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一只兔子不够吗 2013楼 2014-04-27 05:47:09
我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大便糖稀,容易腹泻,中医也说我是脾虚,建议吃山药健脾.现在经常吃山药、红枣,确实改善很多。所以我相信楼主所言非虚
-----------------------------
用山药大枣来补脾,这对于脾虚泄泻患者的慢性调理是有帮助的,这是从里面来调。
我们见过医理最顽固的脾虚腹泻,隔三岔五腹泻一次,有二十多年了。
我们跟他用内服的汤药,附子理中丸,都调了将近半个月,但仍然病人偶有腹泻,舌苔白腻。
我们就琢磨外治法,给他用吴茱萸打粉,用醋调成泥,然后晚上睡前,塞到肚脐,然后用丁桂儿脐贴封上去,第二天再取下来。
这样搞了一周,病人来反馈说,怎么比吃药还管用,到现在半个月没有一次腹泻。
这种恢复让他觉得惊讶,因为以前以腹泻为常的,现在没有腹泻反而觉得有点不自然。
我们跟他说,慢慢下去,你就会感受到健康的快乐,以后不用再苦于腹痛冷泻了。
病人反映,用吴茱萸打粉帖肚脐,把肚脐眼塞得满满的,这样腹中感到有一团暖洋洋之气,非常舒服。这就是阳主气化,阳气一气化,腹中的湿气就被蒸腾上来,湿不下注,肠子就不容易被泄泻。
《黄帝内经》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泻。
现在我们用吴茱萸打粉外敷肚脐,直接温壮脾中阳气,脾主大腹,整个大腹阳化气功能加强,清气就能够上去,这样清浊分开,升降如常,腹泻自已。
所以这也是一个简验便廉的小招法。
通过内外兼修,应该更加可以达到治病的效果,所以一般对于寒湿腹泻,出了一边服用附子理中丸,跟保健的山药粥外,大家还可以应用这种简验便廉的外治法,吴茱萸打粉,用醋调成泥敷肚脐。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61、黄芩5
为什么会用到杏仁苏叶呢?
大家想想,不就是开宣肺气,利用五皮饮,把皮肤三焦的水饮导到膀胱来利出去吗?
所以病人吃后,皮肤表面水湿就像退潮那样退下去,瘙痒就消了,湿疹也没了。
所以大家看,中医治皮肤湿疹,究竟是治皮肤还是治水湿水道呢?
表面上时皮肤问题,而实际上却是要治肺跟膀胱,通调水道。
有些学生说,通过宣肺有利于膀胱排水,我还是理解不透怎么办?
你可以去看为什么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同时又可以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你再看拿个吸管,把它放在水里,吸管进了很多水,然后你用手捏住吸管的一头,把它提起来,你发现吸管里的水居然甩都甩不下来。
这就是水闭在里面,然后你只需要做一个动作,不用甩那吸管的水自动都会下来,那就是把你手捏住吸管上头的那个地方,一放开,那水湿自然就掉下来。
这叫开上窍,启下窍。
所以通过开宣肺气的药,可以开提人体上窍毛孔咽喉肺盖,那么下窍膀胱水道,自然就通畅下来了。
在《神农本草经》上我们看到桔梗还可以主腹满肠鸣幽幽。
不是说桔梗只能治胸肺中结气吗?
如何连腹部有湿邪泄泻肠鸣,居然也可以治?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61、黄芩5
为什么会用到杏仁苏叶呢?
大家想想,不就是开宣肺气,利用五皮饮,把皮肤三焦的水饮导到膀胱来利出去吗?
所以病人吃后,皮肤表面水湿就像退潮那样退下去,瘙痒就消了,湿疹也没了。
所以大家看,中医治皮肤湿疹,究竟是治皮肤还是治水湿水道呢?
表面上时皮肤问题,而实际上却是要治肺跟膀胱,通调水道。
有些学生说,通过宣肺有利于膀胱排水,我还是理解不透怎么办?
你可以去看为什么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同时又可以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你再看拿个吸管,把它放在水里,吸管进了很多水,然后你用手捏住吸管的一头,把它提起来,你发现吸管里的水居然甩都甩不下来。
这就是水闭在里面,然后你只需要做一个动作,不用甩那吸管的水自动都会下来,那就是把你手捏住吸管上头的那个地方,一放开,那水湿自然就掉下来。
这叫开上窍,启下窍。
所以通过开宣肺气的药,可以开提人体上窍毛孔咽喉肺盖,那么下窍膀胱水道,自然就通畅下来了。
在《神农本草经》上我们看到桔梗还可以主腹满肠鸣幽幽。
不是说桔梗只能治胸肺中结气吗?
如何连腹部有湿邪泄泻肠鸣,居然也可以治?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61、黄芩6
上次有个小孩子六七岁,稍微受点凉就拉肚子,一拉就是两三天,好不容易恢复,体质都比较差,他母亲问,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跟她说,小儿脾常不足,所以要在饮食上稳定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零食,零食养病不养人。
然后叫她去买中成药参苓白术丸,结果吃完药后,几个月都没有拉肚子,他还一直在吃,为什么?
因为边吃身体边长壮,看得出来的,而且这段时间还没有感冒咳嗽。
他母亲惊讶地说,原来这药还可以治感冒咳嗽啊!



我们跟她说,参苓白术散里头有桔梗,既能够载药上行,升提清气,使肚腹不拉稀,同时桔梗还能开提肺气,把寒气打出去。
更重要是它里头有人参、茯苓、白术这健脾之品,中医认为脾胃是免疫力的大本营。
《黄帝内经》有句话叫,四季脾旺不受邪。
所以脾土强大的人,身体就壮实,不容易受病,就好像土地肥沃的地方,庄稼就茂盛。
现在你娃子脾土一巩固起来,生长发育一好,很多病气都被带出来了,所以身体越来越强大。
而中医真正补益人的,应该是恢复你脾胃功能,这样你吃白米面条都是在强大身体。
而《神农本草经》里头提到桔梗主腹满肠鸣幽幽。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61、黄芩7
我们要想人为什么会腹满肠鸣溏泻呢?
原来《黄帝内经》上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泻。
这是说你清阳之气,跟湿浊搅在一起,升不上来,气机下堕,湿性下坠,搅在肠腑里头,大便不单成不了形,还容易拉稀。
所以你单纯健脾除湿还不够,还要在此基础上升清阳,这样升阳除湿,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升浊降一分消,那么拉稀腹泻自好了。
所以我们从这里不单要看出桔梗治疗肠道湿泻的功用,更要能看出它能够升清阳以除湿,而运用到治疗湿浊下堕的系列疾病。
如尿频急、前列腺炎、白带异常、皮肤湿疹。



这样你就用古方而不拘泥于古方,学 桔梗在古籍中的功用,又能够超出桔梗再古籍中的描述。
这样就能够古为今用,灵活用好这味药,这才是我们真正学 的目的。
桔梗还有三方面功用,《神农本草经》说它主惊恐悸气,所以天王补心丹里头有桔梗。
为什么桔梗能够治疗人惊恐呢?
关于这方面功效,很多典籍都少提到,因为大家认为无情之草木难以疗有情治病。
这些惊恐是属于情志范畴,你凭什么药物来治疗情志之病呢?
这个道理大家想通后,对于七情所致之病,治疗起来都可以有新的思路。
虽然说请治病难医,心病还须心药医,但我们中医还是有药可以辅助医的。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61、黄芩8
那么桔梗治疗惊恐悸气机理何在?
你需要比较熟悉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认为,一个人生气时,气机往上冲,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他脸红脖子粗耳赤。
我们可以教他跺脚,按摩太冲穴,或者用川牛膝,龙骨、牡蛎,把他气机引下来,他就脸不红,耳不赤,脖子不粗了。
这叫上越者,下引之。
如果一个病人思则气结,这人老爱想事情,不爱运动,导致胃口不开,茶饭不思,身体日渐消瘦,他的气是往内收内敛的,我们就要把他气往外散,把郁结打散。
这叫结者散之。



所以对于这类病人,我们用逍遥散,或者教他拍掌功,把郁结之气一打散,注意力一转移,那么人体就不会愁容满面,也不会胃口不开了。
而对于第三方面,惊恐怎么办?
中医认为,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可见一个惊恐,就把人体的气机给撤下来,所以那些容易害怕的人,有一句成语形容叫屁滚尿流。
这就是说一个人长期处在惊恐状态下,气机提不起来,小便也收不住。
所以我们如何去治惊恐,并不是简单地去找压惊安神的药,像一些老年人他操心多了,这也怕,那也怕,导致尿频急,一天上十几次厕所还嫌不够。
这时给他一用上补中益气汤,整个中气一升起来,心中没那么怕了,气也没那么怯了,尿频尿不尽之感也消失了。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njhunanren 2495楼 2014-04-28 22:35:14
好帖强顶!刚看了3页,还是提个小建议,希望楼主发贴之前检查一遍错别字,知道你是用拼音打字的,有些同音字在帖中有时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尤其对中医未入门的读者,有时就因为一两个错别字会看得一头雾水.谢谢,辛苦了!
-----------------------------
谢谢,如今承蒙网友吗们的热情关心,已经从贴中找出很多错别字,到时等药性赋讲完后,我们会把全部修改过来,以求给大家一分最完整的礼物。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61、黄芩9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领悟出,人气机往下掉才会惊恐不安,所以治恐之法,就是升提气机。
而桔梗再《神农本草经》里头说它主惊恐悸气。
说白了就是利用它升提气机之功,把气提到五脏的最顶华盖肺来,这样一个人一下子就被提起来,吃了一粒定心丸。
所以我们天王补心丹里头会用到桔梗必有它的道理,这里头就体现中医升降学说陷者举之降者升之的道理。
但大家要知道,桔梗只是一时地帮你把气提起来,你如果真的元气不足,那你还要用到一些人参、黄芩之品,大补膻中五脏之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不惊恐,不害怕。
从这里我们就要学到用调气机之法,去治疗情志病。
一个病人他不管是什么病,来到我们面前,他如果表现为郁结,我们就把他郁结疏散打开。



如果表现为亢盛烦躁,我们就把他气往下引。
如果表现为担惊害怕,我们就升提他气机给他壮胆。
这样你从一个调气,就可以变化出三种治法,从三种治法里头,可以找到打开各种疾病门户的钥匙。
不外乎就是:
下陷者,升举之。
中间郁结者,疏散之。
上越者,下顺之。
这样上中下出现偏颇的问题,我们就用中药去帮他纠偏。
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寒温,中医说白了就是这几句话。
以后我们跟大家深入进去讲 药物时,用的就是这些中医最核心最精髓的思想,大将势必学起中医来,会越发觉得有种执简驭繁,轻轻松松之感。
如果你越学越费尽,那说明你还没有进入状态,没有找对方向,真正学起中医来,应该是学而时 之,不亦乐乎,应该是轻轻松松,走向成功。
好我们下面来看黄芩这味药。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61、黄芩10
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
大家一听这句话,就能想到黄芩好大的气势,各种脏腑热象都可以用,五脏热盛鼎沸,导致小便淋漓涩痛也可以治。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有如此本事?
原来黄芩这味药,是苦寒泻火的,但它又没有黄连那么苦,如果你想泻火,但又不想泻得太厉害,选黄连就不如选黄芩。
所以张仲景在少阳病里头,都用到黄芩。
在泻心汤里头,也用到黄芩。
你如果懂得如何使用好黄芩,那么你就会治疗五脏火毒热证,因为它对于各个脏腑湿热上攻都有效。



尤其善于上清肺热,中清胆胃热,下清胱肠热。
上中下一路清热消毒下来,真是一味难得的好药。
我们讲黄芩就要来看它是如何治诸热,首先是肺热,肺热亢盛,最容易见膈上有热痰。
朱丹溪有个清金丸,就是单味黄芩打粉制成药丸,专泻肺火降膈上热痰,所以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热咳痰,你但见痰黄稠的,舌尖红一派热象,一摸上焦心肺脉又亢盛有力,你单用一味黄芩就把它降伏下来了。
这就是单味黄芩善清肺火的道理。
当然你如果能辩证加减,效果更加佳。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61、黄芩11
在大学时,有个同学得了重感冒,感冒过后咳痰浓稠,色黄,已经没有畏寒怕冷症状,就是浓痰特别多,一摸脉滑数,一周浓痰还是咳不干净,这该怎么办?
于是我们想到方剂上的清气化痰丸,这首方是痰火通用之方,是专门清气化痰的代表方,于是给他用了。
这汤方以二陈汤为底方,加了杏仁、枳实,肃降肺气,瓜蒌仁,有助于痰浊滑利,同时重用黄芩,把痰热降下来。



吃第二付时,咳痰就少了一般,第三付痰也变清了,呼吸道也顺畅了,随后身体就好过来。
我们对于这首方子治疗,各种肺炎,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痰热内扰的感触很深。
因为这汤方就是专门为降气消痰而设,这样气顺火降,热清痰消,痰浊蒙蔽胸膈的症状就解了。
现在很多呼吸道疾患的病人,一旦重感冒,肺里头阴饮严重,堵塞痰浊厉害,一检查出来就害怕。
其实你只要及时当成痰热来去治,用顺气化痰法,气得降,痰得消,肺部又可以恢复晴朗状态。
特别是这个清气化痰丸,古人称此方乃热痰的特效方。
痰可清,热可降,考虑非常全面。
因为它不仅从肺而治,更有二陈汤治胃。
从胃里面降痰,打开痰热下行通道,那肺部痰浊刷下来就快。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不吃饱哪有劲减肥 2020楼 2014-04-27 07:41:57
大善,先马再看,请教楼主五味枣仁杞子茶怎样?
-----------------------------
刚开始学 中医入门,容易落入追求偏方验方的小格局里头。
听说哪个方好,哪个方是千古名方,就特别推崇。
其实不是方的好坏,活法在人。
是人善不善用方,就像天下人都去追倚天剑屠龙刀,却很少人能够自练内功,加强武艺。
决定汤方取效的,不是名方,而是辩证用方。
刚开始我们学医,也是用方去套病的思想,觉得这样很有成就感,一下子就能够学到很多疾病的特效方。
孰不知这已经走入学医的一种误区,这就像《大医精诚》上孙思邈说的,世有愚者,读方三年,学到很多疾病的专方效方,便自言不惭地说,天底下没有不可治的病,等到真正治病三年,用方子去套病,就像你在公园前面买圈子去套玩具一样,虽然每一个圈子都有可能套中玩具,但大部分时候你都套不中。
所以这愚者治了三年病,门庭冷落,没有效果,便感叹地说,天下间没有一个好方。
大家看是方子问题,还是用方之人的问题呢?
决定一场战争成败的是武器还是人呢?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误解中医?
因为他们大都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想得到疾病的特效方,但世界上的疾病千变万化,即使一个小小感冒,也要分风寒风热暑湿体虚,哪有可能一方统治之呢?
如果找不到这一方统治百病,他们就像世有愚者一样说,天下间没有一个方子能治病。
而到现在我们跟师两年多后,才体会中医的精华,不在偏方验方,而在辨证论治,偏方验方只是方便大家入门的一种学医方式而已,但它绝对不是中医的主流。
如果是中医的主流的话,那《黄帝内经》通篇都是偏方验方大全。
但不是说偏方验方不好,但在关键的时候,你可以为辩证论治猛虎添翼。
比如我们常在治疗抽筋病人里头加入淫羊藿、小伸筋草,这抽筋特效二药。
在急性胃痛里头,常辩证寒热虚实基础上,加入元胡这行气止痛特效药。
在治疗颈椎病的时候,通常也会在辩证基础上,加入这葛根、牡蛎、黑豆颈三药。
而你上面提到五味枣仁杞子茶,从这三味药看来,应该是收敛心肺,滋养肝肾的思路。
所以对于熬夜阴虚,心脑意识静不下来者,可以在辩证基础上使用这个泡茶方。
所以方子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应该是辩证,所以古人说,未议药,先议病。
你把病理医理思路理顺,这才是学医的大格局,那后面的方药,就是尾随其后了。
就像你能够辩证出肝肾阴虚,操劳操心过度,心意识静不下来,失眠难安的,你可以用五味枣仁杞子茶,也可以用生脉饮加龙眼肉,更可以用酸枣仁汤配合夜交藤、合欢皮。
所以好方多得是,好的搭配随手都是,前提是你先要把医理病理理顺。
中医认为,任何一个方子都是在理法的统帅下去作战的。
所以中医的医案一定是理法方药一气呵成,你如果撇开理法,只去称赞某某方药好,你就像没有领导的员工,没有主帅的士兵一样,再强悍,都是一介匹夫,一介草寇。
所以中医你要学好,还是要先回归大理法,建立阴阳寒热的大格局,然后再用这种思想去统方率药,那么你的方药就会很灵活,很有效。
这也是我们学医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由用药去套病,而拼命收集偏方验房到辩证分析,引人而异,先立法度,按临床需要,去选择方药,这种思维的转变可以让人不会被疾病方药转,而能够客观辩证地分析,以理法驾驭方药而治病。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谷子底 2024楼 2014-04-27 08:17:36
希望楼主坚持下去。余老师的系列丛书都读完了,现在正在悟,重复读..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请指教..弘扬中医文化希望楼主坚持下去。
-----------------------------
学中医是水到渠成的,有时不需要太在意,下一步,要学在当下。
还是要回归基础,基础有多牢固,决定你有多搞的建筑。
所以有一句话叫旁开一寸,更上一层。
所以刚开始入门,就看你对基础的重视程度,莫为容易得,便做等闲观。
不要以为中医基础,中药方剂,这些教材通俗浅显,随手可得,便不重视之。
须知学 之道,有一分重视,则有一分收获,有十分重视,则有十分收获。
同样的一批学生,不是说看你有多聪明,也不是说看你看了多少书,更不是说看你跟师时间的长短。
而是看你能否从一而终,保持高度热爱学 ,高度重视基础。
现在很多学 的人只重视知识的叠加,而不重视个人学 态度的提高。
往往你最不看重的东西,其实正是你薄弱环节之处,也是你学 最应该最急需突破的瓶颈。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emilyfmn 2026楼 2014-04-27 08:21:37
薏米仁汤真的有试过。去年夏天特别热,一夜醒来满脸小疙瘩,有的像痤疮,发红有脓,有的不明显但用手摸得到,中药西药都试过,好好坏坏。后来败了个慢炖?,早上煲粥喝,特别喜欢薏米红豆汤,有段时间天天喝,发现皮肤慢慢光滑了,痘痘也没了。现在每星期还会吃一两次,有时会单煮小米粥放点红枣什么的。
-----------------------------
最近有不少网友回馈说,喝薏苡仁粥后,身体的湿疹减轻了,腿脚也轻快多了。
大家要从中看到一个时代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为何普遍人们身体湿气偏重。
这样你既能够知道治湿的方药,更知道如何在根源上防止湿邪,使湿邪根本产生不起来。
脾主湿!
脾虚则湿盛!
阳主气化,阳气气化厉害的地方,阴湿就比较少。
所以经常洗碗跟水打交道的人容易得风湿,而经常烧锅炉,跟火打交道的人,身上湿气就会少一些。
所以从这两点看来保护脾阳很重要,最常伤害脾阳的行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饱食伤脾。
第二不爱运动伤脾。
第三久坐不动伤脾。
第四思虑过度伤脾。
第五劳倦太过伤脾。
大家都可以从这几年去调整,有一分改进就有一分健康,所以薏苡仁粥,虽然除湿很好,但它只是在去路上做文章,真正除湿要在源头上去杜绝,不让湿邪发生,把你让湿邪发生后,去治理更高明。
所以当人们普遍都在如何分洪抗洪抢险时,我们就应该到上游去植树造林。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yuki811216 2051楼 2014-04-27 10:24:13
请问一下,我小孩子从一岁多起,到现在三岁了,每年都会身上到处痒,然后身上就到处是疙瘩,请问这种应该用什么比较好?
-----------------------------
如果仅仅是身上痒,出疙瘩,并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也是身体再排毒排浊。
我们不是要去止痒,要看这些毒浊从哪里出来的,我们发现很多小孩子的湿疹瘙痒都是脾肠食积不化,气机不转,食物残渣沤在那里腐败发酵,所以贻害周身。
是什么原因造就小孩子脾肠容易堵塞呢?
第一小孩子脾常不足,这是生理特性,所以稍微吃过度,就会导致食积。
第二现在的家庭普遍生活水平高,物质营养从来不缺乏,所以喂养过度的,远远多过喂养不足的,其实过犹不及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运用到自己身上就往往不能够践行到位。
饿点总比饱撑好!
所以娃子规律的饮食很重要,不是说他什么时候想吃零食糖果就什么时候给他吃,这样的父母对孩子健康是很不负责的。
第三现在的食物安全很让人担忧,激素化肥农药残留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上次有个娃子反复地皮肤瘙痒,我们一给他用艾叶、苦参、荆芥、防风、忍冬藤、络石藤,这些药物一洗皮肤,瘙痒就消除。
可过不了几天,瘙痒又起来,这是什么道理呢?
我们研究了很久,不患风痒不去,而患风痒复来。
那风痒从哪里来的呢?
医生要学会问饮食,记得《十问歌》里头有句话叫,五问饮食六胸腹。
你如果饮食不明,那病人很多时候为什么得这病都不清楚,只知道在去路上治,不是最高明的医生。
最高明的医生要在源头上挽回,后来一问,娃子天天吃腐乳、鱼。
大家知道这些东西都容易生风动血,对于身体脾胃功能不太好的人来说,不能够彻底炼化这些阴寒之物,所以这些鱼腥腐乳,就容易流窜血脉肌肤,引起瘙痒难耐。
后来我们叫他试试把这两样停掉,结果到现在没有再发生过瘙痒,也没有再用外洗方,看来古人说病从口入,真是一点都不假。
不要一味仅仅注重饮食卫生,注重少吃脏东西,这是最肤浅的饮食之道,而精深的饮食之道,必定是七分饱食不言,少荤多素,清淡饮食,细嚼慢咽。
这些东西你能够做到的话,寻常的营养,你都可以吃得有滋有味,精充神壮。
这些东西你做不到的话,即使天下最好的营养,你都会吃出病来。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qcf253 2065楼 2014-04-27 11:04:27
有没有知道被老鼠身上的跳蚤咬了要怎么治,太痒了
还有就是怎么驱赶老鼠
跪谢了...
-----------------------------
见到各种跳蚤病菌引起虫痒,你别只想到去杀毒杀灭,应该跳出这个对抗疗法的小框框,要去治环境。
就像我们以前曾经讲过,看到苍蝇蚊虫满天飞,你是治苍蝇还是治垃圾堆呢?
所以治环境远远比治病菌要重要,因为环境不治好,病菌必定会层出不穷。
中医认为湿生虫,你如果没有潮湿阴腐蚊虫呢?
你如果身体不会湿浊偏重,那么湿疹虫痒又何从而来呢?
所以对于一些反复地虫痒久不愈,我们并没有在表面上去杀虫,而是运用一些健脾除湿,升降脾胃的药,想不到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湿疹瘙痒,反复多年的,用很多杀虫的洗剂,怎么杀也杀不尽,你就用几剂健脾除湿的常规汤方,因为病人有舌苔白腻或水滑的存在,这时把潮湿阴湿的体质环境改善,病菌就居家搬迁了,虫痒也就不复存在。
治虫不治虫,治痒不治痒,明得此中趣,就知治环境。
所以对于一个身体来说,要防止湿浊,对一个家庭来说,也要注意搞好家庭卫生。
你卫生不搞好,也难怪病菌来光临,有句话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我们能够勤于清洁家居,就像勤于清洁身体一样,那么又何来病菌扰人呢?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妞哥看上你了 2074楼 2014-04-27 11:35:03
楼主 请解答一下 畏热怕冷 降温时腰痛无力是不是肾阳虚?如何调理?谢谢了
-----------------------------
有首诗说:
畏寒时欲下,苦热复思冬。
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
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
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有人三餐有白粥番薯咸菜,都觉得感恩欢喜。
有人顿顿肉食满盘,脸上都展不开笑容。
所以知足很重要!
不知足者,虽在天上,犹在地下。
知足者,虽在地下,更甚天上。
现在有一些疾病并不是真的疾病,而是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艰苦的岁月里头,你根本没有借口去得病,都要勤劳忙碌地干活。
所以那时候的人们知道付出,知道感恩,反而病痛少。
而好日子过多的人们,却反而病痛多了,其实你身上的一些小毛小病,在经历过很多世事沧桑的人们看来,那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为什么?
精神力量很重要,现在人们普遍都不缺乏营养药物,而是缺乏一股真正做人的精神,即——正气。
对大事难事敢于担当,对困难挫折敢于忍受,对逆境病境敢于面对。
小学时就懂得这样一句顺口溜,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而疾病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困难呢?
所以人没必要畏惧任何疾病,你如果行得正,生活上又没有大犯养生误区,没有什么可担忧可畏惧的。
至于天气降温变冷时,腰部容易酸容易无力,这一方面是寒湿重浊,另一方面是阳气不够。
寒湿重浊要少食生冷之物,少游泳,少呆空调房。
阳气不够,要少熬夜,少思虑,少房劳,以及过度用眼。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中医普及学堂 2533楼 2014-04-29 17:25:00
有首诗说:
畏寒时欲下,苦热复思冬。
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
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
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
畏寒时欲下,苦热复思冬。
改为:
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
这是说一个人冬天怕冷就想到夏天的好,夏天一热,又想到冬天清凉的好。
这样老是抱怨,在每个季节都不满意。
殊不知季节没有好坏,好坏的是你的心态。
境缘无美丑,美丑起于心。
一个人吃者粗茶淡饭,他能够高兴,因为他想到这比空腹饿肚子的饥荒年代强。
一个人住着茅房能感到幸福,能够天天开口常笑,不是因为他拥有多少,而是因为他懂得感恩珍惜,他认为这总比寄人篱下,或者露天居住更管用。
所以知足太重要了。
现在的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常有些 病人过来看完病后,觉得很过意不去,就给我们塞红包。
我们说,这是规定,到现在为止,中医普及学堂一个红包都不收,将来也不收。
他们问,你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我们跟他们说,你真正的要学 致富,首先不是要学 像李嘉诚那样赚个商业帝国,你要学 像知足者那样,懂得知足常乐。
为什么呢?
因为知足第一富。
真正的富裕要向内心里面求,我们这个时代真的太富裕了。
但很多人仍然觉得贫瘠,你给他们再多物质,他们还是贫瘠,因为他们心中从来没有富有过。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61、黄芩12
我们再看中间黄芩能够降胆胃之热,这个功效我们用得最多。
胆胃热盛不降,病人双关脉都偏大,甚至鼓成一个包,病人最容易见口苦反酸。
口苦乃胆火旺,反酸乃胃气不降。
胆胃不降,病人中焦老容易觉得痞满不舒,吃什么都容易胀,一检查又是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又是反流性胃炎。
一大堆病名都不知道如何下手,中医有办法,直接降它中间胆胃,通过辛开苦降之法,把中焦升降恢复,其病自消。
这个病人是前三天来看的,今天来复诊,她的胃炎胆囊炎都有十余年了,她是一个越南人。
经常胃痛,胸闷。
吃了不少清热泻火的药,都没有好。



我们跟她说,你这不全是火,是升降出了问题,如果纯是火热的话,凉药下去,定显功效。
于是给他开半夏泻心汤,想不到三天后,她老公来反应说,以前很少吃药有这么好效果的。
之前经常病痛在家不舒服,现在吃完药后都到田里干活了。
我们就想到这半夏泻心汤从张仲景那时候一直传道现在,就七味药的方阵,有升有降,有补有泻,调和中焦湿热阻滞胆胃不降,真是不二妙方。
我们用这个方治好很多胃炎的患者,所以这里特别提出来,让大家好好研究。
这汤方关键在于寒温补泻。
寒的黄连、黄芩。
温的干姜、半夏。
病人需要温运,你就干姜、半夏重用。
需要凉降,你就黄连、黄芩重用。
调好这个方向盘,你就可以调各类脾胃中焦升降失和的疾患。
至于这汤方还有其他治疗疑难杂症的思路,我们留到以后讲汤方时再跟大家谈。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61、黄芩13
下面我们再看黄芩在清降胱肠方面的运用,首先是大肠有湿热泄泻,这该怎么办?
中医认为痢无止法,通因通用。
肠道有败浊,我们就要让它们浊阴出下窍。
所以你看治疗湿热泻痢的葛根芩连汤,或治疗腹痛痢疾便脓血的芍药汤,都少不了黄芩。
甚至还有专门治疗肠道热火痢疾的黄芩汤,就出自《伤寒论》。
由黄芩、芍药、甘草、大枣组成。
大家看,黄芩为什么既能治肺热,也能治肠热呢?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黄芩的清热是脏腑一起清的,它能够令脏邪还腑,所以你五脏热毒痰浊,黄芩都可以把它拔出来,降到六腑肠道去,然后又善于泻大肠实热,排出体外。
真是一味难得的好药。



那么它又是如何清理膀胱热毒的呢?
大家看,肺与膀胱相别通。
肺为水之上源,专司水道。
当五脏热盛,势必会冲上肺来,肺失去肃降之令,水热就不能下行,结果尿就会涩赤痹痛。
这时用黄芩清肺,使水热由上往下走,能够下移膀胱,自然源清而流自净。
所以善治疗膀胱热火的,它不独治膀胱,一定要治肺,热毒下行,膀胱自清。肺热鼎沸,你单通利膀胱也难以治好。
所以要通过清金来生水,以上来治下。
也只有你具备有五脏整体观的思想,在用药时才能由简单的膀胱炎尿道炎而想到去治肺。
现在有非常多尿频急膀胱炎尿道炎的病人,他们只从膀胱论治,没有五脏相关的思想,经常把膀胱水液利干了,炎症还难以好。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时间:2021-03-05 01:51:35
61、黄芩14
一旦通过降金生水,清金保肺,那么膀胱灼热之象顿消。
正如同天降大雨,地面上如焚之状,便退。
所以行军,要善于占据制高点,高屋建瓴,这样占据地利。
治病用药也要善于占据制高点,在热毒的上攻的最高处降雨清热,这样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水自降,火自清,源清而流自洁。
正应了《医门法律》上说的,肺气肃降,则诸经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
我们从上面肺讲到中间胆胃,再讲到下面胱肠这黄芩一路清热消毒下来,令浊阴出下窍,水热从膀胱消,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好药,能够令五脏之毒还归六腑。
所以我们学一味药必须要五脏观,不然的话,你就看《药性赋》黄芩治诸热这五个字,就没法灵活用好。
有学生又问,既然肺胆胃胱肠都讲到了,怎么不讲心跟肝呢?



其实要举一反三,心经有热,容易产生痈肿疮毒。
因为古人认为,心主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我们在前面跟大家讲黄连时,提到 黄连解毒汤,就是专门治火毒炽盛,疮痈肿毒的,就有黄连配黄芩。
如果是肛门痔疮,就用乙字汤里头的大黄配黄芩。
如果肝经有湿热,你就用龙胆泻肝汤里头的龙胆草配黄芩。
你看用不同的药物搭配,组合成药对药阵,它就加强了黄芩清某个脏腑热的功用。
大家想想,这中药的药引子配伍重不重要,黄芩这么好的治诸热之药,你单用重用降肺火,配泽泻利膀胱,配茵陈退黄疸,配黄连清心火,配柴胡解少阳瘀滞,真是指哪打哪,像一个退热的百搭。
今天黄芩这味药我们就讲到这里,下节课讲槐花。

楼主:中医普及学堂

字数:105371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4-03-04 05:45:00

更新时间:2021-03-05 01:51:35

评论数:68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