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第五节  不安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第五节  不安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接8日最后一段)

一次,甘亦平是和程子玥一同去的,看着亦平一脸不高兴地回来,古明琚又小心翼翼地问:
“见到人了吗?”
“见到了。”
“咋样啊?”
“不咋样。”
“那,还联系吗?”
“不联系。”
对古明琚的关心,甘亦平的回答简短得很,就几个字,似乎多说两个字都是多余的。当妈的心里不踏实,不问不甘心,问又怕惹亦平不高兴。古明琚转头问程子玥:
“子玥,你也去了,你看咋样啊?”
“伯母,那人看着就不顺眼。个子又矮,人又老气,一付呆头呆脑的样子。”程子玥回答。
“你们呀,咋就都一个腔调,这个不顺眼,那个不顺眼,究竟啥人才顺眼?”
“伯母,不是亦平挑剔,连我都看着不顺眼。起码第一眼得看得过去吧。”程子玥一方面帮着好朋友说话,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慰古明琚。
“子玥,你是亦平最要好的朋友。你的话,她能听进去,完全劝劝她,务实点。不要嫌我们当老人的多嘴,女孩家,拖过30岁就麻烦了。”
不知是哪个的话管用,很快就见到效果。到下一年探亲假回家时,甘亦平对母亲说:
“妈,别人为我介绍了一个对象,已经见过两次,想到我们家看看。你看让他哪天来?”
“后天吧。人家第一次上门,应该请人吃个饭。明天我准备一下,后天中午一起吃个便饭。”
第二天,古明琚简单收拾一下房间,家里就那样简陋,没啥好收拾的。
古明琚的重点是做一餐丰盛的午餐。早上起床后,先到街市上挑了一只很肥的母鸡,收拾完后,放在砂锅里炖着。这是她的讲究之一,新鲜的活鸡,现杀现炖,把鸡内脏拿掉后,整个鸡炖10个钟头以上。作料只放几粒花椒,其他都不放,上桌前再放盐,这菜讲究的是喝汤,原汁原味的汤,既清淡又醇厚。冬天喝这汤特别舒服,虽然汤浓却不腻。她考虑到煤炉就在家门口,明天不宜多炒菜,搞得烟薰火燎,给客人印象不好,特意又做两个蒸菜,这样一来,明天就省事了。
第三天,亦平的对象如约而来。一见之下,古明琚觉得还不错,人长得结实粗壮,个子也不矮。古明琚在这种场合除了礼节性的寒暄外,从不直接打听对方家庭,也不打听对方的教育背景,只要女儿愿意就行。那时的工资都不用打听,都差不多,大多数年青人的工资就三四十块钱,要是有四五十块钱就算很高的了。家里比较安静,亦安他们都不在家,事先晓得亦平的对象要来,就都让出去了。古明琚给亦安他们说:
“回家来吃饭,也帮你们姐看看。”
“放心,有好吃的干啥不回来。”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接前)

吃饭时候,亦安等果然都回来了。饭桌是折叠式的,平时都收起来,吃饭时才支起来。亦安一看,此时的饭桌上,色香味俱全了,那套餐具又被母亲摆出来了。这套餐具亦安特别熟悉,听母亲讲那是当年她和父亲结婚时,好朋友作为贺礼送的,是景德镇出的青花瓷。三年困难时候,古明琚对亦和说,留着没用了,拿去卖吧,能卖几个钱算几个钱。亦和带着亦安去摆地摊卖东西时,这套餐具就摆出去了的。父亲留下的衣物等东西都好卖,每天都能卖掉一件二件的,唯独这套餐具无人问津。那年头,哪个需要它呀,先是吃公共食堂,食堂解散后,“餐”仍不多,哪个还会花钱买餐具。后来母亲很庆幸这套餐具没有卖掉,说:“幸好当初没卖掉,要不然,家里来个客人,还真没东西用。”以后只要来了古明琚认为重要的客人,这套餐具就在餐桌上亮亮相。
饭桌中间是一钵古明琚精心炖的鸡汤、一盘是扣肉、一盘是腊肉、这都是昨天就做好的,一盘青菜、一盘蒜苔、一盘笋片是今天现炒的。菜并不多,却摆得很整齐。
亦安朝桌子上扫了一眼,盛菜只用盘子,盛饭只用小碗,连周围的小碟、小勺也摆得中规中矩,让人看出是精心安排的,是一丝不苟的。他在心里说母亲又开始穷讲究了,其实反倒让客人感到拘束。
古明琚笑着对客人说:“东西不多,随便吃点。”
亦安的担心是多余的,客人没有一点拘束,相反是语出惊人:
“嗨,摆得这样好看嗦,我是山猪吃不来细糠。就不客气了。”
说完就把那些小碟、小勺推到旁边,看着客人的动作,古明琚脸上刚才还有的笑容收不回去,就停在脸上了。
对母亲这种“穷讲究”,亦安历来看不顺眼,有外人来刺激一下母亲,心下还有一丝快意。但随即就对来人不满了,心里说,这也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呀,一个客人好歹得尊重主人家的习惯吧。亦安看出客人是存心要显得粗鲁的,心想何必呢?实在不乐意打个招呼走人就完了,这年头一桌好饭价格不菲,哪个非留你不成。再说,跟长辈说话至少得客气点嘛。亦安斜眼看一下姐姐,亦平脸上也有点难堪,想出口的话就打住了。
饭后甘亦平送客人走时,古明琚起身走到门口只说了两个字:慢走。连“有空来耍”的客套话都没有说。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山 茅

第二部第十四章
第四节 快刀斩麻

程子玥结婚了。
甘亦平再次陷入感情的低谷。几个要好的朋友都迅速地解决了个人问题,后来,连一直与甘亦平保持共进退的程子玥,也找到了男朋友。这也成了古明琚“教育”甘亦平的活教材,“你看子玥都能下决心定下来,为啥你就不行?”甘亦平无言以对,她真说不清自己为啥子不行。
程子玥是甘家的朋友,古明琚把她当成女儿看,古明琚常对其他姊妹说,你姐和子玥好得就像一对鼓槌。甘亦平在家时,她准来。甘亦平不在家时,她照样来看望古明琚,跟甘亦平的弟妹们也都很熟悉。程子玥的转变让甘亦平震惊,程子玥原来与她一样,嘴上说要现实点,心里仍是比天高的。没想到,程子玥居然快刀斩乱麻,一步就迈出去了,不顾家人反对,与男友一起走了。
程子玥这个男朋友,叫丘蔚林。是子玥一个要好同事丘蔚叶的哥哥,人品不错,学识也不错,工作也不错。丘蔚林是“文革”前毕业的大学生,现在是重庆一个电子研究所的工程师。丘蔚林小时候因故一腿致伤,治愈后走路仍有点瘸。当丘蔚林的妹妹试着把他介绍给程子玥时,子玥心中是很不高兴的,心想:我们虽然是好朋友,你也不能只为你哥哥着想,把你跛腿的哥哥就介绍给我呀?当即就客客气气地拒绝了。
程子玥原来与甘亦平都是在工读校的师训班,后来工读校分配时,程子玥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到基层当工人,她被分配到采气队,与甘亦平各奔东西了。石油部门的采气队,就是气井打成后,进入正常的运行期,需要有人值守维护。一口井只需要两三个人,甚至还有一个人守一口井的。这种工作对年青人来说,也是一种心性的磨炼,工作不算劳累,但心累,因为是一个很寂寞的职业。气井多是在一些荒山野地,周围没啥人家,生活用品、粮食蔬菜都需要到附近的集市上去买。那时没有电视,即使有一个收音机,也没有啥娱乐节目,无五色染,无五音迷,年青人都自嘲为出家修行。
程子玥所在采气站的员工,一共就四个人,除了她和丘蔚叶,另外两人已经是一对恋人。在这种环境中,程子玥连见到的男青年都没有几个,更不用说适合做自己男友的人了。其他渠道介绍的朋友,开始时见过一面两面的,以后一年左右都见不着人,只能靠书信联系。有时通了一年信,最后谈不拢,只能不了了之。子玥也感到莫名的惆怅,自己并不是一个挑剔的人,找一个合适的人为啥就这样难?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一年后,丘蔚叶要调动工作到广东去,她的男友在那里。丘蔚叶告诉子玥,因她要走了,她的哥哥准备利用出差机会,顺便来看看她。她说:
“我哥哥是一个很不错的人,你不妨见见,就像普通朋友那样见见。”
程子玥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也是很能理解别人的人。她当然明白丘蔚叶的心思,虽未允诺,也未拒绝。心想见见就见见吧,朋友的哥哥,就权当是自己的哥哥一般,正好自己也没有兄长。
程子玥见到丘蔚林时,心情很放松。丘蔚林显得比实际年龄年青,人长得白白净净的,始终是笑眯眯的样子,说话慢声慢气。丘蔚林走路时,右腿明显是瘸的。程子玥已经给自己定下了调子,不管人是好是坏,都与已无关,反正自己不考虑,就像见兄长一样见见。有了这种轻松的心态,在和丘蔚林摆龙门阵时,她是用一种超然的态度来看待丘蔚林的。
子玥问:“你从重庆一下来到这山沟,感觉咋样?”
丘蔚林说:“我还真有点羡慕你们这种工作,清静、闲适。”
“哥,你这是说风凉话,我为啥想调走?除了男友的原因,我实在是烦透了这种生活。不信,你问子玥,年青人都烦,有办法的人都想调走。”
“蔚叶说的没错。别的不说,买点东西都很不方便。”程子玥回答。
一路过来,丘蔚林已经看出她们工作环境地处偏僻,似乎比妹妹在信中描述的还要恼火些。但他是一个性情安稳的人,喜欢清静,而且此行目的是冲程子玥来的,就说:
“这倒也是,不过我还是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工作。人多是非就多,有时躲都躲不开。你说是吗?子玥。”
他的话说得很随意,有意无意间就直接称呼“子玥”了。程子玥是一个性子温和的人,刚一听这称呼,略一愣,随后也不介意了,委婉地回答他的话:
“我也喜欢安静的工作,但工作之余和星期天,我也希望有商场转转,有电影看看。或者是有朋友一齐来坐坐、摆摆龙门阵。”。
“哥,我们这种工作,也不需要啥技术,有一个小学文化就够了,看看仪表。只需要耐得住寂寞就行,也许老职工来合适,家也有了,子女也有了,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好啦。我们年青人还是喜欢都市的生活,我和子玥都是这样想的。”
“我们单位在市区,是一个研究所,专业技术性强,现在新来的年轻人都不讲技术了,觉得无所谓,真要是有一天需要了,是要吃亏的。像你们都是高中毕业生,有基础,应该还学点东西,有些事临时抱佛脚不行。”他很真诚地说。
“像我们这种环境下,能学点啥呢?学来又干啥呢?”程子玥略带揶揄地问,她觉得他的话有点好为人师的味道。
“我也说不好,人得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定,不管学啥,学点东西总没坏处吧。”他温和地回答,露出亲切的笑。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丘蔚林上午来,下午就走了。他走了,给程子玥留下了一个较好的印象,谈吐轻松,喜欢自己的工作,有扎实的专业背景,也很敬业。那年月,身体有残疾而能被大学录取,肯定是品学兼优的人。最让子玥出乎意料的是,丘蔚林对自己的生活并不怨天尤人,似乎没有多少自卑感,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程子玥想,丘蔚叶的话没有错,这丘蔚林要不是腿有点毛病,倒真是一个好的人选。
不久后,丘蔚叶就调走了。行前告程子玥:“你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我哥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你们肯定能谈得来,可以通信摆谈。”
程子玥没有回应她的话,心头说,我要写信就给亦平写,干嘛给你哥写?
采气站就那么一点大的地方,工作就在那个小范围内,单调枯燥。生活也差不多是足不出户,因为附近也没有地方可去。周围也没有谈得拢的人,过去跟丘蔚叶还说得来,现在丘蔚叶走了,程子玥感到一种莫名的感慨,感慨啥?她也说不清。她给甘亦平写信,述说这种寂寞,身边的朋友感情有了归属,自己的感情世界还是一片空白。世上这样多人,为啥就碰不上自己喜欢的人?甘亦平的回信表面看来是劝人平和一些,实际上字里行间还是那傲劲:宁缺毋滥。但这不能解决程子玥内心的疑惑。
恰恰在这个时候,丘蔚林的信来了。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山 茅

第二部第十五章 命运之门
第一节 锲而不舍

丘蔚林给程子玥写信,主要是受她妹的鼓动。丘蔚叶和丘蔚林兄妹间曾有一次对话。那是上次丘蔚林离开采气站时,丘蔚叶送他去镇上的车站,他没有啥行李,丘蔚叶坚持要送送他。她从他的神态中看出他对程子玥不抱希望了,她主要是想跟她哥打气。
到车站的路得走半个多钟头,路就是乡村的土马路,两旁就是农田,没有房舍,也没有店铺。绿色的原野在他眼中是一阵一阵的清新,而在她心中则是一年一年的单调。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摆谈。
“哥,你也见过子玥了,你觉得她咋样?”当妹妹有开始发问。
“很好。人不错。”当哥的随意点头称赞。
“那你应该主动点嘛。” 当妹妹的鼓励她哥。
“我看出来了,她没那个意思。像你也一样,把我当成一个兄长了。”当哥的跟妹妹没有想到一块。
“哥,我原来给子玥提过此事,她拒绝了。从外表上说,要让女孩子一下就接受你,那不现实,但接触多了,你的优点就显出来了,子玥能体会得到。我了解她。”当妹妹的仍坚持自己的主意。
“小妹,别人一点意思都没有,光是我一厢情愿不行啊。”当哥的却没信心。
“哥,子玥很看重朋友间的友谊,择友也是很看重人品的。她还有一个优点,为人宽容。她不像我是一个会交际的人,认识的人多,但她待人宽容,所以能跟不同的人都成为好朋友。你只要坚持,我保你有好结果。”当妹妹的信心满满,也不容她哥退却。
“我看出来她并不歧视我。但我要找的不是朋友,我要找的是老婆。过去给我介绍的那些女朋友,也是因为她们翻不过心里那道坎或是家里人坚决反对,最后分手了。真要让她把我当男朋友,要接纳我,我想她和她的家人也是很作难的。”当哥的能设身处地为别人想。
“你还不很了解子玥,程子玥是个性情温和,感情细腻的人。她要拿定主意了,家里拦不住她的。”当妹妹的把自己朋友看得很准。
“那,我就试试?”当哥的心头有些活动了。
“哥,你要有信心,但不要着急,也要有耐心才行。”当妹妹的不失时机地鼓励。
“那我就多给她写信,看看她的反应。”当哥的也认真起来。
第十四章
第四节 快刀斩麻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一看她哥开始认真起来,丘蔚叶就开始替他分析起来,从工作环境、性质以及对程子玥的了解,尤其是女青年这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方面讲了不少。因为她本人就是其中一员,正沿着靠夫妻关系调动路子走。说到最后,她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
“哥,我认为你也适合子玥。我们工作生活的环境你也看到了,在这种环境中,刚开始还无所谓,时间一长,就得考虑个人问题和工作调动之类的事。对一般没门路的人来说,靠夫妻关系调动工作是唯一路子。这方面你能帮到她。我们这种生活环境跟庙子里的出家人差不多,接触不到异性,子玥要找到一个比你更好的人也不容易。关键是你自己一定要树立信心,准备打持久战。爱情需要锲而不舍的功夫,不瞒你说,我那位就是这样把我追到手的。”

丘蔚林听丘蔚叶分析得头头是道,果然又增强了不少信心,四周那些绿色,不仅是清新了,是希望了,有了绿色,早晚会开花结果。他高兴地说:
“好,我就坚持写信。只要她不拒绝。”
车站到了,刚好车也到了,丘蔚林赶紧上了车。车启动了,乡间马路上腾起一阵灰尘,车绝尘而去。他从车窗里伸出一只手,向后摆动。
丘蔚叶随车追了两步,招着手,冲着车窗大声喊:
“哥,你就准备八年抗战吧。要是你运气好,也许只须三年解放战争的时间就够了。”
刚从车上下来的几个人,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看着她,不晓得她在说啥。车已经消失在远处,她在空中的手仍在挥动,心头在为她哥加油。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程子玥打开丘蔚林的信,她猜想他会谈男女感情的事。出乎意料,他的信并没有谈男女感情的事,而是像讲故事一样,讲自己的童年,讲大学生活,讲兴趣爱好,讲正在看的书或原来看过的书。
丘蔚林虽然不说,聪明剔透的程子玥心头哪有不明白的,不还是想和我交朋友吗。但他并没有说出来,她也无由拒绝,这种方式让她不反感,心想:爱写你就写吧,反正我啥也没有答应你。
就这样,丘蔚林的信写下去了。程子玥开始不回信,后来觉得不礼貌,有时也回一下,她想不就是谈谈天、说说地嘛。后来,她把这事告诉甘亦平,说自己觉得丘蔚林是一个好人,挺不容易的。亦平立即回信劝她坚决拒绝:
“你是找好男人,不是找好人。”
“我们就是一般朋友,还没有说到那一步。我拒绝啥呀!”
“没说到那步更好,现在就不要往下发展了。以后再拒绝,反而得罪丘蔚叶”
“丘蔚叶说过,她哥绝不会勉强我的。”
“你不能听丘蔚叶的,在这件事上,她肯定先为她哥着想。”
“虽然丘蔚叶曾提过此事,但丘蔚林并没有正式提过这事。我拒绝啥呀?不让别人写信,是不是有点过分。”
“没啥过分的。你呀,人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看你现在就有点迷了。”
甘亦平觉得程子玥这样下去,早晚会陷进去。因为她晓得程子玥心地善良,从程子玥给她的信中,能看出对丘蔚林充满同情。
……
……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丘蔚林追求程子玥有5年了,锲而不舍。刚开始,他绝口不提两个人作为男女朋友交往的事,后来也顺势提了出来。但每次提出来都被她婉拒,说别人已为她介绍男友,她不能脚踏两只船。其实是没有的,不过她觉得这样说,不太伤他的心。
程子玥觉得对方啥都好,就是腿有点瘸,这让一个年青姑娘的脸面放不下来。一个需要托付终身的男人腿有点残疾,除了今后生活上有一定的障碍外,更多的是在心理产生的障碍。别人咋个看,亲朋好友咋个看,自己好端端的一个姑娘,为啥偏偏要找一个腿有残疾的呢?世俗的压力也罢,内心的困惑也罢,子玥的这个心结始终有点解不开。加上家人强烈反对,让子玥感到难下决断。
日久生情。程子玥的内心深处,开始牵挂着丘蔚林。每一次拒绝丘蔚林后,她开始考虑他的感受了。她迫切地希望赶快找到一个新男友,好让自己把丘蔚林忘掉,也让他死心。她作了多次努力,可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每个新结识的男友,与丘蔚林相比,除了腿上没有毛病外,其他方面都不如他。当她有了新的男友,他就不再给她写信。当她跟男友告吹时,他的信又悄然而至,不谈自己的事,只是安慰她。双方又联系起来,就这样一次一次地反复来回,到后来,她甚至把自己又新交的男友情况给他讲,把他当作是一个可以依赖的兄长来征求意见了。
这些事,程子玥一直瞒着家里人。但纸包不住火。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山 茅

第二部第十五章
第二节 冲破阻力

程子玥家人终于也晓得了此事,晓得她和一个腿有残疾的人交朋友。这像一滴水掉进油锅里,炸开了,一家人都反对。
程子玥的母亲去世很早,她和两个姐姐都是被父亲拉扯大的。父亲在郊区的供销社上班,离家有十来里路。从小,她记得父亲每天早出晚归,要是在冬天,天还没有亮,父亲就出门了。冬天常下雨,她看着父亲穿着那件旧雨衣,宽宽的背影悄悄地消失在雨帘中。晚上,也要到天黑了后才能回到家,那时城里没有公交车,对一个小城来说,十里的路程不算短。
母亲去世早,母爱、父爱都担在父亲身上。父亲不多言不多语,默默地守护着她们姊妹。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不抽烟不喝酒,不多花一分钱,把全部的爱都放在儿女身上。父亲希望她们都能平平安安,能找到一个好的人家,两个大女儿已经结婚,只有程子玥还没有男朋友,当爹的希望她早点有一个好的归属。当他晓得子玥的男友腿有毛病时,他感到自己是失责了,对不起她的母亲,但他不晓得应该咋个对女儿说。当父亲的爱自己的女儿,也了解自己的女儿,晓得女儿考虑问题不会是一时冲动,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问了一句:
“女儿,你不能再考虑考虑?”
子玥无法面对父亲的目光。
她晓得天下父母心都一样,为儿女好。她尤其能理解父亲的心情,对她们这些没娘的孩子,父亲平日怕她们受委屈,从不大声呵斥。面对父亲轻轻的一句话,却似有千斤般的重量,她有很多话想对父亲说,说啥?说自己对感情的看法,说自己对婚姻的观点,说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说自己这几年心理的变化,说自己咋个接受丘蔚林的?她觉得在父亲面前说这些都是多余的,他是明事理的人,能接受自己的选择吧。最后,她也轻轻地回答一句:
“他对我好。”
“那你自己要想好。这事不好后悔的。”父亲的回答却是沉甸甸的。
父亲以后没有再干预她的事。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程子玥仍然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两个姐姐始终不赞同。她们都是已经有丈夫、有孩子的人,觉得自己对恋爱、婚姻、家庭有更多的发言权。她们觉得妹妹的念头太天真,也太愚蠢,她们要坚决打掉子玥这种愚蠢的念头。只要子玥回家,大姐、二姐和其他家里人就七嘴八舌地劝她。
“子玥,你好端端一个人,又不是长得丑,干吗非要找一个腿有毛病的人,图啥呀?”
“图他对我好。”
“现在没有结婚,他当然对你好。结婚以后咋样?难说啊。还是再考虑考虑。”
“我就不明白,小妹你干嘛非要找他,难道天下男人都死光了?”
“你们自己说,给我介绍了好几个,除了腿不瘸,那方面比丘蔚林好?”
“看你说得轻巧,腿跛是大毛病,其他方面不好是小问题,过日子嘛,总能凑合的。腿有问题是终身的麻烦,别的不说,跟你一道上街,一抬脚走路就矮下去一截,走路忽高忽低的,你就不怕难看?”
“有啥难看的,我过日子也不是为让别人看的。管那么多干啥。”
“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让同事指着我的后背说,她的妹子找了一个瘸子老公。”
“姐,你们要嫌我给你们丢脸,我到重庆定居,以后就不回来。”
“小妹,不是丢脸不丢脸的事。这是实际问题,成家后有很多体力上的活儿,有了娃儿后,事情更多。到时丘蔚林帮不上你不说,你还得照顾他,你身体也弱,咋个办呀?”
“我想好了,生活上的困难我自己能克服。
“子玥,你可得想清楚,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将来后悔就来不及了。”
“不后悔。”
“不听劝,有你哭的时候。”
……
……
每次,互相都不能说服对方,都是不欢而散。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往往与家人不能沟通,与好友反而更能交心。子玥把她的一些心事对甘亦平讲,希望亦平能帮自己拿拿主意,希望从好朋友这里得到支持。但甘亦平是站在子玥家人一边的,反对子玥和丘蔚林谈恋爱。一是子玥的父亲、大姐、二姐都拜托她劝说子玥拒绝丘蔚林,二是亦平也不愿意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嫁给一个腿有毛病的人。所以,甘亦平劝子玥拒绝丘蔚林。随着时间的推移,甘亦平也多次接触丘蔚林,晓得这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可以托付一生的,遂由反对转为不反对了。
她们平时也见不着,只在信中交谈这些事。每年的春节休探亲假,大家都回老家才能见着。程子玥已经想好了,自己眼看就要满三十岁,她不想把自己的个人问题拖过三十岁,这样对哪个都没好处。再说,她心底已经接受了丘蔚林。春节见面时,她把自己的打算和甘亦平交底:
“丘蔚林特别会体贴人,对人也宽厚,这是不是因为他身体有残疾,反而让他更尊重人,更理解人,心地更宽容。我最后还是被他的真诚打动了。在这件事情上,丘蔚林没有为难过我。他说,子玥,我等你,直到你结婚为止。其实他除了腿有点毛病外,其他条件都好,也有女孩子愿意跟他的,但他都拒绝了。这让我也为难,找来找去,自己找不到合适的人,把他也耽误了。他坚持等我,说明他认为我是能理解他的,而不是同情他。这点也让我感动。我现在发现我已经不能拒绝他了,这也许就是我和他的命吧,我为啥要回避它呢?”
“你决定了,不再想想?”
“决定了。人不能啥都要,我只要他真心对我好就行了。以后有了困难共同面对吧。”
亦平明白子玥的心思,她也是从不甘心这种归属到最后接受了这种归属。这中间包含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只有当事人的两心知了。亦平晓得她已经下定决心,既然是不回避,那就是迎接它了。
家人还是不能理解程子玥的想法。她也决定不再等待家人的理解,采取果断行动,准备独自去丘蔚林单位。几天后,她瞒着家人,在甘家住宿,准备一早就去火车站。因为发车时间很早,担心从家里动身有可能受阻拦。这一点一直让甘亦平佩服,到关键时,一点不犹豫。
次日清晨,天还黑着,亦平送子玥上了东去重庆的列车。亦平看着渐渐远逝的列车,默默祝福朋友交上好运,却马上感到自己的形单影孤。回转身,泪水涌上了眼眶,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奔她的幸福去了,自己呢,自己的幸福呢,在哪里?
一个年过三十的女人,情归何处?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山 茅

第二部第十五章
第三节 遭遇工伤

屋漏偏遇连天雨。
年过三十的甘亦平仍孑然一身。这让古明琚内心像热锅上的蚂蚁,而甘亦平依旧坚持她的想法,宁缺毋滥。
一次意外的工伤事故,彻底摧毁了甘亦平心里残存的那点矜持。在事故中,她的脸被烧坏了。经过两年多的治疗,伤口是愈合了,却落下了明显的疤痕。这对一个未婚的年青女性来说,是一件很残酷的事。
伤后的两三年间忙于治疗,找朋友的事就无从谈起了。就连古明琚也晓得女儿心情糟透了,不要说催促甘亦平找朋友,就连提都不敢提了。她想等一等,等到甘亦平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平复了以后再说。遗憾的是,被烧伤的脸是平复不了啦,在脸上留下了终身的疤痕。而心灵上创伤,无论是甘亦平,还是古明琚都没有想到,难以治愈。事隔多年,古明琚提到女儿被烧伤这事,对甘亦平单位和当时的几个头头,还是很生气的。
那时甘亦平已经调到一个更偏远的基层运输队搞维修。出事故那天,一个工作经验不足的副队长,说甘亦平技术好,坚持要她切割一个带残油底的油桶,而且没有派人作防护。她拗不过那副队长,只好服从命令。结果引起燃烧爆炸,把脸烧坏了。更令古明琚生气的是,当时女儿被烧伤后,只在乡下卫生所敷了一点油膏,消毒和烧伤创面的处理都没有做,连矿医院都没有送。正值热天,很快就感染了,有熟人关心她,说你这样不行,得赶快到正规医院治疗,否则会有严重的疤痕。而甘亦平认为领导没有让自己去医院,就还在坚持工作。那位副队长,认为没有断胳膊断腿的,这点工伤不算事,根本就不重视。在那个年代,生命都不能得到足够的尊重,更不用说一点伤痛了。那副队长想的是,与当年3211钻井队那些被烧伤的英雄相比,你甘亦平这点烧伤算啥呀!不影响吃不影响穿,不值一提,根本就没有想到应该赶紧送医院作伤后处理。他哪里能想到一个未婚姑娘的脸被烧坏了,远比腿、手受伤更让她伤心。而且他还有一个私心,不想在他当班期间出现工作事故,作为事故报上去后,对他有影响。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一直到伤后第四天,有一个卫生所的人发现甘亦平的伤口已经感染,才提醒副队长,赶快送医院吧。要是严重感染,搞得不好,会有生命危险的。一听说有生命危险,那位副队长才让送医院。那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医生说如果及时送治,处理好创面,进行植皮,伤口可能会恢复平整,至多肤色不一样,不至于留下很突出的疤痕。
古明琚不仅对单位有意见,对甘亦平也是很生气。因为这件事上,甘亦平既没主见,也没有把这事及时告诉家里。
古明琚有一段时间没有接到甘亦平的来信,跟小女儿亦宁念叨:
“你姐好久没来信了,我这心头总不踏实。该不会有啥事吧?”
正好有亦平同事回戎州探亲,告诉她女儿被烧伤一事。古明琚立即让亦宁赶过去了。
亦宁看到姐姐时,亦平的整个脸都是肿的,脸都变歪了,由于烧伤很深,皮肤下面肉都翻出来了,看着怕人。亦宁立刻意识到,姐姐的脸是毁了,是无法复原了,她不敢把这想法说出来,只能失声痛哭。她想姐姐真是命不好,姐姐是老大,在家里比弟妹们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如今又遇到这种灾难。她很担心姐姐以后从皮肤的伤痛中走出来后,能不能从心灵的创伤中走出来,平静地面对今后的生活?回家后,她也不敢把真实的情况告诉母亲,尽量把姐姐的伤情说得轻一些。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后来,川东又发现新油田,需要大上快上,从各方抽调人员过去。基层员工都不愿挪窝,领导发话了,抽签。抽中的单位,除特殊原因外,一个不剩,成建制地走。甘亦平所在的运输队恰好被抽上了。她的心情与众人相反,愿意去。烧伤后,她特别不愿意跟过去的熟人打交道,不愿意别人看到那伤痕累累的脸。她巴望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人静静地工作和生活。
有知情的人告诉了古明琚,古明琚立刻赶去亦平的单位。见到女儿,她不管女儿心里的难受,相反是一顿数落:你单位不把你当回事,你自己应该当一回事,立即提出到正规医院治,后果就会好得多。你单位上这样多焊工,缺你一个就不行了?出事了,你不告诉家里,你要能处理也行啊。处理不了,你还瞒着!到头来后果你一人承担,有哪个管你?你要还是这样老实巴交的,以后还得吃亏!
她是太痛心这个女儿,话说得狠,是巴望女儿在自己的事上能够有主见,以后的日子还长,很多时候需要女儿自己去面对。她明显感到工作十多年的女儿,光晓得钻研技术,社会经验基本上等于零。年过三十的人了,还像当学生娃儿那样单纯,领导说啥就是啥。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古明琚一席话说得甘亦平直掉眼泪。甘亦平心中确实有许多无奈和伤心,那时的工人,都是一心以工作为重,脸上受伤,虽然是钻心痛,手脚能动,照样坚持工作。领导不发话,根本不敢离开工作岗位,更不用说自己提出要到城里医院治疗。
女儿的委屈伤心,古明琚像没看见一样,其实心头也在抽泣。这时却顾不了这些,让女儿带路去找公司的领导。这时“文革”已经结束了,她也退休多年,不像在单位时那样唯唯诺诺。见到公司领导和队长,她毫不客气地说:
“你们那位副队长很不称职,咋个当的领导?既不遵守安全规程,非要我女儿干危险的事,也不会处理突发事故,积极补救。你们公司一分钱损失都没有,倒把我女儿害了。我女儿连男朋友都没有,脸毁了,以后找哪个去?”
队长是一个很通情达理的人,说:
“伯母,你先消消气。我是队长,虽然当时不在场,也是有一定责任的,真对不起你和甘亦平了。我个人也感到很内疚,我……”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灯盏火(长篇小说连载)
山 茅

第二部第十五章
第四节 伤在心里

队长的话是很诚恳的,不过反而让古明琚感到更生气,你们事前的责任心到哪里去了?事后来表示要承担责任,别的事好说,可以补救,这种事能补救吗?古明琚不愿意听对方说那些对不起之类的话,能有啥用?能让女儿的脸恢复到从前吗?趁对方说话间隙时,立刻说:
“过了的事,再说也没用了。说眼前的吧,队长,我不同意甘亦平调川东油田去。到了一个新地方,她的个人问题更难解决。”
“调动的事,甘亦平是可以不去的。上面也有这个规定。另外,有工伤的职工也可以提出调换工种的要求,这也是有规定的。就看甘亦平以后愿意干啥了。事前,她没有提出来,当然也怪我们考虑不周,没有主动征求她的意见。”
队长态度诚恳,古明琚自然也不好再多说了。事情也定下来,甘亦平留在基地,工种可以由她在现有的范围内挑选。在古明琚的坚持下,单位同意甘亦平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治疗,因为疤痕增生开始显现。川医的古云展联系了专家,专家说开始伤口处置不当,后续治疗又耽误了,进一步改善已经不可能。疤痕增生是一个普遍问题,今后还须控制增生现象的扩大。古明琚明白,已经无可挽回。这种事,在别人看来也就那么一件小事而已,一是人活着,二是其他五官未受损,已算万幸。但这事对女儿来说,就是终身之痛了,只能希望女儿能慢慢适应这新的处境。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后来,甘亦平提出她想当电工。立即被古明琚喝住:
“看你读这样多书,都读到牛角尖尖里去了!遇事就不会处理,当工人还没有当够?”
“那我干啥?”
“干啥?你就不会用脑筋想想。”
“我觉得当电工有技术,也比较轻松。”
那时的厂矿有一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车工紧,钳工松,吊儿郎当学电工。电工工种是比较受年青人喜欢的,甘亦平也受此影响,还在做她的“工人梦”。
“当初分配时,让你们这批还有点文化的人,在教师、财会、医务三种岗位中选择,结果你们这批人都选择到基层当工人。等到后来发现基层工人不好当时,一些有办法的人都想法离开了工人岗位。“文革”都已结束几年了,工人吃香那阵风早都过去了。你也当了10多年的工人,这还看不出来?国家需要有知识的人,又轮到有知识的人吃香了。”
这一次,甘亦平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她也明白自己过去跟母亲闹那些别扭,实在是自己太书生气。就这样,甘亦平调到运输公司当会计。
很快,古明琚发现自己的想法落空了,她希望女儿换工作,是认为这样可以有助于女儿解决个人问题。哪想到,甘亦平当会计坐办公室后,反而更内向了,工作之余,她一个人呆宿舍里,基本上不与他人交往。每年探亲回家一次看望古明琚,就在家里陪老母亲,连门也不出。她不愿意让自己那张脸在人前晃来晃去。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特殊的年代,把甘亦平铸造成一个心思重重、性格内向的人。面部被烧伤,疤痕不仅是留在脸上,更是留在心上了。她再次把自己收缩在狭隘的空间,与外间的接触更少了。
她在内心想,命运之门对她是如此吝啬,一直不愿对她坦诚地敞开,尽管自己成绩优异,小学考初中时就“名落孙山”,到考大学时,老师干脆就动员她不要考了,说你政审不合格,考也是白考。几经曲折,如愿当上工人,她庆幸命运之门对自己打开了。哪里想得到,跨进命运之门后,厄运再次来临。她感叹命运的高深莫测,有人踏进命运之门,就踩在坚实的路上,经过跋涉后,终能到达人生的山峰,而自己踏进去,却是深崖。像坐电梯一样,别人跨进去,一下就坐到了高楼,而她跨进时,电梯是空的,一下就跌到莫测的深处……
在后来的若干年中,甘亦平是有机会调回戎州工作的。古明琚是特别希望大女儿能回到自己身边生活,但她不愿意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尤其不想回到家乡。她怕面对熟人。她想自己这张脸单位同事们都看熟了,无所谓了,要是再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还会迎来更多好奇的目光,还会一遍一遍回答好心的关怀。这个她受不了。她也不愿意回到母亲身边生活,天天这样面对母亲,她也怕母亲受不了。
古明琚明白女儿的创伤,留在表面的倒在其次,更深的是在心头。劝说多了,女儿会更烦。不劝说,任之听之,由女儿耗下去,啥时是头?面对此情此状,她也感到束手无策。有时想起,她甚至对女儿感到生气,要是女儿早听自己的劝说,早点把个人问题解决了,即使现在遇到了工伤,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动,像现在这样的孤立无援。

楼主:山茅2018  时间:2018-12-10 21:44:48
(续前)

女儿“伤”在心里,当妈的自然也伤在心里。亦平是大女儿,聪慧能干,一直在家里为自己分忧分劳,如今女儿遇到了难处,自己却一点帮不上忙,心头干着急,却使不上劲。古明琚不仅看到了眼下,而且看到了以后。女儿的婚事一直就是一个烦恼事,现在脸烧坏了,以后……以后是啥样?她简直不敢去多想。但又不能不想,之前都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之后恐怕就更渺茫了,如随便找一个人嫁,女儿要承受多大的委屈?不要说女儿心有不甘,自己的心头恐怕也会永久不得安宁。要是不嫁人,单身一人生活,那这其中的难处,她是体会太深,同样是一条荆棘之路。
在家摆龙门阵时,古明琚问甘亦安:老三,你姐姐的事情今后咋办?甘亦安说:不好办?姐姐是一个不肯苟且的人,对亲人、朋友、事业、爱情都专一而认真。而命运对她却很吝啬,一点好脸都不肯给她。我担心她以后是否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妈,好多事,旁人帮不上忙,得靠自己。
古明琚觉得老三的话,正是自己最担心的地方。她见到好多学生,原本是很不错的,就是因为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就变得消极起来。大女儿对生活原本乐观向上,经此挫折,恐怕会失去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变得无所谓起来。那样的话,可能还会有新的麻烦。

楼主:山茅2018

字数:344135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5-19 23:01:28

更新时间:2018-12-10 21:44:48

评论数:48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