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拾珠记(转载)

拾珠记(转载)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小时候看《玛戈王后》,美丽的玛格丽特将脖子上的饰物摘下戴在了将被砍头的情人身上,流泪告之,这是她母亲小时候戴在她身上的,"我想她那时是爱我的"。这个处处算计利用女儿的冷酷母亲也曾爱过她哦。将曾经的爱随身携带。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竭尽全力也无法左右人心,爱我或不爱我,喜欢或讨厌我,仰视或鄙视我。往往付出所有,遍体鳞伤,一无所获。然而,你可以抓住风么?抓不住,就随它去吧,何必烦恼?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常读金刚经,让你少走弯路!

闲谈古今

我们在寺院看到的佛像,真的就是佛菩萨吗?难道佛菩萨就只是一尊雕像?
可如果不是,为何还会有很多人去朝拜?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先去了解佛,佛到底存不存在,是不是真的住在西方!
要想了解佛,就要通过佛经去分析,在金刚经中,有一段话: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句话大概意思就是佛在对众生说,仅凭看到的或听到的是见不到如来的! 也就是说每天拜佛,并不是佛的本意,而是众生迷了,太执着于外相了。
金刚经又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也是在告诫众生,不要去执着虚妄的相,若要见如来,只能去除一切相,也包括每天拜的佛像。

金刚经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也不是在告诉我们,要去烧香拜佛,相反佛是在告诉众生,心里不要总是装着自己和他人以及众生和佛,要去除分别心,只有修一切善法才行,佛与众生都是没有分别的,你若悟了,你就是佛,佛若迷了,佛也是人。

如果你有拜佛烧香的时间,不如去帮助一些遇到困难的普通人,那才是修行,被你帮助的人,就是佛,你每天拜的,只是一个雕像而已!

金刚经这两句话,说得最妙: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这两句可以放在一起分析,佛是在告诫众生,就连佛法都不是佛法,况且连佛法都要舍弃才行,你又何必去执着一尊佛像。就算是一尊活佛,也不应该去执着!

诸如此句佛经中数不胜数,这是在告诉世人,学佛是要向内求的,不观自己的心,拜再多菩萨,念再多的阿弥陀佛也是无用的!
就在前几日,有位修行的和尚对我说:不念经不拜佛,是成不了佛的!我回他:在佛香和佛像还没有之前,难道没有人成了佛?在几千年前,寺院、佛法、文字都不曾有时,难道没有佛?照他这样说,连未来的弥勒佛也都没有了?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我也知道这样的争辩毫无意义,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本就没有对错之分。
我只是希望,更多人,要自己去学习佛法,自己去悟其中的道理,学习佛法,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依经不依论才行。
也就是说,看到这篇文章,或是哪位高僧给你讲的法,都不是佛的意思,我们不要被他人的言论影响到,一定要自己去看最初的佛经。
其实佛经里说的,都不一定就是佛的本意,就连佛经都是后人记载又翻译的,最初佛说的只是道理,就想一位老师教导学生一样,只是后来的人加了太多自己的主观思想,并渐渐行成了宗教化的佛教。我们今天看到的,已经不是最初的佛教了!

试想如果你念阿弥陀佛就能去西天极乐世界,那些通过苦修成佛的人,该情何以堪?显然成佛不是件容易的事,阿弥陀佛也不过是后人翻译过来的文字而已,没有这几个字以前,难道就没有西方极乐世界吗?那些与我们语言不同的其他人,是不是也要先学了汉语,在去念阿弥陀佛呢?就算是我们自己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民族也会有很大差异,如果真要念阿弥陀佛,那最好也要先学了粤语,因为在唐朝时期,粤语才是最接近现在的普通话。
由此可以看出,念什么佛号佛经,都是一种形式而已,只要你心中有善,天天数羊与念阿弥陀佛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还在每天烧香拜佛念经,甚至于求佛保佑自己的人。不如时常保持一颗慈悲心、清净心、平常心,少生妄念,多行善事,常观己心,莫向外求!
佛就在自己心中,人人都是一尊佛,与其拜佛不如拜人助人,孝顺父母!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我以执念深重来此,然时时心苦,世界人心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亦如此,唯变不变。我的执念终究给自己添了一身伤痕。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若是不与变字和解,接纳变字,只会徒增烦忧,时时不得自在矣。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动态
实用心理学
3小时前
心理自媒体
关注
亲爱的,无论你现在生命中的痛苦和烦恼是什么,都是因为你“太在乎”。放松下来,找到自己的中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自己的知识、见解拉高一点,多和有智慧、有人生阅历的人聊天,带着一颗敞开的心,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洞见。当然,这一切都是要经过一番痛定思痛之后,你才会愿意把责怪外在的人、事、物的习惯改掉,开始看看你对自己的困境、烦恼、痛苦“贡献”了什么。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忍辱,没有勇气面对斗争的忍辱是真正的忍辱么?勇敢过了,斗争胜利了,再面对类似境遇才有资格谈忍辱。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小男孩不厌其烦地于海边将一条条鱼拾起扔进大海,因为每一条小鱼都很在乎。天道无情,而人慈悲有情。然无情者因无情而不老,拥有绝对力量。有情者损耗能量与万物牵扯纠葛,爱恨贪瞋~然亦因有情由己推人,而生怜悯慈悲,此念甚为贵重。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都说在外头当领导的不要将领导的派头带到朋友家人那里,这话很有智慧,上讲台大谈无情天道,下了讲台就该是个平凡的有情人。不是么?明星亦不过是平凡人,更何况确乎是爹生娘养的肉体凡胎。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灵魂高处
文 | 夏沫
如果你能够,
不记过去,
充实现在,
看好未来时,
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
如果你明白,
失败不会击倒你,
成功不会迷失你,
平淡不会埋没你,
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当你能够包容生活的不愉快,
感恩生活所带给自己的一切。
能够专注于自身的责任而不是利益时,
你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 。
如果你能,
以包容之心往后看,
以憧憬之心往前看,
以同情之心往下看,
以感恩之心往上看,
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

一个人高贵的灵魂不是在于自认清高,
而是在于为人处世能做得到干净利落。
年轻时看远,
中年时看透,
老年时看淡。
看远才能一展雄风。
不能只见到脚跟前,
而看不见山外之山。
看透能知社会复杂,
看透能知人心难测,
看透能知见利忘义。
看淡能知山高水长,
看淡能知淡泊名利,
看淡能知平和宁静。

越是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
越肤浅单薄的人,越浮躁不安。
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坚强,
不是没有泪水,
而是脸上挂着泪水依然需要奔跑。
不要否定自己的能力,
也许你只是还没发现自己很优秀。
人最先衰老的不是外貌,
而是那份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

外貌是父母给的改变不了,
但是可以提升一个人气质。
你达不到自己的理想高度,
但是你可以努力提升水平。
失败的人,往往给人是一种厌恶感,
成功的人,往往给人一种和蔼可亲。
微笑是能代替一切言语的表情,
比礼貌更亲切。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尽全力去做,不执于结果。这个道理是多么易言难行。许多全力是因对结果的期许而迸发的。然而,对未来有了期许,便产生了患得患失的恐怖,此种恐怖终成挂礙横亘于心头。故随缘自在。世间究有愿力不达之事,承认自己无力、不完美,竟是件令人放松的事。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我们互相陪伴,一起孤独终老吧。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天啊,我这样的直肠子,宫斗剧里能活几集??!!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急不得急不得,慢慢走,都是人生风光。历此事后,我的心境会更平稳坦然。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曾国藩说: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王阳明说: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悌,为臣而傲必不能忠。所以,人若自大傲慢,即使有些美德与成绩,也会因此丧失。杯中水满,一晃动,水便溢出;心存傲慢,必专横,难容他人。傲慢,是心的泛滥,将危机四起。慎!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投胎不堕其灵,煎熬不摧其智,苦难不灭其志,欲望不迷其心,生死不亡其勇,涅磐不忘其爱。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中往事已矣,中秋将至。五仁月饼太难吃,豆沙蛋黄还不错。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宇宙最后一本书》~我于此书中触摸到了神的心跳。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国外著名心理学家:这8个迹象,表明你正在养育一个自卑的孩子



游戏最全攻略

12小时前

关注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婴儿小而无助,完全依赖成年人,他们意识到父母更强大的力量,以及试图挑战这种力量的绝望。

所以自卑感从孩子一出生就伴随着他们。



在今天,儿童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实导致这些问题的源头往往是由于孩子的过度自卑导致的。

所以,父母首先必须能够识别孩子自卑感的体征和症状,这一点至关重要。

如果不及时发现,那这种自卑将伴随他的一生,使他社交焦虑、无法找到自我价值......甚至可以让孩子陷入绝望的深渊,引发自杀念头。



心理学家肖恩库珀花了5年研究心理学的每一个领域,以找出克服自卑和社交焦虑的方法。

他总结出了孩子过度自卑的8个表现,提醒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01 过度敏感

害怕嘈杂拥挤的环境

对别人的无意之举感到失落

过于活泼多动,注意力无法集中



当孩子感到自卑时,任何微小的批评都会让他陷入抑郁的恶性循环中,任何轻微的拒绝或排斥的迹象都会让他感到非常痛苦。

库珀的建议

父母们总是说“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不会改变你的生活。”,但这样的建议是没有用的。

我们要帮孩子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当他们的判断力变得更强时,你就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判断了。

这样孩子就会知道生活中什么对他来说是重要的,他不会根据周围的人而不断改变或改变自己。

02 总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作比较

他的(某项长处)比我好,我不如他

不敢尝试新鲜事物总怕会不如别人



当我们和别人比较时,不是产生优越感就是自卑感,而有自卑情结的孩子往往是在比较中得不到优越感的。

因为他们总在专注于别人的“最佳品质”,但这些“最佳品质”往往是别人付出了更多的练习时间,或者是从小就有很大的自然天赋。

库珀的建议

告诉孩子们不要忽略别人成功之前付出的努力,也不要总关注其他人最优秀的地方。

如果孩子能满足于做最好的自己,这将大大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

03 顺从行为

不敢与人发生眼神交流

安静胆怯地说话

做事没底气



在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社会等级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你内心的行为和感受通常取决于你对自己社会地位或地位的看法。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被人瞧不起,地位低下,那么他就会开始表现得顺从。

库珀的建议

家长应该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做一件事情的主导者。

非必要的时候不要干预孩子,他们正是需要不断地面对失败,才能找回面对生活的勇气。

04 追求完美

因为一个地方没做好而大发脾气

总设定过高目标



自卑的孩子总为自己设定完美到无法达到的目标,因为他们太过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与评价。

当他们过度追求完美但却没有达到目标时,孩子往往会极度沮丧、丧失自尊、承受巨大压力而崩溃,对自己的认知失调。

库珀的建议

适当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带他们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千万不要责怪孩子无理取闹。

让孩子学会自我同情,明白享受过程比追求结果更加重要和快乐。

05 拖延行为

像上面说的,过度自卑的孩子会不断追求完美,但在追求过程中他通常会体验到自己无法完成目标,于是就导致了孩子的拖延行为。



他们的心思非常敏感,因为害怕失败,所以不断推迟事情的进程,以至于孩子最终什么也没尝试过,什么目标都没完成。

库珀的建议

既然孩子总是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那么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为孩子“正念”,设置一些并不需要做出评判的“限时活动”

一天跑十分钟步、练两页字、读30分钟书...

06 社交媒体焦虑症

他总是过的比我好

当孩子从各种社交媒体看到别人分享快乐生活时,他们会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糟糕、无聊透顶。



但孩子们不知道,大家都想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糟糕的一面已经被他们隐藏了。

库珀的建议

少让你的孩子接触社交媒体,帮助孩子重新塑造自尊心。

让孩子下意识关注自己生活的美好瞬间,以写日记或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

07 对他人评头论足

怀疑别人

不信任

喜欢挑毛病



过度自卑的孩子总喜欢挑别人的不是,其实这是他们自己的一种“保护机制”,这是他们暂时安慰自己得到优越感的方法。

他们通过批判别人来掩饰自己的过错,“保护”自己免受别人的伤害。

库珀的建议

家长宽容面对,当每次孩子在你身边指出别人的缺点时,我们可以选择反问来让孩子客观评价讨论的对象。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如何感恩,用包容的态度接纳他人。

08 试图掩饰自身缺点

比如一个孩子感觉自己很胖,她从来不会穿短裙,而是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袖和长裤,他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身材在别人的眼里显得不那么臃肿。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缺点,自卑的孩子会特别关注自己的缺点,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和心思去掩饰。

他们试图控制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方法,避免别人对自己缺点的评价。

但往往这种掩饰,会让自卑升级,它通常只会让你从紧张中感到更多压力。

库珀的建议

让孩子在自我评价时自己指出自己的缺点,这是迈出接受自己的第一步。

告诉孩子他的缺点并不是降低了做所有事情的能力。

不会游泳对学好数学并没有影响。

向孩子承认自己的缺点,让他感受到你的勇气。

告诉他们缺点不一定伴随终身,我们还有机会改变。

结束语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虽然我们在养育他们时尽心尽力,但还是不能完全左右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生活,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告诉孩子,你不是低人一等,你不是优等生,你只是你自己,你的价值来自于你的独特性。

只有心态向上的孩子,才会拥有一个快乐完整的人生!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远离一个经常指责你的人

老闫说事
百家号10-26 20:22
关注

一个经常指责他人的人,内心有多可怕,他什么都是对的,什么错误都是你的,因为你的存在,他不高兴,郁闷,经常生气,这种人的内心有多阴暗可怕。


仿佛你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事实上,他和你之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只不过,他满身的负能量需要一个倾倒工具罢了,很不幸,你成为了这样的一个工具。


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领导对下属,朋友对朋友之间,同事对同事之间,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一种人。


也不见得他们生气时就指责人,不生气时,甚至高兴时,也会指责一两句,否则就会不舒服,这种习惯性指责时,他是高高在上的,有一种权威的威风感觉,被指责的人,在他心里认为是低低在下的,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事实上,这是一种病态的人格,他们不懂得平等尊重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他们父母就是这样指责他们的,可是他们还太小,不懂得大人也会犯错,大人无端的指责,他们也会认为是对的。


久而久之,他们郁积的怨气愤怒痛苦,也让他们学会了指责别人,因为只要开始指责别人时,内心就会升腾起一种快乐感,而这种快乐的感觉正是负能量的倾泄的快感。


那么,怎么与这种人相处呢?最好的办法是离开远离,否则,你会被他们指责的体无完肤,完全沦为他们倾倒垃圾的桶。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与他们长期的共处,那怎么办?


第一种方法:

1. 区分 这是他说的我错了,并不是我真的错了

2. 认可 告诉他,亲爱的,你真棒,你真聪明

这种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指责一方带来的矛盾,指责者被肯定认可后,他会更有成就感。如果你不想失去爱人,不想得罪领导,那么就采用这种办法吧。


可是哪天,你心里也不爽了,他还是那么的指责,那么你就采用下面一种方法:区分+否定

我没有错,是你错了,不要无端指责我。


指责者最大的问题是童年受过的阴影,当然,我们没有义务承担他们负能倾泻工具。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快乐的权利,谁愿意整天面对指责自己的人呢?当我们不得不面对时,就要灵活应对,既要巧妙斗争,又要保护自己,当然了,这个是需要耗费精力的。


这样的人,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策略,重点是要让自己掌握主动权,他可能是就事论事,你可以用其它方式来化解,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你开动脑筋,这世上有很多资源可以为你所用,不要像“傻白甜”一样任人摆布。


但是,最好的方法是能避开就避开,也不要过多的计较,要知道过自己清闲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楼主:海阁眺月

字数:26187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8-01-27 00:58:12

更新时间:2021-03-19 04:40:43

评论数:139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