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刘病已:这个忽悠了我们两千多年的孤儿皇帝

刘病已:这个忽悠了我们两千多年的孤儿皇帝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作者:anglwu 回复日期:2011-10-02 23:37:08
回复



第五,刘据有过,但只是“子弄父兵,罪当笞”,汉书“上知太子惶恐无他意,而车千秋复讼太子冤,上遂擢千秋为丞相,而族灭江充家,焚苏文于横桥上,及泉鸠里加兵刃于太子者,初为北地太守,后族。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 ”,汉书白纸黑字写的,武帝什么时候认可了“造反”说。

我先回答你些面上东西:
史书称:
长安扰乱,言太子反。苏文迸走,得亡归甘泉,说太子无状。上曰:“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乃使使召太子。使者不敢进,归报云:“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上大怒。丞相屈氂闻变,挺身逃,亡其印绶,使长史乘疾置以闻。上问:“丞相何为?”对曰:“丞相秘之,未敢发兵。”上怒曰:“事籍籍如此,何谓秘也!丞相无周公之风矣,周公不诛管、蔡乎!”乃赐丞相玺书曰:“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以牛车为橹,毋接短兵,多杀伤士众!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

观这段叙述,先是言“长安扰乱,言太子反。”而武帝赐丞相玺书曰:“捕斩反者,自有赏罚。”这难道不是武帝认为太子造反吗?
当然还会有人认为武帝没有认为太子造反。理由①武帝没有直接说太子反。②这段叙述是在胡说八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不再与持不同意见者辩论了,大家不妨各持己见。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作者:anglwu 回复日期:2011-10-02 23:37:08
回复


第四,钩弋夫人的死因汉书只写了“钩弋婕妤从幸甘泉,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你的引文是褚少孙补记的,他并不是史官,也不是武帝朝的,这段记录存疑,我是不信的,汉书霍光传:“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如果有前面那段问答霍光那不是废话吗?如果是在霍光问立谁为嗣之后就更不可能了,因为武帝三天后就驾崩了。

1. 若你因为褚少孙不是史官,也不是武帝朝的,不信这段叙述,那就更不应该相信《汉书》了。《汉书》之成经班家二代三人之手。其中班彪私撰《史记后传》百篇,或曰六十五篇,班固撰《汉书》之初,亦属私撰。且班氏父子不仅皆非武帝时人,且时代在褚少孙之后。
2. 关于褚少孙,自古及今有许多持有与你相同可相近的看法。如魏人张晏称褚少孙之补撰,“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唐人司马贞说:“惜哉残缺,非才妄续。”据学者考证,褚少孙生于宣帝本始三年,五凤四年十八岁应该博士弟子选,甘露元年以高第为郎,出入宫禁十余年,元成间为博士。褚少孙自称:“臣以通经术,受业博士,治《春秋》,以高第为郎,幸得宿卫,出入宫殿中十有余年。窃好《太史公传》。”显见他有机会在宫中读到皇家藏书。同时又了解到许多汉家轶事。如他一则称:“臣为郎时,问习汉家故事者钟离生。”再则曰:“臣为郎时,闻之曰:田仁故与任安相善。”复曰:“臣为郎时,游观长安中,见卜筮之贤大夫,观其起居行步,坐起自动,誓正其衣冠而当分人也,有君子之风。”据此可以得出如下几条结论:(1)褚少孙可称得上博学多识。(2)他曾有机会阅读皇家藏书。(3)他对于汉代史事曾有意识地进行过调察了解。(4)褚少孙是宣成间人,据武帝朝并不远。因此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批评他才能不如司马迁则可,轻易否定他的叙述的真实性则不可。
3。我之所以相信褚少孙这段叙述,是因为它即合乎逻辑,也与当时的情况相符。武帝由于处于权力的中心,因此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故他稍有异动,很快便会传扬出去。这种例子除了此事外,还可举几个。就此事而言,武帝将画赐予霍光,其意实已甚明,故为人猜知其有欲立少子之意是很正常的。而霍光在武帝去世前的询问则是正式确认。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作者:河可 回复日期:2011-10-03 16:18:43  回复

看完了,马克
---------------------------------------
请多指正。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作者:神佑黄昏 回复日期:2011-10-03 21:11:49  回复

楼主写的很好,而且行文之间有种温厚长者之风。。。
----------------------------
谢谢表扬!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作者:关西汉子 回复日期:2011-10-03 22:19:16  回复

鄙人水平有限,从此只看不说。
--------------------------------
太谦虚了吧。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1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作者:树昶 回复日期:2011-10-07 11:20:21  回复

看此帖子是最近的事,差不多所有回复都看了,说一点与本帖无甚关系的话,诸位姑且一看。

一,关于这段2000年前的历史,大家理解判断不同,情有可缘。理越辨越清,道越阐越明。吾人很喜欢看精彩的辩论。

二,有些回复让人莫名其妙,这本是个历史帖,技术帖,某君开篇即批判,而后貌似感性而言,但全无例证,也无史实,诚不知其所谓。

三,建议大家心平处之,辩论激烈实乃我等看客之幸,但不合动气,气话与史实无益。

以上仅为吾人微言二三,不喜勿理。
-----------------------------------
是啊,我也一直认为谈论历史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而是为了明理.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作者:anglwu 回复日期:2011-10-02 23:37:08
回复

首先,你觉得卫青去逝之后还有卫氏集团存在吗?除了公孙贺外,卫氏枝属无人居高位,哪有什么势力庞大的卫氏集团。当然,个人觉得即使卫青在时也不存在什么卫氏集团,他是“不养士”的。卫青在时,武帝都没打压卫家的意思,他死了,反倒跟卫家过不去?与太子关系密切的公孙贺父子和卫伉都是以罪诛,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是武帝故意罗织罪名的。

其次,在卫青死后,刘屈氂之前的丞相,都与太子关系密切,其中有太子的老师,姨夫。唯一的例外就是刘屈氂,但他只是代丞相,武帝同时还下令举荐贤者。武帝朝最后一任丞相就是为太子上书鸣冤的田千秋,而且还是火箭式直升,虽然武帝对他并不满意,但也一直未撤换。在霍去病,卫青相继去世后,朝中无重号将军,丞相一直与太子关系密切,已经是武帝能给太子最大的保障了。


你显然是认为所谓的卫氏集团就是卫青的集团,并且卫青在时也不存在所谓的卫氏集团。但事实却非如此。学界普遍认为所谓的卫氏集团是指以卫子夫、刘据、卫青、霍去病为核心力量的外戚军功集团。其最核心成员即卫子夫之亲党,包括:卫后一子二女,太子刘据,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后弟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卫青三子,宜春侯卫伉、阴安侯卫不疑、发干侯卫登;卫后姊卫少儿子大司马骠骑将冠军侯霍去病;卫后姊卫君孺夫丞相葛绎侯公孙贺,其子公孙敬声。其支持力量为卫青军功集团与霍去病军功集团。
卫青集团:将军平陵侯苏建、丞相葛绎侯公孙贺、将军岸头侯张次公、将军合骑侯公孙敖、将军乐安侯李蔡、将军随成侯赵不虞、将军从平侯公孙戎奴、将军涉轵侯李朔、将军博望侯张骞、将军众利侯郝贤、将军赵信、将军李息、将军李沮、将军李广、将军赵食其、将军郭昌、将军荀彘、将军平阳侯曹襄、谏大夫博士任安、田仁丞相司直;
霍去病集团:将军从骠侯赵破奴、将军符离侯路博德、宜冠侯高不识、辉渠侯仆多、支壮侯复陆、众利侯伊即轩、义阳侯卫山、昌武侯赵安稽;

你认为卫青在时,武帝没有打压卫氏集团。实则由于卫青势力庞大,故其在时,武帝就对其着手打压。
(1) 属下纷纷获罪:其子卫不疑、卫登元鼎五年,坐酎金免;赵不虞元狩二年,坐法国除;公孙戎奴元狩二年,坐法国除;郝贤元狩二年,坐法国除;张骞元狩二年,因罪赎为庶人;赵食其元狩四年,废为庶人;李朔元狩六年,因罪国除;李息元鼎二年,因事抵罪;荀彘元封二年,因罪诛死;郭昌元封四年,因事夺印;
(2) 提拔霍去病与卫青相抗衡。霍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元朔六年(前 123)霍去病始以票姚校尉身份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因功封侯。元狩二年春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武帝为制约卫青,将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霍去病,追随他者多因功封赏;而卫青所部诸将不仅所将士马兵不如去病,并且也得不到封赏。元狩四年,汉武帝并封卫青、霍去病为大司马,自此后,卫青日衰而霍去病日贵。卫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辄得官爵。
(3)折辱卫青。如卫青侍中,武帝踞厕视之。

你说与太子关系密切的公孙贺父子和卫伉都是以罪诛。
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希望朋友抽空读一读路温舒上宣帝的奏疏,看一看汉代治狱之吏是如何断案的。即如卫太子而论,如果他最后不是做困兽之斗,则他也将以巫蛊之罪被诛。
你说卫青死后,刘屈氂之前的丞相,都与太子关系密切,其中有太子的老师,姨夫。以证武帝无意处置太子。但是你是否注意到公孙贺在被任命为丞相时,百般推诿?他为什么要这样?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作者:_赫尔墨斯_ 回复日期:2011-10-07 14:31:03  回复

@恩来看看 2008-12-25 22:15:36
这个帖子不错, 发贴的和回帖的都能心平气和的讨论,接受,研究后再反驳。 比之其他许多不许其他声音的帖子好多了
-----------------------------
正是 所以MARK一下 慢慢看
----------------------------
请多批评指正.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作者:寒江烟客 回复日期:2011-10-08 18:37:43  回复


作者:anglwu 回复日期:2011-10-02 23:37:08  回复

第三,武帝与皇后太子之间失去联系,我没有看到任何资料是汉武帝指使的,相比武帝,江充苏文的嫌疑更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武帝与皇后太子之间失去联系,是江充苏文所为,则说明武帝对于当时的政治局势已无驾驭之力,但事实是武帝直到死也一直掌控着汉朝的政局.所以你这种推测是值得商榷的.
------------------------------------
有道理.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作者:瀚海银沙 回复日期:2011-10-08 20:14:08  回复
4、武帝杀钩弋时刘弗陵并未被立为太子,钩弋是得罪武帝,下掖庭狱死,死后不葬茂陵,而按汉制,后宫皆陪葬帝陵(成帝许皇后被废,因巫蛊问罪,自杀,死后仍然陪葬延陵),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内。钩弋是婕妤,倘若她死时仍有婕妤封号,无论如何也应陪葬茂陵,而她却是被宦官持棺连夜葬于云阳(甘泉宫所在地),而且不起坟,仅仅封识其处,这是位比上卿爵同列侯的婕妤的待遇?这就是个罪妇的待遇,钩弋死时是罪妇身份,这点毫无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势汹汹啊.息息火,慢慢说.

我先回答这个问题.
必须声明的是我并没否认钩弋夫人的罪妇身份.
我的问题是:武帝是为立昭帝而除其母,或者说钩弋夫人是因为昭帝而得罪。所以说咱们谈的不是一个问题.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作者:关西汉子 回复日期:2011-10-13 18:16:58  回复

消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哈,汉子,至此为止吧.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卖关子不好啊。
楼主:悠然翁  时间:2019-05-02 21:05:48
j

楼主:悠然翁

字数:15191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08-12-21 20:46:00

更新时间:2019-05-02 21:05:48

评论数:140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