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莲蓬鬼话 >  修行笔记

修行笔记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修学佛道,要用不生不灭的清净心, 否则容易着相,容易着魔 。无论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皆是异相,非菩提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很有修行 。要令心无所住,色即是空,照见五蕴皆空,才得解脱。 面对任何境界 不执着,才不会被迷惑,要一念放下 。念佛也是一样 ,要除妄心,除贪心, 才不至于着魔。于定中见任何境界,都不能有一念贪著的心, 要如如不动 ,要明白 ,此皆是幻。放下,不动心 ,不动一念执着, 万万着不得 。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修学佛道的人,生命的终极目标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人生无常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走 。人人都愿意谈生, 不愿意谈死。人人喜欢生,讨厌死,执着这个五蕴身,我的房子 ,我的车子, 我的妻子 ,我的儿子 ……整日忙的不可开交。 殊不知富贵功名,犹如水泡,皆如梦幻。万般带不走, 只有福报,业,智慧带得走 。我们只有了解死亡, 才能不畏惧 ,在无常到来的时候,不至于束手无策,惊惶失措。 人生短暂 ,谁都难免一死。死后我们的灵魂要去哪里?应当在生时,就有所准备。 若输了,继续六道轮回 ,赢了,极乐世界莲华化生。 要看透这个四大假合的色身,学会放下。若果我们对生命的执着越深,面对死亡的时候痛苦就越深。栈恋不舍,就是痛苦的根源。
人死亡只是肉体死亡,神识是不灭的。神识就是人们常说的灵魂。 物理学的第一法则就是能量不灭。能量会转化 ,没有真正的死亡 ,只有心的影像改变而已 。死如出狱,死如再生,死如乔迁 ,死如更衣,死如新陈代谢 。
所有的时间,空间都是缘起 ,没有开始 ,没有结束。 缘起性空, 因非因,缘非缘,果非果,本质是空 。生死关最为要紧的就是,一念清净心就往生到佛国, 一念贪心 ,放不下就轮回六道,随业力流转。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冥冥中都有定数。 修行人要知足常乐,安住现状 ,遇事冷静, 慢慢的福报就来了 。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美只是一层皮,皮下我们看不透 。我们的色身,从上到下,九孔常流不净物,这个色身是虚妄不实的, 会败坏,不可得。人死以后,身体腐烂 ,所有的人都不存在 ,所有的美都不存在。我到底在哪里 ?其实四大本空,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我 ,自己要清醒的认识自己。 冷静一下, 所谓的名利财富, 其实都不是自己的, 你到底在追求什么? 生命的意义只有一件事 ,就是提早觉悟。 在这个无常的世间,背叛是正常的,生存本身就很残酷。任何一物碎为微尘, 就能见到一切 相不可得 ,只是元素而已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了解死亡是大自然的法则 ,无须恐惧。了悟一切法无我,就没有烦恼 ,没有主观的意识形态 ,无争,无贪嗔痴 。我们这个色身迟早四大分离, 变成骨灰,本就无我 。不识本心,难以入道;不见一物,名为见道。真修行人,无所行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的正念,若只诵经念佛,而不在心性上下功夫,一点小事就百般计较,不在内心下功夫 ,整天造口业,不是真修行 。和合无争,才是极乐世界。口舌之争, 赢了别人,输了因果。我们每个人都是业力的囚犯, 应当互相体谅 ,互相包容 ,互相尊重。 遇到逆境,挫折,要接受现实,逆来顺受,不抗拒 ,才是佛法 。
修行人要善良 ,但是善良也要有智慧。与众生不要结恶缘,遇到恶人,恶环境,应当远离 ,保持距离 ,以策安全。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有朋友私信称我为“大师”,这可是吓了我一大跳哇。楼主愚人,哪里是大师?连小师都不是,只是一个小徒弟,罪恶生死凡夫一个。真正的大师是不显山不露水的,都是深藏不露的,哪有我这样半桶水荡啊荡的大师呀?您见笑了。
非常时期,愚人不顾阻拦,硬是凭一腔热血在天涯开了三个帖子,尽说了些自己想说的话,不管不顾的,昨天我就已经被警告了,估计这三个帖子随时就写不成了。今天感觉更清晰了,头已经在打旋旋了,想吐,吃不下东西,打坐时干扰很大,真的可能随时就写不成了。先在这里和朋友们道个别,望珍重。
希望有缘看到帖子的人,看懂了的人,珍惜剩下的时光,好好修行,好好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了生脱死,出离轮回,离苦得乐。阿弥陀佛!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我”字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只有放下我执,法执,才能入佛知见。万法皆是败坏之相,没有实在性,是假相,此乃宇宙的真相。无所住时,处处是真我,真我就是法身,就是绝对的般若智慧。修行要修定,心无定,就散乱,心有定,就三昧。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成,只听经闻法,通晓佛理,只是坯,没有经过火烧,不能成材,雨一淋就坏了。要吃尽苦头,才能改习气,改脾气。遇到任何境界,心有定,歇即是菩提,一下子放下来,万法回归当下,不论顺境逆境,心如如不动,屹立不摇,不悲不喜。只有经过风吹雨淋而不倒的,才能称之为树,修行定力也是如此。修行必须解行并进,只有解,不能得道。
修行不要虚伪,不要装模作样,直心就是道场。要随时观照自己的心,稍微一错了念头,立刻就能觉悟,赶快忏悔,让恶念转化,心保持清净。修行是真枪实弹的东西,哪能造假呢?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做人的起点就是要真诚,更何况修行呢?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人生一场梦,人死梦一场;
梦里身荣贵,梦醒在穷乡;
朝朝是做梦,不觉梦黄粱;
梦中若不觉,枉做梦一场。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修行人时时刻刻要迴光返照 ,不要向外驰求 ,在外边是找不到的 ,在自性里,应有尽有 ,一概俱全。 人的眼睛就是光明的镜子, 有时向外照, 有时向内照 。应作为反光镜子, 照照自己 ,不要做摄像机 ,只照别人, 不能照自己 。修行人要能够迴光返照, 能够迴光返照的话 ,总有一天能修成功 ,如果不能迴光返照, 说句真话, 只是徒然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了,空过了 。
千万莫发脾气, 如果实在忍受不了, 就跪在佛前 ,多串习,渐渐地就能忍到了。同参道友之间更是如此 ,我们可以比智慧,比修行, 不要比烦恼。 没有烦恼, 不发脾气, 这是修道人的本分 ,刚迈出第一步而已 。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学佛要有分享的心,无我的心,这样子才会快乐!内心起了烦恼,应当立刻觉悟, 马上放下 。若不放下,就辛苦,就痛苦。 修行人要做到四少:眼中事少,嘴巴话少,肚中食少,睡觉宜少。记住四少,生死可了 。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人的毒心是由身口意三业造成的。因为没有慈悲心、喜舍心,所以一生比一生堕落;广造恶业,集少成多,所以身体的毒,一天比一天深。这种毒无药可治,久而久之,就变成蚖蛇、蜈蚣、蝎子等。这些动物有的口有毒,有的尾有毒,有的腿有毒,有的身有毒;总之,这种毒轻者令人昏迷,重者令人命丧,十分可怕!
人要有慈悲心,对人对事,要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一切替人着想,不能用毒辣手段来压迫人。学佛法的人,不可拨无因果;要对因果报应之事,特别注意!假如有人对我无理地攻击,或用言论来毁谤我,或用行动来迫害我;要处之泰然,不可还击,应以慈悲心来感化他们。所谓“以德报怨”,令他回心转意,知道忏悔。
遇事要观空,忍!忍!忍!自然化干戈为玉帛,雨过天青,风平浪静。否则,定力不够、涵养不足,轻者相骂,重者相打,结果两败俱伤。
一般人都有好高骛远的思想,什么奇啦!妙啦!在这种境界上用功夫──这是错误的思想。我们应该在慈悲喜舍上用功夫。怎样用功夫?首先要在不争、不求、不贪、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上用功夫。“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可造天堂,心可造地狱,十法界不出一念心。由此可知,心念一动,业影随之。若能把心性明白,就什么脾气也没有了。一切争呀,贪呀,求呀,统统没有了。这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在、真正的解脱,才明白做人的真正意义。
佛性,是人人本有、个个具足的。可是我们把佛性舍弃,舍近求远到外边去攀缘,找些没有用处的东西,却把它当做无价宝贝,真的很可怜。修行要认真下功夫,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有人说:“世界一切山河大地、房廊屋舍,乃至荆棘毒草及土木沙石,都是由心所造。”既然我们知道一切由心所造,那么为什么不把心中的垃圾扫干净,庄严我们自己的极乐世界呢?西方极乐世界,是由于阿弥陀佛往昔为众生着想,离苦得乐,勤修六度万行,回向功德而成就的。我们也要造一个极乐世界,就是把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感情调伏了,令它不造反,不兴风作浪,这就是降伏其心;这时,我们的心不随着境界转,心里太平无事,什么痛苦的事也没有了。我们为什么有痛苦?就因为心里不平。若是没有诸苦、但受众乐,这就是人间的极乐世界。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男女欲望,最难断除,严守佛戒,不至堕落。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在家佛弟子因有众多恶因缘缠绕,而能持戒,乃难能可贵。修行是点滴的功夫,要恒常如是,身处尘劳,心恒清净。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二月初八,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三千多年前,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他坐享荣华富贵,不知人间疾苦。在出城巡游中,他在东门遇见老人,南门遇病人,西门看到死人,内心忧愁不已,深生厌离。一天太子出北门,见到天人化作的僧人,很惊奇,便下车作礼,向他请问出家利益。
比丘答言:“我见在家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皆是败坏不安之法。故舍亲族处于空闲。勤求方便得免斯苦。我所修习无漏圣道。行于正法调伏诸根。起大慈悲能施无畏。心行平等护念众生。不染世间永得解脱。是故名为出家之法。”(《方广大庄严经》)
比丘的出现,让对人生感到迷茫的太子,明白了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为了生脱死而修行,为度脱一切众生而修行。于是毅然舍家弃欲,出家修行。悉达多太子苦修六年,夜睹明星,终于在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号释迦牟尼佛。
根据《悲华经》记载,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众生,被他方圣人所舍弃,三世诸佛皆不愿在此秽土此时成佛。唯有释迦牟尼佛,当时示现为宝海梵志大臣,在宝藏佛前,发五百大愿,其中一愿,就是要在贤劫人寿百岁的五浊恶世,众生最苦难的时候,成就佛道,度化众生。
世尊在菩提树下悟道后,说法四十九年,度脱无量众生永离生死轮回之苦,圆成自性的佛道,永享常乐我净涅槃之乐。又恐末世众生自力难以了生脱死,于八万四千法门之中,特别宣说了净土法门,希望一切众生信愿念佛,当生仰仗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二月初八日,亦是斋日。今日佛门在家菩萨戒弟子受持八关斋戒。心行中庸名为斋,三业不犯名为戒。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修行要对自己的身,口,意负责。佛法走对路,如饮甘露;佛法走错路,如饮砒霜,因此不要盲修瞎练,善知识特别重要。如何判断其是否是善知识?其一:观察他是否有贪心。是否贪财?贪名?贪利?贪色?其二:善知识从不与人争论。看他是否有争心?其三:看他是否有贪求?讲话是否坦白,有无别的企图,言中是否有虚?其四:看他是否有自私心?其五:看他是否有自利心?
若其没有贪,争,求,自私,自利,妄语,则大可相信。若沾有这六毒中的一点点,哪怕他说他是活佛在世,也不要被他蛊惑。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一切的功德,都要从欢喜心来得到;如果我们做善事,只是为了图回报或者是为了面子,勉为其难而去做,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欢喜心去做,是没有功德的。我们双手辛辛苦苦做的功德,嘴巴一定要守好,不要造口业,把功德都花光光了。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做孝子,要体悟父母的心;
做佛子,要体悟佛陀的心。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人传天竺是西方    天竺支那在足傍
莫向泥途分净秽    休从火宅变炎凉
三千世界非吾土    万亿乾坤是故乡
去去莫悉途路远     不劳弹指变空王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要知道我们在这个世间轮回,就好像是牢狱里的囚犯,因此是早一天释放,就早一天得自由!也许人在牢狱里呆久了,真的会觉得牢狱里很好;给他自由,他反而还觉得不习惯。所以要改变一种心态,要随时准备着跟阿弥陀佛启程,随时做好准备。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修行应该默默无闻,不要声张,否则,说出去一分,功德就少一分。反之,隐秘一分,功德就放大十分。隐德就是最大的德,要积阴德,无论做什么善事,不要让别人知道。
楼主:紫月尤灵  时间:2020-04-14 16:09:28
人之所以怕死,是因为不知死后会去向哪里。死不是问题,因为能死的那个身体不是你,死后最终要到什么地方才是该重视的问题。被迫闭关一个多月,就会发现,独享清净真的是一门功夫。疫情纷纷,境风扬扬,作为修行人,外边的是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中悟到了什么。人终将一死,只是迟早的事情,死后是上升还是下堕?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楼主:紫月尤灵

字数:34413

帖子分类:莲蓬鬼话

发表时间:2020-02-23 01:41:38

更新时间:2020-04-14 16:09:28

评论数:2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