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贝壳美国史》(一部内容很松散的原创历史小众普及读物)

《贝壳美国史》(一部内容很松散的原创历史小众普及读物)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三 长岛之战

长岛是处于哈德孙河口外海湾内的大型岛屿,东西长190千米,南北宽约20到30千米。西北角的布鲁克林地区和纽约城隔着东河相望,而英军营地所在的斯坦顿岛在长岛西南隔着一道海峡相望。

8月21日,休整完毕的英国远征军开始从斯坦顿岛拔营,他们的目标是位于曼哈顿岛对岸的的长岛。22日清晨6点,英国轻步兵首先登陆,驱散了大陆军设置在海岸线上的的岗哨。然后康华利率领先头部队首先登上长岛,紧随其后的豪和克林顿部,最后是黑森雇佣兵。到了25日,英国远征军的2万多名士兵登上了长岛,扣除因为生病被留在斯坦顿岛营地内的士兵,这差不多是豪目前9成的有生力量。

英军长岛登陆的消息传来,华盛顿却依然疑神疑鬼,他搞不清这究竟是一次佯动还是大举进攻的前奏,因为对于控制着大海的英军来说,他们可以选择的进攻方向实在太多了:

他们可以向西挺进新泽西,切断纽约和费城之间的通路,而且那里是一片富饶的农业区,正值春小麦丰收之后,粮仓里到处都是粮食,可以喂饱豪的几万大军,这样他们就不用千里迢迢的从大西洋的另一面运送食品了。

他们也可以直扑纽约城,正面登陆,彻底击败华盛顿的主力部队。

如果决定正面登陆风险太大的话,他们也可以驶入哈德孙河,占曼哈顿岛的北部登陆,然后从北向南扫荡华盛顿的军队。

在波士顿时,华盛顿引以自豪的情报系统也失灵了。在波士顿到处都是愿意为大陆军免费效力的线人。而纽约是北美保皇党的大本营,有很多人反而为英军通风报信。不过更多人的是为了钱才通风报信,有的甚至同时为双方服务,有的线人被出价更高英国人的收买向华盛顿散布假情报,今天华盛顿收到情报说在长岛登陆的英军有两万多人,不一会又收到情报说有人看到斯坦顿岛上还有几万人——华盛顿当然不相信豪会“撒豆成兵”,那么一定有一个情报是假的,那到底是哪一个呢?

华盛顿仍然搞不清楚情况,所以他象所有糟糕的将领一样,作出了很不高明的决定——在纽约城和布鲁克林高地之间平均分配部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十个团被从纽约移动到布鲁克林。在着个过程中又发生了很不幸的事件,这批部队中的一个大陆军中校试图向英国人出卖情报而被捕——这名中校以前曾经在普鲁士当过下级军官,大概有一些军事经验,不像其他大陆军那么乐观,他可能感觉到华盛顿的部队已经大难临头了,决定投靠英国人——这个事件的后果是,华盛顿下令进行内部调查,一大批军官被留在了纽约城内接受调查,而他们的部队却部署在布鲁克林高地上无人管理,直到开战前不久才匆匆赶到自己的部队里。

大约13000名大陆军部署在布鲁克林高地上,从纽约城隔着东河相望的高地上开始,向南延伸,然后折向东部,大致成一个不等腰的直角三角形。其中距离纽约城最近的部队由老将以色列.普特南(Isreal Putnam)率领——你一听这个蹩脚的名字“以色列”就知道它是马萨诸塞铁杆清教徒的后裔,他58岁是大陆军将领里最年老的,英法七年战争时他参加了英军的骑兵部队,参加过在加拿大的很多战斗,后来又参加过镇压庞蒂亚克印第安起义,在英军里当了很多年的大头兵,虽然不懂什么指挥,但也算是老行伍,经验丰富。邦克山一战,普特南山上是最主要的民兵头目,一战成名,是大陆军中的传奇人物。普特南虽然年近六旬,但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说话幽默风趣,能和士兵打成一片,在新英格兰的部队里很的军心。华盛顿对于这个倚老卖老的老家伙并不满意,但是少了他又没法服众。

在普特南阵地的南面是北美爵位最高的一个人——他叫威廉.亚历山大.斯特灵(William Alexande Stirling),纽约富商,曾经在贩卖黑奴中赚到大钱,然后又投资制铁和土地,他自称是苏格兰的斯特灵伯爵头衔的合法继承者,所以自称斯特灵勋爵,不过这个称呼从来没有被英国方面承认过,算是一个盗版的伯爵。

在“勋爵”阵地的东面是上文已经介绍过的沙利文准将的阵地,他从加拿大败退之后,就回到了大陆军的主力部队中。看到这里你可能就意识到大陆军阵地的问题了,沙利文阵地是一个突出部,他的北面没有任何掩护。不过华盛顿认为这个问题不大,因为这里是一大片茂密的森林,英军除非脑子有病,不会从这里进攻。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红色英军营地和英军行动路线,蓝色大陆军在纽约和布鲁克林的两处防御区域,

上一次的图把布鲁克林画的太大了。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四 长岛之战(2)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华盛顿认为问题不大的地方,恰恰是问题发生的地方。在保皇党向导的指引下,英国轻步兵已经对长岛上的地形进行了详细的侦察。亨利.克林顿根据大陆军在长岛上的布放特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以一万名部队迂回到沙利文阵地后方,发动进攻。

普特南阵地在纽约对岸的布鲁克林高地,上面配备有防御海上登陆的炮台,在他的南面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山脉,斯特灵阵地在山脉的西部,和普特南阵地互为犄角,从陆地上掩护着普特南阵地,而沙利文阵地在斯特灵阵地的东面,他可以掩护斯特灵阵地的侧翼,但是唯一可以掩护他的侧翼和后方的只有茂密的森林。

按照克林顿的计划,一部分英军由格兰特将军率领从正面牵制斯特灵,黑森军在冯.海斯特将军(你听到这个名字带个“冯”就应该知道,他是德国贵族,黑森军的将领)牵制沙利文,然后一万名英军向东前进,那里有一条小道叫做“牙买加道”,可以穿越山脉,进入山后的林地,向沙利文后方迂回。

为了达成这次奇袭,在25日和26日,克林顿把他的部队在长岛上的几个小镇之间进行了眼花缭乱调动,以迷惑华盛顿的眼线,使他们摸不清英军要干什么,通过这些调动,克林顿把一支包括大量轻步兵在内的先头部队调动到了靠东边一个叫做flatland的小镇里。

8月26日夜间,英军的先头部队趁着夜色溜出flatland,由克林顿率领先行,其余部队也在其他将领率领下从其他营地开拔,沿着克林顿的方向前进。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没找到长岛战役的图例,自己用windows自带编辑器手工制作的,做工粗糙,见笑了。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27日拂晓前两个小时,克林顿的部队抵达了山口地区,准备在天亮时发动对山口的进攻——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夜视器材,所以突袭战往往是趁着清晨天微亮的时候发起。不过这时候幸运之神又眷顾了英国人,他们俘虏一支大陆军巡逻队,巡逻队的俘虏告诉他们,山口处没有任何守军。

英国人喜出望外,立即启程越过山口。前方的道路越发难走,英军用斧头和锯开道,以便炮车可以通过。接近中午的时候,一万英军抵达了攻击点,克林顿命令发炮通知前面负责牵制敌人的黑森军——事情到了这里一切都进行的很完美,完全符合克林顿原定的计划,但是随后的事情就有些偏离了他的想象。

首先,他过度的高估了大陆军的勇气的同时,过低的估计了黑森军的勇悍。听到山后信号炮的响起,山前的黑森军发起勇猛的冲锋,他们挺着刺刀,顶着山上的子弹和炮火一路冲上山坡(除了勇敢和严格的训练之外,我觉得可能和黑森的地形有关,黑森本身就是山区和森林,士兵比较擅长应付这里的地形,而长岛上的山脉海拔太低,小缓坡和林地阻挡不了黑森军的步伐),山上堡垒工事里的大陆军见了黑森军明晃晃的刺刀,和前后都有敌人的现状,连一分钟都没有犹豫,就放弃了自己的阵地,撒丫子走人了。统帅沙利文处于将领的荣誉,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就发现自己成了光杆司令,只好束手就擒。

英军突破了沙林文阵地,然后从东向西横扫。斯特灵阵地上的士兵见东边的战友抛弃了阵地乱跑,也放弃了自己的阵地逃跑。斯特灵准将正在堡垒上指挥和前面英军的炮战,听见东面一片混乱,枪声、炮声、正规军的战鼓声、自己的人和沙利文的败军裹挟在一起玩命的跑,急忙下令撤退。走了一小段距离之后,斯特灵看到大陆军的混乱和越来越近的英军,知道如果在这么下去,他们就可能全军覆没,现在必须有人去阻挡追兵,为其他人的撤退和重新整队赢得时间。然后他作出了一个这场战役中最勇敢,同时也可能是整个独立战争中大陆军最勇敢的行动之一——率领身边的马里兰团为其他部队断后。

马里兰团不同于被州政府下令招募新英格兰部队,而是从南方自愿来参战的志愿兵。他带领这支队伍放慢脚步,且战且退,阻挡追兵。不久之后,他就为这个决定付出了代价,他被格兰特的正面部队和从背后包抄来的康华利部队夹在了当中,在一片玉米地里,他们做了最后的抵抗,400多名马里兰团士兵只有9人逃脱,其余不是阵亡就是被俘。

这一战大陆军阵亡和被俘2000多人,还有一些人员选择当了逃兵,再也没有回到军营,大陆军总共损失超过了3000人,如果不是最后斯特灵和马里兰军团的英勇行动为撤退赢得了时间,损失可能达到5000人。

英国远征军首战告捷,大陆军却陷入了及其被动的局面,他们不仅战斗失利,士气低迷,而且哈德孙河口刮起了西风,这个风向对英国海军极为有利,如果他们在纽约和布鲁克林高地之间大规模调动,就会被乘风而来的英国战舰在东河上截杀。布鲁克林高地上的一万人马基本已经陷入的绝地,就等着英军来收割。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五 镇压“叛乱”的逻辑


布鲁克林高地上困住了接近一万名“叛军”,至于怎么消灭他们,英国指挥官们分成两派。其中一派以亨利.克林顿为首,克林顿认为应该速战速决,从速消灭叛军,然后占领纽约,直捣费城,把所有的叛党首领都抓起来吊死,没收他们的财产,尽快镇压叛乱。而另一派是总司令威廉.豪的看法,他英国军队不可能镇压整个北美大陆的300万人口,你消灭了一支叛军,不久之后就冒出更多的叛军来,所以应该以军事行动为辅,以谈判为主,力争用军事压力把北美人压回谈判桌上。

如果你轻信一些历史宣传品的话,那么你可能会赞同豪的见解——你永远没办法征服一群坚决的反抗你的“人民”,你注定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但是真实的情况是那种众志成城,一起反对“暴政”的情景都是历史宣传学家变造出来的美好谎言。每一起都不同有叛乱的原因,也有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不能说找到一种通用法则来解决问题。但是就绝大多数情况来说,速战速决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在“叛乱”刚开始的事后,大部分人都是保持中立,这并不一定是他们对统治他们的政权表示满意,而是他们害怕动乱的夺走他们安定的生活,平时骂骂政府,喊喊口号是行得,你要让他们“揭竿而起”太难了。

最初的叛乱者一般都是少数,通常包括现行政策有巨大利益冲突的阶层和集团——他们认为夺取“整个世界”的机会已经成熟了;在安定平淡的生活中郁郁不得志的野心家——他们需要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一展所长;还有赤贫阶级——贱命一条,拼一下万一就发达了。

一个政权在统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几点:是不是存在一些有能力又有动机进行造反的集团和阶层;第二社会阶级的流动性,一些有能力的个体如果不能通过和平的途径向上爬的话,那么他们就可能寻求动乱的途径;第三,社会上是否存在大量的赤贫阶级。这三部人在社会上越多,社会就越容易出现“叛乱”,而且出现“叛乱”就越难镇压。但是一旦“叛乱”开始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镇压下来,那么后果就越来越严重。因为一旦“叛乱”开始,社会就会动乱起来,各种物资的生产就会被打乱,然后是物资短缺,物价上涨,军事行动产生的难民,中立的大部分人看到自己珍惜的小日子一去不复返,最后他们就不得不作出选择——一般来说,选择“从贼”的总是更多。

所以当“叛乱”发生时,统治方的最佳策略是立即尽所有的全力镇压;而反叛者的最佳策略是,拖延时间。道理讲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为什么豪的见解不靠谱的原因——

如果大陆军一开始就放弃沿海城市,采用拖延战术,那么英国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但是现在华盛顿把大陆军最中坚力量都送上门来了,趁机歼灭这些大陆军,然后从纽约到费城,几乎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英军的进攻,一鼓作气就可以把叛党的主要首领全部“缉拿归案”,然后把《独立宣言》塞进他们的嘴里,吊在绞刑架上,让他们在风中来回摇动,让保皇派恢复新大陆的秩序,那么这场斗争就胜利了一大半——除了最棘手的新英格兰地区之外,其余地区都很快就会恢复平静。

尽管豪的见解是荒诞的,之所以得出如此荒诞的结论并不是他头脑有问题,而是“屁股”有问题。因为他们家老牌的辉格党人,、“海权贵族”,大笔的财产都在航海贸易领域,帝国内战会让他们损失惨重,如果能把美国人押回谈判桌,恢复贸易是最好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豪对中部和南部的美国人都抱着亲善友好的态度,唯独憎恨新英格兰人,因为他们也是做商贸的,是英国贸易商的竞争对手。


豪释放了在长岛被俘的沙利文被释放,让他带着豪劝降信回到纽约。然后开始指挥英军不急不缓的向布鲁克林高地上的堡垒群挖掘壕沟,逐步逼近。在他看来,这是最正确的战术,因为他给大陆军思考的时间,实现“以打促谈”;第二,这种战术人员死伤最小,不会重蹈邦克山的覆辙;第三,如果大陆军狗急跳墙想逃回纽约城的话,那么正中豪的下怀,海军会在东河上截杀他们的运输船,把他们歼灭在水面上——除非刮起东北风——帆船可以在顺风和侧风的情况下行驶,但是如果正逆风的话,就必须走Z字路线,但是在河面上没办法这么做。不过幸运的是这个季节的纽约的风向主要是西风,偶尔会有南风和北方,就是东北风非常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8月28日晚上,纽约上空的天气变了颜色,大雨倾盆,风向从西风,转入东北风而且,越来越疾,东河上的英国军舰都被吹出了河面。赤壁的一场东风挽救了刘备和孙权;对马海峡的一场“神风”使日本免受蒙古人的蹂躏;现在又是一场风,挽救了长岛上的大陆军。29日晚上,大陆军开始撤退。由于河面上风高浪急,操舟困难,撤退变得非常缓慢,到了下半夜,东北风风逐渐小了,并转入柔缓的南风,平底的划船在河上往来迅速,但是大陆军反而更加担心起来,因为这个风向,一旦天亮,英军舰队就会驶回东河,他们在河面上无处躲藏。

到了黎明时分,还有一半的大陆军没有撤离长岛,正当他们焦虑的时候,又一个奇迹出现了——一场罕见的大雾在曼哈顿和长岛间升起,能见度不超过6码(五米半左右),大雾持续到中午,他们趁着大雾,把剩下的人员、大炮和大批的物资全部搬运回了纽约。事后他们询问新泽西的人,得到答复说大雾只在纽约出现,这个事件成了独立战争中的一个传奇——大陆军们都认为这是上帝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老人家站在美国人一边。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新春快乐。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六 秋天里的一把火

听闻华盛顿在纽约的败绩,大陆议会不得不强迫查尔斯.李来救援华盛顿,李不愿意来,但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他是当兵拿饷的,上峰强制命令,他只好遵命招办。由于李在南方组织的防御成功的挫败了克林顿的进攻,现在大陆会议已经对他推崇到了极点,他被授予独立的指挥权,可以不受华盛顿这个总司令的指挥。李带领着6000援军抵达哈德孙河畔,华盛顿亲自去迎接,为了修复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把新泽西修建的宪法堡改名为李堡。

两个人在李堡进行会晤,李的意见只有一个——烧掉纽约城,然后撤退——大陆军高级军官很多也表示赞同,烧掉纽约英军就必须为过冬和粮食发愁,可以最大的限制英国远征军的进攻能力。不过华盛顿持保留意见,他把报告打给了大陆会议,大陆会议的答复是,必要时他可以撤退,但是不准放火。

从这一点上你就可以华盛顿是如何会做人,他实际上也是赞同烧掉纽约的,如果反对的话,直接以总司令的身份否决就好了,但是他非要给大陆会议大个报告,如果大陆会议同意,那么烧毁纽约的恶名就由大陆会议承担。如果大陆会议不同意,那么他就有理由应对手下的指责——这个错误的决定会议作出的。在先前防御纽约也是一样,他本来是赞同李的防御计划的,但是纽约的大佬们以抗议,他马上更改了防御计划——对他来说结交人脉,也许比打胜仗更重要。而李负责南方沿海的防御,为了加快堡垒的修建速度,他把征调来的黑人和白人混编在一起施工,当地大佬人立即来抗议——黑人和白人有别,不能在一起劳动,吃饭是也不能用同一个桌子,晚上更不能睡同一个工棚——要是换了华盛顿,肯定一抗议就灵。但是李不为所动——老子赶工期,没空和你们磨磨唧唧。华盛顿打了败仗但是结交了朋友,李打了胜仗但是得罪很多的实力派,两者到底谁更明智——如果单单就个人的命运而言的话,华盛顿的做人方式会更有前途,而李除非他能一直打胜仗,把所有英军都消灭掉,只要有一次败绩,就会有无数人落井下石。

华盛顿决定撤退,他计划把逐步把部队转移到纽约城北部的哈莱姆高地。不过英军显然不打算就这么放走纽约城内的大陆军,按照克林顿提出的作战计划,9月15日清晨,英国一支登陆部队突然越过东河,在曼哈顿岛东南登陆,负责守备海岸的一个康涅狄格团落荒而逃。克林顿带领部队登陆后并没有进攻纽约城,也没有进攻哈莱姆高地,而是横向穿插,企图把两者一分为二,切断尚未撤退城外的大陆军的退路。克林顿攻克了一些用于防御道路的小堡垒,正打算继续西进切断最后一条道路的时候,突然接到豪的命令,让他停止进攻两个小时,以便等待下一波的登陆部队支援。就在这两个小时的等待过程中,纽约城内的几千名大陆军放弃了搬运辎重的计划,轻装逃出了纽约城。

为什么豪要下这种低级的命令,有几个可能的原因,第一,他是主和派,希望以一些敲敲打打的方式把对方逼到谈判桌上来,所以并不急于消灭大陆军;第二个,他用兵谨慎,担心克林顿的部队被南北两方的大陆军夹击;第三个是最有传奇性的,豪本来是在登陆点指挥援军登陆的,不过突然有一位住在当地的富有而美丽的寡妇,邀请他去喝茶,他在和美人喝茶谈心中度过了两个小时的快乐时光——这个传闻后来被证明是真实的,还查出了那个寡妇的真实身份——她一支都是独立战争的热心支持者,大陆军们都相信,是这位勇敢而智慧的美女挽救了几千名大陆军的命运。象类似的风花雪月的传闻伴随着威廉.豪爵士在北美的整个征战过程,他就如下传说中江南的乾隆皇帝一样,以游龙戏凤的心态自由洒脱的谋划这场战争。

在大陆军全部撤离不久,一场大火在纽约城内燃起,火头从好几个地方同时点燃,显然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纵火,英军立即冲入城内救火,但是为时已晚,半个纽约城被焚毁。在纵火现场十三名嫌犯被抓,有一些被愤怒的纽约市民活活打死,另外一些被英军救下进行审问,确认他们是大陆军的人,但是搞不清楚到底是谁下达了命令。事后的回忆录中,所有的大陆军将领都撇清和自己的关系,坚称自己不是下令烧毁纽约的人,这件事变成了一条无头公案。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七 花样美男之死


战场上的平静,不意味着情报部门的休息。由于纽约地带的“拜金主义”强和保皇党太多,自从开战以来,华盛顿已经对线人们的提供的情报越来越信不过,尤其是英军在长岛大举登陆后,情报工作变得及其迫切。作为补救的措施之一就是派出信得过的军官去打探情报,一批军官作为志愿者报名参加了这些行动,其中一些人建立的功绩,比如一个军官穿越斯坦顿岛,查明了英军主力已经离开营地前往长岛,证明了长岛登陆是大举进攻而不是佯攻,也有一些人在这样的行动中中一去不复返。

内森.黑尔(Nathan Hale),1755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家境富有,莱克星顿枪声打响后,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黑尔参加了志愿军,不久成为一名上尉。在9月初,大陆军狼狈的逃离了长岛之后,他自愿报名参加间谍活动,去监视长岛英军的动向,他的朋友们认为他不适合当间谍,但是他坚信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并且赢得荣誉(不听人劝的后果)。

这名没什么经验的菜鸟间谍上了长岛之后,很快就被英国一名反间谍军官盯上,这名老鸟很有技巧的和他套上近乎,和他聊了一些关于这场战争的看法。黑尔发现两个人的观点相似,于是便把这名正在诱捕他的英国腹黑分子当作知己,两个人相谈甚欢,成为“朋友”。过了几天之后,新朋友变成老朋友了,英国老鸟又让他相信他也是为大陆军服务的间谍,正在长岛了解当地保皇党和英军的来往。黑尔一见遇到了“革命同志”,当即也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盘托出。英国老鸟一见大功告成,就邀请黑尔去自己的住处用餐,黑尔欣然前往,在那里内森.黑尔被埋伏的英国士兵俘获,在他的行李里搜出了很多未发出的情报,坐实他的罪名。

这时已经是9月下旬,华盛顿放弃了纽约城向曼哈顿北部撤退,黑尔被带到纽约城内,经过审判后被定为间谍罪——按照当时的法律,战时间谍罪为死刑。9月22日,他在一个英国炮兵营内被执行绞刑。

这本来是一件在战争时期很普通人作出的很普通的事情,但是这个普通人却有一项优点,那就是长的特别俊美——颜值高就是有优势,就像现在颜值高的演员,戏演的很烂也会红一样,内森.黑尔作为一个蹩脚的间谍,凭借高颜值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笔——当然除了选拔负责色诱“性间谍”之外,高颜值本身对于一个间谍来说就是劣势,因为在人群里太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个俊美的青年人被带上绞刑架的时候,军营里的英国士兵都来围观,他美貌、而且温文尔雅,一看就知道出身于上等家庭。在希波战争时,波斯王子马西斯塔斯战死后,希腊士兵把他的尸体当作战利品带回营地,敌人都为他的美貌所征服,纷纷落泪。有时候审美是可以跨越敌我的分歧,尤其象希腊那种留下男性同性恋的地方,往往对男性的美貌更加敏感。我们可以做一个推测,英国也是一个“搞基”的传统大国,而且军营修道院这些里都是男人的地方又是激发同性恋的温床,所以英国士兵们也想必对内森.黑尔的美貌所打动,所以把他的最后的举动都记录了下来。

后来,双方交换战俘的时候,英方的代表把这为青年令人唏嘘的经历告诉了大陆军,从此内森.黑尔的事迹就流传了开来。不过历史宣传学家们为了达到宣传效果,把本来很有审美价值的一件事情改的象“样板戏”一样索然无味——

智勇双全的内森.黑尔直接跑到英国军营里去画地图,然后被逮住,从他的靴子发现了他的画的地图。然后英国总司令威廉.豪看了他画的地图,立即把他当作少有的军事人才,说只要他为英国人效力,就可赦免他的死刑,但是黑尔大义凛然的拒绝,他绝不背叛自己的祖国。最后在绞刑架上,敌人问他:你还有什么要对观众们说的吗?然后内森.黑尔说出了那著名的名言:
“非常可惜,我只有一次生命可以献给自己的祖国。”

实际上,内森.黑尔只是在绞刑架上低声吟诵诗句,他身边给他套上绳索的英国士兵记录了这首诗的内容,它来自于当时正在流行的一部取材于古罗马共和派反抗尤利乌斯.恺撒企图建立独裁统治时的歌剧《加图》;

死亡是多么美丽啊!当获得了美德。
谁没有那么年轻过?多么可惜,
我只有一次生命可以献给自己的祖国。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内森黑尔雕像,看起来很帅,但是不知道是否和本人相似,不过我想多半是雕塑家自己想象出来的。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八 铁匠和华盛顿堡

10月,缓慢向北移动的大陆军被英军在曼哈顿岛北部的白原(WhitePlains)再次击败,在战斗中黑森军表现的尤为勇悍,炮火引燃了秋日的衰草,英军担心被引爆身上弹药纷纷撤退时,黑森军把子弹带举过头顶,跑步穿越火焰,突破了大陆军阵地。

白原战后,华盛顿的军队已经减员到14000多人,相当于开战时的一半,查尔斯.李的部队拒绝来曼哈顿岛支援他。现在他必须尽快撤退,不然就可能全军覆没,对于这一点大陆军将领们没有异议。但是关于华盛顿堡的问题却很有争议——这是按照李的防御计划唯一完工的堡垒,位于河岸峭壁上——一些将领认为放弃实在太可惜,而据险守备消耗敌军是大陆军的绝活,这两个月的战争中的一些局部性胜利都来自于这种战术,防御华盛顿堡不仅可以找机会消耗一下英军,而且可以牵制英军,为大部队撤退提供掩护。即便交战不利,也可以从河面上横渡到对岸的李堡进行撤退。

对于这个计划最积极的支持者纳撒内尔.格林。华盛顿让他率领5000人防御华盛顿堡,此外他还有一支“海军”,包括几条武装小船和一些运输船在哈德孙河上,其余人向新泽西撤退,由李带领他的6000人在河的上游负责策应——因为英军一多半的英军都在准备去啃华盛顿堡这块硬骨头,所以这项任务对李来说游刃有余。

纳撒内尔.格林(Nathanel Greene),1742年生,罗德岛人。在美国的历史宣传学家口里,他通常被称作铁匠格林,就如保罗.里维尔被成为银匠里维尔一样,这个铁匠也不是铁匠,而是一个大型炼铁厂的老板,而且是富二代,他的父亲留给他一座大型铁厂很多土地和议员的身份。这也是美国历史宣传的一贯做法,尽可能把美利坚英雄们的出身说的低微一点,把富人描述成中产阶级,把中产阶级描述为赤贫阶级——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不仇富的国家,美国也不例外,克里和罗姆尼在竞选时就因为奢侈的生活方式而饱受诟病,不过如果发财的机会更平均一点的话,那么仇富情绪就会明显得到平复,目前全球仇富浪潮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富人和穷人的身份正在延续到第二代和第三代身上,富人正一代比一代更富。

格林是个瘸子,对于一个铁匠来说也许是很酷的事情,因为希腊神话中的火神和锻造之神赫菲斯托斯也是瘸子,不过作为军人就不太合适了,但是1775年罗德岛组建队伍去波士顿支援时,他没少捐钱,所以被推举为罗德岛的民兵统帅,后来被任命为大陆军8名准将之一是因为他代表了罗德岛,属于政治性任命。不过随着战争的继续,这个走路一瘸一拐的人居然打起仗来还算可圈可点,于是被提升为少将,相比于倚老卖老的普特南,拿鼻孔看总司令的李,封疆大吏的斯凯勒,这位新任的少将成为华盛顿在军中副将中唯一的知心人。

格林把2000人部署在对岸的李堡作为后路,其余3000人负责防御华盛顿堡,而他外面要面对的是13000名英军和黑森军。华盛顿见英军踌躇满志的决定攻坚,希望放弃防御华盛顿堡,但是他的心腹爱将格林坚持认为他可以在这里打一个打胜仗,所以华盛顿也只好放任这个铁匠胡来。

大陆军在华盛顿堡周围拼命的修建和扩充自己的工事,据险防御是开战以来,他们唯一能够占到上风的交战方式,他们聊以自慰的说法是“给我们一堵墙,我们可以打得很好”——不过英军太狡猾,总是绕道墙后面来。所以大陆军象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重复这样的劳动,连统帅格林也一瘸一拐的亲自来劳动,估计他们这时的口号是“今天多流汗,明天少流血”。

不过在外面的英国人看来,这种方式却很不明智,因为防御工事的多少要和防御的军力树立相适应,大陆军修建了太多的土墙和多面堡,分布在三个高地上,看起来互为犄角,但是防御正面太宽了,防守力量稀薄,一旦被突破,这些防御工事就变成英国人的掩护。不久之后,一个大陆军军官叛逃,把大陆军的部署全部泄露给了英军,现在英国人对这些防御的弱点更加清楚了准备发起进攻。

15日威廉.豪指挥13000人三面围住了华盛顿堡。威廉.豪派了人去劝降未果后,在16日破晓,8000名英军和黑森军从多个方向发动总攻。北路的黑森军尤其凶猛,他们在炮兵掩护下爬上陡峭山崖,从外围一直打到最核心的华盛顿堡。不过德国人也伤亡惨重,损失了大量弟兄的黑森军士兵狂性大发,把投降的大陆军一个个用刺刀捅死,直到英军将领赶来,制止这场屠杀。这一战之后,黑森军的威名和凶名就传播了整个大陆,几乎可以被用来吓唬孩子用来。

华盛顿堡守军全军覆没,2800人被俘,不过主将格林却安然无恙,当时恰巧华盛顿去新泽西视察其他部队驻防的情况归来,格林去对岸的李堡迎接总司令。这个时候战斗打响了,华盛顿和格林乘着小船渡过曼哈顿河,见英军和黑森军从各个方向攻打过来,只好四处躲藏,后来发现无论如何也到达不了华盛顿堡,只好偷偷乘着船溜回李堡。在河对岸,华盛顿和李看着曼哈顿岛上的大陆军守军被全歼。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九 新泽西大逃杀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连串的打击几乎让华盛顿崩溃,回去之后,华盛顿痛哭了一场,勉强收拾心情去新泽西重建自己的司令部。作为这次失利最主要的责任人格林则是彻底崩溃,每日借酒消愁,唉声叹气,甚至连华盛顿通知他尽快撤离李堡的命令都忽视了,慢吞吞的准备着撤退,最后康华利带领一支英军和黑森军的混编部队渡过曼哈顿河把他们堵在李堡。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康华利并没有冲过来歼灭这支士气低落的部队,只是远远对他们进行一阵炮击。格林趁机带着部队逃出了李堡。原来康华利是在执行威廉.豪的命令,他受命指挥军队在不发生激烈战斗的,尽可能减少伤亡的情况下,尽快把大陆军赶出新泽西。一路上格林在前面逃,康华利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不久之后,华盛顿也带着人也加入了逃跑的队伍,接下来威廉.豪从纽约赶来加入了追赶的队伍。前面大陆军总司令带着他的爱将在逃,后面英军总司令带着他的爱将在追,如果他们觉得华盛顿逃得太慢了,就会上来“捅捅”他,然后大陆军就会加速逃跑,英军就像赶羊一样赶着大陆军就这么一路穿越新泽西。

一路上,华盛顿的部队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当逃兵,最多的一天少了3000人,大陆军军官们戏称为“会飞的部队”。两个大陆军军官见面就苦中作乐的打趣“你的部队又飞走多少人”之类的。

到了新泽西中部的首府布伦瑞克(Braunschweig),华盛顿总算是缓过一口气来。他清点了人数发现自己只剩下4000多人,无奈他只好把查尔斯.李当作救星,派人寻找查尔斯.李的部队来救援自己。接下来得到的消息差点把华盛顿气死,李带着人马在自己西北的内陆活动,不仅毫发无伤还收编了自己的一些逃兵,军队总数将近8000人,他带着八千人马在自己不远的地方,看着总司令被人追得象兔子似的,就是不来救援自己。

“看在上帝的份上,向我靠拢!”这几天华盛顿给李的去信里尽是这种语言,而李的回信则是谈论他的行为在军事上的充分理由,首先,大陆军不善于正面作战,他跑过去和华盛顿一起挨打不如在后面牵制英军;其次,华盛顿选择的撤退路线非常危险,英军随时可以利用海军从前面登陆截住他的退路,向他这样选择向内陆撤退才是最佳选择;第三,现在情况复杂,在没有充分情报的前提下,他认为应该谨慎行动。接着城外的豪和康华利看到华盛顿在布伦瑞克待着不走,等的实在不耐烦了,就上来“捅”华盛顿,华盛顿只好接着逃跑,不过他实际上也接受了李的见解,他让几百名伤病员向内陆方向撤退,自己带着剩下的三千多人一路向西南前往费城。

一路上华盛顿的士兵“飞走”的速度降低了,因为意志最不坚定,同时荣誉感最差的人已经逃得差不多了,不过到12月3日,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到达费城时人数又少了一千多人,现在华盛顿的部队只有不足2000人,其中一千多人是按照一年期服役从各州征调来的民兵,他们会在圣诞节前结束自己的服役期,到时候华盛顿就只剩下几百人了。按照理论明年各州会派来新的兵源,但是实际上根本就不会有人再来,除了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地区之外,其余各州的蛰伏起来保皇派都会再次登台掌控政局,重新宣誓效忠大英帝国。即便是坚决抗战的新英格兰人也不会派人来,他们本来就不喜欢华盛顿这个南方人总司令,纽约一战折损的部队一多半都是新英格兰人马,这让他们更是恨死华盛顿了。换句话说,以目前的发展趋势,华盛顿和他的部队会在1777年到来之前,烟消云散。

费城的情况也是一片兵荒马乱,大陆会议下达了戒严令,但是毫无效果,保皇党公开在大街上活动,准备迎接威廉.豪入城。连大陆会议本身也靠不住,一半的议员告假回家,估计都是在找门路寻求英国特赦;另一半自觉“罪孽深重”,没有特赦的机会,决定弃城逃亡,前往马里兰的巴尔的摩(Baltimore)避难。在撤退前,他们下令给华盛顿,如果英军渡过特拉华河,就烧毁费城——反正我们自己都没活路了,多拉几个垫被免得黄泉路上寂寞。几名身家都在费城的大陆会议代表表示抗议,但是抗议无效。对他们几个人来说,是最凄惨的,他们本来不属于“罪无可恕”的那一伙人,平时交游也很广,有足够的路子寻求特赦——但是财产都烧光了,人还活着有什么意思,最后只能决心留下里和费城共存亡——以罗伯特.莫里斯为首的三名费城富豪,组成了一个后勤委员会留在费城,负责对华盛顿的后勤补给工作。

接下来,查尔斯.李的逍遥日子也结束了,现在华盛顿被赋予全部大陆军的最高指挥权,李不再是独立的指挥官了,华盛顿下达严厉的命令,要求李带领他的人马和他一起守卫费城。李不得以只好南下,不过每天推三阻四,一会说车马不足,一会说情报不明,慢吞吞的前进,华盛顿则不断的发信斥责催促他,李则以更多的理由反驳,接下来一个戏剧化的结果结束了这次将帅之争——查尔斯.李被英军俘获了。

12月13日,黑色星期五,不知道为什么,李待着几个卫兵,在距离大部队3英里(大概5公里左右)一个小酒店过了一夜。李为什么要离开大部队过夜,这是个历史之谜——我个人认为可能是私会女人了,你想啊,李是个光棍汉,平时不讨女人欢迎,不过现在是明星人物了,自然会有不少女人投怀送抱,所以他偷偷溜出来在小酒店过夜,这种事情在18世纪的英国军队里是很常见的事情,豪还在战斗进行的时候溜出和美人喝茶。

现在的明星都知道上街要掩盖真面目的,比如墨镜鸭舌帽之类的,但是悲摧的是李不知道。他被一个为英国人服务的保皇党探子认出来了,通知了英军,一小队精锐的骑兵部队突袭了李下榻的小酒店,把他从大陆军的眼皮底下俘虏走了。

李的意外被俘让华盛顿对这支部队的命令终于起了作用,李的部队开始加速南下,结果一脚踏入了豪和康华利的包围圈,4000多人被俘,其余的人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只有几百人渡过特拉华河和华盛顿会合。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十 李的变节——豪的计划

查尔斯.李被俘了,英军上下一片欢欣鼓舞,他被认为是大陆军中唯一能够给英军造成威胁的军事专家。不过也有一些和李共事过,见识过李怪异性格的军官认为,李在一支军队里制造的麻烦也许比创造的价值更多。不过不管怎样,英军上下都非常敌视李,别的大陆军只是叛乱者,而查尔斯.李则是叛徒,因为他还是领着半饷的英国军官,从理论上来说,他还是英军的一份子。有人建议豪应该立即绞死李这个叛徒。

面对绞索的威胁,李向豪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要帮着英军攻打大陆军,他还为豪指定了一个军事行动方案,按照这个计划,他们将迅速攻克费城,并消灭华盛顿的残余部队。他得到的回应是鄙视,豪没有接受这个建议,还把他打算变节的消息透露了出去。但是舆论对李非常有利,美国上下并不相信他们英雄查尔斯.李会变节,认为这是英国人的诡计。

李是否变节本来会成为一个历史之谜,但是怎奈当年的欧洲人有把文件保存起来的习惯——当然中国人也有这样的好习惯,不过中国人也有伪造文件和篡改档案的恶习。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历史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大量专业历史学家开始在旧档案堆里寻觅资料,这时候豪勋爵的后人把一大箱当年的旧文件捐献了出去,结果一份封尘了一百多年的军事计划重见天日,这就是当年李写给威廉.豪用于扑灭“北美叛乱”的军事计划。经过军事史学家研究,这份计划周密狠辣,绝对不是虚与委蛇之作,而是真的想制大陆军和大陆会议以死地。

不过豪不想接受这样的计划,如果他想接受这样的计划,事先就应该接受克林顿的计划——在华盛顿堡战役结束之后,克林顿就制定了一份在一个月内结束中部殖民地战争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英军将兵分两路,豪和克林顿各自统帅一路人马,其中一路由陆路穿越新泽西扫荡华盛顿已经乱作一团的部队,俘虏华盛顿和他的主要将领,然后剑指费城;而另一路从海路直接进入特拉华河,在费城登陆,逮捕大陆会议成员,最后两支部队在冬雪降临之前在费城过冬。

如果豪在1776年的初冬接受李或者克林顿的计划的话,那么历史就真的可能改写,但是豪并不这么想。他的理由如下——

首先,经过半年的作战,军队都已经很疲惫了,一些部队的靴子都走坏了(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非要穿不耐穿的皮靴),现在需要休整。海军的意见也是如此,他们舰船已经残破不堪,需要入港。

第二,按照战争的规则,绅士们不应该在冬天打仗,战争进入12月之后就是冬歇期,一直到来年2月下旬开始作战。冬季作战要面临很多困难,不在冬天作战是对士兵的一种体贴。同时冬天也是贵族军官们的社交季,军队一般会驻扎在城市里,这时军官们就会和当地的名流一起开舞会,风流的寡妇、放荡的交际花、怀春的小姐都是军官们往来的好对象,如果冬季作战就等于剥夺了军官们的福利(同时也是剥夺总司令豪的福利)——冬季作战士兵和军官都会不满。

第三,他们还需要考虑粮草问题,现在是应该考虑筹集过冬的粮草问题的时候了,英国方面的补给越来越不靠谱,纽约近郊的农村的粮草又都被半年来的作战搜刮一空,如果克林顿的冒险计划没能成功,或者大陆军焚毁了费城,那么英军就要面临冬季又冷又饿的局面。

第四点,也许豪没说的是,他仍然抱着以谈判为主的战争主旨,他也许认为在1776年的这个夏天,他已经取得了足够多的胜利,让大陆会议在冬天里冷静一下,反省一下,也许明年就可以谈判解决问题。

所以豪也有自己的一份计划,一部分陆军驻扎纽约并夺取上游的农村;另一部分进入新泽西把华盛顿的部队赶走;第三部分跟随海军进攻罗德岛,然后海军在那里过冬。这样他的大部队就分散在纽约、新泽西、罗德岛三部分,这三个地区都有富裕的农村,让部队就近解决过冬粮草问题。海军的指挥官理查德.豪也支持弟弟的计划,克林顿只好从命,跟随理查德.豪一起去进攻罗德岛。按照豪的计划,这个冬天应该是平静,然它却偏偏平静不下来。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十一 起义

豪没有渡过特拉华河,这让费城的保皇党着实失望了一把,华盛顿命令老将普特南负责费城的戒严,费城保皇党终于消停下来。对岸的新泽西的保皇党则是欢欣鼓舞,纷纷箪食壶浆来欢迎“王师收复中原”。然而很快这种憧憬就变成了梦魇,这源于豪让部队就地解决给养问题的命令,抢劫和军纪败坏开始了。

抢劫对于德国军队来说是合法的,只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第一,如果发现了被抛弃的房屋,那么房屋内一切可以带走的都是士兵们的战利品,但是不准放火;

第二,对于有人的住宅抢劫时,需要给被抢劫者留下身上的衣物和口粮;

第三,抢劫时应该避免使用暴力,除非抢劫者受到了被抢劫者“不礼貌”的待遇;

第四,不准强奸妇女。

这种有秩序有制度又很人性化的抢劫模式既保证了“抢劫的质量”,又减少了浪费和不必要的人口损失,便于日后恢复生产,确保抢劫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制度当时风靡于德国,实际上则源远流长,德国人是从奥斯曼土耳其人那里学到了这种制度,而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来在草原抢劫时也是乱抢一通,后来进入中东后从他们先到的堂兄弟塞尔柱土耳其人那里学到这种制度,而塞尔柱土耳其人则是从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学到了这种东西,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从那里学到的这种东西我们很长时间不得而知,只知道这种制度在很早以前就在西亚一代存在,现在通过考古发现它的滥觞可以一直追溯到古苏美尔人城邦的战争中,也就是说已经存在了5000多年,可以说他是我们人类古老祖先的智慧结晶。

如果是在中欧、东欧或者巴尔干一代,发生战争时要么赶快带着贵重财物逃离军队的运动路线,要么当被士兵上门拜访时,保持互相“尊重”,“宾主之间”彬彬有礼的完成抢劫程序,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但是在北美没见识过这种来自文明世界的古老传统,以为见到了印第安人抢劫,不仅要抢东西,还要把人的头皮剥下来当战利品。结果你抢劫我就反抗,搞得流血事件不断,弄得德国人也很郁闷——就没见过这么不开化的居民。

尽管遇到了如此多的障碍,黑森军们还是本着德国人特有的敬业传统,以抢劫为士兵的“天职”,坚持要抢劫他们看到的每一处建筑物,没有困难要抢劫,有困难克服困难也要抢劫。而且在抢劫过程中也把德国人特有的精细劲头表现了淋漓尽致,他们甚至把窗户上的玻璃都拆下来打包带走——要知道这可是18世纪末,而不是16世纪末,玻璃窗已经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大概黑森那个地方实在太穷,什么都是好东西。

新泽西的军事行动让黑森人赚的盆满钵满,每一个团队后面都拖着一大排装满战利品的马车。看的英国兵们眼红不已,不过英国军纪是不允许抢劫的,但是这个规定的很虚伪。到了驻地之后,每个英国士兵都要面对两个选择,在队上吃饭但是要从军饷中扣除伙食费(当时就是这么规定的,服装伙食费要从军饷里扣除,所以那个时代看起来军饷不少,但是实际上年底发到手中的没多少),或者自己给自己找吃的——毫无疑问,每个士兵都会选择后者,豪的政策也鼓励士兵这样做,在给自己找吃的过程中,只要你能喂饱自己,别给后勤系统增加负担,那么你有点什么小动作,上级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和普遍义务兵的黑森不同,英国兵都是职业兵,不是城市贫民就是农村雇农子弟,半辈子当大头兵,没钱没前途,更没女人。现在既然豪司令官开了绿灯,那么除了抢劫之外,英国士兵在自行解决给养问题的时候,也会解决一下生理需求,见了美貌的花姑娘,自然要happy一下。事后当地法官进行了取证,总共有800多例可以查到受害人的强奸案发生,由于当时的民风保守,很多受害者都没有去报案,所以实际上要多得多。这些强奸案中年龄段覆盖从10岁到70岁,以女性为主。模式从“狭路相逢,就地推倒”,到“深夜入室,鸠占鹊巢”。最开始强奸案主要是士兵在搞,后来看到每人出来管,连下级军官也加入了进来,甚至发展到把妇女绑架到营房连续强奸好几天的事件。

不久之后一部分英国兵也可以不用羡慕德国人可以公开列队抢劫的待遇了,因为英国成立了征粮队——由于英国方面的跨洋补给不足,豪下令在各地的驻军建立仓库从当地征集补给品,豪给他们开列了一个清单,包括粮食、酒、草料、牲畜等等,让他们按照清单以“合理”的价格从当地人那里征集。不过英国军队开除的“合理”价格实在太低,而且还经常打白条,所以最后征集和抢劫就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征粮队还可以任意整加军需品的清单目录。

他们也不问一问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了几个印花税钱就可以闹事的地方,岂能容忍他们这么嚣张。最开始的反抗行事是暗杀英国和黑森军官和士兵,军队立即进行了镇压和戒严;然后就演变为大规模的游击战,一些躲藏在乡下的大陆军逃兵成为了这场游击战的骨干力量,小的队伍只有几个人,大的多达近千人,一些宾夕法尼亚民兵也越过特拉华河来援助这面的游击战,英军的后方乱成一团,甚至不得不在寒冷的冬季在道路两旁修建多面堡,以保障两个驻防地之间的通讯安全。

大陆会议和华盛顿在纽约犯下的一系列本来给了豪改写历史的机遇,然而他却拖拖拉拉的,让机会不断溜走。现在他还把本来有大量保皇党的新泽西人变成了自己死对头,终于他彻底的失去了平定“北美叛乱”的机遇。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海龟号“潜艇”,独立战争中纽约战役第一次出现潜艇作战。

布什内尔(David Bushnell,1742-1824)毕业于耶鲁大学,1776年设计建造了第一艘只容纳一个人的潜艇“海龟”号(Turtle)。通过脚踏阀门向水舱注水,海龟号可潜至水下6米,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艇上装有两个手摇曲柄螺旋桨,使艇获得3节左右的速度和操纵艇的升降。艇内有手操压力水泵,排出水舱内的水,使艇上浮。艇外携一个能用定时引信引爆的炸药包,可在艇内操纵系放于敌舰底部。作为秘密武器,它给美国大陆军带来了极大的希望。认为可以用它来摧毁停泊在纽约港的英国战舰。
1776年9月7日晚,由军中的志愿者中士埃兹拉.李(Ezra Lee)驾驶潜艇,袭击英军战舰HMS“鹰”号。然而,潜艇未能钻透目标舰的船身。或许是木制船身太坚硬无法钻透,或是仪器碰到了锣钉或其他金属支撑物,再或是操作者无力去旋紧火药桶。当中士李企图移动“海龟”号到船身下的另一个位置时,他失去了与目标船的联系,最终被迫放弃。虽然没能击中目标,但时钟定时器在其释放了武器一小时的之后,引爆了它。这次爆炸最终迫使英军加强警戒,把战舰停泊在远离港口的地方。英国皇家海军在这一阶段的记录或报告中从未提及此事,可能是“海龟”号的攻击更象是传说而不是历史事件。

我个人认为,当时英国正斥巨资给战舰底部包铜皮,当时的鹰号可能已经包过铜皮了,所以只要有一点角度,铁钻就会打滑,这种迷你级潜水艇类似与一战和二战时期使用的水下摩托、袖珍潜艇、回天鱼雷一样,取得战绩基本靠运气,因为速度太慢,在能见度很低的水下,观察距离也很小,很难捕捉到战机。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十二 渡河

英国远征军在新泽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对岸的华盛顿部队却重新恢复了过来。华盛顿被委任为所有部队的最高指挥权之后,他立即从其他部队从抽调精锐来支援费城,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军队是从防御英军从加拿大南下的北方军团中抽调了2000多名精锐,由新泽西西部的山岭到达费城——这支部队是和英军作战经验最多的部队。此外还有在宾夕法尼亚和马里兰紧急招募的新兵,加上华盛顿的老兵总数接近8000人。

后勤工作全部委托给莫里斯领导的三人小组后,也大有改善。大陆军的武器弹药来自法国的援助,毛毯、服装、鞋袜等大部分来自与欧洲的进口——这些货物被发往西印度群岛,然后由美国海军负责闯过英国海上封锁线运回,农产品来自于各州的征集。按理说这些东西的数量都非常充足,但是除了武器弹药之外发到军队手上总是不够,除了运输过程中的玩忽职守外,还涉及到大陆会议内部严重的腐败。

自从英国开始贸易封锁以来,各种欧洲进口物品都价格猛涨,这样大陆军的补给品就变得奇货可居,是人人想咬一口的唐僧肉,而且是没有孙悟空保护的唐僧,大陆会议几十个代表,再加上他们的好朋友、小舅子等等,后果你可以想象的。而农产品经常由于运输途中的无组织和玩忽职守而损耗巨大,导致了大陆军居然在当时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中经常挨饿。

罗伯特.莫里斯此后一直负责后勤和财政工作,当然他在战争期间也没少贪,但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贪,什么时候不能贪,而且三个人贪总比几十人贪要少得多;最重要的是三个贪污犯在干活,而几十个人光贪污不干活。莫里斯的三人小组改善了农产品的运输,发放了足够多的毛毯,让华盛顿的军队吃得饱、睡得暖。而且莫里斯还用自身的财产做担保在费城到处借钱(因为他知道,费城沦陷就会烧城,到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把成箱的银币送到华盛顿军中,华盛顿用银币代替正在不断贬值的“大陆元”给他的老兵们发饷,让这支部队重新振作——从三万多人到不到三千人,这都是经过淘汰的之后精英,是大陆军中意志和体能最好的一伙人。

接着华盛顿的情报系统也重新运作起来,豪在新泽西就地解决给养问题的决定,让保皇党人彻底心凉了,现在到处都是愿意为大陆军效力的线人,他的的副官约瑟夫.里德派往新泽西(他本来是负责人事工作的副官,不过他是新泽西本地人),建立情报网和联络各股起义军。

历史总是不断证明这样事实,伟大事业的成就者往往并不是那些最聪明最有才干的人(这样的人更适合做军师和手下),而是属于那些意志最坚定,永远不被加于他们身上的灾难击倒,并且在滔天大浪来袭的时候能够爆发出惊人勇气屹立不倒的人,这种人往往能够在不断的坚持中,等待到事情的转机,再加上一点运气,那么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乔治.华盛顿和罗伯特.莫里斯都属于这种类型,在华盛顿败退回费城的二十多天里,在大陆会议已经接近树倒猢狲散的局面下,他们一直坚持不懈的把已经千疮百孔的军队拉回正轨,最终抓住了豪的失误,把形势逆转了回来。所以他们一个成为了革命首勋,第一位美国总统,而另一位成为美国首任财长,也是北美第一位金融巨子,北美的财神爷。华盛顿指挥打仗很烂,莫里斯也未必是一个好的后勤管理者,但是没有这两个人在那二十多天里的坚持,美国革命在1776年的那个冬天也许就结束了,历史也会改写,也许美国日后会出现在英联邦国家的名单上也说不定。

现在华盛顿知道,挽救了军队只是一小步,现在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尽快打个胜仗来挽救美国人的信心,哪怕这场胜利非常有限,这样明年各个州才会派出补充的兵源。他把目标选定于特伦顿(Trenton)的一支黑森军。因为这里距离费城最近的敌军据点,6个小时就能到达。而且为了确保每支部队都有足够的征粮区域,所以豪设计的布防图不是按照军事需要设计的,而是象大型食肉动物的领地一样设计的——这样两支部队距离太远很难互相支援。而且在后方的部队正被从大部队分割为小部队,以便控制农村镇压起义军。

12月25日圣诞节,饱餐战饭的大陆军在晚上6点钟开始秘密渡河,参加行动的2400人不是来源于从纽约撤退到费城的部队,就是来自北方军团的精锐,都是久经考验的老兵,他们计划在夜间行军,然后在26日天刚亮时突袭特伦顿。渡河很顺利,因为附近有很多铁厂,所以费城周边有大量可以重载的渡船,把军队、以及他们的战马和几十门大炮运过河。

但是在特拉华河边,华盛顿没有等到他寄予厚望的老朋友,也是目前大陆军唯一的军事专家——霍雷肖.盖茨。按照计划,盖茨作为华盛顿的副手,来参加指挥这场战役,但是盖茨没有按照约定到达河边,只是派人送了一封信给华盛顿——这封信没有保存下来,只是华盛顿看完异常愤怒的样子。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十三 特伦顿战役

在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走向战场的时候,他的老朋友盖茨却向相反的方向策马疾驰。跟着北方军团的援军到达费城后的十几天中,他一直给避难在巴尔的摩的“半个”大陆会议写信,希望他们能够认清华盛顿根本成不了一个好的指挥官这个事实,把军队的指挥权教给他来处理,但是大陆会议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是他仍然不死心,所以打算去巴尔的摩直接对大陆会议阐述自己的观点。

几乎全部的美国的历史宣传学家都对霍雷肖.盖茨表示恶感,对他的所有行为都吹毛求疵,主要是因为他牵扯到好几次对华盛顿总司令位置的竞争,以及一次未遂的军事政变。诚然每个人都喜欢权力,爱慕荣耀,我如果说盖茨不喜欢这些那是肯定是瞎说,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说,大陆军上下普遍性对华盛顿能力的质疑,其中还包括他身边的副官都是如此,在这之前,他们大部分希望查尔斯.李能成为总司令,对于这个意向盖茨是没有表示出自己竞争的心理,当时的保留下来的信件也显示他是支持李做总司令的——权力是个好东西,荣耀是个好东西,军队的指挥权涉及到成千上万的将士们的生死,希望有能者居之,也是人之常情。

李还在的时候,盖茨支持李做总司令说明他并不是不识好歹,只是李被俘了之后,他才产生自己的野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么想也是有道理的,李被俘了,蒙哥马利死了,他是目前唯一职业将领——而且即便如此,他还是很有分寸的,他并没有要求直接取代华盛顿总司令的位置,而是希望华盛顿能够以总司令的身份去处理后方的征兵后勤等工作,以及处理一些次要战场的防御,自己负责前线的战斗指挥。

盖茨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基本上是在北方军团处理他和斯凯勒之间关系的翻版。当时加拿大战局糜烂,英军随时可能从尚普兰湖南下,而斯凯勒是个身骄肉贵的大老爷,阿诺德一条腿带伤,沙利文难服众望,所以盖茨被派往北方军团救场。在这里他和北方军团的司令官斯凯勒发生了矛盾,斯凯勒同样是一个政治性任命的不称职的指挥官,作为调节两个人的一种妥协方案,大陆会议作出的决定是斯凯勒仍然是北方军团的司令,不过主要负责后方的防御、征兵和后勤工作,而盖茨负责提康德罗加前线的指挥工作,在1776年12月时,盖茨给大陆会议的建议也是如此——把华盛顿派到南方去,但是仍然保留总司令的头衔,他来指挥费城一线的作战。

从这场战争一开始,华盛顿和李就是一对竞争关系,到底是应该任命一个政治上合格但是不会指挥军队的人做总司令,还是任命一个政治上没有经受过考验,但是善于指挥作战的总司令——这是一对矛盾,大陆会议既担心打败仗,又担心象英国革命那样,打了胜仗但是军队失控了,产生了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

但是当时处于团结弗吉尼亚大种植园主阶层的一种考虑,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还有一个“统战”的需求,所以最终华盛顿成为了总司令。但是随着他每打一次败仗,大陆会议就会质疑自己当初的决定,到最后时局糜烂如此,盖茨理所当然的认为现在是让一个真正的军人来指挥作战了。

但是盖茨这么想问题很显然是缺少政治上的敏锐性,凡是都有物极必反的道理,关键是华盛顿太会“打败仗”了,三万大军只剩零头,连首都费城都眼看不保,逼的大陆会议已经到散伙的边缘。一个文职政府到了这种地步,基本上也就没什么权威可言了,他们的命运完全依赖于军队对他们的忠诚上,而华盛顿恰恰是最忠诚的人选——在布伦瑞克他让伤病员向内陆撤退,说明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行进的路线有多么危险,但是他仍然拼了命的把军队带过来保卫费城,说明他不在乎自己的荣辱,也不再会手下将士的安危,唯一在乎的是他所在的阶级的利益——有了这样忠诚的人选,你让大陆会议如何不支持他。所以盖茨的举动注定毫无结果。

盖茨没来,仗还是要打。26日凌晨,大陆军分抵达特伦顿镇外发动进攻,华盛顿亲自指挥一部分军队占据了通往镇中心的主干道“国王大道”上的一座小山丘作为指挥部和炮兵阵地。特伦顿内驻扎着大约1400多名黑森军,主要分属于三个团队,由约翰.拉尔上校统一指挥。约翰.拉尔是黑森的一名悍将,素以作战勇猛而著称,被惊醒的他立即下令反击——这是他指挥的一贯性习惯动作,遭到攻击之后立即反击,也不管是什么情况。但是反击失败了,黑森军被居高临下的大陆军炮兵击败,还丢失了两门大炮在镇的门口,尤其让拉尔赶到恼火的是丢失两门炮的是他自己亲自率领的团队,于是他为了挽回荣誉,直接上马带人反击。

这时候大陆军步兵已经侵入了镇边缘的民房里,拉尔带队冲出反击时陷入了山上的炮火和埋伏在两侧民房中的步枪形成的交叉火力网中,二十多人阵亡——而且非常糟糕的是这二十多人中包括了拉尔在内的两个团的高级军官。德国士兵太守纪律了,除了剩下的一个团见势不妙,在团长的带领下逃跑之外,其余两个团的士兵在没有指挥官下命令,就一直坚守在镇内,最后被包围了起来,本来应该是一场击溃战,结果变成了歼灭战。镇内的居民见黑森军陷入了重围,也推开用厚木板遮挡的窗户(因为玻璃都被黑森军拆走了),对街道上的德国人射击。内焦外困的黑森军只好举白旗投降,这一战俘虏了914名黑森军,成为从纽约英军登陆以来,大陆军打的第一次胜仗。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十四 余波荡漾

华盛顿打了胜仗!黑森军被俘虏了两个团!1776年的这个圣诞节充满了惊奇。在确认了不是在过愚人节之后,欧洲媒体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猜测为什么发生这种状况,他们想像力丰富的把这场战斗发生在圣诞节联系起来,认为多半是黑森军喝的酩酊大醉,结果被在睡梦中围歼,这个传闻越传越神,甚至还有模有样的说黑森军官们整夜酗酒开party,拉尔上校还演奏自己的高音双簧管,战斗打响时他们都醉的上不了马。

黑森政府当然不相信自己的军队会军纪松散到这种地步,他们发誓一定要把事情调查清楚,因为这件事太重要了,关系到黑森“金牌雇佣军”的招牌。经过认真的取证,黑森政府拿出大批证据,证实当天黑森军从警戒到战斗,表现“完美”,主要责任是英军总司令威廉.豪的指挥失误——他把一支黑森军队孤零零的部署在最容易受到攻击的位置上。

面对这样的指责,威廉.豪也反口相讥,斥责黑森军到处抢劫,引起了新泽西民变(当然对英军的光辉事迹一字不谈),导致了他的作战计划全面瓦解。

这面黑森政府和豪为了黑森军被俘的事件互相开撕,那面的美国人也充分利用了这些俘虏进行攻心战。近千名黑森军被俘虏到了费城,居民纷纷来围观这些传说中的德国雇佣兵,发现他们并不想传闻中的那样身材高大青面獠牙,相反他们普遍比美国人要矮上一大截(这实际上是营养的关系,美洲盛产各种农作物,居民营养充足,所以长得比较高大),不过当地的“砖家”们经过认真研究,认为黑森人能征善战的原因是他们的肩膀比美国人宽——这一结论收到当时美国媒体的广泛认同(实际上肩膀宽这是因为他们是农民,因为黑森太穷,人口又多,所以缺少畜力,所以经常要用双臂耕地,在抗日战争时日军扫荡时就用这个方法来区别八路军战士和普通农民,农民大多肩膀宽,而战士则肌肉匀称)。

因为黑森军凶名在外,担心群众伤害俘虏,华盛顿就到处宣传说,这些黑森人都是可怜的欧洲农民,他们原本都爱好和平,是被黑森的暴君为了赚钱,强行征发来,为另一个暴君打仗的(实际上黑森人热爱战争,因为这让他们发财,而且里面被俘虏的拉尔团就是在华盛顿堡外杀害大陆军俘虏的那个团队)。

华盛顿的高尚举动得到了黑森军俘虏们的好感,不久之后,一个宾夕法尼亚的德国后裔慰问团被派去战俘营嘘寒问暖,搞得德国兵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大陆会议迁回费城后,出台了一个法案——这些黑森军战俘只要为大陆军效力就可以得到50英亩土地,对面的黑森军如果倒戈过来也可以得到50英亩土地,如果军官带着自己部队整队起义,那么不仅士兵可以得到土地,而且军官也按照他的部队人数得到土地,比如你带着20人过来,就给你1000英亩土地,如果你带着1000人过来,你发了!整整五万英亩。

华盛顿的攻心战加上威廉.豪对黑森军的成见,在他主持军务后期,最能打的黑森军一度被闲置在后方,担任次要任务,直到克林顿担任总司令才被重新重用——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黑森军整队倒戈,因为对一些光棍青年也许美国土地有诱惑,不过军官们都是有家有业的,黑森军法严酷,他们如果倒戈,家里的财产就会被政府没收,老婆孩子都被卖到西印度群岛去。

当然以上这些是后话——

特伦顿的消息传来时,豪和他的军官们正和纽约的保皇党人举行一场接着一场的舞会,在这快乐的日子里,豪又结识了新的情人和牌友。豪接到消息后有些惊讶,但是还认为事情不够严重,只是派了康华利代替无能的格兰特去统领新泽西的军队。1月2日,康华利率领6000英军和黑森军进攻由7000名大陆军守备的特伦顿。经过康华利第一天的试探性进攻后,华盛顿认为大陆军依然没有和英军硬碰硬的能力,决定撤退。在这一夜他玩出了令人叫绝金蝉脱壳把戏,他让一小部分人待在营地里点亮火把,制造噪音,迷惑对面的康华利,然后大部队从一条穿越森林和沼泽地的小路撤退(因为气温降低,沼泽地和很多小溪都被冻硬了,所以行军没有受到太多障碍),并向北以优势的兵力袭击了康华利后方的普林斯顿。

在普林斯顿大陆军和英军互有胜负,大陆军略占上风,不过大陆军俘获了一支补给车队,并所以算是华盛顿又胜了一场。一连两场胜仗,让美国人回复了信心,第二年的各州新兵陆续到来,大陆会议也迁回了费城,告假在家的代表们也回来了——一百多年后他们一些人写给豪的效忠书都被从相继旧档案堆里翻了出来,不过美国的传统一向是对这些事情表示“善意”的无视,他们必须维持56个坚强不屈的国父制造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神话。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十五 柏戈因的南下计划

特伦顿和普林斯顿战役之后,新泽西起义军变得异常活跃,在宾夕法尼亚民兵配合下不断袭击英军征粮队,一些大陆军士兵的小分队也在华盛顿的默许下参加这些战斗。这场“粮草之争”持续了整个冬季,后果对于英国远征军来说非常严重,半数的士兵在冬季没有得到修整,大量的伤病发生,而且因为草料不足,导致很多军马倒毙,这意味着明年春天豪将没有足够的马匹来拉炮车和补给车。对此,豪苦恼不堪,只好更加沉迷于女色和牌桌上麻痹自己——幸福对这位总司令来说是如此简单,高兴时女人和纸牌可以助兴,不高兴时女人和纸牌可以减压——由此二物他今生足以。

面对新泽西局势的糜烂和缺少马匹的现实,威廉.豪和他的哥哥北美舰队司令理查德.豪商量了一下,只好放弃从陆地攻打费城决定明年春天从海上进攻费城。在这个时候,北方另一名英军指挥官也有了一个宏大的作战计划——他就是约翰.柏戈因。

约翰.柏戈因(John Burgoyne)1722年出生于英国贝德福德郡,父亲是一位预备役军官,母亲是一位富商的女儿,不过当地都谣传他是母亲和教父格来比勋爵的私生子,后来这位勋爵的遗嘱似乎证明了“这一腿”的真实性——如果他的独生女儿没有男性继承人,那么他的财产庄园和头衔都归属柏戈因继承。

柏戈因十岁时被送到伦敦去接受教育,趁机结识了一批豪门子弟,18岁在一个龙骑兵团购买了一个中尉军官的职位。成年后的柏戈因长相英俊潇洒、善于骑马和运动,而且穿着考究,还善于写作,成为著名的“少女杀手”,有“绅士约翰”的美誉,不过也因为赌博和奢侈的生活方式被巨额债务压得喘不过来。后来他看准机会,勾引了富有的德比伯爵的女儿,和她私奔到巴黎去。和所有类似事件一样,这位老丈人和他突然闯入他生活的女婿之间经历了一段仇视、断绝经济援助,到和解、给予一部零花钱,再到最后亲密来往,全面支持的过程。

在经济上富有、政治上有势力的德比伯爵资助下,柏戈因迅速在英国军队中崛起,七年战争期间担任一个骑兵团的团长。1761年,葡萄牙战役中表现优异,成为这场战役中的两颗明星(另一个就是查尔斯.李)。

1776年春天,柏戈因指挥援军逆流而上救援魁北克,此后他在加拿大总督卡尔顿指挥下作战,一直追逐大陆军到提康德罗加要塞,卡尔顿认为前途艰险,而且已经到了秋季,所以下令停止了继续南下。对此柏戈因颇有异议,认为卡尔顿过于谨慎。这一年的冬天柏戈因返回英国度假,向陆军大臣杰曼勋爵(Lord Germaine)(有的书也译作日耳曼尼勋爵,这个姓氏的意思是从德国来的人)提出了自己的一套作战方案,他明年春天将率领加拿大的英军从尚普兰湖南下,攻陷提康德罗加要塞,然后进入哈德孙河,顺河而下攻击奥尔巴尼(Albany),和豪的部队在纽约会师。

杰曼勋爵没有理由不批准这样的一个作战计划,因为这也是豪的作战计划,豪计划明年春天留8000人守卫新泽西和纽约,其余的人兵分两路,一路逆哈德孙河而上攻击奥尔巴尼,同时加拿大英军也应该南下和他汇合,这样就把新英格兰各州和美国其他州隔绝开来。另一路由克林顿率领,理查德.豪的海军配合则由从罗德岛北上攻击波士顿,争取一年时间平定新英格兰这块对独立最坚决心腹之患,然后就可以和南方各州谈判了。

不过不久之后,豪又改了想法,他得到情报说费城有大量的保皇党人正翘首以盼他的到来,决定明年春天应该首先攻击费城(在那里他又可以结交新的情妇和牌友了)。豪的新作战计划乘着帆船送达白厅之后,杰曼勋爵又批准了——这位陆军大臣同时批准了两份互相矛盾的作战计划,这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学家都把萨拉托加战败的主要责任归罪于这位陆军大臣身上。但是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信件、笔记从故纸堆里被翻出来,逐渐洗清了这位大臣的冤枉。豪改变计划后,杰曼勋爵曾经征求过柏戈因的意见,并提出用船把他的部队运到纽约去增援豪,不过柏戈因自信满满的认为自己即使没有豪的的接应也可以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到达纽约。

第二年春天,柏戈因返回加拿大,豪情满怀的做着远征的准备,总督卡尔顿一方面全力配合他,一方面也善意的提醒这位根本不熟悉北美情况的同僚要小心很多问题:

第一就是补给问题,这条路要比他想象的难走,而且中段全是深山老林,没有可以就地取得粮草的地方。

第二就是印第安人问题,他建议他不要带着印第安人雇佣军一起行动,因为他们靠不住。法国人在的时候主要依靠休伦人和渥太华人,这些都是法国人的血盟,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才能为法国人拼命作战,而英国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复制这种关系。雇佣这些印第安人在军纪上不容易约束,而且一旦战事不利就会全部逃走。但是柏戈因听不进去,他不仅招募了加拿大北方的印第安人,还雇佣了很多易洛魁人,这些人从来都是没安好心,一心想挑拨离间,完全不可靠。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0-11-27 09:22:26


青年时代的伯戈因,明明可以靠脸吃饭,非要去打仗。

楼主:淼水有鲸

字数:33973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6-03-05 19:19:00

更新时间:2020-11-27 09:22:26

评论数:5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