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读懂自己,读懂人生---阿姜-布拉姆讲座集

读懂自己,读懂人生---阿姜-布拉姆讲座集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4、

他所道出的这个单纯的原则:

往内去观察我们自己,

并不是阿姜查的发明,

而是佛陀的方法,

也是历代禅修者共同秉持的方法。

佛教和其他灵修传统不一样之处,

就在于观察此时此刻、观察自己的身心,

那么,

到底要怎么样去观察呢?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五、

以生病的身体为老师

1、
在南传巴利经典《相应部》里记载:

有一天,

佛陀去探望一位生病的比丘,

佛陀就问他说可以忍受吗?

可以忍受病痛而愁烦不再增加吗?

比丘刚开始说不行,

觉得身体很痛、心里很烦,

还是很难过。


佛陀就对他税,

要用自己的心去观察自己和这不舒服的境界的关系,

观察痛是如何产生、增加的程度如何,

痛是如何在身体里移动,

细微的观察所有的变化,

如此忍受力就会增强。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2、

身体不会带给我们快乐,

因为肉身会生病、会老化,也会死亡。

因此,

我们能做的只是培养我们的心,

不让它受外在的变化所遮蔽,

错把五蕴的感受当成是主宰,

其实那只是短暂的现象,

可是我们大多没有这层的观察,

很容易就被感受的假相所主宰。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3、

生病的时候,

让生病的身体成为我们的老师,

就可以引导我们迈入新的道路——

让心引领我们。

我们可以决定在那时候只做一个好的病人,

好好休息,

不要再忙著让我们的心去映照外在世界,

而是让心映照出我们自己。

阿姜查的一生就是告诉我们——照顾我们的心。

虽然有很多痛苦在我们的身体发生,

在我们的周遭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有一条新的路,

就是照顾我们的心,

让心不会因为身体的舒服与否,就跟著起舞。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4、

阿姜查的教导重点,

就是要我们学习观察自己的心。

每个人的心就是一个舞台,

台上的舞者自己决定了舞蹈的演出:

心,也像一面反射镜,

整个世界都是我们心的投射,

是我们决定了自己所感受的这个世界,

而不是世界真的以我们所认为的面貌存在。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六、
修行的道场就是我们的身心

1、
阿姜查不断地重复强调:

修行的道场就是我们的身心,

在我们的六根里、

在我们接触外境中去观照。

我们必须在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的当下,

去仔细觉察,

心如何被这些外境对象引发出不同的反应,

而这些反应又如何构成我们一连串的行为,

以及一连串的喜恶分别的制约反应。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2、

阿姜查以非常浅显活泼的比喻,

让我们知道如何在这个修行道场里用功,

如何在这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光明、清净与喜悦。

他的方法归纳起来,

就是戒、定、慧三学。

这三个步骤好像是一个连续、互相关联的过程。

从观察我们自己的内心作为始点和核心,

来指导我们如何去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

并从这儿超越和放下、不执著。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七、
慧——修行的开始

1、

阿姜查认为戒、定、慧三者的核心在于智慧:

他不是指开悟这个层次的智慧,

而是指我们在面对人世这实存的经验里面,

能够去辨识什么会导致痛苦,

什么会导致快乐的因果关系的智慧。

除非我们能如实的去观察所有的因果相互的变化,

否则我们不会发现自心是如何的被蒙蔽、

又如何地自我欺骗。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2、

但为什么人们不想要脱离苦,

原因在于我们根本就不想看苦。

因为我们不想看苦,

所以不能认知苦,

当然就不想脱离苦了。

阿姜查用了一个比喻:

一个人在袋子里面抓摸,

但是他不晓得袋子里是鱼还是蛇,

他不知道、也不想看清楚袋里的东西,

如果他看到袋里蛇的模样子,

一定会把手放掉,

但他没看见也不想看,

才会把手伸进袋里抓摸。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3、

我们的烦恼与痛苦也是一样被放在遮蔽的袋子里,

如果我们不愿意看,

就会被烦恼之蛇所侵害。

唯有拥有能够辨识生活中苦之蛇的智慧,

我们才会产生动力,

想要寻找到可以脱离苦的方法和机会,

让心获得真正的平静。

因此,

戒、定、慧三学须以慧为发动的开始。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八、

戒——修行者的保护衣

1、

阿姜查认为,

知道苦的因果循环是让我们愿意修持戒律的根本动力。

而这些戒律的目的,

并不是要控制或塑造我们,

而是要让我们保持醒觉,

在保持觉察力的增长上去持守这个戒律。

所以,

犯戒是非关道德的惩罚,

而是显示自己的正念还不够强,

才会犯戒。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2、

持戒,

是帮我们在提升内心的专注力与智慧的开发上,

建筑一道保护墙。

唯有对自我内在的有限性能有所觉察,

我们才会意识到需要持戒,

以保护自己的生活和世界。

阿姜查认为这样的了解就是智慧的发挥,

而不在于以这样的规则、规矩,

来要求别人或环境,

而是从这些规矩里检验和提醒自己,

如何让己的觉察力与正念能够持续。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九、
定——培养专注平静的心

1、

追求内心的平静,

关键不在于要有很好的老师,

也不在于一定要到特定的地方去,

重要的是要懂得训练自己的心。

训练我们的心能够找到合适的修行的场所,

也就是所谓的「业处」。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2、

基本上,

阿姜查所提出来的是南传佛教一脉的方法,

先从观息开始,

再从观息到观身,

然后观察五蕴,

再到观察五蕴的苦无常,

进而产生厌离。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3、

他的观息方法有个很大的特色,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把整个息从鼻端进入到身体,到胸部、腹部,

同时仔细观察从吸进来到吐出去的每个历程。

等到这三个点让我们注意力安定下来时,

第二个阶段就是把这三个点放下,

然后单以气息在鼻端或上嘴唇的出入做为观察对象,

之后才把正念建立在鼻端呼吸的出入。

在这过程最重要的关键就是放松,

接著观察三十二分身髪毛爪指甲等。

这个南传的观身念处的方法,

能够破除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身体是「我」的、要保持健康、很害怕受到任何损害的执著,

尤其能够看清我们身体是四大组成,

没有一个「我」存在。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4、

观察身体的三十二分身有个好处,

对修行过程中身体因修行而产生的疲劳、对天气的热或冷等,

会有内在力量能够忍受。

这样将有助我们在禅修过程中敢于挑战自己,

而让自己的心力可以引导培养专注力。

培养专注力的目的是让心能够平静和安定,

之后才有能力进一步观察觉知的心。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十、

戒、定、慧相互关联,互为因果

1、

在这个观心过程里,

我觉得最难的,

就是它不断重复提醒我们在观照自己的心时,

不管是什么念头、感受,

都得直接面对它们,

去看这些痛苦或快乐是怎么生起的,

更要去观这些痛苦或快乐生起的根源是什么。

在观的过程中,

不管念头是什么,

觉知的心若是清净,

就可以清楚觉察这些念头所引起的感受与反应,

念头只是进来然后就离开,

心却不会被这些喜恶情绪带著跑。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2、

阿姜查以蜘蛛与蛛网来比喻:

蜘蛛结好网以后,

就在这个网的中心伺候著,

当虫子闯进来,

就像烦恼进入,

这时蜘蛛就离开网中心去抓这只进来的虫,

然后又回到网的中心。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3、

整个阿姜查的指导就在智慧,

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去觉知自己的心,

对于所接触任何状态不执著,

可是也不逃避,

而是去直接观察。

他又用一个很有趣的比喻,

说痛苦烦恼都有它们的家,

贪有它的家,

烦恼、瞋恼也都有它们的家,

你就是观察它们,

然后让它慢慢回到它各自的家。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4、

他用这样的比喻是要告诉我们,

对待烦恼不是去讨论应不应该有烦恼,

而是能够清清楚楚的看著烦恼来了,

让烦恼自己回家去,

始终保持做‘自己做主人’这般的清明。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字数:579746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8-04-12 08:34:09

更新时间:2020-11-29 12:27:13

评论数:26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