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莲蓬鬼话 >  真正的佛法已经失传了

真正的佛法已经失传了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真正的修行就是去掉一切法的障緣,與佛心相應,就是佛說的「以心印心」。然而如何體味心印,就在於心體妙用,法在心用,法相在體用,一切法皆是心用體受的法性貫通。而得法與行法,皆彰顯以心印心的心用體受的法性,自性與法的融合。
法要傳承才不可齗滅,所以皈依三寶才昭示佛法延續的莊嚴與殊勝。三寶者續佛慧命,佛者究竟解脫義,法者心體妙用,僧者應身示現覺悟法義,唯俱足佛法僧的功德,才有真正紹隆正法的功德。眾生與佛相印的心,不僅僅是信念的相通,更重要的是體現法的體用,就是修行的行法的心用與體受。法要知法的人傳授,真正懂法的人,才能做傳法授業的善知識,修行路上的引路人,人天敬仰的上師。
然而修行並非易事,只所以難在於末法時期眾生福德,智慧,因緣的不足,正法難遇,遇到了妄心又難滅,世智辯聰養成慢心,疑師疑法,而錯失良機。佛法傳至今日,已入末法時期,戒行廢施,外道邪門皆混入佛門,另立法門,新創宗派,一時間法脈林立錯綜複雜,以至於尋找正法明師反如大海撈針,難遇難尋。
雖然到處都是講法的法師,名曰正道弘傳正法,實是魔子魔孫,外道邪門,偽作沙門口宣佛義,而名義之下夾雜外道邪說,或以善法取代解脫法,世間法取替出世間法,雖名曰:覺悟,解脫,而實則只是修人天福報的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方便出下流,執着善法的修持,變成了執着追求人生福報,反被魔所利用,漸漸演變成了魔道。眾生本願與佛相印,卻誤入歧途,皈依邪師,變成了與魔相應,口誦佛號經咒,卻成了魔音魔咒。
真正的正法傳承者,必以無為而傳道。若有博名逐利,貪求供養,貪圖金錢,妄稱聖義,不守戒行,以淫欲為法者,皆是邪師魔子。成就在於以自已梵行實證為般若,道交感應佛菩薩的加持護佑,為成就的保障,絕無速成的法,更無灌頂加持就可成佛的道理。
身處末法,若求正法,尋求善知識,當擦亮眼睛,細品慢查,莫圖虛名,莫求神通玄妙,以心體道,以道品人,天不負人,必遇明師正法。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真正的解脫禪法,非上等根基的人,是契入不了禪的玄妙之門的,所以佛才會傳各種方便法門,如念佛,持咒,止觀,等等,以適應各種根性的眾生,以各種方便易行的方法,增修福德智慧因緣。
因為真正的解脫禪法,對修持者的根基要求太高,所以真正以禪得太成就者,九牛一毛,鳳毛麟角。而且真禪法是以心印心,教外別傳的秘法,福德因緣不俱足的人,是很難聽聞到的。既使有人聽聞,反而疑惑不生信心,或有毀謗之心行,徒造謗法之業。而且根基不足,福慧不俱既使得遇秘法,也會因福報功德不足,橫生種種障緣中途而止,難有大成就。
現在流行的禪法,多以止觀為主,而止觀法門最有成就的智者大師,自己也承認“並未解脫生死”,僅僅是投升天道。而如今觀呼吸,觀心,等法門,靜心養身並無不可,但有些人卻自詡開悟證道,可言說的開悟證道境界,並非是諸法實相的真諦,僅僅是對佛經的理解上有所見地,人生有所感悟而已,以此為大成就,就是誤導眾生,枉語惑眾。更有人狂心化魔,自稱成佛做祖,活佛轉世,欺誑眾生,引眾生入於邪門魔教,大有人在⋯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很多没有接触过正法的人,都以为禅修就是静坐,而静坐的目的就是让心静下来,可以冷静地看事物,想问题,以为心静如水,就可以排除干扰,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就是开智慧。以为禅就是静心的人不在少数,现在很多世界知名的禅师,教授的禅法基本也都是静心之法,很少有传授般若禅法。
真正的能觉悟解脱的禅法,就是般若禅法。何为般若禅法?就是般若波罗蜜。不以静心为目的,而以照见诸法实相,证悟诸法空性,证见自性本来面目,以明心见性为觉悟解脱的法义,才是般若波罗蜜禅法。
般若禅提起觉性,直指人心,以自性调动疑情,开启如来藏,现化如来藏般若波罗蜜法相,开悟法性实义。般若禅法以觉性为心念,止息一切妄心,停止一切思维分别的造作,以如如不动的觉性真心,观察法界实相,观法相生灭无常,而证悟不变恒常的空性法身,觉性不离自性为觉悟解脱之道。
但现在流行的静心禅,不知摄授自心,而观心念所生之法。什么是心念所生之法?就是观心念思维作用在某些事物上,也叫冥想法。冥想在自己身体上,在妄想所生的境界上。以心观想这些事物、物体的变化为心法。比如,数呼吸,观经脉,观空,观莲花,观佛,观菩萨,观法界……只要是心有所观想的,冥想的都不是摄授自心,都是在心念作用的事物上用心,这些法就是离自心而逐心念,逐法相而生法,离自心而生法就是心外之法。
他们把观想出来的事物变化,当成修行的境界,观想出来了就是入了法门,观想出殊胜的境界,就是成就了,这就是典型的外道邪法。有些法门,虽然不观想事物境界变化,但把用心观事物作为摄心之法,不求事物变化,但追求心境的感受,也是“守一不移”。但只为静心,不知提疑情,也不知止心念,只求静心或禅定的境界。虽然不是外道邪法,但只有静心之用,而无解脱妙用。
更有观空之法,什么也不想,只是观无念的空境,死守顽空,还以为这就是证悟空性,还不知这就是枯木死禅。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正信》
現在雖然是末法時期,但學佛的人并不少,想學佛的人也很多。但必竟是末法時期,佛門里並不清靜,佛祖在涅槃前降伏魔王波旬時,魔王波旬說過:佛在世能降伏諸魔,佛涅槃后,我將令我的魔孑魔孫們,穿上袈裟混入佛門,破壞佛法。
如今魔的誓言真的實現了,現在已經進入末法時期,魔子魔孫及邪門外道都混入佛門,打着佛法的旗號,行外道邪法。如今真想學佛和想修正法的人很難,表面看佛門興隆,龍象輩出,活佛大師到處都是,但實際上無不是鼓吹神迹,宣揚迷信,到處是讓人迷信世間欲望滿足的邪門外道法,讓人貪圖欲望,執着法相境界的魔子魔孫。若想尋明師,找正法,如大海撈針,可遇而不可求,只能憑自己的智慧,福德,因緣,去尋,去碰運氣。
雖然是末法時期,但正法並未完全斷滅,正法尚存,真法還是有人在傳承,有人在修證,只要其心去找,也並非找不到。要想找到正法明師,靠什麼?靠智慧。在這紛亂的佛門中,找到正法明師,靠的就是智慧法眼,不然如何從這亂世中找到真善知識?怎麼從眾多的法門中找到真正的正法?什麼是覓法的智慧?就是建立正信的思想,以正信的觀念去品察法與人,就不會落入邪知邪見,就不會被他人蒙蔽,就能從亂象中找出自己真正想尋找的東西。
什麼是正信?信佛,信法,信僧。
信佛不是迷信佛像,迷信佛的法力神通,迷信佛的加持拯救。信佛是覺悟者,是破掉一切煩惱,跳出三界輪回的解脫者,是覺悟法界一切真諦的大智慧者。佛說眾生平等,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末覺的佛,只要破除煩惱,破除妄想執著,我們也能象佛一樣,回歸的清淨“法身真我”,成為斷滅一切煩惱的自性佛。信佛信的是覺悟的思想,解脫的真相,而不是迷信偶像,迷信神通法力,迷信鼓吹神跡,鼓吹成佛的人。
信法,信的是能破掉一切煩惱,斷滅一切妄想執着的方法,能跳出世間輪回的法。破除妄想執著的煩惱,靠的是自己修行覺悟的智慧功徳,不是靠神通法力,更不是依賴他人,依賴他人的法力加持,依靠他人的神通拯救,都非正信。信法信的是出世間的法,因為我們要跳出三界輪回,三界就是世間,世間人所執著的一切世間功用都是世間法,愛恨情仇,福祿壽喜,只是是人欲望所求的在世間所要得到的都是世間法。正法是出世的法,若還執著世間法的功德,功用,就不是正信的法。
信僧,因的是覺悟者。涅槃后佛已不駐世,佛法要靠人來傳承,這個能扛起傳承正法大印的人,才是僧。僧是解脫義,不一定是成佛的人,但一定是證到解脫相,破除輪回的人。 僧是出家人,出的是什麼家?煩惱家,所謂家就是世間。僧就是破除世間煩惱的人,不再執著世間法的人。
僧有四種。一勝義僧,就是已經覺悟的人,于一切法通達無礙,能承擔如來家業,傳承正法的人。二世俗僧,雖能持戒修行,顯現出家威儀,但未能覺悟證道,不能承擔傳承佛法的大任。三啞羊僧,不能嚴守淨戒,犯小戒而不知懺悔。三無慚愧僧,受戒而不守戒,不信因果,無慚無愧。
我尋找的善知,是能傳授我們正法的人,尋找的就是勝義僧。勝義僧是覺悟者,即使不顯出家相,四眾弟子若能修行證道,覺悟法性真義,都是勝義僧,都可以依止為師,從其修法。所以我們尋求善知識,尋求正法,不必局限于表相,而是找到真正覺悟的人。覺悟者不耽世法,所講所行都是出世間法義,即使講方便法,雖不能完全以解脱義詮釋,但亦不離信願行之方便法義,絕不會把方便法演譯成世間法,變成求世間福報,完美世間因緣的世間法。一切方便皆是增強信願行,培植出世間法修行的福德,智慧,因緣。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修行是觉悟解脱的大道,即然是大道就不能只执著于术,而应契于道,行于术,而不可着于术,而弃于道。术可见道,术可体道,但术并非大道之本,若以术为道,以形体道,以相体道,则见不到道之本体。
禅是观心法门,观心就是观自己的心念。观心是法,法本应于道,若不应于道,法只是小术。如何以心应道,而不专于术?大道只在人心,若心外觅道,则是离心而觅道,本末倒置。而不向外求,内心何状是道?道为人心,何种心是道?何种心为应道?
大道无为,无为是无欲,无求,无得,无功德心。心净无染是为应道,净则无欲,净则清明,净则觉醒,以觉醒之心观心,观事,观物,观法界,清明不着法相,清醒能觉法义,是为觉悟。觉悟法界法相实义,知其真谛是为般若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心行法,处世,渡人,是为大道。
大道无形,生万法,显万相,蕴涵天地,包藏宇宙。人之体道,以形见道,可见一斑,难见真容。以相见道,身处万相之间,相所障蔽,见相而难以破迷,亦难悟道。以术求道,若幻若离,如梦幻泡影,不知道之真相。大道唯真心方能体悟,真心唯其自性。唯自性开启如来法藏,显化法界万相,悟其法性,觉其真谛,是为显现觉悟解脱之大道,与自然大道本自一体,见自性真义如见大道。
自性非是另有它心,众生心非真非假,只在觉与未觉,觉者,除去妄心即是真心,迷者,执妄忘真。自性在于觉醒,观心只在行法,行法只为体道,以觉性心行法,观法相觉其性,悟其义,是为体道真心。体道观心,心不净,难以体道。所以体道必先净心,驱除妄想分别,心无妄想执着,才能体察真心,才能以真心悟道。
自性能显法相,而不着于法相。破除一切法相,见空相才能见自性真相,是为明心见性,亦是见解脱之道。自性见道非是究竟之道,以自性体道,才是修行的根本。自性彰显妙有,显现万法,生万相,觉悟一切法相实义,圆融一切法性,才是大道圆通之究竟之道。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什么是秘法?
善法修的再好也解脱不了。五戒十善修持再好,也了不了生死。当这些修来的福报消耗尽的时候,又会沦落到轮回之中,所以佛说这些福报乐受,也是一种苦。但解脱法的修行,也离不开五戒十善的修持,善法也是解脱法修行基础,是为修解脱法储备资粮。没善法的根本,也无福报修解脱法,人都做不好如何能成佛!

善法修持的是五戒十善,那么解脱法修的是什么呢?很简单,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是菩提法门,是行菩萨道,是成佛必经之路,没有任何法门能不修六度而能成就。六度的修持也以修五戒十善开始,布施、持戒、忍辱,修的就是五戒十善,任何一个法门,必以先学做人,而后才能成就。

善法修好了,才具备了成佛的福报资粮,才能把信、愿、行统一起来,进行解脱生死的禅定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的修持,能降伏住自己的贪嗔痴,才能精进修持解脱法。把信愿行充分落实到修行中去,才能正确进行禅定解脱的修法,破除了贪嗔痴,才能破妄归真不被色形妄境所惑,才具有了修行禅定的智慧资粮!

只有具足了信愿行的资粮,修持布施、持戒、忍辱,才能进行禅定解脱的修行。禅定的修行是有次第的,也必须要接受秘法传承。现代佛教界大多数都以为,汉传禅宗及净土就没有秘法传承了。所有真正解脱的法门,都必须依靠秘法的传承才能修持,只是汉传的秘法大都遗失了,并非没有。

禅宗的秘法传承也是非常严谨的,每个大的次第修持都必须依靠秘法的传承加持,没有秘法传承是无路可行的。只是目前禅门中人,知道秘法的廖廖无几。

什么是秘法?没有一个修行方法可以一直修下去,当一个法修完了,下一个修行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秘法。秘法是前辈人走过修行的路而总结的修行经验,是修行中精华中之精华。从古至今,秘法的传承就非常谨慎,要经历长期的考验和观察,确定了继承人的品性和资质后,才能一层一层逐步传授每一歩的修行方法。

佛法的修行要经历十几次秘法的传承,才能最终成就,都是佛陀成就后秘传于后人的,所以在佛经中是找不到秘法的法药,都是师徒间口耳单传,誓守秘约的所以叫秘法。能够得到秘法的人古今少有,在修行人中如凤毛麟角,九牛一毛。禅宗的秘法也基本是单传的,所以从达摩祖师传法于东土,始终是单传一人。

秘法是佛教的总持,也是佛法修行的纲。佛教一切教义经典的产生,无不是秘法修持而所见一切实相的总结记录。所以不知秘法修持,如何能见证佛经所述实相?不管你讲经说法,如何口吐莲花口若悬河,不懂秘法永远都是佛教的门外汉,并非真正理解佛教的真谛实义,讲的再好充其量也只是世间觉,而非真正悟道。

一切佛教解脱法的实修,秘法为打开玄门之钥,无秘法之传承就找不到真正修行的门。秘法为一切法之纲,纲举目张,秘法通则万法通,一门开则见一切径,所以秘法是一切法的总持之纲。天下解脱门各宗各派,虽所持教观不同,但秘法确大致不二,只是在秘法修持的方法上存在差异,所以产生的修行结果就有差异。

法的传承,需要真正懂法的人。而真正懂法的人,才能荷担起如来的家业,承担得起弘扬正法的使命。才能使正法久住,保持住法的正统纯粹。这样的人是人中龙象菩提重来,必须要有摄受众生的庄严慈悲之相,圆融无碍的智慧德相,必受人天景仰,万佛加持菩萨护佑。有这样的德行的人,才真正配做秘法的传承人。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何为空?
人人谈论「空」的境界,幻想「空」的神奇玄妙,幻想步入「空境」的身心感受,孜孜不倦。以人肉体六识的所谓思想,去幻想构思空的境界,犹如凡人读(西游记)一样,永远只是神话的故事。真正的「空」境自然地存在于宇宙之中,不脱去肉体的外衣,不舍去六识的感受分别,就如不剥开包皮,就吃不到竹笋一样。

不舍掉人类赖以自豪的思想和智慧,而想去见证「空性」,犹如空中种花,无下籽之处,只能幻想而已。真正能进入「空境」的,是人的八识和自性,它们能穿越时空,能进入多维空间,能抛弃「时间」的束缚,能穿越物质的束缚,而自由穿梭于真正的多维宇宙空间,多维的宇宙世界,见证多维空间生命的多姿多彩。

真正地进入「空境」,让本性自然显现,就是真正认识宇宙的开始。对空境的认识也是有层次的,不是你见到了就是它的全部,所以佛说:菩萨有法眼,而佛才真正具有佛眼。皆源于法力的不够,认识的空间层次也是有限度的。所说证空性,虽然已得道,但只是走过修行路程的一半,还有漫长的修行路途,等待你跨越。

证了空性虽然得道,但并不是究竟了,无所事事了。证空只是修行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和环节,你若执着空的境界,也是着相。空本来也是相,若去执着既入空执,乃至于变成顽空。对空的认知,随着法力的增强,会逐渐增加它的深度广度,以单一的空间,向更广阔的多维空间不断拓展,最后乃至全面认知三千大千世界。

现代虽是末法之期,各宗法脉已是无正法可修,但狂妄之人却是越来越多。没有真正的法王出世,必是群魔乱舞的时代。法脉的传承不是有方法就可以了,必须有真正得道之人去维系,辩证修行的真伪,才能保持法脉的正传。如没有得道之人去维系,任何法脉的传承只是形式上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脉传承。

现代谈空的人太多了,可没有经过四禅八定的修证,所言空者俱是阴身小空,不能作为空来讲。没有真正证空者,尚属迷惑者,不可胡言乱语其它修行者的修行功夫。就是证了空,但没有入深如来藏的人,也不算是通达法理的人。如来藏才是真正悟佛法的阶段,没有进入深如来藏的人,不可为法王,也不配做法王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学佛最难的是什么?法难求。真正的想学佛,就得像佛一样修行,然而,修行就得有法,没有法修什么?法必须得人来传,佛已不住世,求法就得寻找师父。末法时代,别看活佛法王、高僧大德到处都是,真要觅法还得擦干净慧眼,不然就是被蒙被骗的主。想找到真正的师父,犹如大海捞针,可遇而不可求,只能看自己的缘分。
刚开始学佛,看谁都像高僧大德,听谁讲经说法,都像是开悟的人。当你学习了一定的法理知识,真正的懂得了一些佛经法理,再看世间,真正的开悟的人,只能在书本上找。真正的高僧大德,只能在故事里寻。这时你才会发现,明师难寻,真法难觅,才知道什么叫末法时代。
名师到处都是,明师难寻难找。你想找的是真正的懂得修行的人,而不是只会口吐莲花的人。你想学的是修行的法,而不是只想增长知识,所以想找到的肯定是懂得修行路径的人,懂得修行法理的人,而不是只会逞口舌之快的人。
人海茫茫,何处有明师?只能靠个人的因缘,还要靠自己的智慧和福德,可遇而不可求。遇到了,还要能识别,不一定修行人就能为师,还要懂法理,懂理路。修行人不一定就懂法,大多数也是盲修瞎练,就像终南山上的隐士,没有几个人是真高人,吟风弄月、附庸风雅的有之,逃避世俗的有之,别有用心的有之,也有少数人是真心修行的,但绝大多数就是盲修瞎练,真正的懂法知理的没有几个人。
寻师觅法靠自己的造化,你得懂一定的法理,有一定的智慧,才能去品评遇到的是真是假,才能找到真正的如理如法的师父。如果只图名望,看重地位,贪图学识,能找到相应的善知识,而找不到真正的明师。
你找真正的师父,真正的明师,也在寻找徒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徒弟的,一定要有良好的根基,优良的品质,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不然你教他做什么?
真正的师徒之间是以心印心的,就是绝对的互相信任,才能真心的传法,真心的学法,如理的修行。一寸真心换一分收获,虚情假意换不来真情实义,真正的修行人,必定是有一点道行的人,不会看不出人的品性的,你以什么样的心对待师父,就会换来什么样的结果。
真正的修行人,可以不会去计较个人得失,但绝不会轻法慢道,传法授业绝对的庄重严肃的的事情,绝不会掉以轻心,传法一定会因人而异,什么样的人就传什么样的法,不法之徒必定不会传真法。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修行人应该从三身的显相上去认证自己及别人的修行成就?
修行人如何去认证自己及别人的修行成就?正确地讲应该是从三身的显相上去认证。大修行人与凡人不同,凡人只知道一个肉体凡胎的身体,且执着它是生命的根本。而修行人应该从显现的三身相,来判断修行的进展与成就,从而了解修行走到了什么阶段,是否成道了?是否功德圆满?这也是判断是否大妄语的依据。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该以实相见证三身法相的变化,而不是从经文讲义中了解的概念性知识。应化身,报身及法身,这三身是大修行者才能见证到的生命实相,也是通过三身的变化,来认证了解修行的进展及成就。三身俱足才是得道解脱的标准,而三身俱足必须要证得空性,反而言之只有证得空性,才能俱足三身。

应化身就是我们在人世间生活的这个肉体。佛菩萨为度化众生,随类化身随缘化身,应以何因缘,应以何形相度化众生,便以什么样的形相应化众生,而度化众生。所以真佛子当礼敬众生恭敬众众,且不可鄙视傲慢,岂不知其中多有圣贤真人,真正的菩萨不在庙堂之上,并非都是显贵之相,而在人间、山野、市井之中。

佛菩萨乘愿再来随缘度化,以应化身显现人间,便要承受人世间的各种苦难,从而显现从无明烦恼,到修行解脱的过程。因而以解脱的智慧,解脱的快乐,自在的殊胜相,启迪众生、教化众生、引导众生,走向自在解脱之路。并非应化身一出世便无烦无忧,高贵在上,而是与众生同相与众生无别,而是在修行解脱中示现殊胜。

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如果他的相貌不能随着他的修行而发生变化,那他一定是未能真正入道。所谓相由心生,一个修行者随着他的心态,身体能量的转变,相貌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首先头部的骨相就要发生变化,逐渐饱满顶生肉髻,额如满月,后生龙骨,面透红光,眼呈碧色。身相庄严体态轻盈,洒脱如云自在随心。

佛菩萨乘愿再来应化娑婆,虽以众生相应世,但在修行菩提道的过程中,也要逐步显化由凡到圣的修行转化过程,以启示众生解脱之实,成道业之殊胜,以此而使众生觉醒生命实相,步入解脱道。同时,相貌也会由平凡相逐渐转化成圣者相,贤者相王者相。显现出得道者的庄严尊贵殊胜,解脱者的自在洒脱清净无染。

众生在娑婆世界所显的应身,也叫业报身,是因果轮回善恶造业之受报所生之身。根据前世的所积善恶业缘,今世业生众生才有六道群分,善恶美丑,富贵贫贱,男女寿禄,智慧尊卑等差别。佛菩萨所显应化身,虽然也要与众生一样,受尽苦难煎熬,但与众生不同,非是无明业报所受,而是乘愿再来因缘随类度化众生。

报身也叫受用身,是修行福德智慧圆满之果报身。佛的果报身,我们在寺院里看到的佛像就是,而真正的佛之果报身,非凡人所能见到,而是显化在佛的净土世界,就是我们常念到的圆满报身卢舍那佛之形象。佛的报身叫圆满报身,修行到十地菩萨时,因为已经俱备了佛的智慧功德,虽未成佛但显现的也是佛的报身相。

既然报身是修行的果报之身,那绝非是佛独有,只要是真正契入法药,步入解脱之门的行者,都会有修行的果报身,只不过报身的相有不同,而只有佛的报身才是真正究竟圆满,显佛的清净圆满功德报身。不修行的众生也有报身,不过那叫业报身,修善业得善报生善道。造恶业得恶报,生三恶道受地狱恶鬼畜牲之苦报。

报身也检验修行成果的重要方法,因为报身不象法身无有变化,而是随着修行功德的提升,而不断地显现不同的功德报身。如修行者打通任督二脉后,所能见到的报身就可以高达百米以上,并且报身就可以进入色界天。而如果打通中脉后,其报身体就会超过高山有千米,其报身入于无色界天,也就是道教所说的神仙。

不见报身非是真正的修行人。随着修行功夫的增长,修行人的报身就会越长越高,到证得空性后,报身相既可长到几万米,到八地菩萨报身相可高达几十万米。到十地菩萨时,因为十地菩萨已经具备了佛的功德,所以开始显佛的报身相,而且显佛的各种功德报身相。如头戴毗卢帽的十面佛,头现宝莲花的智慧佛……。

修行人的报身相,千变万化各不相同,到证明空性后,已经成为菩萨,就要显菩萨的三十二自在相。到八地菩萨后就要开始显现佛的万德庄严相,把累劫已来流转六道,六道中各种众生王者之相尽显出来,集于一体才具备万徳庄严之功德身相。乐山大佛既是八地所显的佛报相,真实不虚,非是艺术的创造和加工。

报身相越高大,修行人的成就就越大。到等觉菩萨时,既使趺珈安坐于佛土之中,头已经突破最高一层天,而进入到大千世界之中。这时无色界几千米高的天神,也如蚂蚁般大小,最高的山峰也不及头大。而地球上的山脉则如河滩的石砾堆一般,人根本就看不见,如微妙尘一般。而佛的报身则横亘大千世界,环视宇宙。

佛的报身等高大千世界,所以我们再去看《西游记》,就知道为什么?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也没有跳出如来的手掌。佛的身量是凡人所不可思量的,也是真实不虚的,所以佛才能为众生创造庄严极乐的佛土,让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当然佛的报身,并非物质的,是人类没有发现的能量形式,所以人是见不到的。

报身和应化身都是随因缘果报,而能变化的法生身,没有一个固化的形态,随着因缘的变化而相机应化。只有法身才是恒久不变的生命真身!法身非意生身,是生命的本体,无有形态无来也无去,无所定处而又无处不在,圣凡同质,众生本具无有差别,无增无减不净不垢。非证空性者不知它所在,而迷惑众生不知有它。

法身名为身实无身,相对于应化身和报身而取名为身。法身是生命回归本来面目,离开了一切色相,而入于空性状态的原始状态,所以真正的法身既是空性。空性并非是一种慨念和心态,或者一种哲理,而是生命真正呈现的一种存在环境的真实状态,也叫实相。就是抛开一切色形的生命原体:本性,回归到宇宙之中。

真正的生命之所在,就是宇宙。一切生命皆来自宇宙,也必将回归宇宙,佛度化众生的目的,也就是使众生觉悟迷惑颠倒的色形的假象,而回归真正的生命家园大宇宙中去。众生本来都生存在同一宇宙之中,因为迷恋追逐不同变焕的色形,而迷入不同的小宇宙空间里,寄存色形之中忘了本源,而忘了生命根本的所在。

空性就是法身世界。空性是空与性合称的法身世界所存在的状态,空指的就是大宇空间,而非是某一维度的小宇宙空间,这个大宇宙空间,就是法身世界。性指的就是本性,也叫自性,那个生命的本来面目,生命的本源。自性完全显露,必须在脱离所有的色形的束缚,在真正的法身世界里,才能真正显出本来面目。

自性就是众生的生命本体,圣凡同质,在佛不增,在凡不减。佛菩萨与众生的自性无有差别,智慧亦无有差别,所以说佛亦众生,众生亦未觉之佛,只有觉悟不同。自性非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非物质的能量体,非色形存在的形式,佛说如摩尼宝珠就是。见到了自性也就见到了法身,而不见法身也见不到自性。

法身既空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既是佛对证得空性时,所见法身及自性最详实的记述。佛夜睹星空,照见自性显现的法身世界,既是这浩瀚的宇宙,顿尔悟道!这宇宙万法本为虚幻,所有色形皆源于众生执着的造作生法之心而生,而万法所生之根缘,既在这空性之间,缘起性空。生命来自宇宙,终将回归宇宙!

见证法身的存在,知道了世间万法皆空,所有色形诸受俱是生灭之法,唯有法身自性恒而不变,从而破除了一切对色形焕相的执着,才是真正的见道、证道、悟道、得道,了却了生死轮回的业因,证入悟道涅槃寂静之法。见证空性虽未究竟圆满,但已证悟三法印之真谛, 于诸法皆能圆通,故能真正显现正等正觉。

佛目睹星空,这空旷的宇宙既是自性之体。自性本无体,若作有体想,宇宙既体空既色形,所以《心经》言道:色既是空,空既是色。若作空为体,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俱作空行。自性无色形,当然无眼耳鼻舌身意,亦无色声香味之缘受,亦无六触之受界。自性本佛性,圣凡无别,当然无无明智慧之分别,无无明生灭

万法皆空,八万四千法门只要是修解脱的法门,无论究竟与方便殊途同归,它最终目标都是要证空性,让生命回归自在的法身世界。大千世界的事物,无不在成、住、坏、空的因缘循环中流转,但只有两种事物永恒不变,大宇宙和自性,就是生命的本来存在形式和容纳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宇宙,就是佛法中所说的空性。

《心经》中所讲述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就是空性,所讲的就是生命的根本形式和真正的大宇宙,才有这样的永恒不变的性质。在真正的大宇宙中,所有的生命形式,都以最本源最根本的形式存在,脱离了所有色形和生灭变焕,所以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有八识分别六识所受

人有生死,花木有枯荣,国家有兴亡,山河有破碎,宇宙有生灭,这些所有有成住坏空因果循环的亊物,无不是以色形取法而存在。无论物质的,或超越物质的暗物质及反物质世界,只要是依色形而立的,依因缘而生灭的亊物,都是因我执取法而生,循成住坏空而生灭的定律而发展。而承载所有这些的大宇宙根本不变

既然法身世界中的空性是永恒的,没有任何变化的,那生命的本源就是没有生灭,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而这个大宇宙没有生灭,也就没有启始,自然空性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时间”,时间只是小宇宙间,因意成法而生成的物像幻象,并非真正大宇宙生命及空间的实相。所以《心经》云: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在空性中自性抛弃了所有的色形,无六识所受之源,自然无所受之境,亦无所受之想,断除了我想分别成意。一切苦集灭道之法,亦自无形无有,一切认识所受,皆是自性昭昭大圆镜智所现,断除了一切分别我执我见我想,皆是空性实相真境,宇宙一切真理之究竟,自无智慧之说,众生平等,皆是正等正觉等无差别。

在法身的大宇宙中,空性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一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众生所现,众生既佛,佛既众生,自性既佛,原本无佛是名为佛。一切的智慧皆是自性中本有,无增无减,没有所谓的得到与增加,原本就是那个样子,所以《心经》云:无智亦无得,亦无所得!

进入空性法身世界,见证了生命及法身的实相,知道了生命的本质是不生不灭,因而破除了诸般假象,诸菩提因此而显的大圆镜智证悟了宇宙及生命的真谛,而息灭所以有见与思的困惑,使诸般色形入于寂静涅槃,而使生命重归于自性本面目,入于如如本来之佛境。三世诸佛也是以空性智慧,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法身既是说空性,而谈空性则必须讲《心经》因为《心经》是佛陀在证道时,空性显现时的境界,最真实的法身世界的记录与诠释。不见实相难解《心经》见证了空性法身,则宇宙生命既无迷惑,断除了无明轮回之业因,所以证空性既是了脱生死,度一切苦厄得道证悟而得大自在。观自在菩提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证悟了空性,觉悟万法皆空,其于有所为法入道,而究竟处入无为的空性真境,一切造作生意皆作寂静,无意生心,不见色形众生一体,无佛无众生皆是本来面目。万法皆以方便入门,以戒定慧为道,必入禅定而能慧,必已禅定而能证空性见证三身,所以八万四千法门,唯以禅为根本究竟之门,不以禅修便无解脱门!

证了空性见到了法身世界,具足了解脱三身相,解脱了生死的烦恼困惑,但并非是究竟圆满的如来境界,虽然具足三身,但菩萨尚未开佛眼,所以,虽能见到法身世界,但还不能洞察大宇宙的究竟实相,还不能遍观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菩萨的觉悟还是有漏的,不究竟圆满的。但菩萨已识因缘,见诸色境能行无生法忍。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佛法修行以“三法印”相印证
每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时候,总希望有一个清静安逸的环境,能让人抛开烦恼,享受轻松自在的生活;总希望有一个人或一尊神,能解脱我们的烦恼,给予我们如意自由的人生。可真正的清静自在,并非来自于外部的环境,或他人的恩赐给予,而来自于我们内心的状态。一个不安躁动的心,如何能安享淸静的世界

一部杜撰如游侠般惩恶扬善的《济公传》,让世人快慰无比。虽然它宣扬惩恶扬善,善恶因果终有报,劝人行善积德,但真正的佛菩萨却不会这样去做。佛菩萨度化众生,是唤醒众生的觉性跳出无明沉迷,回归自性的彼岸。佛菩萨不会违背因果,违逆因缘而惩罚众生,众生皆因无明迷惑而造业,都是应当度化的有情众

佛菩萨视众生如父母、兄弟、子女,亲人犯了错误,作为亲人都会去规劝教化他们,希望他们迷途知返,回头是岸,又怎忍心加害,惩罚他们。一切的恶果罪业都是他们自己造作,因为造业而得到天遣,是自己掘造了自己的坟墓,是自己种下的恶果的种子,绝非佛菩萨的惩罚。欲善其身,必当谨遵戒律,才能天官赐福

修行者欲得究竟果,必须遵循佛法修行的原则,必然也会误入邪途。佛法修行以三法印相印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禅的修行以有为法入道,以无为心修真,无纯粹的无为,亦无纯粹的有为,互为协调互相调整。到有为道尽,究竟圆满才真正入于无为真境,入于如如不动的真如妙境。这也是禅修的规律

天魔外道欲欺蒙信众,必以佛而居之,必以大教主而居之,必以得道者而居之,必以大修行人而居之,必以大神通者居之前,必以大善知识而居之,必以大善人而居之,而私下里皆为满己欲而行之。所以众善信欲求善知识,一定不可轻言轻信,必须要品其色,观其行,察其言,是否与佛法相应,与佛所制戒相应!

所谓“外道”,也并非就全是邪门,而是相对于佛门而言的,其它宗教泛指为外道。虽然称为外道,其中很多外道宗派,修的也是解脱法,也不乏大成就者。在佛门中,虽然众佛子都自称名门正宗,岂不知大多数人虽名为学佛,其实行的却是外道的法。在佛法的修行中,以觉悟自性,以心悟道莫向外求,为正道。

佛门中信众虽多,可有多少真正懂得佛法的真谛,又有多少是混在佛门中,求保佑,求庇护,求福报,求财富,求名利……或者以佛为机求财谋利,搏名逐誉。入得佛门,头二年佛在心间,三四年佛在天边,五六年与佛谋钱,混迹在佛门中寺院里的,有多少所谓的“佛油子”“庙混子”,这些人与邪门外道有何分别。

如果把佛教仅仅作为一种信仰是不够的,佛教的殊胜玄妙,主要表现在佛法上,也就是成佛的方法。佛法的信仰,首先要信仰自己,相信自己本来与佛无二,信仰佛即信仰自己,我们信仰佛,最重要的是,佛是老师,是觉悟者,佛法能使我们觉悟自性,回归佛性。觉悟者无所求,而在于行,这才是超越信仰的佛教!

如果有人视佛为救世主,求佛保佑,求佛消灾,求佛赐福,或者把佛做为心灵寄托安慰的神,那他就是非真正的信仰者,只算是迷信者。如果你礼拜佛,是希望得到恩赐,在名利财富等方面有所奢求,也不是信仰佛,只是投机者。如果你供养、捐助,造像修塔,起寺供僧,为求福报为造功德为满心愿,你也非真信仰者

佛不是造物主,也不是救世主,佛本是由众生觉悟而成。佛非神,而是众生抛开一切迷惑,回归本来生命形态的生命本来状态,所以众生成佛,也并非是成佛,只是找回了原本的本我而已。佛性所有的,本来也是众生本有的佛的功德众生也具足无二,五眼六通万德庄严,众生同样具足,成佛亦无所得,佛亦只是名词。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修行人绝对不可以追求神通
修行人发弘法利生之心度众生,当以佛菩萨为榜样。佛、菩萨度化众生以法为器,以法为甘露普润法界,以慈悲心为本,以因缘为契机而随缘度化,随类度化,随情度化,应机度化。当以何因缘度化者,必应其机而显其相,方便随缘度化而使其入解脱道。而不可以分别心,攀缘心、所求心、功德心、有所得心去度化

修行人有神通是必然的,没有神通必是与法不相应。修行人度化众生,以法为器,以方便为门,以缘为机,以慈悲心感化众生。且不可攀缘强求,若欲降伏,或以神通显化而惑引。佛弟子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终被裸形外道所害,为法献身而不以神通对抗。佛说神通破不了因缘,了不了业障,改变不了因果

神通是修行过程中,自性功德之显现,而非所求而得,所修造而得。它不能改变因果,了除业障。众生无明迷恋灵异玄妙,追求神通。修行人若以神通显化来度化,必使众生舍本而逐末,心向外求,迷恋追逐神通灵异,终被天魔外道所用,惑乱天下,反害自己损毁功德,祸乱佛门。当以正法实修,降伏其心以自性而度

神通是修行之路上,绽放的花朵,而非修行的目地,也非修行的本意。若执着迷恋于神通,必被其所迷,所惑,所障,反与解脱无缘!修行人且莫追求神通,迷恋神通,傲慢于神通,真正的解脱者不以神通为骄傲,以修正心性为要务,以解脱生死为根本!

神通是每个修行人都向往的境界,也有许多人迷恋神通。神通是真正修行必然产生的,无需刻意的去修炼,执着于神通违背了解脱法的宗旨,必落入旁门左道。修行人有了神通也不要自我陶醉,真正修行人每个人都会有,它只是修行中的副产品,并不代表你修行有多高,就像禅定一样,修到了也并不代表你就解脱了。

有了神通也不可乱用,不然会违背因果造作新业。也不要以显示神通降服他人,而令人佛门。世人不知正法之意,会误迷神通痴迷巫术,而追求邪师邪道,远离正法。我初出弘法,也曾以神通示人,结果事与愿违,并不能降服众生,而以正法教人,却事半功倍。佛陀在世也教导弟子,不要轻易显示神通,以免违背因果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修行人要尊敬大修行人和上师
一个修行人的好坏从表相上看,并不能准确地看出来,而修行的境界,真正的表现是来自内心世界,只有自己才是最淸楚的,正所谓心知肚明。还有一种人能够看出修行人的好坏,那就是过来人,就是真正走过了修行的道路,自然知道一路上的风景。所以,只有过来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识,真正的向导,真正的老师,

一个修行人的心境,只有修行人才能体会。修行是有次第的修为,凡人无法理解修行人的境界;而初修的人,不知道有次第修行者的境界;阿罗汉不知菩萨的境界,菩萨不知大菩萨的境界,而大菩萨又不知佛的境界!所以,修行人不可以自己的眼光,去评价大修行人和上师的境界,以免妄自菲薄,造下无明的业障!

作为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感恩的心。没有感恩的心,也就无从谈起孝心、责任心,乃至慈悲心!修行人也一样,也要把感恩心作为一个心性的修持方法去修炼。没有感恩的心态,连最起码的人性都不具足,又何谈做人!又何谈慈悲心。真正的慈悲心即是感恩心的升起,而延伸至对社会对众生的感恩,而起慈悲心

有了感恩的心,你才会有包容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你才会包容父母的过错,才会真正升起孝敬之心。有了感恩的心,你才会倍加珍惜社会、朋友、亲人的情谊,才会回馈爱心感恩之情,乃至点水之恩,涌泉相报!修行之人怀感恩之心,才会感佛恩、师恩,乃能真心护持佛法,才能有慈悲之心的升起,弘法济世!

轻蔑上师是修行人第一罪过,无异于诽佛谤法。有些人求法时诚心待师,得法后却轻蔑上师,诽师谤师,觉得自己超过了师傅,可以取而代之。求法时护持上师,殷勤倍至!得法后忘却师恩,连其码的师徒情谊也忘却了。这样的人不论你修行的功夫有多好,与魔无异,如不及时检典,悔过而从新,必坠魔途。

恭敬上师,并不是要恭敬完美无瑕的人,而是恭敬上师能教授我们解脱的法门,至于上师的品行节操,你无需吹毛求疵地品评批驳。在没有信仰和修养的世俗人的眼里,佛陀也是愚蠢的凡夫,可喝可骂。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充满了世俗的欲望和贪婪,他们眼里看到的能放弃世乐的佛、菩萨及修行人,都是愚傻的人。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修行人当断除有所得心
一念贪心起,八万障门开。既使是证了果位的修行人,如不能断掉对世俗红尘的贪念,最终还是会生退转之心,又会回到六道众生轮回之始,贪着色形身受。能量的解脱并非真解脱,自性的如如不动,不被色欲所动,才是真解脱。所以修行人当时时自醒,灭掉对红尘万有的贪着,既使善的贪着,也是修行的不究竟!
大菩萨具有佛的功德,为何还称有漏?贪心未净,还有众生可度的心,就是贪心的存在。所以佛说:无有众生可度者,没有众生被度者。所以说断除出贪心,何其难!修行人有一丝的念头升起,无论善恶,俱是未得究竟圆满之觉悟!尚需自醒、自查、自觉,以自性的慧光照破一切初念的生起,才是真正大修行人!

修行人当断除有所得心,修行的果位只是一块里程碑,你认作是有所得果,此果亦是贪着,亦是着相,亦是障道之法。有所得心是有为之法,有漏之法,不究竟之法,非解脱之法。如贪着所得之心终是魔法。魔与佛法力无有差别,只存一念之差,如如不生一念贪着即是佛。修行人当珍惜修行所得,不可贪功而自灭慧心。

修行人不管你功夫如何,终究还要在心性上去体现出修行人的涵养素质。嘴上修饰的得证,开悟般的华丽词藻,不能掩饰心性上的脆弱。真正能面对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而能定下心来不为所动,才真正成「端坐紫金莲」。成就不需要别人去赞誉,自己能够不被俗趣所迷,才算是真正的修行有所成就。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无法停止的贪婪。权力越大越好,金钱越多越好,女色越美越好⋯在无休止的追逐中,让人迷惑,让人疯狂,从而失去理性,失去自我,疯狂的追逐让人道德丧失,人性丢失。所以,从古至今无论成者王,败者寇,又有哪一个是快乐的。无不悲伤于失去,焦虑于拥有,那有一丝自在的快慰!

做为修行人,不论你在修行上取得任何成就,都不可有成就感的心态,而应该是更加的谦逊平和,以无所得心而孜孜不倦地继续修学。有所得心亦是一种心魔,也是一种应当破除的相,有所得心亦落入有为法之中,既难得究竟无为之法。一切有为法如虚幻泡影,不破除此虚相,真正的无相之如如实相,就永无证得。

证空性虽然是得道的标致,但在真正的修行道路上才刚刚走了一半,犹如刚毕业的大学生,未来的修行道路更加遥远。所以,当年诸大菩萨虽证等觉之位,还依止跟随佛陀而修。有些人修行上有了些功夫,便自以为不得了,好像功德圆满了,陶醉在无所为既是道的误区中,追求什么得与悟的境界,其不知大道无限。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修行人当放下我执
我是人性的最大障碍!执着「我」的心,让人迷入一条舍不掉的执着路。「我」犹如「井」把我们的心陷进深井之中,我们的心念及思想就被这深井所束缚,变成执着自私的「蛙」,满眼所见俱是「我」字,心里也只剩下「我」,于是这世界给予我们的,也是我们给予世界的只有「我」的自私⋯这我就成了我的牢笼!

由于执着于「我」,才有了处处以我为根本的我有,我执的分别心,才生出贪着我有的贪心。贪着我有使我们变得更加执着贪婪,逐渐贪婪之心让我们逐渐失去理智,不是我的,不该是我的,也变成了我执的目标。失去理智的贪婪之心,让我们计较于得于失,嗔恨心随之而生,而嗔恨心又使我们落入愚痴的无明之中。

我们的「无明」并不是我们缺少智慧,而是因我执而产生的贪、嗔、痴,让我们的智慧变成了维护我执的小聪明。人们把这种贪着我执,固执我有、自私自利的小聪明,当成了智慧。而这种所谓的「智慧」障碍了人类的真智慧,迷惑了人类的心智,阻碍了人类的视线。使人类把生存的星球变成了一个囚禁自己的牢笼。

人之所以痛苦,就是放不下我执!当面对环境,面对人与事的时候,总是以我的利益,我的原则,我的眼光去看问题,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世事因缘而合,不依人的意愿,我执便会陷入这痛苦的陷阱之中,无处可逃。

为什么信佛的多,而肯修行的人少?放不下。这些人还没有真正的世间觉悟,看不破红尘中的假象,还被世事间的幻象所诱惑,沉迷于自我的执着,沉醉于世间的我有,追逐权力的膨胀,金钱的贪婪,女色的痴迷,名利的陶醉,儿孙的爱恋⋯无明迷惑于黄粱梦中,不肯醒悟!而沉迷造业轮回之中,出离无期!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欲真正得大自在,必修证一行三昧

欲真正得大自在,必修证一行三昧,俱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才能真正断除烦恼。一行三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禅定,四禅八定虽然殊胜,但若是在座下用,恐怕还是要被五欲六尘见境所动,难免生烦恼心。而一行三昧的禅定功夫,则是在座下用,面对五欲六尘见境而用,若见境而不生心,不动念,则离成佛之曰不远矣

五欲者:财、色、名、食、睡。众生生存之本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好像为人不追求五欲的满足,倒不像正常人了。然而,要做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必须放下对五欲的执着奢求,让心淡然处于尘外,不被五欲所累,不被六尘所染,才能在超越五欲六尘的修行中找到乐趣,在禅定中体验喜悦,在解脱中享受大自在!

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 尘者染着也。眼所见一切色形美丑;耳所听一切音声悦噪,鼻所闻味香臭,舌所尝酸甜苦辣咸,身所受冷暖柔坚,八识分别之好坏对错,修行者面对六尘缘境不为之所动,保持一心三观之正念,则入于一行三昧之真味,而能不被世趣所动所染所着,超然尘外自在洒脱而趋于真道!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别人的事与我无关,自己的事与我无关
几年前有弟子问我:如何才是修行人的境界?我说:「别人的亊与我无关,自己的事与我无关」。一个修行人应当时时觉照自己的心念,观照自己的疑情,哪还有时机去分别执着身外的事物,如何还能有人、我、众生,圣贤⋯的分别,自然就断了对外境的执着分别。身处世间淡然于世间之外,何来分别执着山水的变化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时时处在自性的觉悟和观察之中,任何一个初念的生起,都会在自性慧光的觉照之下,一一明了而当机破除。就连身体的觉受,也如轻风浮云般,淡淡地来淡淡地去,好像是与己无关的闲事。哪还有生老病死的堪忧,苦集灭道的觉受!仿佛飘然于自身之外,淡了世间人我的纠缠,真的是冷眼看世界!

修行人不论有所得或无所得,在禅修中能显现自己的功夫和定力,不是真功夫。而在现实社会生话中,能够运用上修行的功夫,才是真正的功夫。享受在禅坐中的清静,不是真清静。躺在山野林下的无为,不是真无为。不敢直面诱惑的放下,也不是真的放下。言证非证,行证才是真的证到了。经得起考验才是真修行

平常的生活中的修行,是对禅修中功夫的保任。不经过保任修行的功夫,也算不上真正成就了的功夫。保任就是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经受八风的不断吹拂,而能保持住成就的初发心,不被污染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绝不敢去奢望什么如如不动了。修行不是为得到别人的赞誉,而是为了得到自我心性的真正解脱。
我经常汫:修行人要想有所成就,必保持这样的修行心态“别人的亊与我无关,自己的事与我元关”。修行的目的是自我的完善,修的是自己的心性,面对所有的境界,应该保持清醒的觉悟心,一切相都是对修行的磨练和考验。考验什么?面对境界是否能守住正念,不起心动念不生分别,把所有的境界破出,回归正念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任何人面对的事情,事实上都没有那么复杂,都是人心做乱自增烦恼。“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不造作便无业患,修行人面对境界、事物,不起分别心,一切念都会止于“空”的状态,正是处于清静心的状态。若起分别便生造作。一切善恶,美丑,好坏的分别随之而生。

有分别心,便不会有清静心。有了分别心,造作就随之来,就有了贪嗔痴,地狱,恶鬼,畜牲,乃至阿修罗,就应运而生。善恶本无别,只在一念间,“一念善心起,天堂门自开”,修行人把持住自己的心念,不生分别不起造作,便与道相契,与法相应,此处便是无为真境。无为心是道,若以无为心入道,无往而不利

修行人当心无旁骛止于道上。别人的事又何曾关己?若不分别不起造作心,便与己无关。身外事好与坏、善与恶,自有各人的因果业缘,用功办道之人心会于道上,应不见不听不问,万般风云止于身外。若起心动念,事化心魔障道而生。魔由心生,修行人的起心动念,不契道行,便是心魔枉动,若不知止便会狂性大发…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什么是禅人的心境?
环境的好与坏在于人心的营造。别墅豪宅居住的并非就是快乐人,简居陋室里寄居的也并非烦恼者。天堂美好能去的了的人能有几个,地狱苦多门前却排起了长队。贪着美乐无处可有天堂,因为你少不了内心的那份纷争,贪婪肆虐为更多的人准备了地狱的门票。快乐与苦难是同一粒因子,是心的土壤使它发出了不同的芽。

经过了禅修的历炼,在现实的生活中,你也应该是一个豁达自在的人。无论何时,我们所处的环境社会都没有改变过,而改变的只是我们的心境。所有人生的苦乐成败,每个人都同样要去经受,无法逃避。修行人相信因果,那么没有因何事情是不该我来承受的,那就让心去掉人与我、苦与乐的执着,于生活中保持禅境。

禅人的心境,犹如一轮孤月朗照万年,见悲不忧,见喜不悦,以沉静的心阅尽人世繁华苍桑。这份沉静的心境,是禅定带来的沉稳,与万事万物中,除去我执,去掉人我、是非、得失、苦乐、成败的分别,这就是禅的智慧,也是人生的智慧,佛的觉悟!有了这份如如不动的心,又会有什么让我们去计较分别的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世间万事皆逃不过因果二字,所有的果皆是我们自己所种的种子而收获,你所付出的也是你该收获的。所以你没有资格怨天尤人,若想收获快乐幸福,你就应该把快乐幸福当作种子去播种。每一个人与你有缘的人都是下种的土壤,慈悲心就是种子,当你心中没有抱怨的时候,你种的种子就结果了!

漫漫人生路修行无止境!做为一个修行人,无论修行有多高,只要未功德圆满成就佛道,在修行的路上,你就还只是个行者。有些人有了点功夫法力,便自认为得道功成,急于成师做祖,意于名满天下名重汗青。岂不知赵州和尚八十有余,誉享神州尚行脚天下,寻求善知识。没有做平常人的心,也成就不了修道之事!

于无生处觅淸净,于无染处得清净,于无心处是淸净,于无有处皆淸诤!欲求清静必在心上用功,心外求静不外乎缘木求鱼。幽静的环境只会带来短暂的宁静,而内心的无染才是真正的淸净!真禅人不与山水林野求安,而能于闹巿街井治心一处,眼见耳闻喧嚣音画而不入心,于自性中觉照红尘纷扰,止息于无分别中!

心无分别!万事入眼皆浮云,飘过既过何来痕迹!世间苦乐烦忧,皆恼凡人心,于真修行者若不相干!红尘浮浪本来如流水自来自去,入了心成了事,便有了千般分别,万般感受!苦辣酸甜五味杂阵,俱是心感出味。世间凡人不知心作是境,于是怨天尤人,不知万事自由自心作。心空万物才能事不挂心,如闲云般自在。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真正的修行应该心不外求,心外无法
修行其实是很简单的亊,简单的超乎人们的想象,可为什么成佛解脱难如登天,亘古难有,源于众生的执着心,而产生的贪、嗔、痴、慢、疑,五毒障道,而迷惑了正知正见,所以很简单的修行,在人们的攀缘,着相,怀疑,分别,执着,外求……中,迷失了本应简化的程序,而追求那些无聊,繁杂,华丽的外在形式。

真正的修行应该心不外求,心外无法。而众生则攀缘着相,心外求法。佛既众生,众生即佛,心佛不二众生自性既是佛性,而众生忘了本来面目,心向外求以为心外有佛,心外有法。何谓觉悟?当知我既佛,佛既我,秉心一处排除万般假象,自会舍伪而归真,何需心外攀求,寻佛问道。众生念佛,而佛又念什么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修行人遇到逆境烦恼时,当沉下心守护正知正见,再反观逆境逆缘的源由,自性的慧光就会照破无明的黑暗。我们烦恼是我们被烦恼困惑在旋涡之中,眼见所思尽是烦恼的波纹,接受到的全是烦恼干预的电波。若能置烦恼于不顾,跳出烦恼之外作无关事非的旁观者,自会事事清明!

修行难是因为有所求心,有所得心。自性本无别,正法本无为,若以无为心入道,自然就契入无为之道,便是人与道相应与机相契。无为既是无心之想,心外无想,心外无相,心外无境。识性淸净,舍伪归真,以自性的慧光照破宇宙及生命实相,既无为反为大为,得亦无得无得亦得,于无所得而有得,无形才是真形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修行靠的是正知正见
修行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升起觉悟心的正知正见。觉悟为本,没有出离心的觉悟,何来正知正见!在修行中正确的观照,观佛,观法,观自性,也就是守住自性中的三宝,才是真正的正知正见。有了正确的观照,修行中就会契入自性的觉悟心,觉照性,正念处排除幻相虚境,觉悟自性的无染清净,舍妄归真立地成佛。

觉悟者的智慧,并非是事前的先知先觉,而是踏实地走过了实践的路,回望旅途历历在目,智慧就是实践经验。佛陀的伟大,就在于他走过解脱实践的道路,清晰了实践的脚步,明白解脱的路径,所以才成为我走向觉悟,实现解脱的导师,向导!我们以佛为师,就是沿看他开拓的解脱之路,坚实地迈出自己的脚步。

正知正见是内观守一,心不外求。当知心外无法,若向外求法莫若沙漠寻鱼,空中建阁。佛即自性,若时时内醒觉观一念生处,则处处与自性相印,无时不启佛性。若向外求,则心外寻佛,处处人相,我相,众生相,佛相,具是分别相,何来真佛?若以相见佛,俱是诽佛谤佛!佛在心间莫远求,何须灵山苦苦寻。

眼下佛门处处寻相觅佛,以相取佛。木雕泥塑何有性,有形做作非佛心!处处楼观庙宇佛像耸立,俱称学佛修道之地,香烟缭绕人影绰绰,俱是拜佛求佛,与佛交易讨价,有几人安心内守,以自性为真佛?名为出家修道之人,不做出离之事,整日水陆法会焔口超拔,与鬼为伍,取佛名义靠鬼赚钱。直心道场无处不修真。

善知识难遇难求,尤其末法时代,众生执着于相,既使有善知识也因我执我见,而失之交臂。在众人眼中,长寿的就是高僧,地位高的就是大德,能吃苦就是大修行,能讲经的就是开悟的,所以遍地都是大师到处活佛。可真正得其法药者又有几人,无不图其虚名,走其形势。而真正知道修行真谛的,隐形于野难抒正见。

禅心如镜,能映澈万相而不为万相所迷,能照见万般实相而不为相所惑,过而不留,虽见昙花镜影,破而能窥其真,能觉能悟。禅心如古潭,清幽深邃不见底,落花飞羽能漾轻漪,却未破其静,未入其心,复而能静。禅心如海汇纳百川,无论清浊巨细,俱纳汇聚,而不被万物所染,虽经风暴不动其心,波澜不惊。
修行最难的不是做功夫,而是守住自己的初发心和发菩提心!
修行人面对生活中的顺逆诸缘,应如山间溪流随缘就势,无论曲直其心不动,不应乐于顺境,喜着善缘。而厌烦逆缘,嗔恨违缘。一切顺逆好坏境界,皆是磨练修行人心性的机缘。能把生活中的境界,也做为禅境中的境界,而能不生分别境,如如不动才是了却三心的禅定功夫,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世人都羡解脱好,功名利禄忘不了;世人都说解脱好,娇妻儿孙忘不了;有福报的人贪执更重,千辛万苦打拼的家业,艰苦奋斗开创的事业,历尽甘苦搏来的名利,经历风雨得来的幸福,怎么能失去?来之不易难放下更难,又如何谈舍得?所以,有福报而执着于享受,难于舍去贪执生不起出离心,福报也是修行的大障碍。

在修行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砺炼修行者的,并非是那些美好的境界和平顺的道业,而是那些违缘逆境,磨砺出修行者坚韧个性,启悟了觉悟者的智慧。所以真正的大修行者,并非是避世遁居的隐者,而是入市随境而不乱道心的觉行者。莲花生于污泥而不染其清白,化污浊为高洁,正如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真正修行人!

修行最难的不是做功夫,而是守住自己的初发心和发菩提心!做功夫看似很难,其实遇到正法和善知识,功夫很快就修上去了,就是四禅八定也并非难事。而能一生一世守护自己的初发心使其永葆青春,不因世事的苍桑,岁月的磨砺,困难的挫折,而发生退转丢失是最难的。修行是意志和心性的磨练,尽形寿方可成就。

能自始至终保持住自己的初发心,既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能在初发心的陪伴下圆寂今生,才是真正修行的成功。初发心不是一时热血的澎湃,而是信愿行贯穿在一起的觉悟修行之路。很多修行人最终退转、退坠,甚至反转入天魔外道,既是不能保持住觉悟的初发心,被境所转,被事所困,心意转动而前功尽弃。

不必担忧失去,才是真正的拥有。若心里还在有罣碍,就非是彻底的放下。若能放下,就如我们呼吸的空气,你不必留意它的存在,而它又无时不再与你共存,何曾忧虑呼吸不到它?你能自以为豪侃侃而谈的东西,也许就只有这些东西装点门面,除此而外别无可骄。若能放下,既无思量,正襟危坐的并非是真君子
楼主:不二源  时间:2021-03-03 06:24:32
生活中的禅功定力,并非仅仅是个“忍”字
修行打坐只是一半的功夫,坐下是另一半的功夫。不打坐成不了佛,执着打坐的功夫也成不了佛。打坐练定力,坐下守定力,练定力既为破除欲望。欲不除佛难成,如砂蒸饭终无所成。欲望既习气所养,守住定力驱 气,既是保任的功夫。面对欲望习气的诱惑和鼓动,坐上的功夫在坐下用,观正念万般欲望皆能破掉。

坐上的功夫在坐下用,才叫真正的定力。不要因为你在坐上的功夫如何如何好,既使你能一座几天几年,而在坐下难耐寂寞,难忍挫折,难克欲望,那么心还是在造作,还在因果造作的流转的业中,还在生死轮回的路上。要以座上的定力,克制坐下的妄心,于座下面对诱惑,启用坐上的功夫,才能保持座上的淸静心。

只有坐下面对千般诱惑,万种磨难挫折,而能常持正念,心不分别造作,才是真正的纯熟的禅功夫,才是真正的清静心现前。得与失无分别,爱与恨无分别,毁与赞无分别,在面对所有是非分别境中,能保持无分别心念,守空、守净、守正念、守疑情、守一处、守观点,则万般风浪不起,所有逆境化尽,所有造作平消。

生活中欲练好定力,保持心态平和,知足少求,莫与人攀比争风。事到临头心波动时,做腹吸几次,将心念生起产生的浊气排出吐尽,然后内观观点提起疑情,心念顿时复作无分别状态,则万般风云入心既化作烟云流水自行消散。再回观意生之处,所缘之事,才知身外亊皆是浮云,不入心则如明月映潭,见境而不生心。

生活中的禅功定力,并非仅仅是个“忍”字,而是座上功夫的积淀,内观功夫的外用,禅定功夫的动现。没有深厚的座上禅定功夫,想在座下守心护念,也非易事。当然,没有“忍”的心量,想守住意念,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真正的禅不是座上的苦坐死熬,而座上座下都能守心护念,息意止观,化意生归于平静!

学佛修行解脱何其难,能闻到正法的人并非少,而是很多!可众生为啥得不到解脱?大家都会说福德因缘不俱足,而福德因缘的缺失就表现在信愿行的不统一。福德大的人耽于福德威名,舍不得享受放不下架子,放不开奋斗理想得到的成果,再吃不得从前的苦,更不愿再去尝试修行的苦,福报也是修行的大障碍!

真禅者无处不是道场,无事不是修行,无时不是功德。生活中无时不提起觉照心,则心时时处于正念的觉照之中,造作不起业患不生,岂不处处是禅,时时见功夫。觉照之下,妄心不起安享寂静,时时皆入禅境,处处皆入禅定,心外风云变幻,人间纷繁闹剧,弗如高天流云,与己无意冷眼闲观,此乃真禅人,真禅心。

真正的禅修,就是体验死亡与重生,也就是不断进行生命的涅盘,思想的涅盘,事与物的涅盘。这些涅盘的过程,就是在确立实相,又在不断打破实相,在见与破中体悟是相非相,从而增长智慧的过程。一个幻相的寂灭,才会见证新的事相的生成;一个生命体的消失,才会进入另一个生活体的体验,这就是生命的涅盘。

当所有生命体验终结,生命真正回归到本性状态,洞察宇宙所有生命实相,破掉了那些虚幻生命体的假象,也再无需虚幻的生命体,来寄载生命形式,生命回归真正的法身世界,就是究竟涅盘。涅盘是承载生命的生命体的灭亡,而生命的本体进入了更高的升华,是抛弃幻相生命体的究竟生命本质的回归,无漏涅盘。

涅盘是生命本质的回归,就是回归本性法身。而不是生命载体的变换,在六道众生的载体中轮回。不要去赞叹生命如此精彩,那些虚幻的生命形式,都是修行人想要破除的假象,是让我们迷惑执着落入无明轮回的色相,色既是空,如何还能执着它的美妙,虚幻的精彩?岂不又被这虚幻的假象所迷惑,在轮回的路上彷徨。

生命不止一次!对每个众生而言,生命是无休止的,每一次死亡都伴随着下一次的重生,生生息息永不停歇。生命不止但色形变幻,不是每一次都能享受人轮的快乐,六道众生,美丑善恶,尊贵下贱,你都得去扮演那样的角色,乐你享着,苦你也要受着。今生你拿众生取乐享受,下一世你也会成为被享受的众生……

对于修行人而言,做人的这一世就是要完成多世多劫的夙愿,在这难得的人生一世,修成正果解脱生死轮回。而不是在这人生世界里,去享受什么做人的乐趣,追求做人的精彩生活,或者享受什么闲情雅致的艺术生活。佛说三界如火宅,生命脆危出离何其难,如何还能沉迷其中?去享受什么生命的精彩,而不知出离。

做为真正的修行人,他的人生所表现的精彩,是做佛子的楷模,实修的道人,解脱人生的大自在者。而不是追求世间的名闻利养,攀缘逐名攀富依贵。更不能追逐世趣,享乐人生,去做虚伪的大师,浮浪的大德。一个无修证的伪大师,不啻于大魔王,众生追逐他的虚名,误入迷途,走进邪路,旁生邪见,造业深重。

一个真正的佛门大德,修行的大师,应该是佛学的传播者,解脱法的布道者,而不是混迹江湖,应付世俗圈子的混混。修行做不得,却热心做画僧,禅书,社交名流……放下修行人的根本,追求与解脱无关的世俗乐趣,佛学道法不研究,却搞世俗哲学的修身养性,娱乐逐热的潮人。败坏佛门的声誉,毁坏佛子的形象…。

楼主:不二源

字数:167566

帖子分类:莲蓬鬼话

发表时间:2020-12-26 23:53:43

更新时间:2021-03-03 06:24:32

评论数:45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