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聊聊我所知道的考古、文物,还有大师们的故事

聊聊我所知道的考古、文物,还有大师们的故事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李济选择的发掘地点是山西夏县西阴村。该地点是他和地质调查所(就是安特生的那个)袁福礼联合调查过之后,选定的地点。
从后来披露的一些文件看,他选择这个地点应该有他的考虑:
1、传说中山西南部是尧舜禹的活动范围,此地很可能找到古史中的相关遗址。
2、夏县是传说中夏王朝的王都中心。
3、山西的地方长官阎锡山当时的地方治安从全国来说是比较安定的,而且也给与了他们必要的协助。

从这一点看,李济的考古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通过考古发掘,为历史研究服务,构建中国可信的历史,这也是中国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的历史使命。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李济在西阴村的发掘,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国家主导的考古发掘,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当时同在清华的梁启超就给他在美国读考古学的公子梁思永(这位大师我们以后会详细说)去信,兴奋的提到李济的工作,勉励梁思永好好读书,中国考古学前途不可限量,望他早日读成归来,加入到这项工作中去。
这次发掘自1926年10月15日开始,直到当年12月初结束,持续时间约两个月。李济在中国第一次使用了探方的方法来进行考古挖掘。同时,注意每一出土物的层位关系,进行详实的记录。这些工作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安特生的仰韶发掘,而且也奠定了中国考古发掘最初的规范基准,这些都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西阴村是仰韶时代的遗存,主要出土物为仰韶时代的陶片、石器等,但其中最著名的发现是出土了半个蚕茧。这半个蚕茧至今仍然是考古界最有争议的文物之一,一部分人认为仰韶时代有机物不可能保存到现在,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李济是科学发掘出土的文物,应该可信。所以这至今也成了一个悬案。
李济将发掘出的文物带回清华,给全体师生做了一个展览。恐怕这就是现在清华大学博物馆的前身。
此时,李济已经从一个人类学家转变为中国第一个考古学家,而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悄然而至了。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这就是那半个蚕茧,图片来自网上。这真伪,我也无法判别。

西阴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被旅游开发。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1927年,随着北伐军的胜利,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明朗,南京政府取代北京的北洋政府走进中国的历史舞台中央基本已成定局。
这时蔡元培先生被南京政府任命,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他建立中央研究院并担任院长,下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所长傅斯年。
这位傅斯年,就是之前我们说到的顾颉刚室友,他本人也大大有名,是54运动的领导者,后来受胡适影响,反对“过急”运动,回到书斋,成为历史学家和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这次出任史语所所长,也是非常的胜任。
史语所下设考古组,主任的人选,傅斯年立刻就想到了李济。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往往学术研究是受社会发展各方面影响的,李济接受了傅斯年的邀请,自此,在国家主导下,中国考古迅速成长起来,开花结果,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自史语所开始的殷墟考古,至今已经九十多年,殷墟成为中国考古的圣地,中国考古的摇篮和黄埔军校。
考古界的史语所传统,也成为了中国考古人一生的信条。
我们本帖所记叙中国考古学的恢弘篇章,现在,才是打开它的第一页。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什么是史语所传统?
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做学问的态度,我摘录傅斯年先生的一段话借此说明:
“我们反对疏通,我们只是要把材料整理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两件事实之间,隔着一大段,把他们联络起来的一切涉想,自然有些也是多多少少可以容许的,但推论是危险的事,以假设可能为当然是不诚信的事,所以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置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见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这就是中国考古人几十年以来一以贯之的工作信条。
我之所以一个字一个字的把这些话打下来,就是觉得现在网上很多人,要不盲目自大,中华文明天下第一,贬低别的古文明。要不就是看低自己的文明,盲目崇洋媚外,为什么不能从材料(证据)出发,来获得你的结论呢?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傅斯年的言行一直影响到了现在,它甚至保护了大量的考古工作者。
当年做过他的秘书的夏鼐先生,后来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他对考古工作、考古报告的要求详细描述现象,而不做或少做结论,这样就避免了很多政治上的干扰。使得考古工作在整个文革中受到冲击也是最小的,七零年开始,我们国家恢复的最早的最快学科也是考古学。
在夏鼐先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史语所传统。
当然,考古报告也变得非常乏味,普通人是很难有兴趣一路读下来的。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在傅斯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指导下,刚成立的史语所考古组准备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找东西了,地点选择在哪好呢?
这时候,傅斯年的好友,被他刚招入麾下的董作宾先生给他提议,去发掘安阳小屯。
1928年夏,董作宾曾去安阳考察,发现当地村民在殷墟挖掘并出卖甲骨,他认为说明安阳的地下还有甲骨,因此到了史语所工作后,他即向傅斯年建议,由中央研究院主持进行系统发掘。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这个建议很快被傅斯年采纳了。
我想这个原因是非常直接的:
1、史语所是研究语音的,目前甲骨文是古汉语,正需要第一手的资料研究;
2、当时世面上的甲骨文都不是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因为利益驱使,有大量的伪造。而康有为等相当一部分人还一直认为甲骨文是伪刻,甲骨文的真伪还需要直接证据;
3、甲骨文被盗掘严重,迫切国家出面进行抢救性发掘。

所以,当年10月,董作宾就被派往安阳,主导了第一次殷墟考古发掘。由于这是中国国家政府层面组织的第一次考古发掘,所以,学界都把1928年10月,殷墟发掘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开端。

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李济先生没有去主持?因为1928年冬。李济才接到傅斯年对他出任史语所考古组主任的邀请,所以他还没赶上这一次发掘。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董作宾是北大的史学硕士,之前也未做过考古工作,所以他主导的殷墟第一次发掘有点给人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具体到行动上,他找到一块地方,带领一批民工就开始挖,如果找到甲骨就收藏起来,其他的陶片、石器或其他遗存一概不要。。。。。。这个和盗墓有点像
第一次的发掘结束,董作宾找到约400块甲骨,他觉得花费史语所这么多人力物力而收获太少,因此有点悲观。傅斯年却回信称他自己“快愉无极”,以示鼓励。毕竟这是他的考古组手下第一次动手动脚找东西了。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但私下,估计傅斯年对此也是有点不满意的。傅斯年和李济有一个共识,“地下之知识,乃是近代考古学所最要求者。若仅为取得文字而从事发掘,所得者一,所损者千矣”。
而李济接受邀请出任考古组主任后,对董作宾的发掘做法颇有微词,并视他发掘所得的几百片甲骨为“无科学价值”之物,因为这些甲骨“地层紊乱”,无出土信息。
因此,李济在第二年春,很快接手了殷墟的第二次发掘,可以说,这才是殷墟科学发掘的开始。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李济赶到南阳,与主持第一次发掘的董作宾会面,双方一定有了一次非常坦诚的交流,但说了什么我们今天已经不可知了。
但这次会谈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此后由李济主持殷墟的发掘工作,发掘出的遗物,甲骨部分由董作宾负责整理、研究,其余遗物由李济负责。
这个分工发挥了李济和董作宾各自的优势,董作宾后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利用发掘出的甲骨写出《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31)、《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933)等甲骨研究扛鼎之作,成为甲骨学分期的第一人,自己也跻身甲骨四堂之一。我想,如果让他继续主持他不擅长的田野考古,绝出不了这么多成就。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现在殷墟的发掘在李济的领导下开始有序、科学的进行了。本来,可能就会这样按部就班一年年的进行下去,然后不停的拿出科研成果来。可是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它一定会给你意外,只是不知道这个意外是惊吓还是惊喜。
大家知道,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军阀混战之中,南京政府对河南省还没有绝对的控制,当时在河南,还有一个河南省民族博物院的地方组织,他们也想组织起来挖掘殷墟,于是,在这多种因素作用下,在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前夕,河南政府将李济他们驱逐了。
史语所的李济们,一下子无事可干了。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给赶出河南的李济们估计当年一定是愁眉苦恼的,工作正开展的红红火火,却突然被人浇了一头冷水,天下之大,到哪再能找到殷墟这么重要这么好的考古地点呢?
在傅斯年、李济彷徨无措,无所事事之余,1930年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任职的吴金鼎先生,给他们带来一个信息。而这个当时并没有被当回事,依此信息后来做的发掘,也只是史语所用来填补殷墟考古空白期的一项次要工作,却是我国新石器考古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而这一次,我们也会看到另一位考古史上的大师首次登上中国考古史的舞台。
所以说,下一秒发生的事,是你永远想不到的。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这位就是董作宾先生,他49年去了台湾。他写的甲骨文字的一些释读,通俗易懂,解释合理,很适合学习甲骨文用。
他也擅长篆刻、书法,经常用甲骨文书法写书法。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吴金鼎也是清华毕业,他在清华读书期间,就是李济的学生,就受到了李济影响对考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1927年返回母校齐鲁大学任助教,常利用放寒暑假的机会,自己在山东到处跑,搞考古调查。
1928年他想去考察平陵汉代遗址,当时的道路都很不好,路往往就修在两个山崖中间,而且非常狭窄,在车上就能看到山崖上裸露的土层。结果在他路过济南在龙山镇以东武原河畔称为“城子崖”的台地上时,发现两边的土层中夹杂着有非常多的陶片,于是他就地调查,发现了石器和黑陶等遗物,他觉得这个遗址有可能是一处新石器遗址。
30年,李济把他招到了史语所工作,他立刻就把他这几年在山东自己做的一些调查工作向傅斯年、李济做了汇报,其中就提到了龙山镇这个情况。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考古其实是离不开政治的,国家的稳定对科学研究太关键了。
就算到当代,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每个地方政府都想发掘自己地盘上的大墓,拉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看看一个秦始皇兵马俑,给当地带来了多少利益?哪一个地方政府不眼红呢?好在,现在国家文物局并没有被这些地方政府左右,大量的王陵发掘请求到今天为止还是被坚决阻止了。
我们还是继续聊本帖的故事吧。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这就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黑陶杯。由于它在盘口部分薄至0.2毫米,一般在0.5毫米左右,通体漆黑发亮,有“薄如纸,硬如瓷,明如镜,黑如漆”之美誉,也称为蛋壳陶。
它的制造工艺是非常复杂的:蛋壳陶均为细泥陶,陶土应为河湖沉积的细泥,经过淘洗,不含任何杂质,胎薄而且均匀,颜色单一纯正,制作上采用快轮轮制。
《国家宝藏》第二期,有山东博物馆参加,三件国宝竟然没有选蛋壳陶,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顺便给大家普及一下去博物馆看陶器的时候,怎样看大概一个陶器的早晚:
古人刚开始制造陶器的时候,烧造火候不够,一般是红陶。
以后使用陶窑了,温度达到1000度以上,如果通风良好,陶器完全氧化,可以烧出灰陶。
黑陶的烧造需要在烧造过程中加入大量柴草,封闭窑门与烟囱,产生大量碳素。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这个工艺水平更高一点。
总体来说红-灰-黑,是陶器的早晚顺序。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7-02 14:22:01
城子崖发掘了二次,1931年10月再次发掘,这时,在哈佛读考古学的梁启超之子梁思永由美国回国,参加了1931年的发掘。他的到来,翻开了中国考古学的新篇章。才华横溢的梁思永也成为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字数:49312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20-05-27 22:37:21

更新时间:2020-07-02 14:22:01

评论数:44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