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读唐诗品唐史

细读唐诗品唐史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潇湘观渔 718楼 2017-04-25 20:49:00

大顶好贴
—————————————————
感谢支持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三、漫游蜀地谱新篇
总章二年(公元 669年)五月,王勃抱着“席门蓬巷,伫高士之来游;丛桂幽兰,喜王孙之相对”的心态,开始了自己“停琴绿水,置酒青山”的蜀中漫游生活。他这一去就是近三年,增加了生活的历练,体验了人生的坎坷,也感受了世态的冷暖。在此期间,他写下很多诗文,主要是朋友之间的酬唱应和、羁旅情思和仕途艰难的感慨。在四川,他和卢照邻重聚,重九共登高处,写下了《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在这里,他又留下了另外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其中的情感,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加深邃复杂。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这首送别诗的风格,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相比,少了昂扬向上的壮烈情怀,多了几分缠绵悱恻。
首联“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描绘出一个送别的大全景。一对知己好友彼此相依跋涉在曲折漫长的路上,因为担心彼此要孤独面对未来的日子,所以他们相送了一程又一程,难舍难分。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最终他们在“穷路”之上分手,各自凄凉惶恐的去独自探索未来未知的旅程(“问津”指寻访或探求,晋陶潜《桃花源记》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穷路”一词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阮籍穷途而哭,阮籍时常独自驾车信道而行,走到绝路就痛哭而返,以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一个是《后汉书•李固传》中的:“守死善道者,滞涸穷路,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就是沛王李贤曾经组织的汉书注中,李贤注:“滞涸穷路,以鱼为喻也。”李固“守死善道”——屡次上疏直陈外戚、宦官擅权的害处,所以“滞涸穷路”——被梁骥诬告,招致杀身之祸。王勃和友人以阮籍、李固自喻,表露自己“受善路穷”的窘状。
其实要插一句,公正的讲,王勃很难说是受到了多么不公正的待遇,而是在唐初,政坛不稳,事务繁杂,当权者彼此倾轧(李治和大臣斗,武则天和李治斗、和子女斗、和大臣斗,李显、李旦之间的明争暗斗,韦皇后效仿武则天的所作所为等等),重用的都是有很强政事能力的干吏,拜相封爵的不仅属文,而且能务实,单单文采出众的士子很难安置。初唐四杰如果生在开元盛世,我觉得应该境遇有所改善。
颔联“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进一步对独“问津”得“穷路”进行了渲染,也从具体引申到了抽象,千里道路与百年时光虚实结合,语义双关。
诗的颈联“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则开始反转忧伤低落的情绪,强调同病相怜的知己好友要彼此帮扶,不坠青云之志,共度苦辛生涯。
尾联“不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则进一步照应题目,以“去往”写分,以“俱是”写心意之相通。梦中人既饱含了“人生一场大梦”的禅意,也有一层今后即便天长水阔,我们至少能以精诚动天,在梦中相聚。本诗以意蕴悠长收尾,蕴藏了对彼此未来的美好希望。
关于这位送别的友人薛华,可不像杜少府一样籍籍无名,在“圈子”内一度和后世的诗仙李白齐名。明朝的著名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曾说过:“薛华与李白并称,而无一字可传,岂非有幸不幸也。”如此看来,我追问度娘依然无果的薛华,也是才高命蹙之人,相比起以名诗雄文流芳史册的王勃,他更是值得同情。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远方的海和云 2017-04-26 13:42:43
支持,加油
--------------------------
感谢支持,这个帖子终于慢慢引来凤凰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王者之风lll 2017-04-26 17:12:02
加油
-----------------------------
感谢王者,小说出版后,我要签字版!呵呵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王者之风lll 2017-04-26 17:12:02
加油
-----------------------------
感谢王者,小说出版后,我要签字版!呵呵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在四川的清秀山水间徜徉的王勃自得其乐的外表下,还是埋藏着一颗“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入世情怀,他“裁乐府以入律”,用乐府诗题名的《铜雀妓》,写下自己渴望得到赏识的心路历程。

铜雀妓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一句是不是颇有些“女为悦己者容”的意味?“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一句,诗虽言尽,意境无穷,歌妓在高高的的铜雀台上放眼远眺西北,是看到了“西北有高楼”的苍凉?还是西陵的翠柏苍松下的凄风苦雨?亦或是没于乱世的家人的残骸白骨……细细思量,就像诗中所写,不觉涕下。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四、前侠后鄙惹祸端
咸亨三年(672年),王勃写下他的另一首几乎可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比肩的五绝——《山中》: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从大气磅礴的起句来品读,似乎此诗题为《山顶》更为合适。诗人自蜀绝顶俯瞰,脚下的长江似乎已经停止奔涌,滞留不前,是不是想起杨广的那句“暮江平不动”?那为什么长江“已滞”呢?缘于“悲”矣!仔细体味这五个字,就明白“长江悲已滞”既写景(长江、滞),又抒情(悲),互生互助,交相辉映,情景交融。
因为载不动“悲”而停滞的长江,载的是哪种悲?是江之悲?非也,乃诗人之悲。这种手法,后世的才女李清照用到词里,化成一句更婉约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是比起李美女那溪水载不动的离情别绪,是多么巨大的家国伤痛才把奔腾汹涌的长江水,压迫到“已滞”。
紧跟的一句“万里念将归”,等于是话题一转,不说是什么悲,只是说“归”,即是是“大悲不可描述”。就像孩子在外面受到伤害就迫切要回家疗伤一样,王勃登山临水,自然能想起前辈帅哥才子宋玉的名句“登山临水兮送将归”,面前此景,心中此诗,别无他念,唯有归去。

后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一气呵成,笔锋又是一转,一个“况属”,写出了深深的无奈——即便我不去理会长江为之停滞的悲痛,不去念想归去的愁思,可是身在这高处本不胜寒之地,恰逢晚来秋风劲疾,目之所及,辽阔的群山黄叶飘零,怎能不增添无尽的惆怅。
一叶落知天下秋,四行书知诗人意。读完这寥寥数字但意蕴深远的五绝,我们就知道,王勃,就像那归根的落叶一样,要回家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王勃在四川漫游三年后,与咸亨三年(672年)返回长安,当时朝廷的选官之责由裴行俭和李敬玄共同担任,他们都对王勃的文采非常欣赏,尤其是李敬玄,亲自引荐王勃与裴行俭相识。
这位李敬玄也是高宗时期的宰相之一,他曾经是李治的伴读,深受李治器重并于676年(仪凤元年),升任中书令,封爵赵国公,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只是在后期,由于他认宗赵郡李氏(其实他不是),并且三次娶妻都是与五姓七望的大族联姻,被一心要削弱豪强门阀势力的李治所不喜,晚年惨了点。在王勃被逐出沛王府那年,他刚刚升任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进入宰相班子,没能替王勃遮住一片天,但是在咸亨三年(672年)王勃返回长安的时候,他职务有所调整,担任吏部侍郎,权限类似现在的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李敬玄很有当领导的气度,对自己品评过的官员过目不忘,据说最多的时候,他每年要考核官员一万多人,这些人只要在街上与他相遇,都能被叫出名字。此外,他选官也不拘于陈礼,很是人性化。杭州有位名叫张惠的官员,因为家贫母老,为养家贪污财务后被查获,有一位非常义气的参军,名叫徐太玄,到官府自首,称自己与张惠一同贪赃,从而分担张惠的罪责,以便他能孝敬母亲。徐太玄也因此被免去官职,十几年没有升迁,李敬玄非常赞赏徐太玄的为人,升迁他为郑州司功参军,后来逐步官至秘书少监,进入高官行列。
这位乐意助人的李敬玄本身作为王勃的粉丝,更想帮王勃,在他的斡旋下,裴行俭也同意,朝廷召用王勃,应该是担任修撰一类的清贵职务。但是情商一直不差的王勃却出了个“昏招”: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他不但拒绝了裴行俭和李敬玄(当时这两位负责吏部的工作)的好意,还写了一篇《上吏部裴侍郎启》,表面谦恭的背后,实际上是给裴行俭上了一课。也就是因为这件事,裴行俭才断定以王勃为首的“初唐四杰”今后的仕途“才名有之,爵禄盖寡”。
那我们就简单来看看这篇文章的节选部分:
《上吏部裴侍郎启》(节选)
君侯受朝廷之寄,掌镕范之权,至於舞咏浇淳,好尚邪正,宜深以为念者也。伏见铨擢之次,每以诗赋为先,诚恐君侯器人於翰墨之间,求材於简牍之际,果未足以采取英秀,斟酌高贤者也。徒使骏骨长朽,真龙不降,炫才饰智者奔驰於末流,怀真蕴璞者栖遑於下列。
其中的“镕范”一词是指炼铁铸器的时候,在熔铸工序中的模具,引申为培养人才。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您受朝廷之托付,掌人才之培育。对于在歌舞和吟咏的教化方面,是否浅薄压倒淳厚,社会风气方面的爱好和风尚,是否邪俗取代雅正,您应当非常重视。我看见您选拔人才的时候,经常以诗赋为先。我真的担心你选人于笔墨之间,求才于书册之际,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不能选用英才俊秀,评价高人贤士。就会徒然的使千里马骏骨长朽,得不到发挥的机会,真正的蛟龙不降临到世上。使炫耀才智的春分得意,把整个风气代入颓风鄙俗的末流,真才实学者只能忙碌于末等的下位。
文章的最后,他又表示“彼悠悠小技,焉足为君侯道矣?”
王勃这匹千里马,还没“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就先给伯乐尥了一蹶子。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这般大言不惭的下场,我们用脚后跟都能想到。
王勃就这样闲置起来,在长安度过了一年。直到他发现,朝廷可能真的不以文笔来选官了,他又开始着急了,于是几经活动,获得了去虢州(现在的河南灵宝,盛产苹果)去当参军的机会,据说是奔着当地的草药去的。
插叙一句,为什么他关注药材的产地?因为王勃的医术应该了得,至少是药理了得,他幼时除了学文,在十二三四岁时,他跑到长安跟着当时著名的医家夫子曹元在长安学医,熟读《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除此之外,他还熟读《周易》,颇通占筮,也是神棍一枚,只是“医不自医,卜不自卜”,没有算好自己的命运。他在《黄帝八十一难经序》中说自己知晓“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只是受老师嘱咐“阴阳之道,不可妄宣也。针石之道,不可妄传也。无猖狂以自彰,当阴沈以自深也。”他对自己的医术和周易的水平也评价甚高:“勃受命伏习,五年於兹矣,有升堂睹奥之心焉。近复钻仰太虚,导引元气,觉滓秽都绝,精明相保,方欲坐守神仙,弃置流俗。噫,苍生可以救耶?斯文可以存耶?昔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言言,非以徇名也,将以济人也。”

平心而论,王勃确实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才子,如果不是在27岁的年纪英年早逝,不知道他还会给中国文学史带来什么样的奇迹。除了文学、医术、周易八卦,他还精钻佛法、通晓天文历法等等。看看他跨界写的这些文章吧:《释迦如来成道记》、《八卦大演论》、《黄帝八十一难经序》、《大唐千岁历》……

可惜博学的王勃就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在当初的沛王府,只是负责陪王爷读书还不怎么显现,在得罪了吏部两位大佬之后,参军任上他依然人缘比较差,终于惹出了祸端。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当时有一个官奴叫曹达,不好好改造,犯了死罪。王勃侠义之心勃发,把他藏在自己家里,但是后来很快被人举报,这在当时也是大罪,于是他又把曹达给杀了。官奴该死,但是不应该由你来执行,就这样,王勃也犯了杀人的死罪,被收押入狱。这种“逞侠义于前,害人命于后”的卑鄙龌龊行为也极大损害了王勃的声誉。
不过,也有人考证说,这是王勃被同僚陷害的。我也赞同这个观点,不仅是王勃受陷害,他这王氏家族的一支都在受打压。
这完全可以理解,大家公认的天下王氏出太原,而出身太原王氏的王皇后被废之后,王氏已经受到很大影响。最主要的是王勃的父亲王福畤出于为自己的父亲王通正名,而附和对许敬宗的恶谥,进而得罪了武则天和高宗。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让我们回顾一下:
王通是隋末大儒,却没有在隋书立传,还不及自己的弟弟王绩,主要的原因是他恃才傲物,号称“王孔子”,得罪了当时掌握文坛发言权的颜相时、孔颖达等人,当然,也没有入李世民的法眼。这些大家在修隋史的时候,埋没了王通。时过境迁之后,恩怨基本消解,王福畤也得以出仕,做了一个清贵的小官——太常博士。
太常博士隶属于太常寺,而太常寺属于五寺之一(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职责是掌管宗庙礼仪。太常寺的主官是太常卿,正三品的高官,但是整个太常寺的组织架构极其不合理,下来的少卿二人,正四品上,太常丞二人,从五品下,太常博士四人,从七品上,官职品级呈断崖式下跌。王福畤就是这么一位从七品上的太常博士,但是他的职责是“掌辨五礼”,其中的一项内容是“按王公、三品以上功过善恶为之谥”,可以理解成为死去的大臣拟制荣誉称号。
就在咸亨三年(672年),王勃漫游四川归来的当年,朝中的宰相许敬宗死了。这位许敬宗,是打压王通派系的,更有意思的是,他不像是亚圣颜回的后人颜相时、孔圣人的后人孔颖达等人那样,个个品格端方。许敬宗的名声一直不好,朝野上下都鄙视他,原来他在世之时,大权在握睚眦必报,也没人敢招惹,现在死了,就有人在谥号上做做文章,恶心一下他,出出自己的恶气。恰好,王福畤就有这种想法,又有这个便利,于是他附和自己的同事太常博士袁思古,建议上谥号为“缪”,含义为“名与实爽”,是一个恶谥。我怀疑这位袁博士的幕后支持者就是王博士。后来欣赏许敬宗的高宗和武则天不同意这个谥号,召集五品以上的官员公议,最后也只能给了一个“恭”,意思是“既过能改”。
这个行为应该使“许敬宗”系(包括帝后)十分不满,相关的惩罚就落到相关人员身上,王福畤由清贵的太常博士(从七品上)调任雍州司户参军(从七品或是最多正七品)。而在不久,就发生了王勃妄杀官奴的事件。
这应该不是偶然。
那么面临死刑判决的王勃如何逃生呢?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当时有一个官奴叫曹达,不好好改造,犯了死罪。王勃侠义之心勃发,把他藏在自己家里,但是后来很快被人举报,这在当时也是大罪,于是他又把曹达给杀了。官奴该死,但是不应该由你来执行,就这样,王勃也犯了杀人的死罪,被收押入狱。这种“逞侠义于前,害人命于后”的卑鄙龌龊行为也极大损害了王勃的声誉。
不过,也有人考证说,这是王勃被同僚陷害的。我也赞同这个观点,不仅是王勃受陷害,他这王氏家族的一支都在受打压。
这完全可以理解,大家公认的天下王氏出太原,而出身太原王氏的王皇后被废之后,王氏已经受到很大影响。最主要的是王勃的父亲王福畤出于为自己的父亲王通正名,而附和对许敬宗的恶谥,进而得罪了武则天和高宗。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让我们回顾一下:
王通是隋末大儒,却没有在隋书立传,还不及自己的弟弟王绩,主要的原因是他恃才傲物,号称“王孔子”,得罪了当时掌握文坛发言权的颜相时、孔颖达等人,当然,也没有入李世民的法眼。这些大家在修隋史的时候,埋没了王通。时过境迁之后,恩怨基本消解,王福畤也得以出仕,做了一个清贵的小官——太常博士。
太常博士隶属于太常寺,而太常寺属于五寺之一(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职责是掌管宗庙礼仪。太常寺的主官是太常卿,正三品的高官,但是整个太常寺的组织架构极其不合理,下来的少卿二人,正四品上,太常丞二人,从五品下,太常博士四人,从七品上,官职品级呈断崖式下跌。王福畤就是这么一位从七品上的太常博士,但是他的职责是“掌辨五礼”,其中的一项内容是“按王公、三品以上功过善恶为之谥”,可以理解成为死去的大臣拟制荣誉称号。
就在咸亨三年(672年),王勃漫游四川归来的当年,朝中的宰相许敬宗死了。这位许敬宗,是打压王通派系的,更有意思的是,他不像是亚圣颜回的后人颜相时、孔圣人的后人孔颖达等人那样,个个品格端方。许敬宗的名声一直不好,朝野上下都鄙视他,原来他在世之时,大权在握睚眦必报,也没人敢招惹,现在死了,就有人在谥号上做做文章,恶心一下他,出出自己的恶气。恰好,王福畤就有这种想法,又有这个便利,于是他附和自己的同事太常博士袁思古,建议上谥号为“缪”,含义为“名与实爽”,是一个恶谥。我怀疑这位袁博士的幕后支持者就是王博士。后来欣赏许敬宗的高宗和武则天不同意这个谥号,召集五品以上的官员公议,最后也只能给了一个“恭”,意思是“既过能改”。
这个行为应该使“许敬宗”系(包括帝后)十分不满,相关的惩罚就落到相关人员身上,王福畤由清贵的太常博士(从七品上)调任雍州司户参军(从七品或是最多正七品)。而在不久,就发生了王勃妄杀官奴的事件。
这应该不是偶然。
那么面临死刑判决的王勃如何逃生呢?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五、探父途中感幽情
眼看王勃难逃厄运,喜欢更改年号的武则天又无意中救了王勃一命。在没有立武则天为后之前,李治只有一个年号“永徽”,在想想李世民为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贞观”,可是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年号改的飞起,可能是小女生爱新鲜吧,估计最恨他们的就是历史系学生了,考试内容无故增加了很多。
当时刚好赶上高宗在武则天的吹风下,年号由咸亨五年改为上元元年,新年新气象,普天同庆大赦天下,王勃就这样死里逃生,不过,再也没有了公务员待遇。
他的父亲王博士也受牵连,从刚刚捂热的雍州司户参军参军的位置上贬斥为交趾县令,属于现在的越南宜安省。那个时候的交趾县,从长安出发,往返基本要两年。贬到交趾,基本就是有去无回的流放。这次连累到父亲的一次祸端,给王勃的教训足够深刻,他一改自己轻佻的性格,静下心来潜心向学,“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著撰之志,自此居多。……在乎辞翰,倍所用心……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大则用之以时,小则施之有序。”——杨炯《王勃集序》。
一年之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春天,王勃思念在越南热带雨林中父亲,起身前去探望(也有人说是迫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去)。他一路信马由缰,饱览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创作了不少佳句名篇。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zuoan770 2017-04-28 18:04:15
@古典浪漫主义2016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左岸屡次打赏,感激感激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先读一首立意新颖的送别诗——《江亭夜月送别两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这首诗的新意在于名为送别,却没有写一字离人与送者,无一字写人的四句写景,背后却又都有远行者和送别者的影子、情绪。
第一句“乱烟笼碧砌”是送与行两人眼中的景色,在离亭中相对无言。
第二句“飞月向南端”是月色自东山已上南天,依依不舍的好友在夜色月光里已经对坐良久,不忍分别。
第三、四句,“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描写的是送者与行者都已经离开,离亭寂寂,江山虽然如故,离人已去,倍感夜寒。
正像《唐诗解》中评价的那样:烟升月转,见话别之久;亭掩夜寒,觉悄然无人。

在路过江南水乡的时候,王勃写下了少有的“迷离婉约,态度撩人”的七言歌行《采莲曲》: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櫂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幕。
今已幕,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似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从诗歌本身来看,这是通过对采莲女子的形象描写和心理刻画,反映她们的的生活,以及对远方征战戍边夫君的相思和牵挂。不过,所有的艺术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王勃所在的初唐,对外用兵规模不大,所征发的兵役也主要出自北方,广大的劳动人民是否承受了太大的战争之苦值得商榷。但是,仅就诗歌本身而言,这首《采莲曲》是非常精彩的。
这是一首以七言为主的歌行,抒情中有叙事,叙事中有追忆,场景切换自然,整首诗可以当做一个MV来欣赏。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一句,作为诗歌的开始,却是这个故事的最后一格唯美的定帧画面。采莲女已经归来,衣衬绿水,人赛芙蓉,眉峰微蹙,若有所思。那她在想些什么?
在想的是这一天的劳作和情愫。
紧跟的一句“秋风起浪凫雁飞”,就像是后世冯延巳的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尚未开始采莲,心湖就已经泛起涟漪。
后面不再一一嚼甘蔗,重点只说我喜欢的几句。
一是“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幕”。“犹”字点明思念之久,“今已幕”暗指青春流逝之伤。眼看这一年一度的最好采莲时节就要过去,而你还从征塞外,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我们又老了一岁,相亲相爱的时光又少了一年。
二是“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这里是表明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城南把桑叶”用的是秋胡戏妻的典故,自己不会像秋胡之妻那样去做有可能招蜂惹蝶的事情。
三是“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四是“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一片痴情托江上风月向你传信,远方的征夫开始归来了吗?还有多久能回到我的身边。这也是诗歌的结尾一句,呼应了开篇描写的盈盈欲滴的采莲女,落笔意蕴不尽,相思绵绵。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在矛盾要不要逐句重温滕王阁序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还有一首颇具新意的《咏风》据说也是在这个时候写下的。
以风入诗很多,但大多是用风这个载体和意向,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表达作者的感情,如前面提到的王勃的《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还有一些名句:“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等等。
但是也有一些纯粹就风写风的,甚至诗歌本身可以当做一个谜面,当然,谜底就是风。流传最广的应该是李峤所作的《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位李峤与王勃都处于初唐时期,尽管诗作不多,但是这首《风》角度新颖,朗朗上口,广为传诵。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咏风诗歌,试举几首:
《咏风诗》
谢朓(著名的小谢,李白诗云:中间小谢又清发)

徘徊发红萼,葳蕤动绿葹。
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
步檐行袖靡,当户思襟披。
高响飘歌吹,相思子未知。
时拂孤鸾镜。星鬓视参差。

《咏风诗》
费昶(南北朝时梁朝诗人)

浸淫不可识,去来非有情。
乍见珠帘卷,时觉洞房清。
暂拂兰池上,潋淡玉波生。
一辨雄雌异,还恶庶人轻。

《咏风诗》
陈昭(南北朝时陈朝诗人)

遥飖楚王宫,徘徊绕竹丛。
带叶俱吟树,将花共儛空。
飘香双袖里,乱曲五弦中。
试上高台听。悲响定无穷。

《咏风》
李世民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还有一首以风为题,众人接力的联句作诗《与耿湋水亭咏风联句》:

清风何处起,拂槛复萦洲。(裴幼清)
回入飘华幕,轻来叠晚流。(杨凭)
桃竹今已展,羽翣且从收。(杨凝)
经竹吹弥切,过松韵更幽。(左辅元)
直散青蘋末,偏随白浪头。(陆士修)
山山催雨过,浦浦发行舟。(权器)
动树蝉争噪,开帘客罢愁。(陆羽)
度弦方解愠,临水已迎秋。(颜真卿)
凉为开襟至,清因作颂留。(皎然)
周回随远梦,骚屑满离忧。(耿湋)
岂独销繁暑,偏能入迥楼。(乔某)
王风今若此,谁不荷明休。(陆涓)

看了这么多《咏风》诗,发现一个特点了吧,都是通过风对其他事物的作用,舞花、飘叶、皱水、开襟、卷珠帘、送歌声、散香气等等,来扣住风的题目。相比较而言,真的是李世民的诗更大气,第一句就是虚实结合的“萧条起关塞”,风可以说是从北边的边塞吹来,这是实写,但是“萧条”则是虚写,最后一句又落到“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从单单的咏风升华到治国理政的抒情。
和李世民的《咏风》相似,王勃的同题诗写的也很有气势,不再局限于风对“庭院”、“室内”、“身畔事物”的作用,思维灵动跳跃,视野博大开阔。

《咏风》
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首联的“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赋予了风主观色彩,不论林间沟壑,习习凉风遍施恩惠。
颔联的“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描写风不仅送爽,而且荡平烟雾阴霾,还世间清白,诗人多么希望有这样一股清风吹散笼罩在他头顶的厄运啊。
颈联的“去来固无迹”,有点“请叫我雷锋”的意思,清风做了如此多的好事,却不曾留下痕迹。“动息如有情”则对风进一步拟人化,一个“情”字,也为最后两句做了铺垫。
尾联中,风不再是针对普罗大众遍施恩惠,而是专情的为诗人在“日落山水静”的时刻——“为君起松声”。

宋朝计有功评论认为与其他的《咏风》诗相比,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
《唐诗归》中记载的评价更是可观:“只读最末两句,知世人以王、杨、卢、骆并称,长为无眼人矣。”言下之意是说,就这一联“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能甩其他三位八条大街。这种评价自然有偏颇之处,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这首诗的确广为后人认可。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六、作赋名楼垂千古
就这样,王勃从春到秋,一路南下,在九九重阳节这天,来到江南洪州,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按照登高的风俗,王勃寻寻觅觅就来到了江畔的滕王阁下,恐怕王勃自己也不知道,一篇瑰丽雄奇的名篇就要通过他的手,留在世间。关于王勃的行程,后人也有人诟病,因为交趾县在长安的西南,王勃的最近路线应该是从长安出发,过四川,越云南,而实际王勃是往东南绕了一个大弧形,经湖北,至江西。也许王勃对南下交趾县其实心中也是忐忑吧,也许他希望在自己尚未到达瘴疠遍布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就能遇赦而还。
一看滕王阁的名字,就知道,肯定和“滕王”有关系。位于江西南昌的这座高阁是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婴在永徽四年始建,在漫长的历史中,历经几十次损毁重建,现在依然矗立在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被誉为江南散打名楼之首(其余两座是岳阳楼和黄鹤楼)。不过以我的眼光,滕王阁的自然风光不过一般,成就大名主要是历史文化的衬托,而这其中,更大的助力就是这篇《滕王阁序》,称得上是因楼成文,凭文名楼。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时间:2020-11-08 06:42:53
不过,少有人知的是,江南名楼滕王阁的母体,却是在山东滕州。这位滕王开始封地在山东滕州,他在滕州建了一座高楼,命名为“滕王阁”,后来他的封地调整到洪州,担任洪州都督,但是封号没变,他怀念原来的滕王阁,于是召集能工巧匠,修建了这座具有纪念意义的滕王阁。李元婴从小就受到了宫廷艺术熏陶,在音乐、舞蹈、绘画上有较深的造诣,在李渊的诸多儿子中,他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是比较高的。李元婴的画独树一帜,尤其在画蝴蝶方面自称流派,被称为“滕派蝶画”,较高的人文素质也为他主持修建滕王阁打下了艺术基础。
不过这位李元婴,作为李渊最小的儿子,当今皇叔,出身天家贵胄,生性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在当地民愤极大,李治对这位傲娇的叔叔也感到豆付掉到灰堆里,吹不得打不得。为了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几乎在每个封地都驻不长,就要调走以平民愤。此时的滕王已经安置到安徽滁州了,担任洪州都督的官员,名为阎伯屿。阎都督重修了滕王阁,并邀请洪都的各界名流在重阳节这天,登楼饮宴。
关于王勃的到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不期而遇,二是受邀前来。
我虽未仔细考证,但是通过推断,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原因有三:一是王勃写文章有个习惯,先蒙头冥想,然后一跃而起,文不加点一挥而就,这也是“腹稿”这个词的来历。如果只是碰巧赶上,在酒酣耳热之余,仓促之间很难写下如此雄文,应是受邀之际,多少也做了点功课。。二是据传说,在文后的诗中,尾联“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中,“空”字未写,只是留了一个空格,众多的文人纷纷填空,都找不到感觉,于是又赶到王勃下榻之处,赠王勃路费千金,迎合和风雅的“一字千金”的典故,王勃这才施施然提笔填空为“空”。如果不是早对王勃的行踪了解,怎么能对王勃如此准确定位。如果王勃来到南昌的消息早被阎都督知晓,四杰之首的名头,足以当得起阎都督一邀。也有学者考证说是此时王勃是陪着父亲去上任的,父子二人都在南昌,自然更是会在被邀请之列。
不必考证王勃如何拿到盛大聚会的入场券,总之,他来了。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字数:57510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6-09-20 16:00:00

更新时间:2020-11-08 06:42:53

评论数:19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