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大明北伐

大明北伐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27.

扩廓帖木儿的探马赤军遇袭后,损失不少,纷纷向后退避。明军的五六十口碗口铳炮再次发炮,蒙古战骑哪里还敢近前?左右翼连忙闪出通道,让探马赤军退出碗口铳炮的射程!
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废弃了的碗口铳炮在明军手里竟然获得了新生!
原来,大元王朝还真制造了不少碗口铳炮,可是基本没有派上用场!
这是为何?

说句真心话,当年忽必烈时代,指挥攻打南宋襄阳城的蒙古大将阿术就不甚神话那些火药武器的,五六年的攻城战,他几乎都在使用传统的战斗方式。原因也很明显,那时候的火药武器还真不行。由于整个会战时期过于长久,元朝政府不得不聘请西域火炮专家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全新打造攻城利器——“襄阳砲”。促成此事的,还是阿术的政敌阿里海牙,后者强烈要求皇帝忽必烈使用先进的武器克敌。得到皇帝的首肯后,专家们马上动手,新式武器很快就研制成功。当阿里海牙带着新式武器出现在襄阳城下时,襄阳之战的总指挥就成了阿里海牙。接着,这些新式武器投入使用,那些一百余斤,甚至三百斤燃烧着的巨石在空中翻飞,继而重重地砸在襄阳城头时,不仅摧毁了坚固的城防体系,也摧毁了宋军将士的忠贞信念,仅仅一天时间,守将吕文焕就宣布投降了!
可是,与阿术抱有相同看法的其他蒙古将领,也不多不少地排斥那些号称“神火器”的东西,他们始终认为:蒙古骑兵横行天下无敌手,只靠战马和弓箭,足矣!
故此,虽然有元一代,西域不断传来新式武器,中原民间也不断涌现土制铳炮,甚至官方也设立了回 回 炮手军匠万户府,蒙古人却一直没有重用这些武器和军队!
比如这种元代碗口铳炮,实际用途并不怎么厉害。缺点之一,是射程太近了,命中率又奇低(没有瞄准器),几乎就要面对面的射击才有效,超过三十步的距离(约五十米)就没效果了。缺点之二,碗口铳太重了(大多数将近三十斤),铳长又过短了(就三十多厘米左右),单兵手持则过重,用炮架则铳炮长度过短,不易控制射击角度。缺点之三,发射后,再要发射时,则必须重新填埋火药、引线和飞弹,耗时太久了,基本上就只能发射一炮,等到发射第二炮时,敌人已经杀到面前了!
这样的武器要来何用?
“还是咱们骑兵好!蒙古战马速度那么快,奔驰过去宰了碗口铳炮兵,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回事呢!”蒙古人如此认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是,他们也没想到另外一个情况——
这些武器会得到改良的,它们会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提高命中率和射程——武器专家总是会革新他们的发明!
另外,这些武器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比如,预先埋伏好,等候敌军进入埋伏圈,马上发射!
这次,明军使用的碗口铳炮已经改良不少。铳炮的药库(火药仓)已经比元代的大了16%,更多的火药燃烧爆炸,就产生更大的杀伤力。此外,铳炮口径也扩大了不少,一般的口径都超过10厘米,有些已经超过15厘米,甚至去到19厘米。这样的炮口,发射的砲石已经不是打死一两个士兵的威力了,它足可以解决十几二十人的性命!有资料记载,碗口铳炮若用炮石散弹或者铁丸散弹,其打击目标就不是区区的十几二十人了——何况,火药里面通常还填埋着各种各样的毒药,一旦发炮,那些毒药迅速气化,喷射而出的毒气也足以取人性命!
据《大明会典之军器军装》载:
“用熟铁造,似盏口将军,内装火药十两有余,盏口内盛生铁飞炮一个,内装砒硫毒药五两,药线总缚一处,点火,大炮先响,将飞炮打出二百步外,爆碎伤人。”
盏口炮,就是碗口铳炮,不过,上引文的盏口炮是明代中期的武器,明初洪武年间的碗口铳炮还没有二百步的射程那么远,不过,也有三五十步了。
故此,元军猛然间遇到如此厉害的碗口铳炮的袭击,哪有不害怕的?人喊马嘶之余,就是纷纷躲闪,急急退避!

可是,他们还没有定过神来,王弼带着苗弩骑兵,王遇成带着毛葫芦军已经从左侧杀了出来!
这可是步骑兵合击!
夜色朦胧间,蒙古战士还没看清敌兵从哪里奔驰过来,等到遇袭时,才醒觉明军又有一支军队投入了战斗。你看那些苗弩骑兵扣动弩机,一批批短小的弩箭密集射来,而且,总是四五支弩箭射向同一个目标,这也真够呛的!蒙古军左翼猝不及防,不少战马纷纷中箭,有些倒地,有些疾驰逃离,有些互相碰撞,有些倒头就跑……场面顿时一片混乱!
扩廓帖木儿急令中军举强弓克制苗弩骑兵的冲击,于是,蒙古军中,一阵弓弦震响,万千飞箭如同天花乱坠,扑向苗兵!
当然,一大片苗兵应声中箭倒地!
蒙古战骑左翼再次集结,无不举刀冲向苗兵。
此时,王遇成统领的毛葫芦军冲到蒙古战骑跟前,弓箭手一边飞奔,一边射击,长枪兵则挺起勾镰枪,一丈三尺长,专门钩刺敌军战马下盘。他们配合着苗兵,马上和地下的立体型攻击模式瞬间形成,双方立马短兵相接,蒙古中军已经不能再发射强弓了——都混战成一团了,无分敌我,如何能再用强弓杀敌?
扩廓帖木儿在中军瞧得真切,一挥手,身后四名号角手马上吹响蒙古角,这种浑厚的号角声一旦传扬开来,就见与明军苗兵、毛葫芦军厮杀的蒙古战骑如同木偶一般,被扯线的幕后艺人一拉,顿时撤出战圈,然后非常有秩序地分批后退。
明军杀得正酣,忽见对方抽离,正在愕然,就听见蒙古角再次吹响,这是激越之声,如同冰层迸裂,紧接着就是一轮强弓劲射,万千花雨再次从天而降!
苗兵和毛葫芦军措手不及者,无不中箭带伤!

王弼和王遇成目击如此境况,急忙派出刀牌手上前护卫苗兵和毛葫芦军士,但见箭雨如蝗,明军刀牌手的藤盾纷纷高举,一阵急促的“噼噼啪啪”声音传出,蒙古飞箭如同泥牛入海一般,几乎都被藤盾收了去!
蒙古角第三次吹响——
扩廓帖木儿的探马赤军和左翼骑兵又再卷土重来,他们以小分队纵横交错奔向明军,以弓箭和弯刀袭击敌人,稍稍与明军大队接触,则又转身抽离,一边退却,还一边甩出回马箭!
看看距离有点儿远了,那边的蒙古号角第四次吹响,又是一阵强弓发射万千箭雨!
当然,如此的箭雨,让明军好受呢!
于是,苗军和毛葫芦军冲锋的脚步稍有停顿,刀牌兵又上前护卫,探马赤军和左翼骑兵则再次奔驰上来一轮短兵相接……
总之,一句话吧,蒙古军使用的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停我扰”的打法——也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毛氏游击战术”!
扩廓帖木儿终于有点儿笑容了,毕竟整个战场,似乎全在他的掌控之中了。“什么苗弩骑兵、毛葫芦军,算个鸟!我大蒙古国的战士才是大地狂澜!”
他在欣赏自己的杰作了。

王弼心急如焚,怎么不管用了?还说是“四两拨千斤”!
列位看官肯定会问:是啊,邓愈出的是什么计策?这样下去,什么苗弩骑兵,什么毛葫芦军,不就是个花瓶么?哪有什么作用?
别忙,别忙,大家还记得这两位明军指挥官吧?
谁啊?
木英和吴复啊!
他俩在哪里了?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28.

他们不就在元军的后面么?
其实,王弼还没有入帐请战之前,邓愈获悉扩廓帖木儿连夜前来搦战,就知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了,他要处理薛显事件,同时也没有忘记调兵遣将——
“着木英、吴复领三千步骑军,候胡虏主力出动时,击其后军。”
“着黄彬领三千步骑军,候胡虏回军抵抗木英、吴复军时,击其右翼。”

于是,扩廓帖木儿这两万余蒙古战骑军,就进入了邓愈的埋伏圈——
前,有张必先用碗口铳炮顶着;
左,有王弼、王遇成的苗弩骑兵和毛葫芦军顶着;
后,有木英、吴复的步骑兵顶着;
右,有黄彬的“后八阵指挥营”顶着。
果然就是“四两”——四支军队,邓愈就是要用这“四两”拨走扩廓帖木儿那“千斤”——两万蒙古战骑。

邓愈来这么一招,大家还能说些什么呢?
有人说他这种打仗方式不是好汉所为,“群殴者,胜之不武”!
那么,宋襄公之“仁义之师”,想必大家也会嘲笑。
邓愈与扩廓帖木儿之间的博弈,已经不是一两天了。即便就这场定西之战来说,从三月十八日夜间开始,到如今的三月二十八日夜间,足足十天时间了,彼此间战斗不下十次,平均每天都要战斗一次,有时候,比如三月二十八日这天,一天之内竟然轮番战斗了三次!试想,如此频繁的战斗,都是半斤八两,不分胜负,为了战胜对方,是否要挖空心思,各出奇招呢?扩廓帖木儿想出十三翼骑兵战阵,用骑兵集体的力量碾压敌军。而邓愈则想出个“四两拨千斤”战术——其实就是前后左右围攻敌人,让他们首尾、左右不能相顾,使蒙古军队各翼部队各自为战,从而打散扩廓帖木儿的战阵,最终实现摧毁蒙古骑兵的战斗力的战术。
——厉害吧?如今想来,邓愈邓伯颜果然就是一代名将!可惜,那么短命!

话说吴复领兵从后面掩杀过来,他,安陆卫指挥使,七个月后,洪武皇帝朱元璋赐封他为安陆侯,之所以用安陆作为他的侯爵之名,说起来真是吴复勇猛壮烈之举!
那一年,1367年,五月,常遇春领兵征服湖广安陆地区,吴王(当时朱元璋自称吴王)朱元璋再派邓愈作为后继部队,协同常遇春解放湖广诸地。二人合兵后,常遇春派邓愈部将吴复为先锋,出击安陆。镇守此地的乃元军大将任亮,听闻吴军来袭,急忙在城外广列排栅,修筑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吴复当时的军职是振武卫指挥同知,自从担任先锋之日起,就继续发扬他狠打狠斗的战斗作风,他从沔阳驻地出发,“倍道径捣安陆州,元军大溃,生缚(任)亮以归”(刘三吾《安陆侯黔国公威毅吴公(吴复)神道碑》,有关任亮被擒一事,《明太祖实录》先说任亮为常遇春生擒,又说任亮为傅友德生擒,自相矛盾。唯独刘三吾受皇帝朱元璋之命为吴复撰写神道碑文,说任亮是被吴复生擒的。吴复神道碑文由皇帝钦定,不容有错,刘三吾所记为正确,从之)。这一战给朱元璋很深刻的印象,当他决定封赏吴复为侯爵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的安陆之战的杰出贡献,于是“安陆侯”的侯爵之帽子自自然然就戴在吴复的头上了——这也是吴复生擒任亮的明证,若任亮是其他人所擒,安陆之战由其他人冒领了功劳,吴复还能得到安陆侯之封么!

神勇吴复指挥使,现年39岁,一旦领兵作战,必定身先士卒!
你看他,如今又是打冲锋了!
蒙古战骑虽然一路向前追杀张必先部队,其后军自有战将战士左右前后兼顾着,提防敌人无定向的偷袭。故此,吴复高呼“杀贼”后,蒙古后军很快就知道明军来袭了,于是,拨转马头,抵御敌人。
——对了,邓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攻击蒙古后军,他们就转过来抵抗,如是者,攻击他们的左翼、右翼,蒙古军队就是相应接战,如此一来,扩廓帖木儿组织的战骑阵法也就零散分为四个战斗圈子,这个“拧紧拳头”对付单一兵团的招式也就被破解了!

明将竟敢冲锋打头阵,把他的队伍甩得远远的!
这不就是找死么?蒙古战士就想放箭射杀他,已经有好几名战士弯弓搭箭了,可是后军第一翼领军李速哥平章和后军第三翼领军区完者拔都平章,二人几乎同时喝止住他们的军士,他俩要会一会这位勇敢的明军将领。
“他一人来,我们一窝蜂射杀了他,岂不是太欺负他了?”
宋襄公的思维,即便是他死后的二千多年,蒙古人也有继续效仿的。
“南家子!休要逞能,来来来,与你家蒙古大爷过过招!”
李速哥一边说,一边舞刀迎上来。
吴复的武器很简单,就是一杆铁枪,虽然没有五代后梁王彦章那杆三十斤重那么厉害,可是也有十五斤重了。当年的庐州之战,吴复就是一手执这支铁枪,一手拿盾牌,大呼吼叫,急奔云梯,就在两军阵前,就在目击者张口结舌之际,他完成了攀登云梯、遮挡矢石、跨越城垛、挑刺守兵、横扫战马、生擒敌军骁将楼儿张的一系列动作,就有这杆十五斤重的镔铁枪的功劳!
敌将扑来,不容细想,吴复大吼一声,手中枪奋力扎刺过去。
蒙古人李速哥闪身避开,用弯刀沿枪杆削来——
吴复把枪往外一蹦,把对方的弯刀撞开——
如此,两马即交错而过——
李速哥反手一挥弯刀,向吴复背后切来——
吴复竟然不做反应,只是用铁枪头一戳李速哥的战马臀部——
他的铁枪较长,李速哥的弯刀较短,几乎同时出招,吴复的武器已经戳着对方的战马,李速哥的弯刀还有一半行程才到达吴复背部——
就听见李速哥的战马狂嘶乱叫,后蹄哆嗦着跳跃起来——
当然,吴复的背部也“咣当”一声,被砍了一刀——
别担心,吴复的布面甲精细得很,都是一环扣一环的软锁子甲,确实挨了一刀,如同被打了一拳——毕竟是反手切来,力度不算大。
可是,李速哥就不同了,他的战马被捅了一枪,跳跃狂叫时,挣脱了枪头,不料,吴复这杆铁枪的枪头上有个钩——它是勾镰枪,蒙古战马挣脱枪头时,那钩镰枪头,竟把一大块肉扯了出来!
这还得了!
李速哥根本不能再出什么招数了,那战马跌跌撞撞,走了歪歪斜斜的步伐!
他想张弓,他想射杀对方了,急急忙忙地掏弓箭。

那边的区完者拔都看在眼里,心里着急,情急之下,他来替李速哥完成这个动作——
只见他挽弓搭箭,瞄准正在拨转马头的明将吴复,喝一声:“着!”
“嗖”,箭似流星,“叮!”正中吴复头盔!
这是一顶铜质的圆檐军帽,虽然没有射杀吴复,可是,飞箭带来的那股力度,箭簇狠狠地把吴复震得头晕目眩,上身也晃了两晃!
李速哥恰好也把弓箭掏出来,可是,还没有拨转马头——
蒙古人射箭哪用拨转马头的?李速哥一回头,弓已张,箭离弦——
好一个回马箭!

岂料,与此同时,他的坐骑,竟然倒在地上——
“嗖!”那一箭蹦上天去了!
李速哥重重地摔在地上!
左边那条大腿,被他的战马压在下面——
吴复哪肯放过?
他没有冲上来,只把铁枪横在马鞍上,右手飞快地从腰间掏出一杆手铳——
瞄着仅仅五六步远的蒙古将军,左手掏出那火引,点燃手铳的引线——
只是一两秒的时间,“嘣!”
吴复的手铳喷射而出的铁丸子伶伶俐俐正中蒙古将军李速哥的脖子——
好家伙,李速哥当场晕死过去!
——1967年3月于河北涞源出土的明初洪武十年(1377年)制造的火铳铭文是“河北安陆卫/习学军匠吴玉/洪武十年造/三斤十二(两)”。注意,是安陆卫制造的,吴复就是安陆卫指挥使,他手中的火铳极有可能就是1967年发现的火铳的前身——毕竟定西之战发生在1370年。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29.

区完者拔都见状大怒,径直打马奔向吴复,一连串的蒙古国骂乱嚷着,离远就高举手中大砍刀劈头盖脑斩来。
吴复见他来势汹汹,估计来将力气不少,便手急眼快,抢先一步,左手执铁枪向区完者拔都面门“呼”一声刺去。这一枪的速度很快,眨眼就到面门,区完者拔都的大刀来不及劈斩吴复了,他连忙抽刀招架吴复的铁枪。
“当!”
区完者拔都正在感受大刀与长枪碰撞后产生的颤动感——以他力大无穷的身手来比照,吴复必定也要晃两晃吧,岂料,吴复并没有晃两晃,而是整个人从马鞍上直立了起来!
“不是吧,我知道我的大刀的确厉害,明将肯定受不了,可是,也不至于如此不济,整个人被我这一刀震飞吧?”
区完者拔都心里想的,估计就是如此。
何曾想,吴复根本不是被他的大刀砍得蹦了起来,而是——
他从马上直立起来,比举刀与他单挑的区完者拔都足足高出三四个头!别忘了,吴复的右手仍然拿着那杆冒着硝烟的火铳枪!
“去你的!”凤阳话也脱口而出!
吴复把熟铜精制的安陆卫火铳枪杆“呼”一下砸去——
目标正是区完者拔都的头颅!
蒙古人突然见到吴复如此手段,唬了一身汗,急忙把头一歪,“啪!”火铳枪杆砸在他的右肩膀上——
按理说,这铜枪杆不过三斤多重,就算被砸中右肩膀,疼痛感绝对是有的,却也不至于伤了性命。可是,吴复居然敢用单手接招,与蒙古人的大刀对抗,可见他的力气绝对不弱于对方,他这一杆铜火铳砸过去,区完者拔都的痛苦真不是一般词语可以修饰的——
痛楚瞬间传遍区完者拔都整条右臂!
以至于他紧握大刀的右手撒开了五指!
如果联想起吴复在庐州城头擒拿楼儿张、在安陆州生捉任亮,就不会认为他这次格斗是个输家!
此时,双方马头接马尾,正在交错的一刹那——
吴复作出的动作是——
右手的铁枪枪杆从下往上扯钩,钩镰枪上锋利的铁钩刮过对方战马的腹部——
蒙古战马的腹部当场被拉开了一道血口,淋漓而下的血液随风飞溅——
仅仅一个照面,区完者拔都人马俱伤!
这还得了!
还能继续格斗么?
区完者拔都收回那份高贵的战斗精神,趁二人背对背之时,打马而逃!

吴复勒马高呼:“众官兵,给我绑了这厮!”他用长枪一指地上晕死过去的李速哥。
他的部属已经赶到,闻讯便一拥而上,把李速哥扎个严严实实。
吴复喝道:“冲啊!”
三四百名骑士随他一骨碌涌入了敌阵!
那位区完者拔都平章失了威风,回本阵后,恼羞成怒,对其他同袍——几位后翼指挥官嚷道:“为李速哥平章报仇!”
蒙古后军便一拥而上,四面合围,打算把吴复等人统统歼灭。

木英一直在后面观看着,此时不出击,更待何时?
“杀胡报国!”
二十六七岁的青年将军长枪一挥,他的骑兵分四支小分队冲向蒙古战骑,继后的步兵奔跑而上,押后的居然是五六十辆武刚战车,战车上却又有好几百名火铳战士!
于是,双方展开混战——十三翼骑兵战阵的后军六翼骑兵就此被困住,无法接应扩廓帖木儿中军的指挥了!
“向齐王报告去!”几位指挥官速派骑士前往中军。

扩廓帖木儿接到报告,心里一紧张,本来刚刚享受着前军和左翼的杰出——拼杀王弼、王遇成的苗弩骑兵和毛葫芦军,闻讯一咬牙,说:“右翼去接应吧。”
右翼骑兵早就想出击战斗了,因为没有齐王的命令,故此一直整装待发,按捺着心情,如今得了将令,即刻放开四蹄,纵马狂奔,唿哨之声传遍夜空!

可是,他们没能去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黄彬,大明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朱元璋眼中的“马援”,正带着一彪人马,埋伏在丛林侧边,等待着他们!
那位大力士尹潮春带着一众步兵,布满了绊马索,撒下遍地的铁蒺藜,拉好强弩,搭上利箭,上了火铳……
那位双挝手田元震,带着一众骑士,挺着长矛,操着大刀……
蒙古右翼部队旋风般赶来,绊马索断裂,人仰马翻,铁蒺藜尖锐,刺杀人马,弩箭啾鸣,火铳震响——
田元震一声呵斥,骑士们的长矛和大刀纷纷刺斩逃出埋伏圈的蒙古落单战士——

“中国岂独无所长哉?火器也,轻车也,挨牌也,此吾之所长也。虏弓虽强,必近发而不能远及,矢虽如雨,可以善避。惟火器一发,避之无措。一铳可歼十人,千铳齐发,可歼万人,加之万铳,雷震山裂,络绎响应,即虏骑百万,亦无不扰乱矣!”
——明代兵部尚书叶梦雄如此说,他还说:“本职任赣州时,曾用以破黄乡寇三万,彼长枪硬弩飞镖,俱无所施!”(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之《永平道叶梦雄战车议》)

这么一支蒙古右翼部队,被黄彬缠着,无法前进,不甘后退!
扩廓帖木儿再次接到报告,不敢再草率指令了,他在中军登上瞭望战台,放眼四望,但见自己的战骑被分割成三大战圈:探马赤军和左翼被王弼、王遇成缠着;后军被木英、吴复缠着;右翼被黄彬缠着。能够调动的部队,还有前军和中军!
若然敌方张必先也重返战场……

没有“若然”,因为张必先的确已经重返战场了!
张必先根本没有打败仗,只是因为敌众我寡,他需要借助地形地势和碗口铳的威力来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已。如今见元军战骑被分割成几大块,十三翼战阵的战斗力还有多少?不用思考了,出击!
张必先亲自擂起战鼓,那些躲在战壕里的战士纷纷跃出战壕,踏着木板,冲过一道又一道的战壕,奋勇杀向蒙古兵团!

扩廓帖木儿大怒,必须击破一个缺口!
他指令中军数百名战士支援左翼部队,扑向苗弩骑兵——
此时,苗兵中的英雄汉,雷永泰再次出场了!
雷永泰,姓雷,他说他的老祖宗就是雷公爷爷,他们苗人的神就是雷公爷爷,故此他姓雷。向统帅邓愈自动请缨参加苗弩骑兵营时,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姓氏。
至于名字,他说父亲希望他能活在天下太平的年代,故此命名为“永泰”。
因为他的父亲参加杨完者的军队,战斗近十年,觉得一辈子都在刀锋上过日子,随时都会没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上太平日子,用“永泰”二字,寄望于将来云云。
邓愈当即收录了他,虽然那时他还不到十二岁。
还记得么?
雷永泰在战场上勇不可挡,坐下一匹“烈焰火龙驹”,出尽风头,“百户长”的名号早已在军中传扬,这可是他朝思梦想的徽号——做百户长!

如今,蒙古战骑不断涌来,雷永泰,二十三四岁的小伙子,血气方刚,武艺超凡,骑射精湛,他会害怕么?当下,他张口高呼:“杀胡虏!保家邦!”抡起手中长枪就冲入敌阵!那匹烈焰火龙驹奔腾起来,如同一团火焰,除了奔跑,还会撕咬、踢撞对方的战马,与他的主子勇猛的身手配合得浑然一体!果然就是一匹好战马!
“小南蛮好厉害!”雷永泰挑刺了十几名蒙古战士后,他的对头们一阵叫嚷,纷纷避其锋芒!

就是这个时候,大明江西行省右丞薛显负气出营,领三四百号人马,要与元军拼命,他还说“与其死于刀笔文吏之手,不如报国杀敌捐躯了事”。
大明北伐之始,在龙湾誓师时,洪武皇帝朱元璋曾说傅友德和薛显都是勇士,要征虏大将军徐达分派他们独领一军战斗,作为前锋。从那时起,傅友德和薛显就是除了常遇春之外的第二先锋官。
薛显的绰号叫“薛猱儿”,也就是说他伸手十分敏捷,特别是射箭技术,如同“猱儿”一般。所谓“猱儿”,就是猿猴。这个名号不简单哟!你看他驰骋沙场,手中的硬弓频频劲射,蒙古战士倒下好几个!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974年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明薛显墓志。其文如下(不可识别者以“□”表示):

“姓薛,名显,世为徐州萧县人。当元末大
乱,列郡/□□,公不能已,亦敛众从乱雄。后
乱雄败,视无可/□□,□望久之。已而今我/
□□□□陵,卓然有为。公闻之,即率所部自泗
州来/□。□□□江西,士民畏服;从征荆楚,
又克建功,遂/□□□右丞。及大将军北定齐
鲁、燕蓟,公皆与其劳。/ 天下既平,/ 朝庭论
功行赏,封永城侯,食禄二千五百石。洪武丁/
卯夏,/ 上念其骁勇,边鄙知名,乃命从大将军
防胡,屯塞上。/ 秋八月癸亥,以疾卒于军,享
年五十有八。冬十月/ 柩还,追封永国公,谥桓
襄。子男七人,长曰经、次曰/ 纹、次曰纲、次
曰缨、次曰紘、次曰綖、次曰绅。女六人。/ 公
起自田里,而能建功业,为国勋臣,显祖宗,福
后/ 嗣,张大家声,流芳史册,大丈夫之能若此
者亦少/ 矣。以今洪武丁卯冬十月二十五日葬于
钟山之/ 阴。呜呼,千万年后非理者开知理者,
完谨志。/ 洪武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谨志。”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30.

说起薛显薛猱儿,他是在1361年五月间归顺朱元璋的。
当时,他把守泗州,那么,那时候的泗州是谁的天下呢?
谈迁在《国榷》里,记载辛丑(1361年)三月:“元泗州守将薛显降。”
也就是说,薛显本来是元朝的将领。
这是错误的。
薛显墓志铭记:元末大乱,列郡扰攘,“公不能已,亦敛众从乱雄”。所谓“从乱雄”,以当初朱元璋投身“革命”前曾向神灵祝祷“无乃欲吾从雄而后昌乎”来校验,乱雄者,就是去当强盗,去做山贼,说得伟大一些就是投身反元革命事业!
那么,薛显投靠了谁人?
那要看看他是哪里人了!
薛显墓志铭说,薛显为“徐州萧县人”。这个徐州萧县,不就是元末之时,赵均用的故乡么?没错!薛显就是赵均用的部将!
赵均用何许人也?
他和彭大都是徐州造反大王芝麻李(名叫李二,有谓即李喜喜,待考)的手下大将!元朝中书省右丞相脱脱太师亲征徐州,把芝麻李兵团打到落花流水,芝麻李突围而去,残兵败卒由他的部将彭大、赵均用统领,投奔了濠州兵团——郭子兴势力。在濠州,他俩反客为主,控制了濠州那几个地头蛇,成为濠州城的新主人。这还不算,赵均用伙同郭子兴的仇家孙德崖制造了一起绑架郭子兴的恶性事件,幸得朱元璋找到彭大,救回了他的贵人兼岳父郭子兴大帅。
如此说来,薛显不就是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的仇人赵均用的部下么?
是也。

经过那起绑架事件,朱元璋觉得濠州不是人呆的地方,于是拉了人马向南发展,不断地攻城掠地,占据了滁州,便把老丈人接了过来,而后,就一直向南,向南,再向南——把他的故乡濠州城远远地抛在脑后!
那么,他的故乡濠州城后来变成怎么一个样子啦?
“窝里斗”!
先是彭大和赵均用两个草头王窝里斗,你杀我,我杀你的,结果,彭大战死,赵均用兼并了他的部队。接着,孙德崖也屈服于赵均用,后者乘机霸占地盘,甚至把大运河的重镇淮安也抢到手!后来听说山东的反元势力——毛贵兵团势力庞大,他便投奔过去,成了毛贵一个盟友。在那里,他再次反客为主,居然刺杀了热情好客的毛贵将军,图谋兼并整个山东反元兵团——若他得手,那可不得了,他就会成为北方能够与刘福通叫板的农民革命领袖了!当然,毛贵的忠实部下不能放过这个“吃碗面,反碗底”的家伙,一位名叫续继祖的毛贵部将冲入赵均用地盘,把他干掉了!
赵均用从此消失!
那么,他留下的烂摊子呢?他留在淮河附近的几个城市如何了呢?
具体详情难以理清了,只是有两座城池被他的部将坚守着,一座是濠州,另一座是泗州。把守濠州的叫李济,把守泗州的,就是薛显。
这个时候,他俩的新主子出现了——张士诚!

行文至此,不得不纠正以往的一个错误的认识——张士诚“自守虏矣”!
据说,这个定论出自刘基之口。
他在回答朱元璋的询问“到底首先对付张士诚还是陈友谅”时,刘基对比了张、陈二者的势力之前,就用“自守虏”三个字盖在张士诚的头上,然后再分析他们的实力云云。
其实,这个定论是错误的。或者,在刘基的眼中,张士诚的确是自守虏,或者,他这么说,是为了坚定朱元璋先对付陈友谅的决心。不过,在我们后人看来,张士诚绝不是自守虏!
何解?
你看,他的势力范围最大时:最北,达到山东济宁;最南,去到浙江绍兴;最东,当然就是大海;最西,是安丰!这一片土地,幅员数千里!比朱元璋还没有消灭陈友谅时的地盘更为广大!仅此一点,何自守虏有哉!
再说深刻一点,张士诚连朱元璋的老家濠州都抢了过来,连朱元璋的主子呆着的金銮殿所在地安丰也端掉了,何自守虏有哉!
又有人搬出“张士诚没有积极响应陈友谅的号召,来个东西夹击朱元璋”来说明张士诚“不思进取”、“小富即安”。
这也是盲人摸象的言辞。

君不见陈友谅还没有与朱元璋开展之前——1356年七月张士诚已经和朱元璋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常州会战。此战,历时近9个月,直到1357年三月才结束,张士诚的好弟弟张士德兵败被擒,常州为朱元璋所夺。陈友谅还没有和朱元璋进行金陵龙湾之战前——1358年,张士诚第一大将先在太湖之战,生擒朱元璋第一水师大将廖永安,继而——1359年,吕珍在绍兴会战朱元璋部署在江浙行省的大将胡大海,交战几近半年,仍然不分胜负。
再者——1363年,陈友谅进攻江西洪都之前,张士诚又派大将吕珍解决红巾军最后的碉堡——安丰,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和常遇春紧急赴援,解救韩林儿和刘福通,于是在安丰城下血战连场,打得不可开交。及至洪都告急,朱元璋才不得不下令,让徐达、常遇春撤兵,先去解救洪都之围,于是才发生鄱阳湖之战。还有——1365年,张士诚大将李伯升统兵二十万进击朱元璋的浙北重镇严州,结果在严州以北的诸暨新城血战连场……

凡此种种,哪一点说明了张士诚是“不思进取”,“小富则安”?眼见陈友谅和朱元璋拼命,你知道他在饰演什么角色么?难道不可以是“卞庄子打虎”么?朱、陈决战,势必一死一伤,张士诚为后来人,乘机杀上,兼并二者,不亦可乎!《明太祖实录》不断记载朱元璋的部将投降张士诚,却不见朱元璋的部将投降陈友谅,就足以证明张士诚并非等闲之辈!鄱阳湖之战,陈友谅败得太惨了,连身家性命都丢了。否则,即使他失败了,只要他逃出生天,势必也可以卷土重来——张必先不是在岳州练兵么?如是者,朱、陈交兵,连年不解,双方耗尽民力,耗尽兵员,耗尽一切,你说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难道不会是一直躲在角落里,时不时在朱元璋背后捅上几刀的张士诚么?
第三,为了创建自己的帝国,张士诚也是绞尽脑汁的。他不断进攻朱元璋的同时,还在自己的辖区内积极备战,修建各种防御工事,大搞经济建设,甚至努力创造和扩张自己的生存空间。比如,他积极结交高丽王国,企图借助外援(还包括军事援助),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这在高丽王朝覆灭后,朝鲜史臣郑麟趾的长篇史籍《高丽史》中,屡有所载。这,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了?是闭着眼睛,塞住耳朵,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么?
一句话:张士诚不是自守虏。仅仅是他的能力拼不赢朱元璋而已!你看他临终与朱元璋的对话是:“天日照尔不照我。”就是说:“上天保佑你罢了!”
何自守虏之有!

证明张士诚并非自守虏的一个重要案例,就是他的军队越过长江,顺运河北上,占领淮安,夺取泗州,攻克濠州。这几座城池的守将无一例外,统统投降了他,包括泗州守将薛显。这一年,恰好就是1360年,张士诚在抢占江淮之间的地盘,陈友谅则顺流直下,夺取太平府,进攻金陵城——仿佛双方计议好一般!
不过,军事形势继续变化,陈友谅在金陵城下吃了败仗,连太平也被朱元璋抢了回去。后者更是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把陈汉帝国的桥头堡安庆也收入囊中!
这些军情不胫而走,把守泗州的薛显将军估计也多有所闻。
也许张士诚此时还挂着元朝太尉的官衔,故此,谈迁在《国榷》中记录为“元泗州守将薛显降。”《明太祖实录》里,是没有“元”这个字的。
薛显的确投降了张士诚,可是,你看他乐意为元朝奔走效力吗?
天下大乱时,他没有投奔元政府军,而是去追随乱雄赵均用。
芝麻李兵败徐州,赵均用、彭大带残兵败卒投靠濠州时,他没有投降元朝。
赵均用北上山东谋杀毛贵结果被后者部将诛杀时,他也没有投降元朝。
想不到,竟然投降了张士诚——毕竟此人兵锋太劲,连山东济宁也是他的!
不过,薛显一旦知道张士诚原来是元朝的太尉时,他心里就有反应了——必须承认,红巾军的政治思想工作是一流的!特别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让薛显等好汉子不甘心做蒙古人的走卒。1360年,他投降张士诚,1361年五月,他投降朱元璋!时隔不足一年,薛显终于找到真主了!

朱元璋给他的待遇是:跟随大都督朱文正坐镇江西洪都——朱文忠坐镇浙江严州,很明显,这个江西行省就是朱元璋的左膀,薛显跟着朱文正,不是重用还会是什么?
在这里,薛显第一次让世人领略到他的赫赫武功!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飞翔明2018曰:
《明太祖实录》虽然记录了朱元璋一生的事迹,包括这个时期的国家大事、社会经济等等。可是,仅仅看明代官方的言论是不够的。如果能看到元朝的记录,陈友谅、张士诚甚至明玉珍的记录,还有海外的记录,多方对照,必定能够厘清这个时期的史事。下面这篇,是张士诚的文人杨基的文章,是杨基为张士德写的祭文。张士德是张士诚的三弟(二弟为张士义,四弟为张士信),为朱元璋所擒,不屈,绝食而死。祭文如下:

祭故平章荣禄张公(张士德)文
杨基

呜呼!谓天无为而生公耶,则公之器量超乎等夷!谓天有为而生公耶,则公之事业不宜仅止于斯!夫力足以任天下之重,而明足以烛事理之微,奇谋足以坐制千里之敌,而英略足以立决两阵之机,谦让足以延揽四方之俊,而威武足以雄驱百胜之师,恩信足以得三军之死力,而仁义足以极万姓之颠危,而天不整遗,痛罹此极!使千寻之木弗能扶大厦之倾,万斛之舟弗克济苍生之溺。此天道之所以不可必,而君子之所以长吁而太息!鸾凤岂不祥于枭獍,麒麟岂不仁于虎狼,蛟龙岂不神于蝼蚁,莨莠岂足侔于稻粱!今妖鸟得以贼祥禽,丑孽得以辱仁类,蠕动得以凌介族之长,恶草得以为佳禾之害,岂天未厌乱而仁者不必寿耶!抑民之无禄而沦胥以死者不必救耶!何公之不幸,一至于此!而苍苍彼天,竟孰尸其咎耶!然公能以贵下贱,而不肯屈身以从贼!能以仁伐不仁,而不能临难而辱国!能厉声骂贼,而不能与之俱生!能视死如归,而不能食不义之食!盖公之生也,民有父母,君有股肱!公之死也,豪杰失倚赖,君子失依凭!独忠肝义胆通神明而贯金石,英声盛烈掀宇宙而震雷霆!上可以争光于日月,下可以垂休于汗青!此所谓没而不朽者,在公可以无憾矣!然复仇之义不举则终天之恨不平,四郊之冦垒不除则九泉之目不瞑!某等之所以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者,以首见招于麾下,继辱荐于朝廷,义虽均于僚佐,恩难忘于死身!既不能漆身吞炭,报知于国士,又不能奋椎操匕効死于贼庭,惟鞠躬尽瘁,恪勤于王事,夙兴夜寐,勉强以力行!临风一奠,上以为军国恸,而下以哭吾辈之情!

此文可以作为有关张士德史事的补充材料。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飞翔明2018曰:

张张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

郑麟趾《高丽史》 卷一百一十一

柳濯 传
柳濯,字春卿,高兴府院君清臣之孙。有胆略,兼武艺。早以门荫入元宿卫。还拜监门卫大护军。不数年,三转封高兴君。元授合浦万户。忠定朝拜都佥参理,赐推诚亮节诩祚功臣号,进贤成事。恭愍初,出为全罗道万户,持军整肃,不扰州县,与士卒同甘苦。王下教褒奖,赐衣酒劳之。倭寇万德社杀掠而去,濯以轻骑追捕,悉还其俘。终濯在镇,寇不复犯。自制长生浦等曲,传乐府。召复为赞成事。未几,拜左政丞,罢高兴府院君,赐输诚亮节诩祚辅理功臣号。元将南征红巾等贼,求勇士,蔡河中荐濯及廉悌臣等四十余人,有勇略。元遣使召之,濯等率兵数千如元,从太师脱脱征高邮张士诚,连战颇有功,复旧官制,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郑麟趾《高丽史》 卷一百一十三
崔莹 传

崔莹,平章事,惟清五世孙也,父元直,仕至司宪纠正。莹风姿魁伟,膂力过人。初隶杨广道巡间使麾下。屡擒倭贼,以武勇闻,补于达赤。恭愍元年(1352年),赵日新作乱,莹与安祐、崔源等协力尽诛。授护军。三年(1354年),拜大护军,与柳濯从元丞相脱脱等征高邮,前后二十七战,城将陷,脱脱被谗,师罢。明年(1355年),御贼淮安路,累战于八里庄,又泗、和等州,贼八千余艘围淮安城,昼夜力战,却之。贼复至,莹身被数枪,奋击,杀获殆尽。既还国,与印珰,破鸭绿江以西八站。

——高丽将领柳濯、崔莹带领的海外雇佣兵团于1354年与张士诚战斗后,又在1355年与盘踞泗州、和州的“贼人”战斗,这些和州“贼人”是谁?朱元璋也!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朱元璋宫中还有高丽妹子了,不用占领元大都,朱元璋称吴国公、吴王时,已经有高丽妹子充实后宫了。张士诚宫中也有高丽妹子!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31.

1363年四月初,洪都之战打响!
大都督朱文正委派给薛显的任务是把守两个城门——章江门和新城门,洪都(今江西南昌)有几个城门?八个!薛显负责其中两个,赵德胜负责三个门。不过,负责城门多是不是真的代表任务就更重呢?不能这么说,比如邓愈就负责一个城门,叫抚州门。抚州门其实就是南门,由于出了这个城门就是直奔南方的抚州,故名抚州门。这个城门外面是广阔的天地,同时它也是面临武阳水的一个大城门,最适宜野战攻坚,陈友谅的主力部队从鄱阳湖逆流进入武阳水,可以在抚州门外登陆,十分便利,邓愈作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把守这里,职责之重,可见一斑。
可是,薛显负责的章江门和新城门任务也不是小,听名字——章江,也就是赣江,这条大江在洪都西门外,由西南向东北流过——唐代王勃之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说的正是这里。其实,章江水域比武阳水域更阔大,陈友谅的水师更容易从这里逼近洪都城。故此,薛显的任务也不轻。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刚一开始,陈友谅就指挥部队四面攻城,洪都八个城门几乎同时受到袭击!
这里单表薛显将军,他指挥将士严阵以待,一次又一次击退陈汉部队的进攻。对方用步兵、骑卒、云梯、战车、火炮、弓弩、火铳……等等轮番袭击章江门、新城门,薛显与把守其他城门的战友一样,亲临第一线,日夜战斗,甲胄不解,奋勇杀敌。肚子饿了,囫囵食一个半个包饼,渴了就吞几口凉水汤粥,眼困了,站着打个盹又投入战斗——
其实,邓愈、赵德胜、牛海龙,甚至大都督朱文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正是因为洪都城内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努力奋战,才支持了如此之久——八十五个日日夜夜!
当然,薛显自有个人特出之处,否则,洪都之后,他的军职怎会从指挥使升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那么,他有哪些特出之处?

“娘希匹!”薛显是个粗人,没文化,出口就是低俗的粗口,“陈贼日日攻过来,难道俺不会杀出去!”
他对手下将士说:“有不怕死的么?来几个,跟我冲出去,宰几个回来!”
当下,就有十几名精锐战士攘臂响应。
“不怕死的,抢了战马,归你们所有;抢了武器,也归你们所有;抢了衣物钱财,还是归你们所有!”
又有一百多号人响应。
“好!”
这时候,敌人又来攻城了。
“守门的,听着:我们冲出去后,马上关门!不杀他一两百人,不要开门,俺不回城!”薛显眼睛冒火似的,死亡之神早被吓得远远而去!
说完,突然打开城门,冲了出去,高举手中大砍刀,大呼扑上去!那些勇敢士哪肯落后,也吼叫着随他而来!

这次领兵进攻的是陈友谅大将知枢密院事院蒋必先的部将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刘进昭,蒋必先从黄州战区赶来参战,已经从朱元璋守军的手里夺回了吉安城,刘进昭进攻章江门就是他分派的战斗任务。
刘进昭刚刚从战船下来,就指挥军队扑向章江门。他的士卒都是凶悍之辈,却没能赶得上参加吉安战役,故此,进入洪都战区,立马奔赴战场,准备在这里好好变现一番,让他们的皇帝陈友谅高兴高兴,顺便也让自己捞些油水——谁说打仗不能发财呢!
因为其他部队在洪都城下已经胶着了一个多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刘进昭这次进攻可是下了重本,一台台投石机,一架架云梯,一辆辆战车,一挺挺火铳炮……各种战具应有尽有!真是让对方看到都心寒!
不料,对方竟敢出城战斗!
还大呼小叫冲过护城战壕,看样子要拼命呢!

刘进昭看了看左右两边的将佐,勒住宝马“狮子骢”,微笑说:“贼人狗急跳墙了!”
赵祥,军职为湖广行枢密院副使,叫道:“那,让末将去劏了这恶狗!”说罢,催马而出!
——有人问,怎么这些战将都喜欢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无惧生死呢?
——回答,就是因为元末明初这些战将(无论汉人还是蒙古人、色目人、高丽人都是如此)都有如此作风,故此,罗贯中、施耐庵才会写出《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么一些战斗传奇故事!
赵祥也许轻敌了,他骑着高头大马,执着长枪,一脸的笑容。薛显却是奔跑而来的步将,没有战马,只是拿着三尺五寸长的大砍刀!
看看双方距离越来越近了,薛显忽然站着,不再前奔,他把大砍刀插在地上,弯弓搭箭,一箭射来,又一箭射来,还是一箭射来——
一连三箭!
赵祥将军就栽倒了!
三箭都射在战马上,一支射在右前退,一支射在左前腿,还有一支射在马脖子上!
薛显跑上前,抡起大砍刀,“呼”一刀砍下,赵祥的右腿顷刻与身体分离!

刘进昭大怒,喝令:“放箭!”
他的士卒喝一声:“得令!”
于是,漫天箭雨顷刻罩了下来!
岂料,薛显竟然从赵祥身上扯下战甲,用左手高举着,遮挡着飞箭,他的敢死士卒已经冲了上来,用藤盾竹牌庇护着他们的将军。
薛显纵步而上,“薛猱儿”之绰号在两军阵前展现得淋漓尽致!
猱儿啊,身手不是一般的快,根据薛显的墓志铭:这时候(1363年)的薛显,三十三四岁,正是年富力强之年龄,精力无限,一眨眼,他竟然蹿到了刘进昭面前!
刘进昭,不是一般的将领,他是陈友谅的湖广行省的平章政事,少说也是一个行省的副丞相级别的高级武将,何曾与薛显这么一个低级的敌军战将(在他眼里的确如此)在战场上近距离接触过?
——有必要再说说这些官衔:丞相之下,是平章政事,再次,是左丞,又次,是右丞,又次,是参知政事。薛显要打完洪都这场仗,才升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平章政事与参知政事之间有好几个级别的差距呢!
故此,在刘进昭眼里,薛显不是个低级敌军战将又是什么?

俗话说:“千万不要小看你的对手。”
刘进昭稍不留神,薛显已经蹿到他跟前,慌张之余,他的左右护卫手足无措,个个张口结舌,不知所为!
刘进昭高呼:“杀贼!”
手中长枪向薛显捅来,此时的薛显已经豁了出去——哪里还有回头路?他挥刀砍来,和刘进昭打成一团!
这时,薛显的敢死士也赶来了,双方爆发一轮混战,那些弓弩、战车、云梯、投石机都没派上用场了,毕竟已经是近身肉搏,到了拼刺刀的阶段——刀刀都是血肉横飞,枪枪都是红枪头出!
刘进昭万没想到对方竟然不要命地掩杀过来,刚才还从容指点江山,微笑放任战马呢,如今一两个来回,就被薛显砍到满头大汗,狼狈不堪,只是打着战马想逃出战圈——
他的长枪太长了,很难施展近身肉搏——
他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要能容纳他的长兵器——
可是,薛显就是步步紧逼,丝毫不放松,一刀刀砍来,一刀刀劈去,就是与刘进昭保持着仅仅一两步的距离,他的大砍刀可以斩劈刘进昭的每一个部位,刘进昭的长枪却不能捅刺薛显任何部位!
“去你的!”刘进昭大吼一声,把长枪甩了,拔出宝剑与薛显拼命了!
如此一来,两人果真就是刀剑相拼了。
刘进昭催动战马,借用“狮子骢”的肢体去冲撞对方,狮子骢掀了几掀,蹶了几次马蹄,薛显就在地上打了几个滚,满身是泥,却把刘进昭的长枪抢了,揣在手里!

对方手里一旦抓住长枪,刘进昭额头就冒汗了,刚才自己长武器,高战马,尚且未能伤对方毫发,如今他拿了长枪,哪里还有继续战斗的必要呢?
“留的青山在,哪怕没柴烧!”
幸好自己坐骑了得!
刘进昭一摧战马“狮子骢”,打马而去!
“谁跟你拼命到底?咱俩走着瞧!”
刘进昭拍马逃离!
薛显哪肯放过他?
“娘希匹!”薛显随手一甩手中长枪,便如同标枪一般,那杆犀木长枪不歪不斜,正正插在刘进昭的后心!
可怜的大汉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刘进昭将军在马上晃了晃,就栽倒马下!
薛显飞马奔去,手起刀落,“咔嚓”、“咔嚓”,两刀,把刘进昭的脑袋砍了下来!
薛显再跨一步,牵过刘进昭的宝马——“狮子骢”,收起砍刀,一手揪着刘进昭的脑袋,飞身上马,一手扯着马缰绳,喝一声:“回城!”

他的那一百多号人马,竟然一个不曾损失,一个个跟着他,返回了洪都城!

——如此壮烈的英雄汉,如今又再拼命,誓与蒙古战骑拼命到底!
扩廓帖木儿心肝可要砰砰跳了,“啊呀呀,怎么明贼竟如此厉害!”
他想说什么?
“我的勇士呢?我的蒙古英勇战士在哪里呢?”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飞翔明2018曰:

引用一则时人的记载,说明一下元末兵乱的惨况:

《山右石刻丛编》卷三九,刘尚质:《吉州诗》
另见于《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
刘尚质,字仲殷,晋宁路曲沃(今属山西)人,“博学能文”。泰定四年(1327)),以二甲进士,初授稷山县尹,至正八年(1348)冀宁路总管,后以潞州知州致仕。《元史顺帝纪》有载:刘尚质为冀宁路总管。刘尚质墓在山西曲沃县县东张亭里。

“翻思畴昔渭南、渭北之民,老幼襁褓,富者贫者,号哭之声震天地,迤逦逃奔于延安诸山。又红巾一二马,邀数千人驱而前,劫夺戮辱,不胜其苦;渡渭之际徒涉,随水而没,不胜其数;又无赖之徒假贼之名,劫略杀掳,不胜其难;有司官挈家而走,殊不见为国为民。吁,使守令得人,有司效职,团结方有,政守有策,彼苍生者,何以有此流离劫夺之患哉!又岂有红巾盗贼之乱哉!

九月潼关有贼兵,渭南渭北震惊腾。
愚民□马弄弓箭,野老临渊怀战兢。
人□战心行讨劫,塞衣策仗过崚嶒。
渡河此日来慈吉,天朗霜清瑞日升。

西州气象已升平,处处农家碾谷声。
石径峻崖容马过,山原细险有人行。
关中闻说难中息,渭北免教黎庶惊。
安得廉颇真将帅,探戈横槊定咸京。”

(标记为“□”者为不可识别,毕竟年代久远,石刻已有磨灭不可识别之处。暂定第一个“□”为“驱”字,第二个“□”为“无”,以助理解。)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飞翔明2018曰:
下面这篇墓志铭文,是明人口中“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的亲爹爹的墓志铭,1990年出土于河南洛阳邙山,铭文所记,基本上与《元史》所载史事相符,只是,赛恩赤答忽在《元史》没有传记,从铭文可以确切知道:所谓的“王保保为汉人”的说法是多么的错误!扩廓帖木儿压根儿就是蒙古人,正宗的、如假包换的蒙古人!


《赛因赤答忽墓志》录文
《大元故太尉、翰林承旨、银青荣禄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赛因赤答忽公墓志铭》有序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张翥撰
中奉大夫、国子祭酒陈祖仁书
集贤大学士、光禄大夫、滕国公张??篆

公讳赛因赤答忽,系出蒙古伯也台氏。其先从世祖皇帝平河南,因留光州固始县(今属河南省),遂定居焉。曾祖阔阔出,赠中奉大夫、陕西行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云中郡公。祖喜住,赠资善大夫、四川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云中郡公。考伯要兀歹,赠荣禄大夫、湖广行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蓟国公。曾祖妣乞咬氏,祖妣伯牙兀真,皆赠云中郡夫人。妣完者伦,赠蓟国夫人。
公喜读书,习吏事,有远略,能骑射,才力过人。至正辛卯(1351年),盗起汝、颍,城邑多失守,官将奔溃,悉陷为贼墟。公乃出己赀具甲械,募丁壮为义兵,立砦艾亭,凡出没关隘皆据之以扼贼。贼知公备严,不敢犯。寻以忠襄王(即察罕帖木儿,卒后谥忠襄,追封颍川王,故曰“忠襄王”)之师来,从讨定罗山,授颍、息招讨千户所弹压(弹压,元代比百户长较低一级的军官,相当于巡警长),阶忠显校尉。
岁乙未(1355年),大军平钧、许、汝州,升招讨副万户,阶武略将军。丙申(1356年),取孟津、巩县、温县,下荥阳、泗水、河阴,战睢、亳,俘斩无算。论功升河东道宣慰副使,阶武德将军。又从取陕州、平陆、夏县、卢氏、虢州、灵宝、潼关诸城,擢佥河东道廉访司事,改奉政大夫,迁同知河东道宣慰司事,阶亚中大夫,升河东道廉访副使。时关、陕以西,地要且塞,盗凭为巢穴。忠襄锐于克复,分诸将犄角进。公当一面,复华州、华阴、凤翔、汧阳、陇州,遂击破南山诸贼,升河东道宣慰使,阶中奉大夫。戊戌(1358年),贼首号“扫地王”者,突入晋、冀,势猖獗。公与战冷水谷,败之,贼遁去。迁佥河南行枢密院事。汴梁陷于伪小明王韩林儿,建置百官,驻兵自固,有窥取中原意,为忠襄所破。河南平,以功升公河南省平章政事,阶荣禄大夫。寻为翰林学士承旨,复拜太尉,仍兼承旨,阶银青荣禄大夫。乙巳(1365年)正月廿九日,以疾薨于所居之正寝,春秋四十有九。配佛儿乃蛮氏,性严有法,闺门咸则。先公五年卒于洛阳,得年□十有□,赠蓟国夫人,祔葬焉。
子三人,长扩廓铁穆迩(一译作扩廓帖木儿),生而敏悟,才器异常,幼多疾,忠襄以母舅氏,视之如己子,遂养于家。蚤从忠襄历戎马间,事必属之,所向皆如志。忠襄薨,诏命总其师,平山东,定云朔。皇太子抚军南巡,出入护从。一清京甸,名业克茂,进为太傅、中书左丞相。次脱因贴木尔,性温厚寡欲,见知皇上、皇太子,特授中奉大夫,渤海参政。次耐驴。幼女一人,观音奴在室。
墓在北邙之原,葬以十一月□日。
嗟呼!时方多艰,人才思自奋。乡之褐衣韦带,浮沉里闾,即后之锡弓建纛,良牧守、名将帅也。由其无所试,虽韩、彭、绛、灌亦一介士。及既试,则风飞霆奔,抵掌顾笑,志在万里外。天欲试之,必始仰之,而实将以为世用也。若太尉公,夫岂适然也哉!
乃系以铭曰:
堂堂皇朝统万方,孰敢不享不来王。
彼妖假魔乃肆狂,如封豕婪鸱角张。
公时起义师武扬,推锋被羽勇莫抗。
西自晋陕南宋梁,往斫肱髀扼厥吭。
录多陟爵烂其光,穹隆堂封兹充臧,后其绍之视铭章。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32.

扩廓帖木儿一挥手中令旗,后面的蒙古号角吹出三长一短军号,七八名金虎符将佐领着一彪唐兀怯薛军冲突而出,直面薛显数百名战骑!
说起这彪唐兀怯薛军,其实还是扩廓帖木儿自己组建的侍卫亲军!
扩廓帖木儿身为大蒙古国的齐王、太傅、中书省左丞相兼都督天下军马诸军事,这一连串的官衔,假如比附一下当年忽必烈时代,这个位置上,除了那位灭亡南宋的伯颜,还有人够得上么?在其忽必烈之后的蒙古皇帝统治时代,拥有如此崇高之位置者,都可以称为权臣,比如燕帖木儿、伯颜(元顺帝初期的权臣,脱脱的伯父)。故此,扩廓帖木儿不是简简单单的元末大将军,而是完全可以左右朝廷政局的统帅!
他身为齐王,揽了整个西北军团,不仅拥有十多万的蒙古战骑,还组建了属于自己的侍卫亲军,这就是唐兀怯薛军!
“怯薛”一词,就是“轮值宿卫”之意,来自成吉思汗的侍卫亲军。当时,他有四名杰出的战斗勇士,铁木真命名他们为怯薛军头,带领精锐战士负责保护汗庭,用蒙古语叫唤为“四狗”的,就是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和赤老温,他们领导把阿秃儿(勇士)。这些把阿秃儿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忠心耿耿,日夜轮值护卫大汗,战时则负责冲锋陷阵,无坚不摧,无战不胜。“铜硬的头,锥利的舌,钢铁的心,钉凿的齿,以露为饮,以涎为食,以风为骑,以剑为友,好象饿鹰翎翔而来,好象怒兽跳扑而来,如入羊群驱逐群羊”!(《蒙古秘史》)
这么一支侍卫亲军,被称为“怯薛”。
可是,这么一支蒙古劲旅,进入忽必烈时代后,一切都变了!但凡怯薛军出身的,无不担任重要之角色,在京师大都及各级方镇之各大军政衙门位高而权重,昔日百战而无惧的战斗雄风已一去不复返了——都在享福了!
1351年,刘福通作反,河南战火熊熊,元军中央劲旅怯薛军已经不敢领兵出战了,代替他们的是来自高加索南俄罗斯地区的阿速军!可是,就这么一支阿速军,也成了废柴!一见红巾军士漫山遍野而来,无不大惊失色,自指挥官以下,一片的“阿卜”、“阿卜”之声,随后就逃之夭夭!
如此的战斗精神,如何能扑灭农民军队?何况,这可是经过白莲教教义熏陶的红巾军!
有鉴于此,扩廓帖木儿的义父察罕帖木儿响应朝廷起兵镇压红巾军时,就狠花力气抓军纪,用他超高的汉化水平向士兵宣扬“忠君爱国”之思想,为了向广大的汉人套近乎,他本人更汉姓为“李”——李察罕是也,还把义子更汉姓为“王”——王保保是也!
不过,说起战斗力,包括察罕帖木儿在内,绝大多数的指战员都认为:同样经过训练(战斗和思想),汉人的单兵战斗力到底还是不如蒙古人和色目人,于是,他组建兵团时,有意识打造一支超强战斗力的侍卫亲军。可惜,李察罕还没有组建他的怯薛军,就在山东战场被降将刺杀了!
怯薛军真的那么难组建么?
难啊!
因为,说到底,怯薛军就是奴隶兵团,忠心的奴隶兵团。
英勇无敌而忠心耿耿,不惜牺牲自己去保护主子,倘若违令或疏忽,必遭严惩!
蒙古战士经过一百三十多年(自灭金朝以来,1234年到1368年)的享乐,骨子里早已浸透了香薰、脂粉和美酒,要他们英勇无敌,可以,但是,要他们同时也保持忠心耿耿,则难矣!
你看,大明北伐,朱元璋一道檄文,顷刻瓦解多少城池的战斗力!从淮河到山东,大明军队几乎是兵不血刃地解放各个城市,偶有小小抵抗,也如螳臂挡车,无济于事。
故此,扩廓帖木儿在太原兵败后,顿兵宁夏,搜罗了一批唐兀人,组建了一支属于他自己本人的侍卫亲军——唐兀薛怯军!

唐兀人,就是西夏党项人,他们在大元王朝中居第二等人之位,虽然他们的祖上与蒙古汗国是死敌,成吉思汗的铁蹄不止一次扫荡他们的王朝,最后还屠灭了他们的国都,诛杀了他们的末代皇帝,可是,仅仅是一两代人的时间,第二等人的优厚待遇,就让他们完全失忆了——他们早已忘记了自己的世仇!
别的不说,只说地方各级衙门的那个叫“达鲁花赤”的官儿,除了蒙古人在占着这个位儿,就是唐兀人上位了。比如,安庆元军统帅,余阙,唐兀人!集庆元军统帅,福寿,唐兀人!
说到这个“达鲁花赤”是个什么官,说直白一些,就像今天某市某县的书记一样,你说书记大些,还是市长、县长大一些呢?
扩廓帖木儿找到的唐兀人,思想觉悟上,是与元朝政府保持一致的,毕竟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在体力体能上,他们高于汉人——战斗力上的确如此。
所以,这一彪唐兀怯薛军一出现,王弼、王遇成的部队就受到强大的冲击,什么苗弩骑兵、毛葫芦军纷纷闪避,向左右分开!
于是乎,薛显那几百名骑士就直愣愣地与唐兀怯薛军进行生死决斗!

这彪唐兀人都是神射手,远远就是一轮劲射,五六十步的距离,箭似飞蝗,就是黑夜之杀神,随着弓弦的强烈震动,箭簇穿破暗黑的气流,精确而毫无偏斜地钉向目标——
薛显手中大刀忙不迭地拨打羽箭,“噼噼啪啪”,几支飞箭被他挡飞了,“狮子骢”却没能闪过——“嗖”、“嗖”两箭刮过它的前腿!
狮子骢,可是当年薛显夺来的战马,从那时开始,薛显就凭着这一匹骏马良驹,从江西打到湖广,打到平江,打到淮北,打到山东,打到河南,打到燕京,打到山西……直到陕西!
如今,在唐兀人的强弓下,难道,它会停下脚步了?
薛显明显感受到坐骑受伤后,因痛苦而长嘶着,第二轮的飞箭又扑面而来!
是的,它再次中箭!这一箭插在它的前胸!
可薛显高呼着,催动它,要它继续奔驰,因为他们与敌骑就要面对面厮杀了——不到十步距离了!
插在狮子骢前胸的那杆唐兀箭,如同一条毒蛇,往战马心窝钻去!
薛显猛踹两脚,狮子骢昂头嘶叫着……
又是一箭射来……
正中前额!
狮子骢直立起来,随后倒下了!
薛显来不及拉揪缰绳,居然从马上栽了下来!
薛猱儿堕马了!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33.

好歹也是个薛右丞,猱儿般的身手,区区堕马何足道哉?
只见薛显手急眼快——主要是手快脚快,他用三尺五寸长的大砍刀往地上一插,借力跳下战马狮子骢,刚刚站稳双脚,对方唐兀怯薛军士明晃晃的弯刀已经劈头盖脑砍来——
薛显要的就是这么一个短兵相接的格斗阵势!
——从他的墓志铭知道:他五十八岁的人生长河中,有七个儿子,六个女儿,子女一共十三人(《明史》说薛显无子,绝对是错误的记录,可能《明史》是参考了《皇明异姓诸侯传》和《罪惟录》的记载,后二者把薛显墓志铭中提及的薛纲误作其弟。)!姑不论薛显是否只有一个嫡妻张氏,即便他同时拥有几个大大小小的老婆,仅凭子女十三人这个数字,足以证明薛猱儿的战斗力是多么之强大——要知道身为皇帝的朱元璋也不过拥有二十三个儿子而已!
——他冲锋陷阵,他身先士卒,就是为了寻找与敌人厮杀格斗的机会!

当下,他见敌方军士一刀砍来,大喝一声,迎头就是一刀!
唐兀兵手上武器即时脱手而飞,薛显再喊一声,白刀子捅进,红刀子拔出,唐兀兵腹部刹那间血如泉涌,双手捂着伤口处,表情万分苦痛,在马上晃了两晃,栽了下去。
其余唐兀兵见状,哪敢轻视眼前明将?一拥而上,乱刀劈来,个别的还瞅着空挡,在旁边发射冷箭!
薛显杀得兴起,跳跃腾挪,冲撞回旋,刀光绰绰,杀气凛凛,真如神猱,酷似灵猿,一时间,碰着亡,粘着伤,唐兀兵一阵混乱,后继部队急忙赶来,一下子包围了薛右丞!
薛右丞的骑士们也扑入战圈,彼此一轮混战,只杀得难舍难分,不分高下!

双刀王弼哪里敢怠慢?
那可是薛右丞将军!军阶比自己的指挥使高一个级别!
“冲!上!跟我来!”
说到王弼,也是个猛将勇士,当年他得到常遇春一句话“军中皆称尔为猛将,能为我取此乎”,就单骑直冲张士诚的勇胜军兵团,结果凭一己之勇,居然把张士诚的银铠战将“十条龙”打到纷纷败北,不是掉进江河沟渠溺毙,就是摔下战马踩为肉泥,甚至连统帅大周诚王张士诚也被败兵挤迫掉进万里桥下江水之中,几乎浸死!
他看见薛显把生死置之度外,一味地好勇斗狠,哪肯落后?
一声吼叫,便舞动双刀,催动战马,投入战圈!唐兀兵冷不丁背后受到王弼的攻击,惨叫声频传之余,“呼啦”、“呼啦”闪避开来。
王弼带着苗弩骑兵,杀将出营,他的部卒看见自己的将军尚且视死如归,勇于决战,也叫嚷着,各自操起苗弩,一边纵马前行,一边扣动弩机,发射毒药弩箭!眨眼肉搏厮杀之际,五尺长的弯刀,左右手互换的“跳鸡摸”格斗战术在两员勇将的带领下,终于又迸发出超强的战斗力!
王遇成喝令:“擂鼓!”
身后的大明战鼓“隆隆”响起,“杀”!“杀”!“杀”!排山倒海的大明毛葫芦军方阵抖擞精神,呐喊着,大刀高举,藤盾护卫,长枪挺起,弓弩上弦,火铳埋线,奔跑起来,夜战扩廓帖木儿的唐兀怯薛军!

假如我们以雄鹰翱翔太空的视觉,在这半弦月和天狼星彼此争辉的晚上,从东南向东北方向俯视整个战场,就会发现——
大元齐王扩廓帖木儿的十三翼骑兵战阵如今已经被大明军队分割成四个战圈。他的后军六翼部队,与木英、吴复的战车和步骑军纠缠着;他的前军被重返战场的张必先部队吸引住;他的左翼兵团、探马赤军和唐兀怯薛军与薛显、王弼、王遇成部队胶着难分;他的右翼兵团与黄彬部队厮杀难解……
从入夜的戌时,到亥时,到午夜子时,再到凌晨丑时——
说句实话,接连四个时辰,用今天的时间来计算,就是八个小时!纵然是百战勇士,也难以支持这么长久的激烈战斗!这可是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几乎每一刻钟,都是以体力的高强度付出作为代价的,无论是蒙古战士,还是明朝军兵,到了这个东方几乎发白的春末凌晨,体力也到极限了!
薛显已经血染征衣,浑身甲胄淋漓不尽,根本分不清哪些是汗水,哪些是血浆了!双眼也模糊不清了,他不停地用手肘拭擦双眼周遭的汗啊血啊什么的。中箭了没有?当然有,还中了五六支!着枪了没有?当然有,还被捅了几个洞!挨刀子了吗?当然有,也被劈了好几刀!饮弹没有?也有!右臂的窟窿就是敌军火铳射来伤害的!
他的箭已尽,弓已断,刀已钝,头已昏,喉已沙,眼已朦,手已累,脚已浮,身已倦……“困兽犹斗”之词往往此时脱口而出,虽然它更像个贬义词——
正此时,一名元军骑兵冲突而来,躲过他的致命攻击后,杀红了眼的薛显,顺手把大刀飞掷过去,把元军砍到,于是,薛显手上再无武器,而元军却源源不断扑来!
忽见火光之中,他双眼感觉到一股飘红的物体在火光中闪动,耳朵就听到:“右丞大人,接枪!”
一杆沉甸甸的长枪随即递了过来!
薛显一手接过,“呼”一声,抡了起来,正对着三四名唐兀战士!
那个叫他接枪的声音又说:“来!上我的战马!”
薛显还没有来得及看清对方,一根马缰绳就到了他的手上!
原来是位马军战士!
这边厢马军战士下了马,拨动手上弩机,“嗖”、“嗖”两声,解决了面前的一名唐兀兵。这边厢,薛显拉紧马缰绳,抬腿踏上马镫,喝一声“老子来也”,飞身上了战马!
这匹战马名叫“烈焰火龙驹”!
那马军战士,就是苗兵雷永泰!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34.

说实话,双方战斗时间太长了,彼此间半斤八两,再继续下去,势必两败俱伤!
扩廓帖木儿想到撤兵休战,邓愈在营寨之内也想到鸣金收兵了!
就在此时,从元军营地那边一彪军马急速赶来。这彪军马并不是增援部队,为首的正是扩廓帖木儿的参军孙翥!

说起孙翥,还在察罕帖木儿时代就在军中担任参谋之职,由于扩廓帖木儿接手他义父军队时,年纪轻轻(扩廓帖木儿的生父赛因赤答忽死于1365年,其时49岁,即其父生于1317年。扩廓帖木儿为其长子,假设赛因赤答忽20岁时,长子出生,其时为1337年。到1362年察罕帖木儿被刺死,扩廓帖木儿才26岁。如果,赛因赤答忽年龄稍大一些,比如25岁,扩廓帖木儿才出生,那,1362年,扩廓帖木儿仅仅21岁!怪不得,人称“小总兵”)资历尚浅,军中诸将多有不服,察罕帖木儿的老战友、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白锁住率先跳出来,叫道:“总兵爷(指察罕帖木儿)奉朝廷之命讨逆寇,虽不幸殉国而死,朝廷之命不可中止。况且如今小总兵王保保乃总兵爷义子,朝廷又赐其名为‘扩廓帖木儿’,乃王命以小总兵继承总兵爷之志也!若我等立小总兵为军中主帅,总兵爷虽死犹不死,讨逆之事业乃可继续也!”说完,首先向扩廓帖木儿下拜,向他行军中主帅大礼!
参谋孙翥俯首随之响应道:“白佥院说的对!小总兵乃我等主帅!”说罢,也下拜行礼。
其余众将佐、参议谋士纷纷下拜,簇拥着扩廓帖木儿端坐于军帐大帅交椅之上,奉他为总兵官,从此,察罕帖木儿的军队便由他的义子扩廓帖木儿全面接管。不久,朝廷的委命正式下达:着扩廓帖木儿光禄大夫、中书省平章政事,兼知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事、同知詹事院事!

孙翥、连同另一位参谋赵恒为扩廓帖木儿复仇取山东出谋划策,不出半年,扩廓帖木儿手刃仇人田丰和王士诚,取其心肝祭祀义父察罕帖木儿,囊括了山东诸地。朝廷又一道谕旨:着扩廓帖木儿太尉、银青荣禄大夫、中书省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太子詹事,便宜行事,袭总其父兵。这一道谕旨说得很明显,扩廓帖木儿由挂名中书省平章政事兼河南山东地方军区首长一跃而成为朝廷“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知枢密院事,虽然担任知枢密院事的高级官员一般不止一人,通常同时有五六个高官担任此职务,可以起到平衡权力的作用,不过年纪轻轻的扩廓帖木儿,仅仅二十多岁,就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职,可见元朝皇帝妥懽帖睦耳已经视他为挽救大蒙古国的救命稻草了!
这是为何?
原来,此时的元中央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这里专指中央权力斗争!

盘踞山西的蒙古勋贵孛罗帖木儿拥有显赫的家族历史,他的祖上纽璘在蒙哥汗和薛禅汗时代多次攻占南宋四川地区,战功赫赫,以致死后被封为蜀国公,得一世袭万户之待遇。孛罗帖木儿的父亲答失八都鲁,是与察罕帖木儿同时起兵镇压红巾军的元朝将领。他们的差别是:前者统领的是官方的正规军,后者统领的是自己征集、自己组编的民间部队。他们在不同的战区以及在相同的战区多次作战,计算他们的战功后,皇帝对他们的委命竟然是一样的:同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这是为了啥?
权力制衡?
制造矛盾?
中央的意图无论是什么都不重要了,因为,答失八都鲁和察罕帖木儿之间的确越来越多难以调解的误会和矛盾了。
1357年,答失八都鲁来不及继续和察罕帖木儿搞对抗,就死了。他的儿子孛罗帖木儿变本加厉,如果他的父亲和察罕帖睦之间还是面和心不合,到了孛罗帖木儿就到了武装冲突了!
试想,同为朝廷命官,彼此领兵镇压民变军队,后来竟然互为仇敌——这不就是当年唐朝的藩镇割据年代的故事么?他们互相斗殴战斗,视中央政府为何物?
察罕帖木儿死后,孛罗帖木儿根本不把扩廓帖木儿放在眼内,他要向朝廷叫板,他要更大的权力,甚至,他要掌管朝政!
皇帝妥懽帖睦耳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年纪轻轻的扩廓帖木儿,要他也入朝,制衡孛罗帖木儿的狂悖叛逆!
孛罗帖木儿如何狂悖叛逆?
他要皇后奇完者忽都伴宿——也就是要奇皇后和他上床睡觉!
奇皇后又怒又羞,说了这么一句:“我,老了,不能侍奉阁下,女儿还年轻,让她代替我吧!”
——身为皇后,竟然说出如此话语,身为皇帝的妥懽帖睦耳,如何忍受!
让扩廓帖木儿担任“太子詹事”——掌管太子府(东宫)的所有事务,让扩廓帖木儿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过往从密,彼此成为好朋友后,太子之母奇完者忽都有难,扩廓帖木儿能袖手不管么?

扩廓帖木儿收复山东后,紧跟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摆平孛罗帖木儿——上一代的问题必须解决。
这时候,元中央政府就来了这么一道命令,应如何理解它,如何应对它呢?孙翥这个谋士,就给他作出一个可行的指引:连结皇太子,干掉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听从了这个指引,马上起行,入京勤王。
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有了扩廓帖木儿这个“外援”,马上对孛罗帖木儿下手,第一时间解决了他的亲密助手——朝中的奸党,孛罗帖木儿愤怒之极,举兵进犯宫城,他要对付皇太子!
——请问,这些元朝末年的种种党同伐异、不服王命、以下犯上的故事,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能看不见、听不到而有所反应么?
孛罗帖木儿是何许人也?竟然胆敢如此行事?
犯阙羞辱皇后,强娶公主,强奸蒙古诸王公主,举兵诛杀皇太子,肆意杀戮朝廷大臣……
那么,作为元朝最高统治者皇帝妥懽帖睦耳有何反应?
能有何反应?
除了急令皇太子逃出京师之外,只有召见孛罗帖木儿,好言劝慰他——孛罗帖木儿痛哭流涕,诉说他如何如何被朝廷奸臣迫害,不得已才“清君侧”云云……
皇帝本人又是封官,又是许愿,把孛罗帖木儿狂悖之心稍稍宽慰后,他心里十万个愤恨无处发泄!
于是乎,朝中之忠义英雄自自然然出现了!
某日,孛罗帖木儿像往常一样上朝见驾,突然旁边闪出一名蒙古大臣,往他头颅上就是一铁锤!孛罗帖木儿没啃一声,就倒在地上,结束了他万恶的一生——他,被打入《元史》奸臣传。朱元璋视其为元末皇权最大的恶棍!

皇帝在朝中诛杀孛罗帖木儿,逃亡在外的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联合扩廓帖木儿,组建勤王部队,已经搞掂了孛罗帖木儿的前锋部队。军马即将开拔进入京师大都。爱猷识理达腊心中愤恨自己的父皇如此的无能,既不能保护妻子,又不能保护儿女,在逃出京师之前,他的高丽妈妈对他说:“去,去找扩廓帖木儿,让他拥立你做皇帝,你那废柴老爸没用!皇帝你来做!”
他把废黜老爹的阴谋告诉扩廓帖木儿,要求他全力支持自己。扩廓帖木儿吓了一大跳——你说,才二十多岁,一忽儿成了帝国的最高军事统帅,一忽儿又成了皇太子的庇护神,一忽儿又做废黜 、拥戴新皇帝的新生军阀,这一连串的变化也来得太快,太突然了吧?
他没有答应爱猷识理达腊,也不敢反对,他找来谋士孙翥和赵恒,计议了好几个时辰。孙翥说:“朝廷的政治局面太混乱了,搞不好,就会连自己的性命都搭上去。孛罗帖木儿不就是一个好样板吗?总兵大人,我看,还是远离权力核心安全些。”
赵恒问:“总兵大人,你想控制朝廷吗?如果你想做孛罗帖木儿,你就留下来,拥立皇太子做皇帝,否则,就应该听从孙先生的建议。”
控制朝廷?扩廓帖木儿哪有这等高级的政治手腕?他就只是个领兵打仗的军人,说的高尚点,说他是军事家没错,可是,怎么也不能把政治家的头衔挂在他头上。现在不行,以后也不行,扩廓帖木儿从来都不是以政治家的面孔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如果,他义父察罕帖木儿能多活几年,说不定会走孛罗帖木儿的老路子,毕竟察罕帖木儿更像是个政治家。
想了好久,扩廓帖木儿都没个主意。
孙翥又说:“总兵大人,若然你拥立皇太子,皇上的亲信必视你为孛罗帖木儿第二,说不定哪一天,砸碎孛罗帖木儿头颅的大铁锤,就会落在你头上!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赵恒说:“除非,你下了决心做魏武帝!”
魏武帝?
你俩不是要我做曹操?
扩廓帖木儿眨巴眨巴着眼睛,摇摇头,说:“那可是逆贼!想我义父、我生父,皆元之忠臣,我怎可辱没家长呢!好吧,既然重耳在外而安,那么,皇太子已经回朝,孛罗帖木儿又被明正典刑,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回太原去!”
——回太原?
是的。
因为保护皇太子的功劳,扩廓帖木儿被皇帝授命:着扩廓帖木儿为太尉、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同监修国史、知枢密院事,兼太子詹事。并接管孛罗帖木儿的所有军队!太原就是孛罗帖木儿的大本营,扩廓帖木儿回太原,就是全面接管这支部队——这是发生在1365年八九月之间的事情。
如此一来,可不得了,才二十多岁,扩廓帖木儿就掌管了河南、山东、山西和燕南(就是京师大都燕京以南)三大军区的所有军队的指挥权,还在中央挂名为中书左丞相!
看来,他不想做魏武帝都不行了!
因为,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很憎恨他——就因为他不拥立自己做皇帝!

孙翥看着三省军政大旗下威风凛凛的扩廓帖木儿,悄悄地看了看手中一份信函:
“曩者,初无兵端,尹焕章来,得书惠骑,即遣汪河同往,为生者贺,殁者吊,使者去而不回,复遣人往,皆被拘留。且阁下昔与孛罗构兵,雌雄未决,尚以知院郭云、同佥任亮攻我景陵,掠我沔阳。予思此城虽元之故地,久在他人之手,予从他人得之,非取于元也。阁下外假元名,内怀自造,一旦轻我,遂留前使。予虽不较,但以阁下内难未除,犹出兵以欺我,使其势专力全,又当何如?阁下果若挟天子令诸侯,创业于中原,则当开诚心,示磊落,睦我江淮。今乃遣竹昌、忻都率兵深入淮地,杀掠人民,殆非所宜。况有自中原来者,备言‘张思道、李思齐等连和合从,专并阁下’。此正可虑之秋,安可坐使西北数雄结连关内?反舍近图,欲趋远利,独力支吾,非善计也。予尝博询广采,闻中军将欲为变,恐不利于阁下,故再遣人,叙我前意,述我所闻,阁下其图之。节次使命,若能遣回,庶不失旧好,惟亮察焉。”(《明太祖实录》原文引用)
落款:金陵吴王朱。
谁啊,朱元璋!

孙翥对扩廓帖木儿说:“总兵大人,金陵朱元璋来书信。”
扩廓帖木儿说:“此人不足为念,他还不知道孛罗帖木儿已死。李思齐、张思道才是心腹之患。他俩不服我命,奈何?”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35.

孙翥说:“总兵大人为朝廷大丞相,总统天下兵马,何患关中李、张二辈?”
扩廓帖木儿落泪叹息说:“实不相瞒,我今无意诸事矣!家父于洛阳家中逝世,我为人子竟未能为其送终,悲不自禁,无以向他人诉说!”
说罢,竟然拉亲军侍卫队回洛阳去了。
孙翥和赵恒留守太原,相互交换意见,一致认为:“金陵朱元璋曾多次致书总兵爷和小总兵,互通消息,保持和睦,此乃小总兵兼并关中诸将,一统中原之绝好时机!自古道忠孝不能两全,小总兵既受王命,讨伐叛逆、扫平天下之事也焉可中道而止!”
他们找来军中诸将白锁住、李景昌、关保等人,计议道:“小总兵尽孝去了,军中事务无主,我等如何处之?”
白锁住说:“忠孝不能两全,我愿说服丞相回军中主持大局!”
李景昌、关保二人则说:“那就要速去了!倘若拖延日久,我等军士必然离散,那时候,朝廷大事去矣!”
孙翥说:“我和白将军一同去!”

他们抵达洛阳时,扩廓帖木儿的父亲赛因赤答忽刚刚下葬,他打算结庐在父亲的墓旁守孝三年!
白锁住急忙劝解:“丞相不可再误国事了!”
扩廓帖木儿说:“可,我的家事谁来打理?”
孙翥说:“属下愿意替丞相打理。军中连日无主,军心惶惶。丞相不是担心关中诸将不服王命么?若军士离散,皆投关中诸将,国家事、丞相事去矣!”
他有紧追几句说:“金陵朱元璋急切派人前来投书,估计此时他正在对付平江张士诚,无暇相顾,丞相此刻正好解决关中四将!”
“如何解决?难道又像对付孛罗帖木儿一般?”扩廓帖木儿问。
白锁住说:“若听命,则统一征讨江南;若抗命,则剿灭彼等!”
“丞相传檄征调他们,由武关出兵;我军则渡黄河,兵临洛阳。如果他们听命前来,则分派攻击南蛮子;若抗命不来,则举兵征讨他们,兼并关中四军。到那时,丞相一身兼掌天下军马,谁敢不听!”孙翥说。
扩廓帖木儿认同,即刻照办,马上出山,回军执掌总兵官之大印。

关中的张思道、脱烈伯、孔兴果然不受征调。李思齐看到调兵檄文,大怒,骂道:“王保保!黄发小儿,乳臭未干,竟敢来调我兵马?我与你父同乡共里,同时起兵为国除寇,你父进酒与我,尚且要行三拜之礼而后再饮。你在我面前,尚且无立地之处,如今竟敢公然自称总兵调我兵马!”
他对手下说:“传令下去,一兵一甲,不可出武关。若王保保前来,则整兵杀之!”
扩廓帖木儿得报,大怒,召集全军将士:“杀!搞掂关中再南征朱元璋!”
于是,关中战云密布,厮杀连场,竟然战斗了一年有多!
——正是如此这般,大蒙古国之锦绣河山就让此等军阀混战耽误了!

可是,孙翥、赵恒这些扩廓帖木儿的谋士,却不断出谋划策,为他们的主子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在,孙翥在黑夜中,连一彪人马急急忙忙赶来,莫非扩廓帖木儿军中有什么变故?
不要说别个,就连扩廓帖木儿,看见孙翥一溜烟奔来,心里也惴惴不安起来。
果然,孙翥来到跟前,也不敢高声叫喊,只是附耳低语:“殿下!急事!”
“如何了?”
齐王扩廓帖木儿心里满是“坏消息”三个字在打转。
“押粮官韩札儿和李景昌在兰州黄河以北一百里处受到明寇冯宗异的袭击,他们紧急求援!”
“什么?”
扩廓帖木儿心里一惊,问:“冯宗异竟然偷袭我后方?”
没办法了,他只好一挥令旗,身边的战士马上传令给蒙古号角手,那几支号角便发出“呜呜”之声。

十三翼骑兵战阵的探马赤军闻声而动,他们收缩战线,用蒙古强弓压住阵脚,前军开始转为后军,后军则转为前军,另外左右翼也以蒙古强弓压住阵脚,保护着中军徐徐撤退。
那边厢,邓愈也鸣金收兵。
时间已经到了三月二十九日凌晨寅时。
战场上,留下了无数战死沙场的士兵和战马的尸体,乱七八糟的武器断的、坏的,横七竖八的旗幡燃烧、冒烟,“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乃其真实写照。他们都埋葬黑幕下,需要一支横笛,幽幽传扬安魂曲……
薛显勒住烈焰火龙驹,看着自己那匹“狮子骢”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挣扎着,便跳下马来,沙哑的喉咙发出一句话:“要马医来治疗它啊。”
浑身乏力的他,站起来,望着一个个战士,他们也和自己差不多一个样……

那边,冯宗异追击韩札儿、李景昌、阎思孝的黄土塬之战又如何了?
他分派的陈德、叶升、张林、朱明四路明军连夜追击元朝押粮部队,务必要把他们围歼于黄河西岸的土城之下。
天策卫指挥使陈德,朱元璋的亲军侍卫头目,打仗一直都是打冲锋,最高纪录是身中九箭仍然不肯下火线,仅凭这一点,足以阻吓一切敌军战将,他受命后举起马鞭,领三千铁骑(注意,是铁骑军)急速奔驰——
他对手下说:“我们要在天狼星还没下山时追上敌军!”
他又说:“圣上曾对我等说,宋朝的杨延昭是胡虏的克星,胡虏说他就是天狼星下凡,如今,我等就要做这个天狼星杨六郎,杀尽鞑子!”
众将士勇气大增,马蹄声声声震耳,火把和干戈互相辉映,这支部队如同雄狮奔腾,气势如虹,直取韩札儿兵团!

韩札儿就担心明军会追击他们,故此不敢在途中逗留太久,匆匆吃了干粮,喂饱战马,就要继续起行,不料,陈德的追兵就在此时杀到。
“元军听着,我大明战士十万大军已经包围了你们,降者免死,不降者杀无赦!”
陈德一上来,就让军士高呼这句口号,同时把军队分为左中右三队,如三把尖刀一般,刺向正欲上马起行的元军队伍。
那些火铳声“砰”、“砰”乱响,弓弩声“嗖”、“嗖”齐发,铁蹄声“得”、“得”传来,呐喊声“杀”、“杀”吼叫——
蒙古士卒之前已经被打到落花流水,奔逃了好几十里路,好不容易得到喘息的机会,巴望着在这里安歇一会儿,补充补充能量,舒展舒展腰肢,谁料主将还得让他们继续赶夜路,满是怨言之余,忽然听到明军来袭,哪有不惊慌,哪有不害怕?
逃跑!
抵抗!
投降!
就这三条路了!
选择逃跑的,急急撒腿就跑,连战马也不去找了,不知道马儿去哪里吃草,饮水去了!
选择抵抗的,匆匆寻找弓弩弯刀,扯来战马,叫嚷着操家伙上前对阵。
选择投降的,懒懒地躺着、靠着,他们多半是受了伤,不是挨了刀,着了枪,就是中了箭,跑不动,走不了……
韩札儿大惊,招呼李景昌和阎思孝等人:“上马,御敌!”
那边的郯王伯颜彻彻秃早已经打马往东面狂奔了!
“土城!土城!到土城去!”
“要命的,到土城去!”
文济王孛罗如此叫道,跟着郯王一溜烟不见人了。
可把韩札儿气恼了,他举着大刀,对着跑路的文济王和郯王喝道:“这两个老不死,简直就是我们蒙古人的耻辱!左右,追上去,宰了他俩!”
李景昌忙说:“老韩,休要造次!那是王爷殿下!”
“王爷,王爷,你看他俩何曾为国效力!就知道一味的享福!我们大蒙古国就是给这一帮老爷祸害了!”
韩札儿一边说,一边怒气冲冲舞刀向西扑去——他要与陈德拼命!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想不到,韩札儿要用如此方式过河逃命!革囊渡河!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36.

一个个明军骑兵如狼似虎般杀入崩溃的元军队伍里,韩札儿刚刚干掉一两个追兵,就被一群
明军骑兵包围了,他们刀枪并举,招招向韩札儿往死里打。韩札儿纵使力大无穷、勇猛异常,无奈双拳难敌四手,何况先前已经败了一仗,动起手来到底有些力不从心,结果稍不留神就被挑了一枪,正中小腿。韩札儿大吼:“好壮士马革裹尸,何憾之有!”说着,抽出一把利剑,一手持刀,一手执剑,前劈后刺,左冲右突,好不英勇!
不料,忽然间,一支冷箭夺面飞来,韩札儿急忙甩头避让,双手稍稍迟疑了一下,手臂又中了一刀!
“韩平章!快撤!土城去!”
李景昌急呼。
说罢,抡起大刀,一路“乒乒乓乓”打过来,逼退数名明军骑兵,冲入重围,对韩札儿说:“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随后,再举大刀开路,韩札儿叹息一声,只好跟着他,一路杀将出去。

可是,一员明军大将,高头大马,正横着一口大刀,拦住去路!
只听他嚷道:“鞑子休走!留下你俩的狗头!”
来着正是天策卫指挥使陈德将军!
李景昌喝道:“南蛮好嚣!纳命来!”
说罢,挥刀直劈!

李景昌,就是李克彝,他是扩廓帖木儿旗下大将,曾负责镇守汴梁城,大明征虏大将军徐达挥兵直取这座昔日北宋之皇都时,李景昌打算依仗从前线败逃下来的庐州守将左君弼部队,希望能够支持一段时间,以等候他的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当时扩廓帖木儿被元中央政府赐封为河南王)的援救。谁料左君弼打听到明军统帅正是徐达,就对李景昌说:“不要依靠我这个败军之将啊,徐达可是用兵如神的家伙,我打不赢他,所以才跑到你这里来!”
李景昌一惊,说:“徐蛮子果真如此厉害么?”
“他可是朱元璋的第一大将,我不是他的对手,估计,你我二人联手也不是他的对手。”
李景昌怒了:“左将军,怎么你竟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李将军,你指挥过二十五万大军么?”左君弼反问。
“这……”李景昌回答不上来了,是啊,他身为汴梁守将,最多统率过五六万军兵,二十五万,那可是怎么一个数字?不要说他李景昌,就连他的主帅扩廓帖木儿也未必能够从容指挥如此庞大的军团!
左君弼说:“徐达就领这二十五万人过来,我们不是对手!不过,我愿为前锋,为李将军争取时间。”
“为我争取时间?”李景昌不解。
“争取时间撤退!”
左君弼说道。
李景昌望着他,点点头。
——什么叫争取时间撤退?不就是争取时间逃跑么!
那,左君弼果真如此讲义气,为李景昌做挡箭牌?
否也!
原来,他所谓的打前锋,就是去到徐达阵前投降!
因为,老相识洪武皇帝朱元璋前后多次写信给左君弼,劝说他投降大明,并且把已经做了明军俘虏的左君弼的老母亲也送还给左君弼,如此“仁义”之举,左君弼内心早就愿意投降了,如今对着李景昌,说了一句听起来颇有义气的豪言壮语,背地里却跑去投降了。
——有关朱元璋和左君弼是老相识的记录,佐证有的是,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李景昌见左君弼人前是神,背后是鬼,知道大势已去,不敢逗留,他也开溜而去,当徐达率军进逼汴梁城时,这座曾经伟大一个多世纪的大宋国都,竟无人把守!
——说起这座汴梁城,当年蒙古与南宋联手消灭金朝,南宋军队虽然短时间进入汴梁城,但却是短时间,随后就被蒙古军赶了出来。那里的人民又“南望王师”一百二十多年后,一支打着大“宋”旗号的队伍终于开进了汴梁城,不料仅仅支持了两三年就匆匆退出,成为绝唱。又过了十年,大明军队终于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大宋国都!不久,洪武皇帝亲临此地,以此为北京!

逃跑后的李景昌只得千里追随他的主帅扩廓帖木儿。
何曾想,他的逃跑,仿似被下了魔咒一般,从逃出汴梁那一刻开始,李景昌一直在逃跑,从河南跑到山西,再跑到陕西,而后到甘肃,甚至到了1370年三月二十八日夜间,他还在逃跑!
——多么无奈而又郁闷的逃跑啊!
如同一颗颗巨石,把逃跑大王李景昌压得喘不过气来,不能再跑了,好歹也得壮烈捐躯,千古留名!
他内心被这种思想支配时,一股曾经出现过的豪气,马上又再涌现!
他抡起大刀,直劈陈德。

陈德一晃大刀,用力招架,“哐”一声,李景昌双手发麻,战马往侧边蹿了过去。
韩札儿见状,知道李景昌可能不是敌将对手,也不答话,舞起刀、剑,扑上来。
一手是刀,一手是剑,这员蒙古战将也真是到了死斗的境界了,他可是拼命来了!
陈德微微一笑,喝道:“众官兵,放箭!”
他身后的数名弓箭手一轮劲射,韩札儿扭头急闪,背部再中两箭!
陈德大喝一声:“鞑子!竟敢前来送死!看你还猖狂到几时!”纵马前冲,力劈华山!
这一刀真的砍下来了!
韩札儿身上数得出的已经四个伤口——腿中一枪,手臂挨一刀,背部中两箭,他还能再接陈德这一刀吗?
接!
韩札儿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只见他用刀和剑架作一个“十”字,就听“哐”一声,韩札儿左手明显力气不济,那口宝剑被陈德的大刀撞飞离手了!
“闪吧!”
李景昌冲上来,抵住陈德,向韩札儿嚷道。
这一刻,韩札儿傻愣愣地,站着不动!
逃?
不逃?
逃,则李景昌肯定吃亏!
不逃,则自己吃亏!
还想什么?
旁边的几名明军骑兵操起家伙又要围上来了!
一些冷箭、流箭乱飞过来!
蒙古战士:躺在地上的,任由宰割;没有上马的,基本上跑路了;上了马的,也基本上被围起来了。
李景昌急了,大呼:“韩札儿!快走!”
韩札儿怒吼一声,他不走,他从身边的骑士手中接过一杆长枪,再次冲入战圈,他与李景昌合力攻打陈德,说什么也要把敌将干掉再走!

常言道“爱拼才会赢”,韩札儿和李景昌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与陈德死战起来,陈德一时间还真难取胜。
正杀得难解难分之际,忽听明军背后又传来高呼:“羽林卫明军战士到!杀尽胡虏,恢复中华!”
原来叶升兵团杀到了!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叶升的羽林卫战士并没有马上攻击混乱不堪的蒙古军队,而是从战场的左侧穿插而过!
可不是,叶升的任务可是要夺取保保城,夺取黄河浮桥!
他的军队必须抄到蒙古押粮军的前面去!

叶升,日后的靖宁侯,有关此人以及相关人员之史事,必须作一个记述,否则,我们将不明了——为什么是朱元璋而不是其他人飞渡长江,夺取江南花花世界!
这,又得回到许多年以前了!
那一年,1355年,也就是定西之战的15年前!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37.

1355年,夏,五月。
江淮地区连绵大雨,大宋亳州韩林儿龙凤政权和州兵团左副元帅朱元璋带着亲兵冯国用、赵德胜、丁德兴、胡大海、茅成、仇成还有他的十六岁的外甥朱文忠一行八人,随巢湖水师将领韩成冒雨前往巢湖水寨与寨主爷李扒头会晤。
龙凤红巾军和州兵团三万余人,他们来自濠州,南下取定远,克滁州,下和州,势力强大,四处征战。周边的泗州、盱眙、六合、梁县、全椒、含山等地的元朝地方驻军和各山寨民团惶惶不可终日。距离和州西南约六十里处的巢湖水寨也感受到和州兵团那股强大的气势,寨主爷李扒头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与他们通通声气,彼此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以其达到合力反元的目的。
韩成,就是他派出的第三批使者。
这个巢湖水寨,究竟是个什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个水寨来源于巢湖彭祖寨。
彭祖,就是大和尚彭莹玉。有关他的故事和传说,数不胜数,这里就不再展开,因为,1355年时,他已经战死了,甚至,他的嫡传弟子金花小姐,也战死了。
彭莹玉创立的“妖教”,估计就是明教,也许又叫白莲教——如此含糊,主要原因就是这两个教派到底是不是一回事,还很难弄清楚。之所以叫“妖教”,就是因为它诸多教义的核心内容就是要颠覆现任的蒙元政权,图谋建立自己的新政权。彭祖招收了无数的门徒,有叫周子旺的,还举旗造了反,结果失败被杀。彭祖不泄气,继续招收门徒,以图东山再起。其中有叫邹普胜的,是个铁匠。此人在蕲州路一带发展信徒,把一位名叫徐寿辉的卖布佬吸收入“妖教”。听闻颖州刘福通起义反元,他们也树起“宋”字大旗,攻城略地,拥立徐寿辉做皇帝!
彭祖的一些信徒,则以金花小姐为首,在巢湖地区建立了水寨,取名彭祖寨,也起兵响应反元。
当彭祖在徽州战死沙场后,徐宋政权迅速式微,彭祖寨遭到元朝政府军的猛烈攻击,金花小姐战死,余部四散。硝烟过后,这批残余部队仍有生命力,分别在巢湖的僻静处继续占据水寨自保。
可是,谁来做主呢?残余部队出现了分歧。

一位叫左君弼的,乃彭祖的信徒,也许他在“妖教”中辈分较高,就想做话事人。可是,他并不是“普”字辈的信徒——彭祖的信徒以“普”字辈为嫡系,更多的信徒并不服他,一哄而散后,左君弼只好自立为寨主,在巢湖称王称霸。那些不服他管的信徒,最后团结在他们心目中的领导周围,另立一水寨。这个领导绰号李扒头,正名为李普胜——果然是“普”字辈人马。
左君弼看到李普胜居然就在他眼皮底下的巢湖到处游荡,劫夺官私民船,到处收保护费还没什么,最后竟然把属于自己的“米路”也要劫夺,哪还吞得了这口气!
一个“干”字出口,左君弼立马指挥战船出击。
根据后来众多巢湖水师将领的复述,他们李扒头领导的水寨根本就不是左君弼的对手,可是,这些水师将领双刀赵普胜、廖永安、廖永忠两兄弟、俞廷玉父子、张德胜、桑世杰、赵氏兄弟、叶升、华高等人,在日后的历史舞台上都赫赫有名,英勇超凡。有这么一大堆英雄好汉在身边,李扒头居然还打不赢左君弼,可见,左君弼是何等厉害的一个角色!他的手下,必然也是人才济济,个个了得的!可惜,没有史料记载左君弼的部下将领如何厉害,更不要说记录他们的名字了!

其实,左君弼已经暗中投降了元朝,还谋得庐州(今天合肥)元帅之职,他和元朝南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串通一气,联手对付李扒头部队。南台,就是金陵城地方政府,这是元朝中央政府部署在江南地区的最高的权力机关,蛮子海牙担任御史中丞之职,负责指挥整个江南行中书省的江防水师。虽然他没有足够的力量全歼李扒头的水寨,可是,一旦与左君弼联手,李扒头军就无法突破他们的包围圈:左君弼在庐州地区水陆两地布防,李扒头难以突破这一带的封锁线;蛮子海牙则在裕溪口、桐城闸、黄墩口等巢湖往长江的进出口,修建了水寨,严密布防,全面封锁李扒头军进入长江。
有鉴于此,李扒头派出旗下最得力的勇将双刀赵普胜突破元军黄墩口封锁线,彼此数轮交战,互有死伤,胜负不分,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当然,左君弼也没闲着,他也在巢湖水域展开对付李扒头的攻击。如此一来,李扒头军左右受敌,困局顿成!

为了打破这个困局,李扒头伤透了脑筋!
两名万户长,每天都在他面前埋怨,他们就是廖氏兄弟——廖永安和廖永坚。他们万户长的军衔,可是金花小姐亲自任命的。李扒头身为水寨寨主,军衔不过是元帅,仅仅高他俩一级,廖氏兄弟一旦埋怨起来,李扒头也不敢掉以轻心!
何解?
廖永安说:“为什么我们不冲出巢湖?”
廖永坚说:“皇上在蕲州,我们杀出重围,投奔皇上去吧!”
一开始,李扒头还耐心解释,说敌人势力太大,如果我军贸然突围,伤亡必定惨重,还是等待时机,以最少的伤亡代价,实现成功突围之目标云云。
最后,经不住部将们三番四次的埋怨,不得不,底牌也拿出来了,李扒头说:“如果我军突围,部属所剩无几,皇上必然不悦。退一万步来说,即便皇上不怪罪,我们一丁点人马过去,谁重视咱们!”
原来,金花小姐这一支水军残余势力,还没有真正和徐宋政权取得联络,上下级关系还不明朗,李扒头担心兵力过少,难以得到他心目中的待遇!
——他们所说的“皇上”就是徐寿辉。

将近五十岁的俞廷玉,水师头目,说:“皇上离我们太远了,据闻,倪文俊将军授命取武昌,主力部队已经离开了蕲州,我们若在巢湖突围,与皇上会合,路途十分遥远,士卒死伤离散所在不少。”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认为,贸然突围,不是上策。”
另一名水师头目赵伯仲说:“难道要困在这里等死么?”
李扒头想了想,说:“双刀赵那边如何了?”
“双刀赵在黄墩口与胡虏不分上下,难以突破。”俞廷玉说。
“若从庐州突围,我军胜算如何?”李扒头问。
廖永安笑道:“巢湖水寨之兵,如果上岸战斗,一千余艘战船不要了么?左君弼那里兵力甚是厉害!我以为,从水路出大江已经是不二选择了!”
“硬闯过去么?”
李扒头又问。
众人又不啃声了。
良久,俞廷玉说:“我有一计,可以脱险。”
“快快说来!”李扒头问。

俞廷玉说:“实不相瞒,我已派我儿通海往和州兵联系了。”
“和州兵?”大家眼睛睁大,问道。
“是!”
“怎么行?那不是颖州韩林儿的部属么?我大宋皇帝在蕲州,我们怎能与他们沟通呢?”李扒头说。
俞廷玉说:“自从金花元帅殉难后,我们与蕲州的皇上还有什么联系啊!他们以为我们全垮了!”他看了看寨主,说,“正如寨主所说,如果我们突围,伤亡过大,纵然逃出一条性命,又有何颜面去面对皇上!我以为,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突出重围,不妨与和州兵通力合作。胡虏不是封锁我们么?他们守住江口,把我们困在巢湖,若和州兵在他们后面袭击他们,我们不就可以突围了吗?”
李扒头说:“你说的有些道理,问题是,和州兵会搭理我们么?”
“这也是个问题。”一直沉吟没答嘴的廖永坚这时候说话了,“颖州和我们不是同一路人,我皇上在蕲州起义,他们也在颖州称王称霸。以前我听彭祖说过,即使我们两家赶走了胡元政府,彼此间还得开战呢!和州兵不捅我们一刀已经万幸了,还想着他们和我们通力合作?”
“不去试试看,怎么知道人家怎么想?”俞廷玉说,“毕竟,他们的敌人也是胡虏啊。”

“那,你儿子接洽得如何?”李扒头问。
俞廷玉说:“通海回报说,那边虽然没有答应与我们联手对抗胡虏,可是也没有拒绝。”
“那不是等于白忙乎了吗?”廖永安说。
“不能这么说。我们被困时日也不少了,能够帮上忙的,离我们最近的就是他们了。和州那边兵力强盛,可以利用一下。我想,再派人去接洽他们。”
廖永坚笑道:“如此,不就是乞讨般的活儿么?”
“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能突出重围,总比在这里等死要强吧!”俞廷玉说。
李扒头沉吟良久,说:“再去吧。突围再说别的。”
这次,他们派出两名使者,除了俞廷玉的儿子俞通海之外,还有廖永安——也就是廖永坚的弟弟。万户长带着个年轻小兵出马,和州兵如何应对他们呢?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138.

和州,长江北岸,清晨,左副元帅朱元璋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勒马江边,望着波涛滚滚的江水,出了神,半个时辰没移动半步!
任细雨飘飞,任江风凛冽。
他身后两员亲军将士,徐达、冯国用,也如他一般,在雨中伫立。
“对面,是太平路。”
朱元璋终于发声了。
冯国用说:“太平路往东北六十里,是金陵城。”
徐达说:“我们这里到太平路,只有六七里。”
朱元璋笑道:“六七里路,我这马儿眨眼间就可以跑完了。”
他举起马鞭指着前面的江水,说:“可是,这六七里是水路!我这马儿过不去!我们一艘船都没有,一艘小小的渔船都没有!”
——怎么会呢?战船没有可以理解,怎么连一艘渔船都没有?都给南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强行收缴而去了!“片帆不留贼寇”他和陈野先、康茂才撤离江北时下达的命令落实得相当彻底。
冯国用说:“现在赶工制造,来得及么?”
“来不及啊!我们和州兵三万多人,守着一个和州粮仓,快要吃完了。”朱元璋叹息道。
徐达说:“当年,宋朝曹彬下江南,元伯颜取临安,造船可花了不少时间!我们三万将士,自家造船,至少要一千多只!我之前去了解过,和州的船工甚少,即便征集起来,也不过三五十人,即使日夜赶工,造一艘船可要好几天,要打造一千多只战船,谈何容易!”
朱元璋说:“得想办法。”
“抢!”冯国用用牙齿挤出一个字。
抢谁的?
元军的?
可是,元军的战船都在大江南岸!
要抢他们的船,就得先渡江,既已渡江,何需抢船?

“有船还不行呢!”朱元璋说,“得有水兵。我们的兵都是旱鸭子。天德,你我都是濠州农夫,虽然在濠水边长大,何曾见过这阵势——”
他又用马鞭指着茫茫江水,说:“如今,下了好些天雨,江水涨了不少,江面更宽广了。我看见都觉得害怕。我们的士兵必须经过训练,才能成为水师,与胡虏战斗。”

正在此时,一匹快马在雨幕中疾驰而来,马上李士元高叫:“朱元帅!军府来客人了,郭帅和张帅让我通知你,回营见客人!”
四十岁出头的李士元——日后改名为李善长,是朱元璋的首席幕僚,他所说的客人,正是巢湖水寨的万户长廖永安和小兵俞通海。
“什么客人?”朱元璋问。
“巢湖水寨的。”李士元答。
“哪里来的?”朱元璋双眼闪光。
李士元又重复了一次。
“好!好!好!天赐我良机!”朱元璋喜悦的表情无法压抑,他把斗笠一甩,任雨水浇淋自己的头发,他对徐达和冯国用说,“这次,我们可以飞渡大江了!”
说罢,打马往和州军府奔去。
“之前,他们曾经来过,当时,我军正对付鸡笼山的韩把头山寨,无暇搭理他们。这次,他们再来,估计一定有事相求。这可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绝好机会,一定得把握好它。如果我们能够得到巢湖水寨的帮忙,何愁渡江之事!”他一边跑,一边对追上来的冯国用、徐达说道。
冯国用、徐达听了也微微笑:天意!

和州军府议事厅里,都元帅郭天叙、右帅张天佑正和客人聊得欢。忽见左帅朱元璋进来,郭帅站起来,嚷道:“来来来,这是我们的朱元帅!”他把给朱元璋介绍给客人。
朱元璋和客人互相行礼,元璋打量着眼前这位来自巢湖水寨的万户长廖永安,近三十岁模样,身材高大矫健自不待言,只是眉宇间那股英气,已经让人感受到此人必为勇士猛将,心中一种异样的感觉顿时萌生:若能为我所用,该多好!
郭帅把客人的书信递给朱元璋,一边说:“廖万户长此来,还带着许多的礼物,真是客气!”
这时,朱元璋才注意到议事厅里真的摆了几大箩筐——都是巢湖水寨的见面礼物!

朱元璋虽然出身低微,幼年没读过什么书,可是,自从云游淮右诸地再回来呆在皇觉寺后,也念了好几年佛经,多多少少认得几个字儿,参军后,居然撩起他内心那股好学劲,把“朱重八”那小名去掉,给自己另外起了一个官名:朱元璋,字国瑞。利用军旅之余,他还跟军中的幕僚学习读书写文章。李善长、冯国用进入他的幕僚班底后,朱元璋犹如变了另外一个人,绝顶聪明加上学习勤奋,不仅会读许多经典书籍,还会写许多文章。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长河里,他可以算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开国皇帝了,除了他,还真找不到哪个能与他拼一下的。那些刘秀、曹丕、司马炎、李世民、赵匡胤等人最差也接受过系统的贵族教育,唯独朱元璋,几乎没上过学,却为后世留下了好几部御笔文集,一些诗歌和文章写得有文有路,甚至脍炙人口,丝毫不比上述那几个开国之君差劲。

他接过郭帅递过来的信函,仔细看罢,对廖永安说:“我们两家若能联手对付胡虏,当然是件好事。廖万户长、俞壮士,你们辛苦了!先用餐,吃饱肚子,我们再聊!”
郭帅听了,便吩咐手下安排用餐,招待廖永安、俞通海。
等到饭菜上来时,廖永安、俞通海二人一肚子不高兴!
为什么?
这是人吃的饭菜么?没有米饭,也没有肉,有的只是些烙饼、压面条、菜干和豆腐干!
可是,看看对面的郭帅、张帅和朱帅,以及其他一众和州将佐,聚在厅里吃得正欢!
廖永安和俞通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想:和州兵的伙食怎么如此差劲!可是,他们的大帅都是吃这个!
朱元璋看在眼里,笑着说:“廖万户长,我们和州兵让你们笑话了!实不相瞒,我们这里快没吃的了!李扒头寨主在这时邀请我们一起对付元军,我们开心还来不及呢!”
二人腼腆地傻笑了,也吃了起来。
朱元璋又说:“廖万户长,你我两军联手,正可以解决我们和州兵闹粮荒这个问题啊!”
廖永安说:“朱帅,实不相瞒,我们也遇上难题了。”
俞通海,毕竟第二次到和州,与和州将士也混脸熟了,他也说了句:“双方合作,就是为了解决彼此的难题。”

郭帅笑道:“可是,我们和州兵是龙凤军,你们巢湖水寨,跟着蕲州王,如果和我们合兵,寨里面没意见么?”
郭天叙用“蕲州王”称呼巢湖水寨的皇帝徐寿辉,让巢湖军士听起来特别刺耳,身为使者,廖永安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说了句:“双方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能不能从好的方面考虑问题?”
郭帅呵呵一笑,说:“廖万户长,我的意思是,如何合作?是你们水寨归于我们和州兵,还是双方各自为政?”
“这一层……”廖永安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听郭天叙的意思是,巢湖水寨与和州兵合作,是要巢湖水寨归附和州兵团!
张帅说:“廖万户长,我方意思很简单,要么,你们过来我们和州,归顺我们龙凤军。要么你们巢湖水寨和我们一起攻灭了蛮子海牙,分了战利品,然后两清,各自为政,各不相关。如此,既不会让你们寨主面对上头时无法交差,也不会让你们吃亏。”
廖永安回应:“这个我做不了主,先回报我们寨主,再定夺,如何?”
朱元璋听了,不做声,他看着对方,心想:我的意思是要巢湖水寨归顺我方,如此,才有战船渡江作战。

用餐结束,会客也结束了。
客人走后,朱元璋对郭帅、张帅说:“他们怎么会归顺我和州兵呢?他们是在利用我们帮助他们突围罢了!”
二帅点头认同,郭帅说:“我们此刻缺粮,也很困难啊。如果他们真的过来,我们到哪里找那么多粮食给他们吃啊?”
“渡江!江南花花世界,到处是粮食钱财!”朱元璋说。
张天佑问:“如何渡江?我们连一艘船都没有。如今每天都在下雨,大江洪水滔天,没有船只,我们一兵一卒都过不了对岸!”
“巢湖水寨有!”朱元璋说,“这就是我军要和他们合作的原因!”
他又说:“不!不是合作,而是让他们归附于我们,成为我们和州兵的一部分。”
“也就是叫他们归降!”郭帅呵呵一笑。
“可是,他们会投降我们么?”张天佑问。

“会的。”朱元璋没有说出口,但是心里想着下一句话:只要他再动手,李扒头必定就范。
这个再动手的“他”是谁?
左君弼!
回到家里,朱元璋写了一封信,叫来一名亲兵,低语数句,那亲兵匆匆而去,消失在雨幕之中。
亲兵在和州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群人,他们都是“妖教”信徒,他对他们说:“朱元帅,要你们带书信给‘老左’,速去速回!”
这个“老左”,就是左君弼。
他,乃朱元璋潜龙时代的结义兄弟!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飞翔明2018曰:
鉴于一些朋友对我使用俞本《纪事录》作为重要史料颇有意见,特别写了以下几句——

对俞本《纪事录》的看法
俞本《纪事录》载:
洪武六年(1373年),庐州老左与上有布衣之交,兵兴之初,有誓:“彼此有难,当往相救。”老左自汴梁被擒,上授以汀州指挥,获民间金银窖,与同僚分,不均,遂实封进上前,被提至京。上谓太师善长曰:“老左昔与朕有誓,此事云何?”善长曰:“守信,则法不行矣。”遂斩之。
同书,还载:
壬辰年(即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老左起兵多宝寺,称“多宝家”。
同书,又载:
癸卯年(即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三月,徐达领大军攻庐州,老左坚守,不克。
这是朱元璋与左君弼结白衣之交的明证!

可是,众多的专家学者并不看重俞本的记载,他们纷纷指摘此书为伪书,不足以佐证明初之史事。不过,与此相反,他们却津津乐道《草木子》、《庚申外史》和《南村辍耕录》,甚至《至正直记》、《北巡私记》这几部书,以为书中字字珠玑,奉之若神明!偏偏俞本的《纪事录》无法得到应有的待遇,甚至还用另一个名字《明兴野记》称呼它,视若狗屎!
何解?
窃以为,至少有三个原因,导致俞本的《纪事录》成了野史妄言。
其一,俞本此人,究竟何人也?除了《纪事录》中有他本人的几句自述之外,目前世界汉文资料里找不到有关他的任何资料!会不会,是某些文人,伪托所制呢?
其二,《纪事录》所记述的史事,甚至日期,都与相关的史料,严重不符!比如,常遇春暴卒于洪武二年七月,俞本却把此事记录在洪武四年十二月。!
其三,《纪事录》的行文言语相当粗糙,甚至语句不通顺者,比比皆是。作者,出于个人的喜好,往往对历史人物横加污蔑或者夸张饰非。这可是为史者不齿之举!
故此,此书不仅是伪书,而且,毫无史料价值!

俞本是不是实有其人,孤证也许难以令人信服。
不过,明末钱谦益的《国初群雄事略》里,就屡有引用《纪事录》的史料,这就说明,至少,钱谦益有看到这部书。故此,《纪事录》的作者俞本是不是实有其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明人所作之书!
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此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它总比清人笔记里记录的明初事迹要来得真实些吧!那么,何伪书之有哉!
俞本,自称为骑士,从做朱元璋亲兵起家,到作为西北守兵,一直镇守在西北地区,他对明朝兴起的事件,有所见闻,某些历史事件甚至亲身经历,这些记录,都是其他的史料所不能提供的。比如,宋濂的确写了《平汉赋》,可是,他本人并没有亲临鄱阳湖战场,他提供的史料如何能与俞本的日记式的记录详细呢?另外,他作为临洮指挥使韦正的骑士,亲眼所见韦正的大破蕃兵于洮河的详情,其他的史书,即便是《明太祖实录》又如何有这么细致的描写呢?俞本甚至可以写出邓愈吃饭前都得先尝糟饼的场景与原因,不是亲眼所见,亲身所历,如何伪造得了?放着当事人,目击者的第一手资料不用,不相信,却相信一些根本只看官方文件,或者道听途说,就以《辍耕录》、《外史》之名流传后世,是不是不明智呢?
至于《纪事录》文辞粗糙,这更容易理解。俞本是什么人?有没有受过良好的系统的教育?他的文笔如何比得上陶宗仪、权衡、叶子奇他们呢?作为一个老兵,在垂暮之年,能够凭着依稀的记忆,写出一部明朝建立之亲历记,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其实,当《纪事录》摆着我们面前时,我们不仅不能指斥它是伪书,反而要为这个老兵深怀敬意!他的笔触虽然拙劣,却更显真实!就是因为他文才难以应付他的理想,所以《纪事录》才错误百出(特别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日期);就是因为他多年镇守西北边疆,所以,对于朝廷,对于京师那边的事件,才不能事事相符!
故此,俞本《纪事录》为伪书之说,不堪一击!
当然,我们看到《纪事录》的史料价值的同时,还要分辨出它的真伪!这个真伪,不一定是俞本故意所为,也许他了解到的情况,或者他认定的事情就是如此。当然,俞本也有污蔑,或者贬低某些历史人物的记录。不过,你敢说《明太祖实录》、《明史》就没有歪曲事实么?作为一个老兵,一个低级士兵,他的见识,他的眼界,他的文笔,他的所为,他为我们留下这部《纪事录》,我们还能责怪他什么呢?
比如,阁下,能把你所经历的四十七年,写出一个有关国家的回忆录出来么?即便能,也许错误、偏见和文辞,比俞本更糟糕!
此文,献给那些不公正对待俞本《纪事录》的明史爱好者:
《纪事录》的错误,不一定多于《庚申外史》!
《纪事录》的记载,必有其独到、优胜之处,我们得认真而细致地使用它。
楼主:飞翔明2018  时间:2021-03-31 17:45:28
飞翔明2018曰:
有朋友问,叶升在明初没什么名气,用得着写那么多么?
回答,叶升同时关涉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能不重要么?

楼主:飞翔明2018

字数:134533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7-18 05:46:49

更新时间:2021-03-31 17:45:28

评论数:51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