了广东,广西李宗仁、白崇禧也就只好偃旗息鼓,两广事变就此云散雪消。戴笠花两架飞机的奖金策反一架飞机,莫非是神经病?一点也不是。政治上摆平广东,那收获可不是一点点,那钱值得花。就从飞机上计算,进口两架飞机,以一比一的代价拼掉一架陈济堂的飞机,打到最终是敌方一架也不,中央军余下一半飞机!这不正好等于花两架飞机的钱买一架飞机?况且,招降来一个飞行员,何止是一架飞机的投资?戴笠的后台老板舍得花钱,戴笠这账算得也一点不差!
当时,张学良就看出,陈济堂之败,一败在余汉谋被策反,二败在他小瞧了特务,没有把戴笠抓去砍头。如今,张学良能重蹈陈济堂复辙,让戴笠这泥鳅翻身变鲤鱼,在西安兴风作浪?没辙!今天我张学良就把你戴笠当囚徒看守在地下室,看你还有何能耐?
不说当了囚徒的戴笠如何在地下室内度日如年。我们把目光集中在宋氏兄妹身上。宋美龄这次给她老公带了许多吃的、用的东西,还有一副假牙。啊,我们前面说过,华清池抓蒋时,老蒋逃的匆忙,把假牙留在五间厅的台面上。后来老蒋一度绝食,张学良、孙铭九以为是因为没假牙的缘故,就悬重赏让手下交出老蒋的假牙。但找到假牙并物归原主后,依然无济于事,老蒋照样绝食。后来证明,老蒋是相信了南京方面在设法营救自己之后,才开始进食的。放弃绝食与是否有假牙无关。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吻不过三更 2015-07-22 11:48:27
欣赏经典,致敬大神!

-----------------------------
三更把宠物养大了....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囚蒋与释蒋
5.和平释蒋(11)

不说当了囚徒的戴笠如何在地下室内度日如年。我们把目光集中在宋氏兄妹身上。宋氏兄妹在张公馆稍事休息后,即在张学良陪同下去见蒋介石。因为事前没有通报,正面壁冥思的蒋介石突然见到宋美龄出现在眼前,不禁惊喜交加。据蒋介石《西安半月记》描述,他在与宋美龄劫后重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余妻真来耶?君入虎穴矣!”
宋美龄这次给她老公带了许多吃的、用的东西,还有一副假牙。啊,我们前面说过,华清池抓蒋时,老蒋逃得匆忙,把假牙留在五间厅的台面上。张学良、孙铭九起初以为他是因为没假牙的缘故,就悬重赏让手下交出他的假牙。但找到假牙并物归原主后,依然无济于事,他照样不进食。当然,老蒋的绝食只有行动而没有口号,是在无声中进行的,在每餐丰盛的佳肴面前进行。他见惯别人对他进行绝食的示威抗议运动,所以,他绝不搞运动,而是自等死亡。后来表明,老蒋是知道了南京方面正在努力营救自己之后,就开始进食了,绝食与放弃绝食与是否有假牙无关。
随后两天,以“三位一体”的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为一方,宋子文为另一方,双方进行了谈判。这场谈判中各方所扮演的角色转换十分有趣:原先是国民党内部的张、杨与国民党的中央军围绕着是否继续“剿共”而闹出了严重的对立,引发了西安事变。结果是被他们联合“围剿”的共产党和红军代表在西安事变中出场,在国民党对立派中间充当斡旋人!
谈判的要点,据宋子文说,如果周恩来能够同意如下四点:
(1) 取消中华苏维埃政府。
(2) 取消红军名义。
(3) 放弃阶级斗争。
(4) 愿意服从委员长作为总司令的指挥。
那么,蒋介石将同意以下三点:
(1) 国共联合。
(2) 抗日容共联俄。
(3) 他将给汉卿发布手令,收编红军,收编人数将视其拥有武器之精良度决定。
针对宋子文的(4)+(3)方案,周恩来针锋相对地提出了 “中共及红军六项主张”:
①停战,撤兵至潼关外;
②改组南京政府,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
③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
④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在召开民主国会前,苏区仍旧,名称可冠抗日或救国;
⑤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
⑥与同情抗日国家合作。
如果蒋介石能够接受并保证实行以上6项,则中共、红军赞助他统一中国,一致对日。
宋子文表示个人同意将意见转达给蒋介石。
这周六条和(4)+(3)方案,就是周恩来与宋子文双方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态度。双方均提出解决的方案,但没有否定对方的立场。这可以说是‘目标相同,态度各表’!周、宋之间的这次谈判,是打碎坚冰的第一块石头。而东北、西北两军照样服从中央政令军令,毋须另开列其它条件。在这意义上说,西安事变是促使一年来国共间进行的马拉松式秘密谈判公开化。当然,以上的周六条是1937年1月5日在西安解放日报公布的内容。既然各方后来居上对那的回忆均略有差异,当然是以新闻发布的内容为依据。
既然各方都达到各自的基本要求,23日晚上10点多钟,周恩来由宋美龄和张学良两人陪同去见蒋介石。当时蒋介石已经睡了,他坐起身来跟周恩来握了手后说:“如有事可与汉卿详谈。”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囚蒋与释蒋
5.和平释蒋(11)

12月24日,宋子文拿着周恩来的6点去汇报。蒋介石谈到:“他将不再担任行政院院长,拟命孔博士担任。新内阁绝不会再有亲日派。返回南京后,他将释放在上海被捕之七人。”这是对第②、 ③ 点的答复。
蒋介石还表示:
①设立西北行营主任,由张学良负责。
② 同意将中央军调离陕、甘。
③中共军队应当易帜,改编为正规军某师之番号。
④中日一旦爆发战争,所有军队一视同仁。”
当天上午,宋子文兄妹见到了周恩来等人,给了答复。显然,蒋介石的口头承诺基本涵盖了周六条。宋子文还传达了蒋介石的两点意见:一是协商的内容不能公开,一旦公开,委员长领袖地位就不保,无法履行协商条例。二是自己不能签字,只能由两宋做担保。
也就是说,所有商定六条和(4)+(3)方案均由以蒋介石“领袖人格”保证执行,不做任何书面签字。
周恩来向宋子文兄妹提出希望,再次与蒋介石谈谈。宋子文回忆,当时他认为:中共手中掌握着开启时局之钥匙。若其与我方达成一致,则我们就可劝服那些激烈及畏葸之徒。
宋子文力促此事,向蒋介石提出。老蒋并不反对。于是,国共双方的首脑人物,在彼此敌对了十年之后,终于又坐在了一起。在对话中双方的姿态都比较高,周恩来在落魄的蒋介石的面前,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盛气凌人的态度,而是对这“阶下囚”表示出相当的尊重,完全是把他看成国民政府的领袖。周恩来对蒋介石说的第一句话是,“蒋先生十年不见了”。他还称对方为蒋校长。然后,周恩来坐下来解释共产党对民族危机的态度。蒋介石开始时沉默不语,态度僵硬冷淡,后来慢慢地缓和下来。周恩来说,中共已转变政策为团结抗日了。他并转告蒋介石,苏联对待蒋经国很好,表示将协助蒋氏父子早日团聚。蒋介石此时内心似乎有点感动。最后,蒋介石开口了。他表示自己将停止剿共,统一中国,红军受他指挥,红军参加抗日,享受与中央军同等待遇!他还授权宋子文、宋美龄和张学良全权代表自己,出面替周恩来解决一切。蒋介石说,等自己回南京后,周恩来可直接去南京谈判。
国共两党负责人在西安的第一次会面就取得成功。蒋介石基本上是当面同意了中共的意见。这事情看起来相当奇怪。自西安事变的第一声枪响,蒋介石就怀疑是红军在袭击自己,盼望张学良尽早来解救自己。后来发现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变时,他依然怀疑是红军在背后策动,从而抱定必死的打算而绝食。他万万没想到,与自己敌对了十年的中共领袖,此次却是和平的调解人!日本侵略,大敌当前,此时正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吉日良辰!双方终于向对方伸出了手。
辞别后,宋子文向周恩来提出了要求:必须让委员长即速离开,再行耽搁,就只能令局势进一步复杂,战端一开,难以平息。作为委员长之老部下,应知委员长为信守诺言之人。再行停留将影响委员长之威信。委员长已明确表示,若今天不能动身,他就不欲再走。
对此,周恩来答应尽其所能。
现在,周恩来、宋子文、蒋介石都表达了自己的最大妥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最后决定权完全转移到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手中了。为了最后实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还必须把会谈结果分别向东北、西北两军的各级军官传达。
传达是分批次进行的。首先是在24日这天,设计委员会召开了会议,会议一开始,空气就显得很紧张,会场争论得很激烈。与会者一致要求蒋介石有具体保证才能放他。东北军的少壮派更是表现得异常慷慨激昂。三剑客之中的理论家应德田尤其激烈。他说:“蒋介石是大家提着脑袋捉的,张、杨不能说放就放,张、杨如不听我们的话,就把蒋干掉。”为营造气氛,孙铭九等人更是不惜痛哭流涕!顿时会场内外哭声雷动,挥泪似雨,抗议情绪极为强烈!局面几乎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孙铭九大营长带动这一热泪大队发出的哭声,其声势不亚于千军万马!痛哭声中,孙大营中校也迎来了破格升少将的机会!


捉蒋英雄孙铭九的晚年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囚蒋与释蒋
5.和平释蒋(12)

痛哭声中,孙大营中校也迎来了破格升少将的机会!
周恩来知道这种形势,就建议张学良继续去说服其部下,以稳定气氛。张副司令也担心部下的过激情绪会出乱子。于是,他马上命令副官谭海调兵警卫高桂滋公馆,调孙铭九的警卫队回金家巷张公馆,省得老蒋受制于激进派。同时,他拿出大把银子打发警卫团长王玉瓒远走高飞,让他尽快地跑离西安,远远地隐蔽到大西南云贵高原去。
王玉瓒为何要走?因为此时张学良已下决心送蒋回南京,只要自己一走就可能没人能保护得了王玉瓒。临潼捉蒋时,钱大钧在华清池二道门中弹而没有死。如今基本治愈脱离危险,他很可能重返位高权重的军队高层。在嘴上或许钱大钧不说什么,但难保他不会把向自己开致命一枪的账算到王玉瓒及部下的头上!那样的话,王玉瓒难免面临秋后算账的巨大风险!让王玉瓒退出东北军,利用私人关系,秘密将他送到贵州省的其它军队中埋名隐姓潜伏下去,才是对他的保护!那怎么选上大西南的方向?纯属凑巧,此时胡若愚不正在西安被拘留吗?胡若愚是如今云南王龙云的死对头,却又是西南李宗仁桂系成员。他此次到西安是来求援的。看到龙云这次对西安事变的敌对立场,张、杨理所当然要为胡若愚撑腰,提供资助。于是王玉瓒被安排到大西南避难,埋名隐姓,一直呆到云南和平解放。
乐于面对挑战的孙铭九受命代替王玉瓒,从中校营长正式出任警卫团少将团长,负责张公馆及中共代表团的警卫任务,孙铭九不只是取代王玉瓒而是远远地超越了王玉瓒,步应德田之后,孙大营也晋升为孙将军!此时,三剑客中,只有苗剑秋因脱离西安事变,不在身边而没机会升到少将的级别,但事后他也是有发言权的设计委员会委员。这样,在关键时刻,张学良周到地满足了身边的王玉瓒、孙铭九、应德田各人不同的需求。但后来事实却有差异:钱大钧此后再也没有返回军队,主要原因不用说也知道,西安事变的发生,他难辞其咎!再说重伤在身,即使治愈,也不适合军旅生涯了。他在抗日战争中也只当文职的国家航空委员会主任,那其实也只是给宋美龄装门面的。他对东北军或王玉瓒的威胁其实不太大。

副官兼105师副师长谭海是张学良最忠实最廉洁的警卫

张学良再次参加了设计委员会的会议,他表明不一定要拘泥于让蒋介石签字。如果不情愿,即使是签了字,他也照样可以撕毁。少帅讲话后,会议依然分歧很大,设计委员会的顾问委员们继续争吵不休,但已经没人公开叫板张学良了
主要的麻烦来自杨虎城和西北军方面。那边多数激进派对释蒋持不赞成态度。而且就在12月24日当天,张学良与杨虎城本人就已经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杨虎城指责说:“你发动了政变,在未获任何保证下,而今你竟允委员长离去,他定会让你我人头落地!”张学良则说,责任完全由他个人来负。如果大家接受他的领导,一切均会好转,若否,则尽可开枪将自己打死。张学良反问,对其行动方针,难道还有其他选择?难道大家不想结束此等局面?
自12月22日宋氏兄妹到来之后短短三天之内,张学良、杨虎城这对原本是生死与共的战友,为了如何释蒋问题,两人已经几乎闹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他们一度争论得非常激烈,据张学良回忆,几乎是到了“拔枪相向”的地步。最后是杨虎城表示十分不满,忿忿离他而去。这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捉蒋容易释蒋难!不论是张学良还是杨虎城,此时都为‘骑虎难下’的问题费尽心机。
周恩来赶来了。他先劝住张学良,让他别性急,劝其耐心等待杨虎城和17路军方面,让他们好好计议一下。随后他亲自赶到17路军去,设身置地分析利弊,最后终于说通了杨虎城。周恩来审时度世,其勾通能力和劝诱手段堪称一绝!
在这件事上,张学良几十年后回忆说:“在此争论上,良言语急躁,几乎同杨决裂,乃系由周恩来在座解围,劝良小加休息,容他会议商讨商讨。”
宋子文也承认:正是周恩来最终说服了杨虎城。
至此,虽然是否要蒋介石在许诺的条件上签字画押方面还留有分歧,但张学良、杨虎城此时已是一致同意释放蒋介石回南京。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源原_ 2015-07-27 09:12:02
杨虎城的结局好惨。。
-----------------------------
具体安排他最终结局的两个人毛人凤和周养浩,此时都在西安.就在他眼皮底下...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施原 2015-07-24 06:40:13
十.囚蒋与释蒋
5.和平释蒋(11)
12月24日,宋子文拿着周恩来的6点去汇报。蒋介石谈到:“他将不再担任行政院院长,拟命孔博士担任。新内阁绝不会再有亲日派。返回南京后,他将释放在上海被捕之七人。”这是对第②、 ③ 点的答复。
蒋介石还表示:
①设立西北行营主任,由张学良负责。
② 同意将中央军调离陕、甘。
③中共军队应当易帜,改编为正规军某师之番号。
④中日一旦爆发战争,所有军......
-----------------------------
@三叠弓 2015-07-27 09:29:56
孙铭九散文结局怎样了?
-----------------------------
革命英雄,那能不长寿,不善终? ^0^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十.囚蒋与释蒋
5.和平释蒋(13)

至此,虽然是否要蒋介石在许诺的条件上签字画押方面还留有分歧,但张学良、杨虎城此时已是一致同意释放蒋介石回南京。
12月24日晚,张学良和杨虎城在新城大楼举行宴会,欢送宋氏兄妹、端纳、蒋鼎文一行。原先被关押在地下室的戴笠,此时没有到场,不知是到了何处?这次西安之行,原本没有戴笠什么事。张、杨、周三位一体的密谋策划,轮得到他吗?国共领袖谈判,有他的份吗?没有。昨天,宋子文考虑到戴笠是自己点名来的,所以在写谈判方案时,特地到张公馆地下室找过戴笠,而且就在这个白天,蒋介石还见过他一面。不想今晚戴笠就不见了。宋子文对此满腹狐疑,或恐是不幸了?但他想到:自己此行能保妹夫脱险,已是万事大吉了!于是咽下马上出口的疑问不提。但他还是希望能从宴会的气氛中看出些端倪,于是就不时地看看张学良,想从他脸色中找到答案。张学良坦然自若,故装不知。其实,当天下午,他已经私下派陈昶新将戴笠悄悄送到洛阳去了。
原来,22日当晚,戴笠孤零零地一人在地下室过夜,23日没有自由,晚上又是如此。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次来西安会落地如此局面。连面蒋的机会都没有,更没有行动自由,至于“营救”云云,还不是闲话一句了?他预感到自己的时间恐怕不多了。或许就是12月23日白天,戴笠写下了一份遗书:
“自昨日下午到此,即被监视,默察情形,离死不远。来此殉难,固志所愿也,惟未见领袖,死不甘心。——领袖蒙难后十二日戴笠于西安张寓地下室。”
这份遗书,据说军统一直保存,作为后来培训干部的重要教材。但也有人怀疑它是在作假,是戴处长事后补写的。究竟情况如何,不得而知,只有他自己心中有数。但一天后,戴笠得到张学良的暗助,只身逃出西安到达洛阳,从而脱离了危险。


扯蛋的特务

有关戴笠处长在西安的经历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是这样的:西安事边发生后,因政训处撤消,正在西安城内的三科副科长毛人凤依靠西安公安局的科长周养浩的帮助,才隐匿起来。他听说戴笠一到西安就失去自由,不由得心急如焚。无论怎样说,于友情,于仕途,戴笠都是他最重要的依靠,于是决定帮助戴笠脱险。原西北剿总二科科长陈昶新此时正负责监管戴笠。毛人凤于是前往求情,要他释放戴笠。陈昶新虽然平常与毛人凤关系尚好,但究竟是不同派系的人,而且他正是奉张学良之命负有监管之责,他当然不敢造次,只同意让毛人凤与戴笠见上一面。
就在戴笠写好遗书后,毛人凤来了。戴笠一见他,勃然大怒:“事到如今,你还活着?”
毛人凤知道戴笠此时正在气头上,一脸无奈且沮丧却不敢应嘴,等戴笠骂完了,才轻轻回话:“我是跟你奔前程的, 你若活着,我又何敢先去死呢?”戴笠看了毛人凤一眼,面色逐渐趋缓。在一旁的陈昶新也觉得毛人凤受委屈了,就帮毛人凤说话。他告诉戴笠:“你那班部下还真扯蛋,他们早已溜得一个不剩了。还就是这位毛先生敢提着脑袋为你的事,来找我求情。”
戴笠无言以对。说实在话,他一看到毛人凤来看望自己,内心本来就暗暗感动。只是一时觉得自我委屈,才说气话。他一手搭在毛人凤肩上,口里念念有词道: “君乘车,我戴笠。还是贫贱之交最可贵啊!”
接下来,戴笠与毛人凤转过来,轮番陈昶新求情。求他带戴笠去见张学良一面,以便进而见到蒋介石,表示戴笠向委员长请罪的心意。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题外话:
这里,我们忽略了特务们在西安苟且偷安的一些风流佚事。有不少小品提到,就在西安事变发生后,东躲西藏的毛人凤在周养浩的暗助之下,居然还与向影心亲热上了。由于向影心的特殊使命,特务头子戴笠在随后的1938年破例允许毛人凤、向影心成婚。
前文已经讲过,两年前在武汉,蓝衣社为惩罚胡逸民,决定策反向影心,就是由毛人凤打前阵,故意找向影心搭讪(套瓷)挑事的。结果向影心没瞧上毛人凤,美人落入别人怀抱,风流好事没有小毛的份。后来,胡逸民被整倒关进监狱了,向影心也加入蓝衣社,成了毛人凤的同事。但她老是执行毛人凤看不见的色情任务,他同样没有丝毫机会。向影心是被蓝衣社派作特殊用场的,她是一颗颇具杀伤力的肉弹,既从事内部战争,用来对付与蓝衣社争宠的中统上层人物,更可以当作炮打汉奸的重要利器。一年前,向影心就不知去向了。后来才知道,她是去执行暗杀汉奸头子殷汝耕。只是据说在最后关头失手了,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她白给殷汝耕占了便宜,却刹羽而逃。只是没料到,向影心居然有机会逃回西安老家。
向影心这个大名是转为兰衣社特务时用的名字。当年在西安由杨虎城撮合给胡逸发当小妾时的原名是向友新。事实上,胡逸发就是胡逸民!他原本是老蒋派往西安监视杨虎城的。有些材料没弄清胡逸发就胡逸民,向友新后来改名向影心的真相,杜撰出杨虎城有个团长叫胡逸发,并纳向友新为妾的故事。那其实是弄错了。杨虎城西北军的军官名录的档案很齐全、也很容易核对,真的没有胡逸发这个人在1933年与1934年间在他部下当团长。杨虎城明知胡逸民是条狗,是老蒋派来的细作,但却故作不知,而是倒过来,通过送美人、赠银两,再委以重任的办法把老胡打发回武汉搜集老蒋的情报!他知道,不管胡逸民肯不肯为我所用,都将面临老蒋的严厉惩罚!杨虎城这一借刀杀狗的手段,的确是玩得很高明!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顶起~
楼主:施原  时间:2020-04-08 08:46:44
谢谢,恢复了发言....

十.囚蒋与释蒋
6.和平释蒋(15)

虽然24日晚张学良摆宴送客,大家或喜或忧,各自喝下了前途未卜的酒,但到25日,蒋介石一行能否成行,依然是个迷。因为,不论是东北军少壮派还是西北军。在释蒋的问题上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蒋介石在承诺的条件上签字画押!而张学良知道,让蒋介石签字划押,那是比登天还难!否则,12月13日,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八条通电上签个字,早就万事大吉了,何必还要等到今天?
事实上,蒋介石并没有在双方协定上签字,只是口头保证“以领袖人格”担保,自己一定会履行诺言。问题是,领袖是政治家,领袖人格是大人格!大人格重视的是所谓的大是大非而忽略小人格。而所坚称“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问题恰恰只是小人格。能不能相信蒋介石以大人物所特有的“领袖人格”来担保,恐怕还要进一步讨论才能决定。
杨虎城显然是不相信这个担保的。中共方面也不赞成在蒋介石不签字的情况下放掉蒋介石。就是张学良自己的东北军内部,也没有达成共识。特别是直接站在捉蒋第一线的那些人。如孙鸣九、商同昌,再就是与孙鸣九、商同昌同属少壮举派军人的应德田、、何镜华为代表的那批“抗日同志会”的中下级青年军官。为了自身安全考虑,它们迫切需要蒋介石白纸黑字,留下一个证据。
当然,蒋介石的诺言,除了在后来没开会讨论四点之外,其它如停止剿共、国共和谈、红军改编,东北西北军开赴抗日战场等等,确实是基本兑现了。但做起来还是十分费劲的,要不是半年之后就发生了“七七”事变,国共双方的谈判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还是很难说的。 所以,中共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对蒋介石的担忧也完全是有理由的。
但如果在签字不签字的问题纠缠下去,蒋介石顽固态度让被底下人知道了,那蒋介石的处境势必十分危险,甚至比12月12日还更具有危险性,和平解决的机会又将失去。
25日早上,“设计委员会”的高崇民、杜斌丞、刘澜波,申伯纯,卢广绩、黎天才、洪钫、王炳南、王菊人、应德田、南汉宸等人开会讨论释蒋问题。前文说过,“设计委员会”是一个政治机构,基本上相当于抗日联军西北军事委员会的智囊团。他的成员都是一些激进文人或离开实权位置的老军官。其职责,用应德田的话说,是负责“讨论张、杨交议的问题,也可以向张、杨提出建议。”尽管张学良在会前,对黎天才讲明,可以不要蒋介石签字,但在会上还是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抵制。
于是,由应德田执笔,以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高级将领和幕僚鲍文樾,马占山,杜斌丞的名义,联名给宋子文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信中指出商定的条件只由“领袖的人格”作保不行,必须有蒋委员长的签字。信中还提出,中央军必须立即退出潼关!信件最后说:“否则,虽然张、杨两将军答应了,我们也誓死反对!
看完信件,宋子文惊慌了,蒋介石、宋美龄也十分紧张。这时,黎天才给张学良送来的情报表明:有一批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少壮派军官正在密谋武装叛乱。他们准备杀掉蒋介石,如果张学良阻止就连他一起杀掉。
张学良闻讯后更是焦急万分。他开始与宋子文商量如何悄悄把蒋介石带到机场,然后突然放走的可能。但大家认为此举过于危险。因为17路军城防部队时刻警戒和监视着张学良的一举一动,贸然行动,一旦暴露,后果难以想象。后来又想到让宋美龄先行一步,然后趁夜色用车辆把老蒋和宋子文先转移到东北营地,再设法去洛阳。这计划又被宋美龄一口否决:“余如怕危险、惜生命,亦决不来此;既来此,则委员长一刻不离此,余亦不离此一步。余决与委员长同生命、共起居。而且委员长之性格,亦决不肯化装潜行也。”
25日上午,就这样毫无结果地过去了。到下午,事情忽然发生了转机。

十.囚蒋与释蒋
5.和平释蒋(14)--在争取恢复


楼主:施原

字数:53150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4-08-25 22:25:00

更新时间:2020-04-08 08:46:44

评论数:112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