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原创】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

【原创】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商书•太甲上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太甲已经立为王,却不能明智,伊尹下放其到桐宫思过(伊尹代政,自立为后,即天子,想成联邦制的女总统就好。桐宫是成汤原先所居的夏社)。到三年,太甲重回到毫都,想要摄政,伊尹作了《太甲》三篇}

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其後嗣王罔克有终,相亦罔终,嗣王戒哉!祗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

{想到嗣王不能带来好处给阿衡,伊尹作书说:“先王环视册令,那是上天的明命,以承继上界与下界的神祗,社稷、宗庙,对其无不恭敬严肃。上天督察典章的德,用其来集合重大指令,安抚天下。回想我身能够支配典章赋予的内阁之职(《尔雅•释训》皇王后辟,君也。《礼记•坊记》 三卿一长曰辟。),居于老师的位置,任性的接续王,大方承受了基业。再想我身先是出现在西邑的夏,自己能始终忠信(《国语•鲁语》忠信为周。),做为辅相也想着全心全意;到后来,嗣王不能够全心全意,做为辅相也不能全心全意。嗣王要以此为戒呀!敬重你典章赋予的内阁之职,做君主而不尽君道,会羞辱典章里的祖先。”}

王惟庸罔念闻。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帝求俊彦,启迪後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钦厥止,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万世有辞。」

{王只顾摄政,不去思考伊尹的教导。伊尹于是进言说:“先王在黎明大现时,坐着等待天明。上帝遍求才智出众之士,启发开导后人,不要越过典章的训示以自取灭亡。慎行是节约的美德,要怀着长远的计划。就像虞人张开了弩机,回头去察看机括(即箭根的弹力束)符合法度(射出的箭要恰到好处)才发射一样;重视典章的禁令,遵行你祖先所行!只要这样,我就欢喜了,万世都有赞美。”}

王未克变。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无俾世迷。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德。」

{王未能改变。伊尹说:“王这样就是不义,习惯和生性已经养成,我不能被不顺从所戏弄,软禁王在桐宫,好接近先王的教训,莫使世人迷惑。”,王去往桐宫居忧(居父母之丧),并能最终认可德(典章所要求的)。}

——很明显,太甲是有点自以为是、冥顽不化,但联想上两任天子,就能明白,神族是习惯于五帝系统治方式的,加入太一系阵营,纯粹是陪太子读书,太子就是世人。要让世人有更适合自身的成长,神族就得摒弃许多已经养成的生活习惯。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商书•太甲中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

{回想第三次祭祀的十二月初一,伊尹用礼帽礼服侍奉嗣王太甲回到亳都,作书说:“民没有后,就不能有官吏来匡正生活;后没有民,就无法开辟四方。至高统领的上天顾念佑助有商,使嗣王能全心全意于典章之德,实在是万代无疆之庆啊!}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王跪拜叩头(真龙如何行礼就凭想象了),说:“我小子对德理解不清,自以为是,似是而非。多欲就会败坏法度,放纵就会败坏礼制,给典章之身召致罪过。上天造成的灾祸,还可躲开;自己造成的灾祸,不可逃避。都已经过去了,我违背老师保衡的教导,不能胜任典章的最初。还依赖您匡救的美德,为我计划典章的最终。”}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乃曰:『徯我后,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厥祖,无时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斁。」

{伊尹跪拜叩头(说明伊尹和太甲面对面跪坐着),说:“修习典章书,用诚信的美德协调下属,只有贤明的后。先王做为子而施恩惠于穷困,所以人民服从典章的教导,没有不喜悦的。连同其典章所规定拥有的邻邦,也这样说:‘等待我们的后吧,后来了,就不会有犯错受罚了。’大王要努力增进你的德行,效法你典章里的祖先,不可有安逸懈怠时。侍奉先辈,当思孝顺;接待臣下,当思恭敬。观察远方要眼明,聆听美德要耳聪。能够这样,我承受王的喜庆就会无止境。”}

——此篇书显示 ,在当时,王是台前,后是幕后,后乃是母后般的存在,有点垂帘听政的意思,美其名曰“保衡”,但考虑到王的面子,王行使王权时,后是以卿士的身份存在。由此我想到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二者在神话传说中或为母子或为情侣,相敬如宾又不住在一起,各自为政,但王母娘娘的话玉皇大帝必须得听。以此类比。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商书•太甲下

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绪,尚监兹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呜呼!弗虑胡获?弗为胡成?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

{伊尹向王重申告诫,说:“呜呼!要常想,上天没有特别的亲近谁,能敬天的天就亲近;人民不是一贯的心怀谁,他们心怀有仁的人;鬼神没有不变的享用(有享才有报),享用于能诚信的人。在天子的位置艰难呀!德只有靠治,否则德就乱。与治在一道,没有不兴盛的;与乱在一起,没有不灭亡的。要慎重对待典章赐予的终和始,只有问明贤明的后。先王时刻都在努力,恭敬典章的德,以能够配合上帝。现在我王继承了伟大的基业,仍然要督察这些呀!如果升高,一定是从下起;如果行远,一定是从近始。不要轻视民间的事,要想到其的难处;不要安于典章的职位,要想到其的危险。从始到终都要谨慎。有的进言不顺你的心意,一定要从道义来考求;有的进言背离你的志向,一定要从不道义来考求。呜呼!不思考,怎么收获?不做事,怎么成功?天子一人大善,天下因此端正。君主不要用辩言去扰乱旧政,臣下不要凭恩宠和利禄而安居成功,邦国就会永远令人信服的喜庆。”}

——伊尹是不是有点唠叨?但她年纪已经很大,算来总该近六十了。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商书•咸有一德

伊尹作《咸有一德》。

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伊尹已经把政权复归典章要求的形式,将要告归(指退休),于是陈述专一之德,告诫说:“呜呼!上天难相信经常浪费生命的人。常行典章之德,就可以保住典章之位;不能常行典章之德,九有(指天下,八方和一中)就会因此失掉。夏王不能行摄政之德,怠慢神明,虐待人民。至高统领的天就不再保佑其,而督察万方,用天命启发开导,顾念寻求有专一之德的君,使其作为神之主。想我伊尹和汤,都有专一之德,能使天心受用,受到上天的明白教示,因此拥有九有的军队,于是革除了有夏的正统。这不是上天偏爱我有商,而是上天佑助专一之德;不是有商向下民请求,而是下民归向专一之德。德只要专一,行动起来无不吉利;德若三心二意,行动起来无不凶险。要常想,吉凶不超乎预期,是在于人为;而上天降灾降福,是在于德啊!如今嗣王新服从典章教导,只有去新认识典章之德;终和始都讲求专一,时间久了,每天都会有新感悟。任命官吏一定要用贤材,支配下属一定要用适合的人。役使为上位的为德服务,为下位的为民服务;怎样做既难又得慎重,一定要讲求和谐、专一。德没有不变的老师,主张善的就可以为老师;善没有不变的主题,要在能专一的前提下进行协作。使万姓都说:‘伟大呀!王的话。’,又说:‘专一呀!王的心。’,就能使先王之禄的安抚,永远抵达众民的生活。呜呼!七世祖先的宗庙,可以观其功德;万夫的首长,可以观其政策。后没有人民就无所用了,人民没有后却没事(开始自嘲了,前文是对王即太甲说的,这里开始是对卿士说),不可自大而小视人(借题发挥),匹夫匹妇,如果不能从尽力中得到收获,做为民之主(卿士的角色)就不能与神之主(王的角色)成就典章的功绩。”}

——所以《竹书纪年》的“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天大雾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乃是一出戏,亦可以看成伊尹的退休仪式,演了三日,大雾三日嘛,至于雾怎么来的不得而知,没准是舞台的干冰,制造朦胧仙幻效果。伊陟、伊奋是卿士,父子关系只表达继承性,田宅当成办公所即可。父可以是母,就如子可以是女。

辛苦你了,译的还算不错(生涩了点,但是有逻辑)嗯哼。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十年,大飨于太庙。初祀方明。”,该是标志太一系统治正式开始。方明是祭祀用道具,《仪礼•觐礼》曰“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黄。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上介皆奉其君之旂,置于宫,尚左。公、侯、伯、子、男,皆就其旂而立。四传摈。”。

——“十二年,陟。”,太甲升级了,在典章之宗誉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然其为政期并没有突出的功绩,且是浪子回头,一大半功绩该算在伊尹身上,故称不得“太宗”庙号。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沃丁。名绚。元年癸巳,王即位,居亳,命卿士咎单。”,沃丁应该是卿士升任做了王,《尔雅•释训》曰:“皇王后辟,君也。”,《逸周书•武顺解》曰:“三伯一长曰佐,三佐一长曰右。三右一长曰正,三正一长曰卿。三卿一长曰辟。”,伊尹、伊陟、伊奋是为三卿,伊尹为长,故《咸有一德》称伊尹“复政厥辟”,伊尹既去,就得有人补位,绚是做为王之继承者补入,待绚成为王,又将咎单补入卿士。咎单据说是汤时的司空,乃主土地之官。《尚书》汤诰篇末云“咎单作《明居》”。绚极有可能是伊尹之子。证据见于《孟子•万章上》: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其中提到“太丁未立”,是很奇怪的事,有什么必要提呢?联系上下文,太丁就该是说伊尹的有天下的继世,就指向了沃丁。且沃丁“八年,祠保衡。”,保衡便是阿衡,即是伊尹,《尚书》咸有一德篇末云:“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葬伊尹的必定是其亲人,也必定是葬后立祠。如此算来,伊尹是逝世于公元前1582年。从叶落归根的角度看,伊尹实际葬地该在伊洛一带,祠堂亦该是在西毫的桐宫。

啰嗦了,那不是重点(可我是要说沃丁)但你引用了一大段(……)

——借孔子名义,孟子明确指出,唐虞夏商周的更替都是天命使然,“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即王朝变换的时间和天子人选都是上天定的,原没想做的去做了,也是因为天命。但“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继世指的是何呢?仲尼可是孔子啊!

那个你慢慢想,还不到揭开谜底的时候,言归正传吧(……)

——“十九年,陟。”,沃丁做了近二十年实打实的天子,足以留名史册,其即是甲骨卜辞中的“大丁”,被司马迁误认为是成汤之子,谓作“太丁”。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小迁抓大放小,编书还是有功的(小迁?)嗯……继续

——“小庚。名辨。元年壬子,王即位,居亳。五年,陟。”,小庚在甲骨卜辞中是谓“大庚”,甲骨卜辞中的“大乙、大甲、大丁、大庚”对应《竹书纪年》的天乙、太甲、沃丁、小庚,祭祀规格属高一级,可以认为其代表了有商王朝开创一辈王,但到了小庚时代,开始走下坡路,其后的小甲,祭祀规格降低到一般。小庚该是阿须伦族,往后还有南庚、盘庚、祖庚,以及武庚,还有一后辈远亲,鲛人族的庚丁,皆是王。外丙在甲骨卜辞中乃“卜丙”,很少见,仲壬则似乎不见对应,大概是因为代理天子的缘故。

一堆废话(我有什么办法?就没有更多资料!)抓大放小。

——“小甲。名高。元年丁巳,王即位,居亳。十七年,陟。”,小甲高是真龙族,“雍己。名胄。元年甲戌,王即位,居亳。十二年,陟。”雍己是建马族,即駏驉。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商朝初建忙过一阵,无非是适应新法令,还有巩固有商获得的地盘,忙完了就该休养生息,但休养生息又娱乐不足,社会就会萧条,渐渐衰落。于是静极思动。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大戊。名密。元年丙戌,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陟、臣扈。”,从太甲立伊陟到此时,已过去59年,伊陟若是人名,其人不大可能还在朝且又还受命,故伊陟应该是卿士之职名,伊尹、伊奋亦然,顾名思义,伊尹是总拿,主管官吏的任免,伊陟是管升级考评的,伊奋是管培训教育的。所以该是前任伊陟退休而臣扈领了伊陟之卿士位。“衡”才是伊尹的大名,但像是敬称,而“挚”更像是原名。大戊密是伊甸人。

——“七年,有桑谷生于朝。”,乃是隐写一次剪枝运动,因为旁枝生长太密,还有了病变,严重影响了伊甸人大戊密的生活质量,但周围人不懂剪枝,惶惶不安而不敢妄动,大戊密也不愿自残,幸亏神使巫咸到来,动手把旁枝剪了。《尚书》咸有一德篇末云:“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祥桑即大戊密的旁枝,谷指生了瘤,咸乂义即全割了。巫指女巫,而男巫谓觋,巫咸该是位女园丁,很懂照料伊甸人。《史记》曰:“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就全无逻辑。还有另一种极大的可能性,扶桑仙人有雌雄同体共生的现象,祥桑怕是母株,谷怕是结子,后文注言:“大戊遇祥桑,侧身修行。”,大有斩断儿女私情的意味。

——“十一年,命巫咸祷于山川。”,对应注所言:“三年之后,远方慕明德,重译而至者七十六国。”,巫咸俨然成了大戊的代言人。巫咸亦职称,有统管之义,后世还大有出现。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二十六年,西戎来宾,王使王孟聘西戎。”,……西戎指西部的神族,影射的主要是三苗为代表的凤族,相应的,东夷是影射龙族,南蛮是影射阿须伦族,北狄是影射狐人族,但大同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戎、夷、蛮、狄就有了多重含义,时而指代这个,时而指代那个。《太平御览》四夷部南蛮六卷引《括地图》曰:“殷帝大戊使王孟采药於西王母,至此绝粮,食木实,衣木皮。终身无妻,而生二子,从背间出,是为丈夫民,去玉门二万里。”,说的是丈夫国。又引《外国图》曰:“昔殷帝大戊使巫咸祷於山河,巫咸居於此,是为巫咸民。去南海万千里。”,说的是巫咸国。我因此恍然大悟,丈夫国、女子国原乃说的是伊甸人!王孟乃是大戊的分身,伊甸人的繁殖方式很奇特,既能单性繁殖,自体长出分身,维持父一代,又能双性繁殖,孕育出孢子,孢子再诞生子一代,所以其得名“若菌”,寿命极长。《山海经》海外西经曰:“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实则是形容树人,往下“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之,女丑居山之山。”,女丑亦是树人,是违禁越界而被杀灭的雌株,因为只有雌株能生出孢子,形成独立生命意识的个体,往下“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巫咸国该是生命科学的实验和工作中心,葆是形容草茂盛、草木丛生的样子,青蛇、赤蛇是指蜿蜒的通道,再往下“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并封是个通道站,再往下“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门中。”,只有两女子,亦说的是伊甸人,实则是一母一女两总体,再往下就到了轩辕之国,西王母的弇州之国就在其旁。再说“王使王孟聘西戎。”,《说文》曰:“聘,访也。”,《尔雅》曰:“聘,问也。”,聘本义是任职录用前的问话访谈。王大戊和王孟既能分离又能融为一体,伊甸人不愧是佛经所言“最胜种族”。

……你说得太多了(被我看穿了秘密,不舒服了吧?)不要为恶就好。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你说得太多了(被我看穿了秘密,不舒服了吧?)不要为恶就好。

(……是优点,也是弱点)……你想多了,说下一条。

——“三十一年,命费侯中衍为车正。”,《史记•秦本纪》有曰:“……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於鸣条。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史记•赵世家》亦云:“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後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後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後为赵。”,又有“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很明显,费侯中衍是凤族,车正是职掌车服诸事的官,我想是当了大戊的坐骑,怎么说伊甸人和凤皇是同一生命世代,大戊和中衍还有亲戚关系,大廉鸟俗氏无疑是凤族,而若木费氏无疑是伊甸人。个体伊甸人高不过三十厘米,而成年凤族有二米高,搭档毫无压力。大戊又被写做太戊。

——“三十五年,作寅车。”,《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毛传》是汉初的《诗经》注本,其注曰:“元,大也。 夏后氏 曰钩车,先正也; 殷 曰寅车,先疾也; 周 曰元戎,先良也。” ,就我看,寅车应是凤鸟所牵引飞行的运兵车,顶上该有滑翔翼。

小雅•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诗歌记述和赞美了周宣王时代尹吉甫北伐玁狁取得胜利。很明显,戎车和四牡不是一回事,戎车是先锋,大概是去安营扎寨的,四牡是跟进的大部队。说到底,那是神民的对抗游戏,属于义战,先得双方排好兵布好阵。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四十六年,大有年。”,说的是大戊有了子,我估摸《尚书》的“太戊赞于伊陟,作《伊陟》、《原命》。”就是发生在此时,先前还是大戊,此处变做太戊,大字多了一点。《史记》曰:“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原命》是伊陟臣扈所作,大概大戊想让王位给扈,反正典章规定了下任天子是“丁”族即世人,但扈让了回去,时间不对,一来不合天命,二来自个儿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十八年,城蒲姑。”,蒲姑位置在山东博兴县,看样子是向东拓展有商地盘,但细想该是为大戊的配偶伊甸雌株建居地。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伊甸人该生着针叶,“其为人衣冠带剑”,大荒西经曰:“有寿麻之国。南岳娶州山女,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寿麻。寿麻正立无景,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那是女丑后人,麻和蒲的共同特征是叶长而尖,好似剑。这么想来,“寿比南山不老松”,不老松原可能是指伊甸人。

——“六十一年,东九夷来宾。”,东九夷指还未归化的更东方向的原始部落世民,大概是来自东北,一部分是来自朝鲜半岛。有商的影响力大大扩展,注言“商道复兴,庙为太宗”实是因为此事。但若无前面王的铺垫,大戊也不会如此轻易成功。

——“七十五年,陟。”,大戊升级退任了,是去蒲姑城还是哪儿就不得而知。三千年后,蒲姑城已然消失,那地域附近出了个蒲松龄,不晓得是不是大戊的灵魂转世。

呵,你信那个?(以前不信,现在嘛……相信某些人是有天命)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仲丁。名庄。元年辛丑,王即位,自亳迁于嚣,于河上。”,元年辛丑是前1460年,嚣在《史记》中为隞,就是河南荥阳东北敖山一带。《山海经》西山经中,“嚣”被认为是一种码头用的大型运输工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而北山经中的“嚣”被认为是一飞行的畜牧卫生站,“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嚣,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还有北嚣之山被视为粮食加工站所在。综合看,“嚣”是大型机械建筑机构总错不了。敖山处在黄河和济水分流处,“于河上”的嚣该是个码头货运站。仲丁好好的毫不待,要迁都去那么个地儿,自然是有意图的。《尚书》咸有一德篇末云:“仲丁迁于嚣,作《仲丁》。”又“河亶甲居相,作《河亶甲》。”,又“祖乙圯于耿,作《祖乙》。”,三作都是申明迁都之义,从图上看,是拓土有商。那就和有夏的遗民起了冲突,不管怎样,乖乖放弃领地是不行的,斗争是必须的。

——“六年,征蓝夷。”,蓝夷居在淄川一带,该是原归附寒浞的有夏世民,一直不肯归化有夏正统,对有商也是没兴趣加入的。有所坚持是件好事,自强自立需要那么一股精神。大戊时在其附近建城蒲姑,估摸也是有以德服人的意思。人越是弱势越是保守,拒绝同化本来也没什么,求同存异,多多来往,还是可以和谐融入大同社会。之前有商诸王也没拿蓝夷怎样,但仲丁等不及,想建功立业,就顺着河道再依托蒲姑城去征蓝夷,估摸他是以世民军去征,义战讲究公平嘛,结果没征下来,也可能征下来但蓝夷不服,反正到河亶甲时又征了一次,亦没有蓝夷来宾的记录。据说蓝夷南逃,溶入了少数民族。

——“九年,陟。”,仲丁庄做了该做和不该做的,也许那都是天命,但事在人为。而即便老天支持,也不见得就能成功,大象并不能踩死一只蚂蚁。

是啊……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难)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外壬。名发。元年庚戌,王即位,居嚣。邳人、姺人叛。十年,陟。”,外壬是个机器人,名发,很巧,和有夏的帝发亦即有商的主壬是一样的,外很可能指其是来自外邦即有夏控制地西河,分明是夏商要融合的节奏。邳人、姺人都是指神民,一个在东,一个在西。邳人代表的是有商的反融合派,姺人是女子军,代表的却是有夏的反融合派,其实都是做戏,但领导者知道,下属就未必知道,或者大家都知道,而乐于假戏真做,就如同真人秀般的演习。邳人、姺人叛了十年都没去平定,显然是有意放纵,玩游戏就得玩大的。

——“河亶甲。名整。元年庚申,王即位,自嚣迁于相。”,相在河南安阳与河北临漳之间的洹水流域,河亶甲乃真龙,自然是居在水底龙宫,但在岸上短暂停留也是可以的。就如其前辈上甲微一般,河亶甲监制了一出大戏。

——“三年,彭伯克邳。四年,征蓝夷。五年,姺人入于班方。彭伯、韦伯伐班方,姺人来宾。”,在有商神民亢奋情绪的影响下,有商世民也不甘寂寞,于是又征了回蓝夷,但既没“克”蓝夷,蓝夷也没“来宾”,梁子倒是结下了,因为世民没有演戏,是实在的义战。

——“九年,陟。”,风风火火闹腾了一把,河亶甲心满意足的升级了。河亶甲的功绩可比上甲微,但其和上甲微都没有响亮的庙号,“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不过……忽然有个强烈的直觉,河亶甲便是上甲微!不然不会等到武丁“十二年,报祀上甲微。”!且“中叶衰而上甲微复兴,故商人报焉。”,中叶应该是指这段时期!……河亶甲时代距离上甲微时代有三百八十多年,真龙的寿命必定很长。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对地球生命来说是的,还记得殷侯复归吗?(真是上甲微!)

——演习所用的装备道具都是由共工所属的龙族提供的。所以孙猴子要去龙宫索行头,出来就成了美猴王,若无行头特别是如意金箍棒,那是没得逞威的。(呵呵)

……别走神了,说回正题。

——“祖乙。名滕。元年己巳,王即位,自相迁于耿,命彭伯、韦伯。”,元年己巳是前1432年,耿在山西河津一带,那是黄河汾河交汇处。滕本义是水向上腾涌,祖乙的名就耐人寻味。我感觉耿在当时完全不适合建都,不过倒是适合凤栖,应是块湿地。另外很明显,耿是在有夏的领地间,被西河和斟挕夹着,表明有夏已经溶入有商。命彭伯、韦伯是将有商东部地域交由二侯镇守打理,祖乙专注于有商向西北地域的开拓。

——“二年,圮于耿。自耿迁于庇。”,圮是塌坏,估摸夏季洪水把凤鸟的巢穴或叫驻地冲毁了,那应该是意料之中,有商顺势将都再西迁至庇,庇是夏桀时叛来的畎夷所居,畎夷该算是周先祖,庇后来改名叫毕,在陕西咸阳北一带。庇做为商都有过连续六任商王共历57年,政权还很稳定,没出什么乱子,可想而知,有商和周不沾亲也带故。

——“三年,命卿士巫贤。”,巫贤是西部的神人,代表的是周人利益,自然容易获得当地支持,建都工作就好办了。

——“八年,城庇。”,到第八年,都城才算建成,可以想象规模一定小不了。亦可想象商都的繁荣气象,故才“祖乙之世,商道复兴,庙为中宗。”。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十五年,命邠侯高圉。”,邠,《史记》作豳,在陕西彬县一带,是当时周人的聚居地,圉义为受控的囚禁区,如同先商的曹圉,高圉是个机器体,后来的亚圉也是。《国语•鲁语》曰:“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世本》之“周世系”列先周侯王是:

后稷生不窋为昭,不窋生鞠陶为穆;鞠陶生公刘为昭,公刘生庆节为穆;庆节生皇仆为昭,皇仆生差弗为穆;差弗生毁揄为昭,毁揄生公非为穆;公非生高圉为昭,高圉生亚圉为穆;亚圉生祖绀为昭,祖绀生大王亶父为穆;亶父生季历为昭,季历生文王为穆。
——(本一)

后稷生不窋,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刘,公刘生庆节,庆节生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毁隃,伪榆,公非辟方,高圉侯侔,亚圉云都,太公组绀诸盩。组绀生太王亶父,亶父生季历,季历生文王。
——(本二)

——我不禁起疑,何为“昭”?何为“穆”?翻阅史料,认真思索后,初步想法是:“昭”乃指龙族,“穆”乃指伊甸族。后稷为昭,季历为穆。文王亦昭,武王乃穆。

……你还真敢说(敢想自然敢说)先不谈昭穆(嗯……只是顺带一提)

——“十九年,陟。”,祖乙升级了。由上甲微改变身份复出之事令我想,别的王会不会也是如此?起码那不该是个特例。因此我判断,祖乙的祖是指周人之祖,其后在庇为王的祖辛、祖丁亦然,其族亦久居先周之地,而再后来在殷为王的祖庚、祖甲是殷人之祖。殷商和周的关系就如同夏和殷商的关系,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家亲。

嗯,不错,只是你想的明白却说不明白(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还行。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祖辛。名旦。元年戊子,王即位,居庇。十四年,陟。”,辛是狐人族,祖辛旦得名大概因其常在黎明露面,或许有夜行的习惯。

——“开甲。名逾。元年壬寅,王即位,居庇。五年,陟。”,甲骨卜辞作羌甲,开甲逾大概是从西羌搬来的真龙。亦可能是凤皇的上生命世代——飞龙。

——“祖丁。名新。元年丁未,王即位,居庇。九年,陟。”,人丁是有古老的涵义。祖辛、开甲、祖丁没留下什么事迹,既体现无为而治,也体现天命至上。

——“南庚。名更。元年丙辰,王即位,居庇。三年,迁于奄。六年,陟。”庚是阿须伦族,元年丙辰是前1385年,距祖乙即位的前1432年是47年,三年迁于奄,则庇做为商都是有整整50年,没有特殊原因,迁都乃是天命。奄在山东曲阜一带。从庇迁奄,距离是相当的长,我估摸空中、地上、地下都有搬家的大动作,鉴于东部是老家,地理条件也比西部优越,寿命还蛮长的神民是乐于迁都奄的。从以后看,天命安排得很周密啊!

嗯……允执厥中(不无趣吗?)国家制定发展计划,人民要不要配合?(……)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时间:2019-10-30 16:12:50
——“阳甲。名和。元年壬戌,王即位,居奄。”,甲骨卜辞中,河亶甲作[上戈下戈]甲,开甲作羌甲,阳甲作[喙口下置]甲,我因此想,河亶甲是真龙不假,开甲、阳甲是有鸟的特征,应该是属于飞龙族。据《淮南子•墬形训》,生命第二世代对应的泛属性是;海人[竉者];飞龙[羽者];应龙[毛者];蛟龙[鳞者];先龙[介者]。海人即为真龙,真龙、飞龙、应龙的对应下世代是若菌、凤皇、建马,从智力等级看,飞龙亦应该在九族拥有一席之地,又大概比较笨而和真龙关系好,故划归龙宗,位在甲。飞龙是陆栖,真龙是水栖,应龙是两栖。

——“三年,西征丹山戎。”,我想飞龙之所以被龙宗接纳,很大原因是要用来对付凤宗。凤宗包括了凤皇和其后世代的鸾鸟,其对天命多有抵触情绪,总是要搞点事。丹山戎指的应该是武当山一带的凤族,西征丹山戎,并不是就打仗了,大可能是搞外交,那不是伐,更不是克。阳甲名和,自然是以和为贵,结果是丹山戎举族退向了西边,一直到四川盆地中部,在资阳一带定居。飞龙是啥个样子呢?大概也是大鸟模样,该是有羽毛的。

——“四年,陟。”,我想阳甲和是和丹山戎混一块儿去了。

什么叫混一块儿,太没礼貌了(我是客观,又没恶意)玩世不恭(哼,是有人这么说,我可没觉得,天性如此,就讨厌虚情假意)但你又不是才子(……可恶)

怎么不说了?(我生气了,没心情!)好了,去活动下,回头继续。

楼主:琴心剑胆何足道

字数:112655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7-08-29 16:42:08

更新时间:2019-10-30 16:12:50

评论数:20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