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哲学·围棋·足球(转载)

哲学·围棋·足球(转载)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庄子天下篇“一尺之捶日取一半万世不竭”

全球70亿人口,理论上可分为70亿个国家,日本人把中国分为“7个国家”。

苏联可以分。

南斯拉夫可以分。

西班牙不能分,加拿大不能分,英国不能分,欧洲不仅不能分,反而要合成“欧盟”。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天下已经“合”了,就是联合国!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哲学专业的学生,看上去个个像横路,其实个个是杜丘。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哲学专业的教材,且学且珍惜(自己)

哲学像疫苗,真正从事哲学研究的没有疯子,不必担心学哲学会疯掉。

可能会有同学下意识的想到尼采,尼采同学不认识中国国家级社科院的研究员,没有认真地打过专业的哲学棋谱,剑走偏锋。

赵汀阳觉得民哲们普遍对“问题”的兴趣大过对“文本”的兴趣。“哲学的经典著作就像围棋的棋谱”,前人已经总结出很多定式,不去学 ,“非要重新想一个定式,那多难呀?”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1844年10月15日,生于吕琛(Lutzen)地区的勒肯(Rocken)镇(现在德国撒克森州境内)。1900年尼采在魏玛市(Weimar)去世。尼采出身于宗教家庭,据说他的祖先七代都是牧师。他的父亲名叫卡尔•路德维希•尼采(Carl Ludwig Nietzsche),曾任普鲁士王国四位公主的教师并处于普鲁士国王的庇护之下,是一位新教牧师。尼采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新教徒,名字是弗兰切斯卡•奥勒(Franziska Oehler)。尼采是他们的长子。尼采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他的妹妹出嫁后叫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Elisabeth Forster-Nietzsche),后来成为著名的尼采著作编注家。他的弟弟在两岁时就夭折了。

尼采的生日恰好是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生辰。由于尼采的父亲曾执教过四位公主,于是他获得恩准以国王的名字为儿子命名。尼采回忆:“无论如何,我选在这一天出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整个童年时期,我的生日就是举国欢庆的日子。” 尼采学话很慢,他老是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一切,老牧师非常喜欢他,经常带着他一起散步。尼采5岁时,父亲不幸坠车震伤,患脑软化症,不久就去世了。

不久他随全家搬到了南堡(Naumburg),但是尼采并没有忘记父亲,父亲的身影早已刻入他的记忆当中,他希望以父亲为榜样成为一名牧师,因此他时常给伙伴们朗诵圣经里的某些章节,为此,他获得了小牧师的称号。由于父亲过早去世,他被家中信教的女人们(他的母亲、妹妹、祖母和两个姑姑)团团围住,她们把他娇惯得脆弱而敏感。在尼采的成长过程中,虔诚的清教徒母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后来终生保持着清教徒的本色,犹如石雕一般纯朴。

10岁时他就读于南堡文科中学,对文学与音乐极感兴趣。14岁时,进入普夫达中学,这个学校课程都是古典的,训练很严格,出了很多伟人,如诗人和剧作家Novalis,语言学家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Schlegel,以及哲学家和爱国者费希特。可是尼采却难以接受这种新生活,他很少玩耍,也不愿意接近陌生人。这时的他除了理智的发展有着惊人的进步外,音乐和诗歌已经成为他感情生活的寄托。

1864年,尼采和他的朋友杜森(Paul Deussen)进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但第一学期结束,便不再学 神学了。他常听同学们交谈,有些人毫无信念和激情地重复黑格尔、费希物、谢林的各种公式,那些伟大的体系已经丧失了激发人的力量;还有一批人喜欢实证科学,阅读福格特和比希纳的唯物主义论文。这些都没能吸引尼采,他是一名诗人,需要激情、超常和具有神秘性的东西,他不再满足于科学世界的清晰与冷静。尼采在修养和气质上更是一名贵族,所以他对平民政治不感兴趣,而且他从没想过要过一种安宁舒适的生活,所以他不会对有节制的欢乐和痛苦这样一种可怜的生活理想感兴趣。尼采有自己的喜好,他热爱希腊诗人,喜欢巴赫、贝多芬和拜伦。

1865年,他敬爱的古典语言学老师李谢尔思(F. W. Ritschls)到莱比锡大学任教,尼采也随之到了那里。当时的尼采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开始哲学沉思了。那时,叔本华是这个青年心中的偶像,此外他还从朗格、施皮尔、泰希米勒、杜林、哈特曼那里汲取了传统的抽象概念。

1867年,23岁的尼采应征入伍。他是近视眼,又是寡妇的独子,本来可以幸免,但在萨多瓦和色当的神圣日子里即便是哲学家也要去当兵。后来他在行军中从马上摔下来扭伤了胸肌并因此而退役。

1868年,他的导师李谢尔思向巴塞尔大学推荐他:“39年来,我亲眼目睹了这么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但我还从未见到有一个年轻人像这位尼采一样如此早熟,而且这样年轻就已经如此成熟……如果上帝保佑他长寿,我可预言他将来会成为第一流的德国语言学家。他今年24岁,体格健壮,精力充沛,身体健康,身心都很顽强……他是莱比锡这里整个青年语言学家圈子里的宠儿……您会说,我这是在描述某种奇迹,是的,他也就是个奇迹,同时既可爱又谦虚。”李谢尔思第一个向世间预言尼采是位天才。

1869年2月,尼采被聘为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系副教授。此后的十年是尼采一生中相对愉快的时期。在巴塞尔,他结识了许多年长和年轻的朋友,例如瑞士著名文化艺术史学家雅可布•波克哈特(Jakob Burckharat)。1869年5月17日,尼采初次到瑞士卢塞恩城郊的特利普拜访了华格纳。同月28日,他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演说,题为《荷马和古典语言学》。当时,巴塞尔城里所有贵族家的大门都对他敞开,他成为巴塞尔学术界的精英和当地上流社会的新宠。1870年,尼采被聘为正教授。不久传来了德法开战的消息,尼采主动要求上前线。在途经法兰克福时,他看到一队军容整齐的骑兵雄赳赳气昂昂地穿城而过。突然间尼采的灵感如潮水般涌出:“我第一次感到,至强至高的‘生命意志’决不表现在悲惨的生存斗争中,而是表现于一种‘战斗意志’,一种‘强力意志’,一种‘超强力意志’!

1870年10月,尼采重返巴塞尔大学讲坛。他结识了神学家弗兰茨•奥弗尔贝克(Franz Overbeck),两人很快成为挚友并共居一所住宅。187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专著《悲剧的诞生》(Die Geburt der Tragodie)。这是一部杰出的艺术著作,充满浪漫色彩和美妙的想像力;这也是一部幼稚的哲学作品,充满了反潮流的气息。尼采并不就此止步,他毅然攻击最受尊敬的典范—大卫•斯特劳斯,以此抨击德国人的粗俗的傲慢和愚笨的自得:“司汤达曾发出忠告:我一来到世上,就是战斗。” 《悲剧的诞生》和《不合时宜的思考》(Unzeitgemabe Betrachtungen)的第一部发表之后,引来了一片狂热的喝彩声,同时也遭到了维拉莫维茨领导的语言学家圈子的排斥。

1873年,尼采写了《希腊悲剧哲学》的片断(后以未完成的手稿出版)。1874年,尼采又完成了《不合时宜的思考》的第二部分《论历史对生命的损益》、第三部分《教育家叔本华》。在这部作品中,他猛烈抨击各沙文主义大学:“经验告诉我们:国立大学惯于支持低劣哲学家,这是伟大哲学家发展的最大障碍……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国家会庇护柏拉图和叔本华这样的人……国家总是惧怕他们。” 1875年10月,尼采结识了音乐家彼德•加斯特(P. Gast)。1876年,尼采完成了《不合时宜的思考》的第四部分《理查•华格纳在拜罗伊特》。在这部作品中,他称华格纳为齐格弗里德,“他从不知道害怕为何物”,甚至把华格纳称为惟一真正艺术的奠基人。到了1876年8月,情况急转直下。尼采出席了华格纳主持的首届拜罗依特音乐节。当时华格纳创作的歌剧一夜一部地全部被搬上

1883年,他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一、第二部分,1884年完成了第三部分,1885年完成了最后一部分。尼采在这部著作中阐述了著名的“同一性的永恒轮回”的思想。这是他的两个主要思想体系中的一个。而另一个“趋向权力的意志”的构思,由于他的身心崩溃而半途夭折。著名的“超人”理想和“末人”形象就是在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尼采评价自己这部著作:“在我的著作中,《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我给予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馈赠。这部著作发出的声音将响彻千年,因此它不仅是书中的至尊,真正散发高山气息的书—人的全部事实都处在它之下,离它无限遥远—而且也是最深刻的书,它来自真理核心财富的深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放下去的每个吊桶无不满载金银珠宝而归。这里,没有任何‘先知’的预言,没有任何被称之为可怕的疾病与强力意志混合物的所谓教主在布道,从不要无故伤害自身智慧的角度着眼,人们一定会首先聆听出自查拉图斯特拉之口的这种平静的声音的。‘最平静的话语乃是狂飙的先声;悄然而至的思想会左右世界。’”

1886到1887年,尼采把他浪迹天涯时写下的箴言、警句、辞条汇集起来,组成了两个集子:《善恶的彼岸》( 1886年)和《道德的系谱》(1887年)。在这两个集子中,尼采希望摧毁陈旧的道德,为超人铺平道路,但是他陈述的一些理由却难以成立。此外,这两个集子中所阐述的伦理学的体系还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充满刺激性的夸张。以下五部著作—《华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反基督徒》、《看那这人》、《尼采反驳华格纳》都是以极快的速度一气呵成的。它们写得标新立异,很有深度。但同时这些书也具有闻所未闻的攻击性和令人瞠目的自我吹嘘。

1889年,图林的灾难降临了。尼采进入了他的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先是住在耶拿大学精神病院。1890年5月,母亲把他接到南堡的家中照料。1897年4月,因母亲去世,尼采迁居到位于魏玛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的家中居住。在尼采的一生中,他的家庭始终是他的温暖的避风港,作为这个家庭中惟一的男性,家中的五位女性成员始终围着他转,无微不至地关怀他,精心呵护他,尽量满足他的一切愿望。但尼采为了心中的崇高理想,毅然舍弃了这一切,像个苦行僧一样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中飘泊游荡,忍饥挨饿,沉思冥想。1900年8月25日,这位生不逢时的思想大师与世长辞了。“银白的,轻捷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

如果我们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尼采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的结局是悲惨的。他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他的思想的发展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他生活的年代能够理解他的人寥寥无几,可怕的孤寂始终包围着他;最后,病魔缓缓地悄然而至,甚至成了他的生命的一部分。反过来,人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他的患病与疾病的折磨,他的生平与著作都是无法想像的。

但是,任何一个没有偏见的人拿起尼采的著作,都会发觉它们才气横溢、光彩夺目、豪气冲天。当然,这里面也夹杂了夸张和神经质式的自我陶醉。在这些著作中,尼采以非凡的勇气和惊人的洞察力轻而易举地颠倒了各种公认的观念,奚落了一切美德,赞扬了所有的邪恶。尼采并没有建立一个封闭而庞大的哲学体系,他只写散文、格言和警句;在他的字里行间并不证明什么,只是预告和启示;但恰恰不是凭借逻辑推理而是凭借神奇的想像力,他征服了全世界;他献给人类的不只是一种新的哲学,也不仅仅是一首诗或一段警句,而且还是一种新的信仰、新的希望、新的宗教。很可惜,尼采的生命历程太短暂,阅历太简单,还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片面真理发展成智慧。如果他能活得更长一些,如果他能再多得到一些鼓励,也许他会把自己那粗糙混乱的观念梳理成和谐优美的哲学。

无论如何,尼采思想是现代思想的一座巍然耸立的里程碑。在尼采去世后的一个世纪中,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如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里尔克、赫塞、托玛斯•曼、斯蒂芬•乔治、萧伯纳、纪德、萨特和马尔卢这样一些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不仅在德、法语区域闻名遐迩,而且还流传于遥远的北美、南美、亚洲、大洋洲、非洲。

尼采大无畏地反对哲学形而上学及其在认识论方面的绝对优势;反对千百年来哲学以纯理性观察宇宙、运用逻辑推理程序建立的以理性为中心的庞大思辩体系;他热爱生命,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奋发的意志力,肯定人世间的价值,并且视自然界为惟一的真实世界,给欧洲古典哲学注入新鲜血液并开辟了古典语言学的崭新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开创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哲学史可以以尼采前和尼采后来划分。在尼采之后,传统的哲学体系解体了,哲学由非存在转变为存在,从天上回到了地上,由神奇莫测、玄而又玄转变为引起亿万人心灵的无限共鸣。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网友观点

作者:走四方91932Lv 10 时间:2019-04-10 16:09:14
不可否认,哲学必须依靠语言来演绎。或者说,离开人类的语言,就没有哲学。我这样说,并不是否认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自有其运行规律。我的意思只是说,作为人类思维形式的哲学,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和“规律”直接划等号。既然语言是哲学的思维基础,要求由繁入简、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就应该是题中之义。

作者:走四方91932Lv 10 时间:2019-04-10 18:09:52
看得出来,楼主为了写这个帖子,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但我没看出来,楼主是要为大家普及哲学常识?介绍哲学流派史?论证某个哲学命题?运用哲学观点来解读眼前的社会现实?亦或兼而有之?太庞杂了。
我说了一些看法,不一定对。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

本人回复


楼主是要为大家普及哲学常识?

----------------------------------------------------------------

主要目的不是科普,大家想要了解哲学,可以直接百度。



介绍哲学流派史?

-----------------------------------------------------------------

介绍哲学流派史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我的观点有出处,有些网友喜欢刨根问底,我事先把出处贴出来,能省去不少麻烦,围棋术语叫后中先。




太庞杂了。

-----------------------------------------------------------------

庞杂,春晚,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口味观众的需求,哲学史,相当于历届春晚回顾。

前几届的春晚,虽然简朴,却不失真诚,演员的表演随心所欲,观众流连忘返,“难忘今宵”。





看得出来,楼主为了写这个帖子,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

相当于厨师炒菜,事先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论证某个哲学命题?

-----------------------------------------------------------------

一个哲学命题不够塞牙缝的,十个百个哲学命题也不嫌多,假如能够论证。




运用哲学观点来解读眼前的社会现实?

-----------------------------------------------------------------

有这个意思。



1、到底什么是“哲学”?

2、讨论哲学问题,当然要说哲学史或者哲学流派史。但是哲学史未必能和哲学划等号。

3、如果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道”和“术”这两个最基本的层次,“道”应该具有指导“术”的功能。如果“道”不能宏观或者微观的指导“术”,“道”还有没有存在的合理性?

4、大道至简。抽象的理论,至少也应该可以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吧。如果哲学被描述成千言万语搅成的一团乱麻,还有意义么?

--------------------------------------------------------------------------------

现在一提到哲学,几乎和公知享受的是同样的待遇,在国观开个哲学贴子,会被喷成落汤鸡,怪谁?

本人的哲学贴子还好,就是有点冷,说明国观网友的素质挺高的,国观网友还是愿意心平气和的讲道理的。倒是有几个看上去像是专业哲学人士前来质疑。

哲学人高高在上,俯看芸芸众生,不带普罗大众玩。

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大众已经对“哲学”本能的产生了明显的排斥反应,不知哲学人是浑然不觉,还是有意为之。

哲学界自苏格拉底开始,打的是排球,球在空中飘来飘去,球技完胜中国女排,硬是一个球都不落地。

巴西的苏格拉底,踢的是足球。

大众需要的是接地气的足球哲学。

而在社科院研究员单继刚看来,“专业”哲学家之所以“专业”,“只是因为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套路、技巧和范式,并不代表智慧上的差异。”作为相对于“专业”哲学家的存在,他认为称呼民哲为“业余爱好者”更合适,“不过也要先去掉那些有‘精神问题’的,他们不属于哲学的范畴。”

“我们当然可以从专业角度,用范式、立论、逻辑来评价他们的学术水平。但是,作为非职业群体,我们需不需要这样要求他们?”单继刚觉得诞生于“生活哲学”的民哲,价值就在于其独特性,不必“套路化”同专业哲学家一样,但可以为专业哲学家提供营养。

“就像巴西足球一样,如果我们有一个非常富饶的哲学土壤,就有可能产生伟大的哲学家。”

(1)“业余爱好者”永远是业余爱好者,进不了国家队

(2)踢足球的进不了排球队。

皇家有冷宫,高校有南极哲学专业,冷得要穿专业的羽绒服,哲学专业招生,要靠调剂,另类服从组织分配。

科学已经抛弃了哲学,还想让大众再抛弃哲学吗?

在哲学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真的很好玩吗?

自娱自乐倒也罢了,哲学人,又想让大众听你们的金玉良言,又不带大众玩,这才叫“哲学悖论”。

芝诺悖论算什么,哲学悖论才会送了卿卿性命。

哲学人,不肯下功夫,只会死记硬背,钻进书本就出不来。




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是“哲学:审问明辨与生活之道”。这一主题意在告诉人们

① 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

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③ 哲学源于生活,更要指导生活

④ 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学会明辨是非

未经反思的日子不值得过

哲学界是如何反思的,为什么“哲学”离大众依然保持着3光年的距离?

首先哲学界要自证能耐,什么都不做,只会说大话,吹牛,真以为这就是哲学啊!

霍金说哲学已死,这也不怪霍金,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人类已经离不开科学了。

人类能离不开哲学吗?这才是哲学人的首要任务!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哲学”!

昨天晚上公布的黑洞照片,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1) 全球科学家无私合作,彼此无条件充分信任。

(2) 大众对科学无条件充分信任,黑洞,牵扯的专业知识太多,有几个普通人能具备这些知识?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黑洞的好奇与热情。

(3) 哲学界不让外人插嘴,哲学界却到处插手,什么第一哲学,自然哲学,人文哲学,人为划线,一切由哲学界说了算,哲学界俨然以标准自居。回过头来,什么叫哲学?哲学连自身的“标准定义”也没有,你不也在问我什么是哲学吗?

所谓的哲学人,无非是掌握了话语权而已,能有多少令人信服的理论?他们的理论出不了学术圈。

(4) 黑洞,普通人真的插不上话。

哲学,即使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好歹也能插句话吧,可是却被哲学人无情地拒之门外:我们在讨论哲学,请你闭嘴!民科,民哲有什么资格讨论哲学。

这就是大众对待哲学与科学的差别。

(5) 哲学不是研究具体科学,也不是给具体科学指引前进的方向。

哲学能干什么?

哲学能利用科学的成果,科学的原理解释人类社会,解释人生。

就以黑洞为例,黑洞,质量无限大,引力无限大,连光都无法逃脱,好了,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些就可以了。

黑洞原理能解释人类社会吗?

秦统一天下,秦就是黑洞,六国一个也跑不了!

黑洞存在,黑洞就是合理的,统一就是必然的!

欧洲为什么不能统一?因为欧洲没有一个黑洞中心。

哲学死了吗?哲学真的死了吗?

如果哲学真的死了,我下功夫写这个贴子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哲学复活。

哲学是古人的智慧,不能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现在的人不需要智慧了吗?真的不需要智慧了吗?

哲学:

千万次的问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你不象是在我梦里
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
Time and time again you ask me
问我到底爱不爱你
Time and time again I ask my self
问自己是否离的开你
我今生看来注定要独行
热情已被你耗尽
我已经变的不再是我
可是你却依然是你
问我到底恨不恨你
问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
好在那里



哲学有什么用

一万个理由

就在感情到了无法挽留
而你又决意离开的时候
你要我找个理由让你回头
可最后还是让你走
你说分手的时候就不要泪流
就在聚散到了最后关头
而你又决意忘记的时候
我也想找个借口改变结局
可最后还是放了手
你说分手了以后
就不要让自己难受
如果你真的需要什么理由
一万个够不够
早知道你把这份感情看得太重
当初说什么也不让你走
真的需要什么借口
如果我真的需要什么借口
一万个都不够
早知道我对这份感情难分难舍
当初说什么也不让自己放手

掌声在哪里?我要听见你们的掌声!

掌声响起来

孤独站在这舞台
听到掌声响起来
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多少青春不再
多少情怀已更改
我还拥有你的爱
好像初次登舞台
听到第一声喝彩
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经过多少失败
经过多少等待
告诉自己要忍耐
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
你的爱将与我同在
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
歌声交汇你我的爱
孤独站在这舞台
听到掌声响起来
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多少青春不再
多少情怀已更改
我还拥有你的爱
好像初次登舞台
听到第一声喝彩
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经过多少失败
经过多少等待
告诉自己要忍耐
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
你的爱将与我同在
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
歌声交汇你我的爱
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
你的爱将与我同在
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
歌声交汇你我的爱



高尔基《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在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让掌声来得更猛烈些吧!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少年哲学家

一语中的!16岁英国少女直言不讳,道破脱欧问题的根源所在!

BBC时事节目《问答时刻》中,坐在台下的一位16岁女孩现场阐述对脱欧的看法!抨击前首相卡梅伦,直指公投是个罔顾现实的决定,还指出英国当前需要的并非直接民主,而是间接代议民主:"只有重回脱欧问题的源头,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卡没能首相提出问题,民众“解决问题”。

卡没能首相把问题抛给民众,挑动群众斗群众,选民选领导有什么用?

有困难,找群众?

"只有重回脱欧问题的源头,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寻找“源头”。

16岁英国少女是个哲学奇才,剑桥大学还在犹豫什么?

哲学界,一直停留在苏菲的世界。


小小少年

小小少年没有烦恼
眼望四周阳光照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
但愿永远这样好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
小小少年转眼高
随着年龄由小变老
他的烦恼增加了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
无忧无虑乐陶陶
但有一天 风波突起
忧虑烦恼都来了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
小小少年会长高
随着年岁由小变老
他的烦恼增加了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
小小少年在增高
随着年龄由小变老
忧愁烦恼都来了


少年维特之烦恼

16岁英国少女之烦恼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自古英雄出少年!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白马非马

经常看联大讨论,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贫困和腐败总是相伴而生?

楼主:wxt1131136Lv 11 时间:2019-03-19 09:39:32

总结一下,世界透明最高的国家,清廉指数最高的国家,几乎都是富裕国家,而穷的国家,不管使用什么制度,清廉指数都低,腐败都高,而且有趣的是,越富裕的国家,腐败指数越低,越穷的国家,腐败指数越高,难道真的是贫困生盗贼?不谈政治,就只是纯粹数学意思上统计的结果。甚至国家内部,美国越富裕的地方,社会越清廉,国家管理越好,美国穷的地方,腐败横行,犯罪,暴力都远远超过富裕的地区,甚至美国一个城市都出现这样的分层,穷的街区、中产阶级街区、富裕街区社会治理都差距很大?

-----------------------------------------------------------------

所谓政治献金,是指对于从事竞选活动或其他政治相关活动的个人或团体,接受了来自外部对其无偿提供的动产、不动产、不相当对价给付、债务免除或其他经济利益,例如,免费提供竞选办事处之使用或者赠送饮料给拟参选人等情形,均属政治献金的范畴。但是上述政治献金不包含政党党费、政治团体会费或义工服务。

政治献金,“腐败”合法化。

大麻合法化

大麻是联合国禁毒公约中的严格管制品,滥用大麻会使人产生幻觉甚至威胁生命。联合国禁毒公约把大麻列入麻醉药品进行严格管制。在我国法律中,对大麻的毒品定性毋庸置疑,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明确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执法实践中,各地执法机关都将大麻列为毒品进行打击。据悉,在乌拉圭只要年满18岁,且事先提出申请,就可以种植大麻。但是,每人最多只能依法种六棵,一年收成不得超过480克。

2018年10月17日,加拿大实行大麻合法化。



大麻在德国也被合法化了?为什么越来越多国家也允许大麻交易合法化?

2017年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通过法律允许大麻自由交易。

2017年6月,乌拉圭大麻交易合法化,人们在药店不持有处方就可以买到大麻。

当世界各国相继在不同程度上允许大麻合法交易的同时,德国也做出了选择:

2017年1月19号,德国政府出台规定:自2017年3月起,大麻将被作为药品完全合法地在药店出售,但是私人种植大麻仍然是被禁止的。只有重病患者在持有处方的情况下才允许在药店Apothek购买大麻。而且此费用将由医保承担。同时,据媒体报道,默克尔政府还计划在2019年使大麻交易完全合法化。


语言与逻辑 日本根本不存在合法的黑帮

楼主:郝梦楠7Lv 8 时间:2019-04-08 22:06:10

合法就不是黑帮,黑帮就不可能合法。其实,这就是人类因于对语言理解不同而导致的伪问题。就象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合法的犯罪”。

为什么产生这个问题呢?我举例说明:假如一个国家,寡妇殉夫是合法的。那么,有一人老公死后,她老公的亲属把她烧死给她老公陪葬。这种行为,在我们看来,是骇人听闻的罪行。但是,在这个国家,这种行为合法,就这个国家而言,这种行为不是犯罪。不能说这个国家某种犯罪是合法化,只能说在我们看来是犯罪 ,在他们国家却是合法,不是犯罪。

日本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觉得,日本黑帮合法化,只是在我们看来,这些帮派是黑帮,而在日本却合法,于是我们就认为日本黑帮合法化。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这些帮派,只能说是符合我们对黑帮的定义,但是日本的法律和我们并不一定相同,在日本的法律里,他们完全是正常的团体,是合法的,根本不是黑帮。

这些日本的“合法的黑帮”,其实有一个中性化的标签,叫“社团”。
-----------------------------------------------------------------

美媒披露世界5大黑帮现状 日本黑社会合法

(日本黑社会,被日本政府招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穿上了皇帝的新装)

黑社会和有组织犯罪一直是暴力与冲突的代名词,同时也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不过人们对黑帮的内部情况知之甚少,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近日撰文披露了世界上几大黑帮一些鲜为人知的内情。

日本黑社会随身带名片

由于和政界人士及右翼关系密切,日本黑帮“雅库扎”经常无视法律存在,肆意妄为。

雅库扎内部最大的帮会是臭名昭著的山口组,拥有39000多名成员,占日本帮会成员总数的近一半。山口组近年来发展极快,该组织头目筱田建市尽管身在监狱,却不忘遥控指挥。

主要特征:公开活动、组织严密。日本是世界上唯一承认黑帮合法性的国家,雅库扎也成为最具公开性质的黑帮。成员个个衣着光鲜,佩戴姓名牌,随身携带名片。只是背上的纹身和缺少一只小指的手(山口组成员按照规定要切断一只小指以示忠诚)才会让人联想到他们的真实身份。

前景预测:最近几起针对政府官员的暗杀事件让日本政府忍无可忍,警方已增派万名警力对付雅库扎。山口组在东京地区扩展势力的举动也招致当地黑帮的强烈反对,双方可能会爆发流血冲突。

俄罗斯黑帮斗争非常残酷

(俄罗斯黑帮,极端民族主义者,属于俄罗斯的极端“自干五”)

报道说,在俄罗斯,也有政府官员牵涉黑帮活动,最近被捕的海参崴市市长尼古拉耶夫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是市议员和知名商人,在当选市长前却是个黑道人物。他之所以能顺利当选,是因为主要竞争对手在最后一刻被取消了候选人资格——被放在办公室门口的手榴弹“绊倒”,不得不进医院接受治疗。

主要特征:冷酷无情。俄罗斯黑帮斗争非常残酷,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记者、警察乃至政府高官都会成为攻击目标。2006年9月,俄罗斯央行副行长科兹洛夫就因为领导反洗钱运动遭枪杀。

前景预测:近年来,俄罗斯黑帮正逐渐摆脱动刀动枪的传统模式,将其经营的生意“漂白”,做起了港口贸易、银行等买卖,并把精力更多的用于官商勾结和幕后交易。

意大利黑手党世袭接班

(意大利黑手党,属于意大利的“儒家”或“杨家”)

意大利黑手党“我们的事业”多年来控制着西西里岛,不过,意南部卡拉布里亚地区的“恩特兰盖塔”的组织更加庞大,影响更加广泛。该组织是哥伦比亚—欧洲贩毒网络的重要一环。

主要特征:重视家族关系。“我们的事业”近年来实行“无声战略”,避免内讧和相互争斗,大部分黑手党组织都严格遵偱封建家族式的继承和管理方式。

前景预测:去年4月,西西里黑手党教父普罗文扎洛的被捕对黑手党造成巨大打击。在随后的逮捕行动中,又有20多名头目落网。意大利政府希望尽快扫清西西里地区的黑手党,随后转而打击“恩特兰盖塔”等其他黑手党组织。

墨西哥黑帮控制毒品走私线

(墨西哥黑帮,典型的“利益家”)

由于美国对贩毒活动的打击,哥伦比亚贩毒集团在国际贩毒活动中的地位逐渐被墨西哥黑帮取代。包括“索那罗亚”在内的三个黑帮控制着墨西哥与美国边境上的毒品走私线。

主要特征:充分运用网络。墨西哥黑帮不是只会打打杀杀的莽汉,他们知道如何运用最先进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不久前,一段斩杀敌对黑帮成员的录像被公布在youtube网站上,在此之前,还有黑帮用视频短片在网上招募成员。

前景预测: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已经决定全力打击贩毒黑帮,并且新组建了一支特别突击队。不过,黑帮依旧是毒品照卖人照杀。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1000人死于黑帮之手,其中不乏政府高官。而且,这些团伙的黑手已经伸向了秘鲁和中美洲地区。

美国黑手党五大家族没落

(美国黑手党,意大利黑手党的变异)

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黑手党派系林立,影响波及全国。然而近年来,美国黑手党日渐式微,原本遍及全国的黑帮组织目前只能盘踞在纽约和芝加哥两个城市。由于美政府多年来持续打击,甘比诺、吉诺维斯、卢凯塞、科洛博和波纳诺五大家族已难现旧日“辉煌”。

主要特征:缺乏忠诚。由于美国政府的打击力度非常大,多数黑手党成员在坐牢和背叛之间选择了后者。年轻一代不顾家族的声誉和传统,任意行事,使得各大家族内部矛盾重重。

前景预测:目前,美国黑手党尽管势力大不如前,但仍然控制着不少赌博、贩毒、高利贷生意。有专家认为,如果政府放松对黑手党的打击力度,可能会使其死灰复燃。



日本捕鲸业

日本捕鲸业,即日本捕鲸活动,是日本渔民在日本政府的鼓励下以"科学考察"为借口进行的捕鲸活动。

2018年12月25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同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这意味着日本在近30年后将重启商业捕鲸活动。


大海啊故乡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大海就是我故乡
“海里”出生海里成长
大海啊大海
是我生长的地方
海风吹海浪涌
随我漂流四方
大海啊大海
就像妈妈一样
走遍天涯海角
总在我的身旁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大海就是我故乡
“海里”出生海里成长
大海啊大海
是我生长的地方
海风吹海浪涌
随我漂流四方
大海啊大海
就像妈妈一样
走遍天涯海角
总在我的身旁
大海啊故乡
大海啊故乡
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


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我是鲸鱼,来自大海,到日本人的餐桌上去。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最新版本的盲人摸象

楼主:伏羲福兮1Lv 11 时间:2019-04-11 11:14:22

最新版本的盲人摸象

先讲故事,再对号入座不迟。

成语故事

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时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唤众盲问之,汝见象类何物?触其牙者言象形如萝菔根.触其耳者言如箕.触其脚者言如臼.触其脊者言如床.触其腹者言如瓮,触其尾者言如绳。

译文

有一个大王告诉大臣:你牵一头大象显示在盲人前,这时盲人们用手去摸.大王把盲人们叫去,问他们:你们所摸到的象像什么?摸到象的牙的盲人说象的体形像萝卜的根;摸到象的耳朵的盲人说象像畚垃圾的器具(簸箕);摸到象的脚的盲人说象像舂米的石臼;摸到象的背脊的盲人说象像麻衣;摸到象的肚子的盲人说象像陶器;摸到象的尾巴的盲人说象像麻绳. 瞎子摸象:比喻 [2] 对事物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如果对知识整体的内在综合机制不了解,那末对个别知识部门之间(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的单独研究,岂不是恰如瞎子摸象吗?社会认识系统的整体功能是指向社会实践的。

---------------------------------------------------------------------------

本人观点

冯诺依曼:给我四个系数,我可以画出一头大象;给我五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

科学:摸的是规律。

科学:是有”逻辑”的摸。

好吧,假设我们不懂“科学”,用大白话说:科学是顺藤摸瓜。

一张黑洞照片,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1) 全球科学家无私合作,彼此无条件充分信任。

(2) 大众对科学无条件充分信任,黑洞,牵扯的专业知识太多,有几个普通人能具备这些知识?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黑洞的好奇与热情。

科学属于墨家,科学属于全人类!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墨家•杨家

民主与科学

“向西方学 ”的新思想在中国有一个萌发和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有一个深化和提高的过程, 新文化运动宣扬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由于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封,将中国所有的古典文化都归归于需要"反"的行列,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民主与科学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人追求民主与科学并非始自五四新文化运动。鸦片战争结束不久,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魏源、徐继畲、梁廷枏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就以赞赏的态度介绍过西方的民主制度,说它有中国传说中的“三代政治”之“遗意”。洋务运动期间,介绍西方议会政治、民主政治的著作逐渐增多,同时人们也已认识到学 西方声光电化等科学技术的必要,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一些洋务知识分子或早期维新思想家还主张以西方的“君民共主”制度取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到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不仅着力宣传过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权思想,而且也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进行过提倡和介绍。特别是严复的“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思想的提出,在近代中国人追求民主的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入20世纪后,由于辛亥革命的作用,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科学的重要性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中国人追求民主与科学虽不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但却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才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在此之前,人们主要是把民主与科学作为一种实现国家富强和救亡图存的工具或手段追求的。如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洋务知识分子或早期维新思想家之所以要求变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为西方的君民共主制度,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西方的君民共主制度能使上下相通,君民不隔,这是西方所以富强的根本原因;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则是上下不通,君民隔阂,中国所以贫弱的根本原因也就在此。因此,中国要实现富强,抵御外侮,就必须改弦更张。用郑观应的话说:中国“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公法以保太平之局,其必自设立议院始矣”。甲午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之所以主张兴民权,是因为他们认识到,“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西方富强的原因,就在于西方实行的是民主制度,“人人有自主之权”,中国所以贫弱,也就在于中国实行的是封建专制制度,“收人人自立之权,而归诸一人”。既然有无民权是西方富强、中国贫弱的根源,那么,中国要救亡图存,实现富强,其不二法门自然是“兴民权”。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由,同样是清朝的封建专制使中国贫弱,而资产阶级共和国能使中国实现富强。正因为追求民主和科学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富强和救亡图存,人们在接受或宣传、介绍西方的民主理论和学说时,往往有所选择,而选择的标准则是看某一理论或学说是否对国家富强和救亡图存有利。这就影响了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完整理解和系统接纳。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这是西方民主思想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有人甚至说它们是民主政治的基石,但在“五四”之前,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重视,除严复、梁启超等个别人外,几乎没有其他思想家宣传、介绍过。因为这些思想家从国家富强和救亡图存这一目的出发,认为当时中国最需要的不是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而是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自由,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自由,他们(如孙中山)甚至要求限制个人的自由。就是严复和梁启超,他们在宣传、介绍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时,也往往从国家富强和救亡图存的需要出发,对其内容进行过修正。

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最伟大的历史功绩。1915年9月,陈独秀在标志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就向国人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不久,他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又生动地将民主与科学称为“德先生”与“赛先生”,并明确表示,“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只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这样,民主与科学就成了五四新文化的两面旗帜。

五四新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这不仅体现在它以民主与科学作为自己的旗帜上,也体现在它对民主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上。就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的认识和理解来看,首先,民主是一种个人独立自主的观念。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称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而所谓“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那么,怎样才算“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呢?据陈氏的解释,要有“人间百行,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纵横一世,独立不羁”的自主精神;不迷信,不盲从,敢于怀疑的独立思考;勇于进取,敢担干系的负责态度。一句话,“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个自固有之智能。”胡适又称这种个人独立自主的观念为“健全的个人主义”。其次,民主贯穿于社会各个方面,体现了平等自由的精神。李大钊在《劳动教育问题》一文中曾指出:“现代生活的种种方面都带有Democracy的颜色,都沿着Democracy的轨辙。政治上有他,经济上也有他;社会上有他,伦理上也有他;教育上有他,宗教上也有他;乃至文学上、艺术上,凡在人类生活中占一部位的东西,靡有不受他支配的。简单一句话,Democracy就是现代唯一权威,现在的时代就是Democracy的时代。”五四时期的另一位思想家谭平山在《国民道德教育改造论》一文中也强调:“今日时代思想的根本特质,就是民治主义,今日所谓民治主义的根本概念,就是平等自由两大观念。”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认识和理解的科学,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或科学思想,而更是一种广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与迷信、盲从、愚昧相对立的崇尚实证的理性精神。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不久,他又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写道:“我们中国人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向来不认识中国底学问有应受科学洗礼的必要。我们要改去从前的错误,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国故也包含在内),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的妄想、胡说。”

正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再加上这种追求和崇尚又与对封建专制主义、迷信愚昧思想以及旧伦理、旧道德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联系在一起,因而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变革。同时,民主与科学从此也逐渐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追求民主、崇尚科学的运动和思潮继续向前发展。五四运动后,民主运动大致沿着两条轨迹向前发展:一是共产党发动和领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二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发动和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如20世纪20年代末胡适、罗隆基等人发动的“人权运动”、30年代中宋庆龄、蔡元培发起成立的“人权保障同盟”和“赔偿冤狱运动”、抗战时期的两次民主宪政运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主张的第三条道路和民主建国运动等。与此相一致,民主思潮的发展也分两个方向,共产党及其支持者认为,传统的资产阶级民主具有虚伪性,它虽标榜代表全体人民,但实际上代表的只是有产阶级自己,只有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则坚持传统的资产阶级的民主理想,坚持以选举为核心、以议会为形式的西方民主制度。在科学方面,则产生了经久不衰的“科学救国思潮”、30年代初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夕的“科学化运动”、同时期的“新社会科学运动”等。

第二,民主与科学的追求和崇尚开始贯穿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在教育方面,平民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启发式”、“个性化”教育方法的提倡和推广,科学知识、科学实验课程的设置和重视等;在学术研究方面,主张学术独立,要求思想自由,反对政治干预学术,提倡用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注重调查研究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等;在文学艺术方面,揭露和鞭挞封建专制主义与愚昧主义(如“启蒙主题文学”),追求文学形式的多样与自由,主张大胆地表现和张扬个性,以及30年代兴起的“大众语运动”等。总之,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渗透着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与崇尚。

第三,再没有人敢公开非难和反对民主与科学。由于民主与科学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或价值观念,因此,再没有人敢跳出来公开非难和反对民主与科学。无论北洋军阀也好,国民党蒋介石也好,虽然实行的都是专制独裁,但他们在表面上还不得不保留中华民国的“共和”招牌,他们所制定的宪法(如1923年北洋军阀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1936国民党颁布的“五五宪草”、1946年国民党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都不得不承认人民应享有种种民主自由的权利,而且每当他们的统治出现危机时,往往以许诺实行所谓民主或还政于民作为挽救危机的一种手段。三四十年代受国际政治思潮的影响,有些人鼓吹过法西斯主义,也发生过民主与独裁的论战,但法西斯主义的鼓吹者和独裁论的主张者,大都只是强调中国现在还不具备实行民主的环境和条件,或者说在当时实行法西斯主义或所谓新式独裁比实行民主更能应付国际国内的挑战,而很少有人从价值上否认民主,认为民主不如法西斯主义或所谓新式独裁。至于科学,虽然在五四运动前后,出现过对唯科学主义思潮的批判,并因此而引发过1923年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但对科学本身则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予以非难。就是批判唯科学主义的人在批判唯科学主义的同时,也再三声明,他们并不反对科学。如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宣布欧洲人的科学万能之梦已经破产,但同时他又自注道:“读者切勿误会,因此菲薄科学,我绝不承认科学破产,不过也不承认科学万能罢了。”有些人搞复古倒退,甚至搞封建迷信,也要打科学的幌子,这样才有市场。“五四”前后出现的宣扬鬼神的“灵学会”,为了达到欺骗群众的目的,就给自己披上一件科学的外装,声称灵学“实为凡百科学之冠”。

当然,我们说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和提倡,民主与科学逐渐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或价值观念,这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情况比较而言的。就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情况来看,不民主或反民主、不科学或反科学的现象不仅存在,而且还十分严重,如政治上的专制独裁,思想上的封建迷信,学术上的政治干预等。也正因为严重存在着不民主或反民主、不科学或反科学的现象,才会有民主与科学运动和思潮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不断高涨,我们也才用“逐渐”和“开始”这样的限制词来描绘民主与科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深入人心”和“成为一种社会意识或价值观念”的状况。因为“逐渐”意味着有一个过程,“开始”表明是刚刚起步,如果用哲学术语来表示,它们还都处在“量变”的过程之中,远未达到“质变”。

科学:属于墨家,科学还是那个科学,一直是那个科学,永远是那个科学。

科学既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中国的,既不姓资,也不姓社,更不姓封建,科学属于全人类。

民主:民主属于杨家,民主已经不是那个“民主”了,各有各的“定义”,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解释,谁有终极裁判权?

民主,我说,你听。

民主,美国说,世界听。

乌克兰不听,乌克兰不民主。

委内瑞拉不听,委内瑞拉不民主。

美国正在说民主,请你们闭嘴。

这很“民主”。



一无所有

我曾经问个不休
你何时跟我走
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
我要给你我的追求
还有我的自由
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

你何时跟我走

你何时跟我走
脚下这地在走
身边那水在流
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
为何你总笑个没够
为何我总要追求
难道在你面前
我又非一无所有

你何时跟我走

你何时跟我走


“移民”在美墨边境苦苦等候,特朗普修墙,防火防盗防一无所有的“移民”。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逍遥家(三十三)

学哲学有什么用(三)?

二元论

(一)认为多样性世界有两个不分先后、彼此独立、平行存在和发展的本原的哲学学说。这种学说的典型形式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17世纪提出的"心物二元论",即世界存在着两个实体,一个是只有广延而不能思维的"物质实体",另一个是只能思维而不具广延的"精神实体",二者性质完全不同,各自独立存在和发展,谁也不影响和决定谁。

(二)任何将宇宙或某种东西分为两个独立部分的观点。如古波斯摩尼教的善一恶二元论,柏拉图的理念-事物二元论,康德的本体-现象二元论,以及有些伦理学所认为的在事实陈述与价值判断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缩小差别的二元论。

概念

二元论(dualism)的概念是很晚才提出的;二元论的观点自古希腊就存在,其典型代表是柏拉图。

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它和一元论相对立。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他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意识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意识不会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事实上两者都存在着差别。

哲学史上还有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中包含有二元论的因素。如17世纪荷兰的斯宾诺莎即有与二元论相对的一元论之说:"神"即自然化身,它是世界的唯一实体,驱动"自然法则",强调物质第一,它是根本存在,精神其次,物质不存在精神也不存在。其学说被称为"斯宾诺莎的上帝",对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者和德国的启蒙运动有着颇大的影响,同时也促使了唯心到唯物,宗教到科学的自然派过度。

二元论把物质的派生物精神当作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的东西,因而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源问题。同时,由于它违背了科学所证明的基本事实,故也不能真正将物质与精神绝对独立的原则贯彻到底。笛卡尔为了说明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来源,不得不承认上帝是"绝对的实体",无论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都得依赖于"上帝"。这样,他的二元论最后还是倒向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说明:

二元论中的"意识"不只是人类出现后的"意识",而是指所有非物质集合。在人类出现以前的物质和意识就是指物质和(除人类以外)非物质。

相关分歧

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或者意识,两者中之一;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都是世界的本源。只要弄清了到底谁对谁错,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也就澄清了。

物质和精神是哲学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传统哲学中的一些不实之词必须予以彻底纠正或清除。否则,哲学就不可能得到发展。下面谨就这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以供参考。

在当代人看来,所谓物质,即是构成事物本体的诸要素的统称。各种事物都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所谓精神,就是指人类所特有的思维运动及其产物(即认识)的总和。

在讨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时,必须限定所讨论的物质是自然界的物质,还是人类世界的物质。为使讨论严谨起见,首先必须对"自然界"和"人类世界"这两个概念加以限定。在当代科学看来,所谓自然界,即是指其运动演变不受人类实践制约的物质世界。所谓人类世界,即是指其运动演变受人类实践制约的物质世界。可见,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是不同的两个物质世界。

二元中和世界上有什么?有物质,有人的思想,物质与思想是两种不同的元素,由物质与思想组成了这个世界,所以叫"二元之和"。

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争了那么多年,最终是没有结果的,这是由于只是思辨是无法证实的。这个世界物质与思维同样重要,只是先后问题,如果说有一个统一,那这个统一的名称既不叫物质,也不叫思维,而是叫世界。即像"水"中的"氢"和"氧"之争,离开了"氧"就是"氢",离开了"氢"就是"氧",两者合一就是"水"。

"唯"的概念就是"一",无论是唯物,还是唯心,他们始终是支持"一"的概念。假设说"一"是一个基本单位的话,那是不可分的,因为一分就会变成二;说明了这"一"还不是最基本的本质。而世界是可分的,比如可以将这个世界区分为由物质与思维组成,物质可以分为分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分为电子与原子核,等等;同样思维可以区分为正反两面,而无论是正面思维还是反面思维都不是铁板一块,还是会细分成不同的思想。若世界是"一",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一个静止的世界,若世界是"二",那么它将无穷无尽。

辨析

这里对"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概念设定并不科学,这两个世界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这里指的所谓"人类世界"只是人类活动涉及到的世界而已,它是物质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人类活动它将与"自然界"没有区别,因此这里对"人类世界"和"自然界"的界定从根本上是以人类是否接触到来区别的,而据此说"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是不同的两个物质世界"是明显的不科学,因为人类可以不用前往另一个世界,在同一个世界里就能轻易地把"自然界"的某一部分转化成"人类世界"。所以说,"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是同一个物质世界的两个部分,把它们按照这种概念区分开只是一种单纯的实际操作性区分,不能反映本质性的道理。

显然,自然界的物质与人类的精神互不相干。只有处于人类实践领域里的,已经成为人类实践直接或间接的实践对象的物质,即人类世界的物质才和人类精神有关。因此,只有在人类实践领域来讨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才有意义。那么,两者有什么关系呢?由于人类实践有认识世界的实践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两种,因而又要看所讨论的物质是处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领域,还是处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领域。

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和限定,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中,它是物质通过人类实践决定了人类的精神。这也就是传统哲学所说的认识源于实践。而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则是人类的精神通过人类实践决定了物质--因为人类世界的事物都是人类改造世界实践的产物。各种产品都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各种社会制度的确立和变革都是人类社会革命和改革实践的产物,无一例外。而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无论是生产劳动还是社会革命,都是在人类精神的支配和制约下进行的。人类总是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然后再运用这些认识来指导自己改造世界的实践去改造客观世界的。

由上述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可以明显看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只有在人类实践中才能发生。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强调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强调旧唯物主义也是错误的。若要想科学地改造世界,必须科学地认识世界,新唯物主义整合了这两点与科学同步,称为科学世界观。

逻辑理论

所谓二元论(Dualism),在哲学上可分两方面说:第一是形而上学的(Metaphysical)二元论;第二是知识论上的(Epistemological)二元论。前者是说,在任何既有的领域之内,都有两个独立而不可相互还原的实体(Substance)。换言之,宇宙最根本的实在是二而非一。例如,柏拉图的二元论,他划分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The Sensible World and Intelligible World)之同,不能把前者还原成后者,或把后者还原成前者。近代的笛卡儿及其学派(Cartesian)的二元论是说,根本的实在有二:一为思维性的(Thinking)实体,一为具有物质性的(Extended)实体,即通常所谓的精神与物质之二分。笛氏之后的理性论大师莱布尼兹(Leibniz)及其学派也有其特殊的二元论,他们把世界分成现实的和可能的,可其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当中最好的一个世界。至于近代最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I.Kant),他的二元论是说,我们所能认识的只是现象(Phenomenal),即经验及可能经验的事物,而物自体(ThingInItself)或本体(TheNoumenal)不可知。其次,所谓知识论上的二元论是说,我们的认识对象(能被知觉或记忆的事物)和内容(呈现在认识主体心中的感觉、记忆或概念等)是截然不同的。

宗教的二元论

宗教二元论持有者认为世界由两种力量统治:善与恶。善是精神,它是灵魂,也是善的力量创造的一切东西;而恶是物质,它是肉体,也是恶的力量创造的一切。这两种力量对抗著,共同支配世界。

"善的力量"和"恶的力量",在严格二元论者(如摩尼教)眼中,分别是两个神,一个善的神,一个恶的神。他们地位等同,力量相同。

而温和二元论者(如塞特派)认为,只有一个"上帝",即善的力量。而恶的力量,它是比"上帝"稍微低一个档次的路西法(Lucifer,光明之子),力量也次于"上帝"。

而人类也被这两种力量所支配--善的灵魂,恶的肉体,灵魂藏在肉体之中。如果恶属性的肉体在较量中占优势,那么这个人就会被肉欲所支配,变成"恶"的人。如果善属性的灵魂占优势,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善"的人,也即是上帝的子民。

从"恶"变"善",要通过苦修,祷告等方式,把灵魂从肉体中洗涤出来。

生物解释

二元论(Diyhyleti Theory)

它认为被子植物来自两个不同的祖先类群,二者不存在直接的关系,而是平行发展的。兰姆(Lam)和恩格勒(A.Engler)均为二元论的著名代表。

兰姆从被子植物形态的多样性出发,认为被子植物至少是二元起源的,在他的分类系统中,把被子植物分为轴生孢子类(stachyosprae)和叶生孢子类(phyllosporae)二大类。前者的心皮是假心皮,并非来源于叶性器官,大孢子囊直接起源于轴性器官,包括单花被类(大戟科)、部分合瓣类(蓝雪科、报春花科)以及部分单子叶植物(露兜树科),这一类起源于盖子植物(买麻藤目)的祖先。后者的心皮是叶起源,具有真正的孢子叶,孢子囊着生于孢子叶上,雄蕊经常有转变为花瓣的趋势,这一类包括多心皮类及其后裔,以及大部分单子叶。植物,起源于苏铁类。

恩格勒认为,葇荑花序类的木麻黄目及荨麻目等无花被类,它是和多心皮类的木兰目是缺乏直接的关系,二者是平行发展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F.Ehrendofer(1976)通过对木兰亚纲和金缕梅亚纲(包括葇荑花序类植物)的染色体研究,认为二者显著相似,支持了二者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也冲击了对这些古老的被子植物提出多元发生的观点。

争论

《路加福音》:"凯撒的物当归凯撒,上帝的物当归上帝"。

5世纪末教皇杰拉斯一世(492~496)总结前人关于教权和君权的争论的观点提出。认为世界由教皇和君主两种力量统治。在世俗事务上,教会应该服从国家法令,而在于圣事和信仰相关的事务上,君主应该服从教会,尤其是教皇的决定。由于宗教事务关系到灵魂的拯救,而君主作为个人在精神上也需要教士的指导,教皇在这种二元论的语境中其实比君主更尊贵。

--------------------------------------------------------------------------


“身心二元”是笛卡尔的“笛子名曲”,笛卡尔的笛子吹得不错,亚里士多德:最好的笛子应该分给最好的笛子演奏者。笛子名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让他们争去吧。

在现实世界中,身体和思想能分开吗?可以分开的。

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

慕容复,身在江湖,心在“燕”。

段誉,身在江湖,心在“嫣”。

惠子,人在朝庭,心系庄子。

朝庭圈养了一个惠子。

惠子放养了一个庄子。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道家

春秋时期,老子 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深远。

李约瑟说:"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是一棵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道家哲学)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

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的道家哲学思想,还通过儒学以及中国化之后的佛学而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东汉末年道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定义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这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从此成为古往今来治国治家的至尊宝术。以黄帝、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老子、文子、列子、庄子、管子、鹖冠子等等为主要代表,主张"无为、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等。尤其重要的是,道家虽有经典著作,可思想并不圈囿(quānyòu)于著作之中。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总结、发展、著典籍为主要路径,每一次思想的跳跃都经历了极其长时间的众人积累,这也再一次的凸显了道家的生命力。道家人物既可入世建功;亦可功成弗居(功成身退),在历史长河中每当灾世来临之时,道家人物以一身浩然道气挑战灾难乱源,诛邪卫道,拨乱反正,也因此激荡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传奇篇章。

鹖冠子也在教育庞暖之时,将一位道家学者的基本修行方向罗列了出来,他称之为九道,分别是"「一曰道德,二曰阴阳,三曰法令,四曰天官,五曰神徵,六曰伎艺,七曰人情,八曰械器,九曰处兵。」"缺一不可,只能多不可以少,能成为道家的人必须是全面的人才。

道因应无方,惟变所适。史公司马谈在《论六家旨要》所论。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虚无为本,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因时为业"、"时变是守"。故太史公突出强调'变'。这得益于道家所具有的职业优势和深厚的知识背景。道家出自史官,在古代,史官的职责主要为观察星象、制定历法、管理王室典籍和收藏档案,掌管着华夏部落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所有官方所拥有的珍贵典籍,故其为通晓当时一切知识部门的伟大学者。

思想来源

《史记》中《论六家要旨》: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汉书•艺文志》: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

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以道为世界最后的本原,故名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其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关尹、庄子、彭蒙、田骈等,主要著作除了《老子》、《庄子》外,还有《黄帝内经》、《文子》、《列子》、《管子》、《鹖冠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等。

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以柔弱因循为道的作用,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因为对道和无为的理解不同,所以内部又划分为不同派别,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心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等。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每篇每个学派各不相同各,都其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论体系,与《易传》所提出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相类。老子认为是三(三才)生万物;孔子认为是阴阳、四象(老阴老阳、少阴少阳)生万物。

《读子卮言》中《论道家为百家所从出》:

"上古三代之世,学在官而不在民,草野之民莫由登大雅之堂。唯老子世为史官,得以掌数千年学库之管钥,而司其启闭。故老子一出,遂尽泄天地之秘藏,集古今之大成。学者宗之,天下风靡。道家之学遂普及于民间。道家之徒既众,遂分途而趋。各得其师之一遄。演而为九家之学。而九流之名以兴焉"。

《先秦学术概论》:

"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

历史发展

1、起源:《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与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伊尹、姜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关。另外,与儒家文化起源于周文化不同,道家学者多出自宋、楚、秦、齐等国,暗示道家思想与夏朝、殷商文化密切相关。

2、成型:春秋末年,以老子《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

3、兴盛:老子以后,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六大派,除了老庄学派外,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老子学派和宋尹学派都曾兴盛一时,其中以黄老派最盛。其时,黄老思想不但成为田齐的治国思想,并通过百家争鸣对诸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楚国和吕不韦统治时期的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4、挫折: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显然,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5、辉煌: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阚泽记载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黄老之书升格为经在汉武帝尊六经之前。

6、压制: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7、复活: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此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8、潜藏:魏晋南北朝后,虽然道家思想屡次成为大乱之后治国的急救包,也是士大夫失意之后的精神寄托,但它绝大多数只能在哲学科技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直到唐宋时期道家又发展至鼎盛,故学者言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家实力却压倒二教。到了元朝道家变为缘化状态。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且道家对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

9、复兴:晚清,随着西方的冲击,儒家统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再加上道家与西方自由民主等观念多有相合之处,故道家思想再次复兴。1991年,董光壁先生首先精炼提出了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并得到陈鼓应等人热烈响应,此后有唯道论、道商、天道自由主义、自化论等新的理论出现,其中像道商这样的理论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道家经典

《道德经》、《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庄子》、 《列子》、 《六韬》 、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圣》)、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物则有形图》、《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易传》、《击壤歌》、《金人铭》、《巾几铭》、(《语丛四》说之道)、《鬻子》、《鬼谷子》、《恒先》、《彭祖》、《三德》、《用曰》、《伊尹书》、《太公》、《辛甲》、《周训》、《凡物流形》、《尹文子》、《慎子》、《素书》、《孙子兵法》、《守白论》、《鹖冠子》、《尸子》、《行气玉佩铭》、《关尹子》、《子华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管子》 、《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章句》、《衡论》、《世说新语》、《苻子》、《无君论》、《刘子》、《元次山集》、《王无功文集》、《唐玄宗文集》、《天随子》、《宗玄先生文集》、《化书》、《玄真子》 、《无能子》、《伯牙琴》、《逍遥咏二百首》、《须溪先生全集》、《易龙图序》、《东坡易传》、《道家佚书辑本十七种》、《郁离子》、《庄元臣文集》、《傅山全书》、《老藏(《老子集成》)》、《各道家诸子典籍注疏》、《道藏》等等。

然而道家典籍浩如烟海,除上述所列主要典籍外,还有众多经典著作,留有华夏文化热爱复兴者去翻看学 。

注:各《道家典籍注疏》是解释道家经典的权威教参。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道家思想主要表现在这些注疏中。

道家类别

道家思想作为一个复杂的学说,自上古至今,已历数千余年,中间自然会经过许多发展的阶段,出现许多不同的名称,这是不言而喻的。在它的较早时期,按地域与时间则有郑道家、晋道家、秦道家、楚道家、齐道家、战国道家、先秦道家、原始道家等种种称谓。按方向则有北方道家与南方道家。从战国末至秦汉是一大阶段,当时人称"刑 ( 形 ) 名法术之学"或"黄老道德之术"。到魏晋又是一大阶段,史称"玄风"、"玄学"。各阶段之道家虽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但又都带有自己的特点。道家思想,"皆仰取诸象于天,俯查诸度于地。"效仿天地而为,行为方式则是"为无之事,行不言之教"。"与时迁变,应物变化"。后因侧重点不同,而分化为不同派别,形成了多种派别。仅据《汉书.艺文志》载班固所推崇的史官道家流,就有37家,共993篇。然多经秦火,汉火,衣冠南渡亡佚。道家现存学派:

老庄之学

老庄派为老学、庄学的合称。以自然为本,天性为尊,法天心而无心弗志而为,以清静而使人退欲消妄,以己之虚无澄他人之妄心而为。主张清虚自守,齐物而侍。以致"不为物累逍遥天下。"因其成为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在汉初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老子》"无为"思想为主旨的"黄老"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尊崇。但时过境迁,儒学独尊后,道家沦为在野之学。道家社会角色的变化使《庄子》的政治异端思想抬头,并和《老子》的自然观宇宙论结合,形成"老庄"思想。从此,以老庄为主流思想的道家以异端的姿态,从天道观、人生观和政治论诸方面向经学提出挑战,并给东汉一代的政治和魏晋的思想界以深刻的影响。老庄学对社会政治异化及文化偏向的批判精神普遍存在于历代异端学者的思想言行之中,被他们引为同调,并成为他们批判不合理现实的精神武器。如晋代鲍敬言的无君论;明代李贽的童心说,何心隐的育欲说,汤显祖的至情论;清代唐甄的破祟论,袁牧的性灵论等等,皆得力于老庄学精神。老庄学内部有异端派、玄学派、重玄学派等。 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王弼、郭象、嵇康、阮籍、张湛、韩伯、鲍敬言、陶渊明、成玄英、王玄览、李荣、王绩、吴筠、唐玄宗、元结、无能子、陆龟蒙、苏轼、陈景元、邓牧、刘辰翁、刘基、庄元臣、傅山等。代表作:《老子》、《庄子》、《嵇康文集》、《阮籍文集》、《世说新语》、《无君论》、《元次山集》、《王无功文集》、《唐玄宗文集》、《天随子》、《宗玄先生文集》、《伯牙琴》、《郁离子》、《庄元臣文集》、《傅山全书》、《各道家诸子典籍注疏》等等。

黄老之学

黄老派主张身国同治,以两相自然为本,事因之而循之,物因之而动之,法天地之使万物自然,甚至不得不然而为,以无为谓之使物我自然,以使物我共逍遥,善于行不言之教,使人自化。形成一种"大音希声"般的"仁",故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无所不为。

主张"不贵治人贵治己",因俗简礼,与时迁变,除衍存简,休养生息,成了历次大乱后政府的治世急救包,同时也与中国古代盛世关系密切。代表人物为黄帝、姜子牙、老子、文子、列子、范蠡、管子、田骈、宋钘、尹文、鹖冠子、屈原、吕不韦、刘安、严遵、王充、刘昼、吕端等等。代表作:《太公》、《老子》、《文子》、《列子》、《黄帝四经》、《黄帝内经》、《慎子》、《鹖冠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刘子》等等。

杨朱之学

杨朱派则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不与物往以不染物性,无为以两不相累,两不相扰。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代表人物杨朱、告子、巫马子、孟季子、子华子、詹子(詹何)、魏牟、田巴、儿说、公孙龙等。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盘继承。代表作:著作多亡佚。大体源出《老子》(如《老子》第十三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道教之学

道家弟子张道陵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结合黄老方术,成立了道教组织。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道"和"德""太上老子"作为最高的信仰,在古代由于道家强大的影响力如果不分开道家与道教,佛教无法撼动道教,所以佛教徒释道安等等极力分开道家与道教的混用。早期道教之所以可以把道家和道教这两个词混用并借助道家影响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得益于天师道。而近来某些道教徒为了抬高元始天尊地位否定黄帝、老子、张道陵三祖的地位,竟然认为道教源自三祖说法是与学者谈论的时候的方便法。实质如佛教《辨正论》、《清净法行经》一般也。道教学派以张道陵、王重阳等为代表 ,代表作:《道藏》。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新道家

新道家,主要指的是当代新道家,它是董光壁先生在《当代新道家》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在他的文章中,新道家指的是那些受道家思想启发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后来,陈鼓应、胡孚琛、孔令宏、许抗生、张京华、宫哲兵等人把新道家的概念进行拓展,把它定义为一切从事道家道教研究的专家学者;凡是认同道,继承道家传统,在新条件下建立新体系并使之得到运用的人,都可称为新道家。还有民间人士认为,凡是愿意按自己的天性生活,也不反对别人按自己的天性生活的现代人,都是新道家。代表人物金岳霖、陈鼓应、胡孚琛、许抗生、孔令宏、张京华等人,代表作:《道家的人文精神》、《论道》、《当代新道家》、《道家文化研究》等等

除了上述著名道家学者外,还有姜尚、许由、巢父、黄石公、曹参、汉文帝、汉景帝、窦太后、汲黯、王充、王导、谢安、李世民、李隆基、李白、李泌、严复、杨增新、颜廷利等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也服膺道家思想或者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历来也被视为道家人物。

注:两千多年来,人们往往把"老庄""道教"和"道家"混为一谈。其实,"老庄"和"道家"并非一回事。人们所称的"老庄之学",本是指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但由于"道家"在战国就已开始分化,出现了不同的分支和思想倾向,而到战国中后期、秦汉以后更趋复杂,所以,不能简单、机械地把"道家"与"老庄""道教"混为一谈。道家是整个道家众多庞杂流派的统称概念。老庄、道教只是道家众多学派之一。万不可说道教就是道家。

道家千古异端

道家认为只有老百姓认可的平等才幸福,人们想要没有徭役租赋负担,"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利之争"的社会(以上引文均见《诘鲍篇》)。道家破除了古代人民幸福是君吏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他的无君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独树一帜,对于后世的反君主专制主义思潮有重要影响。

儒家认为平等是来自于人性,人性是善良的那么人类社会也应该是善良的,既被证成的平等;而道家认为过去平等已经有很好的发展成果,那么在现有的平等认知基础上现在以及未来社会应该发展的更好才是,但是儒家礼教阶层阻碍了人类发展并成为窃国诸侯剥削百姓的大旗,所以要非仁绝礼消解各种意识形态,得到一个人类都满意的社会,既被承认的平等。面对西、东周之际礼崩乐坏的政局人心,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汲汲皇皇,为恢复周礼而奔波 ; 而以庄、老为代表的道家,冷刺热讽, 乃至有否定旧社会吃人文明之偏激。一者意图恢复,以立为主; 一者不破不立。在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伪诈与腐朽每每如影随形,庄、老之流崇真黜伪,表现出异端主义的倾向。萧萐父便视道家为异端者 。即对既成秩序的否定批判以及变革 。 每当末世苍凉 ,实诚且有良心的知识者,往往皆会表现老庄的倾向,这是反对统治者赖以维系其统治的思想文化系统。不过 ,由于统治者所赖以维系之思想文化系统,亦为礼教维系精神之所在,故反礼教教义的同时,也要付出必要的代价,那就是知识者本人通过行为艺术无力改变扭转于现实的失落和愤懑,以致身心憔悴 。"杨朱泣歧路","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王勃《滕王阁序》), 焚琴煮鹤,玉石俱焚,留下一幅幅心胆俱碎的文化惨景。不仅如此还要受到像葛洪一样的礼教卫道者的肢解与非毁以及著作像杨朱著作、元初毁藏一样的结果。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利。现代说到道家就是清心静气、自然无为的印象或中医养生,这是因为自宋代以后,道家被理学改造成心灵鸡汤。

基本概念

若是说儒家的中枢是仁的话,那么道家的中枢便是自然。依道家来看,儒的倡导虽好,却只能靠严以律已刻意做到,一有不慎,则内以伤身,外以乱人。宋朝时,儒生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便可看出。而道以自然为本,以人天生之欲而推之,更加贴近于人的生活。再配以虚无为体,柔弱为刚,执一以为,齐物为心,则可以做到二厢自然,智愚相宜,强弱相合,以致物我两忘,这是一种木音希声般的仁,故对于儒的"温检恭良让"的人德,道家更注重如何做到自然,故有"虚无、齐物、守一、柔弱、纯粹素朴"五德。完成五德之后,自然而然做到儒提倡的"仁"和"义"。

人之所好,不过有、得、是、居上、乐。而道家不载于此,以自然而为,仅得大有,大得,大是,大乐。"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正是说明了道家追求自然的目的。而自然的极致,则似婴儿,无识无是,不受物性。可谓之自然之至。能做到这个境界,道家叫做至人。

道家是否消极

道家是否消极,历代以来众说纷纭,而如今较大的误解主要有三处

(1)认为道家求于无用,居于下垢,消极避世。

翻开《老子》《庄子》书中随处可见守弱、无用、居下之词。然而,道家之意却并不求于此,正如一个人面对其上司时低眉顺眼说是谦礼与面对其下属时低眉顺眼说是谦礼的不同一般,道家更注重的是功成与弗居,生而不有的不为物累的超然状态,而不是用这些去甚求于委身保命,载于生,懒的人的借口。此外还常有人认为道家避世,却也并非如此,"道存则隐,道废则现。"这句话一直出现在诸多道家典籍中,而真正避世的,是那些以道家为外壳不敢面对现实的"类道人"而已

(2)认为道家听任自然,无为便是无所作为。

道家常见的"无为"两字表达的意思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循道而作,法天地而为。其实无为正是有为的极致,让人变得淳朴自然,不做恶事,让人自化且自得富足,看似自己本应得到这一切,即民皆曰"我自然",且道家并非听任自然,万事听天由命,而是自然而为,自然而生,不染物性,不为物累。

(3)认为道家过于玄幻

道家并不是阴阳家,如今假借道家名言所谓的阴阳生变,五行相生的,多是挂羊头卖狗肉,本意只为了赚钱。而凡是真正有所建树的,不会如此。

况且道家追求的是纯粹素朴,追求的只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为了算阴阳,赚钱财,求得一时的快乐。

学派关系

法家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道家与法家的关系主要是黄老派与法家的关系,从学术渊源上来说。法家学派非常重视道的规律性,明晰了"道"与"理"的关系,对道家思想有继承和改造。而他们重点阐述的所谓法术势,都是黄老道家首先提出来的。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所以许多人认为,黄老道家和法家一样都是"人君南面之术"。但是,黄老道家坚持"道本清静、以道生法"的原则,和法家学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另外,黄老道家主张兼采百家,这也是新起的汉朝要用黄老思想拨乱反正恢复经济的重要原因。

儒家

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两翼,道家和儒家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之间有互相学 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曾请教过老子,黄老道家和儒家也曾互相影响。但是,当时儒道之争已见端倪,孟子对杨朱、庄子对儒家,荀况对庄子,都有过强烈的批评。到了西汉时期,儒道之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司马迁曾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汉武帝执政后,儒家成了胜利者,而道家被压制,直到魏晋时期,玄学兴起,道家重新复活,儒道之争也重新开始,不过这一阶段主张儒道调和的观点更为流行。魏晋之后,因为纯用儒家会带来王莽式的灾难,所以以后的统治者大多都是"外儒内法",或者是"外示儒家,内施黄老"。在许多朝代立国初期,儒家思想和黄老思想互为表里,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宋明时期,许多学者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而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中,也曾受到道家思想强烈影响。到了清代,诸子学兴起,许多儒家学者精研道家,成为儒道会通人士,这为以后道家复兴打下了基础。

名墨两家

道家和名家、墨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传说老子的弟子--文子曾问学于墨子,《墨经》中也包含有老子的思想片段,庄子曾说墨子为古之道术者。也有学者认为墨家是道家思想的极端化。同时名墨两家的思想也对道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首先,庄子的学术思想就是在与名家代表人物--惠施(也许还包括公孙龙)的长期论战中形成的,而主张兼容并包的黄老道家更是积极吸取名墨两家有价值的思想,黄老道家著作《管子》、《恒先》、《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均包含大量的名墨思想。道家学者宋钘、尹文因为大量采纳名墨思想,前者被人当成了墨家,后者则被人当成了名家。至于后来魏晋玄学的兴起,也与名家"辨名析理"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名墨两家中绝后,它们的一些观点和著作也有赖道家道教的保存,才能让我们一窥究竟。

兵家

李泽厚先生说:"《老子》确有多处直接讲兵。有些话好象就是《孙子兵法》的延伸"。其实,不仅是《老子》,道家的其他著作如《黄帝四经》、《文子》、《吕氏春秋》、《管子》、《淮南子》等均包含大量兵家思想,甚至有些句子和兵家著作一模一样。另外,道家学者鹖冠子还曾为赵将庞暖之师,庞暖曾多次向他请教,并领兵打败燕国,《汉书•艺文志》也曾把许多道家著作列入兵家,又把许多兵家著作列入道家,这些都说明道家和兵家关系密切,并曾经相互影响。不过道家论兵,是其"经身理国"的副产品,与兵家单纯关注军事大有不同。

杂家

因为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所以呈现出了一种斑驳芜杂的特点,所以在历史上经常被人当成杂家,但事实上,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思想,无一不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的。反映在《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中,就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加以融会贯通而已。反映在文本上,就是不断出现精、精神、一、应、因、虚、静、时变、无形、无为等概念,和《晏子春秋》等纯粹的杂家有所不同。所以胡适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认为:"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汉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

佛教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是通过附会道家哲学来宣扬教义的,此即世称"格义佛学"时期。"中华方术与玄学既俱本乎道家自然之说。汉魏之际,清谈之风大盛,佛经之译出较多,于是佛教乃脱离方术而独立,进而高谈清净无为之玄致。至魏晋之世遂进为玄理之大宗也0"①魏晋玄学后期,老庄哲学受到玄学家乃至佛教僧人的推崇,直接影响到魏晋时期玄佛合流的趋势。最可称道者为罗什之东来,法显之西行,道安之领袖群伦,罗什之大开译业,什之门下十哲四圣,皆当时精研老庄的第一流学者。僧肇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佛教哲学理论家,自幼"历观经史,备尽坟籍"、"每以庄老为心要",对传统文化非常熟悉,后以老庄哲学发展般若中观学说,创造了第一个中国化佛教哲学体系。后来的佛教又结合道家等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形成了天台宗、华宗、禅宗等中国式的佛教派别,尤其是禅宗,它结合了道家"任自然"的理念,曾在唐宋年间风靡一时,至今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影响。

自由主义

第一个发现道家和自由主义关系的是晚清学者严复,他反复强调:"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故能'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治国宜听民之自由、自化"、"治国宜顺自然,听其自由,不可多所干涉"。后来,许多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也开始推崇道家思想,并把道家思想视为人类共同的自由大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自由至上主义者罗斯巴德和包雅士曾称老子与道家为"世界上第一批古典自由主义者"。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1966年9月在东京演讲时,谈到自发秩序理论时,曾引用《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另外,有些西方学者(如《远东经济评论》总编迈克、英国哲学家JJ•克拉克等)还认为,道家思想是西方自由主义的直接源头。他们认为近代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将"无为"翻译为"自由放任",并对亚当•斯密产生了直接影响。而著名英格兰经济学家L•Young则认为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思想,可能来源于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中"低流之水"的市场机制。

基督教

和一般的西方民众相比,基督教接触道家文化很早,《道德经》最早就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传教士介绍到西方去的。不过一开始,传教士们对道家文化基本上是排斥的,20世纪以后,随着认识的深入以及华人基督教徒的增加,这种情况才有了明显改变。今天的基督徒,一般对道家文化持有两种态度:

一是对道家思想全盘否定,这主要是一些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

二是以林语堂、袁步佳、尤利乌斯•格里尔等人为代表,认为基督教和道家思想可以并行不悖,无须把两者视作两极对立的生活方式来评价,所以他们致力于基督教和道家思想的沟通和融合;

道教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关键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

第一,道家与道教是一家学派发展的不同阶段,而非两家各不相关的学派。虽然道教吸收和兼容了儒家、民间巫术等各种传统思想以及佛教思想,但道家思想还是道教最根本的基础,如果没有道家思想作为基础,道教充其量就是一种民间信仰,不可能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次,道教的信仰和崇拜对象,除了民间固有的神灵之外,许多是"道家"理念和人物的神化(如太上老君等);第三,如果道家在汉朝儒道之争后没有演变为道教,没有信仰的力量,道家可能像墨家、名家等学派一样,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第四、如佛教初传时期附会黄老一样,道教以道家思想为旗帜,吸引仰慕老庄的慕道者,导致大量崇尚道家的文人入道,魏晋之后没有不当道士的道家了。 许多道教人士对道家理论的传承和创新有过卓越的贡献,如成玄英的重玄学说、陈抟的太极图等。所以将道家和道教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道家和道教虽然存在多方面的联系,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首先,道家是先秦时期创立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两汉逐渐形成(道教神学一派认为源自太上老君;一派认为是源自元始天尊)。

其次,道家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崇尚大道,主张"惟道是从、道法自然",主要从事的是学术活动和其他政治文化活动,奉《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为经典。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将道家人物神化以提高其知名度,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追求的是"长生不老",其主要典籍是《道藏》。

第三、道家重视不言之教,没有严格的组织和师承关系,但道教却非常讲究师承关系,有教徒与组织,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

第四、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虽然提倡兼容百家,但都是以道家为主,融会贯通而成,而在道教那里,更多的却是"以丹为主解道"、"以儒为主解道"甚至"以佛为主解道",传统民间信仰的意味很浓 。

第五、道家分为老庄派、黄老派和杨朱派,除了老庄派有一些隐世思想外,黄老派和杨朱派都是积极用世的,但道教受到佛教影响,极力宣扬出世思想。因此,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元始天尊徒孙,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的《圣训》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伊斯兰教自唐永徽二年(651)传入中国后,已与儒释道文化发生了"相互融汇"的现象。著名回族学者王岱舆、刘智等皆精通儒释道三教经书,他们大量运用"道"、"太极"、"两仪"、"玄机"、"虚灵"、"清"、"真"等道家理念阐述伊斯兰教教义,《天方性理》等著作以"真"作为伊斯兰教文化的支点,创"真一、数一、体一"之"三一说",而伊斯兰教中的苏菲派,从理论到修炼更是与道家道教思想暗合。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些苏菲教团,如嘎地林耶的修行生活和体验中,苏菲大师或门宦教主们还吸收了许多道教和佛教坐静、默思、练气、静修甚至苦行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有"清真道士"或"清真和尚"之称。对于此种现象,日本已故学者井筒俊彦还进行过深入的比较研究。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世界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1、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竞争加剧。为了因应这种局势,黄老道家首先提出了法、术、势、利、力等概念,使先秦学术摆脱了理想主义的窠臼,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在此基础上,黄老道家又提出了道生法的主张,不但解决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问题,还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另外,黄老道家还提出了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劳、清静无为、因俗简礼、休养生息、依法治国、宽刑简政、刑德并用、兼采百家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学的精华。从道家治国的实践来看,不管是齐威王治下的齐国还是吕不韦执政时期的秦国,以及后来的文景之治,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即使儒家思想取代了道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后,黄老道家的治国思想并没有完全消失。大多数时候,统治者像汉宣帝说的那样,是"霸王道杂用之"。即有时是"外儒内法",有时是"外用儒术,内用黄老",每当君权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部分限制时,黄老道家就会复活,并带来经济文化上的繁荣,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皇帝,如唐玄宗、宋徽宗、朱元璋、康熙等都曾注解过《道德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以及两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今天改革开放的成就,都与黄老思想有密切关系,因此民间有"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的说法。另外道家老庄派和杨朱派对中国传统政治也有影响,他们代表着政治上的隐逸和出世倾向;使中国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政治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旷达态度。同时,老庄派桃花源的理想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2、对传统法律制度的影响。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支柱之一,曾以黄老道家的形式在先秦和西汉初期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后世有人用道法家称呼黄老道家。儒家独尊后,中国法律制度形成了外儒内法的格局,但道家思想所倡导的法之原则与精神,还是间接隐性地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格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道家以普遍的自然理性为准则,主张道法自然缘道生法,不但说明了法律合法性的来源,划分了无道之法和有道之法的界限,还为道家治世铺平了道路。并且对儒家法天和春秋决狱的思想也有一定影响。也对单纯的依法治国是一个警示。其次, 道家提倡"无为"和"自然",认为民间有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规范的能力,并且认为这种以民情和天道为基础形成的自然规范,远比统治者煞费苦心设计的法律要明智得多。所以提倡因俗而治的法律原则。这一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吸纳,成为一项中国古代重要的法律原则。所以后世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民间的细作(如田土、婚姻等)均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最后,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宽刑简政,所以崇尚"简、平"的法律审美观。这一审美意趣也影响到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审美倾向,最终上升到"法贵精当"、"宽严适中"等法律的实质美学,成为制定法律所遵循的基本审美原则,也成为衡量一个朝代法度优劣的标志。

3、对传统军事思想的影响。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在致力于治身治国的同时,也对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战争给予了高度关注。所以《老子》、《黄帝四经》、《鹖冠子》、《文子》、《吕氏春秋》、《管子》、《淮南子》中均包括大量的军事思想,这些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反战论;第二,不得已而战;第三,以奇用兵;第四,柔弱胜刚强。另外黄老道家普遍还有出"义兵"(即正义军队)的思想,而这些观点和思想对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有很大影响,以至于后世许多人将《老子》、《鹖冠子》当兵书看待,同时将张良、诸葛亮、刘基等具有相当军事谋略的人当成了道家。

4、对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科学范式,始终在追求事物内在的道,而在道的追求中形成以道为核心,以天地人关系为主线,以自然为原则,以道、元气、阴阳、有无、自化等为基本概念的有机科学思想体系。这种科学思想体系与以逻辑分析为核心的西方机械科学思想体系截然不同,却与现代自组织化理论、复杂科学体系有许多相似之处。并对如何认识大自然、如何防止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危害至今还有重大的参考价值而在这种有机的科学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道家思想的影响最为突出,道家道教不仅严格区分了普通知识与技术知识的区别,还通过道进乎技"、"顺应自然"、"以道驭术"、"悟性思维"等思想影响了后世中国的技术发展,同时还通过稷下道家、吕氏学派、淮南学派、道教组织等道家道教"科学共同体"对中国古代科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道家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道家思想和这种有机科学思想体系的发展,一方面抑制了名家墨家思想中蕴含的以逻辑分析为核心的机械科学思想的发展,让古代中国的科学理论水平远不如古希腊,并让中国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中无所作为;另一方面却使中国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技术大国和技术强国。都江堰、长城、苏州园林、丝绸、瓷器、风箱乃至钻井等等,至今风采依旧,向人们述说着中国古代技术的辉煌。

5、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这种影响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没有过时,许多近现代文学艺术大家,如鲁迅、郭沫若、胡适、周作人、林语堂、废名、施蛰存、沈从文、汪曾祺、范曾、阿城、韩少功、阎连科、高行健等,都曾受过道家深刻的影响,其作品中也有浓厚的道家意味,以至于有人将高行健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看作是"庄子的凯旋"。综合来看,道家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审美观上,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所以追求自然美就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体现在绘画艺术上,就是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体现在建筑艺术上,就是私家园林"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体现在音乐艺术上,就是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同时道家主张无为自化,得意忘言,所以也使文艺形成了虚实相生的审美追求。如建筑的亭台楼阁:"江山无限境,都聚一亭中"、"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皆尽虚实之妙;诗中绝句"无字处皆其意",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白之美;中国画也是多在一幅空虚的背景上"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无画处皆成妙境";书法上同样讲究"潜虚半腹","笔不周而意已周"。同时,由于道家思想与盛世关系密切,所以有助于增加文学艺术的豪气,而在衰世中道家思想是文人的治疗创伤的精神支柱,所以又造就了文学艺术旷达放逸的艺术风格。另外,道家主张高下相随正反相倚,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的结构。如楷书的"逆锋落笔":"将欲顺之,必故逆之;将欲落之,必故起之";中国建筑,尤其是园林,总爱追求一种欲显先抑,欲直而曲,欲放先收的曲折反复之效果,小说戏曲的故事进程也多是如此:先是由合到分,然后中间经过无数的曲折,最后又由分到合,以大团圆作为结局。

6、其他影响。道家对中医、传统养生学、中华武术、茶道等也有巨大影响,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则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易经》和道教的诸多思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以望闻问切为诊断手段,以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风水环境、道乐书画,茶养、食养、药养、节欲、辟谷、食气等多种方法。来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培补精气、锻炼筋骨,颐养脏腑,调理肌肤。达到身心和谐健康的目的。 至于中华武术,在形成的过程中也曾深受道家的影响,国际功夫大师李小龙,就曾在他的毕业论文中讨论过道家思想与中华武术的紧密关系。具体来说,道家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在认识论方面,武术汲取了道家哲学思想关于宇宙本源的"道论"、"气论"及"天人合一"的观点来解释武术的本质。在方法论方面,武术汲取了道家"物极必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师法自然"等思想,作为武术技击思想的指导原则,并追求一种"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李小龙语)的境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太极拳,它刚柔相济、虚实相应、动静相宜、开合有度、圆活顺达,可以说与道家思想达到了高度契合的地步。

对东亚的影响

公元2世纪至10世纪,越南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所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对普通人来说,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他们的处世方法;对文人来说,年轻得志时学 孔孟,遇到乱世或未得到重视时就隐居起来研究老庄,是很自然的事情;此外,越南历代统治者也多按照老子"以无事取天下"的思想来治国安邦。但到了近代,这种影响力却日益下降,不值得一提。与此相反,由于韩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崇儒贬道,所以道家的影响乏善可陈,但到了20世纪,道家对韩国的影响力逐渐加强,不但研究道家思想的韩国学者层出不穷,而且道家思想开始对韩国社会产生实质上的影响。长期研究道家思想的学者金溶沃,2001年在韩国教育电视台连续做了56次的长篇演讲,以老庄思想阐释韩国当代社会问题,引起极大的轰动,被称为"金容沃之风"。韩国外交家官潘基文2012年1月1日就任联合国秘书长时,也曾引用老子的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来表达自己的工作理念。

比起越南和韩国,道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要大得多,道家思想在日本长期传播和沈淀,已经成了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著名学者福永光司甚至认为:"国学(指日本本国文化,非儒学)和老庄哲学具有共通性。"有资料表明,早在6世纪中叶,老庄思想就和汉译的佛教经典一起传入日本。7世纪中叶日本圣德太子制定的的"17条宪法",就包括一些道家思想的成分。江户时代道家思想开始在日本普及,不但产生了一批有关老庄思想的注释及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批有关老庄思想的通俗读物。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一些思想家如本居宣长、安藤昌益等人,已经将道家思想溶于自已理论体系之中,并以道家为理论依据,展开了对儒家及其传统社会的批判。同时,随着町人经济的崛起,海保青陵和石田梅岩等人充分吸收道家思想,建立起自己的经济学理论。这为兰学和其他西方思想的引进打下了基础,维新变法以后,日本学者又大量借用道家术语翻译西方著作,同时道家思想还成为西周、中江兆民、西田几多郎、夏目漱石、汤川秀树、川端康成等学者思想灵感的来源之一,1935年,日本学者冈田茂吉还借鉴道家思想,提出了风靡全球的自然农法。如今的日本,对道家思想的热情不减,许多日本学者对道家思想有精深的研究,日本企业家也把《道德经》作为必备读物,并充分借鉴道家上善若水的思想,创立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柔性管理学说,而号称日本当代"老子"的加岛祥造先生在2007年出版的《不求人》中,用亲切的语言,叙说自己对道家思想的亲身感受,首发两个月,各大书店纷纷脱销,竟然成为同类专著的佼佼者。

对西方的影响

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出版的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两种新的译本问世。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在Google网站上,检索到的Taoism(天道思想)比"naturallaw"(自然法)条目还要多。在美国最大的购物网站亚马逊的图书搜索一栏,输入Dao、Tao、Taoist等这些与"道"有关的英文单词,竟然会得到近8万个的搜索结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英文著作。从物理学之道、科学之道,到艺术之道、两性之道、瑜伽之道,甚至还有儿童读物。"可见道家的思想元素开始融入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之中。"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刘笑敢分析说。美国如此,其他西方国家也不例外,据德国电视台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老子还是德国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每四个德国人家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一位叫马克的德国人说:"这是中国的经典,也是我们的经典。","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因为迷恋老子思想,以至于德国媒体将其专机命名为"空中老子"。就连冰岛,也出版了两种版本的《道德经》译本。

当然,西方人迷恋道家思想,也是各取所需,各有所爱。如冯•布兰切勒的《老子〈道德经〉:美德之道》一书说老子如同基督教的上帝,具有博爱与宽容的精神;德国人萨冯•施特劳的《老子》注释本则按照严密的德国唯心主义的逻辑体系重构五千言的结构图式;另有德国学者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模型来解读《老子》;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从《老子》的"当其无,有有之用"抽绎出建筑学上的空间与砖瓦匠同等重要的原则;美国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也指出西方近代物理学与《老子》的东方神秘主义有着相似性。著名科学史家、生物化学家李约瑟热爱道家,自号"十宿道人"。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将《道德经》四十七章改编成歌曲《The Inner Light》。

哈佛知名讲师泰勒用《道德经》诠释"幸福学"。此外,还有《老子》中的"雌"、"母"的隐喻,也引起了西方女权运动者的兴趣,练气功或柔道的人、传统医学的从业者、环保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从《老子》寻找经营理念的商人以及要消解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者,都宣称从《老子》那里找到了精神养料与灵感源泉。A.N.怀特海是环境哲学的先驱之一,也是对东方智慧豁然贯通的先驱者之一,其著作里面就含蕴有中国哲学里极其美妙的天道观念"。甚至连俄国文豪托尔斯泰也用他那"对恶不抵抗"的学说来诠释《老子》的无为思想,把老子当成自己的同调;而前苏联的杨兴顺则认为《老子》的"无"不是"无物"而是"无有",即穷人、无产者,他把《老子》说成是革命宣言。许多西方的古典自由主义对老子和天道思想十分推崇,认为道家思想是人类自由大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奉自由主义的美国总统里根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明自己的执政理念。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也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道德经》不但是他处理国内事务时的重要参考,而且他还建议国际社会遵老子教诲应对199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而纪伯伦、奥克塔维奥•帕斯等文学巨匠则从《庄子》中汲取文学灵感和素养,同时《庄子》对梭罗等人的公民不服从思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道家思想在西方的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当代英国汉学家和哲学家克拉克的《西方人的道--道家思想的西方化》一书将此归结为西方人思维方式上的三个变化:希望过更好的生活,但要从传统宗教教条式信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透过克服身心二元论达到一种身心完整的生活;需要从更广的范围看待当代各种思想潮流。其次,道家的道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所以能给人多方面的启迪。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老子》的精神特质系反对文明的异化,它的自然无为、去伪存真、知足不争和贵柔守雌等理念,在文明高度发展因而其负面问题愈发显现的西方社会,自然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同。

其他文献

考古发现的道家文献

1900年,敦煌遗书出土,其中包括道家最重要的两部著作--《老子》和《庄子》(残卷)以及《鹖冠子》。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六韬》,其中包含很浓的黄老道家的味道,或许是《汉书•艺文志》所说的《太公》的一部分。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本,《老子》乙本,《老子》甲本卷后古书《九主》《老子》乙本卷前古书《黄帝四经》等。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出土竹简《六韬》和《文子》残篇。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出土竹简《庄子》书中《则阳》、《外物》、《让王》等残篇。

1987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竹简《庄子》中的《盗跖》残篇。

1988年 湖南省慈利石板村楚墓出土《管子•霸形》。《太一生水》、《语丛四》(《说之道》)。

1994年,一批战国楚竹书出现在香港文物市场上,随即被上海博物馆购回,后被人称为上博简,里面包括《恒先》、《彭祖》、《三德》、《凡物流形》、《用曰》等许多道家佚书,其中以《恒先》最著名,它用词古奥,哲理深刻,堪称《道德经》的姊妹篇。

2009年初,北京大学收藏一批从海外抢救回归的珍贵西汉竹书,总数达3300多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献是全本《老子》与《周训》,其《老子》残缺部分仅占全书篇幅的1%,几乎堪称"完璧"。而《周驯》的篇发现将"还原先秦道家原初面目"

《汉书•艺文志》记载的道家文献

《伊尹》五十一篇。定县出土的西汉竹书《太公》

班固注:"汤相。"

《太公》二百三七十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班固注:"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颜师古注:"父读曰甫也。"

《辛甲》二十九篇。

班固注:"纣臣,七十五谏而去,周封之。"

《鬻子》二十二篇。

班固注:"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鬻子》守山阁丛书本楚祖。"颜师古注:"鬻音弋六反。"


《管子》八十六篇。

班固注:"名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也。有《列传》。"颜师古注:"筦读与管同。"

《老子邻氏经传》四篇。

班固注:"姓李,名耳,邻氏传其学。"

《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

班固注:"述老子学。"

《老子徐氏经说》六篇。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管子》

班固注:"字少季,临淮人,传《老子》。"

刘向《说老子》四篇。

《文字》九篇。

班固注:"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

《蜎子》十三篇。

班固注:"名渊,楚人,老子弟子。" 颜师古注:"蜎,姓也,音一元反。"

《关尹子》九篇。

班固注:"名喜,为关吏,老子过关,喜去吏而从之。"定县出土的《文子》残简

《庄子》五十二篇。

班固注:"名周,宋人。"

《列子》八篇。

班固注:"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老成子》十八篇。

《长卢子》九篇。

班固注:"楚人。"

《王狄子》一篇。

《公子牟》四篇。

班固注:"魏之公子也。先庄子,庄子称之。"

《田子》二十五篇。《庄子》残简

班固注:"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 颜师古注:"骈音步田反。"

《老莱子》十六篇。

班固注:"楚人,与孔子同时。"

《黔娄子》四篇。

班固注:"齐隐士,守道不诎,威王下之。"颜师古注:"黔音其炎反。下音胡稼反。"

《宫孙子》二篇。

颜师古注:"宫孙,姓也,不知名。"

《鹖冠子》一篇。

班固注:"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 颜师古注:"以鹖鸟羽为冠。"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鹖冠子》

《周训》十四篇。

颜师古注:"刘向《别录》云人间小书,其言俗薄。"

《黄帝四经》四篇。

《黄帝铭》六篇。

《黄帝君臣》十篇。

班固注:"起六国时,与《老子》相似也。"

《杂黄帝》五十八篇。

班固注:"六国时贤者所作。

《力牧》二十二篇。

班固注:"六国时所作,托之力牧。力牧,黄帝相。"郭店楚简《太一生水》

《孙子》十六篇。

班固注:"六国时。"

《捷子》二篇。

班固注:"齐人,武帝时说。"

《曹羽》二篇。

班固注:"楚人,武帝时说于齐王。"

《郎中婴齐》十二篇。

班固注:"武帝时。" 颜师古注:"刘向云故待诏,不知其姓,数从游观,名能为文。"

上博简《恒先》(战国)

《臣君子》二篇。

班固注:"蜀人。"

《郑长者》一篇。

班固注:"六国时。先韩子,韩子称之。" 颜师古注:"《别录》云郑人,不知姓名。"

《楚子》三篇。

《道家言》二篇。

班固注:"近世,不知作者。"

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司马迁指的是黄老道家,而班固这里指的是以老庄等道家为中心而略有后世神仙家的色彩的思想和实践性指南)


-----------------------------------------------------------------

“道家”,好大的一块豆腐!

道家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专家们都这么说。

庄子有政治洁癖

徐庶有政治洁癖

诸葛亮有政治洁癖

没有哪个国君三顾茅庐,请庄子出山。

刘备礼贤下士,士为知己者死。

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在刘备集团“入世”,儒家?在曹营“出世”,道家?身心二元。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道德经》与道德家

天涯首发,严禁转载!

(一)

前面介绍的儒家,法家,墨家,杨家,逍遥家,利益家都是“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聚合物,组成固定,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质,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纯净物

外文名称

Pure substance

宏观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微观

由同种分子构成

特点1

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固定

特点2

物质简介

概念


宏观:由一种成分组成的聚合物

微观:由同种微粒构成

在现实的宇宙中,纯净物只是一种理论状态

特点

1、组成固定,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质

2、有专门的化学符号

例:氧气、氮气、氯酸钾等都是纯净物。

举例

O2、N2、C、Mg、Fe、P2O5、Fe3O4、MgO、P、H2O、H2SO4、NaOH、Na2CO3等

注意:如果某纯净物中含有某元素的同位素(例如"水"中既有H2O,又有D2O),那么此物依然是纯净物。

分类: (1)化合物: 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如:二氧化碳、氧化铁、高锰酸钾

(2)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氢气(H2)、氮气(N2)、氧气(O2)

做题技巧

判断物质是否属纯净物时,不要只看表面字眼"纯"或"混",而要看实质。

例如:"冰和水的混合物"其实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因为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又如"纯盐酸",则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当然是混合物。像这类似是而非的 题,在解答时要特别小心;以免误入圈套。

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吗?

结晶水合物(如胆矾CuSO4•5H2O),从化学式看,有CuSO4和H2O,似乎是混合物,孰不知CuSO4和H2O不是简单地混合,而是二者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化合CuSO4+5H2O=CuSO4•5H2O)成新物质--一胆矾,因此CuSO4•5H2O是纯净物。

两种单质的化合产物一定是纯净物吗?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反面的例子来说明,那结论就出来了。像碳的燃烧,其生成物可能是CO2,可能是CO,也可能是CO2和CO的混合物。

聚合物是纯净物吗?

不是。虽然聚合物一般是由相同的单体聚合得到的,但是聚合得到的分子链所含单体的数目不同,即聚合度不同(n的值不同),如聚乙烯-[-CH2-CH2-]n-中,不同的链中,n值可能不同,一般视作是不同的分子。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吗?

不是。例如臭氧(O3)和氧气(O2),混合在一起,他们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但并不是纯净物,必须是"同一物质"才能是纯净物。

----------------------------------------------------------


混合物

所属类别 :

混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无固定组成和性质,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将他们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将所含物质加以分离。没有经化学合成而组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混合物

外文名称

mixture

性质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物体

液体混合物固体混合物


基本定义

英文名:mixture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没有化学式。无固定组成和性质,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他们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将所含物质加以分离。没有经化学合成而组成。

如:含有氧气O2、氮气N2、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O2及其它气体及杂质等多种气体的空气;含有各种有机物的石油(原油)、天然水、溶液、泥水、牛奶、合金、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海水、盐水……

混合物的分离有不同的方法,常用的包括过滤、蒸馏、分馏、萃取、重结晶等。

分类

按形态

1.液体混合物。其中细分:浊液(有不溶沉淀的液体),溶液,胶体。

2.固体混合物。例如:钢铁,铝合金

3.气体混合物。例如:空气

按是否均匀

混合物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例如,空气、溶液属于均匀混合物,泥浆属于非均匀混合物。

溶液相关条目

溶液

▪ 理想溶液▪ 水溶液▪ 固溶体▪ 缓冲溶液

▪ 弗洛里-哈金斯▪ 混合物▪ 悬浮液▪ 胶体

▪ 相图▪ 低共熔点▪ 合金▪ 饱和

▪ 过饱和▪ 连续稀释

浓度与相关量

▪ 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浓度▪ 计数浓度▪ 体积浓度

▪ 当量浓度▪ 百分比溶液▪ 重量克分子浓度▪ 摩尔分数

▪ 质量分数▪ 混合比例

溶解度

▪ 溶解平衡▪ 总溶解固体▪ 溶解▪ 溶剂化层

▪ 溶解热▪ 晶格能▪ 拉乌尔定律▪ 亨利定律

▪ 溶解度表▪ 溶解度图

溶剂

▪ 分类▪ 酸度系数▪ 质子溶剂▪ 无机非水溶剂

▪ 溶剂化▪ 溶剂的沸点和凝固点列表▪ 分配系数▪ 极性

▪ 疏水性▪ 亲水性▪ 亲油性▪ 两亲分子

--------------------------------------------------------------------------------------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1、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它具有一定的组成,可以用一种化学式来表示,纯净物具有一定的性质(如有固定的熔、沸点)。

2、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一定的组成,不能用一种化学式表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各物质保持其原有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

《道德经》与道德家是“混合物”,这就是所谓的用“科学”的方法划分诸子百家。已经强调N遍了,科学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中国。

《道德经》与道德家目前只是“标题党”,以后有时间再写具体内容。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道德经》与道德家

(二)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省略句,整篇《道德经》都是“省略句”。

老子说:“常道”是大路货,大家都很熟悉,就不用介绍了。重点讲解的是“非常道”,大家不太了解的“道”。


老子的“非常道”大概有这么几个意思:
(1)少见的,不常见的。
(2)规律。
(3)随机的,如塞翁失马。

多次反复出现的事物,就叫规律,如哈雷彗星。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国民党危难之时,生死存亡之际,洪秀柱挺身而出,中流砥柱,苍海横流,方显女儿本色。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洪秀柱现象是“非常道”!

正因为是“非常道”所以才“玄而又玄”。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道德经》与道德家

(三)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盘古开天”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据民间神话传说古时盘古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他为不使天地会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

历史记载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艺文类聚》卷——---引《五运历年纪》

-----------------------------------------------------------------

天地浑沌如鸡子,

---------------------------------------------------------

先有鸡?先有蛋?这是西方人的问题。

中国古人认为鸡蛋是“鸡子”,鸡的儿子,先有鸡!

鸡又是从哪儿来的呢?鸡来自“浑沌”!

老子把宇宙“奇点”描述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奇点”只是看上去像鸡子,“奇点”不是“鸡子”。

道生一,既然“道”能生孩子,表明“奇点”不是“鸡子”

-----------------------------------------------------------------

鸡蛋壳

形成过程:成熟的卵泡进入输卵管,输卵管分泌的蛋白将卵黄包住,然后逐渐下行,形成内外壳膜,最后到达子宫部,子宫部是蛋壳形成的地方。蛋壳的基本成分是CaCO3,含量大约为83~85%,蛋白质15~17%,并含有微量元素(锌、铜、锰、铁、硒等)。子宫部利用自身代谢产生的CO2在碳酸酐酶作用下与水结合成H2CO3,H2CO3离解而产生CO32-,CO32-再与血液中的Ca结合成CaC03,CaCO3均匀的沉积于蛋壳膜上,形成坚硬的蛋壳。

鸡蛋壳只能在母鸡体内形成!

结论:先有鸡!

先有“老子”,后有儿子!

先有鸡,后有“鸡子”!

“鸡蛋”有争议,“鸡子”无争议!

宇宙“奇点”的具体解释由科学负责。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由生命科学家负责解释。

但在此之前,神话走到了科学前面,解释了“鸡子”。

科学不能忘“本”。

“神话”先科学一步,哲学(老子)先科学一步,找到了宇宙“本原”。

---------------------------------------------------------------------------

宇宙大爆炸(Big Bang),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到达今天的状态。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道德经》与道德家

(四)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天地之间,有一个天大的风箱,不知是谁在扯,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洪荒之力!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者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也。

-----------------------------------------------------------------

老子的天人观:天分人合!

荀子的天人观:天人无关!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出自《荀子•天论》

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在天人关系上,荀子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

-----------------------------------------------------------------

天人合一?能代表所有“古人”的观点?

-----------------------------------------------------------------

爱德温•鲍威尔•哈勃(英语:Edwin Powell Hubble,1889年11月20日-1953年9月28日),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哈勃证实了银河系外其他星系的存在,并发现了大多数星系都存在红移的现象,建立了哈勃定律,是宇宙膨胀的有力证据(参见大爆炸理论)。哈勃是公认的星系天文学创始人和观测宇宙学的开拓者。并被天文学界尊称为星系天文学之父。为纪念哈勃的贡献,小行星2069、月球上的哈勃环形山以及哈勃太空望远镜均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于1929年通过观测星系发光发现了“哈勃红移”现象,该现象是指观测到的星系辐射的光波波长增大(填增大、减小、不变).据此他推测遥远的星系均远离地球所在的银河系而去,其原理是多普勒效应.

----------------------------------------------------------------------------------

1929年,距离老子多少年?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道德经》与道德家

(五)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墨家:慈悲为怀,大爱;主张艰苦朴素,简葬;不敢为天下先,激流勇退。

老子是理论家,墨子,墨家是实践者。

---------------------------------------------------------------------------

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

殡葬改革是指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节俭办丧事。火葬是殡葬改革的方向。但是并不是完全强制群众实行火葬。提倡火葬,逐步限制土葬,最终完全用火葬代替土葬。在暂时还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方,本着有利于发展生产建设的原则,由当地政府统一规划土葬用地,以乡或自然村为单位,利用荒山瘠地建立公墓。提倡平地深埋,不留坟头的葬法。改革旧的殡葬礼俗,改革的目的是破除看风水、选坟地、搭灵棚、摆路祭、出大殡、打幡摔盆、烧香化纸、收送挽幛等迷信和铺张浪费现象,大力提倡文明、俭朴、节约办丧事的殡葬礼俗。减少铺张浪费的靡靡之风。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风。

2014年4月,北京市出台《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北京市党员干部在殡葬改革中自觉做到"四禁止"、"五提倡",其中明确要求单人或双人骨灰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

2014年11月,云南进行殡葬改革,明确要求干部墓穴不超1平米。网友对此议论纷纷,如果干部们死后依旧可以保持清廉,无疑是一项德政。2018年4月起,江西省上饶市正式推开殡葬改革,提出到2018年年底每个村都有公益性墓地;2020年年底之前全市火化率达到100%。



-----------------------------------------------------------------------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定义:指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应该产生的影响,即在生产、工作、学习和一切社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的行动。

法家敢为天下先!

墨家:完全《道德经》!

共产党:不完全《道德经》!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道德经》与道德家

(六)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

《道德经》派代表人物,司马懿,华子良,李登辉。

什么叫天才?爱因斯坦是天才!

什么叫疯子?电视剧《暗算》,有个疯子江南,江南为了破译紫金密码,来到了疯子的世界,回不去了,疯了。

爱因斯坦“破译”相对论的时候,也达到了疯子的境界,能从疯子的世界回到常人的世界叫天才。

常人进一步,叫疯子。

疯子退一步,叫天才。

天才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常人与疯子也只有一步之遥。

天才与疯子,不分左与右。

垃圾不分蓝与绿。

司马懿,华子良,李登辉。

明明是常人,伪装成疯子。

司马懿骗过了曹家人。

华子良骗过了特务。

李登辉骗过了蒋经国。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道德经》的境界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狮子为了抓捕猎物,“主动进化”,毛发共草原一色。

司马懿,华子良,李登辉。

常人共疯子一色!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杨家(三十一)

一开始我们学的是,加法是加法,减法是减法,现在我们要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比如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叫民主与科学。

科学:科学界有“科学”的标准。

科学属于墨家。

民主属于杨家,“民主”,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解释,各有各的“标准”。

有天皇,有女王的国家才叫“民主”国家。

乌克兰民选的总统亚努科维奇不“民主”。

委内瑞拉的民选总统马杜罗不“民主”

每天都有车祸,死于车祸的人数,远超飞机失事的人数。可为什么飞机失事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阴影呢?

(1) 因为飞机一旦出事,经常会造成“无一生还”。

(2) 空中无法展开救援行动,人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飞机失事。

西方的“民主”波音737,已经在多个国家失事了,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

西方的“民主”波音737失事的概率,远大于波音737MAX失事的概率。

西方的“民主”波音737的设计真的没有任何问题吗?

“民主”不是“阵痛”的问题,而是要命的问题。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芝诺悖论(十九)

楼主:头3脑3Lv 7 时间:2019-04-12 20:04:04
关于“物质世界”问题

其实,唯物论哲学里滴“物质”概念捣蒜还不是最典型滴前精时代

体现前精时代之最为典型滴莫属物理学界世纪顶级谜团——“当我们闭上眼睛时,月亮是否还存在?”

这是爱因斯坦和量子大牛玻尔滴一次极为著名滴辩论中,老爱提出滴一个问题,没想竟成了至今木有确定答案滴实际难题

现今我们天上飞滴是火星航船、地上跑滴是无人驾驶、上帝粒子都被俘获、潘建伟都号称降服了量子……,可这么一个及其简单滴问题咋成了顶级大牛们都束手无策滴世界难题尼?

这正是哲学中滴“物质”概念在捣蒜闹滴……
================

无疑,这个问题确实是当时乃至迄今绝大程度上都是认知世界滴顶级难题

记得好几次,与一些知识中牛们提及此问题,大都嗤之以鼻,偶也大都扭头而去……

有时,美国当代哲学大牛访华时,偶曾当面向他提及这个问题,大牛不屑一顾滴回曰,“这些只是日常意识中滴问题”,意即无须纠缠


实际上,爱老和老玻都有自己滴倾向,前者趋于否定,后者更趋肯定,仅仅是二老都给不出确凿依据罢了

究其根本缘由,正在于当时及迄今哲学,不能精准给出到底什么是“物质存在”或“实在”所致

迄今哲学,更包括迄今物理学,大都默认或认定,所谓“物质存在或实在”,就是指完全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存在

在此前提或基础上,若能根本回答这个问题才是怪事

显然,必须突破这种认识局限,才有解。这涉及“精准时代”之分水岭

细说起来当然很复杂,但若从另一种简明角度切入,其实也很简单

此简明角度,就涉及如何如实或恰当解释“人择世界”这个根本问题或事实拉……

-------------------------------------------

楼主:头3脑3Lv 7 时间:2019-04-12 20:10:31
是“美国当代哲学大牛罗蒂访华时”

---------------------------------------

天津卫的由来

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城设卫,称“天津卫”。

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宋金时称“直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利,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死。因为太子早年夭折,所以由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最强。由于建文帝平庸无能,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朱棣在1400年以“靖难”为名,发兵与其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朱棣率兵从天津的前身-直沽出发,偷袭沧州,并经过几年的战争,最终攻陷南京,夺取皇位。1402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天津得到赐名后,于同年设置了军事部门。“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天津卫也开始了筑城建设,初建时的天津城其实是个土城,这座土城周长9里多,城高3丈5尺,宽2丈5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 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就是从此而来。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设卫筑城600年的纪念日。天津设卫建城600 年,决不是说天津只有600年的发展史。从秦汉到宋元,历代在天津地区挖渠开河,运粮建寨,设官建制,发展鱼盐业生产等活动。由于金、元两朝,建都北京,天津地位日显重要。但是天津作为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都市却是从明朝开始的。

-------------------------------------------

原来老兄是天安门的麻雀,见过大场面的。

难怪不把国家级社科院研究员放在眼里。

曾经沧海难为水

天津人,原是朱元璋的子弟兵,哪会把大清放在眼里。

正在写芝诺悖论,到老兄这里就地取材。



朱棣为何大修武当山

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于永乐九年开始大修武当宫观。这一工程役“丁夫三十余万”,历时十四年,共建成净乐、玉虚等九宫,太玄、元和等八观以及庵堂、岩庙、祠亭等共三十三处建筑群。通往武当山金顶的一百四十华里神道两旁“五里一宫十里庵,丹墙翠瓦望玲珑”,后人称这一工程“诚旷世之极盛,万古之奇观也”,并说这是“补秦皇汉武之遗”。

明成祖创建的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其工程规模的宏伟,建筑工艺的精湛,不仅是中国古代规划、设计、建筑的典范,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朱棣不仅创建武当宫观,崇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使之地位超过了五岳,还在全国钦选道士到武当山办道。这已说明武当道场已成为皇帝直接控制下的御用家庙……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大修武当呢?

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在《武当歌》中有这样一句:“人间大小七十战,一胜业已归神功。”是说,当时身为燕王的朱棣以清君侧名义发兵靖难,为时三年,经历七十多场战役,打进南京,从侄儿建文皇帝手中夺得皇位。朱棣把取得的胜利说是玄武神相助的结果。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朱棣率军进入南京,即皇帝位。同年七月则遣神乐观提点“祭北极真武之神”,目的是向天下百姓表明他当皇帝是得到真武神保佑的,因此他要酬报神恩……

靖难起因

明太祖朱元璋死了以后,皇太孙朱允文继位,年号“建文”。在这之前,朱元璋封了九个儿子在外当塞王,这些王统称为藩王,都靠近边地,每年训将练兵,塞上有事,就可以提兵抵御,所以都有重兵在手。

建文帝一即位,就按照老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削藩,即公开削除其王号。首削周王,将其人及几个儿子禁锢于京师,接着被废的是湘王朱柏……建文帝即位后一年内,就连废除了5个藩王。

燕王朱棣当时就藩北平,虽尚没被削,但也防范严厉。其部下精锐兵马全被调离,北平周围又有大军驻守,城内也有朝廷派来的军队,时刻监视着燕王的举动。朱棣感到形势越来越急,一方面加紧做起兵准备,一面装病佯狂,采取各种办法迷惑朝廷。不久,建文帝发出密诏,逮抓燕王。燕王得知此事,立即把谋士姚广孝召来,密商举兵之事。

三次神助

正当众人密商举兵之事时,恰巧来了一阵暴风雨,屋檐上的瓦落下数块。姚广孝解释道,这是吉祥之兆:“殿下没听说过吗,‘飞龙在天,从以风雨’。屋瓦坠地,这是上天示意,要殿下换住黄屋了。”旧瓦附地,换住黄屋,也就是说很快要当皇帝了。燕王听了姚广孝的一番解释,顿时转忧为喜,决定马上起兵。
朱棣起兵后,三天便“城中大定”,控制了北平。接下来就召集将士,正式打出了“奉天靖难”的旗号,举行誓师。

在白沟之战中,朱棣率劲骑逆击,虽连杀数十人,但阻挡不住敌军的攻击。正在这双方拼杀的关键时刻,忽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一阵旋风突然刮来,将南军的大旗刮倒。大旗一倒,指挥系统便出现混乱,南军阵地顿时也混乱起来,攻势大为减弱。燕王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良机,麾军猛冲……于是南军全线崩溃。

在随后的夹河战役中,两军短兵相接,相持不退。这时,一阵狂风从东北方向刮来,使战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南军处在西南方向,正好逆风,将士们睁不开眼。燕军在这种有利形势下,乘风大呼,纵骑兵横击,南军立刻溃不成军,弃甲而逃。燕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滹沱河边,南军被杀和溺死者不可数计。

白沟河、夹河战役,都是生死存亡的决定性之战。之后,燕王绕过山东,长驱金陵,靖难之役遂以燕王的胜利而告终。

朱棣夺得皇位后,年号永乐。朱棣把靖难战场上发生的许多偶然现象及其取得的一切胜利,都说成是玄武神相助的结果,从而在夸耀玄武神“威灵感应”的同时,又给“靖难”继统抹上了“君权神授”的神圣色彩。朱棣以藩王入继大统,难免让人说他违反礼法,“篡夺嫡统”,因此大修武当,也是在向天下宣称,他起兵靖难和承继大统始终得到玄武神的“阴翊默赞”,利用在民间很有影响的神灵为自己篡嗣正名。

在道教信仰中玄武是镇守北方的神。古人把北方七个星宿想象为龟蛇相缠的形象,称为玄武。古书上记载: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其形如龟蛇,龟蛇即玄武。
并且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是先行先知的灵物,长寿而智慧,沉稳而恬静,它能忍饥渴,长期不饮不食都没有关系,生命力强盛。道教以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所以道教养生功法中也有模仿龟息的修行法门


作者:吴玄熙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03130/answer/3625620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明朝是乌龟

清朝是阿喀琉斯

明朝永远在前

清朝永远在后

清朝一万年也跑不到明朝前面
楼主:襄阳黄酒  时间:2019-07-24 14:07:57
走四方91932 2019-04-14 16:56:44
读书的过程:简——繁——简。开始时读的书少,那是低层次的简。后来读的书多了接触的知识多了,进入繁的层次。再后来需要消化读过的书本和获得的知识,融会贯通,化繁为简,高层次的简。这个过程,需要多次反复。或者换一句话说,读书是读进去——读出来。读得进去,是有志于学;读不出来,是书呆子。用简单深刻的语言,描述既有的知识,同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这才是读书的宗旨。
-----------------------------

有道理,但过程必不可少的,该“繁”的还是要“繁”的,有前面的六个馒头垫底,第七个馒头才有饱的感觉。

楼主:襄阳黄酒

字数:561191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9-03-15 18:33:53

更新时间:2019-07-24 14:07:57

评论数:6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