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国际观察 >  地缘看世界.温骏轩(第一部分《谁在世界中心》已出版)

地缘看世界.温骏轩(第一部分《谁在世界中心》已出版)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作者:广州月生 回复日期:2009-07-29 09:03:48
一、评价:主贴的内容其实是缺乏系统思维的;后续讨论有不少真知灼见;

二、关于地缘政治的看法:
冷兵器时代应该说还谈不上地缘政治。要谈的话,还是从地形和战略物资上谈。中国在冷兵器时代的地形位置是各个大国最好的,中国有华北、江南两大粮仓,关中、成都、北京、南京四大给养丰富的易守难攻地形;冷兵器时代的战略资源铁、马、铜丰富;
火器时代由于机械、船舶的机动性有极大的提高,地缘政治开始起重要作用。中国的地缘应该说确实不太好,北部、东北部易受攻击,东部南部海洋天然防护屏障不多(除了台湾而已)。从1500年,中国逐渐式微应该说地缘政治是一只无形的手在起着作用的。
工业化时代(电力规模使用后)机械和船舶的机动性以及攻击性大大加强,中国的地缘政治劣势进一步显现出来,所以到了1940年代,中国几乎亡国;但是成都平原、关中再一次救了中国。
=========================================================
忘记回复你了。个人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地缘政治,只不过时代不同范围不一样罢了。古罗马时代是围绕着地中海,古中国是围绕着黄河中下游,由于欧亚中心地区的存在,在大航海时代结束前,东西方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其实古人对“地缘政治”已经很有研究了(只不过没有用这四个字罢了),中国古代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就是指的地缘政治的概念。
有鉴于古人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在古典时期地缘政治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更大(那时还谈不上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更大。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地缘情况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所以旧有的理论也需要不断的修正。马斑提到过好几次欧亚大陆中心地区,而很多朋友也在讨论中国目前的地缘条件究竟是好是坏。我想在讨论南海之前有必要从全球的角度解读一下中国的地缘状况。先声明,仅是一家之言,有可能与一些前辈大师的看法有些出入,还是那句话“同意的捧个人场,不同意的捧个砖场”。
前面已经说过了,主贴的玩笑意味有些大,不够严谨(所以用马甲发)。不过既然大家对地缘还算感兴趣,我会认真起来的。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说到地缘政治一定要提到麦金德(以下为转载背景资料):麦金德于1904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了他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提出了地缘政治学领域的全新课题。麦金德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来看待 世界地理构成和世界历史进程,认为世界是由几个大岛构成的,其中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是最大的“世界岛”,美洲大陆是另外一个岛屿,澳洲则是较小的一个岛 屿。由于欧亚大陆是世界上主要政治、经济力量的集中地域,也是人口众多、面积庞大的连贯性区域,加之欧亚大陆是世界性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的诞生地,因此 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发展的地理枢纽地带。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麦金德的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下面几句话
"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
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
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
注:地理概念上的东欧是指东欧平原,大至就是苏联的欧洲部分;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应该说麦金德的“欧亚大陆枢纽”说是现代地缘政治的开山之做,他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是蒙古和俄国(那时美国还不够分量)。
他的这一学说影响甚大,可以说德国就是依照他的学说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两次联合了几乎所有的日耳曼人向占据东欧平原的斯拉夫人发动进攻,企图成为欧亚大陆的主人。在麦金德的理论出来之前,欧洲最起码还有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拿破仑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最终这三次努力都没有能成功。
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日耳曼人不够强大,而是孤悬于欧洲大陆以外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了保证欧洲大陆的平衡而不愿意一个强大的欧洲出现。事实上在英国丧失了他在欧洲的所有领土之后,它的基本国策就是防止欧洲大陆上的任何一国坐大。
地缘上的特点虽使英国不可能成为欧亚大陆的主人,但却让有机会他透过海洋将视线投向了一片更大的世界,成为一个海权强国(美英联盟就是这个海权强国的升级版)。
做为英国人的麦金德提出“欧亚大陆枢纽”的动机个人觉得很值得怀疑,1904年的英国已经是日不落帝国了,英国对于世界的认识应该足以让他的视线越过东欧平原。当然做为一个英国绅士,我们可以认为是他大脑中的“欧洲中心论”在做怪。
不管麦金德的动机是什么,在美国兴起之前,他的理论的确解释了欧亚大陆上的许多问题。而刻板的日耳曼人也依英国人所愿陷在了陆权为王的怪圈当中,一次又一次的向东欧洲平原挺进。(试想一下,如果日耳曼人如果能与斯拉夫人战略和解,把战略重心投向西线,我并不认为盎格鲁-撒克逊人一定能笑到最后)
所以说麦金德的世界岛一有他的局限性,最起码从结果看世界岛上的人为了这所谓的世界霸权争的你死我活,暮然回首却发现世界的中心已然转到了美国。
当然如果东西欧真的能够和解,并非没有将形势逆转。但正如英国原来所做的那样,美国也决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现。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俄国要求加入欧盟,美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我之所以认为麦金德学说有局限性,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他之前美国人马汉已经提出了“海权论”。做为英国人的麦金德理应更明白“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道理。
马汉的海权论
— 谁掌握了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运河和航线,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
— 谁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就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
— 谁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就(变相)控制了全世界。
==
看着是不是眼熟?美——英联盟就是照着这个干的。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麦金德的理论是以欧亚大陆为出发点,重视的是陆权;而马汉的理论则是以海洋为出发点,突出的是海权。这时就需要有理论能将两者结合起来了,做为一个以海权立足的国家,美国并不敢轻视欧亚大陆的能量。
1942年美国人斯皮克曼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
— 谁(以武力或是和平方式)统一或整合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边缘地带,谁就掌握了世界最有潜质的地区;
— 谁掌握了世界最具潜质的地区,谁就能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
— 谁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谁就会成为美国世界超强的有力挑战者。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应当说马汉、麦金德、斯皮克曼三人的学说奠定了地缘学的基础。美国基本是按照马汉的“海权论”在控制海洋的战略要点(冷战时期苏联的海军无法同美国对抗,就是因为这些要点大都在美国手里);另外斯皮克曼“边缘地带理论”则使得美国一方面将亚欧大陆的西边缘地带——西欧控制在手中,另一方面封锁另一头的东边缘地带——中国。这样做就是防止出现一个与之对抗的世界强国。
至于俄国,尽管麦金斯的理论显得有些过时,但美国还是花了45年的时间(1945——1990)将俄国的世界霸主梦彻底打破。
明天我将依据以上三个学说作出一定修正提出一点新的观点,以让大家更清楚中国的战略地位和潜力。一般我不在贴中转载背景资料,只是以上三个学说对于地缘政治来说太过重要,因此把三个学说的结论贴了出来。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三个学说,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到更详细的资料,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外面暴雨成灾,已经是红色警报了。哪也去不了,干脆静下心来把这个话题写完。
应该说麦金德将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概括成“世界岛”,用来解释全球地理大发现之前的历史是很有道理的。需要补充的有两点:
1、非洲由于撒哈拉大沙漠的阻隔,其实应该分成两部分:一是北部非洲,或者说阿拉伯非洲;二是南部非洲,或者说黑非洲。“世界岛”内的非洲应该是仔北部非洲。
2、在最初的理论中并没有将青藏高原包括进去,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相对独立,在古典时期基本上只对东方的历史进程起过作用,作为西方人的麦金德最初没有将他包含进去也正常。修正过的理论是包含了青藏高原。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马汉的海权论是海权国家的立国之本,其对战略要点和交通要道的控制论更多的是从军事角度,仅仅依照这个理论施行并不足以真的统治世界。打个比方,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中国占领了华北地区的在城市和交通线,但在这之外的地区日本人并无优势,而一旦时机成熟,这些点线之间的地区所积蓄的力量可能会瞬间将这些战略要点摧毁。
美国人并非没有意识到单纯依靠这些战略要点并不足以控制世界,他需要找出潜在的对手合纵连横,以让事态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横据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俄国当仁不让的是第一对手。但对手只有俄国一个吗?当然不是。
斯皮克曼适时的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在欧亚大陆两端为美国找出了两个潜在的对手,如果用现有的政治概念来给这两个对手贴标签的话,一个叫“欧盟”,一个叫“中国”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麦、马、斯这三位地缘政治奠基人的学说可以说从地缘的角度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多极世界的舞台。美、俄、欧、中就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可以说在过去的100年中,从一战、二战、冷战,到中美关系正常化,欧洲一体话,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等等,都是这四个国家(地区)之间在合纵连横,只不过前期的重点在欧亚大陆的西部,而后期的开始偏向东部。
不过世界是在一直变化的,即使是最后成型的“边缘地带理论”距今也有60多年了。在新千年中,世界的似乎变得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这三位大师的研究无一例外是将视线投向北半球,或者说是更侧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这不能怪他们厚此薄彼,实在是在过往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确是其中在北半球,或说是发源于麦金德所说的“世界岛”。而北半球低纬度国家由于环境原因,很容易创造文明,但在与高纬度国家的对抗中却从来无法占据上峰(北非、印度、中南半岛莫不如引)。在古典时期高纬度民族依靠武力一次次的从低纬度地区所创造的文明中吸收养分最终成为了世界的政治中心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不过我前面说过,随着技术的发展,高纬度地区与低纬度地区之间的体质差别所能起的做用越来越小。而人类已经能够至少改变自己所处的小空间里的环境了(比如空调)。因此有理由相信,低纬度地区将有可能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并登上世界的政治舞台。
另外随着北半球发展空间的饱和和过度的开发,人类向南半球拓展生存空间和索取资源的行为,必将提升南半球地区在全球政治中的地位。不过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南部非洲——澳洲——南美也只能处在配角的地位。
就目前来说我们最起码可以修正对低纬度地区的看法,既然麦金德的“欧亚大陆地理中心”已经扩充到青藏高原了。我们也没有理由忽视青藏高原南侧的南亚次大陆。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如果斯皮克曼能够了解中国人的“华夷五方”论,那他在欧亚大陆东西各划定一个边缘地区后,也许会将视线上下再看看。当然即使他现在看也只能在北面看到北冰洋,不过南面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不能确定为什么斯皮克曼为什么没有将印度划入边缘地区,也许还是那该死的纬度偏见。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印度(或说南亚次大陆)都应该升级为欧亚大陆边缘地区,尽管由于历史原因他有可能是最弱的一环,但反过来也可以说他的提升空间最大。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做为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也是最有潜力的地区),应该具有以下的共同点。
1、都应该处在大陆的边缘,一面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或说心脏地带)相连。
这一条三个地区都符合,所不同的是中国在古典时期结束将自己的版图扩充到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使自己额外获得了比其他两地区更多的战略空间;

2、在另一面都应当面对海洋,有足够的海岸线。
中国面对的是太平洋,欧盟面对的是大西洋,而印度面对的是印度洋。在这一点上印度体现出了一定优势,最起码在视线所及范围内,并没有邻国能直接挑战它的海权。而中国和欧盟则要面对日本和英国有可能的挑战(这一点在下一篇会细说)。

3、在历史上都不断的受到“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游牧民族的压迫。这一点很重要,游牧民族的入侵可以说是一场灾难,但也是文明的碰撞和交流。无论是古代和现代,交流都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看看地理大发生之前的美洲你就会知道封闭的恶果了。有人可能会问中南半岛为什么不能成为另一个边缘地带。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处在中国和印度两个边缘地带中间,不用承受来自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压力。反过来也就无法介入欧亚大陆的中心事务。
对于承受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入侵,从历史上来看西欧做的最好,历史上没有被游牧民族完全得手过;中国稍次之,曾短暂的失守过(蒙古),后迅速的实施了反击;印度做的最差,只能被动的将这些高纬度民族融入,这也是它一直被地缘政治家们轻视的一个原因。好在他在古典时期结束前完成了统一(在英国的帮助下),因此才有登上大国的舞台。

4、要有相对独立统一的主体文化。
要想成为一个重量级大国,作为精神力量象征的主体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地理分割,三个边缘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体文化。如果从宗教上划分则是基督教(广义),印度教,儒教。从主体文化(宗教)的渗透力来看,欧洲占优,中国次之,印度最差。

=========================================================
做过以上分析后,不可否认,在现有的国际环境下,印度已经有能力成为欧亚大陆的另一个边缘地区了。换句话说就是它有资格登上大国的舞台了。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以欧亚大陆为中心分析过后,你会发现中国最起码有成为地区大国的潜质,或者说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个副极。不过做为中国人,很多人关心的是中国有没有可能世为世界的中心。我前面说过,目前尚无法挑战美国的战略地位,地缘是一方面,经济也是一方面。当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发展经济,用经济手段来拓展中国的地缘空间。我可以试着从地缘角度做一个分析,以为这个艰巨无比的“目标”划一个路线图。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在为中国的发展画出可能的路线图之前,我们首先要认清一点。目前地球的权力中心已经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转向〈以美国为中心的海洋国家〉了。换句话说获取权力的力量已经从陆权转向海权了。因此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需要从本质上得到修正。你可以无视海洋和陆地的差别(就是把海洋也定位成国土),这样你就会发现谁才是这个世界的心脏地带。
上图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在谈中国之前,我们有必要为这个大国政治舞台上的每一方都做个解读。先说陆权大国——俄国。
做为麦金德所推崇的世界政治枢纽地区的统治者,我们不能说俄国人做的不够好,在它的极盛时期(苏联)他已经基本将麦金德所指认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全部占有了。如果没有地理大发现,如果没有美国。那俄将当之无愧的是世界唯一的霸主。即使有了美国,俄国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事实上彼得大帝清楚的知道,即使他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极度的扩张,也无法获得足够长和开放的海岸线。西欧和中国这两个边缘国家你可以战胜,但无法真正征服(这也是在游牧民族无数次的碰壁后得出的经验)。因此向南征服另一个边缘地区,获得印度洋的海岸线就变成了对抗海洋国家的最佳出路。
以下为1725年彼得大帝临终前在遗嘱中向后继者所明确了他关于世界地缘政治的思想及争霸世界的战略目标:

尽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和印度,谁统治那里,谁就将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因此,不仅在土耳其,而且在波斯都要挑起连续的战争。在黑海边上建立船坞,在黑海边和波罗的海沿岸攫取小块土地,这对实现我们的计划是加倍必要的。在波斯衰败之际,突进到波斯湾,如有可能应重振古代与黎凡特(今中东和巴尔干南部)的贸易,推进到印度,它是世界的仓库。达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再需要英格兰的黄金了。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现在大家可以清楚俄国为什么和土耳其打了这么久了吧,这一切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印度,俄国需要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海洋。包括俄国和印度的结盟,也决不仅仅是为了遏制中国那么简单。合纵边横有很多种组合,俄国只是选择了对他来说最好的组合。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俄国人并没有完成彼得大帝的遗愿,而退而求其次的与印度结盟也并不如意,印度自甘地以来一贯的政治思想是游离于国际政治中心之外(现在的想法又不同了),并不会明确的站队。无法和印度(南边缘地区)结成象美——欧(西边缘地区)那样的真正同盟,俄国人已经无法在和美国的争斗中取得胜利了。而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出于自身的利益倒向了美国之后,苏联失去了最后一个有可能结盟的“边缘地区”。俄国的失败变得只是时间问题。最终在“海洋国家”和“边缘地区”的强大压力下,苏联最终解体,这也标志着陆权国家最终完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尽管俄罗斯仍保有大部分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但在这个舞台上他注定只能成为配角了。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下一个是欧亚大陆的“西边缘地区”——西欧(欧盟)
目前用欧盟这个概念来定位这一地区似乎还有些早,如果用地理概念上的西欧有可能更准备一些。不管怎么说,这只是一个符号,如何分析他的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现代世界主流文化及价值观的发源地,一部欧洲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欧洲人写史时也的确是以他们自己为中心的,其他地区只是附带提一下)。由于地中海在“世界岛”西侧的中心地位,欧洲文明的开始就是由海权的争夺开始的,当然这个海权最初指的是地中海的海权(罗马人和腓基尼人的战争就是标志)。后来随着西欧大陆文明的觉醒,欧洲大陆本身也开始了陆权的争夺。
与中国不同的是,因为欧洲文明是从海洋起家的,因此作为罗马海权思想的继承者——英国,并不愿意看到欧洲大陆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中国相对应的日本不存在这种力量)。
于是我们在历史上,我们看不到这块欧亚大陆的“西边缘地区”形成一个完成的帝国。法德两国都希望自己成为这片地区的统制者。如果他们只面对东面占据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俄国,我相信还是有机会整合成一股力量的。可惜英国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所以你会看到英国时而直接登陆(英法百年战争),时而挑动西欧洲内战(西班牙王位战争),时而又联合俄国剿灭德国人统一东西欧洲的企图(一、二战)。
在美国因为地缘上的优势成为新的海洋霸主后,迫于东面来自心脏地带(俄国)的压力,西欧选择了与美——英结盟,并最终取得的胜利。但这场胜利的主角是美国,做为配角的欧洲并不甘于一辈子做配角,毕竟欧洲人自认为才是当代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于是统一欧洲的计划被提上了议程表,欧洲共同体——欧盟——“欧洲帝国”,欧洲人正在艰难的前行。
总结:“欧亚大陆边缘地区”的战略定位,对于中国和印度来说是提升了国际地位。但对于欧洲来说,从心底里可能却并不满意,谁叫他们曾经是世界的中心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服从美国的领导的前提下,将“西边缘地带”整合成一个整体是一个务实的目标。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时间:2021-02-10 16:07:18
南边缘地区——印度
印度是自古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也可以理解成逆来顺受的国家),特别是甘地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帮印度获得了独立之后,印度更加迷信了这种平和的力量,这使得印度试图超然于国际事务之外。不过地缘所显示出来的优势有时会改变人的观点。正有如美国在一战以前一直奉行的是“孤立主义”试图超然于欧洲事务之外,直到有一天,美国发现自己的地缘优势竟然可以改变世界的格局时,他还是出手了。最终的结果也很令人满意,美国成为了这个星球上规则的制定者和秩序的维护者。
印度也发现了自己的地缘优势,当然目前他不会有美国那样的野心,如果能在印度洋上成为区域霸主是更现实的目标。
跟欧洲一样,在陆地方面要承受来自欧亚中心地带的压力,所不同的是这次的压力来自于另一个边缘地区国家——中国。当初超然于国际之外的态度让印度没有选择依附于美俄,而是选择了自己对抗。这一步印度倒是走对了,起码他现在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基于两个发展中的“边缘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合作也许才是解决陆地压力的最佳方法。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字数:5658752

帖子分类:国际观察

发表时间:2009-07-12 23:37:00

更新时间:2021-02-10 16:07:18

评论数:11524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